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平面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建中平面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我知教育寫的 Revit+Lumion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建築設計與表現) 和渡邊義孝的 臺灣日式建築紀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中心介紹-中心簡介也說明:為期災害防救訓練與國際接軌,建構紮實及高品質的訓練園區、提供完善的訓練環境,行政院於103年10月1日核定「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充實建置中程計畫」,擴建教室、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清華大學 和時報所出版 。

中原大學 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 黃承令所指導 何黛雯的 文化資產空間敘事之研究 (2021),提出建中平面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文化資產、空間敘事學、歷史場所、場所精神、空間意識、文化地理學、文化地理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應用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黃建中所指導 蔡依瑾的 小組積分競賽合作學習融入面積單元對五年級學童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小組積分競賽、合作學習、面積、學習成就、數學學習動機的重點而找出了 建中平面圖的解答。

最後網站校本部平面圖 -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則補充: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原為高雄工專,校本部建工校區座落於高雄市三民區,經歷改制與升格,校務蓬勃發展,為提供師生更好的學習及研究環境,擴大學術能量,乃於建工校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建中平面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Revit+Lumion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建築設計與表現)

為了解決建中平面圖的問題,作者我知教育 這樣論述:

本書以一個辦公樓案例為主線,完整地講述了Revit從前期建模到後期出圖的全過程,最後還介紹了如何使用Lumion對模型進行渲染表現。在此基礎上還配合了大量的小案例,使讀者能夠很好地理解Revit各項工具的具體用法。   全書內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基礎建模,包括“BIM大視界”“Revit基礎作”“標高和軸網”“結構佈置”“牆體與門窗”“樓板、天花板和屋頂”“樓梯、坡道、欄杆和洞”“構件與場地”;二部分主要介紹模型的後期應用與族的建立,包括“房間和面積”“材質、漫遊與渲染”“明細表”“施工圖設計”“布圖與列印”“協同工作”“體量與族”,貫穿Revit全過程的應用。   主案例主要介紹三

方面內容,從前期的基礎建築,到後期的出圖、統計,再到最後渲染表現;三部分主要介紹Lumion的應用,包括“Lumion基礎入門”和“RevitLumion標準工作流”。   本書配備了極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包括配套自學視頻、技術速查手冊、常用族檔、全套工程圖紙及配套視頻等。本書定位於RevitLumion建築設計與表現從入門到精通層次,可以作為建築設計初學者的入門教程,也可以作為建築設計師的參考書。另外,本書所有內容均採用中文版Revit2018與Lumion8.0進行編寫,請讀者注意。 李鑫,Autodesk Revit全球認證教員。曾在建築設計院任職,擔任BIM專業負責人

,進行BIM設計研究與院內BIM工作指導。 崔璨,曾任職於大型甲級設計院,擔任設計師。現從事BIM研究與教學工作。 第1章 BIM大視界 1 1.1 BIM 的概念 2 1.2 Revit 與Lumion 介紹 2 1.2.1 Revit介紹 2 1.2.2 Lumion介紹 3 第2章 Revit基礎作. 4 2.1 Revit 基礎介紹 .5 2.1.1 Revit 2018的介面. 5 技術專題1:顯示或隱藏工具面板 19 2.1.2 常用檔案格式 19 2.2 Revit 的基本用語 .20 2.2.1 項目與項目樣板 20 2.2.2 族 20 2.2.3 參

數化 21 2.3 視圖控制工具.21 重點 2.3.1 使用專案 .21 2.3.2 視圖導航 22 2.3.3 使用ViewCube .23 2.3.4 使用視圖控制欄 25 重點 2.3.5 可見性和圖形顯示 .28 重點 實戰——控制圖元可見性 28 重點 實戰——替換圖元顯示樣式 29 技術專題2:“投影/表面”與“截面”的區別 . 30 2.4 修改專案圖元.30 2.4.1 選擇圖元 30 2.4.2 圖元屬性 32 2.4.3 編輯圖元 33 2.5 檔的連結與入.40 重點 2.5.1 連結外部檔 .40 重點 實戰——連結Revit檔 . 41 技術專題3:綁定連結模型 4

1 重點 實戰——連結CAD檔 .41 技術專題4:“連結CAD”參數詳解 42 2.5.2 導入外部文件 42 實戰——導入圖片. 42 2.6 選項工具的使用方法.43 2.6.1 修改檔保存提醒時間 44 2.6.2 軟體背景顏調整 44 重點 2.6.3 快速鍵的使用及更改 .45 重點 實戰——添加與刪除快速鍵 45 實戰——匯出與導入快速鍵設置. 46 第3章 標高和軸網 . 48 3.1 創建和修改標高.49 3.1.1 創建標高 49 重點 3.1.2 修改標高 .49 重點 實戰——創建專案標高 53 3.2 創建和修改軸網.55 3.2.1 創建軸網 55 重點 3.2.

2 修改軸網 .56 重點 實戰——創建專案軸網 59 技術專題5:控制軸網顯示範圍 61 第4章 結構佈置 62 4.1 結構柱與建築柱.63 重點 4.1.1 結構柱屬性 63 技術專題6:柱端點的截面樣式 63 重點 實戰——放置結構柱 64 技術專題7:深度與高度的區別 68 重點 實戰——附著結構柱 69 重點 4.1.2 建築柱屬性 70 4.1.3 結構柱與建築柱的區別 71 4.2 結構梁.71 4.2.1 結構梁實例屬性 71 重點 4.2.2 結構梁類型屬性 72 重點 實戰——繪製結構梁 73 第5章 牆體與門窗 76 5.1 創建牆體.77 重點 5.1.1 創建實

體外牆 .77 重點 實戰——繪製首層建築外牆 77 重點 5.1.2 創建室內牆體 .81 重點 實戰——繪製首層內牆 81 重點 實戰——繪製二層外牆及內牆 83 重點 實戰——牆體的高級設置 86 技術專題8:控制剪力牆在不同視圖中的顯示樣式 87 重點 5.1.3 創建牆飾條 .88 重點 實戰——創建室外散 89 重點 5.1.4 創建分隔縫 .91 重點 實戰——添加裝飾條與分隔線 91 5.2 編輯牆體.94 重點 5.2.1 牆連接與連接清理 .94 重點 5.2.2 編輯牆輪廓 .95 重點 5.2.3 牆體的附著與分離 .96 重點 實戰——繪製汽車坡道側牆 96 5.3 

玻璃幕牆.98 重點 5.3.1 分割幕牆網格 .99 重點 5.3.2 添加幕牆橫梃與豎梃 .99 重點 實戰——繪製幕牆 102 重點 5.3.3 自動修改幕牆 .105 重點 實戰——參數化分隔幕牆 105 5.4 門窗.106 重點 5.4.1 添加普通門窗 .106 重點 實戰——放置首層門窗 108 技術專題9:控制平面視圖窗顯示狀態 111 重點 5.4.2 替換幕牆門窗嵌板 . 112 重點 實戰——放置幕牆門窗 112 第6章 樓板、天花板和屋頂 . 114 6.1 樓板. 115 重點 6.1.1 繪製建築樓板 . 115 重點 實戰——繪製首層樓板 115 重點 6.1

.2 帶坡度的樓板 . 119 重點 實戰——繪製斜樓板 119 重點 6.1.3 編輯樓板 .120 重點 實戰——繪製雨篷結構板 121 重點 6.1.4 創建樓板邊緣 .122 重點 實戰——創建室外臺階 123 6.2 天花板.125 重點 實戰——創建首層天花板 125 6.3 屋頂 .127 重點 6.3.1 跡線屋頂 .127 技術專題10:椽截面樣式區別 128 重點 實戰——創建雨篷 128 重點 實戰——創建跡線屋頂 130 重點 實戰——使用坡度箭頭創建老虎窗 131 重點 6.3.2 拉伸屋頂 .132 重點 實戰——創建拉伸屋頂 132 重點 實戰——連接屋頂 133

