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的變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深水埗的變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金其琪寫的 流離之書:跨界移動紀事 和黃霑的 黃霑書房:流行音樂物語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左岸文化 和三聯所出版 。

輔仁大學 心理學系 夏林清所指導 林瑞含的 解殖三重奏──立基草根的路徑 (2017),提出深水埗的變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立基草根、反身解殖、殖民現代性、移動勞動經驗、辨識歷史、政治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性別教育研究所 楊佳羚所指導 霍汝銘的 香港居住「劏房」已婚女性生活經驗與家的想像之探討 (2017),提出因為有 性別與空間、香港劏房、空間經驗、家的想像、母職、夫妻關係的重點而找出了 深水埗的變化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深水埗的變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流離之書:跨界移動紀事

為了解決深水埗的變化的問題,作者金其琪 這樣論述:

  「我發現了一種看待人事物的全新方法。緩慢而綿長,允許溫柔與掙扎的方法。」     人類學從來就是一門關乎移動的學科。只是當人類學家遠渡重洋,研究那些往往與自身迥異的陌生族群之後,真正認識的是什麼?「走了那麼遠的路,是不是最終都會透過異文化來認識自己?」人類學也總是在乎能否在地,在遙遠異鄉有另一個等待自己回去的家。人類學家研究親屬、重視關係,但同時為家和家人賦予了更直覺與情感上的定義。     《流離之書》收錄寫作者金其琪17篇跨界移動紀事;她是擁有七年資歷的記者,也是剛入門的人類學學徒;她從中國移動到香港,再到台灣。一路以來,她報導香港馬屎埔農地抗爭、記錄2016年香

港大學生間的中港矛盾,文中許多描述已人事全非,但都成了歷史的一部分;她描述了環球大廈週日的菲傭聚會、九龍城的泰國移民、南方澳的漁工,人要花多久時間才能把異地當成家?她寫阿美族祭師從抗拒到接受自身文化的歷程、達悟人如何從大島看到自己的島嶼、學阿美語的猶太人類學家,她寫的是台灣當代原住民,也寫下每一個人企圖尋求身為「人」的自己。     記者和人類學家某個程度是相似的。進入田野地、熟悉報導人(當然,也被報導人熟悉),試圖透過一次次的對話建立關係、看到與理解彼此,然後帶回自己與他者的故事。17篇文章中,7篇關於香港、7篇關於台灣、3篇關於中國,但書中的主題跨越地理上的分界。「土地」書寫具象的

土地迫遷、老屋肢解、無家可依,也寫忘記了自己名字的人怎樣找回與故土的親密感;「陣痛」寫的是那些自願和非自願的跨境移動,人們因身分政治而彼此碰撞,移動的海上貨櫃則塞滿走私動物的牙齒;「扎根」書寫在異鄉和面目全非的故鄉創造新生活、新社群的人;「微塵」則是在這個生死常臨的年代,一些像流沙般逝去的故事。     17篇文章呈現的不僅是世界的變化,也讓人在閱讀中發現,人類學如何逐漸滲入一個寫作者的文字DNA,乃至看待世界的方法。     「經歷了多變的生活,讀了人類學並在今年邁入30歲的我,強烈地感覺到自己想用任何文字形式來還原世界本身的混沌。寫得『混沌』比寫得『清楚』可要難太多了。」

    「和讀新聞、做記者受到的訓練不同,這種全新的方法緩慢而綿長,充滿速食閱聽者可能錯過的細節,且允許你的筆流露溫柔與掙扎。」   專文推薦     張潔平,Matters創辦人   名人推薦     何欣潔,前《端傳媒》台灣組主編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杜念中,資深新聞工作者   官大偉,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林益仁,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容邵武,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高雅寧,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陳如珍

