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特 拜 登 歐 巴 馬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杭特 拜 登 歐 巴 馬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亞歷山大‧孟洛寫的 紙的大歷史:從蔡倫造紙到數位時代,跨越人類文明兩千年的世界之旅 和理查‧羅吉利的 最狂野的夢:從《金驢記》到《裸體午餐》,跨越兩千年的迷幻異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英媒曝杭特筆電幾乎不設防,獨立選民棄拜登改挺川普 - 新聞內容也說明:科技專家形容,杭特筆電內藏經典的勒索材料,包括喬拜登(Joe Biden, 見圖)的私人電郵/手機號碼、喬拜登特勤隨扈姓名、柯林頓(Bill Clinton)夫婦與裴洛西(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 和商周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江文鉅教授所指導 簡佩玲的 一位初任國小校長之職涯自我實現歷程  (2009),提出杭特 拜 登 歐 巴 馬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職涯發展、自我實現。

最後網站英媒曝杭特筆電幾乎不設防,獨立選民棄拜登改挺川普則補充:科技專家形容,杭特筆電內藏經典的勒索材料,包括喬拜登(Joe Biden, 見圖)的私人電郵/手機號碼、喬拜登特勤隨扈姓名、柯林頓(Bill Clinton)夫婦與裴洛西(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杭特 拜 登 歐 巴 馬,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紙的大歷史:從蔡倫造紙到數位時代,跨越人類文明兩千年的世界之旅

為了解決杭特 拜 登 歐 巴 馬的問題,作者亞歷山大‧孟洛 這樣論述:

2011年英國皇家文學協會(RSL Jerwood Award)非小說獎得獎作品 一項簡單的中國發明如何包覆整個世界? 在紙的表面上,銘刻人類歷史上最為重要的理念。   來自中國的偉大發明──紙,   如何影響並改變世界?   亞歷山大‧孟洛藉由《紙的大歷史》這本書,   探究紙張引發的人類革命和開創的文明軌跡   它的力量,絕對不「紙」如此!   看似輕薄柔軟的紙,是推進歷史的載具,   也是世界各地劃時代創新與大眾運動所使用的渠道   它撼動中西,掀起人類革命,改變了世界的樣貌!   紙在中國漢代的宮廷裡問世,為知識和思想理念的傳播帶來革命性的轉變。在隨後的兩千多年間,紙張讓理念、宗

教、哲學和宣傳能更便利地傳播全世界。紙張也是第一個成本夠低廉的書寫介面,它便於攜帶、可以印刷成書本、小冊、傳單和雜誌刊物,能夠被大量製造,並且可以廣泛傳布。紙張使得不同時代、不同群體間學者彼此的持續對話成為可能,他們各自的理念因此得以穿越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建立關係。   孟洛的《紙的大歷史》一書便是追索紙這項劃時代發明的西傳旅程,故事從佛經譯者開始,他們是紙廣泛傳播到中國、日本、韓國和越南的主要原因。   《紙的大歷史》敘述了神學家、科學家和藝術家如何運用紙張,建立阿拉伯阿巴斯王朝的知識世界,以及那些攜帶紙張、在絲路上絡繹於途的傳教士和貿易商旅。本書也清楚說明了當紙於1276年終於傳至歐洲

時,它對於在書案前創造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學者與翻譯家而言,有多麼的不可或缺。   《紙的大歷史》顧名思義是在追索紙張從發明到發展的歷程,孟洛將本書的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紙張在東亞的故事,第二部分為紙張在中亞與中東的發展,而第三部分則為紙張在歐洲的凱旋。藉由《紙的大歷史》,孟洛認為紙張開創了一個新世界,自由思想在其中得以成長茁壯,並且使得從科學到音樂的種種科目因此而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紙的時代。現今,紙張仍然圍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它被堆放在書桌上,包裹著食物,攢放在我們的皮夾裡。但是,在這個數位世界,會是紙的時代畫上休止符的時候嗎?這是一個關於一項簡單的中國發明如何包覆我們整個世界

的故事,在紙的表面上,銘刻著人類歷史上最為重要的理念。 國際各大媒體一致讚譽   孟洛既身為歐洲歷史學者又是中文學者的專業身分,給予這本書一個廣博的面向,又因為他是一位筆下有鮮明畫面的作家,能以生動的方式述說故事,而更增添光彩。──伊恩‧芬雷森(Iain Finlayson),《泰晤士報》(The Times)   孟洛是一位熱愛中華文化的作家,學問浩瀚淵博……他探尋造紙術西傳的蹤跡,在印刷術最終讓紙張完成其使命之前,他強調紙張在《古蘭經》流通的過程裡扮演的角色,以及紙張在阿巴斯王朝時期「學問知識大高峰」的地位。──傑森‧史考特-華倫(Jason Scott-Warren),《泰晤士報藝

文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優雅呈現之作。──《經濟學人》(Economist)   孟洛……沒有放過檢閱任何一筆檔案資料,他搜讀所有相關的史籍,探索一切的途徑,不遺漏任何一條哪怕是冷僻的線索,總而言之,蒐羅材料,到了堪稱上窮碧落下黃泉的程度……本書中談到先知、〈啟示錄〉和《古蘭經》的章節,論述精闢,值得一讀再讀。同樣精彩、而且相當具有睿智見解的,是作者關於禁止和許可所有1680年代、大革命前的法國文字史料出版的段落,以及如讀者所期待的,那世界上頭一次盜版作品的出現……《紙的大歷史》是一本必須寫出來的作品,也是一本讀者必看之作。──《印度電訊報》(T

elegraph India)   流暢可讀……極具知識性……年鑑般的敘事書寫,以史前時代的洞穴炭筆塗鴉開場,最後以數位線上電子報收篇,全書充滿輕快而可喜的研究文字……是一本上乘之作。──約翰‧蘇德蘭(John Sutherland),《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孟洛筆下的這部歷史詳盡而富學術價值,行文相當優美,這是一部關於紙對人類文明帶來驚人衝擊的橫掃千軍之作。──崔斯坦‧杭特(Tristram Hunt)   引人入勝……充滿洞見……孟洛是一位敏銳而充滿睿智的嚮導。──《四面話語》雜誌網站(Quadrapheme)   或許紙張會受到揶揄,認為是對樹木的摧殘