重點 6.3.3 面屋頂 .134 重點 實戰——創建玻璃面屋頂 135 重點 6.3.4 檐溝、底板和封簷帶 .136 重點 實戰——創建屋頂檐溝 136 重點 實戰——創建屋頂底板、封簷帶 137 第7章 樓梯、坡道、欄杆和洞. 139 7.1 樓梯.140 重點 實戰——創建雙跑樓梯 141 重點 實戰——創建雙分平行樓梯 143 重點 實戰——創建異型樓梯 144 7.2 坡道.146 重點 實戰——創建汽車坡道 147 重點 實戰——創建殘障人士坡道 148 7.3 欄杆.150 重點 7.3.1 創建欄杆 150 重點 實戰——創建室內欄杆 151 重點 7.3.2 定義任意形

式扶手 153 重點 實戰——編輯殘障人士坡道扶手 153 技術專題11:欄杆扶手參數圖解 155 7.4 洞.155 重點 7.4.1 創建豎井洞 155 重點 實戰——創建樓梯間洞 155 重點 7.4.2 創建其他形式洞 156 重點 實戰——創建老虎窗洞 156 第8章 構件與場地 158 8.1 常規構件.159 重點 實戰——放置裝飾構件 159 8.2 衛浴裝置.161 重點 實戰——佈置衛生間 161 8.3 項目位置.164 8.3.1 Inter映服務 164 8.3.2 默認城市列表 165 8.4 場地設計.165 8.4.1 場地設置 165 8.4.2 場地建模

167 實戰——使用放置點命令生成地形. 167 實戰——使用CAD檔生成地形 168 實戰——使用點檔生成地形. 170 8.4.3 修改場地 171 8.4.4 建築紅線 172 技術專題12:將草圖繪製建築紅線轉換為基於表格 173 8.4.5 項目方向 173 8.4.6 專案基點與測量點 175 8.4.7 建築地坪 175 重點 實戰——創建道路 175 8.4.8 停車場及場地構件 179 重點 實戰——放置場地構件 179 第9章 房間和面積 181 9.1 房間和圖例.182 重點 9.1.1 創建房間 .182 重點 實戰——放置房間並標記 182 技術專題13:快速切換

房間使用面積與建築面積 184 重點 9.1.2 房間圖例 .185 重點 實戰——創建房間圖例 185 技術專題14:使用明細表刪除多餘房間 186 9.2 面積統計.187 重點 實戰——統計總建築面積 187 重點 實戰——統計防火分區面積 187 第10章 材質、漫遊與渲染 190 10.1 材質.191 重點 10.1.1 材質庫 . 191 重點 實戰——創建材質庫 . 191 10.1.2 材質的屬性 192 重點 10.1.3 材質的添加與編輯 . 193 重點 實戰——創建外牆材質 . 193 重點 實戰——賦予模型材質 . 195 10.2 漫遊.197 重點 實戰——創

建漫遊動畫 . 198 重點 實戰——編輯漫遊並匯出 . 199 10.3 渲染.201 重點 10.3.1 貼花 . 202 重點 實戰——創建燈箱廣告 . 202 技專題15:製作浮雕效果的貼花 204 重點 10.3.2 本地渲染功能詳解 . 204 重點 實戰——渲染室內大廳效果圖 . 205 重點 實戰——渲染室外人視效果圖 . 207 重點 實戰——匯出渲染圖像 . 209 重點 10.3.3 雲渲染 . 209 重點 實戰——靜態圖像的雲渲染 . 210 第11章 明細表 . 212 11.1 構件明細表 .213 重點 實戰——統計房間數量 . 213 實戰——創建門窗表 2

15 11.2 材料統計 .217 實戰——統計裝飾材料 217 第12章 施工圖設計 219 12.1 視圖基本設置.220 重點 12.1.1 物件樣式管理 .220 重點 實戰——設置線型與線寬 . 220 重點 實戰——控制平面填充顏 . 222 重點 實戰——設置物件樣式 . 222 重點 12.1.2 視圖控制管理 .224 重點 實戰——創建視圖樣板 . 224 重點 實戰——修改視圖屬性 . 226 12.2 圖紙深化.227 12.2.1 繪製總平面圖 227 重點 實戰——繪製建築紅線 . 228 重點 實戰——總平圖標注 . 228 重點 12.2.2 繪製平面圖 .2

31 重點 實戰——添加平面尺寸標注 . 231 技術專題16:2D與3D模式的區別 233 重點 實戰——添加高程點與指北針 . 233 重點 實戰——添加門窗標記與文字注釋 . 234 重點 實戰——視圖篩檢程式的應用 . 235 重點 12.2.3 繪製立面圖 .237 重點 實戰——創建立面圖 . 237 重點 實戰——深化立面視圖 . 238 重點 實戰——繪製立面輪廓 . 239 重點 實戰——自訂填充圖案的設定 . 239 重點 實戰——立面圖標注 . 241 重點 實戰——調整樓梯間窗 . 242 重點 12.2.4 繪製剖面圖 .243 重點 實戰——創建並深化剖面圖 . 2

43 重點 12.2.5 詳圖和門窗表的繪製 .246 重點 實戰——創建牆身詳圖 . 246 重點 實戰——創建樓梯平面詳圖 . 248 重點 實戰——創建樓梯剖面詳圖 . 249 重點 實戰——創建屋面節點詳圖 . 250 重點 實戰——創建門窗大樣圖 . 252 第13章 布圖與列印 253 13.1 圖紙布圖 .254 重點 13.1.1 圖紙佈置 . 254 重點 實戰——佈置圖紙 . 254 重點 13.1.2 專案資訊設置 . 256 重點 實戰——設置專案資訊 . 256 重點 13.1.3 圖紙的修訂及版本控制 . 257 重點 實戰——修訂圖紙 . 257 13.2 圖紙

列印與匯出.258 重點 13.2.1 列印 . 258 重點 實戰——列印PDF圖紙 258 重點 13.2.2 匯出與設置 . 259 重點 實戰——匯出DWG檔 259 第14章 協同工作 . 262 14.1 連結.263 重點 14.1.1 使用連結 .263 重點 實戰——連結Revit模型 .263 重點 14.1.2 管理連結模型 .264 重點 實戰——刪除與更新連結模型 . 265 重點 14.1.3 複製與監視 .266 重點 實戰——複製/監視標高與軸網 266 重點 實戰——碰撞檢查 . 268 重點 14.1.4 共用定位 .270 重點 實戰——座標協調 . 2

70 14.2 使用工作集.272 重點 14.2.1 工作集設置 .272 重點 實戰——創建中心模型 . 272 重點 14.2.2 編輯與共用 .274 重點 實戰——編輯工作集 . 274 14.3 重點 設計選項 .275 重點 實戰——設計選項的應用 . 276 第15章 體量與族. 278 15.1 體量的基本概念.279 15.2 創建體量.279 15.2.1 創建與編輯體量 279 重點 實戰——創建“上海中心”體量 . 279 重點 實戰——有理化分割體量表面 . 281 15.2.2 自我調整構件 282 重點 實戰——基於填充圖案的幕牆嵌板 . 282 15.2.3

