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克雷格.惠特洛克寫的 阿富汗文件:從911反恐開戰到全面撤軍,阿富汗戰爭真相揭密 和海因裡希•奧古斯特•溫克勒的 西方通史:從古代源頭到20世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說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的成員國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英語: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縮寫为NATO;法語: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縮寫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黑體文化 和社會科學文獻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國際政治研究所 沈玄池所指導 林本堅的 後冷戰時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擴大之研究 (2006),提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北約組織、歐洲聯盟、權力平衡、集體安全、歐洲安全暨防衛政策。

最後網站拜登口頭將台灣提升為北約等級盟友美高級官員:美國對台政策 ...則補充:美國將軍隊撤出阿富汗後,伊斯蘭激進組織「神學士」塔利班迅速攻占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讓許多阿富汗民眾深深感到被美國背叛,外界擔心台灣等盟友也恐遭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阿富汗文件:從911反恐開戰到全面撤軍,阿富汗戰爭真相揭密

為了解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的問題,作者克雷格.惠特洛克 這樣論述:

普立茲獎三度入圍決選記者重磅之作, 揭露美國二十年阿富汗戰爭官方不說的內幕   《華盛頓郵報》2021年度最佳好書 《紐約時報》非虛構類作品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阿富汗文件》是美國《華盛頓郵報》知名記者的調查報導,敘述布希、歐巴馬和川普三任總統與其軍事將領,這二十年來如何年復一年地對大眾隱瞞這場「美國史上最長戰爭」的真相,也為之後塔利班再度佔領阿富汗埋下伏筆。      國防內部資料、學界深度調查及第一線軍民採訪等眾多文件顯示:阿富汗戰爭注定是一場失敗。與越戰與伊拉克戰爭顯然不同的是,美軍在2001年進軍阿富汗時,幾乎得到舉國上下的認同。起初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打敗蓋達組織,

避免類似911的事件再度發生。然而,當美國與盟軍成功擠下塔利班後,他們卻逐漸失去了方向。     在阿富汗這個對美國來說相對陌生的國度,美軍逐漸陷入游擊戰的泥沼,但沒有任何一位總統願意承認失敗,從布希、歐巴馬到川普一直不斷增兵,並對外宣稱情勢已有進展,事實上他們早已知道這場戰爭毫無勝算。     正如同「五角大廈文件」改變了大眾對越戰的觀感,《阿富汗文件》逐一揭露了軍事將領、白宮、五角大廈、士兵、前線救援志工等人的現身說法,並坦承美軍的策略毫無章法,這項重建阿富汗的計畫注定失敗。阿富汗政府也因毒品與腐敗問題,成為扶不起的阿斗。本書集結一千人以上的真實訪談,戳破美國政府對外經營多年的阿富汗美夢。

    五角大廈通訊員湯姆.鮑曼指出,《阿富汗文件》是「對高級軍事與文職官員的欺瞞、失誤與自大的嚴厲控訴」,本書對延宕已久的問題提出檢討,深刻改變了世人與美國民眾對這場戰役的看法。   名人推薦     邱奕宏 專文導讀     王立第二戰研所   吳明杰|資深軍事專家   宋學文|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兼任教授   沈伯洋|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邱奕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   林廷輝|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   黃創夏|自由媒體工作者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按姓氏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     「來得及時的重要報導。」──《書單》「星」級推薦(Booklist, starred review)     「節奏快速又生動……引言充滿說服力。」──《紐約時報書評》(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精準描述帝國的傲慢、疏忽與謊言,令人不忍釋卷。」──《觀察者周刊》(The Spectator)     「記述一場被誤導和歪曲的軍事潰敗,毫不留情、一語中的。」──華盛頓獨立書評網站(Washington Independent Review of Books)     「內容豐富、可靠、證據確鑿……取材自無可挑剔的的資料來源。」─

─《美國保守派》(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     「優秀的新書……揭露震撼人心的真相……更坐實了我們早有的擔憂。」──《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克雷格.惠特拉克的新書《阿富汗文件》是這場戰爭主題的重點讀物。」──紐特.金瑞契(Newt Gingrich),《新聞周刊》(Newsweek)     「令人印象深刻的紀實……書中證據確鑿,證實阿富汗戰爭是一場本應在幾年前就結束的巨大失敗。」──《柯克斯書評》「星」級推薦(Kirkus Reviews, starred review)     「主要來源報導的經典成就……《阿富汗

