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輪組尺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單車輪組尺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誠,馬汀‧泰勒寫的 好產品的設計法則:跟成功商品取經,入手101個好設計的核心&進階,做出會賣的產品 和松本大洋的 松本大洋短篇集限量套書:《藍色青春》+《日本兄弟》(加贈《日本兄弟》初版書衣海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原點 和大塊文化所出版 。

朝陽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 黃台生所指導 謝汶庭的 騎乘公路自行車對於下肢血流狀況的影響 (2020),提出單車輪組尺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路自行車、下肢血流、光反射血流描繪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模具工程系 王心德所指導 林谷霖的 自行車踩踏機構之設計與分析 (2019),提出因為有 踩踏機構、田口方法、RecurDyn、自行車、桿件傳動的重點而找出了 單車輪組尺寸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單車輪組尺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好產品的設計法則:跟成功商品取經,入手101個好設計的核心&進階,做出會賣的產品

為了解決單車輪組尺寸的問題,作者張誠,馬汀‧泰勒 這樣論述:

好設計,就是行銷產品最好的方式! 消費心理∣產品定位∣暢銷配色∣造型法則∣創意發想 仿生學∣材料運用∣產品製程∣介面設計∣品牌忠誠建立   芝加哥伊利諾大學工業設計系的教學精華   美感+研發+技術+成本=做出好產品   創業、研發,不必從零開始!告訴你最核心、最基礎的Know-how   不只工業設計師、產品設計師、介面設計師、視覺設計師必備   產品研發PM、行銷經理、品牌經理不能不懂的專業知識   「與眾不同不困難,真正難的是精益求精。」──Jonathan Ive   ▌好設計真有不變的法則?這一本給你答案   為什麼創業的第一件商品要走小而美路線?成本要如何計算?需求是一

個動詞,使用者要的不是椅子,而是休息?什麼是瑪雅法則,產品太前衛、太創新,注定被淘汰?為什麼750元的水壺要能燒水、鳴笛音、耐用,但27,000元的水壺卻只要夠美就好?設計巧思要實用,消費者才買帳?玩心設計,素材品質更要講究,才不會淪為用完即丟的噱頭?你以為耳罩式耳機最關鍵是配戴舒服,但其實是方便攜帶和收納?符合人體工學的產品,成本高還可能不好用?為何高腳酒杯容易打翻卻依然主流?一項產品能激發消費者什麼樣的情緒反應?耐用、實用是終極王道?你的產品要訴諸堅固、耐用?還是讓人心生好奇?復古老派,抑或簡單低調?怎樣的大小比例,讓消費者覺得恰到好處?怎樣的顏色、材質、形狀跟圖樣最熱銷?想不到這些問題,

都有解答!   ▌成功商品,取決於是否建立出設計的核心原則   產品設計牽涉的領域如此之廣,市面上充斥著無數產品,要在如此廣闊的光譜上達成「有效」的設計,關鍵取決於是否已建立出設計的核心原則。但在設計課堂上老師往往沒教,來自芝加哥伊利諾大學工業設計系的兩位教授,試圖在書中整理出這些好用且放諸全球皆準的法則、哲學層次的思考,以及造型設計技術面的基礎知識,幫助大家在這個既複雜又迷人的領域中站穩腳步。   ▌給設計師的Do & Don’t Do,從靈感、研究、製作到技術都有解   立志作設計師,不必太在意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意設計風格?迅速想出點子後,千萬別堅持己見?原創不會無中生有,要

靠提升基本功?沒靈感,把白紙撕成四等分,寫下三個詞,立刻進入狀況?卡關時,有突破的解方?每週記錄下你的設計心得,千萬別捨不得這些時間?辛苦研究調查不可省略,太快思考模具、零件、成本有危險?設計時別只想美感,還要全方位思考行銷方案、品牌策略、生產製造?體積和質量會騙人?厚底皮鞋質感高,運動鞋卻要輕巧柔韌,原來每項產品有正確的重量?連螺絲頭形狀都大有學問?如何申請專利,保護你的創意?   ◎帶你入手設計的核心   ▌把身體當作設計工具   虛擬或數位產品,還是必須透過身體進行視覺介面的操作。把身體當成工具,去演出使用者的經驗,並且盡可能讓設計的過程貼近一種行為。   ▌用數字理解你的世界   

