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口登記條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戶口登記條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陸益龍寫的 超越戶口:解讀中國戶籍制度 和陸益龍的 戶籍制度∶控制與社會差別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党委安全工作部(保卫处)也說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1958年1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了维持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國社會科學 和商務印書館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社會學系研究所 王宏仁所指導 臧曉瑩的 「私生」房屋產權的形成與發展:以深圳某「城中村」為例 (2020),提出戶口登記條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土地制度、城中村、「私生」產權、利益、深圳。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傅豐誠所指導 劉衛邦的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農民工流動趨勢的變化(1978~2018)─經濟發展、農民工移動與制度變遷之探討 (2019),提出因為有 戶籍制度、土地承包制度、剩餘勞動力、兩權分離、三權分置、集體土地所有權的重點而找出了 戶口登記條例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制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則補充:原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以法律形式嚴格限制農民遷居城市,限制了城市間人口的自由流動和在中國大陸境內的自由遷徙,在城市與農村之間構築了一道政策高牆,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戶口登記條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超越戶口:解讀中國戶籍制度

為了解決戶口登記條例的問題,作者陸益龍 這樣論述:

本書主要探討了中國現行戶籍制度的改革問題。其中包括:從正義論視角剖析了現行戶籍制度與普遍正義原則之間的距離,實證資料中分析了戶籍制度對社會整合的影響戶籍立法的角度,探討了作為一項社會管理制度的戶籍制度改革方向、路徑和策略問題、博弈的角度,分析了戶籍制度改革過程中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均衡點,問題後提出了建構公民身份制作為戶籍改革目標的理論設想。 作者簡介: 陸益龍,男,1966年12月生於安徽樅陽。2000年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社會學博士,2000-200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後留校任教,並被聘為安慶師范學院兼職教授。 序 徹底改革現行的

戶籍制度,為中國人民造福1 正義:社會學視野中的中國戶籍制度一 問題及意義二 制度的正義原則三 現行戶籍制度與正義的距離四 結語2 歷史中的戶籍制度一 從「登人」到「什伍」制二 從「編戶齊民」到施行教化三 保甲制的沿革3 1949年後的中國戶籍制度:結構與變遷一 秩序重建與戶籍控制的選擇二 反城市化的邏輯與戶籍制度安排三 戶籍制度改革:困境與需要四 結論與討論4 再流動壁壘:城市農業戶口階層狀況一 農民及其分化與流動二 新中國農民進城的歷史及制度背景三 城市社會中農民階層的基本狀況四 城市社會中農民階層的職業地位五 城市社會中農民階層的收入地位七 城市社會中農民階層的政治地位八 境遇與前景:城

市中農民階層的再流動及其壁壘5 先賦與自獲:戶口遷移與城市移民的狀況一 遷移 流動與移民二 遷移理論三 城鎮移民及其遷移類型四 我國城鎮移民的構成五 城鎮移民的社會流動六 分配與自獲:移民社會流動的機制6 黏附與剝離:基層戶籍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一 機構設置:條塊分割二 程序:黏附性的條件三 剝離:真實人口事件的再現7 戶籍屏障與二元化通婚圈的形成一 戶口差別與擇偶制度二 同類戶口聯姻與通婚圈的二元化三 結論8 西部大開發中的戶籍制度創新一 戶籍制度的結構變遷及社會影響二 制度功能與區域社會發展三 戶籍制度創新與區均衡發展9 戶籍制度改革與城鄉關系的協調發展一 城市與鄉村:分治還是走向一體?二

城市規模與發展:控制還是讓市場來調節?三 人口遷移和流動:「直流」還是理性選擇?四 戶籍身份與資源配置:「歧視」還是平等?10 進城做工人員的法律偶遇11 制度供給不足與農民的收入和負擔問題12 戶籍立法:權力的遏制與權利的保護13 戶籍的制度改革的均衡點:利益相關者的博弈14 社會生活的民主化與戶籍管理體制模式的選擇15 公民身份制的建構附錄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附錄2 計划經濟時期的糧票 近些年來,有關改革中國現行戶籍制度的呼聲越來越高了,各地改革戶籍制度的具體實踐和嘗試也陸續有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並取得了不少值得重視的進展。這可被看作是中國社會正在發生著深刻

