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山民宿包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合歡山民宿包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妥.伊凡斯麥可.史密斯琳達.史麥理寫的 用手雕塑的建築:「土團屋」建造指南及住居哲理,在這顆行星上最環保、最負責的居住方式 和吳秀雀的 舂辣椒的滋味:清境義民人群之認同內涵與變遷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南投] 清境小築民宿推薦雲海仙境近在咫尺風景超美 - 猴子【東 ...也說明:向清境小築管家登記Check in 後,拿著行李及鑰匙往第二棟B棟的小木屋走,清境小築沒有電梯,我們的四人房位於三樓。 B&B,包車旅遊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自由之丘 和開學文化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觀光管理系 李一民 博士所指導 陳雯婷的 島嶼觀光吸引力、旅遊地安全氛圍與重遊意願之研究 (2020),提出合歡山民宿包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島嶼、觀光吸引力、旅遊地安全氛圍、重遊意願。

最後網站【武陵農場懶人包】原來玩武陵,還可以這樣住! - FunTime則補充:國道六號(或中投快速道路)→埔里→霧社→合歡山→梨山→武陵農場 ... 冬山,或距離較近的太平山周邊住宿○住宿選擇較多元,包棟、民宿、飯店皆有○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合歡山民宿包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用手雕塑的建築:「土團屋」建造指南及住居哲理,在這顆行星上最環保、最負責的居住方式

為了解決合歡山民宿包棟的問題,作者楊妥.伊凡斯麥可.史密斯琳達.史麥理 這樣論述:

土地及手感氣味的書:親近土地。動手打造。回應自然   如果你打算自己動手蓋房子,這本書將是你最實用最划算的工具!   如果你不打算動手蓋房子,這本書仍將最大的拓展你對「居住」的想像,   從而找到如何「住得最幸福」的感受   「自然建築並非是可以快速完成的建築,施工過程和之後你在這房子裡生活的點點滴滴,會是一個充滿靈性的過程,那會呈現在你日常生活的喜悅中、和大自然連結的親密感中,以及你內心的價值及豐盛感中;慢慢來,這個經驗可能會是你生命中的高點,並讓你尋得在這小小星球上的自我位置,你將獲得充足的成就感,及安頓於良心中的適然;這本書協助你,鼓起勇氣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建立起你的無毒家園,並生活

在宇宙和諧裡。」      ☉這是一本住宅的建築書,讓居住者認識,除了鋼筋水泥樓房外,那些我們遺忘了的自然建材,將再次帶我們回到土地上,打造宜人居的住宅。   ☉這是一本住宅的手作書,原來手作不只能實踐在飾品、家具、飲食上,每一位住民都有機會用自己的雙手建造起一棟真正能夠呼吸房子。   ☉這是一本住宅的哲學書,加深了人們對居住的想像及討論、拓寬了美學及生態學在住宅上的應用,探討什麼樣的空間能夠讓人的身體與心靈都能真正享受在其中?。   ☉這是一本加上了智慧及想像力,為黃金紀元的新地球人準備的住宅書。   從認出自己在宇宙天際中的位置開始,你在地球上開始動手建立起自己的家……   本書是朝「

生態建築」(Ecological Architecture)的方向邁進的一項嘗試之作。它要講的無關乎復古;它要探討的是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能前進到什麼地步、是否可以造出到了三十一世紀時我們仍會熱愛的房子。我們在建築物裡度過人生多數的時光;如果有任何可以讓我們更享受它們的方式,必定是值得我們付出心血、努力追尋的。   寫作這本書,目的是想拓寬不論就美學和生態,原本認為什麼才叫做可能的觀念,還有就一棟建築物本身的精神來說——它能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感受。也許你可能永遠都不會去蓋房子,或者你可能選擇用土團以外的其他材料與方法從事建築,但是這本書能夠幫助人們深思:從一棟你會待上那麼多時間的房屋身上,你真正

需要的是什麼。   在每一個地方,我們的周遭都圍繞著免費的建材。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它們、把它們轉換成所需要的材料,然後拿它們來蓋房子。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新世界在人們的面前敞開了。土團是所有自然建築方法中最不需要技巧、最安全,也最有包容性的。如果你對於用原木、夯土、草稈捆或其他更具有嚇阻作用的材料來開始建築工程,不是感到那麼自在的話,那就從土團開始吧。你將會在一個完全安全的環境中得到自信。   第一部會解釋,在你是否拾起一把工具前應該先考慮什麼——還有在哪裡蓋房子,其中有兩章呈現的是有史以來第一回,有人為自然建築者特別準備的、完整且獨一無二的設計程序。為求單純化,我們行文針對的主要是那些會考

慮興建我們稱為小屋(cottage)——小家庭可以歡喜安居其中的樸實小村屋——的讀者。我們所預設的讀者群是一批才智高超的人,他們從前有可能沒蓋過任何房屋,但是一旦加入建造者的行列,除非是最好的,否則對於其他一概不予妥協。   第二部著重在實際步驟的教學,對象是想要或者必須有足夠能力,去搭建屬於自己房屋的人;是那些不願以借貸行為支持貸款機構的人;是已經下定決心只願意輕輕踩過地球的人;還有那些渴望能完美滿足自己特殊需求的房屋的人。內文同時將鼓勵許多人放膽走出去、動手建築自己的房屋!這些人的創造性天賦長久以來都被壓抑了。因此這裡詳述有關技巧的一系列篇章,將帶領讀者安穩度過一個平和的建造過程。  

 最後<向前走>的部分,敘說的則是關於建造房子最純粹的喜悅,並且將提供範例,解釋土團可以怎麼樣療癒人們的身體與靈性——透過由你親身創造一個神聖的空間,而此一高品質的避風港通常都是藉助於土團這個媒介搭蓋完成的。     本書是一本實用性的指南,書中提供的想法與技巧,已經在超過一百棟示範性土團屋的建造過程中被發展與測試過了。在不到十年的期間,一小群充滿熱忱的夥伴,已經使人類一項神聖的建築傳統再度復活,並且經由發明新工具與新技巧、改良過程與質疑自己的每一項步驟,把這項傳統調整成能適應我們目前所處的時代。 本書特色   全球生態村的建築聖典!生態建築師Ianto Evans關於打造自然建築的思考哲

學及實用指南,是全球蓬勃而起的生態社區最重要手冊。   全書數百幅手繪圖實際指導造屋過程。 作者簡介 楊妥.伊凡斯(Ianto Evans)   是一位應用生態學家、景觀建築師、發明家、作家和教師,在全世界六大洲都擁有建築經驗。土團是威爾斯,也就是他故鄉的傳統。他教授生態建築,多年來持續擔任未開發國家、美國和平隊(U.S. Peace Corps)、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數個國家政府的顧問。 麥可.史密斯(Michael G. Smith)   受過環境工程學與生態學的正式訓練。他是《土團屋搭造指南:如何建造你自己的泥土屋》一書的作者,也是《自然建築的藝術:設計、建造

與資源》(The Art of Natural Building: Design, Construction, Resources)的協力編輯。他是土團、自然建築與「樸門自然農法」(Permaculture)領域的教師、作家與顧問。 琳達.史麥理(Linda Smiley)   是「土團小屋夥伴工團」的主要管理人,同時身兼土團屋建造大師與休閒治療師。她也在工作室裡教授土團、雕塑神聖空間、直覺式設計、天然材質粉光與修整。 譯者簡介 湯今蘭      六年級中班,水瓶座B型,北一女、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職媒體與高科技產業,並擔任台北電影節外國導演座談口譯。   Email: ORCHID

[email protected] 推薦序1   如果現代自然建築界也有一本佛典或聖經,我想定非本書莫屬。多年來我把這本書當工具書使用,找不到靈感時會翻一翻,遇到技術上的難題也拿來翻一翻。雖然書中所述不見得直接與當時碰到的問題相關,卻經常能夠啟發我找到問題的解答。有些朋友提出質疑,說書中講的東西沒辦法完全解決他們的問題。例如臺灣有颱風,有地震,有水災,幾乎各種天災都具足,可是這些在書中卻找不到完美的對治方案。沒錯,上述問題都很重要,也都必須審慎以對,一一解決。然而只有你自己立身處地去思考與不斷地嘗試才能為那塊土地以及依附於其上的生命打造出最適切的生活空間。正如本書作者Ianto在英文版序中所言

,沒有任何一本教科書可以教給我們面對個案時的標準答案。一本自然建築的好書除了提供詳實可行的技術細節外,更要能教導我們面對問題的正確態度,思考問題的不同角度以及啟發我們解決問題的絕妙創意。我認為本書在這一點上無人能出其右,並因而能超越一時一地的限制,成為抒寫自然建築的經典之作。   2004年我到美國這個現代國際自然建築的發源地去取經,希望在一頭踏進這條不歸路之前先看看路上可能的風景。那趟學習之旅的第一站就是Ianto所在的Cob大本營,Cob Cottage Company(以下簡撐CCC)位於奧勒岡州的北美自然建築學校(North American School of Natural Bu

ilding)。那裡沒有電話,當然沒有網路,自行前往的學員不能隨意開車出入,必要時一律共乘。所有學員在草原上的大樹下各自覓一個角落搭營生活。照明依賴太陽能板供電,而且當時僅在交誼廳兼餐廳才有。洗澡在樹林邊上的一棵樹下,以枝條和布搭成簡易可愛的澡間。即使是盛夏時分,如果錯過洗澡的最佳時機,過了下午三點以後太陽熱力減弱,那時從簡易太陽能集熱箱中流出來的往往只有冰水。如廁的地方是在避開公眾視線的一處林間斜坡上,採糞尿分離式設計,半邊向著樹林完全開放,鳥語花香,水聲潺潺,是我有過最高級的如廁經驗。第一天的課程我們跟著Ianto在森林裡晃蕩,聽他指著這裡那裡訴說著森林的故事,教我們打開身體的感官來觀察與