養成習慣,去猜測生活環境中出現的物品尺寸大小,實際測量,看你的預測值有多接近。   ▌搞清楚產品的來龍去脈,才有好設計   假如設計的是紙杯,就去搞清楚它的生產、物流、銷售以及用途所形成的系統;如果設計的是電子產品,就去思索它在複雜的數位生態系統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從大家最熟悉的東西下手!   設計熱水壺,高科技的未來感外型或許很吸引人,但消費者更信任的是熟悉的外型,因為這更能融入他們的居家空間。   ▌產品的「正確重量」=品質保證   重量是家具品質的象徵,但對筆記型電腦來說,卻恰恰是相反的訊息。   ▌所有的產品都需要「移動」   大型笨重的印表機或許會被放在同一個位置好幾

年,但當它壽終正寢時,會再度移動。   ▌設計時記得考慮「地心引力」   將物品設計成頂部比底部窄,不易傾倒,視覺上也較穩定舒適;但外帶咖啡杯卻全然相反,其實依然應用了重力法則。   ▌單一零件就能決定產品壽命   若是一雙要用上二十年的頂級皮革鞋,應該為它搭配可替換、並以沿條縫製的皮製鞋底。   ▌要設計給老奶奶用,就試著體驗老奶奶生活   設計師派翠西亞‧摩爾在 26 歲時模擬了 80 歲老奶奶的真實生活,現今具升降功能的公車、下沉式路緣,以及字體較大標示,皆是這項實驗造就的變革。   ◎入手造型、配色的基本   ▌造型不是單憑功能決定的   當一項設計決策,能回應的要素越多,就越

有可能成就成功的產品。   ▌產品造型三路徑:加法、減法、形變   「加法造型」帶有機械美感;「減法造型」呈現統一外型;「形變造型」呈現有機形態。   ▌讓產品的「形狀」幫你說話   經典「圓形」鏡框,由於約翰‧藍儂、史蒂夫‧賈伯斯、甘地愛用,凸顯了圓形鏡框代表的「簡樸、率真」特質,反而創造一種新時尚。   ▌讓產品外型告訴消費者如何使用   設計優良的產品會透過「示能性」告訴使用者該如何操作它──讓使用者一看就知道,握住茶壺把手,就能將茶從壺嘴倒出來;開關往上撥可接通電源,往下撥可切斷電源。   ▌如果你的產品想做成貓咪造型,切記勿做得太像!   若你的產品充滿玩心,請簡化造型,避免

過度寫實。   ▌厚度增加10%,觀感上卻多了33%   只要為產品增添僅僅10%的厚度,便能在消費者心目中造就這項產品的耐用度。   ▌實用的白色、高格調的黑色、專業的金屬色   白色強調簡單、乾淨與實用。黑色有助於建立格調感,金屬色則傳達出專業。   ▌淺色突顯產品細節,暗色則要求低調……除了汽車   淺色調突顯細節,適用於觀賞物品,汽車是唯一的例外,暗色調讓汽車在明亮的戶外像鏡子一樣!   ▌手機外殼的「接縫」位置,暗示了手機的品質與格調   接縫在底部給人一種堅固印象,接縫在上方展現出組裝的精準度,接縫落在兩側正中則是設計師介入發揮的好時機。   ◎會賣的設計,必知的使用者心

理學   ▌使用者要的不是茶杯,而是享用茶   使用者要的不是花瓶,而是展現花朵的美麗。使用者要的不是水壺,而是移動時也能補充水分。   ▌750 元的水壺要能燒水,27,000 元的水壺只要夠美就好   300元的卡西歐手錶,暗示報時的價值只值270元;但240萬的百達翡麗手錶卻能賦予擁有者地位與聲望。   ▌高腳杯造型並不實用,但為何經典不敗   容易打翻的高腳杯仍是主流,用高腳杯盛裝葡萄酒或許勉強堪用,但實際上它是用來「呈現」葡萄酒的。   ▌巧思≠噱頭,巧思才能帶來長銷   噱頭或許一開始會讓人覺得有趣,但就長遠來看,噱頭最終會走向失敗。   ▌成功兒童產品背後並非都要有個「迪

士尼故事」   Radio Flyer 公司旗下的玩具「小紅拖車」,造型上看起來並不好玩,卻是玩具設計典範。   ▌為你的產品,另外設計出周邊產品   越野單車不只是騎單車,還包含探索戶外、挑戰體能,或逃離週間工作;這些體驗為騎車這件事錦上添花,更增添使用者對品牌的信任度。 專業人士,好評推薦   王鴻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前系主任/中華民國設計學會創會會員   呂佳珍|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   官政能|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榮譽講座教授   林榮泰|臺灣藝術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前臺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   林彥呈|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張光民|世界設計组織(

