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封面設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圖書封面設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英)伯納德·理查茲寫的 未竟的杰作:文學史上的60個遺憾 和SendPoints的 設計的科學2:探索設計中的黃金比例(附精美防水書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書籍封面設計技巧 - 壹讀也說明:書籍封面設計簡單地說,就是6個字、5個詞和5句話。 ... 6個字是,點、線、面、黑、白、灰。 ①點、線、面,是構成設計語言的基本要素。在設計師眼中,一切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國畫報 和不求人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班 楊清田所指導 黃釋瑱的 台灣視覺設計類圖書封面之表現形式與意象研究 (2011),提出圖書封面設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設計圖書、封面設計、表現形式、風格、意象。

最後網站「封面設計」找工作職缺-2021年12月|104人力銀行則補充:... 整合行銷有限公司】、設計助理【新創點廣告股份有限公司】。104人力銀行提供全台最多工作職缺,及專業求職服務,更多「封面設計」找工作職缺請上104人力銀行搜尋。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圖書封面設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未竟的杰作:文學史上的60個遺憾

為了解決圖書封面設計的問題,作者(英)伯納德·理查茲 這樣論述:

《未竟的傑作》圖文並茂地勾勒出一部令人心碎的“另類文學史”。書中選取了文學史上一系列未能完成的遺憾之作,深入地探討每一部命運不濟的作品背後的故事。   從維吉爾的史詩作品《埃涅阿斯紀》,到卡爾·馬克思的喜劇小說《斯科皮恩和菲力克斯》,再到瑪律克斯離世前仍未放棄的《我們八月見》,從作家的創作瓶頸到編輯的吹毛求疵,從命運坎坷到英年早逝,每一部未竟之作都有著獨特而迷人的故事,充滿趣味又發人深思。 序言 第1章1750年以前(6部) 《埃涅阿斯紀》 《玫瑰傳奇》 《坎特伯雷故事集》 《赫洛與勒安得耳》 《仙後》 《卡丹紐》 第2章1750年至1849年(10部) 《忽必烈汗》 《

瑪麗亞:女人的受罪》 《亨利希·馮·奧夫特丁根》 《桑迪頓》 《海伯利安》 《唐璜》 《呂西安·婁萬 》 《斯科皮恩和菲力克斯 》 《惡魔的世界》 《燈塔》 第3章1850年至1899年(13部) 《隱士》 《迪塞克斯》 《人間喜劇》 《死魂靈》 《十字架之島》 《窮人與貴婦》 《艾德溫·德魯德之謎》 《布瓦爾和佩庫歇》 《往事》 《加斯通·德·拉圖爾》 《赫密士頓的韋爾》 《該隱的遺產》 《讓·桑德伊》 第4章1900年至1949年(14部) 《神秘的陌生人》 《過去的韶光》 《尼克·亞當斯故事集》 《城堡》 《空椅子》 《澤諾的意識:續篇》 《作曲家福烏滕的作品與生活》 《末代大亨的情

緣》 《沒有個性的人》 《法蘭西組曲》 《相似的山》 《螃蟹與蝴蝶》 《失樂園》 《白帆》 第5章1950年至1975年(8部) 《柳樹》 《幕後通緝令》 《個人》 《水母王子》 《普拉斯日記》 《漫長的告別》 《精靈寶鑽》 《死亡方式》 第6章1976年以後(9部) 《奧羅奇之夜》 《雞尾酒侍》 《黑市街上的屋子》 《蘿拉的原型》 《應許的祈禱》 《噴泉之城》 《行家之影》 《如果上帝仍在》 《我們八月見》 多值得期待的未竟之作(18部) 《索多瑪120天》 《沃森一家》 《杜布羅夫斯基》 《鄧尼斯·杜瓦爾》 《山下》 《斯蒂芬英雄》 《暗殺局》 《追憶似水年華》 《薩切的寺廟》 《

海盜》 《大騙子克魯爾的自白》 《穆默爾中校》 《金衡制盎司》 《亞瑟王和他的騎士》 《山間駐地》 《感情用事》 《女大學生》 《蒼白的國王》 圖書封面設計師 撰稿人 譯名對照與索引 圖片來源

圖書封面設計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今時今日,在香港再講「機遇」是否太離地?

