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彈性係數2022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湯志民所指導 吳珮青的 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知識分享與學校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 (2021),提出中職彈性係數2022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知識分享、學校競爭優勢。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教育研究所 林志聖所指導 王竣賢的 國小師資培育生同性戀態度與心理彈性之調查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同性戀、心理彈性、性別友善、國小師資培育生、恐同症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職彈性係數2022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職彈性係數2022,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知識分享與學校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職彈性係數2022的問題,作者吳珮青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知識分享與學校競爭優勢之現況,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在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知識分享與學校競爭優勢之差異情形,探討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知識分享與學校競爭優勢之相關情形,探究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知識分享對學校競爭優勢之預測力,並建構此三變項之結構方程模式及驗證教師知識分享之中介效果。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所採用之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知識分享與學校競爭優勢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以公立國民小學之教師為母群體,共計抽樣66所公立國民小學,發出1,256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91份,回收有效率達86.86%。資料處理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型之統計方法加以分析與探討。  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一、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空間領導的知覺程度現況屬中上程度,以「建構教育空間」表現最佳。二、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知識分享的知覺程度現況屬中上程度,以「分享學習機會」表現最佳。三、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競爭優勢知覺程度現況屬中上程度,以「組織能力優勢」表現最佳。四、男性校長、北部區域及12班(含)以下規模之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空間領導知覺程度較高。五、女性教師、30歲(含)以下之教師、研究所碩博士畢業教師、10年(含)以下服務年資教師、兼任導師之教師、北部與東部及離島區域學校及12班(含)以下規模之學校,對教師

知識分享知覺程度較高。六、30歲(含)以下之教師、10年(含)以下服務年資教師、東部及離島學校及25~36班規模學校,對學校競爭優勢知覺程度較高。七、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知識分享與學校競爭優勢整體彼此間具有中度至高度相關。八、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知識分享對學校競爭優勢具有預測力。九、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知識分享與學校競爭優勢的適配度良好。十、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會透過教師知識分享間接影響學校競爭優勢,教師知識分享具有中介效果。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如下,以供教育行政人員與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一、強化校園使用者共同參與之機會,凝聚對空間的認同與歸屬感,提升校長空間領導之成效。二

、重視校長本身及學校規模與地區對空間領導之影響力。三、營造校園合適的空間場所與良好的教師氛圍,並提供行政支持,有助促進教師知識分享實踐。四、鼓勵男性、年長、年資長之教師經驗傳承與跳脫窠臼,提供兼行職教師之分享管道,有助促進教師分享表現。五、學校對於組織能力優勢可持續努力,並宜加強重視環境設施優勢之建構與發展及學校績效優勢的提升。六、強化資深、年長教師對學校競爭優勢之參與感與使命感,以提升學校競爭優勢。

國小師資培育生同性戀態度與心理彈性之調查研究

為了解決中職彈性係數2022的問題,作者王竣賢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小師資培育生對同性戀的態度、心理彈性及其兩者之關係。同性戀的態度測量採用Ricketts 與 Hudson在1980所編製的「Index of Homophobia (恐同症)」量尺共25題;心理彈性測量則使用Ben-Itzhak, Bluvstein與Maor 在2014年所發展的「The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Questionnaire, PFQ」量尺,該量尺共有「對改變具正向知覺」、「對自我感知具有彈性」、「自我感知具開放性與創新性」、「對真實的感知是動態的與變動的」及「對真實的感知具多向性」五個向度共計20題。經由分層隨機抽樣,共7校22

2位學程學生參與此研究,回收率達82%。研究結論為:1.在同性戀態度方面顯示出中間偏高(M=3.55,得分最高是5,得分最低是1,以下皆同)的正向接受態度,且女性顯著高於男性、未婚者顯著高於已婚者與無宗教信仰者高於有宗教信仰者。另外,經由探索性因素分析,顯示了同性戀態度(恐同症量尺)有四個向度:「與同性戀者相處」、「同性吸引」、「對同性戀者接受程度」與「對同性互動接受程度」,依序分別解釋33.928%、6.822%、6.101%、4.607%的變異量,共可解釋了51.457%的變異量。2.在心理彈性方面顯示出中間偏高(M=3.85)的傾向,且女性顯著高於男性、未婚者顯著高於已婚者與無宗教信仰者

高於有宗教信仰者。3.同性戀態度與心理彈性之間呈現高度正相關(r=.60),經由逐步迴歸分析發現,「對自我感知具有彈性」與「對改變具正向知覺」對同性戀態度較具有正面影響性。因此,心理彈性中增加「自我感知彈性」與「對改變的正向知覺」可提升對同性戀較高的接受態度來落實性別友善環境建構。關鍵字:同性戀、心理彈性、性別友善、國小師資培育生、恐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