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頭肌緊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二頭肌緊繃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石部伸之寫的 減重、增肌、改善痠痛的7秒逆伸展 和理查‧芬恩的 全圖解關節穴道激痛點療法:美國激痛點專家教你精準對症按壓,擺脫難治疼痛!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楓葉社文化 和和平國際所出版 。

高雄醫學大學 運動醫學系碩士班 林槐庭所指導 葉佑德的 弧形鞋對於下肢功能性動作的影響 (2016),提出二頭肌緊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弧形鞋、肌肉活化、運動學、功能性動作。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生命科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葛其梅所指導 卓裕森的 兔子動物模式探討遠端肌激痛點乾針刺激對近端肌激痛點活性之影響及其神經通路 (2011),提出因為有 肌激痛點、終板擾波、兔子、乾針刺激的重點而找出了 二頭肌緊繃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二頭肌緊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減重、增肌、改善痠痛的7秒逆伸展

為了解決二頭肌緊繃的問題,作者石部伸之 這樣論述:

物理治療師的健身活學,7秒就能強化肌力! 改善痠痛、燃燒脂肪、有氧減重的神奇逆伸展操!     ◆◆伸展、按摩為何無法真正解痛?因為放鬆肌肉沒那麼簡單!◆◆   改善肌肉狀態,常是銀髮族或術後復健的一個重要環節。   不過對久坐不動、長期姿勢不正確,或是因運動造成肌肉傷害等年輕族群來說,放鬆僵硬的肌肉也同樣不可或缺。   可是透過按摩、針灸、泡澡舒緩疲勞,卻只能短暫見效,無法根除痠痛。     日本物理治療師,同時也是健身熱愛者──被患者暱稱「小部老師」的石部伸之指出,人體肌肉隨時都被大腦控制,就算睡覺也沒辦法完全鬆開。     所以要徹底放鬆肌肉,其實比你我想像中還困難!     針對這

個困擾現代人已久的問題,小部老師提出的解方就是──   ●先對肌肉使勁力氣,讓肌肉收縮7秒   ●停止出力,讓肌肉放鬆7秒   ●接著伸展放鬆後的肌肉,伸展7秒   透過「收縮」-「放鬆」-「伸展」的循環,每天3次,每次持續1分鐘。   做一次體操,就能同時達到強化肌力、促進循環、提高柔軟度三種功效,這就是小部老師所提倡的「7秒逆伸展操」!     ◆◆什麼是逆伸展操?為何會比一般伸展有效解痛?◆◆   當我們在電腦螢幕前聚精會神,等到工作告一段落後,常會忍不住想「伸懶腰」,對吧?   為什麼「伸懶腰」這個動作,會讓人覺得很舒服呢?     我們常以為「伸懶腰」是在「伸展」背部的肌肉,但正好相

反,當我們將雙手高舉過頭、感受腰椎被拉張開來時,其實是在使勁「收縮」背部肌肉。     當肌肉緊縮,沉積在肌肉內部的血液和淋巴液就會被擠壓出來;接著放下雙手,肌肉放鬆後,新鮮的血液與淋巴液又會快速注入肌肉內部,促進體內循環。     透過刻意的「收縮」與「伸展」,讓肌肉有如第二顆心臟般發揮作用。這就是逆伸展操的原理所在。     小部老師不僅針對日常生活中特別有感,像是肩頸、胸口與上臂一帶、大腿後側肌群等容易痠痛發麻的部位,提供單一肌肉的逆伸展操示範。     像是髖關節、腰部等按摩無法觸及的深層肌肉,也都一併設計出動作操,走路、上下樓梯都更加輕盈自在。     ✓緊實身體,使運動表現提升  

 ✓提高全身代謝能力   ✓預防肩膀痠痛、腰痛、膝蓋痛等不適   ✓矯正駝背、O型腿,塑造更有自信的身體     只要練習這一套逆伸展操,就能一次達到上述的效果。     本書由小部老師親自擔任動作示範,標準姿勢一看就懂。從今天開始,就和小部老師一起打造全新的體魄,消除痠痛不求人!   本書特色     ◎執業20年的物理治療師,為長期有痠痛與僵硬問題的人所設計的「逆」伸展操,釋放緊繃+增強肌力一次到位!   ◎本書設計的伸展操,是針對23處主要肌肉獨立作操,集中鍛鍊,消除不適更有感!   ◎每個伸展操皆搭配步驟圖解,每個動作都有注意點提示,只要跟著圖做就能輕鬆學會。

二頭肌緊繃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長期的圓肩駝背讓你視覺效果看起來超級胖!
快起來一起訓練背肌,抬頭挺胸吧!

