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磁控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澳)賈汗季·海珊寫的 可再生能源高滲透率下的電網電壓穩定性魯棒控制 和吳龍的 發電機勵磁設備及運行維護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機械工業 和中國電力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顏孟華所指導 蔡棠介的 生成對抗網路應用於AOI樣本數擴增 (2021),提出磁控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瑕疵、生成對抗網路、AOI檢測良率。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化學系 游源祥所指導 紀冠安的 壹、新型磁性Fe3O4-MOF複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質之研究 貳、新穎磁感應光子晶體之合成及性質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四氧化三鐵、光子晶體的重點而找出了 磁控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磁控,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可再生能源高滲透率下的電網電壓穩定性魯棒控制

為了解決磁控的問題,作者(澳)賈汗季·海珊 這樣論述:

隨著可再生能源並網不斷增加,光伏、風電的利用日益增多,這給電網電壓控制和無功功率補償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書重點介紹了風電、光伏的大規模滲透對電力系統動態電壓穩定性的影響,以及使用魯棒控制技術提高穩定裕度的效果,從而減少對電力系統性能的負面影響。 本書內容包括電力系統電壓穩定性與設備模型,線性化和模態分析,利用風力發電機和柔性交流輸電系統(FACTS)設備進行動態電壓失穩分析,動態負荷下的電壓穩定控制,動態輸電能力增強控制,增強故障穿越能力的控制,互聯電力系統中雙饋非同步發電機(DFIG)的低電壓穿越(LVRT)能力,光伏發電單元在配電網中的交互等,涵蓋了提高輸配電系統電壓穩定裕度所涉及的內容。

本書可作為電力系統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也適合作為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管理人員以及高校研究生的參考資料。 譯者序 原書序 本書物理量符號 本書縮略語 第 1章 引言 1 1.1 總則 1 1.2 背景 1 1.3 不同國家的可再生能源並網 情況 6 1.4 大型風力發電機和光伏發電 單元並網概述 7 1.5 風力發電機和光伏發電單元 控制概述 8 1.6 風力發電機和光伏發電單元 的魯棒控制 9 1.7 本書的貢獻 10 1.8 本書綜覽概述 11 參考文獻 12 第 2章 電力系統電壓穩定性與 設備模型 16 2.1 簡介 16 2.2 電力系統穩定性和電壓 穩定

性 17 2.3 電壓和功角失穩 18 2.4 風力發電和電力系統 穩定性 18 2.5 電壓失穩及其時間過程 19 2.6 電壓穩定性 2 2.7 電壓穩定性和非線性 20 2.8 電壓失穩的主要原因 21 2.9 提高電壓穩定性的方法 22 2.9.1 電壓穩定性和勵磁 控制 22 2.9.2 電壓穩定性和 FACTS 設備 23 2.10 電力系統設備建模 24 2.10.1 同步發電機建模 25 2.10.2 勵磁系統建模 26 2.10.3 電力系統穩定器 27 2.10.4 過勵磁限制器 27 2.10.5 負荷建模 28 2.10.6 非同步電動機建模 29 2.10.7 有載分

接開關建模 30 2.10.8 風力發電機建模 30 2.10.9 負荷潮流表示 32 2.10.10 風力發電機的動態 模型 33 2.10.11 轉子模型 33 2.10.12 軸系模型 34 2.10.13 非同步發電機模型 35 2.10.14 DFIG建模 36 2.10.15 風力發電機聚合模型 36 2.10.16 光伏發電單元 建模 37 2.10.17 FACTS設備 建模 39 2.10.18 STATCOM模型 39 2.10.19 SVC建模 42 2.10.20 晶閘管控制的串聯 電容器 43 2.10.21 儲能裝置 44 2.10.22 電網潮流模型 44 2.1

0.23 電力系統建模 45 2.11 本章小結 45 參考文獻 46 第3章 線性化和模態分析 48 3.1 簡介 48 3.2 傳統線性化 48 3.2.1 擾動線性化 51 3.3 設計的線性化 51 3.3.1 中值定理 52 3.3.2 公式重構方法 53 3.3.3 設計的技術在簡單系統 中的應用 55 3.4 電力系統模態分析 59 3.5 特徵值靈敏度 61 3.6 參與矩陣 61 3.7 留數 62 3.8 母線參與因數、特徵值和 電壓穩定性 62 3.9 本章小結 63 參考文獻 64 第4章 利用風力發電機和 FACTS 設備進行動態電壓 失穩分析 65 4.1 簡介

