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菲律賓外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娶菲律賓外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莊仲平寫的 我在沙烏地的工程傭兵生活 和張正的 外婆家有事:台灣人必修的東南亞學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認識在台灣的越南外勞可以直接在台灣辦結婚娶越南新娘嗎?也說明:娶越南新娘,就算您自己在台灣認識在台灣工作的外勞,還是要兩個人一起去越南結婚,而且還要先取得外勞公司解約的證明,否則台辦處也不會受理,就是這樣麻煩!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暖暖書屋 和貓頭鷹所出版 。

輔仁大學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狄百彥所指導 李璟瑩的 台灣與法國越南移民比較研究—整合政策或同化政策 (2019),提出娶菲律賓外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移民政策、同化政策、整合政策、新住民女性、新住民之子、新南向政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王志弘所指導 范綱皓的 成為台灣好女人?越南新移民女性的空間化認同政治 (2013),提出因為有 新移民女性、性工作者、族裔化地方、國族主義、空間的重點而找出了 娶菲律賓外勞的解答。

最後網站如何修理外勞、菲傭印傭比較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則補充:懶人包; 菲律賓女外勞· 菲律賓女人戀愛觀. 娶菲律... 娶菲律賓女孩(第2頁) 因為菲律賓的愛情觀跟台灣人不太一樣。 ... 而且據說還有上床這件事確實讓我對女人改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娶菲律賓外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在沙烏地的工程傭兵生活

為了解決娶菲律賓外勞的問題,作者莊仲平 這樣論述:

  無垠的廣漠,   烈日當空,沙塵暴肆虐,   清真寺悠揚的回教禮拜正召喚。   黃金市場裡熙來人往,   路旁的裝甲車卻籠罩著隱隱不安。   作者以敏銳的感受與無止盡的好奇,   在看似平常的苦悶日子,   仍萃煉出雋永的生活況味……     在沙烏地沒有《天方夜譚》的昇平歌舞,也找不到輝煌的兩河流城文明與波斯藝術,因為輝煌的伊斯蘭文化並不等於阿拉伯文化,眼前所看到的,是無邊無際、無止無盡的平廣沙漠,「泱渀沙漠空,終日胡風吹」的沙塵暴、五十度C高溫與遍佈的清真寺。但沙烏地奇特的人文背景仍甚有可觀。想要尋覓奇風異俗,那麼沙烏地正是一處令人大開眼界的地方。     知道伊斯

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母親的名字,你可以得到甚麼?   ──或許能在恐怖份子的槍下逃過一劫!     大聲誦念「沙拉瑪尼共!」(真主阿拉祝福你),你又可以得到甚麼?   ──這樣的虔敬,令警察深受感動,相信你是受真主阿拉眷顧的人,在彼此對阿拉的崇敬之下,即便你犯了錯仍會放你一馬。     為什麼在沙烏地這個國家常能見到的動物是貓,而世界各地最普遍的狗反而幾乎不見蹤影?   ──因為伊斯蘭視狗為不潔,而先知穆罕默德又留有割袍護貓的故事,所以千餘年來,穆斯林也由衷的一樣喜歡貓。

台灣與法國越南移民比較研究—整合政策或同化政策

為了解決娶菲律賓外勞的問題,作者李璟瑩 這樣論述:

本論文《台灣與法國越南移民比較研究——整合政策或同化政策》旨在探究兩國移民政策之優劣,以越南籍新住民與新移民之子為研究對象,反思我國過去三十年政策的轉變,以及檢視現今政府新移民照顧輔導之決策,並回應當前全球化時代,政府的新南向政策與台灣社會的東南亞熱潮對新住民子女雙重文化與身分認同的影響,同時透過分析法國移民政策,盼能提出對台灣移民政策的批評與具體建議。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台灣男性娶越南籍女性人口快速增加,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從一九九四年開始,台越婚姻的越南配偶與其他東南亞籍配偶相較之下,比例居冠,但是這些越南配偶嫁來台灣多年,儘管具備流利的中文口說與識字能力、瞭解台灣的傳統文化及宗教儀式和