浪費,在我們這個數位化的世界裡,更是無用的過時之物。但是,孟洛在這部旁徵博引的歷史作品裡提醒我們,紙是世界文化的底層基礎……從伊斯蘭教的各種科學軌跡,到哥白尼於1543年發表的《天體運行論》,孟洛雄辯滔滔地展示,紙張在將「真理交到讀者手上」這幕大戲裡,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自然》雜誌(Nature)   孟洛突出了紙張這件事物的角色,因為紙張無處不在,實在太容易受到忽略……這部精緻細微的史書同樣也強調書寫扮演的角色……讓人在迎向數位時代時,仍然對書本的前景抱持著希望。──《雪梨晨間快報》(Sydney Morning Herald)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孟洛(Alexander M

onro)   曾在劍橋大學與北京修讀中文。曾在《時代》雜誌駐倫敦記者、路透社駐上海特派員,並參與中國朝代歷史《龍位》(The Dragon Throne)及《歷史上的七十次偉大旅程》(The Seventy Great Journeys in History)部分章節撰寫。曾主編兩本遊歷詩選,包括《中國詩選:城市與流放》(China: City and Exile)。   2010年得到傑伍德文學寫作獎助計畫(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 Jerwood Award)獎金資助,支持《紙的大歷史》寫作,這本書是孟洛的第一本個人作品。現與妻子居住在英國科茨沃爾德(C

otswolds),並以當代中國為主題從事創作。 譯者簡介 廖彥博   政大歷史系碩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   著作有《一本就懂中國史》、《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與白先勇合著)、《決勝看八年:抗戰史新視界》等;紀錄片《關鍵十六天》編劇、籌畫。   譯作有《大清帝國的衰亡》、《謊言的年代:薩拉馬戈雜文集》、《情婦史》、《OK正傳》、《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掙扎的帝國》等書。 導讀 王舒津 台灣版作者序 第一章 紙張追蹤 第二章 文字始末 第三章 蓄積土壤 第四章 紙張問世 第五章 邊陲之地 第六章 紙張之雨 第七章 紙上生涯 第八章

交棒傳播 第九章 愛書之士 第十章 造書成冊 第十一章 新樂之聲 第十二章 巴格達學問盛世 第十三章 分裂的歐洲 第十四章 譯介歐洲 第十五章 新的對話 第十六章 車載斗量 尾聲 漸褪的蹤跡 謝詞 譯後記 廖彥博 參考書目 《經濟學人》書評   據說,紙是在西元105年,由一位名叫蔡倫的宦官,在中國洛陽供職時發明的。蔡倫以桑樹的樹皮和植物的纖維研磨成漿,然後將其曬乾、鋪成片狀。紙的成本低廉、攜帶方便,而且可供印刷;它重量輕盈、可吸收墨水,而且質地強韌。在隨後幾百年間,紙已經取代了竹簡和絲帛,成為中國書寫文字的載體。   將近兩千年以後的今日,每年都有超過四億噸的紙張和紙板、報紙、大型紙

箱和小香菸紙捲、牆上的廣告傳單和書籍被生產製造出來。本書作者孟洛對於這樣精疲力竭的一一詳述這五花八門的種類並不感興趣,他甚至對紙的用途裡,最重要的一種創發:紙鈔,也同樣沒有詳述的興趣。他宣稱說:「歷史上最有激勵振奮作用的思想理念,已經搭上(紙)表面這班便車了,」實際上等於是將前述這些可堪寫成專書的各種功能,只當成是陪襯的細節。   孟洛的焦點擺在他知之甚詳的中國。當希臘人和古羅馬人還在石碑上銘刻、在羊皮捲上寫字時,中國的讀書人已經在運用紙張了。到了西元四世紀時,中國成了一個紙張的文明,而佛教則成為第一個將經典書寫在紙張上,以向人們傳教的宗教運動。隨著佛教傳播到高麗(今韓國)與日本,造紙術同樣

也傳到這些地方。   蔡倫發明的造紙術在751年的怛羅斯之役以後,開始了它向西方傳遞的過程;中國的軍隊在此役中,遭到阿拉伯阿巴斯的軍隊擊敗。中國的俘虜教導阿拉伯人造紙技術,到了795年時,巴格達有了一座造紙廠。在九世紀時,《古蘭經》一般已經以紙張傳抄,而不是寫在羊皮捲上了。   在歐洲,紙張的運用隨著1439年古騰堡發明活版印刷術而有了大幅躍進;印刷機成了強大的馬達引擎,造就了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時期的各種文化思想、宗教和科學革命。馬丁‧路德翻譯的德文版《聖經》是第一本暢銷書籍。人權的概念透過書籍傳播;大眾傳播藉由報紙而得以達成。活版印刷術的發明,更加證明了蔡倫在一千三百餘年前的發明,具有劃

時代的重要性。這使得孟洛得以在本書裡主張,紙的發明比起諸如電力、盤尼西林、玻璃或內燃機之類的創發,來得更加重要。   從紙鈔到盥洗室使用的廁紙(中國自八世紀開始使用),紙張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舒適,也使得理念思想的傳播更為便利。它的用處在這部歷史當中,更值得大書特書。另外一方面,電腦和網路的出現,構成了紙張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像孟洛這樣優雅追索紙的大歷史的書籍,終有一天會成為明日的陳跡。 導讀(節錄)   二○○八年北京奧運,中國重回世界舞台,迫不及待且雄心壯志地向全球展現自身文化,令人目眩神迷的文房四寶、竹簡論語與舞動的卷軸展演的,不僅是一個崇尚書寫與紙張的歷史文明,更隱晦地指出此文明自竹簡