練背時背部感受度差,總覺得手臂二頭肌酸,這是剛接觸健身或無運動習慣者常發生的事!

大部分是因為長期的圓肩駝背造成上半身屈肌,也就是胸大肌過度緊繃,而導致背部肌群無法達到有效的收縮。

因此建議再做背部訓練前,可以先將胸口肌肉放鬆,增加屈肌彈性,使活動範圍增加,背部肌肉才能達到有效收縮範圍。

📖那它們哪裡?
背部肌群包含大肌群闊背肌、斜方肌、束脊肌以及其他小肌群菱形肌、大圓肌、小圓肌。

📝有什麼功能?
這些肌肉對姿勢控制至關重要,除了上背肌群明顯影響個人體態,下背肌群則處在人體承上啟下的核心位置,長期久坐造成肌肉發炎,這都是訓練背部重要的一部分。

⭕️重點在這裡
正臉要顧、背面也別忘記了呀!

背面殺到人,正臉嚇死人菜單:
訓練強度70%1RM以下/組間休息20-30sec
1. 直臂下壓12-20 reps/2-3 set
2. 滑輪下拉12-20 reps/2-3 set
3. Cable坐姿划船12-20 reps/2-3 set
4. 分動式雙軸高拉12-20 reps/2-3 set

⭕️IG帳號:@paipailausu
https://www.instagram.com/paipailausu/
⭕️FB紛絲團:白白pai
https://www.facebook.com/%E7%99%BD%E7%99%BDpai-102036245116900/

#訓練日常 #運動 #健身房 #背肌訓練 #背肌無感 #背肌喚醒 #健身

弧形鞋對於下肢功能性動作的影響

為了解決二頭肌緊繃的問題,作者葉佑德 這樣論述:

緣由:鞋子對於我們日常行走及跑步時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具。一雙好的鞋子不僅要適合自己的腳,同時需要兼顧保護、緩震的功能。MBT是一雙由瑞士的一間公司所製造出來鞋子,鞋底是弧形構造,此種鞋子在行走及跑步時的運動學、動力學會有所改變,但日常活動不止行走及跑步,上下樓梯、跳躍和變向運動也是日常生活上常運用到的技能,但穿著弧形鞋在這些活動中是否也會受到影響,則是需要進一步作討論。目的:探討弧形大底構造的鞋子與一般平底鞋,在執行10公尺直線行走、10公尺直線慢跑、切入動作、上下階梯以及跳躍著地時,對於下肢肌肉活化以及下肢運動學的影響。方法:本實驗招募15名受試者,皆為男性,分別讓他們穿著弧形鞋及一般平底

鞋執行六個功能性動作,使用三度空間動作分析系統、力板、表面肌電訊號儀測量下肢6條肌肉在這些動作時肌肉活化情形以及下肢三個關節的運動學。結果:研究結果發現,穿著弧形鞋在行走、下樓梯的股內側肌以及上樓梯、變換方向的股內側肌和股外側肌較一般平底鞋有顯著較大的活化,但是在行走、跳躍向上及變換方向的股二頭肌以及上樓梯的腓腸肌和跳躍向上的股內側肌及腓腸肌,穿著弧形鞋時這些肌群活化較平底鞋來的小。此外,穿著弧形鞋在行走時踝關節的外轉角度、慢跑時踝關節外轉角度、下樓梯時踝關節外轉角度、上樓梯時的踝關節蹠屈、踝關節外轉、髖關節的外展角度以及變換方向跑的踝關節內翻角度都較平底鞋大;但是穿著弧形鞋在行走時髖伸直角度