體量樓層的應用 285 重點 實戰——快速統計建築面積 . 285 15.3 從體量實例創建建築圖元.288 重點 實戰——將概念體量轉換為實體構件 . 288 15.4 族的基本概念.289 15.5 創建二維族.290 重點 15.5.1 創建注釋族 .291 重點 實戰——創建窗標記族 . 291 重點 實戰——創建通用注釋族 . 291 重點 15.5.2 創建符號族 .293 重點 實戰——創建指北針符號 . 293 重點 實戰——創建標高符號 . 294 重點 實戰——創建詳圖索引符號 . 295 重點 15.5.3 共用參數 .296 重點 實戰——創建圖框族 . 296 15

.6 創建模型族.298 重點 15.6.1 建模方式 .299 重點 實戰——創建推拉窗 . 299 重點 實戰——創建裝飾構件 . 302 重點 15.6.2 嵌套族 .304 重點 實戰——創建單開門 . 304 重點 實戰——創建百葉窗 . 307 第16章 Lumion基礎入門 309 16.1 Lumion 概述 .310 16.1.1 Lumion的優點 . 310 16.1.2 Lumion的應用範圍 . 310 16.2 安裝Lumion 8.0 .310 16.2.1 Lumion 8.0的安裝環境 . 310 16.2.2 啟動Lumion 8.0 . 311 16.3

 Lumion 的初始介面 .312 16.3.1 當前語言 312 16.3.2 巡覽列 312 16.3.3 輔助欄 313 16.4 Lumion 的作介面 .314 16.4.1 輸入系統 314 技術專題17:材質庫詳解 319 技術專題18:關聯菜單詳解 325 16.4.2 輸出系統 326 16.4.3 作平臺 330 第17章 Revit Lumion標準工作流. 331 17.1 Revit 與Lumion 的對話模式 332 17.1.1 模型匯出注意事項 332 17.1.2 Revit匯出模型 . 332 17.1.3 使用件進行連接 333 17.2 Lumion

前期準備 .333 17.2.1 基準場景設置 334 17.2.2 Lumion作技巧 . 334 17.3 導入模型.335 17.3.1 分批導入及對齊 335 重點 實戰——Revit模型匯出與導入 .336 17.3.2 模型更新 338 17.3.3 模型替換 338 17.4 光線調節.338 17.4.1 光線調節的方法 338 17.4.2 特殊光線環境的營造 339 17.5 添加配景.340 17.5.1 配景的添加技巧 340 17.5.2 配景的選擇技巧 340 17.5.3 物件的移動技巧 340 重點 實戰——光線調整與添加配景 . 340 17.5.4 特效

342 17.5.5 燈光 344 17.6 材質調節.345 17.6.1 體材質的製作與調節 345 17.6.2 玻璃材質的製作與調節 347 重點 實戰——調整模型材質 . 348 17.6.3 不可見材質的製作與調節 349 17.6.4 標準貼圖及凹凸貼圖的製作 349 17.6.5 純材質的調節 350 17.7 靜幀出圖.351 重點 實戰——渲染靜態圖像 . 352 17.8 高級動畫製作.353 17.8.1 簡單行走動畫 353 重點 實戰——製作建築漫遊動畫 . 355 17.8.2 剖面動畫 357 17.8.3 高級移動動畫 358 17.8.4 天空下降動畫 35

9 17.8.5 景深動畫 359 17.8.6 雨雪動畫 360 17.8.7 季節變化 361

文化資產空間敘事之研究

為了解決建中平面圖的問題,作者何黛雯 這樣論述:

本文探討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的價值如何被人們所理解,如何透過空間敘事的方法,作為意義的創造,進而成為理解文化資產的取徑。文化資產作為敘事的文本(text)或事件(event)的見證,事件往往發生於特定空間與時間之中,為歷史敘事中以空間作為敘事主體的方法取向,作為解釋或理解事件的特殊方式。歷史場所的整體性討論亦關乎保存價值特徵的詮釋與呈現,以及場所精神(Genius Loci)的意義述說。文化資產空間的敘事,以敘事視為詮釋的方法,作為一種行動或再現,意義透過主體意識的視域開展得以體會,而當主體意識進行敘事的表述,也如同濾鏡般的再現或詮釋所謂真實的探究。本文考察臺灣文化資產保存修復實務上,對於文化資

產所在的歷史場所的整體性與真實性保存觀念的時勢問題。在城市現代化過程的徵候,重新觀看文化資產空間作為社會產物以及使用價值,建構文化資產空間敘事的方法,透過以空間作為敘事主體的歷史書寫詮釋,以助於文化資產的理解與保存。而在文化資產敘事空間的設計與詮釋呈現,將論及如何透過空間的再現來創造意義,空間的敘事與空間的設計生產作為地方創造的方法。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獻史料收集、實地田野觀察、測繪與深度口述歷史訪談以建構空間敘事文本內容,包括:實存空間敘事文本、歷史空間敘事文本、行動空間敘事文本,以及經驗空間敘事文本的建構,透過言談分析與敘事研究的方法進行空間敘事的工作,敘事也視為文化社會行動,主體經驗生產與自

我教習的過程。本研究建構文化資產空間敘事的方法學,包括:文化資產空間的敘事特徵與意義創造;文化資產敘事空間的設計與詮釋呈現;文化資產詮釋行動與地方創造,透過文獻理論評析到實務經驗的案例樣本研究,探討論述與實踐之間的困境與契機。研究結論:首先透過空間敘事研究多樣文本內容的研究,作為理解文化資產生命的取徑,強調歷史場所「存在」的重要,透過人地共生的關懷,文化資產保存的行動、參與、詮釋與實踐的過程,共譜文化資產空間的生命敘事。第二,強調在地參與的詮釋行動,開展以人為本的永續實踐,進而由物質性保存轉向文化社會理解,參與在地行動的強調,有助於文化價值與當代重新連結,以共創未來,以場域脈絡性的保存思維,落

實文化保存於民眾生活之中,亦為文化資產從再利用到再生活化的期待。第三,藉由空間敘事的詮釋行動,作為主體經驗生產與社會自我教習場域,經由社會力的啟動到再社會化的體現,透過文化資產價值特徵的指認與共同經驗的再生產,以再塑地方感,亦即經由再社會化過程,導引出文化資產對於城市公民的意義,並建構文化資產空間敘事作為中介文化空間治理分析模型與文化資產敘事空間設計的詮釋內容與方法架構。

臺灣日式建築紀行

為了解決建中平面圖的問題,作者渡邊義孝 這樣論述:

在臺灣的日式建築 和日本的「日式」不太一樣?! 4節☛日式老屋導論 12篇☛建築旅行散文 13回☛建築手繪筆記 67處☛老屋精選景點 ———日本的近代建築還活在臺灣———     『和臺灣日式建築的相遇,對我來說,   一開始伴隨著種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渡邉義孝   近代臺灣日式建築中,大略分作「官廳、銀行、販售業等大型特殊建築」、「小規模擬洋風建築」,以及「和風建築」,你可能不知道,在臺灣的「日式」建築和日本的「日式」不太一樣,甚至讓日本人「懷念的街景」,並不在日本,反而在臺灣得以再生!   為了看見更多「和日本不一樣的設計」,作者渡邉義孝多次探訪臺灣,以他閱歷無數

