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烤肉 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戶外烤肉 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グラフィック社編輯部寫的 LOGO與展開:從商標到品牌視覺設計:5大領域×105個知名品牌設計案例集 和五百田達成的 回話的藝術2:「正確答案」得罪人、「聰明答案」會惹人厭!你需要「同感」回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星光燒烤3.0 疫起動起來~~~持疫苗黃卡享9折優惠!! - 圓山大飯店也說明:星光燒烤派對3.0 ~. 來圓山烤肉Bar~. 每週六、日(17:30~21:00)隆重登場!!! 升級版~現場原味碳烤牛、豬、羊. 星光燒烤熱烈訂位中 !! 好想念戶外用餐的時光.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旗標 和大樂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李慧梅所指導 吳奉書的 室內木炭燃燒產生空氣污染物之研究 (2013),提出戶外烤肉 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室內空氣品質、木炭燃燒、燒烤、排放因子、甲醛、PM10 &; PM2.5、健康風險評估。

最後網站多縣市中秋禁戶外烤肉電烤盤逆勢熱銷 - 華視新聞則補充:到底在家用電烤盤怎麼烤,烤肉店老闆幫大家想出解決方法,韓式烤肉店老闆說:「牛肉豬肉雞肉都不要醃漬,直接下去烤油煙就比較不會這麼大,那盡量不要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戶外烤肉 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LOGO與展開:從商標到品牌視覺設計:5大領域×105個知名品牌設計案例集

為了解決戶外烤肉 店的問題,作者グラフィック社編輯部 這樣論述:

【品牌塑造,始於 LOGO。最實用的日本品牌設計案例集】   設計師必備:從小品牌到大企業,都有足夠案例可參考!   店長也要看:想打造自己的品牌,看看別人怎麼做!   本書是集結日本 105 個知名品牌的 LOGO 設計案例集。   本書除了說明各 LOGO 如何誕生的過程,還包含其「展開」,也就是「延伸視覺設計」。   LOGO 的「展開」包羅萬象,可延伸到品牌規劃、信封名片、商品與贈品、海報手冊、網頁與動畫等。透過豐富的 105 個知名品牌案例,探討如何透過設計引發品牌價值、明確傳達企業或店家的經營理念。   本書介紹的對象分為「商店、設施、企業與團體、商品與品牌、活動與宣

傳」五大領域。除了知名企業,還包括小型商店、公有設施、商品、展覽、活動或是推廣地方發展用的活動 LOGO,涵蓋各行各業。無論您是接案設計師,或是想要規劃自有品牌的創業者,本書都能讓您獲得 LOGO 製作及品牌塑造方面的靈感。 本書特色   品牌設計最佳參考書!   從大企業到小商店、基本 LOGO 到延伸商品,應有盡有   各行各業一網打盡,給你源源不絕的靈感!   【精彩範例節錄】   ● 和服店的 LOGO,以「手指與一條線」的極簡設計打造品牌   ● 甜甜圈店的 LOGO,善用圓形及普普風,表現「可以淋上各種配料」的趣味   ● 豆腐店的 LOGO,以像素風方塊完成現代感的設計  

 ● 燒肉店的名片,用仿皮革紙做成一隻牛,令消費者印象深刻   ● 女鞋精品店的 LOGO,用英文花體字拼成優雅鞋面   ● 洗衣店的整體設計,規劃為「洗衣研究室」,展現絕佳技術   ● 旅館的 LOGO展現出「為顧客創造一小片回憶」的經營理念   ● 京都水族館的 LOGO 蘊含著「一滴水與京都群山的景色相連」的印象   ● 殯儀館的 LOGO 是在靜謐柔美的風景中與故人告別的情景   ... 涵蓋「商店、設施、企業與團體、商品與品牌、活動與宣傳」五大領域的精彩案例,快打開本書一探究竟  

戶外烤肉 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得天露營車
下一集9/9 晚上6:30上線哦!
上次皇后鎮是第二次住露營車,
這次才是第一次,
只是比較晚發片而已。

