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文化資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南投縣文化資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臺中美術地圖:走讀臺中美術家的生命史 和的 第十四屆南投縣玉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南投縣文化資產叢書152) [軟精裝]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景 和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所出版 。

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王應棠所指導 許凱文 Aziman Takisdahuan的 Mintasa─我與初來青年的返家行動歷程與認同 (2020),提出南投縣文化資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布農族Bunun、初來(sulai─iaz)、行動實踐、認同。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書畫藝術學系 黃華源所指導 楊惠如的 南投縣書法發展研究(1950~2000) (2018),提出因為有 南投縣、書法學會、書法教育、書法競賽的重點而找出了 南投縣文化資產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投縣文化資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中美術地圖:走讀臺中美術家的生命史

為了解決南投縣文化資產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沿著29位美術家的生活印記,看見臺中最美麗的城市藝文地景。   百年來,無數美術家將臺中的風景描繪成畫作,將集體的記憶勾勒在畫布上,成為只屬於那個時代的臺中景致,也為這些地標加上更多關於歷史的註腳,在工藝和雕塑領域,亦有無數位美術家,為臺中的街景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地景作品,成為城市的代表符號,也是美術家重要的生命地景;而從美術家的生命歷程開始爬梳,亦會驚嘆他們豐富的經歷豐美了臺中的文化。      城市最動人的地景,在於與其交會的人與歷史留下的刻痕,透過走讀這29位美術家的生命歷程,我們發現嶄新且充滿藝術氣息的臺中。   收錄美術家名單(依出生年排序):   楊啟東、陳慧坤、葉火城、張

錫卿、呂佛庭 陳庭詩、林之助、陳夏雨、賴高山、張炳南、林天從、王水河、陳其茂、陳銀輝、王守英、謝峰生、侯壽峰、謝里法、黃朝湖、鐘俊雄、倪朝龍、陳春明、蔡榮祐、陳松、謝棟樑、詹前裕、蔡正一、程代勒、蕭世瓊 本書特色   以29位美術家的生命史及在臺中的生活地景為經緯,構築出一幅獨一無二的「臺中美術地圖」。除了老城區的人文地景,熱門的自然景點亦收錄其中,鼓勵大小朋友以踏查的方式認識臺中之美。   ◎地圖規格:46 x 85 cm,雙面彩色印刷   ◎地圖內容:詳載臺中市區、全區之美術地景資訊、照片

南投縣文化資產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迸裂土地而出的力量:走過二十年,十二個九二一災後堅持至今的故事」介紹
       
訪問作者:謝志誠
   
內容簡介:
堅持不懈的韌性,跨過國界的圍籬、縣市的疆界,凝聚了全國人民的「本心」。
  
  九二一大地震雖然帶給人們難以抹滅的傷痛記憶,但臺灣社會將這份傷痛轉換為社會支持的力量,無論是農村振興,人際關係與資源的流動,都帶來了不同的啟發並促成政策的制定。
  
  隨著世界的流變,我們也要往前邁進,用遼闊的視野,
  流轉在人與人間的正面力量,在尋求安身立命的同時,進一步凝聚共好的社會。
  
  記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後的重建與新生故事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蔚藍文化 合作出版
  
  ․他們在Gaga指引下協力前進——林建治與黃盈豪
  ․只想讓學生們多幾箱共讀的好書,一封email產生閱讀的蝴蝶效應——陳一誠
  ․用空手道讓震災區孩子走出傷痛,更在世界發光發熱——黃泰吉與廖德蘭
  ․埔里鎮唯一的村長——陳芳姿
  ․從鏟子到鍋子,長照二十年——廖振益
  ․走在長照二.〇前面的機車行黑手——邱慶禧
  ․清圳引水水長流——廖學堂
  ․為愛多走一哩路——馬麗芬
  ․卯上主流媒體與文化的行動者——馮小非
  ․從青蛙的社區經驗到蝴蝶的社群營造——廖嘉展與顏新珠
  ․讓太平藍登上世界舞臺——葉晉玉
  ․地方創生先驅者,博士回鄉推生物科技——賴敏男
  
  這十二個故事所累積的經驗,不僅是臺灣的資產,過程中,他們面對災難與困境所展現的「信心」,立基於「社會信任」的互助精神,「堅持不懈」的毅力,則正是當前臺灣社會最需要的三要素:信心、信任與堅持。
  
作者介紹:謝志誠
財團法人豐年社董事長
前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
  
  前台南縣學甲人,1957出生。2013年從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退休。長期投入與關心台灣環境保護議題,2006年6月和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合著「黑面琵鷺的鄉愁(續篇)」,紀錄投入長達十餘年「反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運動;2011年和台灣大學何明修教授合著「八輕遊台灣-國光石化的故事」,紀實報導糾纏臺灣二十幾年的八輕(國光石化)周遊臺灣的始末,以及臺灣近二十餘年來的石化工業發展來龍去脈,臺灣社會、地方發展與環保意識的轉變;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於1999至2000年間,擔任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副執行長,2000年6月起擔任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至2008年7月基金會解散,仍固守崗位至2009年11月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公告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清算終結登記止。
  
