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轉診流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林口長庚轉診流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寫的 創傷醫學新進展 和崔希‧葛拉夫的 遺愛:器官捐贈背後的真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哪些醫院轉診最積極?林口長庚效率第一、成大案件最多也說明:為了推動分級醫療,健保署本月(3月1日)起推出「電子轉診平台」,讓「轉診優先」,強化診所與醫院合作轉診,執行半個月,今天公布第一階段成果,林口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和天下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劉俊人所指導 李偉誠的 地區醫院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D型肝炎病毒共同感染的盛行率及其臨床影響 (2019),提出林口長庚轉診流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D型肝炎、盛行率、共同感染、B型肝炎、臨床影響。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資訊管理系醫療資訊管理研究所 吳帆所指導 顏嘉盈的 運用心智圖建置急重症照護決策知識庫 (2018),提出因為有 心智圖、臨床決策支援系統、知識庫、急性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重大外傷、嚴重敗血症的重點而找出了 林口長庚轉診流程的解答。

最後網站轉診怎麼轉? 多數醫師一知半解則補充:為降低大醫院門診量,落實分級轉診,健保門診部分負擔將於本周五調高; ... 長庚醫院林口院區急診部主任陳日昌也表示,民眾其實不會計較幾十元的調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林口長庚轉診流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創傷醫學新進展

為了解決林口長庚轉診流程的問題,作者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 這樣論述:

  就一般外傷臨床醫療的領域而言,本次編寫的內容除了以傳統的身體分部位的方式論述之外,我們特別邀請了幾位專家撰寫比較新穎的章節,比如說:林口長庚醫院的傅志遠醫師跟本院的洪立維醫師,分別從外傷科與骨科的角度來寫骨盆腔骨折的處理重點;長庚大學職能治療系的楊啟政教授以認知心理學的角度,跟我們討論頭部外傷以後各種可能的認知能力評定與訓練;本院的李柏居醫師引介最新的腹腔鏡技術應用在腹部外傷的進展;本院的林子忻醫師簡介未來幾年,在外傷急救的領域最有可能突飛猛進的幾項技術:止血材料、負壓傷口治療(NPWT)、EBOA;還有重症加護領域新進展的幾個章節等等,都是一些比較新的發展。   由

於本部的人力有限,我們在找題材時就想過要找其他科部的專家,但是在徵得外傷醫學會簡立建理事長的協助之後,我們就將徵稿人選擴展到學會裡全台灣各大門派的頂尖外傷高手,也將題材從原本的臨床醫學推廣到一些外傷醫學界正面臨的典章制度的問題,因而加入了各國外傷制度(引介有美國、德國、英國等制度)比較,跟不同教育訓練方式(除了傳統的住院醫師教育訓練之外,也包含實戰訓練如ATLS、DSTC、ETC,以及慈濟醫院的大體解剖實習課程)的討論,另外還引入了外傷登錄制度與外傷體系的實際運作探討,這與之前的外傷書籍也是有相當大的分別的。   除了探討臨床醫療與典章制度之外,為了能夠更完整的呈現整個外傷照護過程,陳主任特

別指示我們邀請護理同仁們一起撰述,從重症、病房、安寧照護、出院規劃到最終的器官捐贈,不論病房護理師、專科護理師、護長跟督導也都加入我們的行列,希望能提供給全台灣的護理人員一些外傷作業規範與轉介資源的參考。  

地區醫院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D型肝炎病毒共同感染的盛行率及其臨床影響

為了解決林口長庚轉診流程的問題,作者李偉誠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D型肝炎是一種缺陷病毒,無法獨立存在於人體,必須藉由B型肝炎病毒的幫助才能進行複製、傳播、感染其他肝細胞。之前全世界的盛行率約佔B型肝炎感染人口之2-5%,雖然不多,但D型肝炎卻是目前所知肝炎中,預後最差者之一。根據統計,合併B型及D型肝炎患者10年內有70-80%會變成肝硬化,若進展到肝硬化,每年有2.6-3.6%會進展到肝失代償,2.6-2.8%會進展到肝惡性腫瘤。由於過去缺乏D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試劑,這個議題在台灣已經接近20年乏人研究,特別是在地區醫院層級,D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狀況未曾被研究過。現在D型肝炎的臨床檢測試劑發展出來後,我們想藉由分析本院醫院B型肝炎帶原者中D型肝

