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木雕由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三義木雕由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邱求慧,陳嵩壽寫的 一山一故事:科技人的歷史旅記 和黃丁盛的 台灣節慶百戰指南:100個熱鬧滾滾的節慶盛會X 500幅精采震撼的節慶之美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三義景點| 三義住宿- 第6頁 - 四方通行也說明:三義木雕 發展的起源,是鄉民吳進寶先生於1918年撿拾枯木回家加工做擺飾,被日本人 ... 「油桐花坊」的由來充滿浪漫色彩:因為看上山裡一棵五層樓高的油桐樹王、花坊主人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水靈文創 和遠足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建築系建築與都市設計碩士班 蔡淑瑩、彭光輝所指導 謝秋吟的 以五營文化探討文化景觀暨地方產業促進地方創生-以臺南市學甲寮為例 (2021),提出三義木雕由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文化景觀、地方創生、五營、地方特色產業。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觀光休閒系碩士在職專班 高紹源所指導 莊澧霖的 澎湖Pier3三號港遊客觀光意象、休閒效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三號港免稅購物中心、便利性取樣、迴歸分析、結構方程模式的重點而找出了 三義木雕由來的解答。

最後網站苗栗/山線小旅行. 三義山城舊山線記憶列車則補充:三義 以木雕出名,走在三義水美街上,見著許多手工雕刻作品以及發想藝術 ... 三義鄉的舊地名為「三叉河」,名稱的由來是來自於大自然的環境,三義鄉為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三義木雕由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山一故事:科技人的歷史旅記

為了解決三義木雕由來的問題,作者邱求慧,陳嵩壽 這樣論述:

  走進臺灣眾山,踏訪林間古道,從中探尋每座山的動人故事……   七星山百年前的積雪,   基隆山裡礦業鉅子的崛起事蹟,   草嶺古道上有關斯卡羅傳奇的歷史,   揭開唭哩岸山荷蘭基石的真相,   火炎山下三義第一家木雕公司的興起,   關刀山附近少見的中部大地震史,   一個又一個與山相關的歷史故事,   透過一步步體驗的足跡,重新展現於山友們的眼前!

三義木雕由來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 地心隱力立體創作展 藝術家吳宗彥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吳宗彥外,也特別訪問了他的好朋友兼工作室的搭檔 #木雕藝術家陳佩吟,他們從學生時代認識至今,請佩吟來談談宗彥作品的成長與改變。

「原質之圓」吳宗彥,以非具象造型和自然材質與地球對話

  吳宗彥以非具象造型與自然材質做為創作之初,本次展出以〝圓〞的造形為主要元素,嘗試與陶、石、木等不同地球的原生材質作結合,並與之對話,從日常生活中,將任何可能的物件轉換為藝術品,在不同地方與不同人們接觸,然後將感受以藝術創作刻劃出來。

以圓的形體和原生材質的結合
  吳宗彥,屏東人,一直以來都嘗試著運用最簡化的造型來訴說想法,而本次展覽更是以圓的形體作為主要展出元素,圓是個完美的形,如同人想要達到自己認為完美的境界,去除圖像或外形的直接表達,試著讓觀者能夠有更多的思考與想像空間,藝術家再以圓的造形嘗試與陶、石、木等不同原生材質作結合,並與之對話,呈現出材質和造型本身交集變化後的結果,而這也一直都是藝術家吳宗彥所追求的,回歸自身,在不同地方與不同人們接觸,然後將感受以藝術創作刻劃出來。

來自屏東的兒時記憶
  生於臺灣最南邊的太陽城屏東,從小話不多但喜歡親近大自然,吳宗彥因為住在郊區的三合院裡,所以有了許多機會接觸土、木頭等地球的原生材料,其溫潤的手感深藏在吳宗彥的兒時記憶中,而在學習過程前期都是以學業為主,並沒有特別想過未來的事情,但是當大學須選擇科系時,便開始回想自己所喜歡的事物,有日文、音樂、美術這三者,最後因緣際會之下,進入長榮大學美術學系,倘若不去算童年自己亂塗鴉或做立體勞作等,大學才是吳宗彥初次踏入藝術的學習之源。

從美術學系到藝術工作室
  自長榮大學美術學系開始才算是初步踏入藝術學習旅程,大學中的藝術教育,對以前都沒接觸過的吳宗彥來說,是一件不太熟悉的事,由於大學階段學習的多樣性,不論是平面還是立體,電腦繪圖或者是設計,常在晚上宿舍門禁之前,才從教室忡忡離開,有時候甚至會直接待到早上,而模仿大自然是他最常創作的方式之一,抑或是將同學不要的廢料揀拾起來,並視為重要的材料,學習過程雖然不太容易,但「選擇自己所喜愛的,便會喜愛自己所選擇的」這句話常提醒著他,大學畢業前,因為想要繼續研究這充滿未知的藝術領域,所以進入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攻讀研究所,在這段期間更是深入探討自我創作,對於立體藝術更是義無反顧地愛上,這也更確定了吳宗彥想走的創作之路,並在畢業及退伍後,與木雕藝術家陳佩吟成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創作工作室。