WDO)區域顧問   蔡宏政|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創意設計中心主任   羅彩雲|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前工設系主任   「本書以淺顯易懂、文圖並茂的方式分享產品設計的點點滴滴,輕鬆翻閱之餘卻能發人省思,值得初學者與專業設計師一讀。」──王鴻祥 |中華民國設計學會創會會員   「本書講述設計思考的重要核心,以使用者認知與心理為中心,進行同理、觀察、體驗、探索等思考過程,釐清設計元素的表達與產品的關係,值得每位設計者透過閱讀與反思這些方法與原則。」──呂佳珍|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     「這是一本對設計人或嚮往設計的年輕人具有啟發性的好書,書中提到許多案例,值得大家細細

咀嚼,必有一番體認。」──林彥呈|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主任     「設計本質是『實務的』,其成果是『務實的』,其價值則是『生活化的』。《好產品的設計法則》利用生活結合設計『實務』的過程,其法則是『務實』的方法,其設計成果把創意轉變為『生活化』的產品。』──林榮泰|臺灣藝術大學設計學院教授     「設計非同藝術創作,僅憑靈光乍現的瞬間,是有法可循。本書以簡潔的圖文,闡明設計的盲點,深值借鏡與學習。」──羅彩雲|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   「設計是一門能具體實現利他哲學的科學,能為使用者設計有溫度的產品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而此幸福感也將反饋給設計者。」──蔡宏政|高雄科技大學創意設計中心主任

單車輪組尺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建大 #KENDA #Nikon_Z6II #Nikon_Taiwan
國產知名輪胎品牌建大KENDA,不僅在單車、越野車、速克達等領域都是車友們愛用的選擇,這次他們更帶來了第一條MCR重型摩托車胎KM1,而究竟新胎款使用起來如何,讓站長與CB650R的速度與激情測試給你看!
更多KENDA 建大輪胎 重型機車胎KM1產品資訊:https://moto7.net/url/7u

【拍攝日期】:2021/04/20

【Moto7團購優惠中!】
https://moto7.net/url/shopee

✔︎ 亞亞周邊
亞起來騎貼紙|https://moto7.net/url/shopebuy01
亞起來騎T-shirt|https://moto7.net/url/shopebuy02

✔︎ 騎士安全
SBK 騎士防摔部品|https://moto7.net/url/shopebuy11
BENKIA 騎士防摔部品|https://moto7.net/url/shopebuy12
SBK ID 防水保暖手套|https://moto7.net/url/shopebuy03
BENKIA七件式防摔衣|https://moto7.net/url/shopebuy05

✔︎ 出遊神器
A星多功能騎士腰包|https://moto7.net/url/shopebuy06
Insta360 One R 雙鏡頭組|https://moto7.net/url/shopebuy07

✔︎ MotoGP迷必備
錦標賽車收藏誌MotoGP™|https://moto7.net/url/shopebuy04
MM93 2021最新款 T恤 & 帽子|https://moto7.net/url/shopebuy09
KAWASAKI WSBK冬季測試 周邊|https://moto7.net/url/shopebuy10

【你也可以】
→訂閱我們|https://moto7.net/url/ytsub
→追蹤站長IG|https://www.instagram.com/moto7.tw/
→追蹤亞亞IG|https://www.instagram.com/moto7.yaya/
→關注Moto7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MOTO7.net

騎乘公路自行車對於下肢血流狀況的影響

為了解決單車輪組尺寸的問題,作者謝汶庭 這樣論述:

現今人們為了保持身體健康,興起了騎乘公路自行車的風潮,騎乘公路自行車雖然可以鍛鍊身體及挑戰自己,但仍然還是有85%的騎者因為騎乘時間過長及姿勢不正確而受傷,而相關研究也指出騎乘公路自行車臀部區域傷害及疼痛比例占最高;長時間騎乘公路自行車會使會陰處承受極大的壓力,造成臀部麻痺及血流不順,因而到泌尿科就醫的情形越來越多,目前針對自行車臀部傷害較少使用下肢血流下去做判斷,大多都使用壓力測試,而本研究透過實際騎乘及LRR裝置進行測試,試著找出騎乘時間與下肢血流的關係,且給予適當的建議及改善,同時採取相關措施保護自己,盡早預防,減少傷害。為考慮受測者在實驗過程中的身體狀況及避免運動傷害,受測者在騎乘測