邁向紙張的軌跡。紙張作為書寫的平面與文字的載體,在數位發達的今日,顯得有些過時甚至岌岌可危。然而也拜科技之賜,這個圍繞紙張發展的文明及紙張本身,才能被展演至全世界的觀眾面前。這樣一個拗口迂迴的邏輯,與此番展演所聯繫的歷史、文明與全球,被《紙的大歷史》這本書的作者以一種更戀物、更懷舊、更宏觀也更鉅細靡遺的方式呈現出來。   本書的作者孟洛,在劍橋大學與北京研讀中文,對於中國歷史與紙張的熱愛在本書中表露無遺。在語言與文字的巴別塔中,作者試圖以紙張為媒介,黏合出一個世界性的文明地圖。或許是作者身上流竄著大英帝國的血液,因此關於紙張與發明者的故事,作者以一種世界帝國般的宏觀視野,熱烈繾綣地回望著一個

遠方的文明;並以一種達爾文進化論式的視角,讓紙張從中國到全球的傳遞過程,緊緊呼應著世界文明的進程。紙張的傳奇,雖然自東亞發軔,得經由西方的認證才能完成。   本書第一章便是以馬可‧波羅(Marco Polo)拉開序幕,《馬可波羅行記》中描述的元帝國,每天有一千輛馬車將白銀往京城裡送,並且擁有鍊金術般的紙鈔製造法。紙張在元帝國不只握有財富的象徵,也握有統治的權柄。此一橫跨歐亞的帝國靠著撰寫中文、藏文、波斯文與蒙古文等各種語言的敕命律令,治理著轄下幅員廣闊的疆域。馬上民族的驍勇善戰只能征服,得是紙張才能砌起一個帝國。這一切或許都要感謝千年前的蔡倫。   《紙的大歷史》顧名思義是在追索紙張從發明

到發展的歷程,作者將本書的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紙張在東亞的故事,第二部分為紙張在中亞與中東的發展,而第三部分則為紙張在歐洲的凱旋。紙張的產生先決得是文字書寫的需求提升,並且讓紙張之前的書寫媒介屈居下風。因此,蘇美的楔形文字、埃及與中國的象形文字,以及其後衍生的語言巴別塔,為紙張的出現築建了舞台;而蘇美泥版的厚重、埃及莎草紙的脆弱,與中國甲骨青銅竹簡的不食人間煙火,則預告著紙張的登場。西元一世紀,皇帝命宦官蔡倫為皇家藏書閣整理圖書,為尋求更好的書寫材質以便詳加記錄藏書,蔡倫浸漬植物纖維來磨成紙漿,此番程序研發出來的紙張製作快速且易於使用。鄧太后青睞的這種「蔡侯紙」取代過去神祕又尊貴的青銅

與竹簡等書寫載體,進入官僚體系與知識階層。竹簡成就了先秦的聖哲經典,卻也因為亂世中的散佚而遺失了經典。紙張的便宜、大量、易於攜帶與書寫自由,不僅能縫補秦朝焚書坑儒的傷痕,更打開了漢朝經典詮釋的話匣子。紙張的柔韌與親民性格更預示了隨後中國歷史的走向:一個書法的文明與佛教的興盛。   人稱書聖的王羲之,開啟了中國書法文明的璀璨篇章,據悉王羲之是從對天鵝彎下脖頸的觀察當中悟出運筆揮毫的技法。可想而知,承繼王羲之遺澤的中國書法,自當飽含生機氣韻與流暢優美。紙張的柔韌賦予中國文字表達情感的可能,更提供中國文人一方仕宦之外,得以吐納天地、揮毫己懷的自由空間。另一方面,紙張的親民性格則使其德澤遠及邊陲之地

,如敦煌藏經洞所見證的。二十世紀初西方考古隊絡繹不絕地進入中國西北之境尋寶,讓此地數以千計的佛教石窟重見天日。其中,敦煌藏經洞中總數超過四萬兩千卷的手抄經卷,尤其驚為天人。   藏經洞中四萬多件的卷軸,幾乎全是紙張,佛教經文即占了五分之四。紙張書寫出一個佛教盛世,與一個靠文字與紙張便可得渡的信仰。抄錄經文、保存經文與供奉經文皆是功德,簡單重複的梵唄唱頌,亦可取代艱深晦澀的經文讀講。紙張成為佛教渡化眾生的信使,隨者佛陀的恩澤雨露灑向日、韓與越南諸國。韓紙、日紙相繼問世,紙張在這些國度不僅披上炫目的金銀華裳,更催化了在地文字的產生。   藏經洞中的經卷不僅數量龐大,使用的語言更高達二十幾種,漢

文、藏文、梵文、波斯文、粟特文、回鶻文……,絮絮叨叨唱和出一個紙張譜出的大唐盛世。藏經洞如一個時光隧道,我們得以望而遙想各國僧侶、各式人種與奇珍異獸不絕於途的大唐盛世。在這一個盛朝底下,紙張進得了上層菁英的書閣,也出得了眾聲鼎沸的市肆;紙張承載得起聖哲的智慧、經典的重量、文人的情思、庶民的救贖與異國的旅程。如同唐朝的詩人白居易,藉著紙張,他可以文思泉湧成一名詩人,也可以經世濟民如一介儒家聖哲,亦可以抄錄謄寫如一佛門弟子。紙張至此,在東亞的故事即將告一段落。   藏經洞向我們預示了紙張即將開啟的世界旅程,而《馬可波羅行記》的出版,則證明紙張的旅程至少在相當於中國的元朝時已然在歐洲落腳生根。《馬

