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臺灣僑民人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海外臺灣僑民人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孔復禮寫的 華人在他鄉:中華近現代海外移民史 和陳鴻瑜的 海外華人之公民地位與人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臺灣商務 和獨立作家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 信世昌所指導 陳雪妮的 海外中文學校華語志工教師之培訓研究 (2014),提出海外臺灣僑民人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華語教學、中文學校、師資培訓、僑校、志工。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翁明賢所指導 鄭宗仁的 氣候變遷對移民之影響-兼論對臺灣之啟示 (2014),提出因為有 氣候變遷、遷徙、臺灣、移民、氣候難民的重點而找出了 海外臺灣僑民人數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海外臺灣僑民人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華人在他鄉:中華近現代海外移民史

為了解決海外臺灣僑民人數的問題,作者孔復禮 這樣論述:

美國著名漢學家孔復禮最後絕唱! 繼《叫魂》之後的最新一部、也是其最後一部中國史學鉅作, 歷經十年,潛心研究五百年華人移民史。   跨越歷史時間與地理空間,熟練運用社會心理剖析法,以大視野、大敘事、大歷史的獨特視角,重新審視海外華人移民史之重要地位!   孔復禮借用生態學與社會學,解讀近現代華人移民現象,建構了本書獨特的視野。在「移動」的觀點下,華人的歷史不僅存在於中國本土,也存在於海外的移民社會。   海外華人的歷史,更是中華大歷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華人的移民最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鄭和七次下西洋如何影響當時中國向外發展的渴求?   海外移民的華人,如何與本地人互為「異

族」(others)的情況下,找到其平衡及生存之道?   「僑居」(sojourning),如何讓華人海外移民出現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特質──讓「移民」的本質成為與故里的「聯繫」(connection),而非「離散」(separation)?   「移民」在中國,向來都是常態   漫長的五百年華人移民史,其實始於明代移民先驅──鄭和。鄭和七次遠航,開拓了近代早期的中國與世界經濟貿易的路線。中華帝國晚期專制的朝廷,漸漸與愈發活絡、複雜的社會產生矛盾的現象──商貿崛起的勢力,激起人民向外發展的需求,伴隨著人口遷移與空間流動。中國從內部漸進性的國內移民遷徙,到後期因鴉片戰爭革命性的經濟崩盤而向海外發

展,「移民」在中國,從未停止過。   海外華人的「離散」、「流離」、「移動」與「歸屬」──   中國海外移民與眾不同的特質,在於他們對家鄉的情感的「聯繫」,空間的「分離」,並不是華人移民的本質,反而是強化、擴展、深入異地與家鄉間的空間維度,更深深影響中國經濟與政治的發展,進而創造了中國近現代史於全球經濟、貿易、政治體系中複雜綿密的網絡。   海外華人是利益創造者?還是麻煩製造者?   歐洲帝國主義在東南亞殖民體系形成的過程中,華人曾經是重要的推手。僑居於殖民當地的華人,成了殖民當局不可替代的臂膀,透過語言與地緣優勢,華人替殖民當局進行稅收與勞工的仲介者,漸漸形成殖民當地的「二等公民」。歐洲

殖民者因「既需要華人,又害怕華人」的矛盾拉扯,進而引起大規模的排華與屠華事件!   孔復禮教授運用極具原創性的研究觀點,對華人的移民歷史展開深入的探討,將其置於世界歷史的大框架下重新檢視,闡述深刻、研究細緻入微、表達清晰簡潔,爬梳五百年漫長海外華人移民史,重新思考僑居海外華人與中國近現代中國發展之密不可分的關係。   作者簡介 孔復禮(Philip Kuhn,1933-2016)   又名孔飛力,美國著名漢學家。生於英國倫敦,1964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師從費正清(John Fairbank)和史華慈(Benjamin Schwartz),其研究領域為清代史及海外華人史。孔復禮

曾為哈佛大學希根森(Francis Lee Higginson)歷史之講座教授,與東亞文明與語言系(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之系主任。其指導之博士生有卜正民(Timothy James Brook)、杜贊奇(Prasenjit Duara)……等人。   孔復禮曾先後出版《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1796-1864年的軍事化與社會結構》(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1970)、《叫魂:1768

年中國妖術大恐慌》(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1990)等著作,獲國際學術界高度讚譽。1990年後,孔復禮致力於海外華人史,並歷經十年潛心研究,推出本書。 譯者簡介 李明歡   廈門公共事務學院人口研究所之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及教授。畢業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主要研究領域為移民社會研究、族群及跨文化比較研究,尤擅長國際移民、海外華人社會及中國僑鄉文化研究。自1986年,曾於中國閩、浙、粵僑鄉,歐洲之荷蘭、法國、英國、義大利、德國、匈牙利等十餘國,及美國紐約、加拿大溫