、髖外轉角度、下樓梯時髖關節外轉角度、上樓梯時踝關節背屈角度、跳躍向上及跳躍落地時的踝關節背屈角度都較平底鞋來的小。結論:穿著弧形鞋可以有效提升股內側肌的肌肉活化,對於股內側肌肌力不足的人是有幫助,另外腓腸肌的結果雖然未達顯著差異,但也都有比較小的趨勢,可以幫助腓腸肌緊繃的患者。從結果也發現,穿著弧形鞋在其他種類的功能性動作對於特定肌肉的活化效果可能會比行走來的好,因此不一定只能用弧形鞋來做行走的訓練也可以利用其他種類的功能性動作來當作訓練的一環。

全圖解關節穴道激痛點療法:美國激痛點專家教你精準對症按壓,擺脫難治疼痛!

為了解決二頭肌緊繃的問題,作者理查‧芬恩 這樣論述:

∖找對痛點,用對方法,5分鐘消解痛症∕ 居家必備的「激痛點按摩療法指引」 完整標示從頭到腳的激痛點位置、疼痛範圍與類型, 幫你快速找到真正痛源,對症打擊疼痛超有感, 自療止痛不費力,日常保養安全又輕鬆!     ★【土城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渝仁專業審訂推薦   ★168種疼痛對症應用,囊括全身各肌群的不適狀態,澈底消除慢性疼痛。   ★獨家收錄神經牽拉運動、瑞典式體操,讓激痛點按摩療法更完善。   ★疼痛原因、部位以及相關症狀一網打盡,自主療癒更全面。   ★完整說明肌肉、脊椎與神經間的連動關係,任何人都能針對痛症查閱改善解方。   ★如果某個部位有長期疼痛的困擾,卻找不到原因,   激

痛點按摩療法將是你的解痛良方:     1、 經常感覺牙痛,牙醫檢查卻說牙齒很健康,無法解決這令你困擾的痛感   找尋激痛點→張開嘴巴,感受嘴巴外側肌肉哪裡比較緊繃,想像在眼角與耳朵之間有一條線,在那條線的位置往上一個手指的寬度,並在那個區域尋找激痛點,每個激痛點輕柔按壓10~90秒,就能緩解牙齒不適。     2、 手碰不到頭後側,肩膀動作被嚴重限制(即五十肩),試過各種方法卻效果不佳   找尋激痛點→坐在椅子上,身體向前傾,將需要按摩的手臂垂放在兩腿之間,手肘撐在膝蓋上,另一隻手的手掌張開,伸進需按摩那側的腋窩,然後運用全身重量施壓,對激痛點按壓10~90秒,讓你的肩膀恢復行動自如。  

  3、 使用手腕動作時,就會感到疼痛無力(即網球肘),日常生活好不方便   找尋激痛點→將掌心放在桌上,手肘彎曲,注意手肘底下任何感到拉扯的部位,激痛點就在這些拉扯緊繃的地方,接著使用按摩錐或是按摩球協助按壓,對激痛點按壓10~90秒,有效解除手腕的疼痛症狀,生活不困擾。     4、 走路時膝蓋痠痛,下樓梯時雙腿無力,想出門卻又不敢出門   找尋激痛點→站著,並用腳跟踢臀部,就會感覺到哪裡的肌肉緊繃,接著找到治療測的前側髖骨,激痛點大概比它的位置再外面一點、下面一點,然後運用網球或是泡棉滾輪等按摩輔助工具,對激痛點按壓10~90秒,緩解膝蓋痛感,走路變得有力又輕盈。     5、 腳踝經常

扭傷,有時腳踝和腳掌交會處也會痛,走路卡卡不順暢   找尋激痛點→在腿外側、腿側邊、腿前側三個區域進行激痛點按壓,可以用手也可以用按摩滾輪輔助,每個激痛點按壓10~90秒,讓腳踝的緊繃肌肉放鬆,扭傷困擾不再來。     本書將會帶你了解疼痛的成因,以及各種按摩輔助器具的用途,並根據咀嚼肌、提肩胛肌、二頭肌、伸腕肌群、胸肌、背肌、腹肌、股肌、腓骨肌、足底肌群等全身59個肌群提供相應的按摩步驟與方法,讓你可以依照自己的疼痛部位與類型找到對的激痛點,用正確的按摩方式替自己消除疼痛!     ★美國激痛點專家多年臨床經驗,關於激痛點疑問一本搞定!   1、 什麼是激痛點?    →激痛點大致上是肌肉結