文件》提醒讀者,報導文學的力量是奠基於有憑有據的書面證據。」──《野獸日報》(The Daily Beast)     「抨擊猛烈……嚴謹詳實……道出美國各領導人如何『選擇埋葬錯誤,任戰爭漸漸變得難以掌控』,令人心碎。」──《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十、二十、五十年以後,若美國再次崛起,有意在另一遙遠的國度證明自己的軍事實力,那麼戰爭的策劃者將會因為無視《阿富汗文件》的教訓而悔不當初。──《流行事》(PopMatters)     「克雷格.惠特拉克對資深軍事及非軍事官員的謊言、疏忽和狂妄自大提出了嚴厲控訴,呼應與越戰相同的悲慘過往。美國的死傷人員和家屬值

得更明智、品德更高尚的領袖。」──湯姆.鮑曼(Tom Bowman),全美公共電台 (NPR)五角大廈特派記者     「《阿富汗文件》剖析美國在中亞犯下的愚蠢行徑,記述美國至今仍在設法應付多年的魯莽和失策之舉。本書一方面控訴了偏離的戰爭使命與美國的驕矜自大,另一方面也對未來的領袖提出警示。」──凱文.毛瑞爾(Kevin Maurer),《紐約時報》暢銷書《艱難一日》(No Easy Day)及《美國激進》(American Radical)共同作者     「據實敘述這場美國歷時最久的戰爭,揭發將領和政府官員對戰爭的代價與徒勞早已心知肚明。惠特拉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拼湊所有碎片,為我們帶來了有

史以來最全面的這場衝突的內幕故事。」──拉傑夫.強德拉謝克(Rajiv Chandrasekaran),《小美國:阿富汗戰爭中的戰爭》(Little America: The War Within the War for Afghanistan)作者     「《阿富汗文件》記敘了阿富汗戰爭如此曠日廢時的緣由,內容扣人心弦。錯失的良機、徹底的疏失,最重要的更有來自資深指揮官的第一手資料。他們在數年後才承認,自己只是沒有對美國人民坦承他們當年所知的戰況。」──芭芭拉.斯塔爾(Barbara Starr),CNN五角大廈記者     「惠特拉克毫不留情地批判小布希、歐巴馬與川普總統及美軍領袖,稱這

些人全都未能對美國民眾據實以告……惠特拉克的著作取材自阿富汗重建特別督察長辦公室私下執行的數百次『記取教訓』訪談紀錄……直言不諱的訪談內容相當發人深省。」──全美公共電台(NPR)     「一如記述越戰的五角大廈文件,《阿富汗文件》拆穿數十年來的謊言,以及屹立不搖的美式帝國主義。這段歷史在克雷格.惠特拉克銳利目光的審視之下,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公民最終應該拒絕相信任何人憑無據地聲稱『美國的軍事武力是世界上獨特的向善力量』。」──克里斯蒂安.艾佩(Christian G. Appy),《美國清算:越戰與我們的民族認同》(American Reckoning: The Vietnam War a

nd Our National Identity)作者     「《阿富汗文件》的內容嚴謹,一讀即讓人欲罷不能。本書揭示美國應對戰爭的可悲方式,為這場歷時最久的戰爭紀錄留下深遠的貢獻。惠特拉克詳實記錄了美國領導階層和指揮官如何違背國家的承諾,辜負仰賴他們的阿富汗人,以及在911事件後犧牲性命的美國軍人。」──史蒂夫.科爾(Steve Coll),《幽靈戰爭》(Ghost Wars)及《S機構》(Directorate S)作者,曾獲頒普立茲獎     「打了二十年的阿富汗戰爭,在美國外交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很多人都想知道,當初美軍是怎麼進入阿富汗的?為什麼連著幾任總統都想撤軍而撤不出?是國際因