,人類學家   傅可恩,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   鄭肇祺,台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顧玉玲,作家、台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助理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好評     《流離之書》成書於21世紀10年代,是上一輪「全球化」所養育的女兒。在下一個十年,我們或已無緣再見到同樣的追問、眷戀與感傷。它是一本送給家園與故土的哀誄之書,亦是在這樣的離愁中,仍然果決出發的遠行筆記。──何欣潔,前《端傳媒》台灣組主編     本書以「流離」為名,書寫中港台不同地區弱勢、少數、被歧視族群的漂泊境遇。然而,若能建立人與土地的歸屬感,

誰想要漂泊?若能回答「我/我們是誰」的身分認同,誰想要流離?這更是穿透本書字裡行間的深意。──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帶著中國思考香港,懷抱香港採訪台灣,行走台灣反思中國。   如果過去十五年,華文世界因為中國短暫開放的歷史機遇,而使得此間跨界移動的記者們產生了不同以往的珍貴積累,金其琪發光的筆下,結晶著的就是這個時代。──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其琪的書寫始終保留一種原始和原味。她對世界、對自然、對眾人敞開自己,謙卑充滿好奇。不過30歲,她已在北京、香港、台灣,各生活了四年,有意識地選擇了一種流浪的人生。或許是自身的流離體會,讓她更能透視這個時代

裡,跨越了國/界/域/族的各式流浪者的處境。她停下腳步記錄探問離散的故事,在她的筆下,遊走異鄉與故鄉的人們,面對敵意築起的高牆,艱難地應對不同價值選擇而拉扯出的差異與認同。這是一本與流浪者們靈魂相互召喚、彼此深情對待的人生筆記。──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這似乎已是社會中長存的真理和價值:人走上流離注定是悲情、是無奈,是割捨我們所愛的人與事。乍看書中人物的遭遇,我們容易感慨變動讓人付出高昂的代價,但誰又知道變動之前就一定是值得我們眷戀的安逸和恆常?隨變動而來的就注定是桃花源?或許世事既無始也無終吧,作者讓我感受到的是沒有盡頭的千百流轉和永遠與之相隨的淒美。──杜念中,資深新聞

工作者     初識其琪,是她來到我的辦公室,說明她關於台灣原住民族女性的博士論文研究構想。不過,比起她當時的題目,更吸引我的,是她輾轉來到台灣的經歷。我感覺到,平靜地坐在我對面,訴說自己故事的,是一個嬌小秀氣身軀中勇敢堅決的靈魂。   這些年來,其琪幾度在重回給予她極大啟蒙的香港,和留在台灣之間拉扯。她整理出離開原生家鄉的這十幾年中,遭遇到的每一個流離的故事。家在那裡,家也不在那裡,家就在不斷的流離與尋找之間。   其琪的文筆極好,故事寫來深刻細膩,但更重要的是,每一個故事中的流浪、燃燒、碰撞、扎根、創傷,都映照出她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不僅如此,對於她選擇棲身的台灣來說,其琪寫

出的每一個故事,也都在幫我們重新思考,這塊土地曾經如何包容了一波一波流離的人們;關於接納,我們應該可以做得更多。──官大偉,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這是一本關於生存、生命與家園關係的書。更準確地說,應該是作者「找家」的心路歷程。透過在香港,台灣與中國等地的人物記事,作者表達出「家」不是一個物理空間上的定位點,而是一團開放、流離但卻不斷地連結於自身意義的生命線條。這樣的描述正如受人景仰的地理學者段義孚所言:「家即異鄉」(home as elsewhere),是如此地真確與讓人一新耳目。──林益仁,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一個一個的故事,就像一個一個