日本老建築的眼睛,找尋藏隱藏臺灣各個角落的日式老屋——從建築物外觀、大尺度的環境涵構到細部構件做法之異同——他一筆一筆地細細描繪出被譽為「比教科書還詳細」的手繪筆記。《臺灣日式建築紀行》首度曝光這些極珍貴的手稿,精選超過六十多處臺灣日式老屋、建築周邊旅行地圖、專業度破表的平面圖,搭配作者生活化的旅遊札記和浪漫散文,帶我們細細品味在美麗島上開出奇異花朵的和風建築。   母屋/棟木/天秤梁/梁/垂木/書院/床の間/違い棚/縁側/束/束石/畳/コンクリート布基礎/戸袋/押縁下見板/南京下見板/日本瓦/破風板/合掌/陸梁/トラス架構/はなもや/敷桁/ドイツ壁/煉瓦/持ち送り/銀杏面/出窓/洗い出し/

入母屋/切妻/寄棟/ニコイチ長屋/上げ下げ窓/   【臺灣日式住宅常見的構造和特色】   ①    洋風雙併住宅(二連長屋)   日本和風雙併住宅很多,但擬洋風的表現很少見。   ②    洋小屋組(西式屋架)   小規模的建築也會使用洋小屋組。桁架繁複,屋簷內部複雜化。屋簷內部也會舖板子。   ③    磚造高基礎   地板架高,比例上延展為縱長方形。地板下方換氣口更有設計感。磚造完工。   ④    角落的出窗   臺灣擬洋風建築的顯著特徵。角落多用出窗,給了建築立面獨特的陰影。   ⑤    地窗狀的透氣窗   窗戶多,增強了陰影。   ⑥    尾垂   日本只在山裡看過

此類設計,幾乎沒在洋館看過。臺灣的「妻」上部多設有透氣窗,是為了 用尾垂來防雨。   ⑦    入母屋   破風較小,呈現東南亞式的外觀。洋館也採用了入母屋。   ⑧    洋風圓窗、八角窗   在車站或住宅多用圓窗(牛角窗)。   ⑨    南京雨淋板   提高外牆角落的格調。 設計特色   ☞ 本書裝幀設計分作「裏與外」兩層不同形式的裝訂方式,藉此呼應作者對於在臺日式建築「由裏到外」的結構剖析。   ☞ 特殊裸背線裝的書籍本體,覆蓋上一層與書背拖勾的封面設計,讓讀者掀開即可欣賞一本書的背脊構造,就好像走進日式建築物看見內裡的木造結構、卡榫一般。   ☞ 本書使用兩種紙張,前半

半日式建築論述與遊記,使用溫潤優雅的雪嵩微塗紙,後半手繪筆記篇,則採使用略黃中帶有記憶手感的米漫紙。   ☞ 透過內頁不同章節之間的紙質轉換,呼應建築中木造以外的媒材質地(例如石材), 以此結構設計的安排,思考將書籍內容實體化的各種可能。 名人推薦   凌宗魁 導讀|老屋顏工作室、景雅琦 專文推薦   水瓶子  青田七六文化長 | 老屋顏工作室 臺灣老屋專家 | 李清志 建築師、作家 | 怪奇事物所 所長 | 姚銘偉 薰風季刊主編 | 陳柔縉 作家 | 栖來光 在台日本作家 | 孫啟榕 建築師 | 凌宗魁 國立臺灣博物館規劃師 | 張文薰 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 黃麗群 作家 | 景雅琦

建築師 | 游智維 風尚旅行社總經理 | 詹益忠 建築師 | 謝哲青 作家、主持人 | 謝佩霓 策展人、藝評家 | 蘇睿弼 中區再生基地發起人………………………………………………………一致推薦   在民間日益自發關注日本時代建築遺產的氛圍下,來自日本的渡邉義孝建築師,發現臺灣還有為數不少的日本時代建築,他展開深入與廣泛程度驚人的造訪與探索,讓臺灣許多專家學者都自嘆弗如。——凌宗魁   多次來臺,在旅程中探訪一棟棟逐漸被遺忘的日式建築,從外觀裝飾到結構分析,皆仔細地被他用手繪與文字載於筆記本,這不僅是珍貴的建築旅行手冊,說是為臺灣日式建築留下重要記錄也不為過。——老屋顏工作室   建築、

構造或是藝術很難用文字清楚說明,過度依賴照相機和攝影機快速紀錄,很難品嚐老建築的風味。在親手繪製的過程中,透過手與眼的協調共用,視覺觀察會更仔細、 思緒過濾下,繪製重點就會被呈現。——景雅琦 作者簡介 渡邉義孝   1966年生,日本一級建築師。風組‧渡邉設計室負責人。尾道市立大學兼任講師,東亞日式住宅研究會會員。NPO法人・尾道空屋再生Project理事,日本民俗建築學會正會員。活躍在文化資產界,致力於歷史建築調查與老屋活化,所參與的民間公益組織,協助政府和民間單位修復、活化、再利用老屋空間,重新創造價值。自2011年起,多次來台,考察臺灣各地近代日式建築,數量多達數千處,並以手繪筆

記的方式紀錄建築特色。   著有《食風日日~橫斷亞洲旅行日記》(日經BP社),合著有《自建/創造家的自由》(旅行人)、《小鎮再造的空屋活用術》(建築資料研究社)、《認識亞塞拜然的六十七章》(明石書店),《臺灣日式建築紀行》為首次與日本以外出版社共同企劃,海外首發的著作。 審訂者簡介 凌宗魁   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曾任職於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中原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等,現任職於國立臺灣博物館。著有《圖解臺灣近代經典公共建築》、《Brick Taiwan:積木臺灣經典建築,用樂高積木打造43個古蹟與地標》、《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

建築》、《紙上明治村2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福爾摩沙的西洋建築想像》等。 譯者簡介 高彩雯   臺灣大學中文系、中文所畢業,東京大學亞洲文化専攻博士課程修畢。現為中日文譯者,有時寫專欄。喜愛文史、散步與貓咪。譯有《山口,西京都的古城之美:走入日本與臺灣交錯的時空之旅》(幸福文化)、《跟貓咪快樂同居》(啟動文化)、《幸福為何是哲學的問題呢?》(麥田),共著《現代日本的形成:空間與時間穿越的旅程》(遠足文化)。譯稿賜教及工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臺灣日式建築散步地圖 ☛導讀 深情而專業的近代建築探索旅程    凌宗魁 ☛推薦序 最熟悉

的地方往往最容易忽略    老屋顏工作室 ☛推薦序 手繪建築圖的魅力 景雅琦 ☛譯者序 用建築專業掌握臺灣特色的一流紀錄 高彩雯 ☛序   我為什麼會迷上臺灣日式建築? ☛第1章   所謂臺灣「日式建築」,到底是什麼? 臺灣日式建築的源流與特色 第1回   臺灣日式建築的種類 第2回   日本近代建築流派 第3回   臺灣和日本的「日式」,這裡不一樣! 第4回   在美麗島上開出花朵的種子〜和風元素和臺灣風土的影響 ☛第2章   臺灣日式建築散步 第1回   潮騷吹拂的記憶——西部海線老車站 第2回   友人分享的寶藏——佳里郵便局 第3回   彷徨行路中的遇見——去台中看日式建築

第4回   與百年前職人的邂逅——山佳車站 第5回   日式住宅再生——台北青田街老樹下 第6回   緣份牽起的道路——台南咖啡館 第7回   歷史建築與孩子的共同記憶——台南新東國小 第8回   還諸天地的美——金山的望海洋樓 第9回   競彩奪艷的都市之美——新竹舊城散步小劇場 第10回 巨大工廠的第二春——花蓮在發生的事 第11回   靜謐的音階——追尋「洋小屋組」的美麗 第12回   日本時代的記憶——活證人的敘述 ☛第3章   臺灣日式建築手繪日記 第1回   陳茂通宅周邊——都會中的溫暖結界 第2回   新竹新埔——因為真而產生的美 第3回   桃園富岡——旅行沒有正確答案

