國立臺灣大學110學年度第2學期學業成績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馮丰儀所指導 陳卉穎的 運用差異化教學於小六學生數學學習之行動研究 (2021),提出國立臺灣大學110學年度第2學期學業成績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差異化教學、學習成效、數學教育、國小數學、行動研究。

而第二篇論文銘傳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張國保所指導 徐仁傑的 原住民地區國民中學學生資訊科技學習對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以桃竹地區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原住民地區、資訊科技學習、學習動機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立臺灣大學110學年度第2學期學業成績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立臺灣大學110學年度第2學期學業成績,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運用差異化教學於小六學生數學學習之行動研究

為了解決國立臺灣大學110學年度第2學期學業成績的問題,作者陳卉穎 這樣論述:

臺灣於108學年度開始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當中提出的課程願景「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揭示了政府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理想、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決心,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個學生都有其個別差異,因此老師更應該運用差異化教學提供學生更有效學習。根據《親子天下》調查國中生在各領域的學習中,最討厭的科目位居第一名的是數學,研究者在國小常態班級教學已經邁入第十年,在研究者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的最討厭科目亦是數學,且在數學的學業表現上經常出現雙峰現象,嚴重影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與意願,甚至產生習得無助,長久以往,勢必將數學視為洪水猛獸。故本研究目的包括:1.探討於個案班級

實施數學差異化教學的歷程;2.探討個案班級學生在數學的差異化教學後之數學學習成效;3. 探討教師實施數學差異化教學過程中的成長與省思。本研究以臺中市安樂國小(化名)六年丁班共23位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採行動研究法,以教室錄影、省思札記、教學觀察、晤談學生、學生學習成就評量、均一教育平台、活動單及分層學習單等方式蒐集多元資料,並將研究資料進行質性和量化分析,所得結論如下:一、差異化教學之實施歷程包括:營造優質學習環境、規劃適性學習內容、運用多元教學策略、多元評量學習成果、省思修正教學內容。二、實施差異化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三、實施差異化教學後,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了,也更能

掌握差異化教學之精神。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教育實務以及未來教學研究做為參考。

原住民地區國民中學學生資訊科技學習對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以桃竹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國立臺灣大學110學年度第2學期學業成績的問題,作者徐仁傑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了解原住民地區國民中學學生資訊科技學習對學習動機影響之現況,探討資訊科技學習對學習動機之影響。本研究以量化調查法為主,參考其他相關研究再自行設計問卷試題,做為「原住民地區國民中學學生資訊科技學習對學習動機影響」的研究工具。並選定桃園市原住民地區C國中及新竹縣原住民地區G國中學生填寫問卷。兩校實施全年級學生問卷填答,發放2所學校,共計有360份,回收問卷剔除填答不完全之無效問卷後,有效問卷335份,可用率93.1%。問卷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回歸分析,經分析資料產生結果後,歸納出主要結論如下:一、原住民國中學生資訊科技學習的學習動機之整體現況,達中高程度

水準,獲得原住民地區國中學生較高程度的認知與支持。二、不同「年級」原住民地區國民中學學生的資訊科技學習對學習動機,具有顯著的影響性。三、不同「學習的意願」之原住民國中學生整體資訊科技學習對學習動機,具有顯著的影響性。四、不同「最近一學期學業平均成績」之原住民國中學生整體資訊科技學習對學習動機,具有顯著的影響性。五、不同「每週上課使用資訊科技學習的教學時數」之原住民國中學生整體資訊科技學習對學習動機,在「自我效能」具有顯著的影響性。六、不同「老師最常使用資訊科技學習的設備」之原住民國中學生整體資訊科技學習對學習動機,具有顯著的影響性。七、原住民國民中學學生資訊科技學習與學習動機之相關情形,呈現高

度且正相關情形。表示資訊科技學習能提升學習動機;學習動機與資訊科技學習息息相關。八、原住民國民中學學生之資訊科技學習對學習動機,具有正向預測力,且達高顯著水準。綜合本研究之結論,提出對教育主管機關、學校、教師、家長與未來相關議題研究者之建議,做為探討相關議題、政策規劃與學術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