發現生活中的可能,屬於吳宗彥的探索藝術
  對吳宗彥而言,藝術是美感的衍伸,也是充滿樂趣的源頭,他喜歡到處旅遊,去經歷不同的感動,或者發現生活中的可能,那些常看到但卻很有趣的事物,回到創作中,吳宗彥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與方式作結合,從日常生活中,將任何可能的物件轉換為藝術品,不論是陶土、木頭、金屬還是石頭,以近似貧窮藝術的概念,去引發出那未知的可能,創作是一直存在,但有著許多已知與未知的形式,像是我們身處在地球,看似不變的大自然,卻始終有著無窮的變化,於是乎,以圓作為創作形式的想法漸漸誕生了。

從〝圓〞開始,不斷與陶土、木頭、石材對話
  圓球在吳宗彥的創作中,起初是模仿自己所關注的地球,但持續創作後,發現圓球或許有自我的存在,從屏東出生,到了台南與台北念書,後來在澎湖當兵,目前位於苗栗三義開設工作室,在這不斷轉換環境的過程,像是球體般會持續前進與轉變方向,這樣的狀態也像在自己創作時的心態,會總是不斷地做不同的嘗試。而在創作時所使用的材質也都是大家都有機會碰到遇到的土、木、石,除了喜歡它們的色澤與溫潤外,在創作中總是能藉由對話而產生新的火花,這些屬於自然界的源頭,或許也代表著那最純粹的創作初衷。

暗房,獨特的展覽觀看形式
  這次在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的展覽,主要是以不同方式展現土木石的原本樣貌,觀眾除了會看到打著燈並將作品放置於檯座上的展出方式外,一處無光的暗空間,搭配上黑色檯座,有別於前者展場的狀態,使觀者將平常所依賴的視覺趨近為零,藉由暗房形式改變展覽整體的調性,並顯示它們平常隱藏的另外一種能量,期望能讓大家在這樣的氛圍下,重新體悟自己所熟悉的自然,就像是地球的兩面,當一面是明亮的白晝,另一面則會是漆黑的晝夜,這兩種差異促使觀者去思考藝術不只來自生活,同樣也來自於新的感受,指的是不同觀看方式或角度的改變,會帶起另一種獨特的生活體驗,這想法來自於藝術家的創作過程與理念,吳宗彥認為藝術是屬於任何人,與觀者應該是非常緊密的存在,創作者只是藉著作品與展覽述說,讓觀者對自己認為熟習的事物有著新的感知與體認,而我們還是會不斷地探索,持續地認識這顆生命之星。

回歸到自然和地球本身
  吳宗彥的創作源頭以非具象的造型與自然材質做為創作之初,而自然又回歸於地球本身,他認為的藝術始終出自於生活之中,但或許過於平凡,人們常會因科技資訊的繁多,而無法細細感受這些源自於自然之中的感動,所以藝術家希望藉由來自生活中能夠獲得的材料與材料本身的特性,再去思考如何呈現並凸顯材料的最佳展呈形式,然後經由展覽,讓藝術家與觀者再來一次新的冒險。(文:金車文藝中心)

吳宗彥簡歷:
2007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畢業
2011 長榮大學美術學系畢業
2012~2014 擔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陶塑》助教
2014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畢業
2014~2015 服兵役、退伍
2015 與陳佩吟共同創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創作工作室
2015 苗栗縣銅鑼鄉新隆國民小學指導陶藝課程

以五營文化探討文化景觀暨地方產業促進地方創生-以臺南市學甲寮為例

為了解決三義木雕由來的問題,作者謝秋吟 這樣論述:

近年我國面臨人口少子化與高齡化的衝擊,中青壯年人口大量移往城市,鄉村地區面臨勞動人口外移與老化窘境,為因應人口結構變化與均衡區域發展問題,政府將地方創生列為當前重要施政項目。於2019年核定「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更積極協助地方政府挖掘在地文化底蘊,盤點各地方「地、產、人」的資源以「創新、創意、創業」的策略,帶動發展地方產業與提升地方文化,來達到振興地方經濟,吸引地方青年回流,促進城鄉均衡發展的目的。隸屬臺南市學甲區的學甲寮聚落,在人口外移、社區老化的時代洪流衝擊下也無法倖免,學甲寮聚落存有臺灣早期中南部沿海村落的五營營寨,其背後具有的文化意涵與象徵,深具保留與宣揚價值。因此本研究以學甲寮聚

