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日禮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紀念日禮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BOUTIQUE-SHA寫的 Patchwork拼布教室14:圓圓,滿滿:注入幸福能量的婚戒拼布特集 和葛瑞琴.魯賓的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情侶送禮禁忌、推薦清單一次掌握!過情人節、交往紀念日不再 ...也說明:送女友的情侶禮物推薦2:花 · 紅玫瑰:熱戀 · 白玫瑰:純潔的愛 · 粉紅玫瑰:初戀 · 蝴蝶蘭:真愛 · 鬱金香:表白 · 風信子:重生的愛 · 蕎麥花:戀人.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雅書堂 和早安財經所出版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 洪莉竹所指導 廖允辰的 諮商關係界線決策經驗研究:以具社會工作背景之諮商心理師為例 (2020),提出紀念日禮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諮商關係、倫理決策、界線、社會工作。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博士班 王淑美所指導 劉倚帆的 協作的⾏動性與城市空間實踐:以WeMo Scooter共享電動機⾞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城市空間、行動媒介、行動性、協作行動性、實踐的重點而找出了 紀念日禮物的解答。

最後網站植樹節是什麼?用2023 年的方法來過節!則補充:定義「植樹節」(Arbor Day)為一個特殊意義的紀念日,可追朔到16 世紀的 ... 產品結合植物與永續精神的創意想法,也讓許多貴賓獲得這份禮物後,大幅提升品牌好感度。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紀念日禮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Patchwork拼布教室14:圓圓,滿滿:注入幸福能量的婚戒拼布特集

為了解決紀念日禮物的問題,作者BOUTIQUE-SHA 這樣論述:

Patchwork拼布教室14   寒冬過去,春天的花朵開始綻放了!   將包包與室內裝飾,也換成明亮的色彩吧!   本期收錄居家生活與外出活動都能夠派上用場的春色系拼布作品。   在「婚戒」特集中,刊載了顏色美麗,能促發念頭更換居家布置與穿著打扮的床罩與包包。   圖案精美的拼布作品,作為結婚或紀念日禮物,表達祝福心意,收到的人也會很開心。   而讓人最想動手製作的禮物,當然是嬰幼兒用物品囉!以各設計造型的嬰兒拼布被為首,在「送給Baby的禮物」單元中,最精采的便是以動物主題圖案與充滿創意構想的拼布作品,不妨一邊想著寶寶們的可愛笑容,一邊動手完成縫製,非常能夠療癒人心喲!  

 日本ブティック社獨家授權繁體中文版   拼布迷必備の【入門 / 進階】經典學習指南   「Patchwork拼布教室」是一本專門介紹拼布教學的專業雜誌,從基礎的拼布基礎課程、傳統圖形拼接方法、基礎縫紉知識、基礎刺繡作法、拼布圖案設計、簡易布作小物等,皆以詳細又精準的圖文解說,內附原寸紙型,搭配作法,可立即上手完成個人喜愛的拼布作品,本書是新手必備的拼布指南,也是進階者們的設計靈感聖典,對於想讓拼布功力更上一層樓的手作人而言,Patchwork拼布教室絕對是值得您每一期都用心收藏的經典參考工具書。  

紀念日禮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長く付き合ったらなんか以前と違う気がする?
前回写真をプリントするはいつですか?

今日は丁度付き合ってから6年目です
5年前きたっちにあげた一年記念日プレゼント-アルバム
読んで終わった時...5年前の自分を思い出した

長く付き合うと喧嘩とか遠距離とか
だんだん1人生活が慣れて
最初付き合ったばかりの気持ちが忘れちゃったけど
アルバムのお蔭で最初付き合ったばかりの気持ちを思い出した

◎今回Photobackを利用しました
直接にPhotobackでアルバムを見るはこちら☟
https://www.photoback.jp/Friend/Photoback/PBER-5444831609080238470/7BMVT8CI

もし同じく作りたいならお友達ギフト券があります
500円ギフト券☟
https://www.photoback.jp/i/7bMVT8CIRP

#記念日プレゼント #アルバム #photoback

🔻登場人物🔻
▶ぺいさん(佩佩)
 台湾人/台湾在住/日本に3年住んでた/関西弁
▶きたっち(北先生)
 日本人/名古屋在住/フツーのサラリーマン/中国語全然喋れない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pecori_taiwa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eipei1587/

🔻合作邀約(お願い)🔻
ぺこり台湾(一天一佩)では日本人観光客向けに台湾の観光情報を発信しています!
ぜひあなたのお店やサービスを取材させてください😍
ご連絡は下記メールアドレスまでよろしく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ぺこり台湾(一天一佩)頻道,目前針對來台灣旅行的日本人做旅遊美食介紹~
如果有意願合作的店家,歡迎找我們聯繫😍
請傳合作內容至下列信箱,謝謝。
Mail:[email protected](日語中文都可以)