閱讀個別樹木身上曾經歷的滄桑過往。此地位居北美洲西北岸沿太平洋濱的溫帶雨林之中,以往曾有過一段伐木業的黃金歲月。就這樣經過了兩個月的森林生活洗禮,出來時真恍然有隔世之感。第一個明確的感受差異就是發現胃部不由自主緊張了起來。然而回到生活的常軌後,慢慢發現自己確乎有了些根本的改變,而當時的影響持續至今猶不斷在發酵醞釀之中。   作為一位在國際自然建築界擁有如此重要性與知名度的人,Ianto至今堅持簡單生活,不曾使用電腦。這裡夏季天黑地晚。有一天傍晚課程結束後,學員都已各自分散,趁機享受日落前的餘暇,我發現他一個人拿著耙子走向菜園。我向前道乏,他回以一笑,然後跟我說農事是他最喜愛的娛樂活動。我知道

他是真心的,並非玩笑之語。不過如果您已經開始在腦海中勾勒一幅慈靄長者的形象,請趕快停止。在自然建築界中有此一說:一個人蓋出來的房子會長得跟他一個樣,大約就是物似主人形之意。我常覺得Ianto的房子就像從大地長出來似的,穩穩地抓牢地面,和諧而又充滿力量,卻睥睨成規,不落任何俗套,天性浪漫但又極端務實。我的自然建築啟蒙恩師是性格非常鮮明的一號人物。   關於Linda和Ianto之間有個小故事。話說兩人初識時分,有一回Linda邀請Ianto到她那裡用餐。誰知這位女士不按牌理出牌,吃飯時間到時給了對方一只空盤子和一副刀叉,請人到她照管的有機菜圃裡自便。Ianto回憶道,他就在那時認定了這位女士將

是自己後半生的伴侶。雖非典型的持家婦女,想法也異於流俗,Linda卻是性情極為溫順的一位女士。當她知道我喜愛划船後,假日常會邀我這個異鄉人一起將小艇綁到車上,驅車到目的地後一人一艇,各自蕩開,其樂無窮。至今那幾個蕩舟穿梭於蓮花之間的夏日午後,仍是我心底深處美麗的回憶。   我到CCC時,Michael已前往北加州開展他自己的農場與教學工作。迄今我們尚未有緣見面,不過這幾年跟他的聯繫卻最多。我跟他之間第一次的互動起於Ianto的七十大壽。Michael時任CobWeb這份獨門報導各地Cob動態的刊物編輯,提前數月廣邀CCC的新舊學員與好友們寫文祝賀,擬編成一輯慶生專刊在Ianto生日當天送給他

作為驚喜。對於我文筆不甚通順的英文書信,他不厭其煩地提出修正建議。溫和、有耐性,這些是我對他的初期印象。直到數年後我們同時進入Natural Building Network的理事會,透過每月一次的視訊會議才有機會真正認識他。思慮周延、處事嚴謹、重然諾而有紀律,這些並非此領域內西方人常見的特質,不過他確實是這樣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年輕讀者如果有心出國同時學習有機農場經營與自然建築,他的農場每年會招收一至二位實習生。   國際自然建築運動歷經數十年的發展與演變,到今日已呈現非常多元的樣貌。美國境內自是毋庸贅言,世界各大洲的自然建築活動也均有益形熱絡的趨勢。並且正因各地歷史文化背景與社會經濟條件千

差萬別,於是各自發展出引人入勝的特色與風貌。英國從古蹟保存出發,至今可見許多中生代與新生代不甘自我設限,紛紛跨出古蹟修護的籓籬,將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技術發揚光大,積極涉足現代常民生活空間的營造市場。無論在私人住宅、社區或是高檔餐廳,處處可見自然建築的蹤影。德國雖然在綠建築技術的開發與推動上獨步全球,然而受限於嚴格的建築法規,在自然建築的推動上腳步較為保守。然而從這幾年友人陸續傳來的訊息得知,由於一般民眾原本對於居家環境的重視,加以全球氣候變遷速度明顯加劇、再有能資源瀕臨匱乏的危機加持,回歸自然建築的呼聲已日漸高漲,土建築自然亦隨之慢慢出現在公園的角落、住家乃至大型會議中心的建築之中。與此同時,

許多中南美洲、非洲和中東國家原即一直保有土建築的傳統,無論在學術界或建築實務界均有人長年致力於研究保存和技術創新。近年全球各地天災頻仍,摧毀無數家園,自然建築界亦不落人後,頻將關懷觸角伸入災區。這些積極的行動不僅幫助了當地居民重建家園,並在過程中透過在地材料的重新運用和傳統人力技術資源的找回與組織,讓當地人再次取回營造自己家園的能力與主導權。   竹子可說是近十年間異軍突起的一個分支。由於不敵廉價耐用的塑膠製品,幾十年來幾乎已在一般人的生活中銷聲匿跡,悠遠綿長的竹文化似乎眼看著就將走入歷史,成為傳說。拜森林濫伐與木材資源日益短缺之賜,竹子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又儕身為未來綠色資源和綠色產業最閃亮的

一顆星。姑且不論所有熱潮背後必定存在隱憂,這種從東南亞地區、臺灣、中國到日本、韓國,再從哥倫比亞、墨西哥到非洲地區都蘊含豐沛的天然資源已經鹹魚翻身,從既有的刻板印象脫身而出,不再是人們印象中窮人的木頭,而是高級工藝品與最尖端時尚的建築大作的代名詞。雖然竹子由於生物性材料本身難以克服的耐候性不佳和容易劈裂等缺點而仍然讓人卻步,近年來世界各國競相投入相關的基礎研究和市場應用的推廣,想來以竹代木的說法或者終有一天會成真。   臺灣的自然建築於十年前從零起步,近年間亦有相當發展。饒是我生性閉塞,平時只顧埋頭在自己的世界中看著自己的腳步往前走,還是知道從南到北由西至東紛紛有人投入這個領域成為同路人。雖

然受限於各種環境條件而困難重重,有心人仍努力地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透過身體力行去實踐,並積極探索自然建築在寶島這塊土地上的各種可能性。限於篇幅就不在此一一列名,以免掛一漏萬之失。   在我看來,工業化和思想西化讓臺灣人付出了兩樣珍貴的東西作為代價,一是純樸,二是敬意,而這兩樣恰巧是我認為向土地公借泥土作建材最根本而必要的條件。因此對於土建築的復興,我實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自不必說,只要願意用雙手雙腳去接觸土的人必能直接感知它的好,而好東西當然是越多人知道越好;憂,亦非杞人憂天。很多人看到我們作土便熱心或憂心地提供許多聰明的建議,多數不外乎要我們在土裡添加各種匪夷所思的東西。最近的一位說他要

自己來做做看,而且要加化學硬化劑讓土更堅固。近來我們也看到不少在土裡面添加水泥的例子。地球用幾億年的工夫才在表面形成一層極薄極薄的土壤,除卻廣堥的海洋以及湖泊、高山、沙漠、石礫和砂質地帶,地表上真正有土壤分布的比例其實很少。然而陸地上的所有生物都必須仰賴這層表土才能存活。就資源而論,我們用土,因為這是地表上最乾淨純樸,最熟悉親切,容易取得又不用錢的建材之一。然而我們同時也希望這一代人使用過的土壤過了百年甚至千年後還能夠隨時從建築物中回歸土地生養萬物,延續生命。如果在土裡面加入了水泥或硬化劑,試問,我們的雙腳還踩得下去嗎?既無法用腳踩土,用手捏造牆壁,勢必得用機器和工具,這就掉進了工業時代擺脫不

掉的噩夢與宿命。現代產業的總結是絞盡腦汁想出一個個看似聰明的點子來增進效益,提高速度,卻又引出一個個更為棘手的難題。然而更核心的問題是,如果我們不願相信老祖宗使用了上千年的原土,為何還要用土?答案有二,一是貪便宜,二是新奇有賣點。   讓做土這件事回歸純真吧!您手中這本書將會重燃您對於土地與生活的熱情。而如果您在閱後受到激勵而起身走入土建築的世界,請用虔誠的,天真純樸的心來撫摸土壤,接觸土地。關掉腦中聒噪的按鈕,靜下心來傾聽,用全身心去體會與學習。如此,我相信土必然會引發您宿世的記憶,讓您重獲強健的身心,幫助您啟發與重拾許多極端重要卻失落塵封已久的智慧。 林雅茵建築師 推薦序2  

 早晨初春微涼的空氣中,總滲和著,迷人的亞麻籽油和泥土的香氣。   望著眼前這寧靜又神聖的時刻,心中總充滿著無限的力量,這是我的家,我和先生共同搭建起的,自然家園……。   2006那年,我們剛結婚,和大部分新婚的年輕人一樣,必須靠著自己單薄的小小力量,去支撐起一個「家」的想像和現實樣貌,在外租了兩年多的房子,接了些手工傢俱的工作,由於在租處做我們想做的事實在有些勉強,於是升起了想要有一塊地的夢想。   經友人介紹,在中壢市郊處,有個花園農場要開幕了,需要我們做些裝置藝術的作品,我和先生接下了工作,常往那兒跑……。農地四週的竹林、小溪溝、自然景觀,深深的吸引著我,彷彿回到兒時在田裡玩耍的

場景裡(到現在我依舊認為,是那片竹林,召喚我,來到這兒。)工作結束後,問了地主是否還有空的地;不用太大,可讓我們做些想做的事已足夠。(那時兩袋空空,實在不敢妄想,有多大的地可以用)。   過了幾天,地主慷慨允諾,可以把邊疆200多坪的地租給我們,天啊!這是真的嗎?   在大約十年前,不論跟誰提起「要自己蓋一間房子」這件事情,得到的回答通常都是:不要太不切實際了,還是在租來的土地上……。當時,不太有人能理解我們的想像,包括我們自己,也是一邊懷著忐忑的心,一面卻又擁有無比強大的自信,在看待這事件。   那是一股「生命自我力量的覺醒」我清楚的知道,我沒有辦法和大多數人一樣,結了婚就順順的買了房