炎共同感染的盛行率及其臨床影響,提供其他醫療人員一個地區醫院D型肝炎的狀況,並提醒未來可能需要特別檢測追蹤D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患族群。研究方法B型肝炎患者會定期回診,追蹤時我們進行抽血檢查AST、ALT、AFP等肝功能指數,在抽血時加驗Anti-HDV IgG,若患者Anti-HDV IgG 陽性,則收案進行研究,預計檢驗400個B型肝炎個案,收5個Anti-HDV陽性個案並檢驗其血中的HDV RNA。收集完後統計B型肝炎患者中,有D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比例有多少,並記錄比較D型肝炎病毒感染陽性與陰性兩個族群的年紀、性別、生化學檢查、腹部超音波發現以及是否有使用抗B型肝炎病毒藥物等。文獻上提到有B

型肝炎患者若合併D型肝炎共同感染的患者有較高風險性進展到肝硬化,肝炎情形也更嚴重。我們將記錄本院的B肝與D型共同感染的患者是否也有類似情形。還有一些B型肝炎患者已經在服用抗病毒藥物,AST、ALT卻仍然居高不下,是否也有可能是D型肝炎共同感染所造成的?同時,台大醫院也正在進行類似D型肝炎的研究,我們將比較永和耕莘醫院的資料與台大醫院的資料做對比,理論上臺大醫院是醫學中心而永和耕莘醫院是地區醫院,其病患組成應有所不同,我們將有機會分析兩院區D型肝炎共同感染病患臨床特徵之異同。分析方式1. 以ANCOVA分析並以邏輯回歸的方式校正年紀、性別的差異來比較B型肝炎D型肝炎共同感染和單純B肝感染兩個族

群間臨床表現的差別。2. 以ANCOVA分析並以邏輯回歸的方式校正年紀、性別的差異來比較B型肝炎D型肝炎共同感染者在台大醫院和永和耕莘臨床表現的差別。結果在永和耕莘醫院我們共檢驗346人,驗出D型肝炎抗體陽性患者共4人,共同感染率為1.15%。此4人血清中都沒有檢驗到HDV RNA,肝硬化、肝癌、脾腫大、腹水發生率以及e抗原陽性的比率均為0%。C肝的共同感染率為25%。沒有人在使用抗B型肝炎病毒藥。本院B型肝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藥族群中ALT仍然異常者都沒有D型肝炎病毒感染。D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和D型肝炎病毒抗體陰性兩個族群間相比臨床表現及生化資料均無顯著統計差別。而台大醫院部份總共檢驗了436

1人,檢驗出D型肝炎病毒抗體共89人,共同感染率2.04%。其中18位D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病患有填寫知情同意書而接受進一步檢驗,血清驗出HDV RNA陽性者2人。肝硬化比率為22%、肝癌及腹水比率為5.6%、脾腫大比率為27.8%、e抗原陽性比率為11.1%。C型肝肝的共同感染率為0%。使用抗B型肝炎病毒藥物比率為55.6%。而D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的族群在永和耕莘醫院與台大醫院相比,臨床表現及生化資料亦無顯著統計差別。討論1. D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盛行率D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全球各地區的盛行率差異很大,台灣地區根據台北榮總吳肇卿教授所做的研究,D型肝炎病毒感染盛行率在1985-1997年間快速的減少

,從23%下降到4%。吳教授把這樣的結果歸因於政府這些年來不斷推動B肝防治計畫與性病防治政令宣導、禁娼、禁毒,以致D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傳染路徑被阻斷有關。但在2000年後D型肝炎相關文獻較少,只有2015年台北榮總吳肇卿教授與2018年林口長庚葉昭廷教授有發表盛行率。兩篇研究的盛行率均為4.4%。相較於兩篇文章,本研究是目前最新統計的資料,收案時間為2019年,D型肝炎病毒感染盛行率在永和耕莘醫院為1.15%,在台大醫院為2.04%。此盛行率的下降再次反應出我國公衛防治的成功,有效阻絕D型肝炎病毒的傳播。而永和耕莘醫院的盛行率僅台大一半,可能因為永和耕莘醫院僅是地區醫院,嚴重個案可能已經轉診,導