諮商關係界線決策經驗研究:以具社會工作背景之諮商心理師為例

為了解決紀念日禮物的問題,作者廖允辰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索具社會工作背景之諮商心理師在諮商關係界線中的決策經驗,了解諮商心理師在決策中的考量和歷程,並探索諮商關係的內涵。本研究呈現六位具社會工作背景的諮商心理師在心理師的執業生涯中所遇到的諮商關係界線決策經驗,以半結構訪談蒐集資料,以質性研究分析結果。研究結果整理如下:(一)諮商心理師在諮商關係界線決策的經驗顯示界線維持的不確定性,不確定因素來自(1)動態變化的案主個別差異、(2)諮商心理師對案主最佳利益的評估、(3)諮商場域或其他系統對諮商的期待和文化、(4)諮商心理師自身的態度、(5)諮商倫理規範等綜合考量而得。(二)諮商關係界線的決策考量及影響因素是針對案主需求、系統的期待及諮商

心理師本身狀態三者交互作用所作出相應的綜合性回應;決策行動則是依據持續變動的評估帶出的動態調整結果,並會保留可隨時調整的彈性空間。(三)諮商關係是建立在諮商專業上,於特定的時間空間中,以追求個體的最佳利益為核心目標,由諮商心理師與案主共同建立,並分別執行各自角色責任的服務關係。(四)基於諮商心理師具備諮商專業、案主對諮商心理師及專業的信賴和期待、以及諮商專業倫理的規範,諮商心理師在諮商關係中掌握比案主更大的決策權力。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

為了解決紀念日禮物的問題,作者葛瑞琴.魯賓 這樣論述:

喚醒百萬人真實生活實驗!慾望城市Kristin Davis主演改編影集!不超越自己,天堂有什麼意義?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充滿啟發,讓你捧腹大笑! 活得很悶?一成不變?日子一團糟,老在疲於奔命?老覺得幸福快樂,沒有降臨妳身上?身為提案高手的葛瑞琴,幫別人寫過一份又一份漂亮的提案,自己卻深陷一團混亂、不開心的生活中。夠了!她決定為自己的幸福,也來寫份「快樂生活提案」,而且認真地花一年時間,投入有趣的快樂生活實驗。結果,意想不到地,讓自己過了還不錯的一年…   帶著幽默和洞察力,魯賓循序記錄了這十二個月的生活歷險,親身嘗試種種年老的智慧、現今科學的研究,以及大眾文化中有關如何更快樂的各種課程。從

希臘哲人伊比鳩魯到自然散文家梭羅,到電視主持人歐普拉到心理學家塞利格曼,還有達賴喇嘛;看哪些建議是真正管用的。   她的結論往往出人意表──她發現金錢的確能買到快樂,只要花得明智;她發現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快樂的,你就能快樂;她發現挑戰是快樂的活力泉源;她發現「正確的吵架」甚至比不吵架好;她發現失敗中也藏有樂趣;還發現當我們有所成長時,就會快樂。   更棒的是,她發現快樂的神奇魔力是:即使遇上糟糕的一天,那也是「好的」糟糕一天…… 本書特色   ★    作者法學院畢業的背景,讓這場快樂實驗,交織理性思維的辯證與柔軟感性的生活想像。   ★    找回快樂,不需要改變人生。不是人人都具有冒險家精神

,作者也是,她所提倡的快樂實驗,是實踐在生活中的各處小地方,微小的變化就能帶來巨大的影響。   ★    作者同時在部落格上經營她的快樂提案,書中收錄作者與眾多網友互相激勵、成長的精彩互動。   ★    每個人的快樂提案肯定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啟發快樂的點子無所不在,誰能保證這本書不會是讓你開啟快樂的關鍵呢。 作者介紹 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   多本暢銷書的作者,最受歡迎的部落客之一,她的Twitter人氣在全美排行高居十四名。   耶魯大學法學院高材生的魯賓,曾經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Sandra Day o’Connor的助理。經過多年忙碌的她,為了找尋快樂,決定要為自己

寫下第一份提案書--快樂生活提案,並且花一年時間執行。這一年,她讓自己睡得飽、早上起來開心地哼歌、打掃家裡、閱讀亞里斯多德… 譯者簡介 尤傳莉   生於台中,東吳大學經濟系畢業。著有《台灣當代美術大系:政治.權力》,譯有《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圖書館的故事》、《達文西密碼》、《趁我們還活著》、《依然美麗》等小說與非小說多種。 致讀者。今天,為自己寫份happiness project吧   前言。這不是我心中美麗的房子  「以前我多麼快樂,只是當時我不明白。」我不想變成這樣∕我們會去教別人的事,正是自己需要學的∕不快樂,不等於有憂鬱症∕富蘭克林的十三種美德,算算看你實踐了多少種?∕帶著十二