子,然後又順順的讓自己無形中接受了多年背債房貸的生活,接下來車貸、孩子的生活費……。在內心清楚,卻又懵懂的狀態下,開始了我們「自力造屋」的奇異旅城。   若你真心渴望一件事,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這是我在生命經歷一場大轉彎的時候,遇見的一段話,就這麼深深的刻進心裡,以至於當時雖然對建屋的材料、工法、經費等種種細節都不是那麼清楚的狀況下,還是去做了這件事情,因為有個內在的聲音告訴我整個宇宙都在幫助我!沒錯,當你深信的時候,「奇蹟」就會發生,建屋的過程中幾次遇見的奇蹟,都讓我們不得不再次相信並更加肯定,我們做的事是對的,繼續往前吧!   我相當能體會作者在書中一開始,就先送給大家

的一段話:「建築這件事可不是要你很快地趕進度只為求最後完工的成果。不論是施工過程本身或你之後在這棟房子裡生活的點點滴滴,會是一個充滿靈性的過程,它呈現在你日常生活的喜悅中、和大自然連結的親密感中,以及你內在價值及豐盛之中。慢慢來,為你自己蓋房子的經驗將會是你生命中的高潮,不但深具意義而且充滿喜悅。打造一棟屬於自己的自然住宅,將可能幫助你重新在這顆小小星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個過程會帶來極大的滿足感,以及真正地安頓於自己的良心中。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喚起勇氣,去重拾自己生命的主導權、打造無毒的家園,並與整個宇宙和諧共存。」   唯有自己親身經驗過這一段,才能感受書中所說:獲得充足的成就感、及

安頓於良心中的適然……。或許,當時在外人眼裡並非這樣,因為你得在寒冷冬天把手伸進冰冷泥土裡;亦或在大太陽下、到海邊尋找各式可以用的材料,這些若以外在的眼光和價值觀來評斷,完全是種不務正業且不切實際的作為。   但我們卻能樂在其中,為什麼?   因為我真正嗅到泥土的芬芳,稻草的清香,因為我重新憶起了兒時那種單純遊戲的心情,因為我強烈感受到,在建屋的每一天醒來時,內心充滿了強大的喜悅……。所以可以在冬天裡依舊感到溫暖,在陽光下可以盡情奔放!   這就是,做你真正想做的事,上天給予最大的回饋。   需要一點小小的勇氣,走出舒適圈,擁抱更多、更大、更未知的「心生活」。   如作者所言:寫作這

本書,目的是想拓寬不論就美學和生態,原本認為什麼才叫做可能的觀念,還有就一棟建築物本身的精神來說,它能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感受。也許你可能永遠都不會去蓋房子,或者你可能選擇土團以外其他材料與方法從事建築,但是這本書能夠幫助人們深思,從一棟你會待上那麼多時間的房屋身上,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這正是我強烈推薦本書的原因,因為這樣一本討論建築的書,它涵蓋的層面不單只是在教會你如何建屋,而更重要的是,作者一層一層的往你內在的靈性啟發,讓我們有機會透過閱讀本書的過程,去面對並認真思考,真正要的是什麼?為什麼做這些事?唯有你真正清楚什麼是你需要的,你才有可能從中得到滿足的樂趣,且發展出或許連你自己都還不

知道的天賦。   我先生就是個明顯的例子:他小的時候家裡是做模板工程的小包商,年紀稍長就常跟家人到工地工作,甚至寒暑假,也都是在工作中度過,在他小小心靈中,總覺得很不能平衡,為什麼放假時別的鄰居同學們都能在家玩樂,唯有他和哥哥,整天只能待在工地,做著辛苦日曬的工作。   但他不知道,這些從小耳濡目染的經歷,在我們決定要自力造屋時,他那學電子工程的背景下,竟有整套完整的建屋概念,他慢慢自從小的記憶海中,拼湊出一套自我可行的模式,再加上我從小愛手作愛自然的天性,終於能建起我們夢想中的家園,這是當初我們自己都還未能發揮的天賦!   為了兼顧生活、工作、和經費,我們在這塊地上先蓋了一間20坪大小

的網室當做暫時棲身之所,大門還沒裝上,就先入住了,在帳篷裡住了半年,一年當中最多空出二個月的時間,好好蓋房子,經歷了五個寒暑,才終於完成了90%的樣貌,而這些看似慢的過程中,其實都不斷在累積我們對自然建材各種了解和知識,也在在考驗著我們是否真的想要自己蓋一間房子,很肯定的是,我們辦到了!   從設計規劃、收得材料、觀察日、月、風向,開挖地基、立柱、做木架、土磚製做、屋頂鋪設、乾式廁所、室內傢俱、門窗……等,無一不是我們親自討論和製作,這點點滴滴的付出和收穫,讓我和先生紮紮實實上了一堂「大自然」的建屋課。   自然屋完成後,看見的親戚、朋友無不被這種純樸、自然、親切,充滿能量的屋子所感動。因

此來訪者俱增,報導也隨之而來……。   從開始拒絕採訪,到現在欣然接受,這中間差距之大的轉變在於:我深刻感受到大部分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個田園夢,那是源自於我們和大地之母最親近的一條連結線,或因大環境的教育,各樣的生活面貌,漸漸的那個夢被埋藏了,我想以這些年自力造屋和幫別人蓋屋的經驗,或許在各種不同方式的分享中,有機會觸動某人心中那顆種子,讓更多像我這樣一個還有夢的人,能更有勇氣和覺知的行走在自己人生的藍圖裡。   我們從當初一己的建屋夢,如今已成為實踐自然生活推動的使者,期望在適當的時候,有一片廣大的土地,過著印第安式的聚落生活,和理想相同的親友們一起自給自足,孩子在智慧長者和自然土地上

學習、成長,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過一種順應自然,落實環境,提升靈性的簡單生活。 李代賢 / 風中之星手工房 推薦序3 重新奪回為自己建築的能力與資源   建築專業出身的Ianto Evans 可說是當今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自然建築推動與教育工作者,他培訓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自然建築學習者, _並經過代代傳承在世界上各個角落燃起許多人對自然建築的渴望與實踐。這段歷程中,Ianto 最大的貢獻之一或許是土團(cob)技術的復興與發展。我們認為土團技術是自然建築的基礎,無論哪一種自然工法,都不免使用到土團。透過黏土、砂與稻草(纖維)的混合, _土團能建構結構強壯穩固的建築,且能營造出與

在地環境和諧,又耐受地震、颱風、火災甚至在人為經濟崩壞的時代,它將讓「住者有其屋」成為可能。   本書是對設計與建造自然建築有興趣的人不可錯過的重要經典。它是少數真正能夠培力與引導讀者一步步從選址,設計,收集在地建材而後實際動手實作的好書。自從2006 年在美國學習自然建築並在臺灣學習實踐開始,本書成為我們眾多自力生活相關藏書中,最常被翻閱的參考書籍,無論在營造樸門(Permaculture)教育基地的自力造屋過程,自然建築教學或受委託建造自然建築時,它都是我們的重要參考與指引,讓我們深深受益。   近年,隨著回歸土地的思潮漸漸成熟,自然建築的運動也隨之興起,我們欣見期待多年的中文版終於面

世,也相信Ianto 的自然建築願景會在臺灣這片沃土中發芽生根。同時也期許在自然建築推動者的共同努力下,本書所提供的技術、經驗將與臺灣自然建築的原生體質相互融合,藉由東西方智慧的交流延伸出具有臺灣特色的自然建築新風貌。   最後,我們認為本書最重要的訊息之一是:即使當今主流社會充斥著因建築設計不良而引起的耗能、高碳排與有毒的建築體,很可能讓我們忘了自己其實仍有所選擇。停下腳步再思考,事實上,每個人都仍擁有重新奪回「為自己建築」的能力與資源。無論在自家或社區、學校,我們都能夠選擇不再使用會造成污染的建材,開始設計並動手建造一個更舒適、安全、健康又能負擔得起的家園。 孟磊(Peter Mo

rehead)、江慧儀 /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共同創辦人 推薦序4   為何我們需要「對環境友善的自然建築」?   因為從事營建工作的緣故,在工程中經常見到許多營建廢棄物的產生,面對這些狀況,讓我開始思索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減少這些廢棄物?也開始思考「對環境低衝擊營造」的可能性。   以建築物的生命週期來看,大約可分為建材生產、運輸、營運與廢棄四個階段。若設計者能以一種新的眼光重新利用廢棄物,固然能減少其對環境造成的負擔。然而,若能利用自然材料作為建材,則是一種更積極的低衝擊營造方式,比如竹子的生長,是利用自然界的太陽與水,不會產生污染;若能「就地取材」,則能有效的減少運輸過程中耗費的能源

;而冬暖夏涼的「土角厝」,能有效減少我們對空調的仰賴與相關費用;最後,當建築物廢棄之後,對比於混凝土和其他現代營建材料,自然材料相對容易重新進入大自然的循環裡.   曾有人問我「這種對環境友善的營造方式會比較便宜嗎?」如果你只有計算建築物建造過程中的花費,那這種對環境友善的營造方式並不見得比較便宜;但如果你把建築物生命週期裡對環境影響的外部性都計入,把提煉水泥的耗能與污染、運輸耗能、空調運轉,與建築物廢棄掩埋的環境成本都計入,那綜合來看,對環境友善的營造方式不見得貴。   以竹子、木頭、石頭或蘆葦等材料作為建材的自然建築,在世界各地都不乏優異的案例。但竹子或樹木皆需要有一定的地理氣候條件才

能生長,而蘆葦只能長在有水域之處,有些地方沒有出產適宜的石材;但唯有我們腳下踩的「土壤」,幾乎是每個地方都能找到的自然材料。我認為面對石材昂貴、木料禁伐僅能仰賴進口的台灣,土壤應該是相當有潛力的自然建材之一,但因為台灣已經有五十年以上沒蓋土角厝,老師傅凋零四散,故我開始轉向查閱國外相關的自然建築書籍。   因為面對能源危機和環境意識高漲,國外已經累積相當多自然建築的營造經驗和實作資料,光是以土壤為主結構的牆體,就可以分為夯土牆(rammed earth),土磚(adobe),土團(cob)和土包袋(earthbag)等營造方式;其亦可作為無結構能力的隔間牆,比如泥土和堅韌的竹子結合成為編竹夾