塊的部位或是縮短的肌肉,能夠對應到中醫的「阿是穴」,在臨床研究上兩者十分相似,都可以透過相關治療法還達到解除肌肉關節疼痛不適的目的。     2、 激痛點跟疼痛有什麼關聯?   →肌肉緊繃不適會引發肌筋膜疼痛,而肌肉、肌筋膜、神經是相連的,一旦身體的任何部位生成激痛點,都有可能導致其他部位的疼痛,讓你感到某個部位悶痛或是隱隱作痛。     3、為什麼按摩激痛點可以止痛?   →神經系統喜歡被按壓,正確施力與適當的壓力可以拉長縮短的肌肉,進而紓緩緊繃的肌肉,促進大腦分泌腦內啡,達到有效止痛的目的。如果長期進行激痛點按摩,可以保持肌肉的彈性,讓止痛效果更長久。     4、 進行激痛點按摩時有哪些

需要注意的地方?   →進行激痛點按摩時會覺得痛是正常的,但必須是「舒服的痛感」,如果疼痛太劇烈或不適,就要調整力度或位置,或是立即停止。     5、 為什麼我已經按摩疼痛部位,卻沒有辦法消除疼痛?   →因為你有可能按摩錯地方了!激痛點所在的肌肉,不一定是你感覺到疼痛的肌肉,因為激痛點會將疼痛轉移到其他部位,如果沒有找到、按摩真正的痛點,也就無法有效根除疼痛。     6、如何找到激痛點的正確位置?    →激痛點是肌肉的結節,伸展感到不適的肌肉時,可以沿著緊繃的肌肉找到大小約相當於一粒豆子大、一摸就痛的激痛點。找到以後就能對激痛點進行按壓,釋放疼痛也放鬆肌肉。     ★四大步驟解析,釋

放疼痛簡單又有效   Step 1 按摩脊椎:按摩脊椎兩側肌肉,為所有相連的肌肉止痛。   Step 2 牽動神經:紓緩神經刺激,減緩相關肌肉的疼痛。   Step 3 按摩激痛點:找到激痛點,輕柔按壓消解痛感。   Step 4 瑞典式體操:促進循環,放鬆肌肉的最佳收尾操。     ★擁有這本書,你可以:   ‧了解激痛點與相關療法   鉅細靡遺講解激痛點的基本知識,以及相關治療方式,讓你可以在家自行保養止痛,在需要的時候也知道可以找哪些專業人士尋求協助。     ‧根據疼痛部位找到適合的止痛方式   收錄從頭到腳共59個肌肉與肌群,根據不同部位提供合適的按摩解方,對應症狀與肌肉找到激痛點進

行自療,減緩疼痛更有效率。     ‧隨時隨地都能消解身體的痠、痛、麻   全書的按摩法都不受地點限制,也不用他人協助,並且只需要5分鐘就可以放鬆肌肉,不論是在辦公室或在家都能夠立即解除痠痛。     ‧除了按摩手法,也教你如何養成遠離疼痛的好習慣   不只是按摩方式,書中也收錄呼吸練習、輕拍或是擺動身體的方式,幫助你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幫助肌肉放鬆的好習慣,讓疼痛不再找上門。     ‧不只徒手按摩,輔助工具也是解痛好幫手   本書介紹了多種輔助器材的用途,並在按摩方式中搭配適合的器具進行,讓你除了雙手以外,也可以使用喜歡的器材讓自療止痛更全面。     ‧全彩圖片、詳細疼痛說明與步驟解析,自主

除痛更安全   以全彩插圖標示激痛點與疼痛區域,搭配簡單好懂的疼痛型態說明,及詳盡的步驟解析與注意事項,讓你可以依據實際感覺來調整按摩力道與位置,安全自療不受傷。   名人好評推薦     Claire/康睿物理治療所共同創辦人、運動物理治療師   蔡維鴻/Just Well 運動物理治療團隊執行長   謝明儒 Dr. Victor/乾針名醫.《醫學瑜伽 解痛聖經》暢銷作家   (依字母、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生活存在各種壓力,久坐不動或運動太多都可能讓深與淺層的筋膜緊繃,身體就不舒服、不開心了,透過學習自我放鬆的技巧,可以更認識自己、找到內外平衡的舒適生活方式。」──Claire/康