65 4.2 案例研究 68 4.2.1 高輸入負荷區 69 4.2.2 DFIG型風電場和若干 同步發電機 69 4.2.3 不同 FACTS設備之間 的交互 72 4.2.4 帶有串聯補償的少量 大容量輸電線路 72 4.2.5 中間具有並聯補償的 縱向系統 73 4.2.6 不同補償裝置的 比較 74 4.2.7 靠近負荷中心的傳統 發電 74 4.2.8 大型 FSWT並網的 影響 75 4.2.9 使用 STATCOM進行的 FSWT並網 77 4.3 本章小結 78 參考文獻 79 第5章 動態負荷下的電壓穩定 控制 81 5.1 簡介 81 5.2 電力系統穩定性和勵磁 控制

83 5.3 電力系統模型 84 5.4 測試系統和控制任務 86 5.5 線性化和不確定性建模 88 5.6 極小化極大 LQG控制 89 5.7 控制器設計和性能評估 90 5.7.1 意外事故Ⅰ:一條輸 電線路中斷 92 5.7.2 意外事故Ⅱ:三相 短路 93 5.7.3 意外事故Ⅲ:負荷突變 94 5.8 本章小結 96 參考文獻 96 第6章 動態輸電能力增強 控制 99 6.1 簡介 99 6.2 電力系統模型 102 6.3 計算輸電能力的目的 103 6.4 限制輸電能力的因素 104 6.4.1 溫升極限 104 6.4.2 電壓極限 104 6.4.3 穩定性極限 1

05 6.5 動態 ATC評估演算法 105 6.6 案例研究 105 6.6.1 案例Ⅰ:發電機無功 功率限值 106 6.6.2 案例Ⅱ:動態負荷的 影響 106 6.6.3 案例Ⅲ:故障切除時 間的影響 106 6.6.4 案例Ⅳ:靜態和動態 補償的影響 107 6.6.5 案例Ⅴ:動態補償裝置 比較 108 6.6.6 風力發電機並網對 ATC 的影響 108 6.6.7 由 FSIG恢復 ATC的 補償 110 6.7 分散式魯棒控制 110 6.8 測試系統的控制器設計 112 6.8.1 子系統①和② 113 6.8.2 子系統③ 114 6.9 控制器性能評估 115 6.9.

1 一條輸電線路中斷 115 6.9.2 三相短路 115 6.9.3 對比所設計的 STATCOM控制器與基於 PI的 STAT COM控制器 116 6.10 本章小結 119 參考文獻 120 第 7章 增強故障穿越能力的 控制 122 7.1 簡介 122 7.2 風電場接入電網的規範 要求 126 7.2.1 故障穿越 127 7.2.2 功率 -頻率變化 127 7.2.3 頻率控制 127 7.2.4 無功功率調節能力 127 7.2.5 電壓控制 127 7.3 風力機的故障穿越方案 127 7.4 臨界切除時間和臨界 電壓 129 7.5 具有非結構化不確定性的 魯棒 S

TATCOM控制 130 7.5.1 測試系統 131 7.5.2 線性化和不確定性 建模 132 7.5.3 極小化極大 LQGSTATCOM 控制器 133 7.5.4 案例研究 135 7.5.5 控制設計演算法和性能 評估 138 7.6 同步 STATCOM和槳距角 控制 140 7.6.1 控制器性能評估 144 7.7 具有結構不確定性的風電 場 STATCOM控制器 148 7.7.1 測試系統和控制 工作 149 7.7.2 STATCOM控制 策略 150 7.7.3 線性化和不確定性 建模 151 7.7.4 STATCOM控制器 設計 153 7.7.5 控制器設計演算

法 154 7.7.6 控制器性能評估 155 7.7.7 低電壓期間的 穩定性 155 7.7.8 風力發電機對風速 變化的回應 157 7.8 分散式 STATCOM/ESS 控制器 159 7.8.1 測試系統和控制 工作 160 7.8.2 問題描述 162 7.8.3 使用秩約束 LMI的分 散式控制器設計 163 7.8.4 控制器設計演算法 167 7.8.5 控制器性能評估 168 7.8.6 電壓的升高和暫態穩 定裕度 169 7.8.7 低電壓期間的有功和 無功輸出功率 171 7.8.8 與標準 LVRT要求的 比較 172 7.8.9 不同運行條件下的 性能 172 7