泥牆(wattle and daub),或黏土與質輕保溫力好的稻桿混合,是為夯草牆(light-clay)等。   我曾經花了很多時間泡在這些書籍裡,為的就是要搞懂每個名詞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我腦袋裡充斥各種知識和製作技巧,但閱讀對我來說仍不滿足,住在泥土屋裡是什麼感覺呢? 土真的可以成磚嗎?土磚要靠什麼把彼此緊緊黏結? 我帶著這些疑惑,走訪各地的自然建築。   海拔高度3,400公尺(與合歡山海拔高度相近)的祕魯庫斯科城,就算是夏日,夜晚也是會凍人,在傳統土磚屋旅館裡,我們身著薄長袖即可,舒適宜人;但住在新穎的薄紅磚牆旅社裡,室內卻跟屋外溫度同樣低,我們得裹著臃腫的厚衣服才能入眠。除了庫斯

科,我亦走訪過夏日炎熱乾燥,夏夜溫度急降凍人,接近沙漠氣候的美國新墨西哥州,住在earthship(輪胎內夯土作為承重牆)裡乾爽宜人,就算中午戶外溫度將近攝氏40度,室內溫度依然介於人體喜歡的24~26度。而在那凍人的夜裡和炎熱的中午,躲在土屋裡的我,才深刻的理解到,土屋不只是鄉愁而已,它還具有調節溫度的功能。   自然建築仍需在地化的進程   只是,對於自然建築的了解越多,因為鄉愁而生的幻想與吸引力逐漸褪去,我開始面對日益清晰的現實問題,比如耐震性、傳統建築工藝失傳等問題。換言之,無論我對這些國外自然建築的知識細節有多麼瞭若指掌,我最終還是得面對身處亞熱帶,炎熱、多雨、位處颱風和地震帶、

工資昂貴、建管法規僵硬的台灣,什麼才是適合台灣、但同時又對環境友善的營造方式?   在參加泰國清道民宿(Chiang Dao roundhouse)舉辦的稻殼袋屋工作坊時,我所居住的客房是由稻殼裝袋填充,屋頂表面敷水泥做為保護面層。透過觀察該「光頭」客房屋頂上有很多補漏水的疤痕,我才更進一步體會書上所言:「泥土或是稻殼這種『會呼吸』的牆體(其意指過多的水氣能被牆體吸收,而當空氣過於乾燥時,水氣亦會被牆體釋出),不適合被「不透氣」的水泥包覆」的意涵。因為當水氣跑不出去,水氣就會往水泥最脆弱的地方攻擊,而這會直接導致水泥的破裂。   同時,我也深刻意識到這種從乾燥的中東國家發展出的「光頭」造型

的自然屋,亦不適合多雨的國家(如台灣和泰國)使用,因為只要屋頂出現裂縫,室內就會漏水;而漏水不只造成泥土面層可能會融化或發霉,同時也會因為保溫層(稻殼)過度潮濕,造成保溫功能大為失效。亦即在台灣這種潮濕多雨的氣候帶,泥土屋都需要「戴帽子」(意即做好防水處理的屋頂)、「穿雨鞋」(意即土牆底部需有耐水基座,如石材或混凝土基礎)來保護怕水的泥土。   台灣位於地震帶,建築物的耐震性是我們必須考量的基本課題,然而,過去也不是沒發生過土角厝受地震倒塌的事故,那什麼才是合適的選擇呢?從牆體選擇來看,土團的抗震效果比土磚好,因為地震來臨時,土磚牆可能從牆體最脆弱的灰縫處開裂;但一層一層累加、有千絲萬縷草稈

相扣的土團牆,相較之下受地震力的破壞較少。另外,由於建築物所受的地震力,與建物的重量成正比,是故,若能有效減輕房子本身的自重,也能達到耐震的效果。故以輕量的稻殼作為填充牆體的構造物,其耐震效果亦好。   另外,因為自然建築或回收廢料再利用的建築,需要密集的勞動力,在工資昂貴的台灣,若要雇人興建自然建築,將所費不貲。但若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志工來協助,建造費用將會大幅降低。比如做為自然建築工法實驗場的「鳥巢」(2014雲林農業博覽會的資源回收館),即是設計單位邀請來自台灣各地的志工前來參與建造;另外,我也曾聽聞國外有志於自己蓋自然屋的朋友,他們在蓋自己的房子之前,會先以志工或是工作坊的形式,

參與他處的自然屋建造,此舉不僅能更進一步學習與體驗自然屋的建造過程外,也能認識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朝一日,當他們開始建造自己房子時,也會回頭邀請這些有經驗的夥伴參與協助。而這種協力造屋過程,讓建屋不只是單純的金錢交易而已,更能凝聚眾人的感情,同時,也把這種對環境友善的營造精神繼續傳遞下去。   在法規、工藝失傳與都市環境的重重限制中,尋找一條對環境友善的建築路   雖然自然屋有種種優點,但實際執行時,仍須在重重限制下找到新的出路。目前台灣的法規雖然可以接受「磚」類作為建造的材料,但土磚的抗壓能力尚未達到法規標準。在此限制下,我們仍須保留鋼骨/混凝土作為建築物的主要結構,而自然材料僅做為牆

體填充材之用。   另外,雖然台灣早年有興建竹管厝與土角厝等自然建築,但因為我們已經有五十年沒人蓋這類的房子,匠師的技藝傳承出現巨大的斷層。在這種傳統工藝失傳的困境下,台灣的建築師開始嘗試將現代金屬材料加入自然建築,比如以金屬接頭取代複雜、需要高度技藝的竹接頭;或是將固化劑或水泥混入泥土內,讓非專業匠師也能做出有基本強度的土牆。   在都市環境的限制下,為了減少空調運轉的耗能,我們當然可以選擇厚度40至50公分的稻殼牆或土牆做為隔溫層,但這會大幅減少室內可使用的面積,近而降低使用者採納的意願,故我認為權衡利弊之下,厚度5公分但可達到同樣保溫效果的化學材料就應該被納入考慮。   這些妥協的

替代方案都不完美,但對我而言,這種混搭型的友善建築,已經比市面上大量生產的混凝土建築,往永續的道路上跨出了改變的第一步,這意味著我們開始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人對自然的態度由剝削轉為和解共生。   雖然有人可能因為無法建造一棟「純粹的」自然建築而引以為憾,但我認為,應回到「為何要以自然材料為建築材料?」的初衷來談論。   我認為,一棟建築是否要那麼執著、純粹照古法使用自然材料來建造並非重點,重要的應該是「對環境友善/對環境低衝擊(low impact)的營建」的態度,同時,每個人/案子應依其容易取得的材料和環境條件,以適切科技(而非昂貴、專利壟斷的高科技設計)、因地制宜的方式來營造節能建

築。   雖然本書的第二部分提供自力/協力造屋者按表操課的實作步驟,但我更鼓勵讀者不要拘泥於技術的細節,而能透過本書的第一部分,先理解自然建築背後代表的意義,以及問自己「為何需要此類對環境友善的建築?」當我們的價值與方向確定了,再進一步問自己,在目前的條件下,什麼方式與材料最合適。比如自己的土地上若已經有舊屋了,也許改造舊屋本身,會比「拆除舊屋、把營建垃圾丟給別人,自己再用純天然材料蓋屋」這種方式來得更好。   最後,當世界各地的建築素人,風起雲湧以自力造自然屋的方式重新反省「居住」這件事時,我也期待國內的建築學院,不是一味複製寒帶氣候的玻璃溫室手法,而是能從我們的傳統風土建築中學習,再輔

以現代設計的思考,摸索出適合需要避熱、遮蔭與通風的亞熱帶地域建築。 張瀞今建築師 推薦序5 一本讓你我重獲自由的書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生活看起來是這樣地愜意,但如果我們願意走出這個小小的島嶼,看看星球上其他地方:全球仍有半數以上三十六億人,每日可支配的生活費不到新台幣60元、地球正面臨徹底瓦解的生態系統——太平洋中央出現美國本土二倍大的人類廢棄塑料海洋、全球不斷消失中的熱帶雨林、崩解中的北極冰層與各地冰川、大氣層瀰漫的致命石化細懸浮微粒、每天高達七十五種動植物因人類而滅絕……,我們會發現這世界並非如想像中地美好,甚至會驚覺當前現代化生活的背後,更像是一場人類的集體催眠與相

互毀滅。   在不知不覺中,生活的一切都標上了價格,包含我們自己,人類成了這行星上唯一需要付錢才能過活的生物,越來越多人只懂得「賺錢與花錢」這件事,其他生活內涵幾近無知與愚昧,而這正是台灣不斷爆發食安問題的根本原因,只要我們繼續盲目地追逐金錢和經濟發展、完全忽略健康與生態成本、所有物種理應共享的生存權利,那麼人類的未來,著實讓人擔憂,倘若全人類再不及時做出巨大且根本性的轉變,那麼現在的孩子,在他們老年時,恐怕很難倖免於憂鬱症、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癌症……和極端氣候所帶來的毀天滅地般的災難。   而我們究竟有無其他的選擇?著名的自然農法始祖福岡正信先生,在他那本點燃全球有機農業革命的《一

根稻草的革命》書中,寫到了有一段話啟發了他,聖經:「你們可以看看天上的鳥,牠們既不播種、也不收割、也不將收穫的食糧存放在倉房,但是你們天上的父親卻養育著牠們,比起牠們,你們不是更為優秀、出色嗎?! 」這句話及老子的「無為自然」 哲學,引導他走向放下人類「自以為的智慧」、走向幾乎不作為(不耕地、不施肥、不使用農藥、不除草),讓大自然自己修復自己,當生態系統恢復時,土地就會長出豐盛的作物,供人類食用的自然農法,在當時福岡正信看起來長滿雜草的田地上,稻米的單位產量是全日本第一,至今這記錄也難以被超越。   原來我們可以不需要拚命地工作,老天也會照顧我們,甚至還給我們更多!!呼拉,這真是一個讓人震驚