累積相當的工作經驗與社會參與,這群東南亞新住民卻不被視為台灣人。此外,二〇〇二年後,「新台灣之子」的稱呼出現在各家媒體版面時卻含有貶意,報導多著重在新住民家庭長期缺乏完善的家庭教育,導致幼童的發展較同齡兒童遲緩,甚至有學習障礙等相關疑問。為了消除國人對於異國婚姻族群標籤化與社會歧視,內政部將過去以國籍稱呼外籍配偶(例如:越南新娘或是印尼新娘)統一改為「新移民」或「新住民」,而「新台灣之子」一詞也在二〇一二年底移民署開啟「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後逐漸取代為「新住民之子」或「新二代」,然而經由民間團體發起的正名運動實際上並沒有發揮相當的助益,即使立法規定,種族歧視一直都存在於台灣社會當中。直到二〇一

六年,鑒於東協組織在國際經貿、外資轉移和地緣政治逐漸在國際地位佔有一定的重要性,「新南向政策」的制定以「新住民力量發揮」:「協助第一代新住民利用其語言及文化之優勢,取得相關證照與就業(如母語教學、觀光等);鼓勵大專院校開設南向專業科系或學程,給予具南向語言優勢的學生加分錄取機會,培育第二代新住民為南向種籽。」為主軸。隨著政策宣導,這股東南亞熱潮更是一改過去社會大眾對於婚姻移民女性及第二代新住民的社會觀感,從過去的「社會問題」轉變為「社會資本」,新二代更是被國家賦予「南向種籽」之期待,盼為台灣開啟與東南亞國家雙邊和多邊的協商與對話,然而在一連串的計畫底下,台灣的新住民第二代並不是很熱衷新南向政策

,甚至對於在同儕之間表明自己是跨國婚姻之子的身分感到排斥,移民團體更是批評政府和社會大眾在這股東南亞熱潮中,短時間內對他們由劣轉優的態度感到虛偽,新南向政策如火如荼且多頭馬車式地開啟新住民與新二代之子的歷史新頁,卻在陰溝裡翻船,這樣既不同心又不同力的國民認知將考驗蔡英文總統於第二任總統任期期間如何改進並強化第二期的新南向政策。同時筆者於二〇一七和二〇一八年期間到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研究所交換一年時,受過輔仁大學法文系四年及一年法文研究所的專業訓練,學業上沒有遇到太大的挫折感,生活中能夠自然地與當地人溝通,然而,在異地交換一年當中卻還是深刻地體會到即使身為一位外國人在法文能力和法國的人文歷史文化有

著一定的認知與掌握,外語能力與熟捻外國文化並沒有自然而然地對移入國(法國)產生歸屬感,甚至得到法國人的接納與認同,似乎直接地驗證了「融入當地社會是海外華人永恆的話題」。雖然沒有具備新住民之子的身分,但是置身事外的感受讓我開始對在台灣的東南亞移工和新住民有著跨地域相同的處境與心情,透過夏曉鵑老師一書《流離尋岸 : 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讓筆者在研究者的角色從「客觀中立」的桎梏中逐漸被解放出來,重新定位自身與本論文之間的關聯與研究立場,以別於以往的思維模式解析當代台灣的移民議題。根據當前台灣社會的移民政策,移民現況、亞洲國家的國際情勢與筆者親身經歷,在全球化時代的影響之下,跨國空間中流動

的資金、人力資本、商品、資訊及無形的語言、文化和身分認同皆在跨境移動中重新建構新的社會型態。在多元文化融合的台灣社會,以越南籍婚姻移民女性族群為研究對象,筆者將重新審視過去台灣與法國的移民政策:台灣的整合政策和法國過去實施的同化政策。雖然學習移入國的語言和文化在兩國移民政策佔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會說當地語言和熟知他國文化,這兩項因素是否能夠視之為融入當地社會與穩固婚姻關係的必要條件? 再者,二〇〇〇年代全球性的移民潮衍伸出「移動力」的新概念,但是台灣一直以來對於新移民的接納與包容潛藏階級性的歧視與偏見,來自東南亞的婚姻移民女性時常被視為造成社會不安定的源頭,受到家庭內部成員的排擠和被當地社會邊