可波羅行記》出版問世後二十年間,便出現另五種不同語言的新編版本。藉由紙張,馬可‧波羅筆下那個物資豐饒的帝國,讓西方心神嚮往,觸發之後的航海大發現,西方終於征服了世界。紙張在東亞統治帝國、書寫帝國,而最終在西方完成了它的世界霸權。而這個紙張霸權能夠環遊世界,還得仰賴《一千零一夜》的魔法地毯助其一臂之力。   如果說,紙張在東亞幫助佛陀普渡眾生的方式,是不斷地抄寫經文,那麼紙張在中亞成全阿拉拿下天下的方式,便是為《古蘭經》描繪美麗的扉頁。   紙張在唐朝已經遍布朝廷、士大夫、詩文、宗教與貿易市場,迎來了它在中國發展的巔峰。與此同時,不斷擴張的大唐版圖也在怛羅斯河畔與大食帝國(阿巴斯王朝的伊斯蘭

哈里發帝國)短兵相接,大食帝國的軍隊在怛羅斯之役後所帶回的俘虜,將中國的造紙技術傳到了中亞,紙張由東亞往全世界的交棒傳播正式開始。   怛羅斯河流經之處,自古為商旅絡繹不絕的絲路。遠方物品經此輾轉買賣,異國風情的妝點,將能輕易為其標上奇珍與昂貴。相傳白居易為胡人之後,而胡服、胡服與胡毒,迄今仍是大唐電影《通天帝國》的吸睛之處。中國書籍在畏兀兒胡人手中自然也搖身成為神聖而充滿魅力的事物,即便以游牧為傳統的畏兀兒人大多不識字。然而,畏兀兒人在西域所建立的回鶻王廷尊摩尼教為國教,此一追求書籍之美的宗教,替畏兀兒在紙張西傳的故事中占了一席之地。   摩尼親自撰寫經文,因此摩尼教打從一開始便視書寫為

極端神聖之事。摩尼教將書寫等同於靈魂,優美的字體必來自潔淨的靈魂。隨著驚人的傳播速度,摩尼教東至中國境內、西至北非,成為第一個世界性的宗教。遠比語言更能溝通世界的圖像便成為摩尼教經書的重心,因此,顏色、圖畫、幾何線條與花卉藤蔓爬上宗教的扉頁,藝術找到了救贖之處。摩尼教的美在中亞花繁葉茂,或許得力於早先在此地撒下種子的波斯。   伊斯蘭隨後強勢地征服了中亞十數個世紀,繁忙的貿易與遷徙自古為此地匯聚的多元文化,並沒有因此銷聲匿跡。縱使此地分歧龐雜的語言與文字,促使穆罕默德的女婿為了成就一個團結的帝國,而將阿拉伯文的《古蘭經》版本定於一尊。然而,中國的繪色、摩尼教的裝飾技法,以及受到影響的波斯細密

畫,仍持續不懈地令《古蘭經》更加璀璨奪目。《古蘭經》上作者與繪者皆能留名,這樣的雙署名昭告著日後伊斯蘭經文與藝術共生的特質。當蒙古的鐵騎踏上這塊土地,興建起無數在陽光下閃耀著青綠光芒的清真寺,是鑲嵌其上的《古蘭經》文令其更加熠熠生輝,幫助起草設計的則是紙張。   隨著真主的神力日益遠播,《古蘭經》的數量也日益增加。伊斯蘭來自一個熱愛吟詠而對文字冷漠的民族,而最終這個宗教所締造的哈里發帝國,其統治基礎卻是一本仰賴紙張的經書。 王舒津(佛光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台灣版作者序   我在二十出頭的年紀時,曾經騎著馬、搭乘吉普車遍遊蒙古。這裡一片壯闊景色,而圍籬、道路和房屋,這些尋常的文明印記

,在此毫無蹤跡。在離開以前,我已經在地圖上標記出所有和成吉思汗有關聯的地方,特別是他青年時期和早年崛起時經歷之處。   我到斡離(Onon)河去旅行,這裡是成吉思汗出生長大的地方。我跟隨他的人生進程,看著他逃離殺父仇人的追捕,充當馬賊直到有朝一日崛起於草原,在蒙古各部的一次大盟會上,升起氂牛尾製成的帥旗。   他完全沒有接受過教育,在各個定居文明的堂皇威嚴面前卻顯得毫無畏懼。然而這位有史以來最大帝國的創立者很快就發現,在以紙張施行統治時,帝國運作方能臻於至善。   在此時紙張已經遍及亞洲多數地方,但是它在十三世紀的歐洲仍是新奇而無足輕重的物事,還靜待著屬於它的時刻到來。   我在倫敦長

大,說到這座城市,就令人想起那惡名昭著、而且還無休無止批評抨擊這座城市的報業媒體。它們在城市西側的弗列特街發展起來,這裡是舊日倫敦的金融中心。這是一座充滿書籍、雜誌和報刊的城市。我父親會穿著他那件細條紋西裝步行去上班,他一邊讀著舊式寬版《泰晤士報》,一邊還得忙著設法在街衢之中穿行─這可是一項須同時兼顧平衡、節奏和專注力的壯舉。不過,這樣的舉動在一座滿是由律師、詩人和匠師們所寫下、刊印出文字的城市裡,這並不是罕見的事情。   這本書說的就是我父親如何能夠讀到手中報紙的故事。它首先在亞洲開場,當中滿是皇帝、狂熱信徒、傳教士、詩人、激進分子、文官公僕、書法家、神學家、宣傳家和清潔工的記載。與其說這