石頭連接了一個一個的看似分離場域,讓金其琪累積大約十年的流離之書也成為發現之旅。原來香港、台灣、中國、農業、飛魚、象牙等等邊緣的人與事,有著類似的棄絕和復返,在消失離散之中尋找歸屬與希望。──容邵武,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金其琪是一位細膩、堅定、具社會關懷與批判力的觀察家與寫作者,自身移動經驗強化她描寫流離失所或移動者的能力,新聞寫作與民族誌方法的組合使其作品針對時事進行有效率的轉譯。──高雅寧,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我想這是其琪作為一個寫作者,很特殊的魅力所在。我有時覺得她像是一張捕夢網一樣,一旦沉浸在某個場域裡,就會帶回那裡所有的記憶。——張潔平,Matt

ers創辦人     在《流離之書》中,記者金其琪寫失根的迷茫、脆弱群體的掙扎和人的韌性。報導的對象從香港的菲律賓移工、收集明清古宅的中國商人、在蘭嶼扎根的達悟族語推手,到記錄生死遺言的香港中老年志工。對象與議題的多元,更展現出人的處境的共通性。不論多艱難也要記錄;不論差異多大,對話也有意義。在中港台之間遷徙的其琪,透過說故事和追根究底的精神,寫下自己的不服輸。隨著她的文字,我們流離卻不失所。──陳如珍,人類學家     Kiki’s writing combines the best elements of biography, ethnography, and journa

lism. She is able to make each of the many people and places she has interviewed or visited come alive for the reader, and - through their stories - to address complex global issues in an engaging and accessible way.   從人物故事、民族誌與新聞中吸取養分,其琪的書寫為讀者生動還原出她訪問過的每一個人、造訪過的每個地方。這些故事易讀又迷人,最終卻帶我們看到背後複雜的全球性議題。

──傅可恩,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     這是一位流浪者寫的流浪故事。其琪和我在台東相遇,這是一個我不知道是定居還是飄泊中的地方。她對我來說,沒有定所,卻又像是早已扎根某處。其琪寫的香港、台灣、中國、非洲、泰國、蘭嶼故事,與她本人一樣,對我來就既遠又近。這正是本書的精神,我們過去以為掌握過的題目,在其琪筆下攤開,我們方才發覺自己握著的是虛幻。但是,透過她細膩、認真的筆跡,我們又重新進入她和受訪者互動的現場,坐在她旁邊,傾聽這些流浪者的故事,更全面、深入流動的意義。──鄭肇祺,台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深水埗的變化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時光倒流一個掣】
早喺2014年,Google Maps地圖嘅街景服務Street View推出時光機功能,可以俾大家睇返舊嘅街景圖相片。近日有網民再Loop呢一項「#時光倒流」功能,重溫十幾年前18區嘅社區風貌,見證住自己社區嘅變遷。

00:00 Intro
00:17 中西區
中山紀念公園 Sun Yat Sen Memorial Park
般咸道 Bonham Road
香港摩天輪 Hong Kong Observation Wheel
英華女學校 Ying Wa Girls' School
00:40 東區
油街實現 Oil Street Art Space
太古城中心 Cityplaza
小西灣廣場 Siu Sai Wan Plaza
00:53 南區
One Island South
海洋公園道 Ocean Park Road
01:03 灣仔區
希慎廣場 Hysan Place
利東街 Lee Tung Street
夏慤道 Harcourt Road
01:16 九龍城區
啟德郵輪碼頭 Kai Tak Cruise Terminal
忠孝街 Chung Hau Street
香港嘉里酒店 Kerry Hotel Hong Kong
01:29 觀塘區
裕民坊 Yue Man Square
牛頭角下邨 Lower Ngau Tau Kok Estate
藍田綜合大樓 Lam Tin Complex
聖言中學 Sing Yin Secondary School
大本型 Domain
01:54 深水埗區
D2 Place ONE
長沙灣道 Cheung Sha Wan Road
02:04 黃大仙區
黃大仙中心 Temple Mall
樂富廣場 Lok Fu Place
Mikiki
02:14 油尖旺區
K11 MUSEA
旺角大球場 Mong Kok Stadium
洗衣街 Sai Yee Street
廟街 Temple Street
02:31 葵青區
青衣城二期 Maritime Square 2
02:36 北區
聯和墟 Luen Wo Hui
02:41 西貢區
PopCorn 2
香港單車館 Hong Kong Velodrome
西貢公路 Hiram's Highway
02:53 沙田區
創新路 Chong San Road
02:58 大埔區
太和邨 Tai Wo Estate
寶鄉邨 Po Heung Estate
03:06 荃灣區
海之戀商場 OP Mall
荃灣千色匯 KOLOUR
荃灣工業中心 Tsuen Wan Industrial Centre
03:20 屯門區
V city
屯門公路轉車站 Tuen Mun Road Interchange
凱都戲院 Hyland Theatre
03:33 元朗區
天秀路Tin Sau Road
形點 YOHO MALL
03:41 離島區
北大嶼山醫院 North Lantau Hospital