每週二四六晚上18:30準時上片~
訂閱我:https://goo.gl/Dsyej5
訂閱橙橙彤彤日常:https://is.gd/InjMrh
喪屍老爸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walkerdad1228
喪屍老爸IG:https://www.instagram.com/walkerdad1228/
Joan(橙媽)IG:https://www.instagram.com/joan19990627/
工商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電影:https://goo.gl/tA7WGq
狀況劇:https://goo.gl/jD65hB
蜘蛛女孩 Spider Girl:https://is.gd/KPKMfR
搞笑系列:https://goo.gl/MV3iTT
飯店系列:https://is.gd/3vI0ws
開箱系列:https://goo.gl/BQAbKR
美食系列:https://goo.gl/hAEjHn
日常系列:https://goo.gl/tTfGx2
廢到笑系列:https://goo.gl/VMajeF
北海道之旅:https://goo.gl/GMxYoe
東京之旅:https://pse.is/NRVCY
挑戰系列:https://is.gd/EtjO0r
整人系列:https://is.gd/LfkM1A
橙橙廚房:https://is.gd/OnIuzb
彤彤廚房:https://is.gd/fkksAz
橙爸廚房:https://is.gd/bp9z1K

室內木炭燃燒產生空氣污染物之研究

為了解決戶外烤肉 店的問題,作者吳奉書 這樣論述:

為瞭解燒烤店飲食方式產生之空氣污染物對人體健康之危害,本研究選擇10種市售常見木炭,置於管狀高溫爐內燃燒,模擬燒烤店於高溫中再加炭燃燒之形式,並以不同溫度與不同空氣供應量,測試其燃燒後污染物排放差異,再配合氣膠監測儀、多氣體分析儀及DNPH化學吸收,分析木炭燃燒產生之HC、CO、CO2、NOx、PM10、PM2.5及羰基化合物之濃度。由前述測量結果估算排放因子與排放速率,將之與木炭基本成分進行相關性比較,並經由情境模擬轉換為室內濃度進行健康風險評估,供燒烤店木炭使用選擇參考。實驗結果顯示,當空氣供應量控制在10 LPM,燃燒溫度由450 ℃提升至550 ℃,於悶燒階段內PM10與PM2.5受

燃燒溫度影響(P value < 0.05),並隨燃燒溫度提高排放量有上升趨勢。當溫度控制於500 ℃,改變空氣供應量(由10 LPM提升至20 LPM),則是HC與CO於焚燒階段受空氣供應量影響(P value < 0.05),並隨空氣供應量增加排放量有上升趨勢。控制空氣供應量在20LPM、燃燒溫度500℃進行木炭種類燃燒實驗,CO及CO2排放因子範圍分別落於77 ~ 300 g kg-1與776 ~ 1225 g kg-1。各木炭中備長炭(B1)為PM2.5、PM10排放因子最低之木炭,平均值(含1倍標準差)依序為20 ± 4 mg kg-1、36 ± 2 mg kg-1;炭精(I1S)為

羰基化合物排放量最少者,僅偵測到甲醛及乙醛,其排放因子分別為6.1 ± 0.4 mg kg-1、1.3 ± 0.3 mg kg-1。環保球炭(C2S)為燃燒時污染物排放量最高者,其HC、PM2.5、PM10、甲醛、乙醛5項污染物排放因子均為各木炭之首,分別為11209 ± 1276 mg kg-1、16542 ± 2040 mg kg-1、20109 ± 2301 mg kg-1、519.9 ± 200.8 mg kg-1、769.5 ± 31.6 mg kg-1,其中,PM2.5、PM10、甲醛、乙醛等4項,更遠大於排放量次高之木炭5 ~ 10倍,即使該木炭適用於戶外烤肉,其大量污染物排放對

人體健康危害仍不容忽視。針對燒烤店工作人員之健康風險評估顯示,吸入途徑之非致癌風險,以懸浮微粒所造成的健康危害最大,各木炭PM2.5危害商數(HQ)皆大於1;估算甲醛及乙醛的吸入性致癌風險,環保球炭(C2S)、紅木炭(I2)、豆炭(I3S)、環保炭(T1S)及相思木炭(T2)等5種木炭對人體致癌風險已超過容許範圍(10-4),不適合於室內使用;無煙煤木炭(C1S)、環保竹炭(C3S)、炭精(I1S)、龍眼木炭(T3)、備長炭(B1)仍在可接受範圍(10-4 ~ 10-6之間),使用上應儘量縮短暴露於此環境的時間。然而考量無煙煤木炭(C1S)與環保竹炭(C3S)可供熱值較低,且灰分量偏高,僅推薦

