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放水警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研究所 林國峰所指導 郭隨安的 系集降雨預報驅動降雨-逕流模式於長前置時間水庫入流量預報 (2017),提出水庫放水警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水庫入流量預報、系集預報、HEC-HMS、支援向量機、隨機森林。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碩博士班 周乃昉所指導 歐敬協的 水庫防洪運轉作業事項檢討 (2008),提出因為有 水庫、洪水守視作業、防洪運轉、防洪運轉啟動、放水警報、洩洪作業、運轉結束的重點而找出了 水庫放水警報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水庫放水警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系集降雨預報驅動降雨-逕流模式於長前置時間水庫入流量預報

為了解決水庫放水警報的問題,作者郭隨安 這樣論述:

台灣位於西太平洋的颱風路徑要衝,每年平均受到三至四場颱風侵襲。伴隨颱風而來的豐沛雨量,產生龐大逕流量,常導致下游洪水宣洩不及而溢淹,造成重大的災損。此時,水庫操作單位得在維護大壩安全與避免洩洪過量引致下游淹水的雙重考量下,進行颱風時期的水庫防洪運轉操作。因此,本研究提出以系集降雨預報驅動降雨-逕流模式之方法,進行石門水庫於颱風時期的長前置時間1至72小時入庫流量預報。主管機關若能於颱風警報發布時,及早預測颱風時期可能之入庫流量變化與總入庫流量,便能據此擬訂有效的颱風時期水庫操作策略,預估颱風過境期間逐階段合理的放水量。本研究提出之方法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選定2008年至2011年間十二場颱

風事件,結合美國陸軍工兵團發展之HEC-HMS模式與支援向量機,建立一種新型的混合型降雨-逕流模式,本研究命名為HMS-SVM模式。第二部分,使用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提供的2012年至2015年間七場颱風事件之定量降雨系集預報,作為混合型降雨-逕流模式之驅動,預報颱風時期的系集入庫流量。第三部分,採用隨機森林整合系集入庫流量預報。本研究以2015蘇迪勒颱風為例,證實結合HEC-HMS模式與支援向量機的HMS-SVM模式於系集入庫流量預報,相較於單用HEC-HMS模式,能得到誤差範圍較小之系集分布。此外,以隨機森林整合系集入庫流量預報,能得到比系集平均(算術平均法)更準確的預報結果

,當前置時間達48小時以上,預報誤差將大幅降低。本研究提出之方法,能於蘇迪勒颱風警發布當下即時提供準確的未來3天入庫流量預報,且累積入流量誤差僅4.03%。操作單位可據此擬訂有效的颱風來臨前預先調節性放水策略以及颱風過境期間防洪運轉策略,在「得到更多防洪空間但增加日後缺水風險」和「忍受洪災危險為保障日後用水無慮」雙重目標考量下取得權衡。

水庫防洪運轉作業事項檢討

為了解決水庫放水警報的問題,作者歐敬協 這樣論述:

水庫扮演的角色除供水外,無可避免的尚肩負調節洪水的功能;若欲進一步減低放水洪峰,便須透過水庫防洪運轉以減輕水庫下游低漥地區之淹水潛勢,減少水患損失。故為維護水庫安全,重要工作之一即為穩定可靠的防洪運轉操作。本文研討台灣地區主要的五座水庫:曾文水庫、翡翠水庫、石門水庫、德基水庫、牡丹水庫的防洪運轉作業,包括一般性的運轉原則及特定作業規定,並針對洪水守視作業、防洪運轉啟動判斷、放水警報、實施洩洪作業、運轉作業結束等五項防洪運轉的重要作業事項,加予檢討並比較其優劣點。研究中先敘述各水庫的整體防洪運轉作業程序,再從中比較不同的作業規定,最後檢討歸納合理的完整規定。其目的為預先得知與水庫、河川、集水區

相關的降雨量、流量、水位資訊,及其潛在發展趨勢,使防洪運轉預先得到較大的操作空間與時間,再以比較五座水庫的作業規定,建議合理可行的有利規定,改善各水庫原有的防洪運轉程序與水庫運用要點,使能更周全妥善的完成水庫防洪運轉的各項作業。實例研究以曾文水庫之防洪運轉為例,曾文水庫於民國六十二年完成後開始營運,其主要依據「曾文水庫運用要點」及現行防洪運轉作業程序進行防洪運轉。為求其防洪運轉作業更為周延,經以前述五大水庫之防洪運轉作業做出之檢討,對其中適合運用於曾文水庫之部份提出改善建議。其下游集水區之水情資訊亦應予以監控,其中曾文水庫放水應錯開南化水庫之放水尖峰、與烏山頭水庫在洪水來臨前之蓄水互相調配作業

等資訊,宜連線至曾文水庫管理中心,以利研判綜合水情,調整出災害損失最少之運轉策略,以期曾文水庫之防洪運轉作業事項更為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