素還是官僚因素?又為什麼拜登最後會撤得如此狼狽?這本書提供了很多內幕,值得一讀。」──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國際事務錯綜複雜,議題連結或相互依賴的情況日益深化。雖然阿富汗與台灣在地緣政治上有一定的距離,但中東的地緣政治卻常常牽引到美、中、俄及歐洲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布局。而目前台灣正積極的準備參與更多的國際事務,不論是企業、政府或是個人,對國際事務更是需要有更為宏觀的視野。本人樂意推薦《阿富汗文件》一書給關心兩岸關係以及台灣在未來更密切參與國際事務的讀者。」──宋學文,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兼任教授     「《阿富汗文件》內容採用大量當事者,包含軍事將領到士兵、官僚到

阿富汗民眾的口述說法,試圖還原出一套完整的阿富汗戰爭故事。內容精彩連貫,不拖泥帶水,從911事件後小布希總統出兵到2021拜登決定撤出為止,將每一任總統的行事風格,做出了清晰又直白的描述。雖然本書為了故事連貫性,犧牲了不少決策過程背後的探討,但光就書中大量當事者敘述的資料,就足以做為參考借鏡。」──王立第二戰研所     「過去,美國面對越戰有這是『一場既不知道如何取勝,也不知道如何結束?』的感嘆;如今,面對阿富汗戰爭,也有這是『一場誤以為取勝,也誤以為結束⋯⋯』無窮無盡之困惑。白宮和五角大廈為了太多因素,淡化了太多不想公開的真相,卻早在2016成立一個『記取教訓』的專案,本書作者耗費三年時間

,秘訪近千名第一線人員,公開專案第一手資料,呈現出來了另一種『真實的阿富汗戰爭』,發人深省!」──黃創夏,自由媒體工作者,曾任《新新聞》總編輯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4日高峰會,成員國領袖對中俄與日俱增並威脅國際秩序的勢力,誓言共同合作應對。德國總理梅克爾、法國總統馬克宏則認為對中國的相關指控應適度表達。而美國總統拜登強調華府與北約關係友好,並清楚自己16日與俄羅斯總統蒲亭的會面被寄予厚望。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087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後冷戰時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擴大之研究

為了解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的問題,作者林本堅 這樣論述:

後冷戰時期,隨著華沙公約組織與前蘇聯的解體,北約並未因此而解散。除了北約的存廢議題引起了國際關係學者的相互激辯,還有歐盟國家發展「歐洲安全暨防衛政策」自主的需求與俄羅斯、中共競逐的壓力。這些都會影響到北約組織的後續發展。從權力平衡與集體安全理論的發展與限制來看,人類對戰爭的厭惡與和平的需要衍生出集體安全的需求與集體安全組織建構,但是也不能忽略權力平衡的政策與現象。北約並未受限於華約解散而解體,反而藉由角色功能的轉變、組織架構的調適而逐漸增加會員國,擴大在歐洲安全議題的影響力,繼續肩負著整個跨大西洋地區的區域安全責任,逐漸向東擴展成為西方以美國為首的強大軍事聯盟。911恐怖攻擊事件之後,在美國

全球戰略的引導下,北約的角色與功能也轉向全球化戰略佈局發展,開啟了維護區域安全與維和任務。執行任務的範圍擴大到歐洲以外地區。2004年羅馬尼亞等七國在華盛頓宣佈正式加入北約組織,使北約的成員擴大到26國,這些都引起北約內部成員與外部強權的爭論與壓力,壓縮到週邊強權的發展空間。北約在美國、歐盟與俄羅斯、中共之間交互影響的多邊互動關係中繼續成長,特別是歐盟國家大都與北約成員重疊,對於歐盟基於發展「歐洲安全暨防衛政策」的需求勢必對北約組織的發展帶來極大影響。2008年北約是否能如美國所願邀請烏克蘭等五國家入北約,美國的單邊主義與邀請亞洲親美國家與北約接觸是否會對美、蘇、中三方關係會帶來變數,北約的角

色與全球化戰略佈局是否可以發揮集體安全的功能,承擔維護區域和平保障民主自由普世價值的重任這都是值得繼續探討的課題。

西方通史:從古代源頭到20世紀

為了解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的問題,作者海因裡希•奧古斯特•溫克勒 這樣論述:

海因裡希·奧古斯特·溫克勒首次填補了一項早就該填補的空白,撰寫了西方的歷史:他所描繪的世界史宏圖,其時間跨度從古代源頭直至20世紀,他深刻地闡述了此間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以及各種政治思想的軌跡。 以罕見的大師手筆,海因裡希·奧古斯特·溫克勒用生動的歷史敘事,清晰提煉出西方世界的重大發展脈絡。   海因裡希·奧古斯特·溫克勒(Heinrich August Winkler,1938—),當代德國著名歷史學家,聯邦大十字勳章獲得者。主要著作有《魏瑪共和國的工人與工人運動》、《通往西方的漫長道路》,榮獲萊比錫圖書獎的四卷本《西方通史》等。 丁娜,北京大學西語系日爾曼語言文學專

業畢業,德國慕尼克大學哲學博士,現居住在德國慕尼克。譯有《尋訪行家》(合譯)、《紅桃J德語新小說選》、《幸福,在幸福遠去的時代》、《運動通史》、《德意志之魂》(合譯)等。   上冊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西方之形成:世界一部分的特徵   一神教作為文化革命:西方之東方起源 早期基督教:宗教的熔爐 一個上帝,一個皇帝 兩位皇帝,一位教宗 帝國傳承:帝國的神話 基督教化與十字軍東征 神權與王權之爭:教宗革命及其後果 “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市民階層的出現 封建制度和早期民族國家的形成:二元精神 未能實現的世界霸權:帝國的危機與衰落 個體對抗機構:早期基督教開始自我世俗化 教派大分

裂之徵兆:教會統一的終結 歐洲大變革(一):西方的內外疆界 歐洲大變革(二):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 排猶和焚燒女巫:中世紀晚期之社會矛盾   第二章 老西方和新西方:從維騰貝格到華盛頓   路德宗和加爾文主義:新國家宗教 三十年戰爭與歐洲和平 對國家的反思:從人文主義到霍布斯 從清教徒革命到光榮革命 專制主義及其局限性 1648年後的霸權與均勢 三權分立與公共意志:從洛克到盧梭 對現狀的批判:啟蒙運動及其局限 開明專制:要求和效果 危機中的專制:法國走向革命之路 經濟變革:英國工業革命 政治變革:美國革命 法國革命前夜的歐洲   第三章 革命與擴張:1789-1850   1789:舊制度終結與

法國大革命開始 極端化(一):從君主立憲到共和 不同的反響:革命在德英兩國被接受的情況 極端化(二):處於戰爭和恐怖統治中的革命 舉步維艱的穩定化:熱月政變與督政府 從第一執政到皇帝:拿破崙?波拿巴 大帝國與老帝國的終結 從失敗中學習:普魯士改革 費希特、雅恩、阿恩特:德意志民族主義的形成 大不列顛,美利堅合眾國與大陸封鎖 拿破崙走向窮途末路:從西班牙“遊擊戰”到對俄戰爭   中冊 從陶羅根到厄爾巴:拿破崙首次下臺 “憲章”與“百日王朝”:拿破崙最終倒臺 保守主義者、自由主義者、社會主義者:革命後的思想界 回歸均勢:維也納會議 壓迫與變化:1815年後的大國 地中海地區的革命:西班牙、葡萄牙、

義大利、希臘 拉丁美洲的解放 超級大國美國:從門羅到傑克遜 托克維爾在美國:平等的時代 法國1830年七月革命 後續革命:1830年代的歐洲 改革,而不是革命:1830-1847年的英國 普魯士的變化:關稅同盟和王位更迭 東方和萊茵河:1840年的雙重危機 饑餓的40年代:馬克思主義的出現 處於1848年革命前夜的歐洲 七月王朝的終結 德意志三月革命 中歐東部的革命與反革命 義大利革命 秩序先于自由:至1849年春的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統一與自由均成泡影:1848/1849年的德意志革命 義大利和匈牙利革命遭鎮壓 非革命的演變:北歐與西北歐 行政權的獨立:法國走向第二帝國 從愛爾福特到奧爾米茨:

普魯士聯盟政策的失敗 回顧革命(一):德意志 回顧革命(二):歐洲 移動的邊界:國際比較中的美國向西擴張   第四章 民族國家和帝國:1850-1914 唯物主義對壘唯心主義:19世紀中葉的精神轉折 西方與東方:克裡米亞戰爭及其後果 西方在亞洲:印度,中國,日本 從反動時期到“新時代”:普魯士的政權更迭 一個民族國家的誕生:義大利統一 改弦易轍:1859-1862的德意志列強 改革與擴張:亞歷山大二世治下的俄國 脫離聯邦:美國內戰 自上而下的革命:德意志二元性的終結 波拿巴主義陷入危機:1866-1870年的法蘭西第二帝國 以改革來適應:1860年代的英國 從北德意志邦聯到帝國的創建:1867

-1871年的德意志 失敗之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起步 文化之爭:國家與教會的爭執 一個分裂的民族國家:統一後的義大利   下冊 向帝國的敵人宣戰:統一後的德國 聯盟的夢魘:俾斯麥的歐洲 帝國主義(一):從迪斯雷利到格萊斯頓 帝國主義(二):瓜分非洲 進行鞏固的嘗試:1880年代的德國 機會主義的共和國:處於改革與危機間的法國 突然右傾和無政府主義:克裡斯皮時代的義大利 反動,激進主義,革命:1881-1906年的俄國 現代先鋒國家:世紀之交前後的美國 跨國的現代:進步的非同時性(一) 考驗:哈布斯堡君主國內部的發展 對後發國家的詛咒:1890-1909年的威廉德國 告別“光榮孤立”:1886

?1914年的英國 激進的共和國:處在反猶太主義和世俗主義之間的法國 民主化與擴張:焦利蒂時代的義大利 從巴賽隆納到巴塞爾:進步的非同時性(二) 鎮壓與前衛:1906-1914年的俄國 戰爭作為解決危機的出路?1909-1914年的威廉德國 塞拉耶佛及其後果:從七月危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20世紀初的西方:回顧與展望   不僅書籍,概念也有自己的命運。“西方”這一概念在被用於政治或文化領域時亦是如此:在不同時代其含義不同。 古希臘需要通過西元前5世紀上半葉與波斯人的戰爭經驗,才能逐漸明白希臘人和“野蠻人”、西方和東方之間的文化與政治差異何在。在基督教的歐洲,西方指的是使用拉

丁語的西方教會(Westkirche)流行的區域,而不是講希臘語的部分,那裡是拜占庭歐洲。“西方”作為一個跨大西洋的整體概念,1890年之前幾乎無此提法。歐洲和北美在文化和政治方面逐漸平等,才令該概念於世紀之交時首先在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圈內上升為一個口號。當時這一概念還必須與另一個經常被使用的概念“白種人”進行競爭,與後者相比,它有狹義和廣義兩層含義:狹義的“西方”概念不包括被認為落後的東歐、俄國和巴爾幹地區,廣義的“西方”則關注是否屬於“西方文明”,與種族無關。 對於一個西方國家德國的引領潮流的知識份子——其中包括1918年發表了《一個不關心政治者的觀察》的湯瑪斯·曼——而言,“西方”這一

概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了一種帶有消極色彩的戰鬥口號。以法國、英國以及1917年參戰的美利堅合眾國為首的西方所代表的,是被這些知識份子所拒絕的東西,即民主的多數統治(demokratische Mehrheitsherrschaft)和臆想的純粹物質文明。相反,從德國精神捍衛者的角度看,德國所代表的是一種內在性文化的更崇高的價值,亦即一種能夠以一個強大國家的實力為基礎的文化。“1914年的德國思想”與“1789年的西方思想”針鋒相對:在許多人的頭腦中這種對立並未因1918年的戰敗而消失。當德意志帝國在1945年再次戰敗後,德國的西部才發生了一個新的變化,哲學家于爾根·哈貝馬斯於1986年在圍繞