是由一群心志堅定的天才譜寫下的記載,不如說是一則關於識字大眾的故事,大眾閱讀的緩慢進展,先從亞洲開始,然後是歐洲,最終遍及全世界。   而最重要的,這本書說的是一個平淡無奇的書寫平面,成為知識和理念傳遞者的故事。隨著這些思想理念受到更多的人們閱讀,它們在宗教和政治層面上,就受到愈來愈多的人們所信仰秉持。   即便我們已經減少對紙張的使用,我們的世界仍舊持續見識到它不可或缺的價值所在─紙張在多元社會裡的角色,與在由政府宣傳所主導宰制的社會一樣。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在一個由紙張所構成的世界裡生活。 第二章  文字始末 那些紙頁仍然是一片空白,但是卻讓人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認為文字就在那裡,

由隱形的墨水寫成,吵嚷著要浮出紙面,被人看見。 ──伏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文學藝術與常識》(The Art of Literature and Commonsense) 書寫是紙張的必要條件。回頭看看兩千多年之前,紙的早期歷史,在它還未成為書寫文字的載體以前,看來有如一個更加久遠龐大故事的序曲。以麻布為主要材質製成的中國包裝紙,自西元前二世紀末即存活至今,它是紙張在文字出現以前的遺跡;而當距離中國古都長安(今天稱為西安)三百二十公里遠的放馬灘,出土一張時間標定為西元前二世紀初期的古地圖時,表明了一個紙張的新角色。關於紙張上書寫文字的證據,另有若干可以將時間

標定為西元前一世紀後期的例證,但是這些證據的數量相當稀少,而且幾乎都只剩下碎片。 馬可‧波羅記載道,早在紙張經由人們努力嘗試後,被用來當作書寫的平面以前,中國人將紙張拿來做風箏(風箏在當時被稱為「紙鳶」),運用紙張來發送軍情信號、做為窗紙和裝飾之用。 要是沒有書寫這項功能,紙張的成就雖然不會那麼光輝璀璨,卻也能有相當豐碩的成果,不過,當我們回顧紙張初始使用那蹣跚的起步時,我們就如同坐在書桌前的納博科夫一樣:對著一張空白的紙頁,確信隱匿在紙面之下的文字,終將浮出紙面,被人看見。因此,書寫的問世是紙張「史前史」的一部分,這個「史前史」是紙張其中一項角色的背景因素,而這項角色將能改造世界。而書寫則是

人類的各種發明裡,最為奇特、也最巧妙的一項,因為它保存了最是轉瞬即逝的事物:話語。 畢竟,話語是人們彼此間包裝自身理念與經驗的方式。而話語做為一種溝通工具,自然是有缺陷的;作家福婁拜(Gustave Flaubert)寫道,人們的言語「只像走江湖賣藝人耍猴戲時敲打的破鑼,哪能妄想感動天上的星辰呢?」可是,這種遲笨而缺點多多的工具,仍是我們所擁有最為通用的溝通方式;語言仍然是溝通交流時使用的貨幣。它將我們的思緒和經驗從歷史長河裡搶救出來,再存活一小段時間。

一位初任國小校長之職涯自我實現歷程 

為了解決杭特 拜 登 歐 巴 馬的問題,作者簡佩玲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一位初任國小校長為研究個案,從校長的生命故事及職涯實現歷程,回溯找尋其人格特質及自我認同發展的軌跡並探討影響的因素,藉由個案的故事提供相關研究的範例並作為學習的對象。本研究方法採用質性研究法並利用文獻蒐集、觀察、個案校長的晤談、對個案的同儕校長的訪談,個案校長其他文件資料等方法收集資料,再將資料予以編碼,透過研究個案的回饋及三角檢證提高此研究的信度及效度。經過歸納分析整理,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ㄧ、原生家庭清苦使校長學會面對弱勢困境。二、父親是校長的重要他人及楷模學習的對象。三、自組家庭後帶來責任及自律。四、重要他人的滋養與重視,終於認同有成。五、關鍵事件使校長接受自己,奮發向學並養成

吃苦耐勞的特質。六、校長養成豐富且多元,建立縱向及橫向人脈關係。七、處事及成熟度不受年齡影響。八、根據個案校長成功的領導特質歸納出成功領導者的條件。最後,依據結論提出建議作為往後有意規劃校長之路的教育人員及後續研究者的參考。

最狂野的夢:從《金驢記》到《裸體午餐》,跨越兩千年的迷幻異域

為了解決杭特 拜 登 歐 巴 馬的問題,作者理查‧羅吉利 這樣論述:

作者簡介理查‧羅吉利Richard Rudgley一九六一年生於英格蘭罕布夏郡,是備受讚揚的作家與電視節目主持人,著作曾被翻譯超過十二國語言。在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獲得社會人類學與宗教研究的一級榮譽學位之後,赴牛津大學研究人種學、博物館人種學與史前史。一九九一年,他的首本著作《必需品:麻醉品文化史》(Essential Substances: A Culture History of Intoxicants)獲大英博物館普羅米修斯獎(British Museum Prometheus Award),為該獎的第一位得主;一九九八年出版的《精神作用性物質百科全書》(

The Encyclopaedia of Psychoactive Substances),同樣廣受好評;同年出版的《石器時代的失落文明》(Lost Civilisations of the Stone Age)提出有力證據,證明歷來的文明比起一般所認為的,更應歸功於史前時代遺留下的偉大文化。他為英國第四頻道和許多跨國頻道製作並主持了多部紀錄片,例如《石器時代的祕密:蠻族與異教徒》(Secrets of the Stone Age: Barbarians and Pagans),同時也將此寫作成書。二〇〇六年,他出版了《異教重生:邪惡力量或西方精神的未來?》(Pagan Resurrectio

n: A Force for Evil or the Future of Western Spirituality?),書中從多種角度切入,論述北歐神話中的原型如何於西方精神中再現。他也是英國皇家地理學會(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與美國Asatru民俗學會(Asatru Folk Assembly)的會員。Arktos出版了他的《必需品:麻醉品文化史》,書中爬梳西方文明中麻醉品的歷史;《最狂野的夢》集結了從古到今藥物經驗的相關書寫;《蠻族:黑暗時代的祕密》(Barbarians: Secrets of the Dark Ages)則研究歐洲的黑暗時代。譯者簡介張雅

