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超醫師評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國立臺灣大學 護理學研究所 羅美芳所指導 黃月絹的 退化性腰椎病變手術後病人之疼痛性質與日常生活活動功能之變化 (2018),提出林英超醫師評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退化性脊椎病變、疼痛、日常生活活動功能、焦慮、憂鬱、日本骨科學 會背部疼痛評估問卷。

而第二篇論文弘光科技大學 護理研究所 蘇淑芬所指導 吳孟珊的 探討動態內固定裝置(ISOBAR)對改善腰椎退化性疾病患者疼痛、生活品質及生活功能限制之成效 (2015),提出因為有 ISOBAR動態內固定裝置、腰椎退化疾病、疼痛、功能限制、生活品質的重點而找出了 林英超醫師評價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林英超醫師評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退化性腰椎病變手術後病人之疼痛性質與日常生活活動功能之變化

為了解決林英超醫師評價的問題,作者黃月絹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 疼痛是退化性脊椎病人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最常見的有腰部、臀下肢疼痛,甚至有腰、臀下肢麻、酸、緊繃感及肢體無力等不適感,雖然可藉由服藥或其他保守療法來嘗試改善症狀,但在長期困擾下,不但產生心理問題也漸影響社交的擴展。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退化性脊椎病變病人(1)手術前與手術後一個月之疼痛強度、疼痛持續時間、疼痛性質及其變化;(2)手術前與手術後一個月之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及其變化;(3)手術前與手術後一個月之焦慮及憂鬱得分及其變化;(4)手術前與手術後一個月之日本骨科學會背部疼痛評估問卷及其次量表得分及其變化;(5) 日本骨科學會背部疼痛評估問卷分數與疼痛強度、日常生活活動

功能、焦慮及憂鬱之關係。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描述性、相關性之研究,以立意取樣針對退化性脊椎病人在手術前及手術後一個月,以結構式問卷進行疼痛強度及相關因素之探討。收集資料期間自民國107年5月30日至108年4月5日,研究工具有疼痛數字評分表、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表、醫院焦慮憂鬱量表、日本骨科學會背部疼痛評估問卷,所收集的資料以SPSS16.0套裝軟體做描述性及推論性統計分析。研究結果 本研究共收集85個案,個案平均年齡66.44歲,男性占49.4%,女性占50.6%。研究結果如下: (1)手術後一個月,病人疼痛強度、疼痛持續時間及不適症狀程度皆顯著下降,肢體麻感之不適症狀其完全消失的人

數在手術後一個月有顯著差異;(2)手術後一個月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得分顯著上升;(3)手術後一個月焦慮量表得分顯著下降,而手術後一個月憂鬱量表得分顯著上升;(4)手術後一個月日本骨科學會背部疼痛評估問卷總分及背痛評估、腰椎功能評估、行走功能評估、社會生活功能評估、心理健康功能評估等五個次量表,除了腰椎功能評估次量表無顯著差異外,總分其他四個次量表得分皆顯著上升;(5)日本骨科學會背部疼痛評估問卷總分與疼痛強度呈顯著負相關,與日常生活活動功能、憂鬱之關係呈顯著正相關。結論與建議 根據本研究結果,退化性脊椎病人接受手術後其疼痛感及麻感是最具顯著差異性的,但其他不適症狀如酸、無力感、緊繃感完全消除

的人數在手術後無顯著差異,再加上憂鬱的程度在手術後增加,特別是手術後需穿戴背架而限制社交活動等影響,易造成心理上的負擔,因此除了減輕疼痛外更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對準備接受手術病人導入穿戴背架活動訓練的介入措施,讓病人提早適應及因應日常生活需求,可以減輕心理負擔。

探討動態內固定裝置(ISOBAR)對改善腰椎退化性疾病患者疼痛、生活品質及生活功能限制之成效

為了解決林英超醫師評價的問題,作者吳孟珊 這樣論述:

背景:近年來,西方國家已應用動態內固定裝置(ISOBAR)於腰椎融合手術來治療腰椎退化性疾病,改善疼痛和肢體功能限制,並可降低脊椎鄰近節段的惡化,但台灣目前仍無探討ISOBAR動態穩定裝置對腰椎退化性疾病患者疼痛、功能限制及生活品質之相關實證研究。目的:探討動態內固定裝置(ISOBAR)對改善腰椎退化性疾病患者疼痛、功能限制及生活品質之成效。方法:採觀察式描述性前、後測研究設計,收案期間為104年5月至105年5月,共收案20名接受ISOBAR動態穩定裝置之腰椎退化性疾病患者,於中部某區域教學醫院神經外科病房收案,以基本屬性問卷、台灣版簡易疼痛量表(BPI)、歐式下背痛失能量表(ODI)、日

本骨科協會背痛評估問卷(JOABPEQ)及台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WHOQOL-BREF)等五項問卷,於手術前及手術後一個月進行測量,以相關、成對t檢定、獨立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患者平均年齡為54.4±13.55歲,以女性、從事勞動/負重工作、有抽菸、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疾病者居多。使用ISOBAR裝置後,可有效改善腰椎退化患者BPI疼痛強度指數及降低受疼痛干擾情形,並可有效改善下背痛、腰椎功能、行走能力、社交功能及心理健康五層面的分數,顯著降低功能限制及改善生活品質。在個人屬性方面,年齡及職業性質對腰椎功能有顯著影響,從事家管的患者在腰椎功能

上顯著優於勞動/負重工作者。不同年齡層在現在疼痛的分數感受上亦有不同,60-69歲患者感受到的疼痛分數顯著高於50-59歲者,不良社交行為如抽菸、喝酒,對疼痛程度也有顯著影響。結論/實務應用:使用ISOBAR裝置可有效改善腰椎退化患者之疼痛、功能限制及生活品質。本研究結果可作為臨床治療腰椎退化疾病之參考依據,藉以提升醫療的照護品質。另,建議未來可採世代追蹤、跨國之大型研究,以比較ISOBAR內固定裝置對東、西方患者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