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六年級100公尺平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國立屏東大學 體育學系健康與體育碩士在職專班 林瑞興所指導 謝宛蓁的 繩梯運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身體素質之影響 (2021),提出國小六年級100公尺平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繩梯、身體素質、國小學童。

而第二篇論文正修科技大學 休閒與運動管理所 李淑惠所指導 顏旭輝的 繩梯運動對國小學童敏捷性、反應能力與速度表現之影響 (2020),提出因為有 繩梯、國小學童、體適能表現、協調能力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小六年級100公尺平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小六年級100公尺平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繩梯運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身體素質之影響

為了解決國小六年級100公尺平均的問題,作者謝宛蓁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組別(實驗組、對照組)和不同測驗別(前測、後測)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身體素質(力量、速度、心肺耐力、柔軟度和敏捷性)的影響。以屏東縣偏遠某國小30名五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平均分配到實驗組(男8、女7名,平均身高141.3±7.04公分,體重34.68±9.92公斤)與控制組(男8、女7名,平均身高141.41±6.26公分,體重36.95±6.8公斤)。本研究實驗工具為繩梯,探討五週的繩梯訓練對學童的身體力量、速度、心肺耐力、柔軟度以及敏捷性是否有改善效果。透過實驗設計的方式,將所得數據採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mix design 2-way ANOVA)加以考驗,若交

互作用顯著,則以單純主要效果(simple main effect)進一步考驗其差異性,顯著水準訂為α= .05。結果發現,五週的繩梯訓練對學童的柔軟度達到顯著的改善效果(實驗組:26.7公分9.8 vs. 30.37.9;控制組:26.48.0 vs. 25.39.1公分,p< .05),但在其他身體素質測試項目並無顯著的改善效果。結論:五週的繩梯運動,可有效提升學童的柔軟度,但無法有效改善其他身體素質項目。

繩梯運動對國小學童敏捷性、反應能力與速度表現之影響

為了解決國小六年級100公尺平均的問題,作者顏旭輝 這樣論述:

目的:探討繩梯運動訓練對於國小學童的敏捷性、反應能力、速度表現之影響。方法:本研究以昭明國小五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各組均有男女各8名,兩組於訓練前後皆進行T-test折返跑時間、落尺反應時間、60公尺短跑時間測驗,實驗組施以六週的繩梯運動訓練,控制組則無。所得結果利用成對樣本t檢定瞭解各組內的進步情形,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來比較實驗組與控制組繩梯運動後組間的進步差異。結果:六週的繩梯運動訓練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童的敏捷性、反應能力、速度表現皆有顯著(p .05)。結論:六週的繩梯運動訓練對於國小學童的敏捷性、反應能力與速度表現會有顯著的提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