.8.10 添加超級電容器的 影響 172 7.9 本章小結 175 參考文獻 175 第 8章 互聯電力系統中雙饋 非同步發電機的低電壓穿越能力 179 8.1 簡介 179 8.2 電力系統模型 180 8.3 測試系統和控制工作 182 8.4 問題描述 186 8.5 使用秩約束 LMI的分散式 控制設計 189 8.6 控制設計演算法 190 8.7 控制器性能評估 191 8.7.1 電壓的升高和暫態穩 定裕度 192 8.7.2 魯棒 LQ和 PI控制器 的比較 192 8.7.3 在風電場附近的嚴重 低阻抗故障 194 8.7.4 對比低電壓穿越 標準 195 8.7.5 風

力機對風速變化的 回應 195 8.7.6 不同運行條件下的 魯棒性 198 8.7.7 多個雙饋非同步發電機控制 器之間的動態交互 198 8.7.8 不對稱故障 199 8.8 結論 200 參考文獻 201 第 9章 光伏發電單元在配電網 中的交互 204 9.1 簡介 204 9.2 光伏系統模型 205 9.3 案例研究 208 9.3.1 小信號分析 210 9.3.2 基於正規形理論的交 互指標 211 9.3.3 時域模擬 213 9.4 用於非交互控制的問題 描述 213 9.5 光伏控制設計 214 9.6 控制設計演算法和性能 評估 216 9.6.1 三相故障 218

9.6.2 連接的負荷突然 變化 218 9.6.3 參考點變化 220 9.6.4 光照急劇變化 220 9.7 結論 222 參考文獻 222 第 10章 結論 224 10.1 未來研究方向 226 第11章 附錄 227 11.1 附錄Ⅰ:具有大型非同步電動機的單機無窮大容量母線系統的潮流和動態數據 227 11.2 附錄Ⅱ:非同步電動機方程到 通用坐標系的變換 227 11.3 附錄Ⅲ:用於勵磁控制 設計的 的運算式 228 11.4 附錄Ⅳ:3機 2區測試系 統的潮流和動態資料 230 11.5 附錄Ⅴ:單一風電場無窮大容量母線測試系統潮流和動態資料 232 11.6 附錄

Ⅵ:具有非結構不確定性表示的 STATCOM控制器的運算式 233 11.7 附錄Ⅶ:同步 STATCOM和槳距角控制的和ψ運算式設計 234 11.8 附錄Ⅷ:具有結構不確定性表示的 STATCOM控制設計的和ψ運算式 237 11.9 附錄Ⅸ:分散式 STATCOM/ESS控制設計的和ψ運算式 242 11.10 附錄Ⅹ:16機 5區測試系統的潮流和動態數據 248 11.11 附錄Ⅺ:10機新英格蘭系 統的潮流和動態資料 253

磁控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單車騎行是一個認識自我、挑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運動,它讓我們可以透過雙腳的踩踏去看見湛藍的海洋和遼闊的山景,也可以讓我們燃燒體內的脂肪而獲得健康的體態。然而,這兩年由於疫情的緣故,大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型態,我們被迫滯留在家裡,無法自由地享受單車騎行的樂趣。這個時候,【BH】H917鑄鋁磁控飛輪車便成為我維持訓練量、燃脂運動的居家好夥伴。

BH是歐洲規模最大的運動品牌之一,旗下的產品幾乎囊括了所有類型的健身器材。我所使用的這款H917鑄鋁磁控飛輪車的尺寸是120 X 65 X 125(cm),體積適中,而重量為48公斤,前方附有輪子,在移動上也不算困難。

對我而言,靜音絕對是選購飛輪車的優先考量,誰都不希望在訓練的時候,還得顧忌會不會打擾到家人和樓下的鄰居。鑄鋁磁控飛輪車所採用靜音的磁控系統,除了可以精準地調節阻力段數,讓你可以完整執行課表的訓練量之外。它所採用的六槽溝皮帶驅動,在踩踏時完全不會發出擾人的聲響,也不會因為驅動飛輪而對地面產生震動,再激烈的課表也都可以讓你靜悄悄地完成。

而在騎乘位置方面則是採用4D調整的設計,H917鑄鋁磁控飛輪車可以調整座椅前後/高低、把手前後/高低的位置,絕對可以讓你調整到舒適的騎乘姿勢,不像有些飛輪車只能調整座椅的高低而已,飛輪車可以針對不同的身材體型去調整到最佳的騎乘姿勢。