、醍醐灌頂且大喜望外的偉大發現,這和我們過去被灌輸的基於生存恐懼感的思想大相逕庭——人定勝天、人類位於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甚至男人還凌駕於女人之上),地球上的一切,包含陽光、空氣、水、大地、山川、海洋及所有動物植物,均為人類所主宰與享用,這種思想架構稱為「我執系統」(Ego System,下圖左),正是當前人類所有問題的病灶。   而福岡正信的哲學,則是把人類放在萬物之中,人類為這個系統的守護者與共同創造者,地位不高也不低,所有物種與人類平等共享一個完整的地球生態系統,且相互關聯缺一不可,這即是所謂的生態系統思維(Eco System,上圖右),本書就是一本從生態系統思維出發,讓人「輕鬆」找

到自己天賦與豐足生活的「素人第一次蓋屋就上手」之地球生活技術手冊。   這本書的面世,將在中文世界掀起另一波「從改革自己到改變社會/Me=We」運動的高潮,它是一塊被等待與期待中的重要拼圖,將把其他幾本同等重要的中文書籍串聯起來:《一根稻草的革命》、《半農半X的生活》、《向大自然學設計》、《草原狼導師追蹤師系列》、《蓋自然的家屋》、《宇宙逍遙遊》、《與神對話》、《邁向自由的教育》、《A New We全新的我們歐洲生態村紀錄片》、《阿納絲塔夏》等等,成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思維架構,筆者很誠摯地邀請讀者把這些書籍或影片收集放在案邊,隨時翻閱、比對與驗證,相信你將會很快地出發,走上那一條通往人生真

自由與地球美好未來的道路,當我們能從維持生存的奴隸般生活中掙脫出來,我們就有充足的時間與精力去追求生命的真相、探索生命中不可知的領域,並從中活出自由的靈魂。   就讓我們相約在自由之丘上碰面,不見不散! 劉德輔 / 點火炬的人、台灣生態家園運動推動者 前言   什麼是土團建築(cob)?它是一種結構性複合物,由泥土、水、草稈(麥稈、稻草類)、黏土和砂所組成,在材料尚柔軟具可塑性的時候用手捏塑成建築物。不像夯土(rammed earth) _需要有模板、也不像土墼厝(adobe)要先做土磚,土團建築既不用添加物也沒有化學材料,它甚至不需要機具。這不是未經試驗的新玩意兒, 千百年來它的

可行性早已經在全世界各地被徹底證實過,測試時間歷經好幾個世紀、更或許有幾千年之久。然而,儘管大眾對自然建築表現出極大的熱忱, 這種普遍而幾乎全球性的建築技術,在建築史及大多數教人如何蓋房子的書籍當中卻甚少提及。本書正是為彌平這個落差而作。   什麼是地球上(Earth)最普遍的建材?還用說,當然就是泥土(earth) 本身了!即使到今天,我們仍然有介於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類居住在使用未經燒製的泥土所蓋成的房子裡。所有的這些土建築都得必須是非洲的小泥巴屋嗎?並非如此!它們有的是在拉丁美洲奢華的土磚造莊園、在法國的夯土造宅邸,或是在中國的土墼宮殿。它們是位於葉門的十層樓公寓、中東地區古

老而有防禦功能的修道院,也是從挪威鄰近北極圈的地區、一直到智利最南端與紐西蘭的南極盡頭,那些被攪成泥團、用手捏塑、壓成磚塊、用腳踩踏而成的土建築。這種建築在全世界比比皆是,可以數百萬計。   土墼厝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是極為熟悉的名詞,而夯土也漸漸地再度登上新聞版面, _甚至連「壓磚」(pressbrick)、「泥漿澆灌」(poured adobe) 和「編枝條糊土」(wattle and daub),都是我們這些年來常聽到的辭彙。然而最簡單、最容易取得、也最常民化的泥土造屋技術(意指土團建築),一直到最晚近之前一般人卻幾乎是聞所未聞的。   十年前,美國還沒有人做土團建築。在北美洲有長達一

百五十年的時間、在不列顛群島則是自從1920 年以來,都沒有人蓋出過土團建築。當時沒有講述土團構造的指導手冊,幾乎找不到任何描述性的文字,一般民眾更不知道有這種可能性。匠師的代代傳承好比一種死掉的語言已經喪失了。因此從1980 年代末期土團建築的復甦依靠的是人們自行假定、推論,和一些過時資料單薄的零星片段。不過就在十年之間,情勢改變了。超過一千位學生完成了「土團小屋夥伴工團」(Cob Cottage Company)的訓練,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已經自己在教學。麥可.史密斯(Michael Smith)所撰寫的《土團建築人的最佳拍檔》(The Cobber's Companion),是第一本專門講述

土團建築的著作,而且已經獲得非凡的成就。目前主流媒體也加入探討,看來土團建築似乎能夠在這裡繼續存在下去。   我從1960 年代早期開始一直是個實際參與營造實務的建築師。在這三十五年當中,我曾目睹過不下數十種曇花一現的替選性建築方案,不少以標榜更環保、更節能、適合自力造屋業主、對居住者更友善等等作為賣點。其實當中有很多只是為了打廣告和賺錢的奇想,十足輕率又或者根本是死胡同一條,行不通。這之中有些是結構不良, 有些則原本是不錯的想法但失控了。這些方法大部分我都或多或少嘗試過了, 不管是直接採行或加以變換方式,然而幾乎不曾留給我什麼永久的啟發。因此現在我對於任何新的、經過強力宣傳的「生態」(ec

ological)建築系統都抱持懷疑。那麼,為什麼土團建築會有任何不同?我經常必須反覆自問:是否已屆六十一歲的自己正在把人生還有生產力的餘年虛擲在另一種無謂的奇想之中。   證據顯示,透過土團建築我們可能正在揭開某種巨大而堅實的冰山頂端之一角,它的整體衝擊與影響才正要開始顯現而已。不過土團建築似乎能夠帶給參與者一種很深層的滿足感。我們的檔案裡塞滿了頌揚土團建築的來信,訴說用一塊塊泥巴派蓋房子以及用如此原始的方式親身參與建造過程的感覺有多棒。用空心磚或乾式牆板蓋房子不會讓你感到狂喜,但是如果用的是土團的話,它似乎能引發人們普遍的熱情。如欲作為對治我們現有建築物的病因之解藥,土團建築是不太可能使

這場瘟疫痊癒的。然而它似乎具有一種催化效果, 可以作為我們在面對與思考所有嚴酷重要的議題時之靈感與工具。   本書能提供什麼   這本書是朝「生態建築」(Ecological Architecture) _的方向邁進的一項嘗試之作。它要講的無關乎復古;它要探討的是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能前進到什麼地步、是否可以蓋出到了三十一世紀時我們仍會熱愛的房子。我們在建築物裡度過人生多數的時光,如果有任何可以讓我們更享受它們的方式,必定是值得我們付出心血、努力追尋的。我們寫作這本書,目的是想拓寬不論就美學還是生態而言,你原本認為什麼才叫做可能的觀念;還有,就一棟建築物本身的精神來說,它能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你仍然可能永遠都不會去蓋房子,或者你可能選擇用土團以外的其他材料與方法從事建築,但是這本書能夠幫助你深思:從一棟你將要待上那麼多時間的房屋身上,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它應該會協助你為你的居所建立起品質標竿。   不管在哪裡,我們的周遭都圍繞著免費的建材。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找到它們、把它們改造成你所需要的材料, 然後拿它們來蓋房子。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新世界在你的面前展開了。土團是所有自然建築方法中最不需要技巧、最安全,也最有包容性的。如果你對於用木料、夯土、茅草或其他更會讓你感到退縮的材料來開始你的建築工程,不是那麼自在的話,那麼就從土團開始吧。你將會在一個完全安全的環境中得到自信。   本書第一

部會解釋,在你把工具拿起來之前,應該先考慮什麼——為什麼還有在哪裡蓋房子。其中有兩章內容是為自然建築人特別準備的、完整且獨一無二的設計流程,這可說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回。為求單純化,我們行文針對的主要是那些考慮興建我們稱為「小屋」(cottage)——小家庭可以愉快地安居其中的樸實小住宅——的讀者。我們所預設的讀者是個有智慧的人,他從前可能沒蓋過任何房子,但是一旦加入建造者的行列,除非是最好的,否則對於其他一概不予妥協。   第二部著重在實際步驟的教學, 對象是想要或者必須有足夠能力,去蓋出屬於自己房屋的人;是那些不願以借貸行為支持貸款機構的人;是已經下定決心只願意輕輕踩過地球的人;還有那些渴望

能完美滿足自己特殊需求的房屋的人。內文同時將鼓勵許多人放膽走出去、動手蓋出自己的房屋!這些人的創造性天賦長久以來都被壓抑了。因此這裡詳述有關技術的一系列篇章,將帶領讀者安穩度過一個平和的建造過程。   最後一部〈向前走〉,敘說的則是關於建造房子最純粹的喜悅,並且將提供例子,解釋土團可以怎麼療癒你的身體與靈性——透過由你親身創造一個神聖的空間,而此一高品質的避風港通常都是藉助於土團這個媒介搭蓋完成的。另外,我們也將加附彩圖,做為你靈感的啟發來源。   《用手雕塑的建築》是一本實用性的指南,依據的是「土團小屋夥伴工團」這個組織與我們的合作夥伴的實地經驗。書中提供的想法與技巧,已經在超過一百棟示