哥華等地從事華僑華人歷史與現狀之實地調查。其代表作品為《歐洲的東南亞華僑與海洋亞洲》(2005)、《歐洲華僑華人史》(2002)等。   導讀──誰道他鄉異故鄉 林熙強 譯注解說 前言 第一章    海上擴張與中國移民 近代早期的中國與世界經濟 近代初期中國社會中的遷徙   移民與帝國 移民的社會結構   方言群生態及其原鄉   生態棲位、通道和生計   第二章    早期殖民帝國與華人移民群體   海外華人社會的形成   不同的生態環境:殖民模式   不同的生態環境:無受殖民的王權國家 不同的生態環境:獨立的華人政體   連接家鄉的通道   18世紀的商業擴張:中

國與英國   帝國合作者   第三章    帝國主義和大規模移民   鴉片戰爭及其影響   移民的處境 自願移民   非自願移民   群眾移民的管制和立法 新方向 新地點   第四章    大移民時代的社群I──東南亞   殖民政策演變與華人的應對   親緣群體與文化範本   大移民時代海外華人社會的結構變化   第五章    大移民時代的社群II──移民社會的內部與排外 19世紀歷史上的移民社會   華人在移民社會的生活和勞動狀況 排華運動的源起和影響   澳洲的排華之路 第六章    革命和「民族救亡」 東亞地區的革命 反華主義:早期階段 日本入侵與華人的「民族救亡」 第七章  

 後殖民時期東南亞的華人社會   日本侵略和西方殖民主義的沒落   排華主義的根源   排華浪潮與華人之應對     第八章    新移民   移民社會摒棄種族性的排華法案 中國放棄毛主義並向世界貿易開放門戶 新移民的特徵   歐洲重置 中國移民政策的再定位   新移民的通道   文末註 譯後記   導讀 誰道他鄉異故鄉 長樂林熙強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圖書館盈壁的庋架上,我曾得見以下諸書。   古巴作家黛依娜.查薇雅諾(Daína Chaviano, 1957– )的《中國字謎》(La isla de los amo

res infinitos, 2006),故事的敷衍以廣東王氏家族遠颺古巴為主脈之一。在該書橫跨將近一百五十年的家族五代興衰敘事中,王家的高祖輩邦強(Pag chíong, b. 1842),在未明就理的懵懂中簽下賣身契(sujeto a un contrato que firmara sin saber lo que hacía),到古巴的甘蔗園當了七年農奴,最後殞命加勒比海異鄉;曾祖輩王陽(Yuang, b. 1868)同樣遠走古巴,卻因十九世紀晚期的因緣際會加入古巴「曼兵」(mambí)的行列,為古巴對抗西班牙的獨立戰爭效力,因而被視為志士還可領取共和黨政府發放的退休俸(pensión

del gobierno republicano),在古巴落地生根,也起了西班牙文名字;故事主角的父母則因日軍侵華,廣東祖業毀於兵燹,故舉家出奔古巴投靠祖輩,在和廣東相同緯度的哈瓦那中國城經營起洗衣店的生意,從此異客融入異鄉為家。   循著《中國字謎》裡這個十九世紀中期華人離鄉背井在海外謀生(甚至投身行伍)的移民史脈絡,庋架上我們還會看到林露德(Ruthanne Lum McCunn, née Drysdale, 1946– )的傳記小說《華裔北方兵》(Chinese Yankee: A True Story from Civil War, 2014),內容考據出生在香港的孤兒阿偉(Ah Y

ee Way),髫齡隨傳教士來到巴爾迪摩就學,卻淪為奴隸,也有了新的名字湯瑪士.席爾維(Thomas Sylvanus, 1845–1891)。一八六一年美國內戰爆發,他加入北方軍隊,參與蓋茨堡之役,戰後他取得美國軍人的養老津貼,落腳賓州開設洗衣店養家維生。在這個時空脈絡之下,我們也不會忘記架上還有林露德暢銷的傳記小說《千金》(Thousand Pieces of Gold: A Biographical Novel, 1981),故事的主人翁寶莉.貝米斯(Polly Bemis [Lalu Nathoy], 1853–1933)出身華北農村,一八七二年被賣到舊金山為奴,最後與美籍夫婿深入西部

拓荒,在愛達荷州的鮭魚河谷(Salmon River)安身;當然還有《木魚歌》(Wooden Fish Songs, 1995)裡出身廣東台山,十歲遠渡重洋同樣來到舊金山,在異鄉培育出獲獎柑橘的呂金功(Lue Gim Gong, 1860–1925)。   庋架上的這類作品不勝枚舉,我們或許都耳熟能詳;而其中故事無論是自真實歷史考得,又或虛實相間混雜歷史與虛構的小說情節──比方傑克倫敦(Jack London [John Griffith Chaney], 1876–1916)以出身廣東的夏威夷糖業鉅子陳芳(1825–1906)為原型寫就的短篇小說〈陳阿成〉(“Chun Ah Chun,”