炭精(I1S)、龍眼木炭(T3)及備長炭(B1)等3種木炭予燒烤店選擇。以20歲體重70公斤的青年為例,演算消費者的甲醛及乙醛吸入性致癌風險評估,得知平均每年最多可至使用炭精(I1S)燒烤店用餐44次、使用備長炭(B1)或龍眼木炭(T3)燒烤店用餐16次,仍在可接受罹癌風險(10-6)內。反之,若燒烤店使用環保球炭(C2S)為燃料,即使每年僅用餐一次仍會超過可接受罹癌風險度(10-6)。

回話的藝術2:「正確答案」得罪人、「聰明答案」會惹人厭!你需要「同感」回話

為了解決戶外烤肉 店的問題,作者五百田達成 這樣論述:

本書特色   ‧在不經意間,大家都會犯的回話錯誤,多達50種!   ‧以具體場景與實例解說,教你正確的應對方式。   ‧生動的插圖,馬上理解那些讓人困擾的對話情境。   ‧7個具體方法,走到哪裡你都有好人緣。   給建議卻得罪人、下結論結果讓人嫌、謙虛反而被說假仙自誇……   有時候「正確答案」不能說,「聰明答案」會反效果   這個時候,你需要這本「回話的藝術2」。   老闆問:「那件事辦得如何?」   你據實回答:「我已經很努力了,但是……」   結果換來一頓責罵幹譙。   同事約你:「晚上一起吃飯?」   你慎重其事問他:「你找了誰?」「約哪裡?」「吃啥麼?」……   人家會覺得你

麻煩又難搞。   每個人都會在不經意中得罪人,那該如何解決呢?   7方法,幫你與任何人溝通順利,讓任何人都樂意幫你!   你也會這樣說話嗎?「煩人的說話方式」,可怕之處或許就在於:「任何人都會犯下這樣的錯誤。」這些說話方式,讓你在不知不覺之間,與他人漸行漸遠!   稍微翻閱一下本書內容,你應該會馬上發現身邊某些人的行為非常眼熟,令人不由得心想:「啊~我身邊也有這種人!」或是「咦,這不就是那個誰誰誰嗎!」;   ‧愛搶別人的話說。   ‧喜歡歸納重點,搶著下結論。   ‧不斷提出疑問,讓對方覺得被審問。   ‧故意說反話,希望對方給予肯定。   ‧明明愛說教,還要強調:「我這是為你好!

」   ‧想要運用「邏輯思考」分析一切事情。   ‧過度正面思考,讓人感覺脫離現實。   ‧對人太好太超過,造成對方心理負擔。   這些不只是「正確答案」,往往還是「聰明答案」,但就是一整個討人厭、得罪人。   那,我們到底該怎麼回話呢?   其實,你應該心裡也明白:「我平常……,好像也會這樣說話耶?」「呃,我才剛剛被別人這樣說過!」「咦!這樣說不行嗎!?」   本書告訴你,有五十種狀況,你的回話方式不能聰明、不能正確:   ‧講話愛「自嘲」,其實是在「自誇」。   ‧一被稱讚,馬上故作謙虛地回答:「才沒有呢~」   ‧「我就是很○○的人呀。」「我不是一直都很○○嗎?」   ‧「你還是○○

,會比較好……」   ‧「……吧?」「……喔?」「不是嗎~?」   ‧「可是」「反而」……   ‧「可以麻煩你幫我○○嗎?」   ‧把「不好意思」「還請多多包涵!」當做口頭禪。   你可以這樣「同感」回話,因為他們根本不需要你的答案,而是需要你這樣表達「同感」:   ‧「這樣啊……」「就是說啊!」「你一定很難過……」   ‧面不改色地回答:「嗯~?這樣啊?」   ‧清楚直接地表達:「我不想這樣做,可以不要再說了嗎?」   ‧直接提問:「這件事你覺得怎麼樣?」「你遇過類似狀況嗎?」   ‧鸚鵡式回話:「原來問題就出在這。」   ‧誇大情緒:「嗯……然後呢?」「真的嗎!」「好厲害!」   ‧別人