變遷的又一個極其重要的側面。 戶籍制度是中國一項涉及全體人民的切身利益和中國社會生活之基本形貌的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制度。中國現行戶籍制度的基本出發點,其背後隱含的意識形態理念的屬性,其意義、功能、結構和變遷,其在當代面臨的各種迫切需要改革的問題,當前正在和將要持續展開實施的戶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等等,所有這些都是非常急切地需要學術界予以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由於對戶籍制度的認真研究是當前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前提,戶籍制度的改革又涉及到全體中國人民的基本權益和幸福,因此,探討當代中國戶籍制度問題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意義,是無論怎麽說也不算過分的。 社會生活民主化與戶籍制度改革 20世

紀70年代末期以來,中國人民的社會生活在改革開發的歷史大潮中發生了漸進,但也是不可逆轉的變遷,社會生活的諸多變動很快就導致了對現行戶籍制度的強烈沖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們,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戶籍制度在現實生活里的實際狀況和諸多問題,人們也幾乎是不約而同地從一開始就形成了一種基本共識,那就是現行戶籍制度的改革勢在必行。可以說,在當前的中國,還沒有任何一種社會管理制度能夠引發如此之多的不滿和要求改革的呼聲。 現行戶籍制度關系到全體人民的幾乎所有的基本權利。從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到生兒育女,求學、求職,還有調動工作、移民、出國定居;從人們的社會身份認同、社區的成員資格認定,到檔案管理和行使社區

政治參與的權利等等,我們幾乎無時、無事不受到戶籍制度的制約。由於中國現行的戶籍制度比較多地具有限制、管理、管制和區分居民身份等級等方面的功能,而比較缺少國民權益保障、社會服務、社區自治和居民參與的內涵,因此,長期以來,它在給人們提供了一定的身份證明和某些有限的社會保障的同時,也較多地限制了人們在日常生活里本該享有的諸多權利,諸如選擇居住地和遷徙自由的權利;它在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安定感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束縛和不便。由於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中國社會變遷,明顯地具有社會生活民主化的大趨向,因此,它和現行戶籍制度的沖突也就在所難免。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呼吁的戶籍制度改革自然就具有了鮮明的

時代性。 中國現行的戶籍制度,以舊時的計划經濟體制為背景,具有計划經濟體制條件下社會公共管理和社會控制制度的一切基本特征。它把人只看作是簡單的生產要素,試圖僵硬地把人規定或組合進一個徹底被人為計划的社會經濟體系之中。例如,政府曾經按照戶籍實行過基本生活資料的配給制,尤其在物資短缺時期,通過戶籍控制消費的此種功能也就分外明顯。再比如,實行農村和城市戶口的划分以及嚴格控制戶口在城鄉之間轉換與跨地區的遷移,正如很多學者業已指出的那樣,在一定程度上,乃是為了把農民穩定在農村和土上,以便政府能夠迅速地推進國家早期和初級工業化的戰略進程。但是,這樣的制度設計,是以億萬農民為犧牲的,它使廣大農民的居住

、遷徒、受教育、選擇職業以及生產經營活動等基本權利,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它不僅嚴重地造成了國民身份的事實上的不平等,而且還使得中國社會的城鄉差異擴大並趨於失衡,使中國在都市化發展進程中長期延緩遲滯,至今後果猶存。可以說,中國人民已經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這個制度一天不改革,人們就還將繼續為此付出更多的代價。┅┅

