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師資培育中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幼教師資培育中心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文樹寫的 幼兒教育思想研究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也說明:中心 目標對應師資培育白皮書中新時代良師「教育愛、專業力、執行力」的圖像,教育 ... 五育並重的目標完全對應全校目標外,與師培白皮書所宣示的現代良師教師圖像,亦 ...

義守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吳有龍所指導 邱啟員的 以「方法-目的鏈」探討「準教保服務人員」選擇私立幼兒園之認知價值-以高雄地區為例 (2015),提出幼教師資培育中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幼兒園選擇、準幼教服務人員、方法目的鏈、階梯訪談法、價值階層圖。

最後網站想請問各位幼教領域相關問題,若目前現階段是讀沒有幼教學程 ...則補充:修幼教教育學分學程:(師資培育中心) :緣起: ... 民國96年以前有辦學士後教育學分班:國小/中等/幼教師資班:全省聯招(師大師院聯招):經過考試錄取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幼教師資培育中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幼兒教育思想研究

為了解決幼教師資培育中心的問題,作者黃文樹 這樣論述:

  本書凡收八篇著者近年有關幼兒教育思想之學術論文,全書聚集於幼兒教育理念之探討。探討議題包括:在中國幼兒教育思想史具有劃時代義涵的王陽明之幼教觀,第一本傳入中國的幼教專著《童幼教育》,倡述歐洲近代進步家庭倫理觀念的《齊家西學》,中國二十世紀幼教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教育家陳鶴琴、陶行知、張雪門等之幼教觀。要言之,本書對於幼教理念之研究發展頗具意義與價值。 作者簡介 黃文樹   現職:樹德科技大學幼教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以「方法-目的鏈」探討「準教保服務人員」選擇私立幼兒園之認知價值-以高雄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幼教師資培育中心的問題,作者邱啟員 這樣論述:

幼托整合是國家對6歲以下幼兒教育政策一項重大的變革,幼兒托育機構從過去的幼稚園及托兒所改制為「幼兒園」,新的教育法規對改制後的幼兒園,從軟及硬體設施與設備的規範,到教保服務工作人員的聘任,均有莫大的衝擊。以往教保分流的體制時,幼童招收對象以及師生比不像幼托整合後的嚴謹;幼托整合後幼兒園不但要面對新的招生壓力,同時更要面對教保服務人員的核備問題。此外,準教保服務人員泛指民國101年幼托整合政策實施後,於大學院校修習幼教及幼保相關科系,並完成教育實習符合民國102 年「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準備進入幼兒園從事教保服務工作的準畢業生。本研究觀察到兩個相關議題:第一、與幼教課系學生訪談未來工作意願時,

發現很多學生於畢業後從事本科行業意願不高;第二、從103年起研究私立幼兒園經營,感受到應聘教保服務工作者成為經營管理私立幼兒園成敗的關鍵因素,亦是本研究探討兩者之間的重要問題。根據上述議題,本研究透過階梯訪談法,針對高屏地區準備從事教保服務工作之準教保人員進行深度訪談與資料分析,以釐清教保服務人員選擇私立幼兒園的認知價值。本研究實際訪談60位大學院校幼教學系、幼保學系及幼教師資培育中心之準教保服務人員。樣本中有效受訪者共計50位,其中男性3位及女性47位,女性比例高;此外,31位(62%)受訪者表示畢業後「會」有意願進入私立幼兒園任職,另外19位(38%)受訪者,則表示畢業後「不會」有意願進入

私立幼兒園任職,故仍有近四成以上沒有意願進入私立幼兒園任職。透過「方法-目的鏈」(Means-End Chain,MEC),編碼人員從50位訪談者蒐集的相關要素,歸納出高信度之47變數項,包含24項屬性、10項結果以及13項價值,並將編碼所定義的「屬性-結果-價值」勾勒出「價值階層圖」。經過「A→C→V」鏈結次數的cutoff value篩選出價值階層關鍵路徑,共得3條「A→C→V」及1條「C→V」準教保服務人員選擇私立幼兒園認知價值關鍵鏈結路徑。關鍵鏈結路徑分別為[A14] 幼兒園職場環境規模優良→[C3] 提昇班級經營的實務與經驗→[V1] 增加專業教保職能及廣域、[A17] 幼兒園軟、硬

體設備完善→[C3] 提昇班級經營的實務與經驗→[V1] 增加專業教保職能及廣域,以及[A6] 有開放及多元的教學方法→[C3] 提昇班級經營的實務與經驗→[V1] 增加專業教保職能及廣域以及「[C5] 試教教學經驗→[V1] 增加專業教保職能及廣域。從以上路徑結果可得知,幼兒園經營者能多輔導應屆畢業學生進入職場的試教經驗,可以有效提昇班級經營的實務經驗,以及增加專業教保職能及廣域的認知價值。而未來準教保服務人員在學期間,要加強教保專業科目的進學知識,朝多元學習發展;教育實習期間應多與實習園所配合,主動爭取試教教學機會,提昇班級經營的實務與經驗;並與其他修習教育實習的同儕互動分享實習經驗,以瞭

解現今教保環境的需求與變遷,如此方能增加工作職場的適應能力。最後,研究訪談過程發現,受訪者對畢業後從事教保服務工作意向度與實際場域有明顯落差,其於教育實習時對教保服務工作是否瞭解,進而對未來從事教保服務工作意願與訪談結果是否存在誤差,為本研究歸納之研究限制。建議未來後續研究者可以縮小研究範圍,如特定受訪對象針對未來進入私立幼兒園任職意願,分別做研究分析比較,或反向推論私立幼兒園在聘任教保服務人員之認知價值等相關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