稱讚你時,「馬上道謝,稱讚回去」。       本書介紹了這些說話方式為什麼讓人退避三舍,以及面對這些話題時,你該如何正確地「回話」。簡化日常生活中想要表達的言語,專心認真地聆聽對方想說的話,就能化解誤會,心意相通。在工作、戀愛、朋友、夫妻、鄰居……等等人際關係上,你會感到比原本順利十倍,甚至是二十倍。 專業推薦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執行長  黑立言   三商行33學堂副總經理  許宏榮 作者簡介 五百田達成(いおた たつなり)   作家、心理諮詢師,美國CCE ,Inc.認證,GCDF全球職涯發展師。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畢業後,歷任角川書店、博報堂、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現為自由

作家。以「人際溝通」「戀愛、結婚、工作」「生活心理學」「社會變遷與男女關係」為主題,累積許多作品及演講資歷。   以精闢的分析與親切詳盡的解說深受歡迎,曾參與《解決!99Answer》《我有什麼問題嗎?》等電視節目的演出。此外,也在東京惠比壽開設了「戀愛與工作的職涯咖啡」,專為女性進行人生諮商。以「日本最瞭解女性心理的男子」之稱,獲得廣大群眾支持。   著有暢銷書《與特定人士的相處之道》,銷售量突破13萬本。其他著作包括《媽媽的解僱通知:結不了婚是媽媽的錯?母親與女兒的幸福論》《擺脫偷懶的心態》《小貓、權力與╳╳╳~關於你的弱點》《社群網絡的交流技術》《喚醒幸福的本能──放鬆心靈的方法》《

別再當「沒有第二次約會」的女孩!》等書。 譯者簡介 林佑純   淡江大學應用日語系畢業,曾在日商企業擔任祕書,現為專職譯者。熱愛旅遊及接觸世界各地文化,相信任何類型作品皆有迷人之處。翻譯作品類型有奇幻、文藝、心理、財經、休閒等,期許自己成為廣度、深度皆具的日文譯者。   譯作有:《爸媽不該對孩子說的55句話》《從谷底翻身的暴發哲學》《交辦的技術》《向上管理的技術》《主管不管員工才會變聰明》(大樂文化出版)。 前言  咦……,我好像也會這樣說話? 第1章    這樣說話,給人留下負面印象 1  話題小偷,愛搶別人的話說 2  愛幫別人歸納重點,搶著下結論 3  不斷提

出疑問,讓對方覺得被審問 4  愛說反話,希望對方給予肯定 5  不斷重複同樣話題,讓人感覺厭煩 6  明明愛說教,還要強調:「我這是為你好!」 7  在對話中連連提問,故弄玄虛…… 8  試圖引起對方興趣,話題卻很無聊 9  只憑著一點點的訊息,就想做出評斷 10  言談中太多負面言論、抱怨與批評 11  在談話中不斷回應:「原來如此」 12  一被稱讚,馬上加以否認 第2章    這樣說話,讓人覺得你很麻煩 13  表面上「挖苦自己」,其實是「自我誇耀」 14  動不動就陷入低潮,受到打擊 15  設下「陷阱」,想要引人注意 16  外在表現跟內在性格落差過大 17  語帶狂妄,自命不凡

18  運用「邏輯思考」分析一切事情 19  過度正面思考,讓人覺得你脫離現實 20  對人太好太超過,造成對方心理負擔 21  這樣說,安慰不了人:「這是常有的事……」 22  在談話中,天外飛來一筆 第3章  這樣說話,讓人不想邀你聚餐 23  只是開口邀約,就被不斷地追問 24  談話中出現「小團體」…… 25  連菜單都不看,自顧自地開始點菜 26  對於餐點品質要求太高 27  粗魯地對待服務人員 28  在公開場合開黃腔 29  愛打馬虎眼,不回應個人問題 30  老是把「好忙,好辛苦!」掛在嘴邊 31  只會被動接受邀請:「下次再約我喔!」 第4章  這樣說話,讓人討厭與你