第4回   朴子清木屋——侯孝賢電影場景般的事件 第5回   北投淡水金山——想把這份熱情「外帶」回日本 第6回   佳里及周邊——街區歷史的楔子 第7回   松山療養院——所長宿舍平面圖首度公開 第8回   金華街台大——傾聽「凝凍的音樂」 第9回   花蓮——不為人知的日式建築寶庫 第10回   二水竹山——新舊共存的奇蹟 第11回   嘉義里港——刻畫臺灣近現代歷史記憶的洋樓 第12回   旗山美濃——機緣總藏在偶然之中 第13回   台北——高密度的建築傑作 ☛附錄:臺灣日式建築地點資訊   導讀  深情而專業的近代建築探索旅程   臺灣建築文化資產保存:歷史與現狀   臺

灣的《文化資產保存法》,將日本時代遺產視為保護對象,不過是近20年前的事。   1982年頒布文資法之初,開宗明義第一條即是以「發揚中華文化為宗旨」。最初全臺只有四處日本時代建築被指定為古蹟[1]。在當時敏感的政治氛圍下,社會對於是否保存日本時代建築的觀念分歧,1985年的桃園神社保存為代表性爭議事件。改建與保存兩種立場的人士各自提出觀點,其中贊成保存理由也反映了特定時代價值:為了見證日本侵華的「國恥紀念物」與「八年抗戰戰利品」為由、並藉此證明中華民族建築風格「仿唐式建築」的延續。最後在縣議會投票表決不拆除而留存,並且至今仍使用「桃園市忠烈祠」為古蹟正式名稱。   爾後因政治解嚴民主化、黨

外人士出任行政首長等氛圍轉變,社會對於日本時代的治理功過重新評價,落成時間日漸長久的日本時代建築,也受到越來越多是否需保存的討論。1990年代起,中央及各縣市政府陸續委託學術單位,進行「近代建築」的普查與基礎資料建置。   最初尚未將日本時代的近代建築視為具有法定文化資產的保存對象,只是作為對於未來的研究及社會觀念轉型奠定基本的資料庫。1994年,臺北舊城內外發生數起日本時代建築拆除爭議[2];1998年臺北市陳水扁市長任內,北市府一口氣將博愛特區內十處日本時代建築指定為古蹟[3],從此將日本時代建築視為古蹟保存的觀念逐漸確立,但最初被保存的對象,也大多是如總統府等以西方歷史主義風格為主,產

權屬於公部門的大型官廳。   然而日本時代的建築遺產,除了公共官廳,還有一大部分是見證居民生活的住宅。1999年921大地震後,許多房舍在構造有安全疑慮需盡速拆除的背景下,2000年臺北市民政局委託學術單位進行市區日本時代住房及職務宿舍的普查與價值評估,並依據其歷史意義、稀有度與珍貴性、區位等條件給予保存優先順序的評等。同年民進黨第一次於中央執政,2002年林全任財政部長時,檢討戰後各公部門接收使用日本時代資產的正當性,要求資格不符的佔用單位返還資產,同時也盤點其中是否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化資產。   在臺北,中央便以前述調查研究成果為基礎,啟動政府所屬機關閒置官舍清查與追繳,大量產權轉移造成

許多日本時代住宅或被拆除、或被指定為文資保存。但整體而言拆除的比保留的多得太多,在經過比較後,因「不具優先保存急迫性」而快速消逝的比比皆是。2010年臺北在郝龍斌市長任內,舉辦「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籌備期間推動「臺北好好看」系列計畫,則是另一項由地方政府系統性主導,大規模剷除市內可能具有文化資產潛力的日本時代住宅政策。三十多年來文資政策背景遞嬗,民間對於何者為應該保存之文化資產的觀念,也逐漸形塑出有別於官方立場的僵化標準與價值觀。   渡邊義孝的視角:深情而專業的眼神   在民間日益自發關注日本時代建築遺產的氛圍下,來自日本的渡邊義孝建築師(以下稱作者),發現臺灣還有為數不少的日本時代建

築,他展開深入與廣泛程度驚人的造訪與探索,讓臺灣許多專家學者都自嘆弗如。   原本在日本千葉縣開設建築師事務所的作者,2011年來臺參加建築會議,發現臺灣尚存不少戰前近代建築,從此多次造訪臺灣,探訪各地或者使用中、或者閒置的日本時代建築。作者探訪觀察取樣豐富,可總歸為以「日本時代建築」為對象,而並非僅限已經給予法定文化資產身分的古蹟及歷史建築,因此看到更多面向更廣,甚至正在進行保存搶救運動的案例,並且也利用谷歌地圖技術(Google Maps)製作「在臺灣的日式建築map」,為當代臺灣如何看待日本時代遺產的視角,留下來自旁觀者的珍貴歷史紀錄。   作者的觀察視角出自有趣的兩種身分:首先他是

日本人。戰後的日本人對於臺灣的認識程度,普遍與戰前截然不同,有許多人甚至不知道臺灣曾經是日本領土的一部分。但311震災後日臺兩地交流日漸頻繁,像是重新打開了文化互動的視野,許多日本人驚覺臺灣竟有如此豐富的建築文化,是自己祖先曾努力在異地生活的證據,這大概是臺灣人比較難在別國體會到的衝擊與體驗。然而這些日本時代傳入臺灣的建築風格形式、技術工法,卻又和在日本本土的近代建築有所差異,這就凸顯了作者第二個身分的觀察角度。   他也是一位空間擘劃的專業者「一級建築士」,這是指取得日本國土交通大臣頒發執照,得以從事面積500平方公尺以上、高度超過13公尺建築設計監造等業務的建築專業技術者。但是他卻不以在

這個世界上生產新構造為職志,而是致力挖掘探索刻劃過往生活痕跡的舊建築,並且使之重現光彩的空間再利用。也因此在他閱歷無數日本老建築的眼睛來到臺灣之後,可以敏感並細緻的指認臺日兩地建築,從大尺度的環境涵構到細部構件做法之異同,並以精準的專有名詞描述空間特徵,曾被媒體報導稱為「比教科書還詳細」。   其實在臺灣建築教育的必修課程,目前普遍尚缺乏以臺灣建築史為主體的系統性完整介紹,而是將其依附在所謂西洋建築及中國建築的大框架下,在整學期的末尾略為提及,直至專題選修甚至研究所的課程,少數學生才有機會深入認識自己土地上充滿故事的老建築。作者深入廣泛的紀錄成果,正好補足臺灣人欠缺從建築專業角度認識自身環境

的缺憾,適合做為全民自我教習的建築教科書。   除了建築專業知識之外,作者鉅細靡遺的旅程紀錄,讓整本筆記充滿溫暖情感,尤其可從書中登場的許多臺灣人,看到保護這些立於臺灣土地老建築的觀念逐漸普及。跟著作者的探索旅程,除了希望更多讀者認識更多受到妥善利用的舊建築空間,激發對老屋的運用想像,進而將保存與修復老建築當作空間使用的常態選項而非特例。也更期許臺灣的空間專業者,除了擅長在一張白紙般的基地上平地造樓,也能致力於創作出更多以尊重老屋保存為條件,在其上發揮設計功力的新舊融合作品,延續老建築乘載共同記憶和集體經驗、連結人與土地牽絆的匯聚認同功能。 凌宗魁 國立臺灣博物館規劃師   [1]省