致病患的嚴重性與複雜性都較醫學中心為低,D型肝炎病毒共同感染率也較低。2. D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與陰性患者在臨床表現上比較之前多數研究都指出,D型肝炎是已知病毒性肝炎中最嚴重的一種,但並非每個研究都如此,過去20年來就有兩篇台灣的研究認為D型肝炎病患相比於單純B肝病患之臨床特徵並無差異 (2004年廖運範教授、2000年吳肇卿教授)。本研究中,D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組相比於陰性組,在臨床特徵、血清及生化學數據上兩組均無顯著差異。部分的原因跟之前兩篇台灣研究相對照,會令人聯想是否台灣的D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與國外不同,所以臨床症狀比較輕微,可惜在本研究中,無法檢驗D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而加以證實。還有一個

可能就是跟血清病毒陽性率有關,2019 Dr. Adriana的研究指出病情的進展與病毒血清陽性率呈正相關。本研究因4名D型肝炎患者血中均無驗出D型肝炎病毒,可能對病患肝臟發炎的影響亦有限,所以兩組之間無統計差異。3. 血清D型肝炎病毒陽性率在之前的研究中,D型肝炎患者80%以上會變成慢性帶原者,血清D型肝炎病毒陽性率理論上應該在70-80%之間,但在不同研究中差異很大。在本研究中血清D型肝炎病毒陽性率僅9.1% (2/22),這部分我們做出一個大膽的假設:D型肝炎病毒在經過早年性病防治、宣導、篩檢的政策執行下,已經很難有新的感染者了。當年 (1980年)之前得到的D型肝炎可以分成兩群:80%

帶原者 (血清有D型肝炎病毒)快速進展到肝硬化、肝癌而死亡;其他20%復原者 (血清無D型肝炎病毒)因沒有症狀而可以存活很久。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之前研究中D型肝炎盛行率從1985-1997年23%下降到4%後(80%帶原者快速死亡),在接下來20年間盛行率都維持不變,因為剩下者大多是無D型肝炎病毒者,臨床症狀本就不明顯,存活時間也不受影響。4. D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組在永和耕莘醫院與台大醫院的比較兩者在臨床特徵、血清及生化學數據亦無統計學上的差異。此原因可能是樣本數過低 (永耕4人;台大18人),以及這些病患的血清病毒陽性率過低導致臨床症狀本就不明顯,導致統計上難有差異。5. D型肝炎患者接觸史

過去的研究指出D型肝炎病毒傳播可藉由血液、性行為接觸,故在毒癮患者、嫖妓行為、HIV族群特別高。但本研究中D型肝炎患者幾乎沒有接觸史 (22人只有1人之前為毒癮患者),跟之前研究相比有落差。可能因為接觸史的了解是由門診時醫師或研究助理口頭詢問,這部分牽涉到隱私,回答的真實度可能有疑問。結論在近年政府全面B型肝炎疫苗施打計畫及政令宣導下,D型肝炎人數已逐漸下降,但並未滅絕。在永和耕莘醫院這個地區醫院的研究上看來,D型肝炎病毒感染盛行率比醫學中心低,其臨床影響也不大,但畢竟因樣本數比較少,難以代表全國其他社區的狀況,未來應擴大D型肝炎的篩檢範圍及對象,以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遺愛:器官捐贈背後的真相

為了解決林口長庚轉診流程的問題,作者崔希‧葛拉夫 這樣論述:

平均每天都有十八位等不到器官移植的病人去世。     我想,如果我是正在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我會希望有人盡力達成兩件事:   第一件事,讓外科醫師能夠藉由器官移植手術,來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第二件事,藉由成功的器官移植來撫慰捐贈者悲痛的家屬,   讓他們所愛之人的生命,得以在另一人身上延續下去,   讓一條走向盡頭的生命,成為另一人的人生恩典。   ——崔希‧葛拉夫(本書作者)     器官移植是現代醫學的奇蹟之一,   讓許多罹患心、肺、肝或腎重症的病人,懷抱一線生機。   可是適合移植的器官來源不足,遠遠低於實際需求,   這使得器官捐贈領域,   充滿了供需張力、充滿了緊迫與焦慮,

  也充滿了血汗與淚水,還充斥了謠言與誤解;   但這更是一個充滿大愛與希望的領域。     本書是美國器官移植協調員的現身說法,   透過一則則生死交關、驚心動魄的故事,   講述器官捐贈背後的真相,   包括腦死判定的標準和程序、器官摘取手術的現場報導、   捐贈者家屬面對親人死亡的抉擇、親情倫理的牽扯,   還有各族裔固有習俗文化的衝激……   這是一堂堂意義深長的人生課,   讓我們對於死亡與生命,有了更深刻的凝思與了悟。     很不幸的,貫徹她的遺願、   讓她得以在別人身上以另一種形式活著的時刻,已然到來。   她的父親在加護病房醫護人員面前走向我,   把手搭在我的肩上,直直的

看著我的眼睛說:   「拜託你……照顧我的女兒,讓這件悲劇留下些好事。」   ——〈第三章  年輕妻子的遺願〉     這位沒有親人的男子,在將自己的器官捐贈出去後,   將會擁有另一種意義上的親人。   這個新的家人不一定知道他的名字,   也不一定認識他的性格有多麼甜美和孩子氣,   但這位新家人將永遠不會忘記他,而且永遠記得自己欠他一條命。   ——〈第八章  另一種意義上的親人〉     差不多過了十分鐘,她抬頭望向我;她眼中已經沒有淚水,   告訴我:「你現在可以把她帶走了。」   當她溫柔的將女嬰遞給我時,我努力抑制著不哭出聲來。   我將女嬰放進搖籃,轉身面對這位勇敢的年輕母親,

  我前去擁抱她,邊流淚邊感謝她在自己已經毫無希望之際,   仍願意捐出的不可思議的贈禮。   ——〈第十一章  最幼齡的捐贈者〉   愛心推薦〔依姓氏筆劃序〕   江仰仁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執行長   林口長庚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   李章銘   財團法人肺臟移植基金會董事長         臺大醫學院外科教授、臺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   陳肇隆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名譽院長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肝臟移植團隊召集人 作者簡介 崔希‧葛拉夫 Traci Graf   專科護理師,曾擔任十六年的開刀房外科技師、精神科急診室護理師,以及兩年半的器官移植協調師(T

C, transplant coordinator),目前擔任居家照護案例經理,與家人定居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梅理特島。   這本書彙整了葛拉夫擔任移植協調師期間的工作故事。葛拉夫寫作《遺愛》這本書的出發點,是要向那些了不起的人致敬,他們選擇每天為器官捐贈這個目標努力,以專業的態度處理這份工作,並帶著憐惜與同理心面對一切。   葛拉夫也希望《遺愛》這本書,能夠喚起社會大眾對於器官捐贈需求的關注,並幫助粉碎那些到處流傳的關於「外科創傷團隊不會盡力救治已同意捐贈器官的病人」之類的謠言。 譯者簡介 華子恩   1973年出生於高雄市。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首屆畢業生,生命科學院生命科學系博士班

畢業。現任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對翻譯工作抱持高度興趣,長期的科學訓練及大量閱讀科學文獻在進行科普作品翻譯時多所助益,譯有《科學發現幕後的黑色喜劇》。本書為初試翻譯醫學相關之作。未來希望能有機會接觸其他作品,將更多不同類型的著作介紹給讀者。[email protected] 前  言  喚起大眾對器官捐贈需求的關注 第一章  腦死 第二章  器官移植協調師 第三章  年輕妻子的遺願 第四章  漸凍人的遺愛 第五章  扼腕之夜 第六章  第一線的悲喜劇 第七章  今夜的第十二件槍擊案 第八章  另一種意義上的親人 第九章  這是良心志業 第十章  致器官

