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國民運動中心inbody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國立屏東大學 體育學系健康與體育碩士在職專班 林新龍所指導 黃獎淳的 週期化訓練之訓練強度研究—以休閒跑者為例 (2021),提出屏東國民運動中心inbody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週期化訓練、訓練強度分布、休閒跑者。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 運籌管理學系 石裕川所指導 蘇唐儀的 警察人員身體組成與體適能之關聯性研究-以臺北市某分局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身體組成、體適能、生物電阻測量法、警察的重點而找出了 屏東國民運動中心inbody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屏東國民運動中心inbody,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週期化訓練之訓練強度研究—以休閒跑者為例

為了解決屏東國民運動中心inbody的問題,作者黃獎淳 這樣論述:

  目的:本研究擬針對休閒跑者,以週期化訓練理論結合有氧及間歇訓練,進行八週的訓練課表,希望能有效改善休閒跑者的身體組成、安靜心跳、十公里成績。方法:計畫募集十位30-64歲男性休閒跑者為受試者,受試者課表為期八週,課表內容以有氧訓練強度最大心跳率70-84%為依據,搭配一週一次的間歇訓練,間歇訓練強度為90%最大心跳率。運動訓練強度參照週期化訓練。實驗過程在屏東大學林森校區及屏東市國民運動中心進行InBody230測量,統一配戴Garmin45心率表,以十公里為距離進行前後測(同時記錄5公里時間),並對前後測實驗結果,以SPSS進行分析與統計,顯著度達α=.05,紀錄受試者的身體組成(體重

、體脂率、身體質量指數)、安靜心跳、十公里成績(同時記錄3公里、5公里分段時間)是否有所差異,並分析相關課表內容。結果:前四週以75%最大心跳率三次定速跑搭配一次90%最大心跳率以上八百公尺間歇跑,後四週以80%最大心跳率定速跑搭配一次90%最大心跳率以上八百公尺間歇跑,受試者平均降低體重1.71公斤、體脂率降低0.8%、BMI值降低2.29、安靜心跳降低5.1下,並提升受試者10公里成績4分38秒。結論:受試者接受八週的70-84%最大心跳率的有氧訓練課表並結合一次的90%最大心跳率的間歇訓練,在身體組成、安靜心率及十公里成績方面,達到顯著差異。

警察人員身體組成與體適能之關聯性研究-以臺北市某分局為例

為了解決屏東國民運動中心inbody的問題,作者蘇唐儀 這樣論述:

警察人員擔負之工作項目繁雜且具有多重性質,例如危險性、緊急性、服務性、辛勞性、機動性等特性,所以警察為能執行勤務所需具備之體力要求比一般公務員要求更高,而良好的體適能需基於良好健康。身體組成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及體脂率(Percentage of Body Fat, PBF),它是影響心肺適能的重要因子,而生物電阻測量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是運用體脂肪測量儀,測量多項身體組成的成分,其具安全易操作等優點,近來廣泛使用。本研究透過Inbody蒐集150位臺北市某分局員警之身體組成、作息及運動問卷量

表,並探討與其3000公尺體測成績之關聯性。參照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之BMI肥胖標準(BMI≧27)及體脂率肥胖標準(男PBF≧25%、女PBF≧30%),結果發現男性員警BMI為26.1屬過胖,而女性為21.3屬健康;男性PBF為25.7%屬肥胖等級,而女性為27.9%則屬正常。全整員警之BMI肥胖共占比達35%,而PBF肥胖共占比達49%,顯見基層員警之肥胖比例過高,另亦發現BMI較PBF有低估員警肥胖之情形,有高達17%之誤判比例,隨著年齡增加,亦有BMI、體脂率增加及肌肉率流失之現象。另問卷結果顯示抽煙習慣者為佔19%,喝酒習慣者為佔67%,睡眠品質非常不好及不好者佔86%,顯示警察人

員仍有壓力調適及輪班值勤負荷等問題,而其運動天數、時間等頻率及強度等略少於國人。男性員警3000公尺成績與年齡及身體組成(BMI、體脂重、體脂率)呈現顯著正相關,與肌肉率呈現顯著負相關,而29歲以下年齡群之平均完成時間未達及格標準,代表年輕員警體測成績有待加強。相關結果可提供警政單位在體能訓練政策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