戶口登記條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21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FbkadyQbkwY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email protected]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為「本地遊」鬆綁,符合防疫要求的本地旅行團,可以豁免4人限聚令規定,每團人數上限為30。疫情曠日持久,只要情况許可,任何社會都要在防疫和恢復正常民生之間尋求平衡。市民抗疫疲勞,每逢假日,一些離島及郊遊熱點經常人山人海,酒店住宿度假(staycation)和「香港飛香港」等「仿旅遊體驗」大受歡迎。政府因應疫下人心,有條件放行「本地遊」,既是順水推舟,同時亦可促進本土經濟撐就業,讓氣若游絲的旅遊業多一分希望,業界有責任嚴格執行防疫要求,以行動證明豁免有理,若有旅行社敷衍塞責,甚或陽奉陰違,當局必須嚴懲,以儆效尤。第三波疫情打擊本港經濟,失業率升至6.4%,大多數行業的就業狀况均見惡化,旅遊相關行業是重災區之一,失業率急升近1個百分點,達到11.7%,是SARS後最高。

蘋果頭條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如無意外將在兩周後揭盅,但無論是誰勝出,北京都不會高興。《蘋果》以電郵及視像方式訪問了美國資深和青壯兩代的中國問題專家,以了解他們對中美關係未來走向的看法。普遍認為,美國對華政策走向全面制衡與對抗;對中共Say No(說不),甚至可被理解為美國政界到商界,以及學術界到媒體的共識。即使看似友中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上台,對中國依然會採取強硬立場。然而,拜登若走回奧巴馬時代的對華政策,卻很難保證是否重複當年的結局,以失敗告終。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跨國民調顯示,許多已發展國家近年對中國觀感越趨負面,在武漢肺炎疫情下更加明顯,創下歷史新高,部份國家比例甚至高於75%。其中,美國人對中國的不滿,亦由2011年的36%暴增至今年的73%。

東方正論
昨日新增五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有一宗源頭不明,令人憂慮隱形傳播鏈未消除,而疫情反覆多日,都未見有特別減退迹象,政府卻在這時放寬禁令,把本地遊旅行團上限設為三十人,而婚禮及會議人數則可增至五十人,並在本周五生效,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日表明是因為疫情與經濟考慮才會放寬,相信後者才是最主要因素。本地遊旅行團可獲得政府資助,但要遵守一系列條件,包括必須是已登記旅行社,並簽署承諾書,確保行程、交通及景點安排的公共衞生得到保障,亦要為旅客購買健康保險及登記聯絡資料,以及進行體溫檢測。

星島社論
近日疫情緩和,限聚措施再度「鬆綁」。政府昨日宣布放寬讓持牌旅行社,在不受四人限聚令規限下舉辦本地遊旅行團,每團人數最多三十人,導遊和領隊會先接受檢測。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強調,旅行社必須確保旅客在用餐以外需要全程戴口罩,而交通工具的人數上限為座位的一半。為配合新措施,旅發局同日推出「賞你遊香港」活動,市民只要在本地零售及餐飲商戶的實體店鋪消費滿八百元,就可換取本地遊名額一個。旅議會表示,業界已準備就緒,最快在星期五已有旅行團,初期會以郊外行程的綠色旅遊團為主。另外,婚禮人數上限亦由二十人放寬至五十人。疫情令市民被困在香港,短期內要去旅行除依靠「旅行氣泡」外,就唯有參加本地遊旅行團。

經濟社評
港府繼與新加坡達成旅遊氣泡初步協議後,昨宣布放寬本地遊人數上限,為谷旅遊業、提振經濟耍出組合拳。疫下振興旅業非易事,須兩手抓,對內搞活特色本地遊,對外繼續與周邊地區洽談建立旅遊氣泡,但關鍵始終是盡快清零,才能增加周邊地區與港恢復通關信心。港府宣布周五將刊憲,放寬本地遊每團人數上限至30人,而旅行社需簽署承諾書,登記旅客資料,全程要團員戴口罩和量體溫,導遊需進行檢測等,旅行社倘違反承諾,將不獲資助。本地遊可申請政府和旅發局兩個資助,前者規定參加綠色旅遊可獲200元資助,後者則購物滿800元便可換本地遊名額一個。當局催谷本地遊,皆因疫情持續放緩,過去7天本地感染為9宗,為了在控疫與穩經濟之間取得平衡,有需要適度放寬本地遊,讓受重創的旅遊從業員有工開,避免裁員。