捐贈者家屬的信 第十一章  最幼齡的捐贈者 第十二章  與家屬對話的案例 第十三章  心臟移植祕辛 第十四章  生死一線間 第十五章  這一堂人生課   附錄一  器官移植協調師的檢查表 附錄二  簡介臺灣的器官捐贈移植歷史與分配系統  江仰仁 附錄二 簡介臺灣的器官捐贈移植歷史與分配系統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 執行長 江仰仁     首先要感謝天下文化出版公司有此遠見,出版這麼一本重要的書,也感謝願意留給我們篇幅,介紹臺灣與美國器官捐贈登錄系統的不同。   臺灣的器官移植始於民國五十七年(西元一九六八年)年的臺大李俊仁教授(已故),因為是亞洲第一例的器官移植,李教授也因此被尊

為亞洲器官移植之父。早期的器官移植主要為腎臟,捐贈來源為病人的親屬。其後慢慢開始由醫院醫師自行勸募,也就是所謂「大愛(屍體)器官捐贈」,當時國內並沒有器官移植法律,也沒有一定的規範定義何謂「適合捐贈」。一直到民國七十三年,長庚醫院移植團隊首次衝撞體制,引進國外腦死器官捐贈概念,由神經及心臟外科醫師經嚴謹的判定程序定義死亡,完成了臺灣第一例的腦死病人器官捐贈移植手術。   這個案例引發當年法界、醫界、倫理界極大的討論,也促成政府於民國七十六年立法通過「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迄今已歷六次修正),三個月之後並公告了「腦死判定程序」(民國九十三年由「腦死判定準則」取代,之後並經歷了二次修正),臺灣的大

愛器官捐贈正式進入了有法的時代,遙遙領先其他亞洲國家(日本雖於一九七九年通過器官移植法,但僅限於腎臟)。可惜的是,當時並沒有完整的器官登錄、分配配套,若醫院有病人願意捐贈器官,而該醫院又無適當受贈者,多由醫院自行詢問其他友好醫院有否器官需求。這種處理模式,不僅範圍和效率有限,通常也不一定移植給最合適的等候者。雖然民國七十年之後,不少移植醫院已引進組織配對技術,也建立自己的器官分配系統,但仍有不少器官因無管道分配予合適受贈者而浪費。   民國九十年,淡江大學講師陳希聖因猛爆型肝炎導致肝衰竭,但受限當時「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以致無法經由活體親屬器官捐贈換肝救命。此一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政府除修法放

寬活體捐贈至五等親之外,更催生了「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以下簡稱「登錄中心」)。登錄中心在民國九十一年六月六日掛牌成立,開啟我國器官捐贈移植登錄新頁。   登錄中心的核心任務即為公平、公正的分配器官,以做最有效利用,挽救最多病人。這都要仰賴一套智慧的「器官捐贈移植登錄系統」!當年的衛生署(今衛生福利部)多次召集全國專家討論分配原則,以建制一套合於臺灣使用的登錄系統。核心人物之一即為現職臺北市長的柯文哲醫師(個人忝為腎臟組一員)。柯文哲建議循美國UNOS(United Network for Organ Sharing)模式,但也有醫師建議借鏡西班牙模式,故定稿的版本雖大致類似UNO

S,但仍依稀可見西班牙系統的影子。民國九十四年四月一日,「器官捐贈移植登錄系統」正式上路,開始全國分配器官。   我們常自詡這套系統是世界第三套全國登錄分配系統,但是到底與其他國家有何不同?簡單說,我們的系統在病人的登錄條件、疾病嚴重度評分、器官分配原則等等,大抵類似美國UNOS系統;但在美國,實際執行器官摘取、運送、分配的OPO (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是獨立於醫院之外的「營利組織」,一個OPO可能必須負責一個州的數百家醫院的器官摘取運送業務。而在臺灣,OPO都由大型移植醫院義務擔任,再由這些大醫院自行與中小型醫院簽約,組成自己的勸募網絡。當然,主要