範性土團建築的建造過程中被發展與測試過了。在不到十年的期間,一小群充滿熱忱的夥伴,已經使人類一項神聖的建築傳統再度復活,並且經由發明新工具與新技巧、改良過程與質疑自己的每一項步驟,把這項傳統調整成能適應我們目前所處的時代。而這個不斷演進的過程在我們寫書的期間還持續著,因此現在你手握的這本書已經過時了;在許多攸關技術議題的微小細節上,我們的見解或許都將在你閱讀本書之前已經有所改變。   《用手雕塑的建築》並不是一本解說材料配比的書,因為泥土是一種如此多變的材料,所以如果有任何人試圖提供混合土團或表面粉平所用的土膏的標準配方或比例,常常都會導致挫敗。與其把整個過程規格化,我們寧可讓你自己徹頭徹尾

把事情搞清楚,是什麼讓一棟土團建築得以建造成功,這樣一來, 你將可以依照我們的實證經驗和你自身的明智判斷為自己做決定。一個最好的實驗性建造者會是一個懷疑論者。把這本書想成是一個有廣泛經驗但是仍可能犯錯的指導者。永遠記得要自己動手做實驗,然後在「專家們」——其中包括我們——的建議下,相信你自己的經驗和直覺。實地去建造一點東西、做做實驗、問問題,再把這裡所描述的材料、系統和技巧推展到極限。這本書的目的是成為工作坊與其他有關DIY(自己動手做)學習的指南,而不是替代品。有時候我們為了用文字表達其實可以透過實地示範更輕易解釋的細節,還真傷透了腦筋。   我們希望這本書可以成為讓你更深切投入自然建築運

動的一座橋。社會的改革唯有透過許多人共同行動才能發生,所以不要把你的想法、熱情或發現據為己有。辦個工作坊、寫篇文章、邀請朋友幫你蓋房子、教你的鄰居、上個廣播節目、參加一場「自然建築研討會」。大家一起來,我們就能讓我們的聲音被聽見。就像一句古老的諺語說的:「泥巴丟得夠多,總有些會黏住。」   我們讓自己與這個使命同步——發展出一種在本質上是嶄新的建築系統, 與更溫和的建築方式;我們企圖使自己在地球上無論是過著各自的或集體的生活時,其態度都與我們的價值觀一致。所有以上所述都必須被反映在這本書裡,否則我們當中沒有任何人會感覺到光采。在致力於出版成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為每一棵為了被人拿來做成書頁而遭

砍下的樹木負責,此外我們需承擔的還包括運輸途中消耗掉的燃油、印刷作業中使用的化學物質,以及那些不可避免的代價、被工商業犧牲的小小生命。我們希望這本書珍貴到不只能補償這些損失而已。在改變人們的態度、為生態建築創造更多機會,以及減少環境上的破壞等方面,這本書帶來的效益都必須很宏大,否則我們就僅僅是在促進問題的惡化。所以,想看這本書不妨用借的(你可以請當地的公共圖書館去訂購一本),或者如果不能的話,幫你的圖書館買一本再外借,因為你知道這麼做可以讓你隨時都讀得到這本書。   更重要的是,建築這件事可不是要你很快地趕進度只為求最後完工的成果。不論是施工過程本身或你之後在這棟房子裡生活的點點滴滴,會是一

個充滿靈性的過程,它呈現在你日常生活的喜悅中、和大自然連結的親密感中,以及你內在價值及豐盛之中。慢慢來,為你自己蓋房子的經驗將會是你生命中的高潮,不但深具意義而且充滿喜悅。打造一棟屬於自己的自然住宅,將可能幫助你重新在這顆小小星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個過程會帶來極大的滿足感, 以及真正地安頓於自己的良心中。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喚起勇氣,去重拾自己生命的主導權、打造無毒的家園, 並與整個宇宙和諧共存。 你是否記得自己在孩提時代所設計過的一些場所空間?還記得你家客廳裡的堡壘——一個你用任何你可以找到的東西建造出的完全屬於自己的聖殿?記得你在衣櫥、地下室、閣樓、屋頂、車庫和後院的樹屋創造

出的空間嗎?或許你蓋出了木筏、水壩、鳥巢、海邊漂流木小屋、愛斯基摩人的圓頂冰屋(igloo)或印地安人的圓錐帳篷(tipi)——或從運河、石窟、砂石場或冰穴中偷走你要的東西。或許你把屋外老舊的小屋或雞舍改裝成屬於你自己的私密處所:「成人勿入」。我們每一個人都把那些重要的場所織就成一張「充滿回憶的毯子」。這張毯夾帶著仍深藏在我們記憶中的多采多姿的形體和材質,其中的每一絲線都象徵著在我們生命形塑的過程中,那些扮演重要角色的場所。我們可以憑靠著直覺來設計,在任何時候打開這張記憶之毯重新探索,並將它的各種神聖特質整合融入我們的設計中。甩開傳統包袱設法排除掉你周遭那些不好的例子的模樣可能在你心裡引發的聯

想。不,你的房子不需要面對街道,或者被蓋成像是一件「房地產投資」。它不需要成為地皮上一棟方方正正的房屋,不但被人塗上恐怖的顏色,還盡可能越大越好。它可能不需要混凝土車道或雙層車庫。它可能甚至不需要前門——或許你家根本完全不需要門。在你的設計中,請你只加進你想要的元素,而非慣例上要求的東西。「但是如果我以後要把它轉賣,它可以值多少錢呢?」你大概不會因為衣服之後的二手價值而決定要不要買下它們吧,所以把你的房子蓋成你現在就想要它成為的樣子。我們需要好好地活著,而不是死得很富有。不用擔心非得把你的房子蓋得很保守,以後才會有人想買它。請拿出勇氣,滿足屬於你個人的一些稀奇古怪的特質。除非你是真的很與眾不同

,否則大部分會適合你的,將來也會適合別人,就算不能,那又如何?讓你的房子適合你自己;它是你的家。如果你用愛來蓋自己的家,在裡頭活出喜悅,那就是它的價值。其實你也會發現,人們常常用高價購買不符傳統、異想天開而且充滿藝術感的東西。

島嶼觀光吸引力、旅遊地安全氛圍與重遊意願之研究

為了解決合歡山民宿包棟的問題,作者陳雯婷 這樣論述:

台灣四面環海,氣候宜人,島內的溪流湖泊眾多,並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水域遊憩活動廣受國人喜愛,隨著國民經濟能力提升與國家政策積極推展,從事水域休閒活動的人數與日俱增。自實施周休二日以後,國人從事休閒活動的時間與需求增加,對於遊憩活動的種類與內涵豐富程度的要求逐漸提升,因而帶動國內休閒型態產生改變。過去國人較常在台灣本島旅遊,而臺灣本島之外的附屬島嶼,包括澎湖群島、金門、馬祖及南海諸島等島嶼,更是近年來新興的觀光勝地。旅遊安全是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島嶼觀光安全問題已受到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而旅遊地安全氛圍更為重要,因此隨著觀光旅遊業在整體旅遊業中的重遊意願關係是一個重要的策略問

題。本研究結果顯示,島嶼觀光吸引力對重遊意願有正向影響、旅遊地安全氛圍對重遊意願有正向影響、島嶼觀光吸引力對旅遊地安全氛圍有正向影響、旅遊地安全氛圍在觀光吸引力與重遊意願間具有中介效果。

舂辣椒的滋味:清境義民人群之認同內涵與變遷

為了解決合歡山民宿包棟的問題,作者吳秀雀 這樣論述:

  吃辣,料理中那不起眼的「舂辣椒」,對義民聚落的村人而言,是對過去的一份記憶、是日常裡的平凡味道;它承載著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社會關係,是交換、是互惠、是關懷,也是認同;而辣的程度,是「內」、「外」有分。     這是一本描述清境地區義民人群的民族誌   作者當年驚見「天堂」   彷彿置身   陌生國度   從此深深迷惑其中   她的經歷顛覆了多數人對這裡的刻板印象     冬天,對清境義民人群來說,是準備「做」食物和期待「吃」粑粑的好季節。   若逢寒流又天晴的日子,走在聚落裡,會發現家戶的屋簷下,用鉤子或衣架掛著一排排各式的臘肉臘腸;也可看到用竹編的圓形淺盤上,晾著黑黑的、一個一個用手捏成

手掌般大的豆豉,不僅隨風飄來陣陣特殊的氣味,更形成一幅冬天特有的景象。   大媽們親手做孩子們懷念的食物,成為一種儀式,透過「做給孩子們吃」的過程中,個人的情感藉由「做」與「吃」呈現,不僅個人得與過去的記憶連結,並且再現過去的家庭生活記憶。   飲食保存了清境義民人群之個人或群體的記憶過往。從歷史脈絡來看,食物是戰亂中與家人分離經驗的記憶,是從家鄉到他鄉的一種苦難的滋味,是對家鄉野味的懷念,是人群間的認同標誌,是一種生活中的樂趣,是人與人之間彼此關懷的一種表達方式。當然,也是適應社會變遷的一種生存機制。 作者簡介 吳秀雀   1966年出生於埔里農村,打從出生就被家人揹在身上下田,

常認為自己是離不開泥土的人。 年少時,除了喜歡寫那沒有人看得懂的詩句,也愛塗塗抹抹。   曾在廣告設計公司負責文案及平面設計;又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從事展示設計多年。博物館的工作,埋下我日後對人類學憧憬的種子,在年過四十以及兩個小孩漸大之際,考進暨大人類所,一頭栽進人類學領域,自此愛上人類學。   目前除了照顧後院的菜園、一隻貓和兒童美術工作之外,大部分的心力盡可能努力於清境義民人群的口述歷史紀錄。 推薦序/謝世忠 i 人類學的滋味/邱韻芳 v 串起撒落一地的珍珠/廖嘉展 x 那山人,這山事/李立劭 xiii 作者序 xvi   第一章 導論 003 驚見「天堂」? 004 我在田野的日