Reference:
用 #Google街景 睇返以前嘅社區好正
- 分享自 LIHKG 討論區
https://lih.kg/2440533

Music used:
♪ #時光倒流一句話 (Piano Cover) by @Noodles Music
https://youtu.be/2IL1dQzvFfU
♪ [Instrumental] Dua Lipa - Homesick by @HUIYA Instrumental
https://youtu.be/wr8L720j9PI

Google Map向來有提供街景功能,用家瀏覽地圖之餘亦可看見商戶建築,感覺有如身歷其境。有網民於連登討論區以「用Google街景睇返以前嘅社區好正」為題發文,指可以用Google Map翻看最早12年前、即2009年的香港街道景色,緬懷過去之餘亦感嘆10年來香港變化甚大,獲不少網民和議。

不少網民立即以Google街景翻閱10年香港景色。有人認為當年街道上人車數量不如現在多,街邊違泊情況亦較輕,直言「條路好暢順」。亦有人特別注意街邊商戶及建築,認為當年彌敦道兩旁金舖較少,商戶種類較豐富,而近期需要重建的觀塘裕民坊,於2009年尚未落成巴士總站,附近皆為商場食肆,早前結業的麥當勞仍「健在」。

除商戶外,不少網民亦關心10年前物價。有人發現有食肆每碗淨雲吞僅售$10,直言以今時今日物價實在難以想像。有人就表示最關心當年樓價,指翻查當年地產代理店面,可見康怡2房單位僅售200餘萬,亦有人帖圖指屯門大興花園500呎單位僅售168萬,稱可惜自己當年仍在求學時期,否則已一早「上車」做業主。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898243/%E6%98%94%E6%97%A5%E9%A6%99%E6%B8%AF%EF%BD%9C%E7%94%A8Google%E8%A1%97%E6%99%AF%E3%80%8C%E6%99%82%E5%85%89%E5%80%92%E6%B5%81%E3%80%8D10%E5%B9%B4%20%E7%B6%B2%E6%B0%91%E6%87%B7%E5%BF%B5%E6%A8%93%E5%83%B9%E3%80%8C%E5%BA%B7%E6%80%A12%E6%88%BF2%E7%99%BE%E5%B9%BE%E8%90%AC%E3%80%8D

網民「大政奉還」在連登討論區上以「用Google街景睇返以前嘅社區好正」為題發文,分享使用Google Maps的Google街景功能可以透過調整時間線,看到特定位置在不同時間時的樣貌,從而看得出一個社區的變化。

樓主Cap圖舉例,指Google街景可以看到餐廳改由酒樓接手、已經結業的明將壽司、當年正在上映的電影、十幾年前的樓價、2009年每碗雲吞麵只需10元等。他指看Google街景「好似用時光機返去過去咁,個感覺好正,見證住自己社區嘅變遷,如果有埋VR模式就好」,「見返已經執咗笠嘅舖頭好滾動(感動)」。