屬第二級古蹟臺中車站、臺南地方法院、下淡水鐵橋與院轄市屬第二級古蹟臺北公會堂。   [2]勸業銀行舊廈、臺大醫學院舊館、國民黨舊中央黨部陸續傳出拆除消息,最後前兩座指定古蹟保存或局部保存。   [3]分別為總統府、臺灣銀行總行大廈、司法大廈、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專賣局、臺灣總督府博物館、臺北賓館、臺大醫院舊館、監察院。此皆為正式指定名稱,戰前與戰後混用的紛雜名稱反映臺灣浮動式的多元史觀。 推薦序1 最熟悉的地方往往最容易忽略   幾年前在Facebook的日式建築討論社團裡,出現了一位熱愛臺灣日式建築的日本建築師,以一篇篇的手繪建築旅行紀錄引起了社團成員們的

熱切討論,透過網路與新聞媒體報導擴散後,讓越來越多人也開始反思臺灣日式建築的價值,這位建築師,就是來臺多次並擅長以手繪方式記錄的渡邊義孝先生。多次來臺參訪的他,在旅程中探訪一棟棟逐被遺忘的日式建築,從外觀裝飾到結構分析,皆仔細地被他手繪與文字在筆記本裡,漸漸累積了一本又一本的筆記,這不僅是他個人珍貴的建築旅行手冊,要說是為臺灣日式建築留下重要的記錄也不為過。   雖然在網路上景仰渡邊先生已久,也曾在臺灣有過一面之緣,但直到近期才與他本人真正經由介紹認識,然而地點並不是在臺灣,而是在日本。老屋顏今年十月受本書中也有提到「尾道空屋再生計畫」之邀請,前往廣島的尾道舉行了一場對談講座,與會的另一位講

者便是渡邊先生。尾道這座小鎮在山坡上興建了許多和洋混合風格的別墅與茶屋,不過戰後經濟重心轉移造成人口流失,造成華宅變成空屋而荒廢,所幸透過「尾道空屋再生計畫」的努力,已替許多空屋重新找到利用價值。這其中過程,擁有一級建築士頭銜的渡邊先生在建築背景調查、圖面量測、建築修復等方面,提供了很多專業的協助與建議,他同時也是尾道空屋再生計畫的重要成員之一。   尾道的這場講座非常精彩讓人印象深刻,老屋顏跟在場日本朋友們分享了臺灣鐵窗花、磨石子等建築元素之美,而本人非常親切又熱情的渡邊先生,則分享了在臺灣所紀錄到的日式建築。他提到,臺灣與日本的日式建築雖然看似風格相近,但因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與建築年代等

因素影響下,在細節上產生了適合當地的建築樣貌變化,這些細微的差異可能連日本人都不常留意,卻令他迷戀不已,也是他經常來臺旅行的原因。   記錄臺灣建築元素的過程中,我們總跟讀者說,最熟悉的地方往往最容易忽略。臺灣有許多日治時期的官舍、民房,常被視為源自日本,風格樣式完整複製的建築,透過渡邊先生所觀察到的臺日建築間細微差異,列舉出各種差異下的緣由,並在書中進行詳細解說。相信讀者看過此書後,也會驚覺原來在臺灣的日式建築面貌居然如此多元。   相對於大型官方建築,渡邊先生更加鍾情於較小規模的車站、郵局、宿舍或民宅,本書將帶領讀者前往旅遊書鮮少介紹的地方,除了詳細的建築紀錄,也是渡邊先生近期的旅行紀

錄,當成遊記閱讀亦十分有趣。作者透過外國人觀點描述來臺的旅行經驗,讓我們看到誠實且無偏見的臺灣印象,書裡真實記錄旅途中遇到的人與無法預料的突發事件,訪問紀錄了當地人對古蹟與歷史建築的看法,甚至還有臺日建築與文化習慣不同的自我提問。從書中內容可以看到,雖然渡邊先生在臺灣語言不通,卻與當地人有不少互動,呈現出臺灣對待外國旅人們的友善與熱情,點點滴滴的都被他畫在這本書裡。   老屋顏工作室 推薦序2 手繪建築圖的魅力   認識渡邊先生是在2016年的7月份。當時事務所承接了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的「歷史建築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保存調查案」,我們邀請日籍顧問渡邊先生與松富先生參與調查。兩人都是日

本的一級建築師,對東亞日式建築很有興趣。那時是夏天,非常炎熱,一般而言未修復前的老房子環境都不好,我田野調查時都習慣穿長袖,以免曬傷或被蚊子跳蚤攻擊,但整天下來大家汗流浹背,渡邊先生則是泰然自若。   因為正門打不開,一夥人從圍牆與榕樹的缺口爬進去,映入眼簾的是1930~40年代的松山療養所日式建築,靠近一看,有些細部獨一無二,大夥興奮極了。與大家拿著攝影機狂拍照不同,渡邊先生拿出他的小畫冊,開始繪製建築外觀、構造細部,用非常熟稔的硬線筆觸,快速畫畫、重點上色、標示文字說明,讓建築物在他的畫冊裡活了起來。   後來整體建築物調查完畢,我們到松療所附近的咖啡館交流,討論在現場看到的心得。在討

論過程中,渡邊先生又拿出他的畫冊,畫了參與討論的同事的半身肖像,並標示名字與日期,旁邊就寫下討論重點,這就是他的紀錄方式,讓人印象深刻。   更深入認識渡邊先生之後,我知道他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幾位建築師、會計師、律師、公部門的人、一般居民,在尾道進行空屋再生計畫,透過群眾力量(集資或招募志工等方式),整理社區的老房子,讓無用的死角能變身為社區中聚會場所或民宿。我也親自前往拜訪,住在他們整理好的房子裡。住房空間圍著一個小小的日本庭園,不華麗,有種寧靜的詩意。住房旁有一個小咖啡廳,製作餐飲與排班的人都是社區的婆婆媽媽,熱情招待來訪的鄰居與遊客。   龍造寺町的長屋再生計畫也是渡邊先生與松

富先生和夥伴們參與的計畫,那是一個周邊圍繞著高樓的殘存舊街區,透過15~20年的社區運動,持續將一棟又一棟的老房子保存下來。不同於臺灣主要由公部門積極保存,這裡大部分是私人的屋主自願保留,轉而規劃為洋果子、文創、青年share office……,在我看來,這些以時間累積的空間,已經蘊含活絡的生活與商業。   因為松山療養所的緣份,我與渡邊先生的合作慢慢地展開,現在事務所很榮幸繼續承接台北市政府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對面的副所長宿舍修復設計案,也邀請渡邊先生一起參與調查與修復設計。另外,宜蘭縣政府的「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蘭陽地區二戰軍事遺構群歷史再現計畫-機場設施修復或再利用計畫」也由我們

承接,這是有關宜蘭縣的日治時期掩體壕群(機堡群)及從宜蘭出發的神風特攻隊的故事,我邀請了渡邊先生一起到日本沖繩、南九州踏勘二戰時期日本海軍與陸軍的航空隊與神風特攻隊的歷史。   我推薦這本書,因為建築、構造或是藝術很難用文字清楚說明,現在我們過度依賴照相機和攝影機的快速紀錄,很少能品嚐老建築的風味。在親手繪製的過程中,透過手與眼的協調共用,視覺觀察會更仔細、思緒過濾下,繪製重點就會被呈現。以我自己為例,我在做老建築物的調查時,首先會在現場繪製平面圖、局部立面圖,之後進行量測、尺寸標註,人跟空間開始對話,可以切身理解建築物的空間感。我鼓勵大家在欣賞渡邊先生的手繪圖以後,開始動手繪製自己的觀察。