睿物理治療所共同創辦人、運動物理治療師     「沒有萬靈丹能讓你永遠不痛,養成照顧自己的習慣才是遠離疼痛的根本。作者提到三大要點:規律運動、符合人體工學的工作環境、愉悅的心情,這也是我在門診常跟病人絮叨的重點。」──陳渝仁/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媒體長、土城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     「激痛點放鬆手法是居家必備疼痛緩解的好幫手。」──蔡維鴻/Just Well 運動物理治療團隊執行長     「乾針筋膜結構治療的最核心元素都在這裡了,想精進醫術的醫者或治療師都會喜歡的!」──謝明儒 Dr. Victor/乾針名醫.《醫學瑜伽 解痛聖經》暢銷作家

兔子動物模式探討遠端肌激痛點乾針刺激對近端肌激痛點活性之影響及其神經通路

為了解決二頭肌緊繃的問題,作者卓裕森 這樣論述:

臨床研究顯示遠端針灸治療可以降低慢性肌筋膜疼痛,肌激痛點(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MTrPs)是造成肌筋膜疼痛的主因之一。利用肌電圖(electromyography; EMG)可以在含有MTrPs的區域紀錄到終板擾波(endplate noise potentials; EPN),且EPN出現率與振幅變化可作為肌激痛點的電生理活性(irritability)的評估指標,因此亦可用來評估治療的成效。近年來臨床研究發現以乾針刺激(dry needling)遠端肌激痛點可以有效降低近端肌激痛點的疼痛,然而其神經傳導路徑仍未明確,這種神經機制推測可能與遠端針灸止痛原理

類似。本研究建立動物模型,利用乾針刺激兔子遠端腓腸肌之肌激痛點(myofascial trigger spots; MTrS,類似人類的MTrP),探討其對近端股二頭肌肌激痛點電生理活性的影響。本研究的目的是為了(1)透過評估近端肌激痛點EPN的變化來探討乾針刺激遠端肌激痛點的影響;(2) 探討切斷周邊神經後,遠端乾針刺激對近端肌激痛點EPN的影響;(3) 探討切斷相對應之脊髓階層後,遠端乾針刺激對近端肌激痛點EPN的影響。選用96隻成年雄性紐西蘭白兔作為實驗動物。實驗組動物在遠端肌肉(包括同側腓腸肌、對側腓腸肌)之肌激痛點上以乾針刺激作處置;對照組動物則在相同肌肉上以針頭慢慢插入肌激痛點淺層

中且不引起局部抽搐反應(local twitch response)作sham針刺處理。在針刺激前、針刺中及針刺後3分鐘記錄近端肌肉(股二頭肌)肌激痛點之EPN變化。動物被分為四大組,第一組動物維持完整的神經路徑,第二組動物切斷與EPN紀錄同側之脛神經(tibial nerve),第三組動物切斷脊髓L5-6階層,第四組動物切斷脊髓T1-T2階層。每一大組再細分為四個次組,分別接受同側乾針刺激、對側乾針刺激、同側sham針刺激及對側sham針刺激。實驗結果如下,第一組及第四組實驗動物無論是同側乾針刺激或對側乾針刺激在針刺中其平均EPN 振幅會顯著上升(P< 0.05),並且在針刺後三分鐘下降至比

針刺前還低的水準(P< 0.05)。第二組實驗動物在對側乾針刺激,其EPN 振幅變化類似前述情形,但是第二組實驗動物在同側乾針刺激時則無變化。第三組實驗動物在同側或對側乾針刺激前中後都無顯著變化,而對照組動物進行之sham針刺激其EPN亦無顯著變化。本動物研究結果顯示,遠端肌激痛點作乾針刺激對近端肌激痛點電生理活性的影響,需透過完整的周邊神經及其相對應的脊髓反射迴路來傳遞,藉此結果可以建立遠端肌激痛點乾針刺激影響近端肌激痛點活性的神經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