子 007 從滇緬邊區游擊部隊說起 013 走進清境義民聚落 021 ‧壽亭新村‧定遠新村‧博望新村   第二章 離散認同:多重的族群與異文化想像 043 我是誰?我們是誰? 044 不一樣的「外省人」 048 社區總體營造下的「社區」想像 051 觀光情境下的「異文化」想像 056   第三章 聽,大媽說故事:從離鄉到返鄉 063 說不完的逃難故事 066 亂世情緣 078 農場生活 090 ‧從荒山到良田 ‧百合花卉的美麗與哀愁 ‧蘋果樹變城堡 ‧只剩紅白帖 重返故鄉 117 ‧聞到花香的味道 ‧擺得長長的飯與菜 ‧不要忘記我們,帶歌回去聽 ‧家鄉的蝴蝶   第四章 生活的滋味:日常文化實

踐與認同 139 這娃也會「嘎」! 140 烤個粑粑來吃吧! 145 ‧苦難的滋味 ‧只要舂辣椒 ‧來自家鄉的氣味 ‧冬天到了 一請神,二請人 174 ‧壽亭宮:暖壽之夜 ‧慶安宮:大宴賓客的日子   第五章 說自己的故事:觀光下的文化建構 201 「競」與「合」的遊戲 203 上山找「擺夷」 215 ‧學習新族群名稱 ‧擺夷村/擺夷寨? ‧擺夷料理 ‧擺夷舞 關於清境火把節 237 ‧海報上的密碼 ‧看板上的答案 ‧大家說火把節 說自己故事的地方 255 ‧老照片旋風 ‧老皮箱裡的照片   第六章 結論:「異域」與「在地」的連結 267 離散記憶與認同 268 日常文化的展演與傳承 271

觀光發展下的文化再思考 275   後記 279 看見蛻變 279 參加喪禮 282   參考書目 294 中文文獻 294 英文文獻 308 推薦序 謝世忠/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人類學者專門為各個角落人群寫故事,故事寫得親切,無論冰原老林沙漠山頭,凡有人居,必能動容讀者。本書此等效果鮮明,閱之喜悅,更一下拉人至亞洲地區萬里遷徙的大時代歷史情懷,對於敘事中的大媽大爹人物,不由產生敬佩之心。吳秀雀女士獲有人類學碩士學位,年輕熱忱,知道文化分析道理,也能細膩誠意與人交往,於是本書的成功,早有跡象。本人受邀寫序,感到榮幸,稿子帶在身邊,臺灣寫到寮國,又轉往東北亞,過年前交卷,為書的出

版祝福。   臺灣南投清境農場住有來自雲南軍隊配上大陸東南亞尤其是緬甸北部非漢族眷屬的人家。此事早有人知,當然就是人類學家,那是一九八0年代初期的宋光宇先生紀錄。二次關注該批多元族裔社群者,依舊人類學圈內人,本人其一,清華大學孟智慧同學其二,主要均為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前三年的考察。又隔十年,如今的秀雀,集了大成,將擺夷(中國民族識別的傣族)與老黑(拉祜族)外加其他族民的資深女性,一一描繪,少女可憐,青年苦極,老來母性包容,自無邪童年緬甸一直到臺灣山林披荊斬棘,現在則觀光旅遊兼有文創營造。每一老媽媽,都是經典生命史的潛在報導人,她們記憶猶新,觀察敏銳,文化衝擊震撼,講出來的一件件事情,都是如此

有趣有淚。秀雀很會寫字,文筆清新,拿到新書,包準毫不含糊,一定一口氣看完。   本人在美國唸書時,被教授期待成為東南亞泰學專家,回臺教書之後,花比較長時間在原住民族群變遷議題,有點疏忽了泰寮文化專長本業,清境(事實上也包含桃園和高雄屏東的類同族裔組成社區)的研究,應是為自己重返東南亞作準備之舉,此後就真的專心寮國的課題,年年跑那邊田野。作為一名人類學家,實在不應就這麼放著這邊老田野地不管,當然心急得很,卻也分身無奈,秀雀是我學生(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邱韻芳副教授)的學生,跑上清境,從此駐足。師公怠忽,師孫接棒彌補,方才稍稍寬解心頭惦記著山上老友平安的壓力。謝謝秀雀,表現可圈可點。   本書的優

點不只是敘述了大媽們固有的「異族異邦異文化」老傳統,也點出她們數十年融於夫婿雲南地方生活方式的過程,更能加碼探討面對臺灣本土與當下全球意識濃烈狀況的景象。秀雀找題目,必花了一些時候,最終確定「舂辣椒的滋味」。這意味著作者認定特殊之製作與享用辣椒的種種行為觀點,足可代表現在的清境女性生活,它是文化,是懷鄉,也是族裔慣習,當年在山上,我也喜歡得要命,天天天下第一辣闖關,屢敗屢戰。   人類學的眼力,很快地可以分出清境「擺夷」三村的內部區辨情形,也可看透三村與村外資本家建蓋歐風大民宿的劃線所在,亦能聽聞農場變動和村民關係轉換的點滴。這些些都在延續,也不斷有所變化,我和秀雀間隔的十年,縱然不是人事全

非,也大有不同了,至少我的時代大爹報導仍多,而秀雀當今則全數大媽當家了。族人村民和外界互動增多,內在整合力道也有所加強,甚至加入投資賺錢或合作種花賣出等等,寫出了適應與創造的雙重努力。   人類學當然最重視文化。清境看到什麼文化?單是「擺夷」一項,就夠吸引人的了。不過,還是需要製造,才能產生效果。公部門和資本家首開宣揚與製作「擺夷文化」之舉,那是我上山的初期。意料之外地,它不僅延續至今,越來越多村民不是予以配合,就是自己也來開創發明,於是各種西南少數民族意象(如麗江與西雙版納之名的餐館),紛紛現身;「文化活動」如火把節和長街宴,就算根本不是擺夷家鄉傳統,也能短時間內習慣有它。觀光文化與在地生

活交融與共,寫下典例。秀雀對這些都很了解,所以,寫得清楚,也交代條理有序,值得好好閱讀。   有這麼一本書出版,留下人類刻骨銘心經驗故事,秀雀立了功,清境大媽和她們的家人也辛苦了。半個世紀流轉,異國異族變國人,大家應多多認識,用心體會皺紋乾膚底層藏有的大媽勇不曲撓精神。 寫於 大韓民國新濟州 二0一五年二月十五日 推薦序 人類學的滋味 邱韻芳/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人類學碩士班副教授   如果你曾到著名的清境農場遊覽,除了與青青草原的羊群合照,入住如童話般不真實的歐風城堡民宿之外,可能也曾被那些寫著「雲南」、「滇緬」的招牌所吸引;嚐過「擺夷料理」、參加了非常具少數民族風味的「火把

節」,或聽過和他們有關的異域故事。   這些在觀光前台被標籤為「擺夷」的人群,就是本書的主角─清境社區裡的「義民」妻眷及其後裔。「義民」的前身是當年大陸淪陷後,投入滇緬地區的反共游擊隊,他們在異鄉孤軍奮戰的經歷,透過作家柏楊的《異域》一書,曾讓許多讀者為之動容鼻酸,但卻少人知悉,現實生活中的他們有一部分在一九六一年以「義民」身份,被國民政府安置於南投縣仁愛鄉的清境農場,成為原住民鄉中的非原住民,少數中的少數。一直到近年來,義民妻眷的西南少數族群身份被形塑成觀光賣點「擺夷」之後,舞台上的鎂光燈才又突然投射到他們身上。   比一般大眾幸運的是,因為與我情誼密切的倆人─指導老師謝世忠教授和指導學

生秀雀─先後在此做過民族誌研究,我因而得以藉由他們的人類學透鏡,穿越歷史,抵達觀光客的凝視所無法參與的後台。   回想此書之前身,也就是秀雀2011年碩論的產出,應該是我在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書至今、十幾次「助產」學生論文臨床經歷中,痛苦指數最低、成就感最高的一回。不像許多學生常在駛向碩論終點的路途中迷航失訊,秀雀總會主動前來「掛號」,尤其是一開始還抓不到哪些素材適合成為論文主題時。每回meeting,我都會花上一、兩個小時津津有味地聽她訴說田野裡的故事,然後關鍵時刻適時喊停:「等一下,這個很有意思,你再說清楚一點……」。   當初秀雀對我講述的許多人與事,如今轉換成鉛字,呈現在更多非學

院的讀者面前。身為催生者之一,興奮欣慰之餘,忍不住有很多感想與推薦的話想說。雖然先前已有一些學者做過清境義民的相關研究,但少有像秀雀的論文如此具有全面性:時間上從逃難、農場安置、回歸地方行政體系,一直談到返鄉,以及當代的社區營造與觀光;空間的範圍則涵括了三個義民新村(過去研究多只聚焦在較知名的博望),並且透過共食、廟宇節慶、社區會議、觀光等不同的鏡頭聚焦,細膩地探討三個義民聚落內部,以及對外─與週遭體面的「新移民」之間─微妙的人際互動關係。   不過如非特別提及,讀者們應該不太能感覺出這本書原是一本碩士論文,因為裡頭少有艱澀的學術詞彙或論述,而是由許多引人入勝的人、事,以及物所構成。人類學研

究所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裡頭的老師和學生們原先所學大多非人類學,這些五花八門的背景、技藝不僅讓教學相長,也不時碰撞出令人驚喜的火花。秀雀學的是美術與設計,我讀論文草稿時深為其細緻筆觸所構圖出的畫面美感所吸引,便鼓勵她放膽寫下去;秀雀非常熱情,她的指導老師也不遑多讓,倆人加起來的double份熱力,讓這本書處處可感受到「人」的實質溫度,如大媽們在飯桌前娓娓道來的離鄉與逃難經歷,不時抒發感慨用家鄉語唱起歌來的場景等,在在讓秀雀的論文讀來能獲得情感與感官上的雙重觸動。   如此偏散文式的抒情風格,讓這本書看似不那麼學術,但其實本質上是一部非常「人類學」的作品。每回課堂或演講上提到「文化」,這個如