涵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曾任職翻譯公司,現為出版社編輯、英法文譯者。發表過一些散文和論文,得過一次文學獎,寫過一本碩論;出社會後管了一年多譯者和專案,最後發現自己還是比較喜歡玩語言、跳舞和管文字。本書為譯者第一本譯作。譯者信箱:[email protected]楊惠君政大英語研究所碩士,從事翻譯工作多年,譯作豐富,包括《飲食與愛情》、《法律與文學》、《建築的表情》、《完美的房子》、《生命就是堅持信念,走到最終》、《藍花楹下的孩子》、《歐洲家庭手作料理》、《十二幅地圖看世界史》、《聲音的奇妙旅程》、《用一天說歷史》等。相關著作:《優秀的教養,是相信孩子的能力!》《先知的鞍囊

:朝聖者的奇幻之旅》《執著的力量:與拿破崙‧希爾的21世紀對話》《生命就是堅持信念,走到最終》《藍花楹下的孩子》《被埋葬的記憶》《被放逐的孩子》 【導讀】嗑藥之作為祭壇儀式/吳雅鳳序論 化學剪貼第一部 飛天油膏FLYING IN THE OINTMENT潘飛兒的藥膏/阿普留斯The Ointments of Pamphile/Apuleius(125-180)豬圈裡的宗教裁判所/巴托羅美歐‧史匹那Inquisition in the Pigsty/Bartolomeo Spina(1475-1546)女人就該脫衣裸體/吉安‧巴蒂斯塔‧波塔Women are Made to C

ast Off Their Clothes and Go Naked/John Baptista Porta(1535-1615)螞蟻酒春藥/約翰‧海頓The Ant Wine Aphrodisiac/John Heydon(1629- c. 1667)讓人失去理智一天/吉安‧巴蒂斯塔‧波塔To Make a Man Out of His Senses for a Day/John Baptista Porta(1535-1615)隆迪比里斯醫師談反春藥/法蘭索瓦‧哈伯雷Anti-Aphrodisiacs According to the Physician Rondibilis/Franço

is Rabelais(1495-1553)神奇藥粉/喬凡尼‧薄伽丘The Powder of Marvellous Virtue/Giovanni Boccaccio(1313-1375)魔修女/蒙塔古‧桑莫斯The Satanic Nun/Montague Summers(1880-1948)《反菸草》節選/詹姆士一世A Counter-blaste to Tobacco/King James I(1566-1625)第二部 狂喜帶著走PORTABLE ECSTASIES把菸草帶回來/詹姆‧慕尼How They Brought Back Tobacco/James Mooney(1861-

1921)惱人的墨西哥祭司塗油禮/荷西‧德‧阿科斯塔The Abominable Unction of the Mexican Priests/José de Acosta(1539-1600)烏羽玉舞/安東南‧亞陶The Peyote Dance/Antonin Artaud(1896-1948)穆拉印地安人的迷幻鼻煙/約翰‧巴普帝斯特‧馮‧施必、卡爾‧腓德希‧馮‧馬堤烏斯The Hallucinogenic Snuff of the Muras Indians/Johann Baptist von Spix (1781-1826)and Carl Friedrich Philip von

Martius(1794-1868)麻醉鼻菸與我族起源/傑哈多‧亥歇─杜馬托夫Narcotic Snuff and First Origins/Gerardo Reichel-Dolmatoff(1912-1994)希瓦羅獵頭人的迷幻藥/麥可‧喬‧哈納Hallucinogens of the Jivaro Headhunters/Michael J. Harner(1929-)海地殭屍毒/韋德‧戴維斯Zombie Poisons of Haiti/Wade Davis(1953-)堪察加磨菇/約瑟夫‧柯佩奇Mushrooms in Kamchatka/Joseph Kopeć()第三部 大麻─

─從俾格米村到格林威治村CANNABIS—FROM THE PYGMY VILLAGE TO GREENWICH VILLAGE為俾格米人辯護/卡爾‧沙根In Defense of the Pygmies/Carl Sagan(1934-1996)大麻的起源/維里爾‧埃文The Origin of Ganja/Verrier Elwin(1902-1964)傻和卓納斯列丁/泰內‧百巴斯Nasreddin Khoja/Taner Baybars(1936-2010)山中老人/馬可.孛羅The Old Man of the Mountain/Marco Polo(1254-1324)哈希什之詩/波

特萊爾The Poem of Hashish/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入夜/費茲修‧路德羅The Night Entrance/Fitzhugh Ludlow(1836-1870)俾路支花園/布萊恩‧博里特Baluchistan Garden/Brian Barritt(1934-2011)身分危機/霍爾‧馬克斯Identity Crisis/Howard Marks(1975-2016)第四部 鴉片選文EXTRACTS OF OPIUM拉祜族為鴉片豐收祈禱文/安東尼‧沃克Lahu Prayers for a Bountiful Opium Crop/Anth

ony R. Walker()《鴉片:戒毒日記》選文/尚.考克多Extract from Opium: Diary of a Cure/Jean Cocteau(1889-1963)鴉片之樂/湯瑪斯‧德‧昆西The Pleasures of Opium/Thomas de Quincey(1785-1859)麗姬雅/艾德格‧愛倫‧坡Ligeia/Edgar Allan Poe(1809-1849)艾洛爾談鴉片/艾洛爾‧福林Errol on Opium/Errol Flynn(1909-1959)《鴉片:戒毒日記》選文/尚.考克多Extract from Opium: Diary of a Cu

re/Jean Cocteau(1889-1963)豪瑟與歐布萊恩/威廉.布洛斯Hauser and O’Brien/William S. Burroughs(1914-1997)拋棄幻象/威爾‧賽爾夫Junking the Image/Will Self(1961-)第五部 液體、氣體、煙霧與粉末LIQUID, GAS, SMOKE AND POWDER我的尼古丁夫人/詹姆斯‧馬修‧巴利My Lady Nicotine/James Matthew Barrie(1860-1937)福爾摩斯談古柯鹼/柯南‧道爾Sherlock on Cocaine/Sir Arthur Conan Doyle

