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童體操聯盟課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國立臺東大學 教育研究所 范春源所指導 孫雅玲的 滿洲國體育活動發展之研究(1932〜1945) (2003),提出樂童體操聯盟課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滿洲國、殖民政策、體育、體鍊科。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樂童體操聯盟課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滿洲國體育活動發展之研究(1932〜1945)

為了解決樂童體操聯盟課表的問題,作者孫雅玲 這樣論述:

摘 要 滿洲國在廿世紀殖民史研究中是特殊的一環,由於其與台灣該時期之時代背景同質性極高,引起筆者對滿洲國體育活動發展的研究興趣。然而有關滿洲國體育活動之全貌卻少有人著書研究,於是激發起筆者研究此一課題的動機。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藉由考察滿洲國之時代背景,究明滿洲國學校體育課程發展之目標、內容和方法,以及探究社會體育發展之全貌,進而探究滿洲國國際體育交流之情況及特色。 本研究採歷史研究法,研究範圍為1932年滿洲國成立,迄1945年滿洲國瓦解為止。 本研究後發現: 一、滿洲國在政治、經濟、軍

事等方面均受日本直接或間接的掌控。而整個教育政策,更隨著日本政治及軍事策略的轉化而更迭。 二、滿洲國初期,初、中等學校體育科教授科目以田徑、球類和各種體操為主要內容。新學制階段,體育科即授以教練、體操、遊戲競技。高等學校的體育課程較不被重視,特殊教育設施則以實習與軍事訓練來鍛鍊身心。戰時體制教育階段,各級學校體育活動的發展,幾乎被精神教育、實驗實習、軍事訓練和勤勞奉仕等活動所取代。 三、滿洲國社會體育競技在日本主導之下,為了增強「日滿一體」的理念,發揚建國精神,便大力興辦體育作為政治宣傳的手段。然而,不管在運動設備及參與競技上,均以在滿的日本人為主體。

四、日本為向國際宣揚滿洲國成立的合理性,乃竭盡爭取滿洲國參與國際賽事及進軍國際體育團體。此外,滿洲國為與日本及其殖民地建立親善的關係,彼此之間的體育交流活動蓬勃發展。 總之,滿洲國學校體育課程的發展缺乏體育陶冶性情、活絡身心的基本精 神;社會體育及國際體育交流活動的推動亦充滿殖民統治的政治色彩。然而,其體育活動因受到日本體育策略的影響而飛快地發展,對滿洲國競技運動而言,實具激勵與增進的正面意義。惟滿洲國在日本幾近殖民統治的形式下,對滿洲國體育活動發展之影響仍「弊多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