  景雅琦    景雅琦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譯者序 用建築專業掌握臺灣特色的一流記錄    2016年,在臺南市觀光局主辦的「臺南紅椅頭アンイータウ觀光俱樂部」活動(2018年榮獲Good DesignAward設計獎),第一次聽到渡邉義孝建築師的演講,他的講題是「既懷舊又充滿異國情調的——我一個人的日式建築之旅(懐かしくてエキゾチックー私だけの日式建築の旅)」。不過在演講之前,我早就聽過渡邉先生的名字,許多喜歡臺灣日式建築的人都看過渡邉先生畫臺灣建築,知道有這麼一位「很會畫畫的日本建築師」。他的手繪筆記,會讓人覺得可愛但不是那種輕薄的kawaii,是直指核心,用建築專業掌握臺灣特

色的一流記錄。   不過,看到渡邉先生本人時,第一眼是,啊,非常「真面目」的日本老師的樣子。   紅椅頭觀光俱樂部邀請的演講者,都是知臺愛臺的明星講者,知名度都很高,也養出了各自的哈臺讀者群。像是演講「我和我的臺南(私と私の臺南),ˋ的一青妙女士,出場就氣場不凡,臺下的聽眾眼神表情也很投入。山崎兄妹(ヤマサキきょうだい)是大阪當地人,兄妹兩人像是相聲家一般,說唱逗弄,配上山崎哥哥的插畫,逗得現場大阪鄉親樂不可支。   算是首次在這種場子現身的渡邉先生,從「懷舊」和「異國情調」這兩種日本人看臺灣的視角出發,並分享日式建築map以及他的臺灣手繪建築筆記,還說到自己不小心上了臺灣的電視新聞,竟

把數百人的場子炒到最熱。他一講完,現場聽眾馬上熱烈表示希望能看到手繪筆記的出版。   那時,他只是靦腆微笑。   隔年,我換了新公司。網路媒體新創公司。公司野心不小,從科技評論、懷舊科技書寫、日本文化都有網站,我負責的網站是全日文,面向日本讀者,介紹臺灣文化。在邀請作者時,我想到了渡邉先生。他也很慷慨地接受邀請,不因我們的規模或知名度而端架子托大。不過因為受限於預算,只能請他配合手繪筆記寫1500字左右的散文。還記得那時跟他討論專欄的名字談到半夜,後來決定用「台湾日式建築サンポ、都市探偵の楽しい時間」(臺灣日式建築散步,都市偵探的樂遊時間)。因為對我來說,渡邉先生像是福爾摩斯或柯南,在散步

時腦子裡就跑馬燈式跑著這些建築物的前世今生,因為他是看得懂聽得懂的人,眼前的所有小細節都會自己對他說出故事。   不過,我當時還不知道渡邉先生能寫。   我知道他會畫畫,那是誰都看得出來的,也知道他會演講,因為我有幸聽聞,但他竟然還能寫。在1500字的字數限制下,他寫出他對臺灣建築近乎痴迷的執著,以及因長年浸淫建築專業方能窺知的紋理和細節。   記得山佳站2017年通車時,他似乎在隔海的日本渴望到發抖,同為臺灣日式建築迷的同好們在臉書上說到山佳車站修好了,渡邉先生大受刺激,叫著好想去喔,隔著螢幕我心想唉呀這實在是大叔萌啊。他馬上交了一篇稿,寫下在山佳站修復時,他和帶路的禇老師進到現場,看

到了山佳車站興建時期,一百多年前工匠做的標示記號。他也強調之所以能進行日式建築田調,有賴Google Maps等新功技的功能以及臺灣愛建築人士的熱心。他創的「臺灣日式建築map」,在短時間內增殖到幾百幾千個地點。這些素未謀面的臺灣「友人」串連出的地圖,後來雖然在「古蹟自燃」風險的顧慮下關閉了公開閱覽的功能,現在卻仍然是日式建築之友的重要索引。      後來,網站因故中止,每個月貢獻一篇稿子的渡邉先生,最後交出十篇文章,實在非戰之罪。在編輯他的文章時,覺得有必要讓這些作品面世,問過渡邉先生願不願意在臺灣出版手繪筆記,那時已有兩家優秀的臺灣出版社透過我洽詢他的合作意願。隔著電腦看不到他的表情,但

確實是沉吟了。   過了大半年,有天收到訊息,他問我是不是還想出他的書,還沒確認出版社的意向,我馬上回覆他當然啊。   因為對建築一心不亂的專業和熱切,他的生活更趨向某種斯多噶派的禁欲,一切的核心都濃縮於建築之道。不僅每年飛兩三次臺灣,他還長年關注中亞地區建築。除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工作,也兼任岡山大學的講師,投入「尾道空屋計畫」,媒合老房子與新的創業居住機會,實踐建築師的社會使命,他甚至在TBS電視台和女星高島禮子一起尋訪全日本的珍奇土藏。我常常疑惑,渡邉先生的活力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不管他嗑了什麼,都給我來一點!)   身為渡邉先生的編輯和翻譯,有一次,我們一起走了旗山和美濃的建築田調

之旅。他每天六點多起床—諸位請看他的手繪建築,他精確記下了起床跟坐車的時間,(有時候我會心想,這才是亞斯吧……日本人都是亞斯吧!——不正確發言),然後行軍式看建築看到晚上八九點。和一般觀光客不同,他眼中最美的風景就是我們的日常所經的建築,他也不愛美食,我們每餐飯都在二十分鐘內解決。三月的南臺灣已是酷暑,他背起所有家當(包括單眼相機,兩三個鏡頭和做畫工具)在戶外一個勁的往前直走,或是在暑熱中揮汗畫畫,如此十幾個小時不以為苦。   面對建築時,這位先生真的會自言自語,「這個,應該是(年份)的,那個通氣孔真的是臺灣日式建築的特色,啊這個設計好特別,喔喔喔洋小屋組……」。我幾乎產生了幻視,那些建築彷

彿都在笑了,是不是好久沒遇到這麼懂你們的人了?接著他會拍照紀錄,然後打打開筆記本開始素描。不是佛經裡說佛陀講道百鳥翔集嗎?渡邉先生素描的時候也像那樣,周邊自然湧起人牆,有時候熱情的人們還會回饋給他更多的善意。   我在他身上看到,對建築的真愛,是對空間、歷史與人的相遇的關注,是對建築傳統、特殊的風土和獨具的匠心所交會出的藝術的理解欣賞。   在日本三一一震災以後,日本和臺灣的關係來到了新的熱點,野嶋剛記者稱此為「報恩的連鎖效應」。不過渡邉先生不流於溫情,也不把臺灣視為某些日本民族主義者投射自我滿足心情的懷舊對象,從他的文字和手繪筆記,能看出他不斷學習和誠實反省的心跡。   身為此書的第一

個讀者與譯者,我很幸運能夠藉此得到一個開建築天眼的機會,能跟著學習,指認出我們土地上建築的特色和意義,亦希望這本書有機會能成為讀者生活與旅行的良伴。如此也不枉渡邉先生不辭千里提燈相照--即使他大概也不會感到什麼枉與不枉,無論如何,他依然會自顧自走最愛的建築之路,並因為發覺到哪裡有無人知曉的老屋而暗自欣喜吧。   為了不干擾閱讀,我主要以(*)做編.譯註,並且將註解減到最少。      希望這是一個開始,如果你也愛上臺灣日式建築,傅朝卿的《臺灣的建築式樣脈胳》、凌宗魁的《紙上明治村》、《紙上明治村二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以及吳昱瑩《圖解臺灣日式住宅建築》等作品,是我在翻譯和學習的過程中,從