緣化。透過剖析台法兩國移民政策指出當前台灣社會現象的問題,並提出如何在兩種政策之下營造友善的生活環境,進而落實台灣人與新住民之間的融合與整合。最後,全球化的趨勢下,新住民與新二代如何提升自我認同與自信,開拓國際視野,並運用自身「跨國文化」與「語言溝通」的優勢,在新南向政策懷抱參與意願並握有主導權。本論文分為三章節。首先,第一章旨在探討一九五四年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法國在奠邊府戰役落敗遷出海外殖民地,這些舊殖民地人民為了逃離當地戰後貧困的生活,確保孩子的受教權,甚至是畏懼當時主張共產體制的北越政府,紛紛遷往發展較好的西方國家,開啟一連串大規模的戰後越南移民潮。同時,在法國殖民政府與軍隊遷離南越時

,法國當局以教育為名、民主奉行為命,將當地法越籍的「混血兒」送回本國。透過Le Huu Khoa和Georges Condominas共同著作的 « Les Vietnamiens en France »,本書解析從法國殖民時代到越南難民移居法國的過程,此外,本書的兩位作者,一位是越南人,另一位是在越南長大的法國人,雙重跨文化的經驗使他們在書中能夠針對越南人的移民問題提出客觀且貼近現實的研究成果;同時記者出身的Pierre Daum,透過訪談當年移往法國的越南籍移工與移民,彙整對話語錄並發行 « IMMIGRES DE FORCE : Les travailleurs indochinois

en France (1939-1952) »,本書能夠提供筆者對於越南移民的歷史有更多元且具真實性的考究。此外,關於法國的同化政策將參考Abdellali Hajjat 的著作 « Les frontières de l’‘‘identité nationale’’, L’injonction à l’assimilation en France métropolitaine et coloniale » 鉅細靡遺地闡述法國「同化」一詞的在各個領域的轉化與運用,從最初的宗教領域到政治策略,同化的概念在法國移民政策佔有一定的影響力,透過剖析字源歷史能夠更深入明白「同化政策」的核心價值並非一昧地

迫使移民者放棄自身的文化價值;最後Chloé Szulzinger的著作 « Les femmes dans l'immigration vietnamienne en France »,作者解析同化政策下的教育制度、移民者的職業、移民的社會融入問題、亞洲國家海外同鄉會在法國的實質影響,更提出越南移民女性的內在矛盾,如何在傳統越南文化的家庭觀念與法國同化政策下改變的家庭結構取得平衡,還有越南移民對同化政策所引起的敵視心態,讓筆者能夠和台灣政府所推行的整合政策互相對照。在第一章的第三節,« Grain de Riz » 經由FOEFI 協會(協助法國當局法越混血兒在法屬中南半島的保護與教育權,在

殖民地戰爭結束後,法國政府直接授權此協會負責越南移民遷往法國一事) 所發行的線上期刊,藉由當時移民者自述接受同化政策的親身經歷以還原歷史,加上後代子女對父母親的緬懷,讓筆者能夠與先前的理論資料相互比較並歸納法國的移民政策。本論文第二章著重於台灣整合政策之下,以越南新住民為研究對象探究臺灣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文化關係和貿易發展;從兩國地緣位置、漢化影響和歷史角度切入來瞭解新移民在原鄉文化與本地文化之間的衝突、矛盾或融合,進而解析他們在移入國家的社會適應、社區參與、歸屬感、身分認同和文化融合的過程。在第二章的第一節先分析越南新住民移民來台歷史,分為越南當局於一九七〇年代經濟政治改革開放和台灣經濟起飛