著納粹對猶太人空前絕後大屠殺的“史學家之爭”中,將這一變化視為德國第二次戰後時期最了不起的智識成就:“聯邦德國對西方政治文化的無條件開放”。 冷戰時期,“西方”成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代名詞:北美兩個民主大國美國和加拿大,加上大西洋另一邊最初10個、後來14個國家,自1955年起也包括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內。並非所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都是始終如一的民?主國家。葡萄牙直到1974年一直是右翼的專制獨裁國家,希臘和土耳其一度由軍政府直接或間接統治。儘管有這種政體差異,面對來自蘇聯和華約組織國家的威脅,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始終將自己視為捍衛人權和公民權利的聯盟,亦即不僅僅是軍事同盟,同時也是價值觀的

共同體。 在1989/1991年的巨變之後,“西方”這一概念的意義再次發生了變化。共產黨統治的結束,為人們掃除了認清在東西方衝突時代塵封在記憶中的地理和歷史事實的障礙。直到20世紀中期幾乎無人可以想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合併在這個國家中的一些地區)或匈牙利可以被劃歸“東歐”國家;“中歐”,或更確切地說“中東歐”過去是,現在依然是其正確的稱謂。所謂“東歐”則專門用來指稱直至烏拉爾山脈的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從歷史上看,中歐的東部、波羅的海國家和烏克蘭的西部皆屬於“西方”,亦即屬於直到宗教改革前其共同的神權中心在羅馬,因而有別於信仰東正教的東歐和東南歐的歐洲大陸地區。這正是作為我們討論

重點的歷史上的西方。 “歐洲不(僅僅)是西方,西方超出了歐洲的範圍。但是,歐洲也不局限於西方。”奧地利歷史學家格拉爾德·施托爾芝(Gerald Stourzh)簡明扼要地勾勒出了歐洲與西方之間的關係。至於歐洲之外的西方,毫無爭議?地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即完全或主要以使用英語為主的民主國家,而且還包括1948年建國的以色列。歐洲的情況更為複雜。由於什麼原因而導致不是整個歐洲都屬於西方,這個問題必須追溯到教會分裂成東西兩派之前的歷史時期。這不只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問題,因為它涉及許許多多曾經將歐洲聯繫在一起的文化影響,這些影響中的諸多成分至今仍在發生著作用。 在這些共同影響中,

作用最為巨大者乃是來自基督教的宗教影響。在歐洲世俗化和非基督教化的漸進過程中,這樣一種看法並不是完全無可爭議的。旗幟鮮明的世俗主義者甚至可能覺得這是企圖對世俗化表示質疑,並且是要阻止其發展。實際上,恰恰是這種特殊的、世界歷史中絕無僅有的西方世俗化的過程,應該促使我們去探究這一歷史發展的宗教條件。 倘若我們不先述及基督教的猶太教傳統,就無法有意義地談論歐洲和西方的基督教傳統。猶太教傳統的核心之一是一神教,其源頭可上溯到西元前14世紀的埃及。如果我們想知道西方是如何成為今日之西方的,我們就必須從一神論的產生入手。以此為出發點,繼續探索基督教所特有的、對神權和世俗秩序的區分,在這種區分中已經埋下了

世界的世俗化和人的解放的種子。這種區分的典型例子是耶穌的名言:“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 從發出這一呼籲到11世紀末12世紀初主教敘任權之爭(Investiturstreit)中神權與世俗權力開始分離,過了一千多年。回顧歷史,神權和世俗權力的分離可以被視為三權分立的雛形,正是鑒於這種分離,各種力量才能得到釋放、充分發展和進一步分化。第一次國家權力的分權制始自1215年的英國大憲章。隨後的第二次分權分離了王侯和其他等級的權力,後者的權力隨後由貴族、神職人員和城市有產階層行使。中世紀的這兩次分權僅限於西方教會流行的區域內;在東正教(Ostkirche)盛行的範圍內缺乏教宗與皇帝或國王