1910)──這些故事儘管發生的地點不同,卻有同符合契的一點:主角都是在近現代「遠渡他鄉的華人」(Chinese among others)。而隨著前述諸書的歷史背景由十九世紀中期推進到二十世紀前期,時至今日,這樣以他鄉的華人為主題的作品仍然持續出現在圖書館的庋架之上,比方義大利漫畫《春秋》(Primavere e autunni, 2015)與《來自浙江的米蘭華僑一百年》(Chinamen: Un secolo di cinesi a Milano, 2017)即為一例,內容就以一九三○年代浙江青田商販吳立山(Wu Li Shan)遠渡米蘭創業的真實故事為底本。   這些故事都與近現代華人

的離散(diaspora)息息相關,而身為讀者,這些他鄉的華人故事或許也引發我們一探背後究竟的好奇心:華人的移民最早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因為怎樣的因緣踏上越洋西邁與南渡的航程?他們到了哪些地方?他們在他鄉遭遇怎樣的阻礙與隔閡?在「中國」的現代概念尚未成形之際,這些他鄉的華人又是如何認知自己的身分?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新天地建立家園與自己的社群團體?而地理位置上的他鄉最後是否反而成為情感上的故鄉?而上述諸問,以及前及有關他鄉華人諸書的歷史背景,凡此窅然難言之道,這本《華人在他鄉──中華近現代海外移民史》(Chinese among Others: Emigration in Modern Times

, 2008),正可為我們言其崖略。   --------------------   《華人在他鄉》的原型是孔復禮(Philip A[lden] Kuhn, 1933–2016)教授在韓國的六次演講,擴展之後成為本書的八章,研究的內容則可以本書的副標題一言以蔽,即「中華海外近現代移民史」。本書定義的「近現代」(modern times)時間條貫五百年,始自明穆宗「隆慶開關」(1567),解除自洪武朝以來近兩百年的商業海禁,因此海外移民的私人貿易也日益蓬勃;時間的下限則終於二十世紀末的幾十年,因為其時中國大陸已全面涵浸於世界經濟的潮流。在孔復禮眼中,這五個世紀間中國與世界的聯繫是不得不然且

避無可避的趨勢(inexorably connected to the outside world)。   在這樣的時間範圍設定之下,《華人在他鄉》全書伊始孔復禮首先探討的現象是「海上擴張與中國移民」。二十世紀末期,西方歷史學界先後有兩部重新審視長期以來歐洲中心論的專著獲得世界歷史學會圖書獎(WHA Bentley Book Prize):其一是傅朗客(Andre Gunder Frank, 1929–2005)教授的《重探東方》(ReOrient, 1998),其二是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 1958– )教授的《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 20

00)。傅朗客以華勒斯坦(Immanuel Maurice Wallerstein, 1930– )提出的「世界體系理論」(world-systems theory)為依,重新審視了一四○○年至一八○○年間的世界經濟體系,書名蘊蓄的自然是重新定位(reorient)的涵義,但一語雙關之處也在於重新探究東方(re-Orient)在世界體系中,核心與邊陲結構(core-periphery structure)上的位置。案傅朗克之見,實際上是當時的中國牽動整個世界經濟體系的發展,而察其交關肯綮,乃因世界市場中白銀的流動所致──中國大量輸出絲綢與瓷器換取西方的白銀,以滿足國內對於白銀的需求。而在《大分

流》(The Great Divergence, 2000)中,「加州學派」(California School)的核心學者之一彭慕蘭也持相若之見,以為大約從一四○○年開始,歷經元代紙幣改革的失敗後,明廷開始著手新的貨幣政策;然其間白銀因其自身的價值,而成為大宗經濟交易中現代意義下的貨幣,對白銀的大量需求在中國因之而起,其結果是在西方人來到亞洲之前,中國已經進口了大量白銀。傅、彭二氏對白銀流通看法同樣見於《華人在他鄉》,而這也成為孔復禮探討近世中國(early Modern China)與世界經濟關係的出發點:蓋中國本土所能開採的白銀遠不及所需,商人因此私自進口白銀在市場流通,成為脫離國家掌控

的貨幣。而這樣對白銀的強烈需求,便成為當時中國發展對外貿易的動力;中國、歐洲與東南亞經濟因此建立相互的關連,形成中國自身向海外擴張的基礎,同時也構成上述近現代歷史的中心議題。   然而在孔復禮眼中,白銀的流通以及因此而形成的貿易航線,背後其實還引發了另一個現象,而這才是他真正的關懷所繫──其時沿著貿易航線流動或者遷徙僑鄉的中國商人或苦力,形成中國近現代移民的先驅;而為了謀生遠走他鄉一段時間,但最後終究落葉歸根的「僑居」(sojourning),也因此成為中國人司空見慣的生活方式之一。永樂、宣德年間鄭和的七下西洋(1405–1431)帶回了遠洋航線以及潛在市場的訊息,儘管對沿海居民來說仍有海禁