而在騎乘上面它也模擬公路車的彎把設計,讓你可以依照騎乘的習慣去選擇平路巡航、爬坡(抽車)或競速衝刺(握下把)的騎姿,完整還原公路車的騎乘感受。而H917鑄鋁磁控飛輪車主要是透過阻力的調整及RPM迴轉速來作為訓練的依據,在電子錶上面顯示的資訊有時間、速度、距離、卡路里、迴轉速及心率(需搭配無線胸帶)。

至於該如何挑選飛輪車或訓練台來做為你平時訓練的平台呢?我認為還是得要看你個人的需求,如果習慣騎乘自己的公路車,那訓練台可能會是你的最佳訓練夥伴。但訓練台的缺點在於每次訓練時必須反覆進行拆裝的動作,除了前置作業較為耗時之外,在騎乘的過程當中也會造成外胎、鍊條或飛輪的磨損,訓練台也得定期的保養維修,因而造成額外的費用支出。

而飛輪車的優點則是在於它提供了便捷的訓練模式,只要換上運動服便能開始執行訓練。這款鑄鋁磁控飛輪車在機身上也採用抗腐蝕的高剛性鋼材及防鏽烤漆處理,不會被你揮灑的汗水所鏽蝕,機身也不需要保養或是上油潤滑,非常適合我們這種懶人呀!你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別讓飛輪車因為你的怠惰而變成專用的曬衣架而已(誤)。

此外,當你購買BH的飛輪車時,可以享有兩年的BH線上健身課程,內容包含飛輪車、跑步機、橢圓機、划船機、瑜珈及重量訓練等課程,根本就是佛心來著。飛輪車課程的種類非常多元,不僅有核心瘦小腹、體態雕塑、減脂飛輪、心率飛輪等課程,還有風景實景和戶外模擬的模式,讓你在家訓練也不無聊!

整體而言,這款H917鑄鋁磁控飛輪車無論在機身的設計、課程的設計等方面都非常適合想要進行居家運動的人,在機身的品質上絕對是沒問題的,BH的器材都符合歐盟CE認證等國際認證,且在全台有20多處的門市據點,北中南也都有售後服務及維修的專業團隊,無須擔心找不到技師維修的窘境。所以,讓我們一起在家揮灑汗水吧!

H917鑄鋁磁控飛輪車產品介紹 https://bityl.co/7DOx
全台體驗據點 https://bityl.co/7DOy

生成對抗網路應用於AOI樣本數擴增

為了解決磁控的問題,作者蔡棠介 這樣論述:

AOI(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自動光學檢測於台灣製造業中,為應用廣泛之一,因社會勞動力老年化及人口的趨減,加上人會因為疲勞而降低專注力,故製造業逐漸導入AOI光學檢測設備來取代傳統目檢人力,在應用於工廠內之產品瑕疵檢測時,常發生正確率不高/漏檢之問題,主要原因是以訓練樣品數不足為主,因瑕疵品在產品生產初期所發生之數量及類別不多,若出現不同的瑕疵內容,機器未先學習過,就會造成AOI漏檢。因此本研究主要利用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中文譯為生成對抗網路來生成樣本,來彌補AOI開發初期樣本數不足的問題, 利用兩種生成對抗網路

模型Cycle GAN與Bicycle GAN在兩種不同情境的情況下,生成樣本來擴增AOI樣本資料庫,研究的架構中應用YoloV4(You Only Look Once V4)來當替代AOI系統,在資料集分配上,模擬剛開發初期只有少量的樣本時需讓AOI有基本的檢測能力,故只抽取少量的訓練資料來生成,其餘的當作測試集來驗證生成的樣本是否有效。有別於其他研究應用,本文利用VAE(Variational autoencoders)及GAN結合的生成對抗網路,控制特徵潛在空間向量來生成多樣性的AOI樣本,實驗結果說明利用生成對抗網路生成瑕疵樣本,相較於擴增前兩者準確率差異準確率可達12%,在實驗過程中

生成出多樣性的AOI樣本已與原先輸入的圖像截然不同,故也可應用於生成不同的瑕疵樣本來測試AOI系統的檢驗可靠度。

發電機勵磁設備及運行維護

為了解決磁控的問題,作者吳龍 這樣論述:

本書以發電機勵磁設備為立足點,全面介紹發電機勵磁系統及勵磁設備的技術要求、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配置方案、電氣參數設計及計算、技術參數校核、試驗檢驗、運行及維護、故障處理及典型故障案例。   本書共分十章,主要內容包括發電機勵磁概述、發電機勵磁系統及配置、發電機滅磁裝置、發電機勵磁功率單元、發電機勵磁調節器、發電機勵磁輔助設備、發電機勵磁設備參數設計、發電機勵磁系統試驗。 吳龍,男,碩士   就職于國家電網南京南瑞集團有限公司,研究員高工程師,畢業于浙江大學電機系,有著二十多年從事大中型發電機勵磁產品的研製開發及工程應用的經驗,從事應用及研製4代微機勵磁系統工作,主導首台66

0MW機組自並勵系統國產化改造的系統設計及現場試驗,獲得10多項省部獎勵,參與10多項省部勵磁技術科研項目,擁有10多個授權發明專利技術,在雜誌及專業會議上發表論文10多篇,2009年合作編著《發電機勵磁技術問答及案例分析》,目前主要進行發電機勵磁工程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定期給電廠及科學研究院從事勵磁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 第一章 發電機勵磁概述 第一節 發電機勵磁的作用 第二節 發電機勵磁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發電機勵磁的發展趨勢 第二章 發電機勵磁系統分類及配置 第一節 發電機勵磁專業名詞解釋 第二節 發電機勵磁系統類型及工作原理 第三節 發電機勵磁設備配置方案 第四節

發電機勵磁設備典型參數 第三章 發電機滅磁裝置 第一節 發電機滅磁的作用和意義 第二節 發電機滅磁評價方法 第三節 發電機滅磁方式分類 第四節 發電機滅磁設備 第四章 發電機勵磁功率單元 第一節 發電機勵磁功率單元分類及電源 第二節 發電機勵磁功率整流方式 第三節 晶閘管整流裝置工作原理 第四節 發電機勵磁功率單元設備 第五章 發電機勵磁調節器 第一節 發電機勵磁調節器原理概述 第二節 發電機勵磁調節器功能 第三節 發電機勵磁調節器設備 第六章 發電機勵磁輔助設備 第一節 發電機磁場繞組保護及設備 第二節 同步電機啟動及設備 第三節 水輪發電機電氣制動及設備 第四節 軸電壓抑制及設備

第五節 初勵及檢測設備 第六節 備用勵磁設備及工備勵切換 第七章 發電機勵磁設備參數設計 第一節 勵磁變壓器參數設計及計算 第二節 功率整流裝置參數設計及計算 第三節 發電機滅磁裝置參數設計及計算 第四節 勵磁輔助設備參數設計及計算 第五節 網源協調參數設計及校核 第八章 發電機勵磁系統試驗 第一節 勵磁系統試驗及試驗專案概述 第二節 勵磁系統型式試驗 第三節 勵磁系統靜態試驗 第四節 勵磁系統動態試驗 第五節 勵磁系統涉網試驗 第九章 發電機勵磁設備運行及維護 第一節 勵磁系統運行操作 第二節 勵磁系統常規檢修維護 第三節 發電機勵磁系統異常處理 第十章 發電機勵磁系統典型故障案例

第一節 發電機勵磁系統故障分析方法 第二節 典型勵磁調節器故障案例 第三節 典型勵磁功率單元故障案例 第四節 典型滅磁裝置故障案例 第五節 勵磁系統其他類型故障案例 參考文獻 在發電廠(站)內,發電機勵磁是一個“神奇”的專業方向。一方面,從事這個專業的技術人員在進入專業之前,很少有人熟悉發電機勵磁專業知識,想學習也難以找到合適的參考資料,大學裡沒有開設發電機勵磁這個專業及專業課程,發電機勵磁相關的書籍也屈指可數,更缺乏基礎知識的參考資料,技術積累主要靠工作實踐和行業專家的技術培訓; 另一方面,在電廠,發電機勵磁既不全屬於一次班,也不全屬於二次班,介於一次班和二次班之間