試時必須在姿勢正確且舒適的狀態下執行實驗,而測試時間設定為5分鐘、10分鐘及15分鐘,每次騎乘完接著進行下肢血流的測試,得到以下結論:根據實驗結果顯示17位受測者在騎乘5至10分鐘時,血流斜率數值有明顯下降的趨勢,男性及女性數據線形的差異變化,女性數據線形因為騎乘時間的改變下肢血流數據持續向下,而男性則是到了10分鐘後開始有向上的趨勢,藉此可以知道,使用相同的坐墊與騎乘時間一樣,會讓下肢血流有明顯差異在於生理性別的不同,在文獻資料裡曾經提到男性及女性的生理構造不同,女性骨盆比男性寬,坐骨距離較男性長;本研究騎乘測試的坐墊對於女性下肢血流影響較明顯。在騎乘15分鐘時,有90%的人血流斜率數值小於

1,此時下肢的血流狀況是呈現極度不順的狀態,在測試時受測者也提出在騎乘15分鐘後,下肢有明顯感受到不適的狀況,而這些數據資料可以做為未來設計公路自行車坐墊之參考,針對測試下肢血流狀況,去微調調整坐墊的形式與樣貌,減少對於臀部的摩擦,也可搭配時間裝置,每當到了15分鐘提醒騎者可以休息一下或者換姿勢騎乘,達到有效的預防,重要的是,在騎乘公路自行車時要保持警惕,才不會因為運動傷害而影響對於騎乘公路自行車的熱情。

松本大洋短篇集限量套書:《藍色青春》+《日本兄弟》(加贈《日本兄弟》初版書衣海報!)

為了解決單車輪組尺寸的問題,作者松本大洋 這樣論述:

  ●200%的松本大洋!!!天才進化的軌跡!松本大洋唯二短篇集首度同步在台發行!   ●松本大洋的青春殘酷物語&奇想傑作,兩本一共18篇90年代珍貴短篇,直擊《惡童當街》的起點   ●台版獨家完整收錄1993初版、1998新裝版、2012文庫版三版本書封彩圖&作者親筆圖文後記和漫畫評論者中条省平深度解說文   ●松田龍平主演電影《藍色青春》原著!     限量套書贈品:   特別取得松本大洋授權同意,復刻日本已絕版之《日本兄弟》珍貴初版書衣做成海報!    尺寸:40×24.72cm     《藍色青春》:   松  本  大  洋  不  良  本  !

  「燃燒再多激情、熱血再怎麼沸騰,青春⋯⋯終究是藍色的。」     《藍色青春》是松本大洋1993 年(時年26歲)出版的短篇漫畫合集,全一卷,從未在台灣出版過。本書收錄七篇短篇,創作年代從1990到1993年不等,深刻描繪出日本高校少年對生命和未來的壓抑躁動,並且沾染了濃厚的「死」之陰影——「死」才能使「生」閃耀,風格獨特迷人,可說是松本式的青春殘酷物語。     套評論家中条省平之言,「《藍色青春》一書收錄了松本大洋於小學館漫畫雜誌《 Spirits》登場到《花男》完成這段期間內的所有短篇作品,是認識「初期大洋」不可或缺的一本書。」     第一篇〈如果感到幸福

你就拍拍手〉為松本大洋的小學館出道作,也表現出他身為漫畫家的部分基底:對「死亡」的關注。導演豐田利晃於2002年將本作改編成真人電影,由松田龍平、瑛太等人主演,曾在台北電影節上映,氣味同樣獨特,描繪頹廢不羈的高校不良少年熱衷玩命遊戲,是許多人心目中紀念逝去青春的經典神片。     〈左輪手槍〉則是松本大洋作品中罕見和他人合作的作品,編劇為狩撫麻禮,電影《原罪犯》原作,也是硬派漫畫原作者,兩人因互相欣賞對方的拳擊主題作品,在編輯堀靖樹牽線下實現這次合作。本篇漫畫中也罕見地看到大洋畫了情色場所的赤裸女體。本作於2003 年由渡邊武導演改拍成真人電影《Revolver 青い春》(左輪手槍的青