的限制,但海禁從未完全成功封鎖中國沿海,海洋利益(Maritime Interest)牢牢牽動著中國沿海社群的生存策略與商業型態,在地狹人稠以及前述對白銀的需求之下,「海上屯田」(create fields from the sea)因此形成一種特殊生態,繼之而來的現象則是海外移民。據此,孔復禮以中國疆域內的八個方言群為對象,探索近現代華人移民的緣由與足跡;按照順時針方向排列,《華人在他鄉》探討的八個方言群依序為溫州、福州、福建(閩南、泉漳沿海)、潮州、廣東、興化∕福清、客家及海南。   案書題的兩個鑰字「華人」(Chinese)與「他鄉∕他者」(others)觀之,本書的主題自非別出機杼,

但本書另闢儔人蹊徑之處,在於借用生態學與社會學的詞彙解讀近現代華人移民現象;而這些詞彙除了成為本書必然的鑰字之外,也建構了本書的理論框架。舉例來說在第一章結尾,孔復禮借用了生態學名詞「生態棲位」(ecological niche),定義中國移民在新環境中的社會與生活空間;他又以「通道」(corridor)定義移民與舊環境間所有情感與文化的關聯,而「生態棲位」與「通道」乃密不可分的結構。孔復禮在第四章申論大移民時代的東南亞華人社群時,則援用社會學上「同質群體」(affinity group)的概念以及文化樣板(cultural template),探討海外華人移民社會的各種親和關係;而這樣因某種

同質性而致的群體親和關係,正是華人文化調色盤上的主色調:地緣的親和(compatriotism,同樣出身於某省、某鄉、某鎮、某村,又每可以方言做為判準),血緣的親和(kinship,血親或者國民同胞),信仰儀式的親和(corituality,對某位神祇的欽崇抱持同樣的虔誠),以及兄弟情義(brotherhood,秘密幫會已然昭示之)。衡諸歷史,上述種種同質群體的關係儘管俱根源於來自「故鄉」中國的社會習俗,但在海外的移民地,其模式卻是因地制宜,隨著海外林林總總的人事時地調整,以迎合各類社群的需求,形成可以權宜變化的樣板。這樣的同質群體關係,不僅造就了移民異域中僑民的「生態棲位」,也使得移民異域成

為在故鄉之外的「僑鄉」(qiaoxiang—a sojourner’s hometown)。   倘若就「通道」與「生態棲位」的結構質而再言,為了建立並維護自身特定的生態棲位,移民他鄉的華人必須與故鄉保持密切聯繫,原因無他,因為就商業利益而言,這對於獲取所需勞力是必不可少的通道。若再就前文所揭的血緣親和觀之,則空間上海外的華人無論離家多遠,都負有對家庭的道義責任,也繼承父祖的血緣關係,家庭的關係因而也在時間上延續,而這又是另一層面的通道。因此儘管故鄉與僑鄉之間的距離使得通道本具有空間的屬性,然而由於移民與故鄉家庭之間的各種聯繫,使得「通道」實際上乃是一種經濟與社會層面上的有機體(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sms)。故而在某種程度上,他鄉的華人移民從來就沒有真正離開家鄉,是以孔復禮在本書〈前言〉中即設定移民僑鄉與中國故鄉之間,因為這樣的通道而存在一種勞力分布系統(a system of labor distribution)。在「離開中國」的意義之外,移民現象代表的,更是勞工與家庭之間空間的延展,因此事情的本質並非「分離」(separation),而是「聯繫」(connection),更因此中國歷史與海外華人的移民史必須並觀。   --------------------   從這裡再踅回圖書館盈壁的庋架,則《中國字謎》裡廣東王家高祖與曾祖際遇的背景,

我們恰可在《華人在他鄉》的第三章裡找到蛛絲馬跡:由於非洲的奴隸制度在十九世紀前葉相繼廢除,在對於勞力的迫切需求之下,原先西印度群島甘蔗園裡的非裔奴工,逐漸為簽下賣身契的中國和印度廉價勞工(indentured labors)取代。一八四二年香港因〈南京條約〉的簽訂成為香港殖民地之後,除了由香港出發颺航海外的廣東人數量超過既往任何年代之外,來自廈門的福建人,以及來自汕頭的潮州人和客家人,也經香港前往勞力集散地(labor entrepôt)新加坡,再轉往荷屬東印度、英屬馬來亞和北美等地,成為第一代的華裔移民勞工。此際的葡屬澳門則是另一個輸出華人勞力的港口,而他們的目的地則是古巴與秘魯──這樣的「