之間的二元性,在那裡神權的地位低於王權,王侯與其他社會等級的權力沒有得到分離。與西方不同,那裡未能發展出領主與封建貴族之間的相互信任,沒有自由市和有自我意識的城市資產階級,從而也缺乏個人自由和團體自由的傳統。 西方的歷史並非一部不間斷地邁向更多自由的進步史。16世紀的宗教改革一方面通過將個人的良心提升為最高道德法庭的方式贏得了大量的自由,另一方面,它又以路德新教和英國國教的形式提高了強制性的權威。鑒於已經取得的神權與王權的初步分離和人文主義者所致力的宗教寬容,這可以說是一種倒退。在聖公會流行的英格蘭,對自由的限制引起了反抗——加爾文教派的新教抗議。抗議演變成了一場民主運動,這場強大的運動在大

西洋的另一邊,?亦即英國王室的美洲殖民地,最終導致新西方——美國得以奮起進行一場反對母國的革命。在老西方,英國毫無疑問曾經始終是歐洲大國中最自由的國家。在英國,中世紀王侯和其他等級間的分權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這種新的三權分立(立法、行政和司法)在孟德斯鳩發表於1748年的《論法的精神》中得到了經典表述。與不可剝奪的人權、法治和代議制民主觀念一樣,三權分立亦屬於我們將之稱為西方文明規範工程或西方共同價值觀的核心內容。 這項工程不單純是啟蒙運動時代的新創造,相反,如同啟蒙運動本身一樣,它深深植根在西方的歷史之中,一直可以上溯到中世紀和古希臘羅馬時代。同時,西方的這一工程也不單單是歐洲所完成的工作,

而是跨大西洋合作的成果:以1776年6月12日的《佛吉尼亞權利法案》(Virginia Declaration of Rights)為發端的第一批人權宣言在英國位於北美的殖民地獲得通過和宣布。它們極大地影響了法國國民議會於1789年8月26日公佈的《人權與公民權宣言》。自18世紀末大西洋兩岸的兩次革命(1776年的美國革命和1789年的法國革命)後,西方文明規範工程就從根本上奠定了自己的基礎。此後,西方不僅擁有了可供自我衡量的一種尺度,而且它也必須以此讓世人來對其行為進行衡量。時間又過了兩個世紀,整個西方才對這一規範工程表示認同。19世紀和20世紀的絕大部分歷史,都充滿了圍繞接受還是拒絕177

6年和1789年思想的鬥爭。其間,發生了許多西方國家出於民族主義精神起而反對美國和法國革命理念的抗爭,而這種民族主義在許多方面本身就是西方近代史的一種現象,其中最激進者——德國的民族主義在納粹主義的鼓噪中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一些中東歐國家只是在1989~1990年後,才重新獲得了西方意義上的發展機會。因此西方的西方化是一個過程,其顯著特點是它的非同時性。 18世紀末之後,西方發展過程中另一個同樣突出和重要的特點是:文明規範工程和政治實踐之間的矛盾。在早期的人權宣言和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宣言的作者中不乏奴隸主。倘若奴隸制的反對者堅持廢除奴隸制,那麼,北美13個殖民地尋求脫離其母國英國的

努力就將因此而失敗。但是,這項建國諾言是一個具有革命性的承諾:如果《獨立宣言》承認所有人生而自由並享有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那麼,奴隸制無疑就成了一樁醜聞,為廢奴和禁止奴隸買賣而戰就成為歷史和文明規範的必然。這場漫長而曲折的鬥爭表明,文明規範工程的力量最終比政治實踐更為強大:西方在面對非西方世界時儘管每每表現得玩世不恭,但它畢竟具有進行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政治實踐和不斷完善其文明規範工程的能力。 美國的非洲裔黑奴不是唯一被剝奪不可剝奪的權利的群體,北美和澳大利亞的原住民被逼到了幾乎亡族滅種的邊緣。然而,白種人中的部分人群也同樣遭到了長期的歧視。在經過了漫長的時代之後,婦女才獲得了完全的平等地位

,工人的公民權利和有尊嚴的生活同樣也常常是暴力抗爭後的結果。婦女和工人這兩個群體在爭取自己的權利時,皆可以援引1776年和1789年的承諾作為自己鬥爭的依據:這些革命的思想被鑄成了反抗嚴酷現實的戰鬥武器。 西方文明規範工程的形成,其實現過程的非同時性,它與實踐之間的矛盾,這些關鍵字構成了本書敘述的主線。本書的目標不是一部涵蓋古今的“總體史”(histoire totale),而是一部問題史和話語史(Problem-und Diskursgeschichte):這是一種把歐洲和北美曆史中的主要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的反思放在大西洋或西方的語境中進行探討的嘗試。在非西方國家中,著墨最多的是俄國:沙皇