春),由玉木宏、森山未來主演。      〈夏天碰!〉原刊載於麻將漫畫雜誌,松本大洋巧妙地以追敘和幻想來呈現甲子園夢想破滅的高中球員。〈鈴木先生〉,描寫鈴木和木村的相遇,沒錯,正是後來在松本大洋名作《惡童當街》裡出現的黑社會老大鈴木(老鼠)和跟班木村!〈Peace〉以兩個暴走族高中生為主角,儘管帶有些許幽默,卻也是松本大洋筆下最黑暗的作品。〈家庭餐廳是我們的天堂呀!〉趣味十足,主角為一群拖拖拉拉的軟爛男高中生,甚至還有PEKO和吉米・罕醉克斯?!最後一篇〈這下完蛋啦〉可是動作片劇情!一連串無厘頭事件散發出獨特的幽默感。     《藍色青春》一書並沒有標題為〈藍色青春〉的作品,而

是作者選擇這個名稱作為七個短篇的總標題。本書並不只是一部收錄松本大洋九〇年代前半短篇漫畫的作品集,讀者更得以從中目睹一位獨創性漫畫家的本質。     本書在日本出版過三個版本,首次推出繁體中文版選擇1998年新裝版的封面,開頭多收錄四頁彩色漫畫。有鑒於我們和中文讀者對松本大洋的愛,本次大塊文化花費不少時間和經費,將《藍色青春》1993初版、1998新裝版、2012文庫版三版本的書封彩圖&作者親筆圖文後記一舉全部收錄!另外還有漫畫評論家中条省平的深刻解析文,精采萬分,讓台灣版更添收藏價值。     《藍色青春》問世後已過了27年,喜歡松本大洋的台灣讀者也已看過他風格轉變得非常不同

的《竹光侍》、《SUNNY》和《羅浮宮的貓》,但此刻能有機會讀到《藍色青春》,尤其是此次能和《日本兄弟》兩本不同時期的短篇集一起看,可說是非常珍貴且深受撼動的閱讀經驗。兩書風格殊異但又有某種不變的延續性:死之誘惑、青春的虛無、暴力的本質、七〇代搖滾樂、對怪咖的同理及其腦中的遼闊世界⋯⋯氣味皆鮮明強烈。對照松本大洋的長篇,更值得玩味,也讓人對松本大洋更加肅然起敬。     「反正,我們也感覺不到自己活著嘛⋯⋯」   「如果你真的豁出去,看,送命也不是什麼難事啊!」     《日本兄弟》:   如果拿掉長篇作品的限制、   解放松本大洋強大的畫力,   會發生什麼事?

    《日本兄弟》是松本大洋1995 年(時年28歲)出版的短篇漫畫合集,全一卷,創作年代接續在《藍色青春》之後,從1994到1995年,約為結束連載《惡童當街》的時期。書中收錄11篇短篇漫畫,其中有兩個三篇組成的系列,主要為發表於夢幻漫畫雜誌《COMIC Are!》(アレ!)中的作品。     此次的台灣繁體中文版,根據的是2010年出版的《日本兄弟》新裝版,比初版多了2001年12月幫《spoon》雜誌畫的全彩漫畫〈m〉(約和《Number吾》同時期),以及2002年刊載於《藍色青春Visual Cine Book》的〈長椅〉。     短篇的松本大洋,精鍊而自由,在

本作之中,他毫不吝於端出只有他才能創造出來的種種奇想:不停詰問死後世界的小學生春男、西洋搖滾&暴力、猩猩與熊的GP賽車、既瘋癲又睿智的半裸嬉皮、豢養犬頭花的雙胞胎怪童、喝薑汁汽水和梅子昆布茶的黑道⋯⋯本書堪稱奇想的寶庫,篇篇妙不可言!同時可看到他如何琢磨出經典長篇中的重要橋段或是角色塑造,是松本大洋迷不可錯過的珠玉短篇集。     新裝版追加收錄的〈m〉是非常珍貴的全彩短篇,雖然只有短短一個跨頁刊頭和兩頁漫畫,卻表現出充滿童話的奇想趣味,畫面中同時埋藏許多有趣細節,很值得和後頭的〈日本兄弟〉對照。     重頭戲的三篇〈什麼都沒開始的一天之尾聲〉,從熱愛單車的孤僻少年、著迷死亡