原因是目前國內實無任一獨立於醫院之外的醫療系統,有能力或意願分攤摘取、運送乃至分配器官的重責大任。而由醫院同時負責OPO的角色,即為西班牙系統的特色。   既然採取類似西班牙模式的「以醫院為主的OPO」設計,那到底臺灣需要多少OPO才夠?這其實也是專家們討論的重點!政府在計畫之初,僅規範諸如申請成立OPO「必須擁有同時移植二種器官的能力」等並不難達成的門檻,故在柯文哲負責台大OPO時期,臺灣有多達十一個OPO,但器官捐贈量並未因為多家OPO之間的「競爭」而上升。故在個人擔任執行長之初,即被賦予OPO瘦身任務,在短短一年內,我們將OPO減為以地理位置區分的東西南北四家。每年由該地理區域具備OP

O資格之醫院,或輪流或自願提出申請,其他移植醫院、中小型醫院都與該醫院簽約,形成醫療網。   本書作者的身分是美國OPO的專屬協調師,他們負責到醫院取得器官,嚴格說來並沒有「勸募」的動作。在臺灣其實並無工作性質完全對等的人員!多年來,個人一直對「器官勸募」直接引用西方國家的organ procurement 做為英文翻譯,不敢苟同。procurement 這個字有「取得、徵購」的意思,西方國家的安寧緩和醫療,終止維生系統,都有相對清楚的政策與法律支援,器官捐贈的所謂推定同意、表態拒絕等概念都已深植人心,亦即除非明確表態,否則器官捐贈、甚至終止維生系統均已被視為正常的臨終選項,所謂「告知壞消息

」這個責任仍在於醫院的醫療團隊。又由於美國在死亡的定義上同時接受傳統的心肺衰竭死亡與腦死二種定義,故他們的腦死判定先於啟動器官捐贈程序,當家屬被告知腦死後,縱有萬般不捨,仍需被迫在捐贈器官與否間做出選擇,這個選擇其實並不影響「終止維生系統」的醫療決策!當家屬選擇器官捐贈時,醫院即通知OPO,於是啟動器官捐贈流程,此時,本書的作者才開始介入,並無與家屬接觸談心、「勸募」器官的動作,這正是為何作者在為文之初,就提到他們會被醫院的夥伴們視為「禿鷹」的原因,也因此慢慢的有愈來愈多的OPO將procurement這個字,改為較沒有那麼強烈的recovery(本書翻譯為「收取」)。但這與臺灣現狀還是完全不

同。   在臺灣,由於腦死判定準則係依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而制定(腦死判定準則第一條),這意味著「如果家屬不願意捐贈器官,就不會有腦死判定」,因此,即令我們的腦死判定程序嚴謹程度較美國有過之而無不及,仍免不了有民眾質疑醫院「為了獲取器官,輕率判定腦死」。醫院人員除了竭盡所能嚴格作業,加強衛教宣導之外,其實也有不少醫師認為,或許臺灣也已到了必須將腦死判定與器官捐贈脫鉤的時刻,而這可能又得透過修法方能完成。   以現況而言,器官勸募的啟動者往往是醫院的社工師或勸募協調人員,正由於上述諸般法律設計與美國根本上的不同,腦死判定程序必須在勸募人員與家屬談及器官捐贈之後方得進行,加上傳統的親情倫理觀念,

導致我們的社工師、勸募協調人員其實非常不容易對捐贈者家屬開口,而做出決定的家屬也必須面對極大的社會輿論壓力。臺灣的移植器官正是在這麼艱困的狀況下,一例一例辛苦「勸募」而來。上述三個角色的心路歷程與美國制式化的器官「收取」人員,更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或許這正是何以臺灣器官捐贈量無法大幅提高的原因。更何況,就個人所知,比起所有亞洲國家,臺灣一年兩百多位大愛捐贈者的器官捐贈率,其實已是數一數二的高了。   去年十月,在登錄中心與勸募移植團隊多方奔走努力下,衛生福利部頒行了據信應該是世界創舉的器官分配辦法,簡稱「三親等優惠方案」,大愛器官捐贈勇者的家屬萬一器官衰竭,可據此辦法優先獲得移植。一年下來已經