今年 2 月出版的「機遇之後」,卻將這個官腔字眼,化身成一部奇特的紙上展覽。書的封面有一個圓孔,可以一窺裡面藏著那 10 本顏色、釘裝、紙質各異的刊物。「你看著這本東西,只能滿頭問號,沒辦法立刻說出這是甚麼。」「機遇之後」出版人兼書籍設計師胡卓斌(阿卓),希望能打破大家對閱讀的想像:「我特意開個洞,像展覽的序言板,遮擋後面,好的展覽不會讓你一窺全相,令人有期待感。而不同藝術家的作品採用不同形式,當你連續看,會覺得正穿梭不同空間。」

這部紙上展覽,原為 WMA(WYNG Media Award)攝影獎年度刊物,2019 年中因應香港局勢,將藝術作品結合社會議題,成為橫跨 3 年的計劃「機遇之後」。當中,3 個「展區」各有導讀,重組回歸後香港的「機遇」。「無論是設計還是出版,我覺得回應時代很重要。」

「機遇之後」出版半年,阿卓正邀請讀者寫下個人感想,亦計劃將回應結集成書,繼續為時代存證。

相片攝影:Stephanie Tang


「機遇之後」詳情:https://mossesbooks.hk/

延伸專題:
【「從前,有個香港」序 —— 陶傑:1965 年的另一個香港】
https://bit.ly/3j9NQ5x
【墨爾本圖書館改造之道】
http://bit.ly/346hlfM
【疫症之下,實體書還能怎樣賣?】
https://bit.ly/2WpolTZ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台灣視覺設計類圖書封面之表現形式與意象研究

為了解決圖書封面設計的問題,作者黃釋瑱 這樣論述:

人類經驗與知識的傳承,除了基本的言語交流,更仰賴書籍作為傳遞訊息的載體。而「封面設計是書籍的門面,封面設計就是書籍的包裝設計」,其設計的良窳,代表書籍的品質,也影響圖書內容的傳達和消費者購買與閱讀的興趣。本研究希望透過現今設計圖書出版狀況,並探討其封面的設計風格。由於台灣的設計起步發展較晚,本文選擇作為設計標竿的「設計圖書」為對象,以目前蒐得1981年至2010年發行的230本視覺設計類相關書籍為樣本。首先運用「內容分析法」整理出30年間設計圖書的出版狀況,並透視其封面設計表現之題材、方式、編輯風格等。其次利用問卷調查法中的語意分析法(SD法),了解受測者對於台灣視覺設計類相關書籍封面的意象

與喜好因素。研究結果發現,設計圖書封面的意象與感受,受到三因子:注目性、規律性、美感性的影響,意象以「整齊的」、「均衡的」、「明亮的」、「簡約的」、「個性化」等為明顯而普遍的意象。在受測者屬性檢定中,發現有部份具顯著性差異,如:有設計背景與無設計背景之受測者,以及年齡層在21-30歲者比其他兩個年齡層者之間認為樣本意象略有差異。關鍵詞:設計圖書、封面設計、表現形式、風格、意象

設計的科學2:探索設計中的黃金比例(附精美防水書衣)

為了解決圖書封面設計的問題,作者SendPoints 這樣論述:

  ★ 算得出來的設計法則   黃金比例、等差數列、等比數列、費式數列……等,算得出的設計法則。   矩形、三角形、螺旋線……等黃金比例,展現視覺層次、張力的設計法則。   ★ 衝擊眼球的設計美學   74個「品牌形象」設計、   35個「LOGO」設計、   21個「感官視覺」設計,   驗證經典不敗的黃金比例。   ★ 比例為設計的基礎!   所有的比例關係都可以用數字形成視覺符號,   運用黃金比例,可以創建視覺層次、展現張力、和諧、質感,   對於設計師來說,用「黃金比例」創作是非常實用的創作方法。   ★ 看得見的設計美學!   最能引起視覺美感的黃金分割比例是「1:0.6

18」,   不管你是設計師,還是業主,   都可透過黃金比例,檢視設計的各元素是否達到平衡,   都可運用黃金比例,做出大家齊聲讚嘆的零負評設計。   ★ 任何人都適用!   不管你是需要執行設計的設計師、攝影師、視覺指導、圖文創作者、創業者、品牌顧問、社群媒體小編,   或者你是需要鑑賞設計的業主、公司主管、消費者、使用者,只要掌握「黃金比例」,就能做好設計、看好設計!   東、西方經典美學的設計必修課!   設計師一定要懂的美學鑑賞原則! 本書特色   設計,始終來自於人性。   雖然設計的美醜是很主觀的,   但好的設計仍有規則可循。   只要掌握設計的「黃金比例」,   就能

做出「衝擊眼球」、「創造商機」的零負評設計!   《設計的科學2:探索設計中的黃金比例》   根據「6大黃金比例原則」,   搭配「130個世界知名案例」,   歸納出「看得見」、「算得出來」的設計法則!   只要掌握這些科學化的設計法則,   在這個強調視覺衝擊力的時代,   就能做出──人人讚嘆、具有「層次」的設計;   就能做出──衝擊眼球、具有「張力」的設計;   就能做出──引領商機、具有「和諧」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