懼怕黑夜的小學生春男,到陷入過往回憶的睿智老人,後一篇的角色在前一篇出現串場,三篇形成一個非常巧妙的完整主題。「大家都會死」是松本大洋從以前就常掛在角色嘴邊的台詞,這一點也連向了近作《Sunny》,帶有意識流氣味的寫實畫面切換,也可看出大洋在創作短篇時的企圖心。     三篇各兩頁的〈LOVE2 MONKEY SHOW〉展現大洋高明的黑色幽默,帶有60年代迷幻搖滾風味的裝飾刊頭和畫風讓人愛不釋手。     〈鬪〉是一篇風格強烈的無對白漫畫,主題和鄭問的〈最後的決鬥〉很可以做為比較。不過大洋的〈鬪〉明顯向歐漫(或說墨必斯)致敬,粗獷的線條,暴烈的沙漠生死決鬥,鎧甲、禿鷹與屍骸,大

洋畫什麼像什麼的畫技也令人敬佩。此外,〈鬪〉中的戰士也令人聯想到後來的作品《Number吾》中的角色,或是前作《惡童當街》中的巧克力或蝶・虎・龍三個可怕殺手。     〈Dynamites GON GON〉在兩本大洋短篇中非常獨特,是動物的GT賽車故事,角色關係的伏筆可說神展開,在此先不爆雷,讀者務必細細品味。此外,賽車的分鏡場面緊湊,讓人聯想到《花男》和《乒乓》,還出現了許多討人喜歡的「小白」頭套。     〈日本友人〉、〈日本兄弟〉、〈日本家人〉是本書壓軸,名稱貫串,但情節上是獨立的三篇。〈日本友人〉中赤裸著上半身、抱著洋娃娃、在街上不斷對路人憤怒大吼的流浪漢,吐出的語言簡

直如先知,也可看到大洋對不融於社會的異類之同理和關注,末尾情節的轉折非常厲害。〈日本兄弟〉這篇太可愛了,長不大的月星兄弟檔養了犬頭花,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挖個洞就能通到另一頭去,看得見天上的鯨魚噴水。至於〈日本家人〉,想知道《乒乓》裡的冷面Smile如果長大變成黑道會是什麼樣子,就是這篇!     新裝版追加收錄的〈長椅〉畫風明顯偏向《竹光侍》,主角其實和《藍色青春》裡不願面對現實的虛無高中生一樣。但本篇的氛圍帶有某種童話感,柔軟而溫暖。     在本書收錄的11則短篇作品中,松本大洋展現驚人功力,用不同風格畫技將腦中的靈光乍現巧手摘下,畫出了最抒情的虛無,也跨出日漫範疇,向歐漫

美學致敬。問世至今已25年,現在看來無論畫風或故事依然獨一無二且魅力十足,絕對是必須收藏的夢幻逸品。     「這個城市已經毀了,你們都壞掉了!」   「不要用眼睛看、不要用耳朵聽!不要創造光!誰准你們這樣,誰啊!」

自行車踩踏機構之設計與分析

為了解決單車輪組尺寸的問題,作者林谷霖 這樣論述:

自2019年底以來新冠肺炎造成全球大流行,各國開始陸續封鎖城市,改變人們熟悉的生活模式,許多人因而選擇自行車做為交通或運動工具,自行車的需求量大增。自行車從1874年開始使用鏈條與鏈輪以來,至今未有太大的改變,鏈條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被拉長而需要更換,嚴重者有脫落或斷裂的情況發生,為求改善這些缺點,本研究提出一種可直接用於自行車上的傳動機構,搜尋國內外的專利網站,找出符合條件的桿件式傳動機構分析其構造,再選定四組較高可行性的專利進行模擬,最後決定一組使用田口方法進行改進,並將這組設計安裝於自行車上,根據田口方法提出五種不同的分析目標,根據因子反應表,得到五種最佳化的尺寸,依據舒適性與省力方面進

行比較,選出兩組尺寸與原始模型進行對照,分別稱之New Model_1與New Model_2,以RecurDyn軟體分析這兩種模型,發現在施力相同且時間一致的情況下,New Model_2的曲柄平均角速度較New Model_1快了9.337%,顯示此情況下New Model_2行進距離較遠;New Model_2的曲柄平均加速度比New Model_1降低46.714%,顯示騎乘者在騎乘時,所需的力量較小,有省力的效果;New Model_2的踩踏行程較New Model_1小5.599%,騎乘者在踩踏時幅度較小,騎乘感受較為輕鬆,依據模擬結果製作原型機進行驗證,確定分析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