有八位捐贈者家屬受惠,而事實上,個人始終認為「受惠」二字並不貼切,這其實不過是社會對這些熱血捐贈器官的勇者們遲來的回饋,本來就是應該做的。 第十一章       最幼齡的捐贈者 我將女嬰放進搖籃,轉身面對這位勇敢的年輕母親,我擁抱她,流淚感謝她在自己已經毫無希望之際,仍願意捐出的不可思議的贈禮。 早上六點,我的手機響起來。那是我輪值四十八小時的第一天。我痛恨到小兒科去處理病例,而我已經盯著我們那個定時更新的病人資料庫裡,所顯示的一個病例一整晚了,我心裡很清楚,那八成就是我要處理的下一個病例了。當我看見我的姓名縮寫TLG出現在那位已在醫院待了整晚的同事名字旁邊時,我已經起床淋浴完畢了。我回電

給臨床通訊協調師——我們會輪流擔任通訊協調師,接聽電話、不停的接到瀕死病人的轉診通知,還有在任何時間派出移植協調師前往醫院。 我的上司之一常說:「沒有什麼因素能阻止我們器官徵取的行動。」事實上,去世的人當中,只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能做為捐贈者,其中真的會實行捐贈的更是稀少,所以只要有器官捐贈的可能,我們都會前去確認及徵取。 臨床通訊協調師將今天的任務派發給我,我隨即聯絡在現場的同事,聽完她簡短的說明後,告訴她我預計抵達的時間,然後我便開車出門。為了減緩壓力,在開車時我通常會將音樂放得很大聲,或跟另一位正前往其他地點的移植協調師聊天。在我們這些每天一同待命的移植協調師之間,可是充滿濃厚同志情誼的

。除了身在另一家醫院與你同舟共濟的伙伴外,還有誰能在凌晨三點半、連第八杯咖啡都沒辦法讓你保持清醒時,陪你聊天。我們全都是手機即時通訊軟體的慢性中毒者,整夜都與彼此保持密切聯繫。 儘管如此,那天早上卻不太一樣。當天我要前往的是一家名列全球規模最大、最知名的兒童醫院,目的是將一位三個月大「嬰兒搖晃症候群」的捐贈者送入開刀房,而我的腦中一片空白。我不斷的想著,我的同事已經取得捐贈同意,所以我只需要將那個寶寶送進開刀房,就沒我們的事了。嬰孩捐贈者非常罕見,而這個嬰兒十八歲的母親,很仁慈的將孩子所有的器官捐出。在我開車前往醫院的路上,至少有五位受贈者的人生,將有了改變的機會。

運用心智圖建置急重症照護決策知識庫

為了解決林口長庚轉診流程的問題,作者顏嘉盈 這樣論述:

近年來,醫院急診室因醫護人力吃緊、民眾濫用急診,加上醫院未落實急診檢傷分類、分級醫療制度等因素,而導致病人停留急診室的時間拉長,而使得急診壅塞的問題產生,其不僅造成需緊急救治的急重症患者受到影響,無法在有效的時間內接受適當的治療,錯失黃金的救援時間,而導致病人病情惡化,甚至死亡,也容易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有鑑於此,本研究認為若能建置一套急重症照護決策知識庫,提供急重症照護流程指引內容,作為急診醫護人員決策時的參考依據,將能簡化急診醫護人員的作業流程、提高臨床工作效率,對於需緊急救治的急重症患者也能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本研究是以心智圖作為知識表達的工具,利用心智圖中文字、符號、數字、線條、顏

色等技巧來呈現四大急重症(急性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重大外傷、嚴重敗血症)個別的處置流程,希望藉由心智圖的方式呈現出內容更加多元、豐富,但更節省時間、方便理解的新系統說明文件參照模式,以協助系統開發人員在與醫院急診醫護人員進行溝通時,能使雙方更加瞭解彼此的需求,使系統開發人員在最後建置此知識庫的過程中,更有效的架設出一套符合急診醫護人員實際需求的急重症照護決策系統,使醫療資源更有效的被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