後產業與社會結構的改變,隨著女性主義的蓬勃發展,高等教育與女性就學普及化,間接促成台越兩國跨國婚姻的模型,勾勒出台灣移民政策的雛形,進而完善其整體制度。透過夏曉鵑老師一書《流離尋岸 : 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提供筆者全新的視野歸納台灣、越南、新移民女性及跨國婚姻所帶動的經濟循環,國與國之間的剝削制度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對等(婚姻移民家庭中台灣丈夫與越南妻子和台灣婆婆與越南媳婦上對下的相處方式),同時本書作者更是台灣第一位創立外籍新娘識字班,採用巴西教育家Paulo Freire 的「解放教育」,推動識字教育來啟發社會受壓迫者的自身批判性反省,形成「賦權」運動,透過當時的推動者之一

吳美雲女士發表的碩士論文《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探討》, 筆者能夠瞭解當時推動課程的動機與背景來分析台灣整合政策當中,中文課程設立的目標與轉變,另外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班亦是台灣移民政策中重要的一環,除了彙整諸多相關資料增加對課程承辦方向的了解,筆者於二〇一九年度申請課程觀摩,在暑期七月與八月參與新北市三重厚德國小——新住民72小時華語專班以及同年六月至新北市三重及蘆洲戶政事務所——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班。藉由觀摩教學,筆者能夠直接驗證目前政府對於語言與文化學習是否延續當初開課課程宗旨。最後在第二章節第三小節,藉由新住民報紙《四方報》收錄二十篇婚姻移民女性的

投稿著作並出版《Biệt Ly (離) : 我們的買賣,她們的一生》,新住民親口敘述在台灣社會、夫家家庭以及日常生活當中的無助與隔閡,促使筆者重新檢視台灣過往的移民政策並開啟與二十位越南籍新住民女性一對一深度訪談,讓新住民自己發聲來建構事實並還原真相。在最後一章節,首先介紹訪談的研究動機、研究方法和研究限制,透過訪談紀錄表輔助程序進行,分為五大方向來進行 : 受訪者基本資料、婚姻移民過程、學習中文的經驗、適應班課程分享與身分認同探討,並將資料繪製成圖表以利分析,有鑑於第二章的課程觀摩,以五大要素來剖析當前台灣人對於婚姻移民女性的誤解以及政府移民政策的易達性。第二小節的部分為探討移民家庭當中,新

住民母親原生國語言和文化的代間傳遞是否受到限制來回應當今新住民子女面對雙重身分認同的的困惑與排斥,此外,透過訪談經驗,針對移民家庭親子教育提出三個面向的見解 : 丈夫對於妻子母國文化的接納、新住民女性如何建構自身的移民軌跡和新住民家庭以柔性的方式讓新二代願意接納雙重文化與身分認同。另外,蔡政府於二〇一九年,一〇八課綱將東南亞七國包括越南、印尼、泰國、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官方語言,納入國小語文領域的「必選」科目,由於過去小學的東南亞外語學習成效不彰,筆者於同年九月向新北市蘆洲忠義國小申請課程觀摩,蒐集相關學術論文與期刊,歸納整理,目的是檢視新課綱的實施是否改善過去提出的困難與缺失。最

後一小節,以第一部份和第二部分的研究結果,歸結出兩國政府面對越南人移入的態度和移民政策的實施,新住民在移入國如何提升自身能力以開創新生活,同時面對異文化時心理層面產生的變化;著眼兩國移民政策的比較,加上過去親身參加新住民議題的研討會和分享會,期許能夠為台灣當前的移民議題提供有用的論述。

外婆家有事:台灣人必修的東南亞學分

為了解決娶菲律賓外勞的問題,作者張正 這樣論述:

「四方報」前總編輯張正長達八年, 密切關注、貼身接觸東南亞移民移工的第一手觀察   「他們是在『我們』裡面的異鄉人,但卻像默片裡的遊魂。」   ──駱以軍(擔任「移民工文學獎」評審時有感而發)   你知道「東南亞」在哪裡,包含哪些國家?還是一想到東南亞,只想到越戰、人妖、椰子樹嗎?你知道台灣有100萬來自東南亞或者與東南亞有關的人?台灣明明距離東南亞這麼近,我們卻如此陌生,這是為什麼呢?家鄉貧困,不得已拋家棄子到外地打工謀生,自古有之,而在交通便利的現代社會,這種狀況更常見、數量也更大,而且常常跨越國界。這些人,我們稱之為移工(Migrant worker),也就是俗稱的外籍勞工。

  身在台灣的我們,很難迴避與東南亞移民移工相關的人事物,幾乎每個台灣人都有機會接觸到東南亞朋友。然而,我們會學習相對遙遠的德文、法文,卻不太可能學習印尼文、越南文、菲律賓文、泰文、緬甸文……這又是為什麼?是不是有莫名的歧視隱藏在我們心中而不自覺,甚或不以為錯誤?   時序回到2013年8月11日,伊斯蘭教開齋節後的第一個星期假日,大批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尼移工聚集在台北車站。一位帶著家人從台南到台北旅遊的檢察官,忿忿地形容「台北車站已被外勞攻陷」!後續引發一連串激烈的口水戰。如果試著理解開齋節是伊斯蘭教最重要的節日,好比華人的農曆新年、基督徒的耶誕節,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的二十萬名印尼移工

,經歷了日間不可進食飲水的三十天齋戒月之後,能在這個星期天短暫見見同鄉、說說鄉音,這樣的情形有那麼難以理解而需要被撻伐嗎?而交通便利的台北車站,對於薪資偏低的移工來說,恐怕也是唯一可選擇的相聚地點。只要有心包容,將這個節日也納入我們的節慶規畫,何樂而不為?   千百年來,台灣一直是混血的島嶼,不同文化與血緣的碰撞,造就了今天的我們。台灣人應該彼此多元包容、心胸開闊,在對待所謂的「老外」和東南亞移工時,一樣有人情味,誰都不該騎在誰的頭上。   如果我們自己都不追求正義,何能要求別人對我們正義?──張正 專文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李美賢(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從文化

對等中,蓄積進步的能量>   陳穎青(《老貓學出版》作者)<沒修過張正的東南亞學分,別說你是台灣人>   褚士瑩(NGO工作者)<別讓無知跟傲慢,橫亙在人我之間> 各界熱情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方新舟(財團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包正豪(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主任)、阮文雄神父、阮舒婷( 四方報越文主編)、何榮幸(「獨立評論@天下」主編)、洪德青(《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作者)、陳芳明(政治大學講座教授)、陳夏民(出版人)、郭力昕(政大傳播學院副教授)、船橋彰 (《印度以下,風景以上。》作者)、梁東屏(前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童子賢(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廖雲章(天下雜誌教育基

金會研發長)、駱以軍(作家)、鍾玉鳳(琵琶演奏家、北藝大兼任講師)、鍾適芳(音樂製作人、策展人)、藍佩嘉(台大社會系教授) 感動心得分享(依姓氏筆畫序)   方新舟( 財團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我們基金會跟立報辦「外婆橋計畫」辦了四屆,在台灣引起很大的迴響,不但公視拍了紀錄片,主流媒體報導多次。更棒的是,好幾個基金會認同這個計畫的價值,也跟進,讓台灣人有更多同理心去接納新住民。張正(還有他美麗溫柔的妻子雲章)是外婆橋計畫的發想人跟推手。除了外婆橋,他更為人所知的是創辦四方報(2006)、唱四方(2013)與移民工文學獎(2014)。他的正義感及對弱勢族群的關懷是驅動他不斷創新的主因。