共事 32  說話含糊籠統,摸不著方向 33  頻頻尋求工作細節的指示 34  發言冗長,不說重點 35  「交給你了」:事後卻是抱怨連連 36  詢問公事,只回覆對自己有利的事情…… 37  愛找藉口,自我防衛:「我沒有錯!」 38  為了測試你的反應,不斷挑剔 39  極度固執,說什麼都不會改變想法 40  頻繁使用專業名詞或是外來語 41  愛講八卦、道人長短 第5章  這樣說話,讓人感覺不愉快 42  「我是○○類型的人……」 43  「……吧?」「……喔?」「不是嗎~?」 44  「可是」、「反而」…… 45  「你還是○○,會比較好……」 46  「你能幫我○○嗎?」 47  「

還請多多包涵!」 48  經常弄錯遣辭用字 49  下了班,還在使用工作用語 50  把「不好意思」當作口頭禪 第6章  七個方法,讓人樂意跟你聊不停 1  看著對方說話 2  「五訣竅」成為擅於傾聽的人 3  掌握「兩性溝通」的訣竅 4  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自己」 5  相處起來輕鬆愉快的人,最受歡迎 6  大方散播愉快的情緒 7  與人相處「六分飽」,不用太焦慮 前言   咦……,我好像也會這樣說話?   在你的生活周遭,是不是曾經遇過這樣的人呢?   ‧他也不是什麼壞人啦,可是跟他講起話來就是會覺得……,很累。   ‧明明是個好人,可是跟他講話就是會莫名煩躁……   ‧其

實也不討厭他,但就是覺得很難聊。   ‧我們其實認識蠻久了,可是跟他說話實在很麻煩,所以我有事通常會去找別人。   眾人印象中「相處起來很累」或是「很難聊」的人,通常最大的原因,其實出在他的「說話方式」。說話口氣、態度令人感到不悅……有時跟對方人品或能力完全無關,無意間的一些小習慣,無形中卻會降低外界對那個人的評價。   像這樣「在不自覺之間,讓別人心生不悅的說話方式」,本書稱為「煩人的說話方式」,並將介紹五十種代表性的類型。   ‧把「反正我……」「我也可以……」當作口頭禪   ‧說教就算了,還硬要說「我是為了你好……」   ‧談話中不斷回應「原來如此」   ‧講話愛「自嘲」,其實是在

「自誇」   ‧約他出去,總是會有回答不完的問題   在本書中,會分析這些說話方式為什麼讓人退避三舍,以及面對這些話題的「應對方式」。只要稍微翻閱一下內容,大家應該馬上就會發現身邊某些人的行為非常眼熟,令人不由得心想:「啊~我身邊也有這種人!」或是「咦,這不就是那個○○嗎!」   只是……,過不了多久,你應該也會察覺到另一件事情。「我平常……好像也會這樣說話耶?」「呃,我才剛被這樣說過!」「咦!這樣說不行嗎!?」……   沒錯。「煩人的說話方式」可怕的地方就在於「或許任何人都會犯下這樣的錯誤」。一個人的說話方式出了問題,並不會嚴重到被別人指責,因此要自己察覺到絕非易事。   在說話方式

上不得體,只是給談話的對象帶來小小的壓力而已,也不至於會被別人當面指責:「欸,你可以不要這樣嗎?」所以很容易不斷重複同樣的錯誤,造成眾人逐漸遠離你。最後才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跟你說話時的笑容有些敷衍,朋友、同事的聚會,也開始不會邀請你參加──像這樣看似在恐怖電影中才會發生的情節,很可能也會發生在你的周遭。   所以,本書中也會提到關於「『煩人的說話方式』的改善方法」。如果你看了書中的內容,自覺到「難道我也讓身邊的人這樣想嗎?」那其實是非常幸運的,只要往後慢慢改變說話的方式就可以了。   這麼一來,別人慢慢會覺得你「很好聊」、「好相處」,更容易邀請你參加聚會。無論是在私人或工作領