帝國和後來的蘇聯既影響了西方,而且也受到了西方的影響。在帝國主義時代,西方列強越是將世界的其他地方正式或非正式地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那麼,地球上的這些地方也就越發必然地進入本書討論的視野。但這並未讓本書成為一部“全球史”(Globalgeschichte),充其量不過是為此做出一份貢獻而已。 當馬克斯·韋伯1920年為其著名的宗教社會學論文集撰寫序言時,他不僅剖析了一些隻存在於西方的特定文化現象,而且將其視為典型的西方所具有的文化特徵:以經驗為基礎的科學,理性和諧的音樂,西方法律嚴格的程式化,各行各業的專門家,現代資本主義的貪婪攫取欲,家庭和企業分離,複式簿記,西方的市民階層,自由勞動的組織

和理性社會主義的出現,等等。這些特徵的共同點就是西方所特有的理性,它體現在一種實用理性,即經濟上合理的生活方式中。韋伯的分析觸及了現代化進程的某些特定方面,西方所有以工業化和官僚主義為特徵的社會都曾經歷或有些仍在經歷這一進程。但值得注意的是,他沒有論及西方在文明規範和政治實踐方面的成就:既未談到人權和公民權,也沒述及三權分立、主權在民或代議制民主。按照韋伯的觀點,這些文化現象顯然並非西方的典型特徵。這是一種非常德國化的觀點,而且在當時就已經不符合時代精神了。如今,我們應當有更加充分的理由,把規範標準的制定、自我批判的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多元化的公民社會的產生作為西方史的核心問題加以闡述。本書正是本

著這一宗旨,因而沒有對韋伯所列舉的一些文化現象予以突出的強調。既然選擇了問題史和話語史作為目標,那麼本書就需要設立一個自己的重點,非重點的細枝末節便或多或少地被廣泛地摒棄掉了。 本卷的歷史講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這場戰爭是迄至當時為止民族對立最可怕的一次衝突,比起對各種社會所帶來的革命,它對國際關係中的國家體系造成了更多革命性的後果。經過這場血腥廝殺,老歐洲的西方作為整體元氣大傷,美國所代表的新西方卻增強了實力。自1917年起,整個西方受到了一個因這場戰爭才得以誕生的國家——蘇聯的挑戰。1933年後,納粹德國成了其最強有力的對手。由於德國對許多國家發動了侵略戰爭,導致東西方被迫聯合起來反

對德國及其盟友義大利和日本。當“軸心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敗後,同床異夢的西東聯盟也分崩離析。東西方衝突拉開了大幕,在隨後的45年中,這場衝突給歐洲和世界均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至於西方自1914年到1989~1991年冷戰結束以及其後的歷史,只能留待後續各卷來加以闡述了。蘇聯解體後,有些觀察家認為,西方的理念在全球盛行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西方的某些創舉,從資本主義、工業化、主權民族國家的組織形式到整個法律制度和民主的多數決原則,已經被許多非西方社會所採納,並且沒有跡象表明,這種西化過程,或者更確切地說是部分的西方化過程,將會停止繼續發展下去。然而西方早已停止主宰世界,它所代表的只是諸多的生

活方式和政治文化中的一種,並且,如果人們將那些認為自己只屬於“西方”的國家做一個統計,其數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只占少數。 就傳播其價值觀而言,西方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自己遵守這些準則,批判地對待自己的歷史,這是因為,在很長的歷史時期裡西方的所作所為違背了自己的理念。畢竟人們可以以史為鑒。這裡,最重要的一個思想認識是:人權、三權分立和法治皆是服務於人的歷史成就,沒有了它們,任何群體或遲或早都將陷入嚴重的危機之中。當然,這種認識不可強加於人。歸根結底,包括德國在內的一些西方國家也是歷時彌久,才認識到這點並開始將其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