「私生」房屋產權的形成與發展:以深圳某「城中村」為例

為了解決戶口登記條例的問題,作者臧曉瑩 這樣論述:

在深圳經濟特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外來的新村移民來到靠近城市的郊區農村購買本地居民的土地建房,形成特殊的「城中村」,他們違背中國土地基本法,產生一種新的房屋產權形式——「私生」產權。這種產權形式在過去文獻中被忽略討論,也忽略了它給「城中村」及其所有者所帶來的的影響。本論文將討論,「私生」產權為什麼會誕生?以及它在深圳是如何存在與發展的?本論文採用訪談法和田野觀察法進行資料的收集分析。研究發現,在深圳快速「城市化」這一背景下,外來新村人和本地老村人都想獲得「城市化」帶來的利益,加上外來移民和本地居民之間穩定性的差異性,使得新村人和老村人選擇違反土地法,買賣土地,建立房產,形成了這種本質上並不合法

的「私生」產權。過去二十幾年,新村人出於房產本身的經濟利益和日常生活需求,老村人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政府機構考量政策的落實、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等,讓三個行動者共同維繫了「私生」產權的存在。這種過去不存在的產權形式,最終可能被確認產權,也可能被拆遷。

戶籍制度∶控制與社會差別

為了解決戶口登記條例的問題,作者陸益龍 這樣論述:

戶籍制度屬於一種次級社會制度,對社會關系特別是城鄉關系有著重大的影響。在當今中國社會的快速轉型和現代化的過程中,這一次級制度對社會協調發展的遲滯效應依然存在,因此,探討戶籍制度的創新和戶口政策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陸益龍博士從歷史、理論和經驗三個層面上系統地對這一制度進行了梳理、考察、分析和解釋,揭示了戶籍制度的結構與變遷與社會結構變遷或轉型之間的相互關系和作用。 在本書中,作者以較為翔實的歷史和經驗調查材料,論證了與中國傳統戶籍文化有著一定聯系的、在計划經濟體制背景下形成的現行戶籍制度,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對社會結構剛性特征的形成曾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對中國城市化進程以

及城鄉關系的協調發展,至今仍具有「瓶頸」效應。隨著社會的快速轉型,這一制度的諸多方面與社會系統的運行不相協調,因此,促進戶籍制度的創新,是社會轉型對次級制度的配套改革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 序一序二第一章 導論戶籍制度研究的意義戶籍制度研究的目標戶籍制度研究的現狀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論假設和結構安排第二章 中國戶籍制度的結構與變遷:1949年以前「戶籍」涵義從「登人」到「編戶齊民」「籍」與「權」的結合保甲制:社會控制的強化田賦改革與戶籍制度的嬗變過密化控制與超穩定結構第三章 中國戶籍制度的結構與變遷:1949年以后社會動員:權威話語的控制大躍進

和「文革」:反城市化的邏輯改革開放與戶籍壁壘小結第四章 一個城郊建制鎮的戶籍管理第五章 資源、利益分配與戶籍第六章 戶籍:層級裂痕與流動壁壘第七章 權利、義務與戶口第八章 戶籍屏障與通婚圈的二元化第九章 戶籍制度中的人:角色與觀念第十章 從戶籍身份走向公民身份第十一章 戶籍制度的創新附錄一 調查問卷附錄二 戶口登記條例后記 中國社會正經歷着全面而又深刻的社會轉型,它涉及到文化、價值、制度、組織、資源配置、產業結構以及職業分化等社會的各個領域。所有這些因素及其所蘊含的無數內在質料的每一細微的變化,都無不昭示着從傳統到現代這一巨大的社會連續體上社會轉型運動的進行。當人們有意識地

研究這一轉型或變遷的過程的時候,或濃墨重彩地直接揭示或隱晦曲折地間接暗示這樣一個由現今社會所共享的價值前提:如何切實地健康地加速這一轉型過程,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並進而引導全民或全社會走向理想的、幸福的未來。 社會學是關於社會運行和社會發展的條件和機制,特別是關於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的具體社會科學。我早些時候曾給自己提出了研究中國社會學研究兩大目標,實際上也是兩個大方向:一是對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理論有所貢獻,即社會學要回歸本土,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學理論,當然這種中國特色社會學是有世界眼光和國際品質的,也就是本土化是與國際化相結合的;第二就是要對轉型中的中國社會的認識有所深