,而且不同電廠,介面也不相同,有的電廠以轉子滑環為界,轉子滑環前面的靜止部分屬於二次班,後面旋轉部分屬於一次班;有的電廠以滅磁開關為界,滅磁開關前面的功率部分和調節器為二次班,滅磁開關及後面的部分為一次班;有的電廠以勵磁功率櫃為界,勵磁調節器屬於二次班,其他部分屬於一次班。 勵磁專業的“神奇”與其專業技術特點密切相關,發電機勵磁專業是一個典型的學科交叉綜合專業。首先,發電機勵磁專業涉及多個學科知識,包括電機及其控制、電力系統分析(穩態分析和暫態分析)、電力系統運行及控制、電力系統穩定、電力電子、自動化控制、微型電腦、即時控制、資訊與資料處理、機械及材料等,跨度較大,對於分工越來越細的大學專業

設置,難以開展發電機勵磁專業及專業課程,包括各個綜合性大學及電力專業學校。其次,發電機勵磁控制是一個典型的以小博大的技術,用僅幾瓦的觸發脈衝可以調節幾百個千瓦的勵磁功率變化,以幾百個千瓦的勵磁功率就可以控制幾十萬個千瓦容量的發電機電氣調節性能,進而給更大容量的電網運行提供穩定支撐。發電機勵磁既是發電機的勵磁,同時也是電力系統的勵磁。勵磁設備是發電機本體一次部分與二次性能控制部分的交叉點,發電機勵磁電壓和勵磁電流,既不是發電機定子端的數萬伏,也不是控制系統的幾十伏的低電壓,是一個特殊的電壓等級,勵磁變壓器也是一種特種變壓器。最後,發電機勵磁有三部分從業人員:電網相關人員、電廠相關人員和製造廠相關

人員,各部分人員分工內容差別較大,電網部分主要關注發電機勵磁對電網的作用,重視強勵倍數、數學模型、電力系統穩定器等網源協調方面的內容和性能;電廠人員主要關注勵磁設備運行維護及檢修,更重視勵磁設備的運行穩定和可靠性能;而製造廠相關人員主要關注發電機勵磁系統各項功能的實現方式和硬軟體設計。 發電機勵磁控制是保障電力系統及發電機穩定運行最經濟且有效的技術,勵磁技術研究項目及出版物,基於種種原因,大都主要集中於發電機勵磁與電網聯繫方面,更多注重電網穩定支撐的理論研究和探討,缺少面向電廠勵磁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勵磁設備基礎知識學習、試驗、維護等實際操作方面的針對性讀物。自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從事發電機勵磁

系統及設備的技術研究、產品開發、系統設計、運行試驗及故障處理、現場工程人員培訓等工作,特別是給多個發電集團電廠勵磁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勵磁專業知識培訓的經歷,讓我深切體會到一本深入淺出的勵磁專業書籍對工程技術人員知識水準提高的重要性,一直希望有本以現場運行的發電機勵磁設備為視角,著重介紹勵磁設備從基本組成、工作原理、設計計算、試驗檢驗、操作控制、運行維護、故障分析及處理的讀本,供在生產一線的廣大勵磁專業工程技術人員使用,這是本書成書的初衷。 全書總計十章,第一章發電機勵磁概述,介紹發電機勵磁的發展歷程,從一個簡單的變阻器發展為一個複雜系統的過程,簡單介紹勵磁設備及勵磁調節策略的演繹經過,並對未來

勵磁各項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第二章發電機勵磁系統分類及配置,集中介紹發電機勵磁專業術語和名詞解釋,介紹發電機勵磁系統分類方法及技術方案配置,並介紹目前常用勵磁系統的設備組成;第三章發電機滅磁裝置,先介紹發電機滅磁的作用和性能評價方法,然後介紹發電機滅磁裝置分類及各種滅磁方式方法,最後介紹各種滅磁設備的特點,給出一個配置方案以供參考;第四章發電機勵磁功率單元,介紹勵磁變壓器的特點及技術參數、晶閘管整流裝置的整流原理及型式、常見整流臂元件故障的輸出波形分析、整流過電壓吸收及保護設備、均流控制方法;第五章發電機勵磁調節器,主要介紹發電機勵磁調節的通用技術要求、各種硬體功能電路和軟體功能模組,最後