(1859-1930)節禮日的笑氣/漢弗里‧戴維Laughing Gas on Boxing Day/Sir Humphry Davy(1778-1829)《手術刀下》/赫伯特‧喬治‧威爾斯Under the Knife/H. G. Wells(1866-1946)乙醚癖/路易‧勒溫Etheromania/Louis Lewin(1850-1929)藥袋/杭特‧斯托克頓‧湯普森The Drug Bag/Hunter S. Thompson(1937-2005)古柯鹼意識:美食家之旅/傑瑞‧霍普金斯Cocaine Consciousness: The Gourmet Trip/Jerry Hop

kins(1935-)第六部 歷史幻覺HALLUCINATING HISTORY烏羽玉:一個新的人造天堂/哈維洛克‧艾利斯Mescal: A New Artificial Paradise/Havelock Ellis(1859-1939)致幻藥物與情欲的問題/亨利‧米肖Hallucinogenic Drugs and the Problem of Eros/Henri Michaux(1899-1984)詩人的樂園/羅伯特‧格雷夫斯The Poet’s Paradise/Robert Graves(1895-1985)形塑心智的藥物/阿道斯‧赫胥黎Drugs that Shape Men’s

Minds/Aldous Huxley(1894-1963)提摩西‧李瑞、LSD與哈佛/史都華‧譚德勒、大衛‧梅伊Timothy Leary, LSD and Harvard/Stewart Tendler(-) and David May(1970-)加德滿都插曲/泰倫斯‧麥肯納Kathmandu Interlude/Terence McKenna(1946-2000)另一個卡萊‧葛倫/華倫‧霍格The Other Cary Grant/Warren Hoge(1941-)第七部 化學藥劑套組CHEMISTRY SET莨菪的黑色瘋狂/古斯塔夫‧申克The Black Madness of

Henbane/Gustav Schenk(1905-1969)馬爾多羅/洛特雷阿蒙伯爵Maldoror/Comte de Lautreamont(1846-1870)喝/阿爾弗雷德‧雅里Drink/Alfred Jarry(1873-1907)月光時間/布萊恩‧巴瑞特Lune-Time/Brian Barritt(1934-2011)嗑了藥的蜘蛛/亨利‧米肖Drugged Spiders/Henri Michaux(1899-1894)瘋子的血/泰瑞‧索恩The Blood of a Wig/Terry Southern(1924-1995)前往賭城/杭特‧斯托克頓‧湯普森Vegas Bou

nd/Hunter S. Thompson(1937-2005)排毒/歐文‧威爾許Toxins Discharged/Irvine Welsh(1957-) 嗑藥之作為祭壇儀式/臺大外文系吳雅鳳英國的理查‧羅吉利(Richard Rudgley)是位非典型的學者兼作家,集博物館學、民族學、人類學廣博的知識於一身,而且致力以寫作與製作並主持電視節目系列的方式,將原本在象牙塔內,幽明艱澀的石器時代考古學與非基督教的世界宗教研究的學術成果,向大眾推廣。也因此曾受學界批評,有些學者認為羅吉利為了普及知識而特意將石器時代某些特質誇大,失去了學術的持平,不免譁眾取寵。總之,羅吉利所選擇的

題材,與採取的路徑經常惹人爭議。這本書似乎也不例外。羅吉利羅列世界各地,觸角遍及歐洲、南美洲、西藏、印度、中國等,從古希臘時期到二十世紀對藥物的種種嘗試與書寫。作者以開放的胸襟,不預設既定道德、法律、宗教、種族立場,讓歷史上曾經希望透過各種天然植物萃取,或人工合成的藥物,達到另一種不尋常的精神境界,得以從不同的歷史片刻與不同的世界角落發聲。所收錄的作家群囊括各種身份,有長途旅人、探險家、巫師、藝術家、小說家、科學家、心理學家,也有癟三小民、亡命罪犯。應用藥物的方式有千百種,傳達的訊息卻是相同的,即人類企圖將某種物質以某種管道(塗抹、食用、吸聞、注射)納入身體內,希望能與所謂的「天界」或另一個未

知的境域溝通、以求降低或轉移病痛、消災解厄、預知未來、改變情緒、趨向日常生活所不能到達的感官、意識與精神境界,或者只是憤世嫉俗、標新立異,為人所不敢為,勇敢地以肉身嘗試藥物的功效。這些的確是有史以來全人類共通的想念。一九九一年羅吉利以作家首部出版品,《文化鍊金術:社會中的麻醉品》,榮獲大英博物館普羅米修思獎,一九九八年出版的《精神作用物質百科全書》也延續這個研究脈絡。這本書出版於二OO一年,可說是作者前兩部書原始資料的選粹,內容包括〈飛天油膏〉(Flying in the Ointment)、〈狂喜帶著走〉(Portable Ecstasies)、〈大麻──從俾格米村到格林威治村〉(Canna

bis—from the Pygmy Village to Greenwich Village)、〈鴉片選文〉(Extracts of Opium)、〈液體、氣體、煙霧與粉末〉(Liquid, Gas, Smoke and Powder)、〈歷史幻覺〉(Hallucinating History)和〈化學藥劑套組〉(Chemistry Set)等七部份。看來有些凌亂,似乎以歷史為軸,又以藥物的種類與性質為分段指標,又或以藥物傳播的方式為題,完全不按理性的嚴謹準則,彷彿作者在藥物的影響下,對這些文章的選擇分類,也循著渾然有機的另類原則。羅吉利在石器時代考古方面的成就,促使他拋開西方基督教文明與資

本主義包裝下的種種成見,爬梳出藥物如何作為人類社會各種儀式的體感基礎與機要形式的歷程。在這個前提下,嗑藥作為私人肉體慾望的追求,貫穿社會的共同運作模式,也見證了政治經濟與法律的管理原則。羅吉利引領我們了解,因藥物而產生的種種意識變化,其實可以脫離既有的社會與道德標籤。近年來我個人對十九世紀西方與鴉片的關係有少許研究,自然對馬可.孛羅(Marco Polo)、漢弗里‧戴維(Humphrey Davy)、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德‧昆西(Thomas De Quincey)、尚.考克多(Jean Cocteau)、愛倫.坡(Edgar Allen Poe)、威爾斯(H.