作者介紹:陳鳳麗
自由時報記者
  
  出生地是台北市,在新北市板橋區成長。世新廣電科畢業,一直以為會靠聲音討生活,沒想到後來成了文字工作者。在南投縣採訪二十多年,習慣在人群中當觀察者,工作需要理性、客觀,卻又常忍不住跟著採訪對象哭與笑。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Mintasa─我與初來青年的返家行動歷程與認同

為了解決南投縣文化資產的問題,作者許凱文 Aziman Takisdahuan 這樣論述:

本研究從我受到「部落主義」影響展開的「文化復振」行動脈絡下,所面臨原鄉懷舊理想與現實交織的難題與挑戰,然而一場球隊部落盃機緣下相遇初來部落青年球隊,而我們於當代社會經濟影響下而迸出的不同困境,將其轉變成新形文化組織創建的契機,透過東布青兄弟tastubaning(同吃一鍋飯)的互助陪伴,築造屬於初來青年情感歸屬的taluhan(工寮/家屋),建構跨域多元行動與不同社會情境對話的位置和多義的共築空間。從文獻探討說明布農族氏族親屬組織建構的社會網絡關係,並企圖從中尋獲有關布農族階序社會脈絡下青年角色與家的關係;再藉由從台東地區有關原住民組織認同實踐的案例中作為初來青年建構組織的方法與策略;最後則

以烏托邦的想像如何成為當代原住民青年組織夢想未來藍圖的可能。基於此來試圖解決我與初來青年共同問題及部落調適的身量。試圖建構「我」與「我們」(東布青與初來青年)的文化認同與集體認同的圖像、理解布農初來青年的生命經驗、端視個體的行動脈絡;與集體參與行動實踐的經驗,並記錄當代初來青年從回望傳統、思考現在、夢想未來共構多元社會中的個人與集體認同的圖像。實踐後新形態組織的文化象徵,如何成為當代布農青年-成為「我們─mintasa」的行動歷程。最後我以三個層次陳述研究發現:「回家」:經由文化行動與在地實踐後,透過參與學習解決我們認同焦慮的課題,東布青泛布農族集體意識串流建立不同社會情境辯證關係與對話位置。

氏族「家」社會的影響,串聯跨世代/群的邊界建構部落共融共存共享的理想家園。「找家」:透過部落地圖銜接長者及過去傳統文化而生成的集體記憶,藉由舊遺址踏查行動理解殖民政權而遭斷裂的文化與土地,透過初來青年狩獵的身體記憶與經驗,拾回布農族人與土地、空間的主體性並形塑解殖民抵抗的力量。「造家」: taluhan不僅提供棲居的在家感,也與地方(place)聯繫共築「認同的家園」,並重新詮釋及賦予文化新義,成為有布農族靈魂味道的當代布農青年並成為一體(mintasa)。

第十四屆南投縣玉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南投縣文化資產叢書152) [軟精裝]

為了解決南投縣文化資產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為了期待更多的文人雅士到南投觀光旅遊,書寫南投山川水澤的繽紛風貌,也期待更多的南投人提筆創作,書寫自己家鄉的美麗風采。今年「第14屆南投縣玉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徵選共收到181件參選稿件,件數比去年稍減,惟參選者年齡逐漸年輕化,得獎者不乏7、8年級生。這些得獎作品寫作題材均能巧妙的結合南投的土地與文人,表現出對家鄉南投一份深厚的情感與躍動的生命傳遞,真摯地令人感動。

南投縣書法發展研究(1950~2000)

為了解決南投縣文化資產的問題,作者楊惠如 這樣論述:

南投縣是臺灣唯一不臨海縣分,山地面積多達85%,清代中期以前有「山岳縣」之稱,周鍾宣修《諸羅縣志》內記載,南投境內幾乎全為原住民部落,稱「番地」、「番界」,地域與人文的特殊性,南投地區直至清同治年間才完成開墾。開墾留下的碑碣、古文書契、匾額,成為研究南投地區書法發展的開端。1950年南投正式設縣,書法發展才有自己的紀錄。1962年陳其銓先生組織「省府同仁書法研究會」,書法學習風氣萌起。1976年李轂摩先生成立「南投縣美術學會」,活絡藝術氣氛增進書法人士交流切磋。1988年「南投縣書法學會」成立,一系列書法相關活動受到重視且推展起來,並日漸蓬勃。至2000年全省美展總獲獎人數位列全國第4,其成

果可謂異軍突起。本研究以南投縣書法發展為主軸,研究時間區段從1950年南投正式設縣至2000年921地震發生後,探討南投縣近50年來書法風氣日漸蓬勃發展的過程。從早期游宦文人之書作與地方碑碣、古匾,作為發展源頭的探討;再論官方政策與民間社團之於書法教育的發展與影響;進而探討書法競賽中南投縣書法家的表現與書寫風格遞嬗;以及本地與外來書家的努力和貢獻,最後明確區分南投縣書法發展由停滯、復甦、重振至蓬勃的時段,與各階段受影響的主因。本論文,期能對南投書法的發展過程與書法家的藝術成就,進行紀錄與保存,為往後南投縣書法發展研究提供參考,並為南投書法傳承略盡綿薄之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