中受益的建築好書。   也希望在都更與祝融的爪痕下,臺灣能留下更多光陰的證據。有空時也請你給自己多一點時間:閒坐日式建築緣側看貓尾巴怡然溜過的時間、自己玩建築剖繪的時間、想像建築種子過海而來終於在南國風土長出奇異花朵的時間……   高彩雯 序 我為什麼迷上臺灣日式建築?   乍看之下覺得「很美」,然後心想「好懷念」,但是又發現「有哪裡不一樣」。和臺灣日式建築的相遇,對我來說,一開始是伴隨著這種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在日本,我是負責歷史建築的調查、保存、活用等工作的一級建築士。雖說是建築士,老實說,我對「建設嶄新的大型建案」不太感興趣。也幾乎沒心情做什麼「沒人做過的新奇設計」。為

什麼呢?因為我太了解老建築的魅力了。   以高度經濟成長期(1950年代後半期以後)為界,日本建築裡某些東西消失了。大量生產的新建材成為住宅的主要材料,建設公司提供單一整齊的家居建築,城鎮的風土特性因此消融,水泥公寓或高樓大廈也在疏離土地歷史的狀況下開始侵蝕風景。也有所謂的「建築家」,以奇崛的設計引人注意,會設計出遊離於風土氣候和宜居感的住宅。   在那樣的時代潮流中,我和某位建築師相遇了,他是已故的鈴木喜一氏。鈴木先生相信「如果老建築已經存在,我們就應該試著考慮儘可能不破壞的方法」,他說,要細心地好好地觀察老建築。   不只是古老的寺廟佛寺,他也建議我親身去看近代建築(明治~昭和30年

代的洋館或和洋折衷住宅等),也要我畫建築,給我素描的功課。   我走訪了日本各地的近代建築,在嚴寒的風雪中,在暑熱裡,專心描繪眼前的建築。在畫畫時,許多細節清晰地浮現出來。屋頂的形狀,屋簷的深度、窗戶的形式和位置……,每個細節都有意義。也學到了在文明開化的浪潮中,日本工匠如何吸收西洋技術的過程。做屋頂的小屋組構是用洋小屋組的三角桁架來組構的;堆砌石頭和磚塊的組積造的技法;地板和牆壁的洗石子技法或南京雨淋板等等,我才明白了和魂洋才的歷史。我們不是用輕省的拿來主義,直接使用歐洲或美國的設計,是配合了多雨高溼的日本氣候巧妙變化了建築技法,我也發現日本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尤其結合了優秀的木造工匠技術

,成就了獨特發展型態的美感。   鈴木老師常對我說:「畫畫,要凝神注視被畫的對象上百次,沒有比這更能了解解築的方法了」。他也說:「古老的建築和近代建築,濃縮了建築職人和設計者的誠實心情。」此言非虛。和他認識三十幾年,我現在還是一遇到心動的建築一定馬上打開筆記本或素描簿。我繼續著自己的旅行,追逐快速消逝中的日本各地近代建築,尋索建築保留和再生機會的可能性,這一切,都是和師父相遇的結果。   「日本的近代建築,還活在臺灣」   直到最近,我才知道這件事。不只在日本,在韓國、在中國境內也留下許多日本統治時期興建的近代建築。不過,在人民的共識之下,舉國家之力,作為文化財,這些建築得以被保全、推進

、活用的國家,臺灣可說是領先的。(照片)我被此事深深感動。   2011年,臺灣、日本、韓國三地的大學老師、建築師、對歷史建築有興趣的市民們共同組織了「東亞日式住宅研究會」,研究會田野調查的第一彈,我走訪了台北和台南。   在當地,我看了保存.改建中的日式住宅的現場,也參觀了已經蛻變為觀光資源,被活用的建築物,也訪問了台北市的職員及歷史建築的屋主。   透過這些訪查,我親身感覺到「跟日本相比,臺灣在歷史建築的保存活用的案例更豐富,居民的意識和法律制度也更先進」「作為日本統治期的歷史遺址的意義相對稀薄,讓它變身為『時尚觀光地景』的意義反而更顯著」。讓日本人「懷念的街景」,並不在日本,反而在

臺灣得以保全,產業價值也被認可,這點甚至使我感到「羨慕」。   同時,從建築設計的面向看來,我又逐漸覺察到某種「違和感」。   在臺灣日式建築裡的「近代建築」,大略可分類為「官廳、銀行、販售業等大型特殊建築」、「小規模擬洋風建築(所謂的「洋館」)「和風建築(和館)」,尤其是「洋館」與「和館」,我發覺在臺灣能看到比較多「和日本不一樣的設計」。   「地板較高」   「外推的窗戶(出窗)很多。角落建築的出窗很多。出窗的下面還有地窗。」   「明明是小型建築,但是用洋小屋組做屋頂。」   「南京雨淋板的角落建築,多用鈑金覆蓋。」   我發現這些就是我感受到「異國情調」的原因。但是為什麼會出現

那些差別呢?臺灣人對這些是怎麼想的?從日本來的旅人,有沒有發覺到這些特異之處?   不久,我開始在臺灣島內旅行。既美麗又強而有力的日式建築,存在於美麗島的各個角落。跟我分享這些建築情報的是網路上無數的「朋友」。我不知道他們的長相,但因這些朋友的善意支持,我得以持續日式建築之旅。完美活用的幸福建築、不為人知埋沒在哪個街道的珍品、朽壞不堪的廢屋……拆除派和保存派衝突的案例。不管哪一個,都見證了臺灣和日本的牽繫,也是卓越的設計師和誠實的職人攜手打造的作品。我越來越著迷,也在筆記上記下了這些相遇。   我對臺灣日式建築的熱情暫時還無法降溫吧。從今以後,我還會一次又一次,拿著飛臺灣的機票,飄洋過海去

看日式建築。  

小組積分競賽合作學習融入面積單元對五年級學童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建中平面圖的問題,作者蔡依瑾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以小組積分競賽合作學習教學法與傳統講述式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在面積學習成就、學習動機的影響,並進一步了解學童的學習感受。本研究採質量混合設計,以自編的測驗蒐集量化資料,以半結構式晤談蒐集質性資料,隨機選取臺南市新化區某國小兩班共47位學童為樣本,其中男生21位、女生26位。研究者以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一班為實驗組接受以小組積分競賽合作學習教學法融入數學教學;另一班為對照組接受傳統講述教學法教學。教學前,實驗組學童接受「數學學習動機量表」前測;教學後,兩組學童皆接受「面積成就測驗」,實驗組須再接受「數學學習動機量表」後測。研究分析以SPSS 21.0 為統計工具,進行描述性統計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等方法分析量化資料,並對實驗班學童進行半結構式晤談蒐集質性資料,研究結果如下:一、國小五年級學童在面積單元各向度的數學解題表現不同:實驗組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及「三角形的面積」表現最佳;對照組在「三角形的面積」及「梯形的面積」表現最佳,實驗組與對照組皆在「複合圖形的面積」表現最差。而各題型的答對率實驗組皆高於對照組,實驗組的標準差亦皆低於對照組。二、以小組積分競賽合作學習教學法與傳統講述教學法進行比較,實驗組學童在「面積成就測驗」的表現顯著優於對照組。三、實驗組接受以小組積分競賽合作學習教學法融入數學教學後,其在「數學學習動機量表」的前、後測沒有顯著差異。四、從質性的晤談中

,學童皆認為以小組積分競賽合作學習教學法融入數學教學,讓 課堂更為活潑有趣,進行積分競賽不僅能夠提高學習的動機,也更能專注於課堂 學習,而合作學習也會讓每個人更有參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