不少網民知道Google街景設有調節時間功能之後都大叫「長知識了」,又說「原來有呢個功能,多謝分享,懷念下先」,並分享自己找到的截圖。
https://www.hk01.com/%E7%86%B1%E7%88%86%E8%A9%B1%E9%A1%8C/597712/google%E8%A1%97%E6%99%AF%E6%9C%89-%E6%99%82%E5%85%89%E6%A9%9F-%E5%8A%9F%E8%83%BD-%E7%B6%B2%E6%B0%91%E7%8B%82loop%E6%98%94%E6%97%A5%E7%A4%BE%E5%8D%80%E9%A2%A8%E8%B2%8C-%E9%99%84%E6%95%99%E5%AD%B8

網上懷念10個已消失嘅靚景 Google Maps回到過去新功能

昔日嘅時光永遠係最美好,有唔少人都希望回到,甚至停留喺嗰一刻,但時間依然係會繼續過去,不過大家就可以透過Google Maps去重溫返懷念返一啲已經消失嘅靚景,幾個步驟就可以帶大家回到過去,咁神奇?一齊嚟試下啦!

解殖三重奏──立基草根的路徑

為了解決深水埗的變化的問題,作者林瑞含 這樣論述:

我作為在戰後四小龍之一的香港的經濟起飛中成長的一代,如果不是進入大學初步感染了朦朧的左傾氣息,而後再受到台灣陳映真的反殖啟發,就算經歷了對香港非常重要的九七回歸的過程,也不見得會選擇落回基層去與弱勢者共同發展,從而重新連接上出身貧窮的媽媽帶給我的在中港菲之間流離的家,同時對我們複雜的政治歷史產生進步的識見,立足草根走出了一條小小的解殖路徑。  這篇論文,共分為四章。前三章介紹我解殖的三個基礎性層次:基層、家庭和歷史。第四章則是帶有政治性方向的總體性發展:立基草根的解殖。  第一章,我寫六十年代初出生的我,如何活到八十年代進入了香港知識份子的世界,然後在台灣人間雜誌之行和六四衝擊之後開

始投身香港基層,至今已近三十年。在與女工同行、組織新移民和於社區中迎接老年的經驗中,我開展了與弱勢社群生命協作,共謀出路的關係。所以在第二章寫家庭時,除了自己的故事,我還展開了我兩位重要團隊伙伴:女工小黑,與及考不上大學後由商界中層管理者蛻變為基層組織者的漏油的家庭內外經驗。我們都經歷了很長的時間,一點一點地撥開殖民現代性的各種遮蔽,才能回頭認受被自己貶抑和嫌棄過的家的移動勞動歷史。而除了個人和家庭的經驗,香港宏觀的政治經濟社會大歷史也是非常重要的,內裡透露著我們如何被統治的複雜性,我們自己必須能夠辨認,才有可能解殖。對我來說,這是很不容易的工作,我一邊消化資料一邊發展自己的見解,進度十分緩慢

,卻在不住生長的動能中完成了我的第三章。  貫串互相呼應的以上三章之後,還有第四章:立基草根的解殖。建基於前面的書寫,在這最後一章裡,我再提出解殖最重要的關鍵,是階級的意識和認同。而這意識和認同不能止於腦袋,更要是身體的挪動,生命的決志和生活的創造。只有立基草根,我們才會看見,作為一個移民城市,不同時期來港的基層家庭正是透過移動勞動既謀生自我養活,同時創造了香港的經濟社會歷史。只有立基草根,我們才會看見,以階級將人分層管治、區隔發展的香港,是如何使處於同一個家庭和同一個社會的成員之間的疏離、偏執和矛盾,無從在碰撞的張力中產生新的改變可能。而立基草根的解殖,就是要透過互相組織創造條件,讓普通人民

能夠一起來參與,藉由日常不同層次的民主共決,改變上下資源和權力分配的不均不義,鬆解權貴內外合謀的殖民操控關係,破解殖民/民族/本土之間互相糾纏的迷霧。我並且以我帶著階級立埸重新接合家庭關係來突破中港之間社會隔離的行動實踐,來宣示一種對歷史傳承的重奪。