這本書集結他過去四年對移民移工相關議題發表的文章。關懷台灣未來的人,可以在這本書裡「一起去人少的地方找寶藏」。   阮舒婷(四方報越文主編):我與前總編張正一起在四方報工作將近8年,發現他對東南亞移民/移工付出很大的心力,他不但把移民移工當作朋友,傾聽心聲,更為移民移工爭取相關的法律保障,且對東南亞的體驗是親身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有許多台灣人對東南亞有很多誤解,例如誤認越南是母系社會。身為越南人的我,好想與他們辯論到底。幸好張正在這本書裡面導正了很多的問題。對於東南亞的知識,亞洲的國家大部份都以自己為中心,台灣也不例外。怎麼說呢?比如移工為了幫助家庭、改善經濟,所以來到台灣工作,雇主的對待就

會影響到移工的工作表現。移工為什麼想逃?一定是受到不合理的待遇,所以才會想逃。想深入了解更多移民移工的故事,推薦您來一起讀這本書喔。   何榮幸(「獨立評論@天下」主編):張正的文章常常挑戰文化禁忌,編者提心吊膽,讀者卻看得很爽。身為張正在「獨立評論@天下」專欄的第一個讀者,我用曾經提心吊膽的心情,推薦這本看得很爽的佳作。   陳芳明 (政治大學講座教授):東南亞似乎再也不是遙遠的地方,從那裡來的朋友,如今已經是我們的鄰居,甚至是我們家庭中的一員。台灣能夠持續經濟發達,能夠維持社會穩定,就是因為有東南亞來的移民、移工,貢獻他們的勞力與智慧,使我們的生活可以如常運轉。   他們的生命與台灣

的生活習習相關,或者說,他們正是我們的生命共同體。然而,我們並不認識台灣的新移民與新住民。現在是時候了,請你以感謝的眼睛看待他們,請你伸出友善的手接納 他們。這本書,是認識外勞、外傭、外配新住民的關鍵鑰匙。   陳夏民(逗點文創總編輯):《外婆家有事——台灣人必修的東南亞學分》打開了台灣人對於「地球村」的狹隘想像,行文風趣親切,不僅把東南亞的繽紛文化帶到讀者眼前,更不忘討論公平與正義,讓讀者理解什麼是真實而不造作的國際觀,變得更體貼、更文明一些。   郭力昕 (政大傳播學院副教授):讀張正的文章,對我是一種啟迪。他的文字活潑有趣,很會說故事,讀來津津有味。而他的故事都連結著各種重要的議題、

反省的觀點、與進步的世界觀。張正是一位能蹲下來做事的人,但當他起身發言時,又能如此深刻、有感染力。這樣的作家與行動者,實在太稀有,太珍貴。   船橋彰 (《印度以下,風景以上。》作者):遠行是理想的實踐,離鄉需要揹負勇氣,而他方總是遙遠,長路也總是孤寂。你我都是生命裡的旅行者,一定明白這些人值得珍惜。   梁東屏(前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對於外間的事,台灣長久以來所關注的,似乎只有美國、日本兩個地方。實則,如果從民間層次來說,台灣跟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關係其實更為密切。但無論媒體或文字著作,卻鮮少有觸及於此者。前「四方報」總編輯張正的新書,《外婆家有事——台灣人必修的東南亞學分》,從各種新

鮮有趣的角度切入,暢談東南亞國家的種種,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廖雲章(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研發長):張正是台灣第一個膽敢文盲辦報的媒體人,也是少數深入東南亞田野,和摩托車司機抽菸、與街頭理髮師喝啤酒交朋友,還能用破碎越南文採訪的總編輯。這本評論集結張正多年的觀察體悟,穿透刻板印象的迷霧,直指台灣視而不見的東南亞。   駱以軍(小說家):他(她)們原本就在我們裡面。我們因傲慢、偏見,使得那繁華如夢,比我們更古老細緻的文明——那每一個移民都有他(她)動人的故事——我們讓他(她)們像活在冷酷異境的無聲電影。我們錯過了讓我們成為一座溫暖友善的「多民族博物館」的美麗島嶼。如果我們有多一點像張正這樣的