落的五營文化為基礎,針對聚落內文化景觀與地方產業來挖掘,探討聚落促進地方創生的課題。本研究方法採訪談法,訪問聚落各階層人士20人;KJ調查法,調查不同年齡層的地方人士10人;再輔以田野調查法,全面收集聚落內的各種地方特色景觀資源,作為本研究提出地方創生發展策略的依據。本研究提出以下結論:一、 經調查發現學甲寮的地方創生資源,有宗教文化景觀、農村聚落景觀與地方農業產品特色三項,但高齡族群對宗教文化景觀較認同,非高齡族群對農村景觀較喜好,不同年齡層對地方特色有看法差異現象。二、 宗教活動是學甲寮主要的文化景觀之一,五營營寨為當地特有的地方景觀,學甲寮的地方創生應以五營為主題,應致力於慈濟宮的遶境活

動,聚焦在學甲寮的行程上。三、 學甲寮在盤點地方特色上,需借助地方耆老經驗,在策劃推動上需凝聚社區共識,建立居民對文化景觀的保存和維護意識,以及尋求外力資源。四、 學甲寮原有農業產品,應結合地方特色與文化資源,以跨界合作、創新、創意設計促進產業升級,並連結附近觀光景點作區域結合,共同規畫行銷,讓觀光資源更多元,選擇更多樣。

台灣節慶百戰指南:100個熱鬧滾滾的節慶盛會X 500幅精采震撼的節慶之美

為了解決三義木雕由來的問題,作者黃丁盛 這樣論述:

  熱鬧滾滾、充滿生命力的台灣節慶  精采震撼、達人必備的節慶小百科   台灣是節慶之島,全台各地各個族群為祈求神靈降福或消災解厄,各自發展出獨特的祭典活動,一年四季終年不斷。伴隨活動的民俗表演,如民俗技藝、戲曲或陣頭等,代代相傳,多采多姿。   資深民俗攝影家黃丁盛先生,20多年來持續拍攝與記錄台灣各地的慶典活動,並在報章雜誌發表相關報導文章與攝影作品。《台灣節慶百戰指南》記錄了黃丁盛20多年的親身參與各項慶典的觀察與體驗,配上精彩的照片,帶領讀者探訪一百個精采、嚴選的台灣節慶盛會,一覽台灣民俗文化的精髓。   《台灣節慶百戰指南》本書分北部、中部、南部、東部與離島共四大區,介紹100

個重要的節慶,各地之節慶再依地區排序;內容包括歲時節慶、宗教祭典、原住民祭典、觀光節慶、產業節慶。每項節慶皆包括名稱、舉行地點、時間、祭祀對象、由來、儀式或活動重點、流程、地址、電話等實用資訊。與節慶相關的特殊民俗活動、儀典、神明則會以小檔案方式特別解說。   獨家附錄:作者精心蒐集的全台全年300節慶行事曆,是節慶旅遊、節慶攝影愛好者不可或缺的珍貴資訊資料。   一書在手就可以盡情享受節慶之樂、盡心欣賞節慶之美。 作者簡介 黃丁盛   1959年生,台南人,大同工學院工業設計系畢業,1987年起拍攝台灣民俗廟會與原住民祭典300次以上,1993年起帶團遊歷世界40多國。曾任名人攝影藝廊經理、

工業設計協會與博覽家等旅遊雜誌特約攝影、電視與廣播節目主持人、國內各項攝影比賽評委、台北大專院校與公司團體攝影指導老師。並曾多次在藝廊、各文化中心舉辦攝影個展。出版著作包括《神話人間》、《台灣民俗廟會》(包括光碟版)、《人間佛境》等。

澎湖Pier3三號港遊客觀光意象、休閒效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

為了解決三義木雕由來的問題,作者莊澧霖 這樣論述:

目 錄摘 要 IABSTRACT III謝 誌 V目 錄 VI表 次 VIII圖 次 XII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研究流程5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5 第六節 操作性定義6第二章 文獻探討8第一節 三號港(PIER3)的由來及樓層介紹8第二節 觀光意象(TOURISM IMAGE)相關研究12第三節 休閒效益(LESIURE BENEFIT) 相關研究16第四節 滿意度(SATISFACTION)相關研究19第五節 重遊意願(REVISIT INTENTION)相關研

究21第六節 觀光意象、休閒效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相關研究23第三章 研究方法25第一節 研究架構25第二節 研究假設26第三節 研究工具26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設計30第五節 問卷信度與方法35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35第七節 探索性因素分析37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43第一節 受訪者背景變項描述統計分析43第二節 觀光意象、休閒效益、滿意度及重遊意願現況分析46第三節 受訪者差異性檢定51第四節 模式資料檢視70第五節 觀光意象、休閒效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迴歸分析71第六節 驗證性因素分析74第七節 結構模式94第八節 討論100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3第一節 研究發現103第二節 研

究限制106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107參考文獻109附錄一:中文正式問卷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