今彷彿人人都能琅琅上口的概念時,我總會特別強調,真正重要的文化絕大部分無法從報導人口中「訪談」出來,而是蘊藏在平凡的日常生活細節當中。而這正是人類學者的專長所在。秀雀的論文最精彩之處,就是對於「日常」的細膩描寫與分析,其中,又以「食物」這個主題最為精彩。在她香味俱全的文字引領之下,讀者可以看到舂辣椒、冬天醃製的臘腸臘肉、烤粑粑等這些報導人所暱稱之「我們的菜」,如何透過食材的取得、烹煮、製作到分享一步步的過程,成為傳遞清境義民人群兩代之間情感與認同的最真實媒介。   然而如何才能領略、進而以文字再現這些報導人「說不出」的文化?秘訣就是所謂的「田野工作」(fieldwork)。許多人誤以為到了研

究地點,與當地人進行面對面的訪談就是做田野,這其實是很大的誤解。人類學的田野是一個漫長而漸進的過程,需先建立關係,然後藉由「參與觀察」慢慢地讓自己浸淫其中,熟悉當地日常生活的紋理。我自己在田野中常是透過吃來建立關係,秀雀更厲害,她不只和報導人共食,還和大媽們一起做菜,並且成為家戶之間私家口味的傳遞者。   但沒有一個田野是容易的,且如同人生,絕不可能只會上演平順、美好的戲碼。還記得秀雀初進田野未久時,曾和我提及參加一個社區會議的實況,兩方人馬發生激烈爭執,非常「雞婆」性格的她一開始不知所措,但最後決定站出來安撫雙方的情緒。我聽得心驚膽跳,沒料到結局是她不但讓現場降溫,還因這個突發事件拉近了與

報導人之間的距離。衝突其實是人際互動的常態之一,但要選擇閃躲還是面對,無論是在田野當下或是日後的論文呈現,都是身為研究者需要非常小心拿捏的課題。秀雀的論文不避諱談衝突,但很重要的是,她能以有厚度的描述讓讀者深入衝突背後的脈絡和情理,進而理解無論是上(博望)、下村(壽亭、定遠)或是內(自己人)、外(新移民)之間,關係乃是流動的,看似難解的對立可能只是人生某個橫斷面的顯影。   出版前夕,秀雀邀請她的「師公」,同時也是碩論口試委員謝世忠教授寫序。謝老師爽快地應允,讓這本書非常難得的同時收納了我們師生三代的文字。老師回覆秀雀的信中還俏皮地問了一句:「妳書出版,萬一比妳們邱老師太魯閣大作賣得好,怎辦

?哈!」   怎辦?再好不過了啊!學生青出於藍是身為老師的榮耀,而且我相信,透過秀雀這本書,能讓更多讀者得以穿越炫目但缺乏厚度的觀光前景,發現後台更精彩的日常人生;同時也期待,他們能因此認識人類學,並且開始懂得細細去品嚐它平實卻又如此迷人的滋味。 2015/2/6 于埔里 推薦序 串起撒落一地的珍珠 廖嘉展/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坐在門口,老耄的一群義民吸著「呼嚕,呼嚕」響的、大大圓圓竹管子做的煙斗,嘴角冒出一縷縷白煙。冬天,白煙映著對面奇萊山頭的白雪;夏天,映著如棉花糖般的朵朵雲海。這一呼一吸,流去55年,只是,老耄的義民一個一個掉了,那滿臉鬍腮,說話「嘎來嘎去」的鄉音也越

來越少了。   28年前,我第一次來到這山上,中山堂內,牆上高高掛著泛黃的照片,是顆顆流離的勳章。這勳章是用血淚,用生命換來的;是用思念故鄉,是用沒有未來換來的。如今,配戴這勳章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28年前是青壯人口大出走時期,會讀書的二代,開始在外面打拼。留在山上的,學著務農,從蘋果、梨子,開始毀木闢土,種上一片片高山高麗菜,濁水溪對岸靜觀、平靜部落的泰雅族人來幫忙,用頭頸勾著一簍簍的菜,穿梭在甚陡的山坡上。無法務農的,慢慢地把土地租給平地人;平地資本漫漫上山,接待外來遊客的旅館發達起來。義民的村落淹沒在一棟棟的歐風洋樓中,不僅不起眼,有了自卑感,甚至懷疑起自己,「我是甚麼人?」

  比起對岸的部落,他們稱作「原住民」,可享有各種少數民族的福利。這裡男男女女,義民們和眷屬約有十來族,有漢人的阿兵哥和雲南緬甸一帶的少數民族,因著國民黨的敗退,因緣際會的結伴而行,從《舂辣椒的滋味》書中,我們才一窺這些大叔大嬸們如何歷經千辛萬苦,如何忍受異地孤寂,如何重返故里,如何重新思索自己的身分,如何重新勇於面對自己身分,挑戰自己的身分;在蒼茫的天地中,又遭遇921地震及之後的多次颱風的嚴重侵襲,大清境地區的這些不被政府正視的少數民族,他們如何在地震之後的社區營造與觀光發展走出自己的道路來。   回想28年前初訪這些村落,充滿神祕感與不信任感,義民們排排坐在中山堂前吸著水菸斗,眼神望

著遠方,不知他們想著的是甚麼。台灣是他們陌生的地方,地處一隅,也鮮有台灣人認識他們。在那遙遠封閉的環境裡,彼此的神祕與不信任,成為在台灣少數民族中最特殊的地方之一。「自己人」和「外人」成為這互相理解與接受的關鍵。秀雀從一個外人,透過同學的關係,長期的往來,漸漸從一個「外人」變成「類自己人」,以至於有相當的信任關係為我們探索那秘境,不管是地理的或心理的,讓《舂辣椒的滋味》這本書成為水沙連研究的重要著作。   對於「自己人」來說,這本書也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從中肯的口述裡,讓彼此的想法被看見;對於「自己人」的歷史與情感,無疑發揮重要的傳承與典範移轉作用,讓這些部落的大叔大嬸們重新躍然於紙上,讓屬於

義民們的精神與價值,再經過55年之後,被有系統的詮釋;與現代社會的發展連結,讓台灣社會撒落一地的珍珠,重新被串起,被欣賞,成為台灣多元文化共生不可或缺的一員,就像舂辣椒的滋味一樣,是那麼強烈。在令人無法逃避且必須面對的過程中,《舂辣椒的滋味》自有其歷史定位與貢獻。 推薦序 那山人,這山事 李立劭/滇緬游擊部隊三部曲之《邊城啟示錄》、《南國小兵》導演   民國一○○年初,紀錄片《邊城啓示錄》正在進行後製作。夜半時,我常在剪接台上望著這些滇緬游擊隊老兵們的面孔,一字一句來回咀嚼著他們身上的歷史,斟酌著在有限的篇幅完全展現他們的思維,並望著鏡頭中秀麗山景下這群被歷史遺忘的人們,我心想「在一九六

一年的大撤退時,這群疲憊的游擊隊攜著泰緬山境裡的老婆,不管是擺夷、阿卡還是佬黑……,當他們來到這個南方的島國,是用什麼樣的心情,來面對未知的人生路?」   這個想法,讓我決定要用影像繼續來完成他們到台灣後的故事,也催生了「滇緬游擊隊三部曲」的系列紀錄片計劃。就在那年初春,我開著吉普車來到了清境,從博望新村開始走訪。三月初,理應是個春暖花開的日子,但那天卻是酷寒不已,隔天合歡山邊竟下起了三月雪。我走在博望的村內,一陣陣濃霧迎面而來,淹沒了遠方的山影。就跟那些村中大爹的水煙一樣,一吐一吶中,他們在叢林裡的記憶油然而生……。   接下來的兩年,我陸續在臺北─清萊─帕黨─埔里─清境山間跑來跑去,認

識了村中大爹大媽,以及他們的孩子;也認識了秀雀,以及她的這本論文。   與其說這是部人類學的論文,倒不如說這是本關於這座山中的食物、歷史與文化的踏查書。秀雀有別於其他關於滇緬游擊隊來台的論述,她以食物及女性的視角,來觀看這群淹沒在清境觀光表象下的真實生活;從滇緬少數民族大媽們的眼中,來表述遷台後,被安置在清境農場這群墾荒者的記憶。   自古以來,對滇緬地區的少數民族來說,國界是模糊的、是移動的,從雲南撤退的國軍與地方民兵、馬幫和逃出的難民與其相結合,為了對抗共同的敵人,組成了命運共同體;從雲南邊境到緬北,組成了綿密的游擊隊防線,在高山叢林中生活與作戰。   初期為了反攻雲南的需要,底層的

游擊士兵是不允許結婚的,直到了戰爭末期才解禁。當地的少數民族婦女,也就順理成章成了阿兵哥擇偶的對象,因此撤退來台的滇緬游擊隊配偶們,多達十幾個種族。在漢人大歷史的書寫中,她們自然是被忽略的一群。   由於「滇緬游擊隊三部曲」的第二部《這山人那山事》,是同步拍攝清萊的帕黨與南投的清境,描述滇緬游擊隊落腳山林的墾荒史。這同一群生命共同體,在一九六一年後,卻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歷史樣貌。除語言與文化某種共通性外,留在這群人身上,最能夠被體現傳承的,便是那「媽媽的味道」。獨特的飲食文化將這兩座相距千里的山頭,連成了一直線;相同的米線、相同的粑粑、相同的臘肉與辣椒,香料,靠著品嚐,直覺地驗證了他們的血脈關

係。秀雀用女性特有的微觀,講述了因戰爭而離散的歷史心情,在困苦的見晴(清境)農場生活初期,這群女性,她們如何把孩子們一個個拉拔到大,直到第二代長大成人,變成仁愛鄉原民山區中的少數外省人;他們下山就學、工作、討生活之後,試圖融入都會的尷尬,終究繞了一圈卻又回到兒時的清境山上,重新開始尋找媽媽們的味道。流連在舌尖的記憶,成了尋找認同的起點……。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大時代悲劇歷史下的溫暖懷想,一切只因那令人懷念的舂辣椒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