G. Wells)、哈維洛克‧艾利斯(Havelock Ellis)等人的選文格外有興趣。全書中最令人驚豔處有二,一是印第安人等民族食用毒蘑菇儀式的記載,二是羅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就規則與字源上,歸納出此類儀式與基督教聖餐儀式的關聯。此說法也為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所認同,甚至明白指出聖經所記載的「五旬節」(Pentecost)與印第安及印度有些部落崇拜蘑菇的儀式相當。羅吉利對美國文學史上垮世代(Beat generation)的威廉.布洛斯(William Burroughs)情有獨鍾,以他的引言「意識就是一個剪貼畫」作序文的開頭。正巧這本

書也是剪輯而成的,也就是說編者有意將此書塑造為人類意識的篇章剪輯。布洛斯有句話可以貼切地傳達藥物經驗:毒蟲的身體便像是時鐘,每日體驗以毒品效力作為劃分的時段。威爾‧賽爾夫(Will Self)延伸布洛斯的論點,推斷西方因為缺乏像印第安人光明正大的蘑菇用藥儀式,但又不能真正消弭對藥物的需要,遂將藥物沉隱入暗黑的社會底層。藥物經驗在古老時代與印第安某些部落屬於神聖儀式,參與者需要受揀選,且禁食淨身後才能進入。在現代西方社會則屬於地下小眾的活動。平行來說,藥物文學一直存在於正統文學的邊陲,鮮少能進入大雅之堂,也說明了這層欲望從來便存在人類潛意識裡,百轉千迴,割捨不去。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英文版的封面延

用十六世紀瑞士著名的醫師兼作家喬布斯‧盧夫(Jacob Rueff, 1505-1558)有關接生術(midwifery)的醫學書籍在封面所用的一幅版畫,通常稱為「知識與死亡之樹」。畫面描述伊甸園裡,夏娃引誘亞當摘食知識善惡之果,而站在他們中間的樹其實是有蛇盤踞其上的一副骷髏。這幅畫作為接生術的封面,實在說明了人類遭逐出伊甸園後所必須面對的切要問題,而醫師的角色也就應然而生。但是對本書而言,藥物卻是人類希冀能重返伊甸園的憑藉,它當然也有通往地獄的可能。此書的封面恰巧烘托了選文的多重歧異性,對於有些特意惡搞的選文,提供了嚴肅的宗教與歷史層面的思考背景。 序論:化學剪貼意識是幅剪貼畫。──威廉‧

布洛斯(William S. Burroughs)我先前寫了幾本關於精神藥物的書:《必需品:麻醉品文化史》(Essential Substances: A Cultural History of Intoxicants, 1991)和《精神作用性物質百科全書(The Encyclopaedia of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1998),致力研究這些物質對人類文化與歷史的影響。其中我最關心的,是要破除「一切始於六〇年代」這個迷思,這說法很可笑,卻廣被接受,再沒有更偏離事實的誤解了。本選集收錄許多與藥物有關的文學範本,年代最早的出自阿普留斯(Apuleius)《金驢記》(

The Golden Ass),此作品完成於西元第二世紀。不過吸毒早在古典時代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史前史學家目前認為石器時代人類已知使用多種精神藥物。人類運用精神性草藥的先例,約可回溯至一萬三千年前。湯姆‧迪勒黑(Tom Dillehay)率領的考古學家,在智利南部溫帶雨林的蒙特維德(Monte Verde)遺址,發現一間小屋的遺跡,似乎是巫醫的小屋。他們在屋內發現超過二十種藥草,其中兩種藥草經查能引發幻覺(毛氈苔屬植物﹝Drosera sp.﹞和波爾多葉﹝Peumus boldus﹞)。蒙特維德遺址也是公認人類登陸美洲的證據中年代最早的,這表示登上新大陸(New World)的人們具備迷幻藥草

的知識。儘管該遺跡年代甚早,還是難以作為精神藥物的起源;就這麼推斷考古學家碰巧挖掘到人類第一次使用精神藥物的物證,實在荒謬。這時期其實應被視為某種進化鍊的尾端,帶我們猛然返回遙遠的動物先祖年代,因為我們根本不是唯一參與精神藥物體驗的物種──熊與麋鹿偏愛毒蠅傘(fly-agaric, Amanita muscaria)這種毒蕈的興奮、迷幻藥性,甚至連啜飲顛茄(belladonna)暗黑甘露的蜜蜂也難逃茄科植物的幽夜魔咒;要是我們認真追尋吸毒行為的源頭,得一路追回太古時代的某刻,遠在人類出現之前。觀察者發現動物會自行尋找精神藥物,同時也發現人類使用這些藥物時會吸引動物關注。尚‧考克多在《鴉片:戒毒

日記》寫道:所有動物都被鴉片迷惑。殖民地的癮君子深知它是會引來野獸與爬蟲類的危險誘餌。蒼蠅飛聚在托盤邊做白日夢;蜥蜴張著小掌,昏迷在吊燈上的天花板頂,靜待夜晚;老鼠近前來嚙咬鴉片渣。更不用提跟牠們主人一樣上癮的狗和猴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