苦力貿易」(Coolie Trade)正是《中國字謎》的情節所依。   義大利漫畫《春秋》裡的米蘭領帶商人吳立山來自浙江青田,而從《華人在他鄉》第八章的爬梳,我們也更清楚十九、二十世紀之交,青田人移民歐洲經商的始末:太平天國之亂後,溫州人(本書探討的主要方言族群之一)便因為土地短缺開始向周邊省分外移,尋找土地屯墾;光緒二年(1876)中英簽訂《煙臺條約》,溫州開放為通商口岸之後,向海外遷徙也成為溫州人的選擇之一。青田與溫州毗鄰,是著名的華僑之鄉,而最早來到歐洲的中國移民便來自青田。   在本書〈前言〉裡,孔復禮提起一則在凡爾賽宮外偕妻女用餐的往事:垂暮之際的昏暗中,一家人瞅見近處的中國餐館

,想吃上碗熱騰騰的湯麵。然而三個斗大的霓虹中文字「翡翠宮」並不保證餐館主人也懂得中文,甚至更不保證餐館的菜色是道地的中國料理:就血緣來看,餐館主人是來自柬埔寨的華人後裔,其祖上來自中國沿海,而餐館主人則是從赤色高棉逃奔法國;這位他鄉的華人已經完全同化於他鄉法蘭西,不會說中文,也不清楚自己的中國姓氏,唯一剩下與中國關聯的特質,只有對於中國料理略知的皮毛而已。這讓我想起庋架上還有一本華裔詩人李立揚(Li-young Lee, 1957– )先生的第一本詩集《玫瑰》(Rose, 1986),裡面有首〈共餐〉(“Eating Together”):   蒸籠裡的鱒魚   用幾片生薑、兩條青蔥   和

些許麻油調味。   哥哥、弟弟、姊姊和娘親   我們午餐一起吃魚配飯,   娘親熟練地把魚頭拈在指間   品嚐魚頭上最鮮美的肉,   就像阿爹   幾個禮拜以前一樣。那之後他躺下   沉沉睡去如同皚皚白雪覆蓋的小路   在比他還要老邁的松間蜿蜒而過,   沒有旅人駐足,也不渴求任何陪伴。   李立揚也是他鄉的華人,他的母親是袁世凱的孫女,而父母親在共黨勢力崛起後移居印尼創辦學校。詩人出生之後,父親在印尼的排華事件中下獄(這則是《華人在他鄉》第七章探討的主題之一),出獄後舉家輾轉經由香港等地移居美國。用英文寫詩的李立揚已經不太會說中文,也讀不懂中文,一如孔復禮在翡翠宮遇見的那位柬埔寨華裔掌櫃。

但是在他的詩作裡面,我們依舊讀到華人對於家庭的眷戀,以及與家庭成員間緊密的聯繫與牽掛,當然還有文化情感上的傳承。   一如孔復禮所言,事情的本質並非「分離」,而是「聯繫」。   或許正是這樣的「通道」,讓他鄉的華人,其實也生活在故鄉。   (摘自本書第一章  海上擴張與中國移民) 就在哥倫布美洲探險後不久,兩個偉大文明中一些具有進取精神的人在東南亞相遇,並且由此開始了在世界貿易中的聯手經營。中國商人參與東南亞商貿歷時久遠,此時他們邁出了後來被證明是走向近現代世界市場的重要一步,即與歐洲殖民者合作。歐洲人的航線將歐洲、非洲、亞洲和新大陸連為一體,而中國移民則成為此商貿體系中不可或

缺的要素。 歐洲文明與中國文明的海上擴張之路全然不同。歐洲各國數世紀以來在相互征戰中熟練駕船的戰爭技能,被用到了武裝遠航之中,他們往東南亞尋找香料,往中國尋覓絲綢和瓷器,而在伊比利半島天主教王國那裡,他們所尋覓的則是「需要拯救的靈魂」。歐洲政府的貪婪與狂熱推動歐洲商人、冒險家透過武力四處建立商站。反之,冒險涉足東南亞的中國商人背後卻幾乎沒有中國政府的支持,雖然那時的中國政府已不再公開禁止海上貿易,但其對海商的容忍程度依然相當有限。在中華帝國的最後階段,即明朝(1368-1644)、清朝(1644-1911)時期,中國國內經濟、社會的變化對海上貿易及伴隨而起的移民流動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如此壓力促

使官方對本國人口向外遷移採取比較務實的態度。因此,國家利益與社會內在活力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此後五個世紀中國移民流動的重要塑造力量。

海外中文學校華語志工教師之培訓研究

為了解決海外臺灣僑民人數的問題,作者陳雪妮 這樣論述:

海外中文學校華語志工教師之培訓研究摘要本培訓研究是以海外中文學校為暑期華語志工派任的教學場域,針對外派前培訓課程規畫策略原則與實踐進行研究分析。透過相關教師培訓理論文獻和先導研究的理論與實務分析之基礎,作為本培訓研究之規畫原則與策略,並且經由培訓實踐之歷程,提出相關研究分析與建議。華語志工教師的目標來源,是以臺灣國內華語文科系背景在學生或畢業生為主,此短期進階的培訓課程是架構在其已具備的專業華語文知能基礎上,透過整體的階段培訓課程規畫,強化培訓教師的僑校課堂教學實作之能力。此外,透過培訓實踐的四個主要歷程:培訓籌備設置、志工教師招募與面試甄選、專業主題培訓課程、教學強化訓練等運作,進行培訓規

畫的原則策略,最後再從「原則構想策略」、「規畫應用實施」和「評價討論」等三個觀察角度之分析,提出本培訓研究之討論與建議,並為未來相關師資培訓研究之發展參考。研究者建議外派前的教師培訓內容規畫,應發揮「銜接式」的培訓功能,掌握教學場域實際教學需求,針對合適師資來源,採取有效目標人才招募,培訓內容規畫也應建立在志工教師的供與求之實際條件基礎。透過培訓規畫原則策略,理想的志工教師培訓規畫架構應包含:培訓行前說明座談會、主題培訓課程、教學實習訓練、教學參訪觀摩訓練、海外行前說明座談會、返國志工服務經驗座談暨結業式等項目,並透過同儕教學技能學習會的實作活動予以強化。研究實踐的整體討論與建議包含:1.正式

培訓前應舉辦說明會。2.培訓課前師資備課會議。3.各類型僑校志工培訓研究發展。4.志工招募管道多元化。5.專用網站資訊平臺與電腦e化應用。6.合格海外師資人力庫設置。7.避免培訓資源浪費等。透過海外教學服務,參與者不但克服文化差異、語言隔閡,更打破了國界疆域、種族藩籬,不僅應證「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也實踐了「行萬里路,服萬人務」的真諦,這也是本志工師資培訓的核心價值。

海外華人之公民地位與人權

為了解決海外臺灣僑民人數的問題,作者陳鴻瑜 這樣論述:

  本書分別從國際法、國籍法、及各國國內法律和人權觀念,重新檢視美國、日本、南韓、東南亞等國家對於華人公民地位和人權的政策,藉以喚起對人權平等和保護之重視。 本書特色   關於華人在東南亞地區人權議題的罕見研究論著。 作者簡介 主編/陳鴻瑜   台灣花蓮縣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國際組召集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授兼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現任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菲律賓的政治發展;政治發展理論;南海諸島與國際衝突;東南亞各國政治與外交政策;南海諸島之發現、開發與

國際衝突;中華民國與東南亞各國外交關係史(1912-2000);東南亞各國政府與政治;印度尼西亞史;越南近現代史;新加坡史;泰國史;馬來西亞史等。 序 第一章 悠然居留或落地生根:從國際人權法討論海外華人之地位與人權/廖福特  一、導言:地域、血緣、國籍  二、地位:意志與規範之交錯  三、權利:不同地位,不同權利  四、結語 第二章 孤客‧華僑‧華人─排華法案以來美國華人公民地位與人權的探討/陳靜瑜  一、時代背景─異鄉孤客時期  二、排華法案的設立及其影響─從孤客到華僑  三、移民與國籍法的通過—從華僑到華人  四、結論─美國官方致歉案  附錄1 Transcript

of Chinese Exclusion Act (1882)  附錄2 NCCA Petition Letter to the U.S. Congress House & Senate  附錄3 美國排華法案檔案圖 第三章 韓國華僑的地位與人權/譚道經  一、何謂韓國華僑  二、韓國現行法律上的韓華的法律地位  三、韓華在韓國的現況  四、韓華在中華民國的地位  五、結論─韓華的現況及出路 第四章 日本華人的公民地位與人權/城田千枝子  一、序-今日的日本華人  二、日本政府對華人政策的歷史以及日本華人的法律地位的變遷  三、今日日本華人的公民地位與人權  四、從個案來探討日本華人的公

民地位與人權  五、結語 第五章 泰國華人之公民地位與人權/譚國安  一、「泰國華人」的定義與比重  二、泰國華人的僑民地位與自治時代  三、泰國華人從僑民轉變為公民時代  四、結論 第六章 越南華人公民地位的變遷/許文堂  一、前言  二、南北分治時期的越南華人地位  三、越南政局演進下的華人人口變化  四、1975年統一後至「革新」前的越南華人地位  五、革新以後的新動向 第七章 越南華人之公民地位(1986-2011)/褚廷福  一、前言  二、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三、1986年之前越南華人的公民地位概述  四、1986年以後越南政府的華人政策要點  五、1986-2011年越南華