域、男性或女性,都會比較容易認同你的做法。在職場、戀愛、朋友、夫妻、鄰居……等等人際關係上,你會感到比原本順利十倍,甚至是二十倍。   看到這邊,有的讀者可能會懷疑起來,會這樣一語斷定的我,又是哪一號人物呢?因此在這邊讓我稍微自我介紹一下。我的名字是五百田達成,是本名,並非筆名。至今曾有編輯、廣告企劃、作家、心理諮詢師等等職業經歷,主要從事有關人際溝通的工作,可以說是「表達方面的專家」,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思索著「該如何用言語打動人心」的生活課題。   但即便是這樣的我,也曾經犯下同樣的錯誤。在執筆時,我也曾羞愧不已,汗顏地心想:「嗯──其實我好像也會這樣?」總之,本書是我

回顧四十年經驗,凝聚「說話技巧」的集大成。   「煩人」這個詞,有時候是非常危險的字眼。一句話就能夠輕易地拒絕他人,甚至讓別人或自己身陷孤獨的漩渦。我之所以採用這個詞當作書名的一部分,正是希望突顯、強調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本書的主旨並不在於嘲諷他人錯誤的說話方式。而是希望閱讀過本書的讀者,能夠盡量避免因為「說話方式」而被周遭的人冷落,或是只因為誰說話「煩人」,就冷淡地對待他。只要能夠簡化日常中想表達的言語,並且能專心、認真聆聽對方想說的話。一定能夠化解彼此間的誤會,心意相通,促進人與人之間的良好人際循環。   在閱讀過本書之後,如果你能更加樂意瞭解身邊的「某個人」,稍微增加一點和他相

處的時間,那將會是筆者最大的喜悅與榮幸。祝福各位讀者的人生,更加充滿希望、溫暖的光輝。 第1章 這樣說話,給人留下負面印象1話題小偷,愛搶別人的話說A:「我上個禮拜去郊外烤肉耶~」B:「烤肉啊,我最近都沒時間去玩。可能已經兩年沒烤肉了吧……」A:「……是、是喔?然後啊,我跟朋友在烤肉的時候……」B:「啊,不過……要在戶外烤肉,也得準備很多有的沒的吧?這樣我還是比較喜歡找家店慢慢享受……」A:「……」像B那樣,在談話中,把對方的話題變成自己的話題,我將他稱之為「話題小偷」。這段對話,一開始是由A開啟話題的。他本來可能想跟B分享旅遊中的趣事,或是發生了什麼小插曲。但是B對於「烤肉」這個關鍵字產

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反應,開始述說「自己最近都沒空去玩」、「烤肉要準備起來也挺麻煩的」……等等有關自己的想法跟經驗。對於A來說,當然會產生「話題突然被B搶走」的錯愕感受。就算不露骨地用「偷」這個字來形容,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意外有不少人會做出類似的事情。舉例來說,有的人在開會時聽著報告,腦袋裡卻是在想其他的事。「等他講完之後,我也要提出自己的意見。」「啊,我之前也有過這個點子!」「什麼時候才輪到我報告啊……」像這樣,滿腦子想著有關自己的事情。當然,看起來像是有在聽,但其實完全聽不進對方說了些什麼。好不容易等到對方說完,就迫不及待地接話:「其實我覺得……」不先對對方所說的話做出回應,而是馬上開啟自

己的話題。搶走別人要說的話的「話題小偷」,跟在開會時只等著別人說完,專門「搶話說」的人,在本質上有著相同的問題,那就是根本沒有用心聽別人說話,造成「提問及回應」的意志特別薄弱。對任何人而言,有人願意傾聽你說話,遠比自己聽別人說話要來得高興。就連像心理諮詢師這類「傾聽的專家」,也必須適時切換自己在工作、生活上所扮演的角色。可見要做到無時無刻都傾聽別人的話,是十分困難的事情,更何況是完全沒有受過特殊訓練的普通人了。在聽別人說話的同時,大多數人在腦海中盤算著:「我還要跟他說那件事……」「要趁還沒忘記的時候,趕快跟他說才行。」「聽著聽著,忽然覺得肚子好餓!」……等等,大約有七~八成是跟自己有關的事物。

也正因如此,任何人都很有可能會成為「話題小偷」。如果你覺得自己也有這樣的傾向,在與別人談話時,可以試著在對方說話時「記住」他說了些什麼,清楚到甚至能在事後複述、寫下,以這樣的決心去聽別人說話,才能避免分神想自己的事,專心聽對方想表達的。首先就從牢記這點開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