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壘球擲遠紀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臺北市立大學 身心障礙者轉銜及休閒教育研究所 黃崇儒所指導 黃煜庭的 藥球教學課程對中度智能障礙學生肌力及協調能力之影響 (2020),提出國小壘球擲遠紀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藥球訓練、肌力、協調能力。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體育大學 體育推廣學系 陳五洲所指導 張耀升的 翻轉教學策略引導後設認知應用於棒球打擊教學之探討 (2019),提出因為有 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反思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小壘球擲遠紀錄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小壘球擲遠紀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藥球教學課程對中度智能障礙學生肌力及協調能力之影響

為了解決國小壘球擲遠紀錄的問題,作者黃煜庭 這樣論述:

目的:本研究在探討藥球教學課程對中度智能障礙學生肌力及協調能力之影響。方法:以國立特殊教育學校20位學生 (藥球組10人、對照組10人) 為參與者,實驗組進行六週,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的藥球教學課程;對照組則是進行一般適應體育課程。在介入的前、後進行肌力與協調能力測量,所得的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進行處理。結果: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在進行藥球教學課程後,雙手輪流運球、同側手腳跳躍、右手和左手握力有顯著進步;特別在同側手腳跳躍、右手握力的進步幅度比對照組大。結論:本研究發現藥球教學課程能增進中度智能障礙學生肌力及協調能力,值得利用到實際的適應體育教學中。

翻轉教學策略引導後設認知應用於棒球打擊教學之探討

為了解決國小壘球擲遠紀錄的問題,作者張耀升 這樣論述:

棒球員的打擊知識,主要來自教練講解、示範,然後展開練習;枯燥乏味的單向式教學模式,阻礙了球員反思能力,導致學習成效不彰。本研究運用後設認知翻轉教學策略,由參與者自選圖片、講解圖片、說明動作分析來幫助學習,藉以探討參與者在打擊技術、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上的變化。研究對象為4位新北市某國小5年級棒球員,在每週三下午進行80分鐘 (40分鐘,2節),共進行為期4週的研究教學。在研究中收集動作學習後設認知策略問卷、打擊動作評分表、擊球距離紀錄表、教練日誌、球員訓練學習日誌及半結構式訪談等資料,進行交叉分析、歸納比對,結果發現:1.自選圖片、講解圖片、說明動作分析,會促進參與者發展後設認知知識中的「

計畫」、「監看」、「修正」策略,帶來學習歷程上的改變;2.透過參與者說明自身的動作分析並比對自選圖片之優缺點可以製造清晰、可控制的模型知識概念,提升打擊動作的流暢度,為學習成效帶來助益;3.讓參與者清楚看到自己的動作、挑出喜歡的姿勢講解、找出打擊動作優點、提供表現讚賞回饋,可促使其產生更積極的動機,有助於學習棒球打擊技術。本研究結論認為透過後設認知翻轉教學策略,四位參與者在學習動機、學習歷程、學習成效上皆有明顯進步。關鍵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