人之公民地位的發展  六、結論 第八章 從緬甸公民權爭議看華人公民意識的發展/楊聰榮  一、前言  二、公民權與公民意識  三、由緬甸民主轉型引發的公民權爭議  四、緬甸華人公民權問題  五、下緬甸華人  六、上緬甸華人  七、中緬混血  八、果敢華人  九、代結語:未完成的公民權改革 第九章 印尼華人之公民地位和人權發展/Rafendi Djamin  a. The obligation to obtain a Proof of Indonesian Citizenship(SBKRI)  b. Stateless status of Chinese ethnic  c. Impunit

y in cases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The Law Enforcement of May 1998 Tragedy  May 1998 Case: The Freeze Continues 第十章 追求平等待遇:華人對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的奮鬥/湯熙勇  一、前言  二、跨國移動與南非華人  三、種族隔離對南非華人的影響  四、華人為減少種族隔離影響的努力  五、結論 第十一章 從他族到澳洲公民:澳洲華裔住民與公民權利的演進/郭美芬  前言  一、白澳政策的特色:州政府的行政權力與控制「他族」的政治文化  二、從移民、居民到公民:戰後「白澳」政策的漫長消逝

 三、多元文化與亞洲世紀下華人公民權的挑戰與困境  結語 第十二章 當代俄羅斯的中國移民及其地位問題探討/劉蕭翔  一、前言  二、當代俄羅斯的中國移民問題  三、俄羅斯對中國移民的防堵  四、當代俄羅斯的中國移民地位  五、結論 第十三章 真實與虛幻:馬來西亞華人公民地位與人權論述/王國璋  一、緒論  二、馬來西亞憲法的雙面性  三、國家文化、教育資源分配不公  四、馬華政治的興衰  五、馬華社群的人權論述  六、馬華公民地位的前景 第十四章 二戰後東南亞華人公民權地位與人權問題:原因、實質與影響/張應龍  一、二戰後東南亞華人的公民權地位  二、東南亞華人人權狀況  三、特點、原

因和影響  四、小結 第十五章 海外華人公民權與人權的現代意涵和未來展望─ 以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與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規範之認知為核心/查重傳 吳威志  一、「海外華人」及其權利保障的基本涵義  二、華人「公民權」的現代意涵  三、華人「人權」的的現代意涵  四、華人「公民權」與「人權」之思維與展望  五、結語 序   從2012年4月底我接任華僑協會總會理事長起,在當時擔任本會秘書長,有辦過國際會議經驗的陳鴻瑜教授規劃下,就想籌辦一次與海外華人有關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為何國際學術研討會的主題會選擇探討海外華人的公民地位和人權呢?回顧歷史,華人移居國外已歷有千餘年,至目

前海外華僑華人的總數約為三千三百萬人。在二戰前,海外華人主要分佈在東南亞一帶,以後擴大到北美洲、澳洲和西歐地區。近年,從中國移出的新移民人數更有大幅增加的趨勢。據保守估計,從1978年開始,中國合法及非法移民至他國者將近四百萬人。而且移出的地點主要分佈在泰國、新加坡、緬甸、寮國北部地區、柬埔寨、太平洋群島、澳洲、美國、加拿大、俄羅斯遠東地區,以及日本、南韓和非洲地區。其移出地和型態顯然和過去數百年來有所不同。   中國人的外移,有其特定的個人和社會因素,總的來說,就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然而,華人在海外的商業活動,經常會遭到西方殖民統治者的嫉妒而受到苛刻待遇,其中最為嚴厲者就是對華人施予苛捐雜

稅和屠殺,而引起華人反抗,因此,自十七世紀以來,華人移居最多的東南亞地區,包括荷屬東印度和西班牙統治下的菲律賓,經常發生排華事件,華人生命和財產所受的損害難以估計。   在二戰以前,族群間的戰爭和衝突,頻頻發生,海外華人在東南亞不僅沒有得到中國政府的保護,也無法獲得殖民地法律的保障,作為小商販或中間商人的華人,他們不但沒有政治地位,同時也沒有社會地位,而僅保有經濟地位。其實,海外華人地位之低弱,跟中國國力衰弱是息息相關的。中國過去在國際社會中處於次殖民地地位,其移居海外的人民地位自然就無法提升。   二戰結束後,許多東南亞國家獨立了,其頒佈的國籍法對於當地華人有不同的規定,除了泰國歡迎華人

入籍以及新加坡華人在獨立後自然成為新加坡人外,其他國家大都限制華人入籍,以致許多華人仍保留中華民國國籍。1949年後,在東南亞的華人面臨選擇國籍問題,東南亞國家中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有緬甸、越南民主共和國和印尼等國,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單一國籍政策,這些國家的華人開始選擇加入當地國籍。有少數忠於中華民國的老一輩華人,因不願意加入當地國籍,而成為無國籍者。   即使加入當地國籍者,亦每因當地政府有排華政策措施和社會運動,例如印尼、泰國、越南、緬甸、柬埔寨等國,而導致當地華人的公民地位遭到不公平待遇。近年一次大規模的排華運動發生在1998年的印尼,在印尼各地華人成為暴民攻擊的目標,引起全球輿

