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研討會2023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臺北醫學大學 醫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溫信財所指導 廖子嬅的 某直轄市社區精神關懷照護個案護送就醫因子之探討 (2020),提出社工研討會2023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區精神關懷照護、護送就醫、嚴重病人、自殺、家庭暴力、酒精濫用 。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劉仲恩所指導 吳岱陵的 「再見」大林蒲:從在地視角解構遷村政策的環境正義 (2020),提出因為有 大林蒲、環境正義、睦鄰制度、圍牆外社區、遷村政策的重點而找出了 社工研討會2023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社工研討會2023,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某直轄市社區精神關懷照護個案護送就醫因子之探討

為了解決社工研討會2023的問題,作者廖子嬅 這樣論述:

近年來新聞報導,精神疾病嚴重病人常因為缺乏病識感抗拒使用藥物造成疾病惡化,及伴隨行為干擾,造成襲警等影響社會重大事件。本研究目的為了解社區精神關懷照護個案護送就醫情形,探討影響護送就醫相關因子,作為社區精神病患照護資源介入之參考。本研究以某直轄市年滿20歲之社區精神關懷照護個案為對象,擷取2018年 1月1 日至2020年12月31日間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析。研究樣本數2018-2020年分別為11,146人,12,245人,13,508人。以SPSS 18.0 for windows套裝軟體,就個案人口學特質及影響護送就醫相關因子等變項進行分析。結果發現,2018-2020使用護送就醫人數分

別為102人,126人及223人,就醫人數有逐年增加趨勢。影響護送就醫顯著變項:嚴重病人三年勝算比(OR)分別為4.15(95% CI: 2.22-7.73),3.71(95% CI: 2.18-6.32)及3.56(95% CI: 2.47-5.12)。曾有自殺行為 OR 分別為24.39(95% CI:12.95-45.93),24.8(95% CI:14.53-42.29)及15.36(95% CI: 9.70-24.31)。曾有家庭暴力OR分別為19.3(95% CI:11.78-31.62),11.65(95% CI:7.27-18.66)及9.37(95% CI:6.14-14.3

2)。曾酒精濫用病人,僅2019年有護送就醫個案,OR為6.05(95% CI:1.71-21.39)。本研究顯示影響關懷照護個案護送就醫之因素有:嚴重病人、自殺、家庭暴力及酒精濫用等因子。建議主管機關透過監測護送就醫顯著變項之個案資料,建立系統性預警機制,並發展危機應變團隊及早處置,以有效提升精神病患之社區關懷照護。

「再見」大林蒲:從在地視角解構遷村政策的環境正義

為了解決社工研討會2023的問題,作者吳岱陵 這樣論述:

有別於常見的反迫遷土地運動,大林蒲居民在2017年政府民調中,呈現高達九成的遷村贊成率,本研究主要回答九成遷村民調贊成率的成因。既有研究多以環境保護、對抗污染的角度切入大林蒲,在地需求、關懷、情感與社會脈絡等卻被概括為「受污染的在地居民」、或成為輔助環境正義論述的客體,然如此卻忽視居民間的異質性,與其對污染事實的差異想像。本研究透過微觀視角檢視遷村想望的在地起源與變遷,並討論紅毛港遷村案對大林蒲人的影響;接著分析畢ye高雄城市發展政策,指出二十一世紀的高市府仍延續1970年代國民黨政府的開發主義,而在地環境運動者與外來環境團體在反開發的環保訴求下,建構出大林蒲環境不正義敘事,然透過田野調查,

卻發現環境正義與反開發運動並非在地日常關懷,反而,1990年代中期至今,在地居民更與周遭工廠發展出近二十年相對穩定的共處關係,顯然單一的環境正義敘事並無法解釋高度遷村民調贊成率之成因,遷村意願更是鑲嵌於地方歷史經濟脈絡中,並受到多方行動者與宏觀政策發展的影響。本研究發現,大林蒲遷村政策在民調中呈現的高贊成率,主要奠基於內部因素上,並受到外部因素的強化:內部因素為紅毛港遷村案為當地帶來的深刻影響,外部因素則為近代城市發展政策下,加諸於高雄西南沿海地區的居住推力,而內部因素更是在地居民視遷村為最終依歸的主要原因,反而,原旨在追求環境保護的環境不正義敘事,卻為政府與偏好遷村者所策略性挪用,以賦予遷村

政策推動的正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