化,這種認識包括宏觀與微觀兩個大的維度:就宏觀來說,主要是要把握轉型中的中國社會與現代性的關系,即中國社會如何從前現代性到現代性、從舊式現代性到新型現代性,並研究社會生活是如何沿着該種趨勢變遷的,這可以說是以大見小;就微觀方面來說,則反之,可以說是以小見大,從具體的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社會事實中揭示出社會運行的狀況、現代性在中國的進展。目前擺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是對中國戶籍制度進行系統研究的成果。上述兩個目標或兩個方向,在該書中都涉及到了,因為就第一方面來說,該書可以說是作者在本土社會學研究領域的一種努力和嘗試;而就第二方面來說,該書也從一個特殊的視角幫助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深化了對轉型中的中國社

會的認識。 中國社會轉型包含了社會結構從封閉半封閉的傳統型社會不斷向開放的現代型社會轉變和發展的過程;同時,也包含了經濟體制從集中的計划經濟到效率較高的市場經濟的轉軌。這一轉型過程在1970年代末以后進人了一個加速期,各種結構要素和體制要素都在不同程度上發生着變化。在社會的快速運行和轉型時期,社會關系和結構的協調問題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在事物的快速運動中,各個組成部分之間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如果某些結構要素或體制發生了變化,而其他要素沒有變革並形成系統運行的障礙或阻力,那麼,這種不太協調或失調的狀態將會影響整個系統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鑒於這一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社會學理論發展的需

要,我一直主張並倡導要對中國社會的微觀結構以及社會子系統的轉型狀況進行理論和經驗兩方面的探討,以便豐富和發展中國社會學的社會運行和社會轉型理論。 從結構轉型過程來看,改革開放之前s中國社會結構具有很強的身份屬性。一系列將人們區分為不同身份群體的次級社會制度,構成了一種彈性很低的社會結構體系。身份制主要由四個方面構成:一是階級身份,在1979年前,階級成份對社會成員的就業、通婚、入學、入黨、參軍等地位普升和流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二是戶籍身份,從1958年開始,中國戶籍制度嚴格地將城鎮戶口與農村戶口加以明確的區分,戶籍身份對個人及社會的流動性起着較大的限制作用;三是就業身份,在計划經濟體制

下,社會成員按其就業地位分為三種主要身份:干部、工人和農民;四是所有制身份,改革開放前,中國社會主要存在兩種所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和城鎮集體所有制,這兩種所有制身份的職工在收入和地位方面都有重大的差別。……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農民工流動趨勢的變化(1978~2018)─經濟發展、農民工移動與制度變遷之探討

為了解決戶口登記條例的問題,作者劉衛邦 這樣論述: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前,農民在人民公社制度束縛下無法退出農村,不能自由遷徙,更難進入城市。1978年農村經濟改革之初,安徽、四川等地農民摒棄集體勞動生產,自發進行包產到戶;隔年中共中央允許試行,成效顯著,1981年開始推廣。1982年中共中央發出關於三農問題的「一號文件」,對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全面肯定,至1984年全面施行,隨後人民公社正式廢除。在新制度下,省掉農業集體生產過程中過高的監督成本;交足集體所需,剩餘歸承包農戶,有效改善農民生產的激勵機制:農業生產力提升後,農戶平均分配的狹小耕地中原隱藏性失業的勞動力就變成顯性的過剩,此時過剩勞動力便有從生產率低下的農業中退出的誘因。僅靠制度改革或強

化農業技術投入等措施,無法全面實現農村發展,農村要發展就須解決農業勞動力過多的問題。1978年後中國大陸農業剩餘勞動力開始向外轉移,40年來已有兩億以上的農民轉往非農部門發展,對大陸經濟成長做出巨大貢獻,也改變了城市及鄉村發展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