論的重視。   雖然二戰後聯合國已高舉人權大旗,簽署若干世界人權公約,呼籲世界各國尊重人權,把尊重人權宣揚成為普世價值。在北美、澳洲和西歐等國家,人權觀念落實,一般來說,這些國家的華人受到比較公平的對待。但東南亞國家人權觀念比較不足,違反人權的事件層出不窮,排華運動也時有所聞。最近二十年,東南亞國家才開始注意人權議題,菲律賓首先在1987年的憲法中規定保障人權,接著柬埔寨、泰國和印尼亦在憲法中規定保障人權。馬來西亞雖未在憲法中規範保障人權,但在外交部之下設立有人權委員會,東南亞國家協會在2007年通過東協憲章,其中亦規定會員國應保障人權,東協各會員國在2012年簽署一項東協人權宣言。由此可知

,國際人權觀念已蔚然成風,中華民國馬英九總統亦在2009年5月簽署聯合國通過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兩項人權公約,使台灣的人權保障與國際社會接軌。   環顧當今世界各國,海外華人所處的環境,並不如聯合國人權公約所揭櫫的理想,仍有許多地方的海外華人遭遇到不公平的公民地位對待,其人權受到壓制。基於此,本會特別邀請海內外學者專家,就個別國家之華人之公民地位和人權現況做一系列的探討,發表論文,相信透過這次研討會,海外華人之公民地位和人權問題,一定會獲得更大的重視和更廣泛的注意。   最後,特別感謝行政院僑務委員會的指導和贊助;國父紀念館提供場地並合辦,海華文教基金

會、中華人權協會、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等單位的協辦支持,這都是研討會順利舉辦的必要條件,本人謹代表華僑協會總會敬致謝忱。陳鴻瑜教授從策劃邀請到論文徵集,備極辛勞,本會同仁齊心協力,更是研討會成功的要素,在此一並致謝。繼《吳鐵城與近代中國》之後,本論文集又蒙秀威公司慨允出版,處理各項編務,同樣值得感謝。 華僑協會總會理事長 陳三井 謹識 中華民國102年11月20日 (摘自〈第一章 悠然居留或落地生根〉) 海外華人約為4,031萬人,臺灣僑民人口數約為179萬5千人。決定海外華人地位有三種因素,第一當然是海外華人本身之主觀意志,海外華人永恆必需面對兩條主軸之拉扯,一者是對於原始

出發地之留戀,另一條拉扯海外華人的主軸是對於移居國家之認同。第二是當地國之法律規範,影響海外華人地位的最核心因素為是否取得當地國之國籍。不過國籍之決定是主權國家的國內法權事項,從華人移居之國家觀之,可以粗分為兩類,一者是本來即為主權獨立國家,例如華人移居英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另一種則是其所移居之地為殖民地,後來又歷經獨立為主權國家之歷程。第三則是來自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台灣國籍法規範不同,只有台灣間接允許雙重國籍。 而此三種因素組合可能形成四種結果。第一種類型之海外華人地位是以單純之外國人身分在當地國居留。對於以外國人身分而於居住國生活之海外華人而言,原則上其亦應受「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

約」之權利保障,除非此權利是以國籍為基礎。有關「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之權利保障,只有開發中國家得以對非國民做差別保障,而得以作不同程度保障之範疇只限於經濟權利。 第二種是完全落地生根,取得當地國國籍,同時並不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或是中華民國國籍。對於作為單純居住國本國人而言,從國際人權法之角度觀之,其權利應受到國際人權法典及核心國際人權條約之保障,而因為海外華人可能是當地國之少數族群,因此應該強調的是少數團體之權利保障,特別是「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7條及「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之保障。

氣候變遷對移民之影響-兼論對臺灣之啟示

為了解決海外臺灣僑民人數的問題,作者鄭宗仁 這樣論述:

人口為國家基本要素之一,其組成、素質、分布、發展及遷徙等面向,關係國家之發展與社會福祉。越來越多的證據及研究顯示,今後的全球氣候變遷可能越來越嚴重,而氣候變遷將如何影響人口移動,將是個人生命與國家社會安全之嚴肅課題。 本研究首先闡述氣候變遷目前全球主要氣候變遷的現象及影響,如溫度及海平面的上升,再談臺灣觀察之主要氣候變遷的現象及影響,觀察是否有相同或相異的氣候變遷。其次,並分析目前全球移民主要趨勢與原因,同時討論包括氣候難民,並以氣候變遷在過去及今日實際案例討論氣候改變如何影響移民;再將對臺灣的移民啟示做一分析。 最後,氣候變遷的觀察及預估(重大影響及災難),將是決策者未來調適策

略或政策(包含移民)之制定及施行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