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齡球館內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中原大學 建築研究所 曾光宗所指導 吳春籃的 臺灣戰後建築教育實踐的過程與內容─以中原大學建築系為例(1960-1980) (2010),提出保齡球館內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原大學建築系、建築教育、中央大學建築系、黃寶瑜、布雜學院、現代建築。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地學研究所 王秋原所指導 林郁欽的 台北都會區加油站設置對生活環境影響之環境識覺 (2004),提出因為有 台北都會區、加油站設置、生活環境、環境識覺、鄰避效果的重點而找出了 保齡球館內湖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保齡球館內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戰後建築教育實踐的過程與內容─以中原大學建築系為例(1960-1980)

為了解決保齡球館內湖的問題,作者吳春籃 這樣論述:

臺灣今日現代建築思潮已朝多元化發展,其思潮的演進是定著在建築專業人才的實踐過程中,因此建築專業人才的養成是值得被關注的議題。肇基於日據時期的臺灣建築教育,於戰後有極大轉變。1949年國民政府來臺後,來自中國建築專業者,於戰後開始進行現代化的建設,並在臺灣建築教育的發展脈絡中擴展開來。1970年代,留美學生大量回臺投入建築教育工作後,促使臺灣與現代建築教育體系接軌,此一階段可謂是臺灣戰後學習與摸索現代建築的重要時期。成立於1960年的中原建築系,除了契合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體現臺灣戰後建築教育移轉歷程。因此為理解臺灣戰後建築教育實踐與建築發展相互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以中原建築系為例,運用歷

史研究法,透過文獻調查與口述歷史訪談的方式,分別討論60與70年代不同時期的教育理念、師資、課程以及教學內容,以利理解臺灣戰後初期建築教育實踐之歷程。經探討與分析後,臺灣戰後現代建築教育實建的過程與內容,在中原建築教育發展過程中可歸納成為下列幾點,並且在發展脈絡中有部分特質,是有延續或蛻變的。在教學內容方面,因受不同時期師資結構的影響,產生「布雜」演變至「包浩斯」課程特質的變遷;在建築設計的訓練上,是從「繪圖式」演變至「理論式」的設計思惟。另外,受中央系統師資與臺灣都市發展的影響,建築史與都市課程的教學皆成為60與70年代重要的課程,並影響後期中原建築系研究領域的發展。整體而言,中原建築系對臺

灣戰後建築教育發展的過程中,極具重要性與代表性,如對臺灣建築界而言,建築專業主義的教育特色成為提供臺灣戰後建築實踐主要的人才來源之一;如從臺灣建築教育體制發展來看,五年制的實施與去工程化的課程改革,是當時相當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如對整體建築教育的傳承來看,中國中央系統師資亦為中國現代建築教育開啟新的一頁,並具有承先啟後的特殊地位;留美師資則為70年代建築教育的實踐過程,引入美國化建築專業的訓練,更成為當時主要的教育特色。

台北都會區加油站設置對生活環境影響之環境識覺

為了解決保齡球館內湖的問題,作者林郁欽 這樣論述:

七十年代以來,由於台灣地區民眾的環境意識和社區意識的覺醒以及環境正義的行動,使得過去為改善生活品質的公共服務設施,反而成為社會許多抗爭的焦點。加油站設置區位具有加油便利的「迎臂效果」(YIMBY Effect)和公共危險的「鄰避效果」(NIMBY Effect)。加油站屬於高度鄰避效果使得都市地區居民反對加油站設置時有所聞,台北市政府於2002年8月27日修正「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定」,規定往後住宅區不准設置加油(氣)站以避免對生活環境造成衝擊,使得都市地區加油站設置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問題。本研究目的從環境識覺的角度,探討居民對於加油站設置影響生活環境的認知及其環境態度與行為;並且提出降

低鄰避效果的措施,藉以減緩環境衝擊改善生活環境品質,同時提出解釋或預測環境行為與環境態度之環境識覺模式。本研究透過設計問卷,進行抽樣訪談,利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徑路分析進行探討與驗證。研究發現民眾的環境意象以「擔心安全」認知影響最大,如何降低居民的恐懼感是避免鄰避的重要議題。都市地區加油站附近仍然住宅林立,主要原因在於「面向大馬路且緊鄰加油站」的居民受其環境態度的支配以及「位於巷道內且緊鄰加油站」的居民受都市發展與經濟環境實質的影響。影響生活環境品質的共同因子最重要是由車流引起的環境衝擊及便利性因子組成。外顯環境與內顯環境因子皆會影響生活環境認知差異、環境態度與行為,而且

在各都市階層有其不同的影響因子。引起鄰避現象主要為油氣污染所致,緊鄰是主因,可以藉設置防火牆、污染監測系統及限制營業時間之修法以及加油站加強安檢、火災演練、周邊植樹美化環境等敦親睦鄰工作以及提高環境正義的能見度來降低鄰避效果。環境識覺模式的因子組成呈現鄰避與遷移行為的結構,本研究提出的環境識覺模式可以解釋或預測環境行為與環境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