介紹勵磁調節器的相關設備及通道工作方式;第六章發電機勵磁輔助設備,主要介紹與發電機勵磁系統相關聯的輔助設備及選配設備,包括磁場繞組過電壓保護、磁場繞組接地檢測、電機啟動、電氣制動、軸電壓抑制、初勵、勵磁檢測、備用勵磁等工作原理及設備;第七章發電機勵磁設備參數設計,介紹發電機勵磁系統中主要設備及元件的主要電氣參數的設計、計算及校核方法,包括勵磁變壓器、整流裝置、晶閘管、快速熔斷器、風機、滅磁開關、滅磁電阻、初勵變壓器等,最後介紹勵磁限制與繼電保護網源協調參數校核方法;第八章發電機勵磁系統試驗,主要介紹與電廠關係密切的勵磁系統各類試驗,以試驗項目為基礎,分別介紹型式試驗、靜態試驗、動態試驗、涉網參

數整定試驗及涉網性能檢測要求等;第九章發電機勵磁設備運行及維護,主要介紹勵磁設備運行期間的操作要求、操作流程、操作及檢查內容和勵磁設備停運檢修期間的檢查內容、檢查方法,最後介紹常見工作異常的原因分析及處理方法;第十章發電機勵磁系統典型故障案例,介紹勵磁系統故障點界定內容及方法,並分類介紹勵磁設備相關的典型故障案例。 感謝蘇為民教授為本書所作的序言,多年以來的科研合作和深入探討,蘇為民先生與我亦師亦友,他豐富的現場經驗和扎實的技術功底,給我很多的啟發和指導,使我不斷進步。感謝帶我進入勵磁專業之門並幫助我成長的許和平教授和劉為群教授,正是他們的專業精神、多年的指導和教誨,讓我在勵磁專業道路上踏實

地一路走來。 感謝我的業界朋友陳小明、吳跨宇、王磊、史揚、謝歡、孟凡超、張俊峰、江偉、胡先洪、黃冬華、張馨元、甘愛華、臧衛平等長期的合作和交流,使我獲益良多。 感謝我的愛人劉琳,自參加工作以來,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出差,聚少別多,感謝她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援。另外,本書編寫中一些技術資料由合肥徽凱、深圳可雷可、鞍山和天精工、哈爾濱慧拓等公司提供,在此表示感謝。 由於專業知識水準所限,書中內容會有諸多考慮不周之處,對本書的錯誤、不妥,或有何建議、改進之處,請讀者諒解或聯繫([email protected])探討。

壹、新型磁性Fe3O4-MOF複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質之研究 貳、新穎磁感應光子晶體之合成及性質研究

為了解決磁控的問題,作者紀冠安 這樣論述:

本研究第一部份主要在合成具磁性可回收功能的(Cu-S)n MOFs/ Fe3O4複合材料,此類型之複合材料目的在合成新型的磁性固相載體,未來可作為磁性固相萃取材料之應用。研究策略分別為1. 以迴流法將矽烷偶聯劑3-Glycid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 (GLYMO)修飾之 (Cu-S)n MOFs,之後與磁性Fe3O4反應,希望將Fe3O4與MOFs以化學鍵結合成複合材料。2. 將磁性光子晶體四氧化三鐵Fe3O4以原位合成法,將(Cu-S)n MOFs材料以水熱法的反應方式包覆於其表面,形成Fe3O4/Cu-S MOFs Composite。3. 將磁性奈米粒子Fe

3O4與(Cu-S)n MOFs的反應物結合,以混和的合成方式,透過水熱合成法反應,形成Fe3O4/Cu-S MOFs Composites。Fe3O4/(Cu-S)n MOFs 複合材料,首先會以FT-IR鑑定此複合材料的官能基,表面形貌鑑定將以SEM與TEM檢測,其透過XRD分析複合材料的結晶性。複合材料將分散於溶液,並以磁力回收驗證其作為磁性固相載體之可行性。由於選用之Fe3O4具光子晶體性質,因此將以光反射波長作為檢測項目,以不同高斯的磁場下量測其反射圖譜比較。將會展現出不同的光子晶體特性。最後關於材料的磁性表現將由SQUID來鑑定此複合材料的磁性性質。第二部份主要目的在調變Fe3O4

顆粒尺寸研究其光子晶體性質,透過水熱高壓反應釜法合成方法製備Fe3O4,探討以不同NaOH的添加量,合成不同顆粒大小之Fe3O4。並以溶膠凝膠法在其表面修飾乙烯基製備核-殼(Core-Shell) 結構,並透過FT-IR分析官能基是否接枝,TGA檢測有機官能基所佔的含量,TEM與SEM分析材料的表面形貌,SQUID檢測磁吸特性,希望此系列材料表面修飾官能基能夠具有對磁與光敏感,調變其光子晶體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