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雅神 綠 園 道 相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 蔡元芳所指導 陳宜歆的 以四維地理資訊系統虛擬臺北城之時空變遷 (2012),提出潭雅神 綠 園 道 相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虛擬實境、臺北城。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潭雅神 綠 園 道 相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四維地理資訊系統虛擬臺北城之時空變遷

為了解決潭雅神 綠 園 道 相片的問題,作者陳宜歆 這樣論述:

1884年落成的臺北城是當時臺灣唯一的方形城池,亦是少見採用可防禦槍砲火器之碉堡式城樓。臺灣建省後省會設於臺北,即使政權歷經二次更迭,臺北仍為臺灣政經中心,故臺北城內的建築具有標的性。其風格大致自閩南、日式町屋、西洋式樣到現代主義的轉變,風格多樣。但天災、人為等因素使建築保存不易,遑論區域性城市地景,要重現歷史場景只能從舊相片或古籍中寄託想像。而今虛擬實境技術蓬勃發展,重現或保存過去的建築、地景有實現的可能。故本研究擬以三維地理資訊系統(3D GIS)來虛擬地景,更加上時間維度建構為4D GIS平臺,探究臺北城從建城前、清代、日治時期至現今之時空變遷。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蒐集古地圖、舊

相片、平面圖、鳥瞰圖、手繪圖等影像資料輔以歷史文獻、調查報告及專書考證各時期地景及建築位置,並建立史料資料庫。(2)以現場調查成果及影像蒐集成果,繪製現存及消失的建築,繪製的建築模型使用LOD2(Level of Detail 2)或LOD3以維持瀏覽順暢及模型細緻。(3)編輯建築模型的時間跨度(TimeSpan)以控制建築興建與傾圮的時間點,加上地標輔以圖片、文字、影片及外部連結介紹,完成四維地理資訊系統平臺。(4)透過系統平臺虛擬臺北城之時空變遷,探討臺北城之行政區與聚落空間、機能及景觀的變遷。(5)經使用者操作並填答問卷,完成系統平臺使用者評估,教師肯定本平臺可結合鄉土及社會科教育,並可

以拓展到史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