黃霑書房:流行音樂物語

為了解決深水埗的變化的問題,作者黃霑 這樣論述:

  黃霑,香港著名作曲家、填詞人,對粵語流行曲的發展有里程碑式的貢獻,其填詞的《獅子山下》《上海灘》《滄海一聲笑》等名曲,傳唱廣大華人地區。黃霑2004年身故後,一班學者啟動「黃霑書房」計劃,花多年時間搜集了黃霑歷年的專欄文章、學術論文、手稿、樂譜、傳真、信件等珍貴文獻,用黃霑留下的材料,探究黃霑行過的路。本書一套五冊,展示了黃霑身世與香港軌跡的交錯、他對流行音樂的心得和見解、與同代音樂人的交往,是研究黃霑至為重要的專集。     第三冊:《黃霑書房 — 流行音樂物語》     2005年,第一次在黃霑家裏看見他的私人藏品。那一年,保存利東街和中環海濱的聲音四起,「保育本土文化」由大學導修

課題變成眾人的事。保育黃霑的文物,成了當前急務。黃霑本業創作,原來對文化保存也有獨特的想法。在他眼中,文化就是生活,文化保存的任務是記住日常足跡,講好平民故事。香港歷史特殊,平民際遇跟大時代烽煙每多糾結,她更曾經在因緣際會下,擔起傳承和更新大中華文化的角色。保育本土文化,是要用最高的規格,保育文物,整理記憶,說好這個曲折的香港故事。黃霑的想法,結果相當微妙。一方面,黃霑是文化保存的「對象」。為他整理手稿,闡釋生平,是為了更忠實呈現這個流行音樂人物的足跡,還原一段本土歷史的面貌。另一方面,黃霑是文化保存的「推手」。他的創作和筆記,對如何在香港做好文化保存,提供線索,留下範本。由此看,黃霑不單是歷

史的素材,他也是寫歷史的方法。用黃霑的方法,保存黃霑,以更新黃霑,是這本書的挑戰。本書聚焦香港流行音樂,分成四章,借書房內的文物述說當中動人的故事。

香港居住「劏房」已婚女性生活經驗與家的想像之探討

為了解決深水埗的變化的問題,作者霍汝銘 這樣論述:

本研究關切香港備受關注的「劏房」問題。由於「劏房」問題在媒體的呈現不是流於租金、面積等數字,就是止於安全性與合法性等建築結構問題,鮮少從性別、階級與族群等社會權力關係層面切入,討論居住者的經驗。因此,本研究深度訪談14位居住「劏房」已婚女性,探討她們居住「劏房」的生活經驗,並輔以空間觀察,描繪她們在「劏房」內外的空間移動、「劏房」內從事家務勞動及家庭照顧的空間經驗,由此延伸討論「劏房」如何與她們對家的想像相互反映與形塑,並探究她們在「劏房」內的母職實踐及夫妻互動,以期生動呈現居住「劏房」已婚女性的處境,並分析這些空間經驗與母職及夫妻關係如何與她們的性別、階級與中國移民的身份交錯影響。本研究共

有五項發現。首先,居住「劏房」已婚女性需以勞力、智力及時間換取生活空間。雖然她們試圖改變因性別化的空間分隔而形成的性別權力關係,但在現有的空間制度下,她們仍然處於性別階層底處。此外,她們對「劏房」充滿負面的空間感受如不穩定、不安全、被穿透與不自在,嚴重影響她們的情緒狀態及生理健康。其次,她們對「家」的想像由物質條件及她們的空間經驗所建構而成的。另外,她們在母職實踐中,經常感到自責、自我懷疑及否定。最後,她們的夫妻關係的經營受空間形態及社會結構影響,以致她們以家務勞動向丈夫表達愛、以無聲的感同身受與丈夫達至相互了解。透過居住「劏房」已婚女性的生活經驗與家的想像,本研究挑戰中產階級預設的空間理論、

有關家的意義的想像及母職與夫妻關係的論述,並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