人就好了!這是一本有趣、誠懇思索、娓娓解釋我們對東南亞太多無知誤解、一本感人的書。   鍾玉鳳(琵琶演奏家、北藝大兼任講師):經濟的強勢支配與漢文化的優越感,讓我們有意無意把他們視為生活的綴飾,並推向族群與階級的不利位置。70萬的東南亞人,不是來稀釋台灣的主體性,而是為島嶼灌注新的活力,輸入原生文化的豐富與力量。張正的《外婆家有事——台灣人必修的東南亞學分》正是為我們接合了新族群、新文化的第一步。   鍾適芳(音樂製作人、策展人):此刻,生活在曼谷。在這個交雜著在地與國際視角的城市望向四方,台灣位在模糊且邊緣的位置,不是台灣人自我想像的中心。曼谷計程車上,在台灣打工兩年的司機以泰語篤定地說

:「台灣很不美!」。張正的《外婆家有事——台灣人必修的東南亞學分》提醒我們看見,在台灣的日常裡,我們所共同縱容的「不美」。   藍佩嘉(台大社會系教授):國際化只是超英趕美嗎?東南亞只是海灘小島嗎?這本書告訴你真正的東南亞,以及全球化就在台灣的屋簷下。

成為台灣好女人?越南新移民女性的空間化認同政治

為了解決娶菲律賓外勞的問題,作者范綱皓 這樣論述:

越南新移民女性是跨國移動的實踐者,穿透台灣國家的邊界。為了維持台灣國族國家領域的完整性,在「安全」與「國族論述─新台灣人」名義下,新移民女性成為國家積極治理的對象。據此,由國家發動的身體治理技術有四個特點:(1)對付跨國移動身體的「例外狀態」;(2)公民是需要打造的(與自我打造);(3)國家治理體制的多尺度化;(4)國族國家管制的邊界即主流性/別規範的邊界。本文的核心論點與分析即依著上述四點,並納入領域化、地方化、尺度化、網絡化、移動等空間觀點的討論。本文的核心發問:探討國族主義中,國族與性/別因素交織的複雜性。希望了解國族國家如何要求與指導新移民女性的性/別實踐,並且評價其為「好」與「壞」

?空間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以及當性/別實踐被區分為「好」與「壞」後,又是如何透過空間策略的操作影響國族國家領域邊界的調整?本文採取田野研究、情境中訪談、深度訪談與官方資料來獲得分析的資料。本文區分出台灣好女人、越南好女人、台灣壞女人與越南壞女人等四個類別,兩兩一組來分析。分析策略是:指出國族國家領域是如何發動國家力量,來治理新移民女性。同時,她們也藉由不同的空間策略,在族裔化地方中擁有協商、抵抗與部分(不)服從的可能,以及尋求網絡支持和另類日常生活實踐。我的研究發現是:新移民女性在認同上,面臨台灣國族國家由上而下的權力施展,必須予以協商與調整。納入性/別的討論後,發現不同的性/別實踐,會遭到不同

的待遇。當她們符合主流性/別規範,就能成為台灣好女人,反之,當她們實踐「壞性」,就會被排除在國族國家領域外。面對不同的困境,她們透過跨國移動、創造族裔化地方、跨國與在地的族裔網絡、將族裔身分領域化等空間策略,尋找另類實踐的可能,瓦解好/壞的性別差異評價。讓我們看到性/別中立的國族假象,也看到遭逢國族─性/別雙重壓迫之底層人們的尊嚴,重新發現「人何以為人」的存在價值。最後,在道德上,我們需要放下國族與國家合而為一的欲望,看見不同邊緣群體的生活樣貌,承認國族有其建構性、多重性、功能性以及危險性。新移民女性的例子讓我們看到「認同」是混雜、多重的,「空間」是流動與定著的辯證關係,因此我認為新移民女性需

以「非國家中心主義」的方式,強調人民民主為基礎的新國際在地主義持續與國家機器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