守則上路∕幸福的青鳥,就在自家廚房裡∕快樂的時候,要當好人比較容易 1月。把燈關掉,把垃圾袋打開   多睡一小時,等於加薪六萬元!∕運動,是為了讓你更有精神∕每天走一萬步,就能讓大部分人避免發胖!∕家裡東西愈多,你的心靈愈凌亂∕你家是哪種類型的凌亂?∕最好用的收納工具,就是……垃圾袋!∕你的「卸貨區」,在哪?∕別拖了,一分鐘就搞定!∕打過肉毒桿菌的人,比較不會生氣?∕本月心得:我比較冷靜了! 2月。老婆快樂,人生就快樂   這些事,有那麼急嗎?沒有。∕記得:擁抱時間請勿低於六秒!∕吵架或許難以避免,但你可以吵得有趣些∕正確的吵架,你就不會有罪惡感∕優秀的人未必快樂;但快樂的人通常都很優秀∕媽媽

不快樂,全家不快樂∕每天至少擁抱五次,一個月後你會更快樂∕別氣別氣,樂在其中就好∕想要穩住婚姻?每天忍住三件事∕「怒氣就該發洩出來」--這種說法根本是胡說八道∕本月心得:快樂不是美德也不是歡愉,而是成長 3月。不超越自己,天堂有什麼意義?  真的,我們常常自己騙自己……∕想像一下你正在坐牢,無處可去……∕開一個部落格,給自己一個新身分∕不超越自己,天堂有什麼意義?∕找人幫忙吧,不要裝做自己什麼都懂∕每天給自己十五分鐘,燃一根芬芳的蠟燭∕享受當下,別老活在「等」的未來裡∕本月心得:創新?創意?先讓自己快樂再說吧…… 4月。你今天唱歌了沒?  孩子,愚人節快樂!∕賴床?唱一唱起床歌吧……∕常說好,

少說不,你將會有意外的驚喜……∕回憶快樂時光,有助於提高現在的快樂∕神奇的檔案箱、禮貌之夜與海盜晚餐∕時間,就該花在這種事情上……∕快樂的經驗可增強或減弱,要看你花在上頭的心力有多少∕本月心得:擴張你的「快樂領土」 5月。眼睛,一定要旅行千萬不要因為別人說好玩,就覺得非玩不可∕你心裡喜歡什麼,大膽告訴世界吧∕如果只要吃便當看DVD,幹嘛住在紐約?∕世界很豐富,我們取一瓢飲就好∕仔細想想:你有那麼趕時間嗎?∕有時候,脫離一下日常的生活軌道∕閉上眼睛,隨便挑一本雜誌來讀∕想像一下你是收藏家,問問自己想收藏什麼東西?∕為自己的家,留一點混亂∕本月心得:我的「好玩」有三種,你呢? 6月。放過別人,饒了

自己除了上臉書祝賀生日,別忘了打通電話問好∕慷慨,其實可以不用花錢∕朋友生小孩,一定要去看!∕少講別人的八卦,八卦就不會回到自己身上∕問問自己:你有多久沒交新朋友了∕本月心得:把時間留給歡樂 7月。花錢,不要有罪惡感 係金ㄟ,花錢能讓你更快樂!∕錢,就該揮霍在這些事情上……∕「獲取」的過程,能帶來「成長」的感覺∕喜歡嗎?奶奶買更多給你……∕有需要,就要買!∕你是滿足者,還是遍尋者?∕買回家的東西,一定要「用掉」!∕有些事物,放棄吧∕本月心得:快樂生活,不等於一帆風順 8月。讀一本別人的災禍回憶錄冥想死亡,讀一本災禍回憶錄吧∕你的昨天,快樂嗎?如何寫「一句話日記」……∕在結婚週年紀念日,更新遺囑

∕寫感恩筆記,睡不著就乾脆起床∕如果要追隨一位精神導師,你會選誰?∕一朵小白花的春日故事∕表現出快樂,就是在告訴對方:你愛他∕不認為自己快樂的人,就不會快樂∕本月心得:當電話另一頭傳來壞消息,你會怎麼想? 9月。別勉強你的靈魂 動手寫小說,能讓你用新的眼睛看世界∕你管別人讀什麼,選你自己喜歡的書吧∕寫筆記,有一天你會用得著∕現在就動手製作一本書,如何?∕本月心得:不勉強的靈魂,是最美的 10月。離開之前,先走進去 學會專注,可以幫助你減少壓力,減輕慢性疼痛∕能將遠方豐厚財富帶回家的人,必然身懷豐厚財富∕完美並不完美,有瑕疵才算完美∕表達意見時,幽默和溫柔的態度會比憤怒更有用∕假笑練習久了,就會

變真笑∕寫食物日記的節食者減掉的體重,是沒寫的人的兩倍∕本月心得:不要當快樂惡霸 11月。降低自己的笑點孩子一天笑四百次,你呢?∕逗別人笑,是人生最美好的愉悅之一∕放棄自尊、放棄防衛、放棄自我中心,笑出來吧∕好鬥?友善?愛潑冷水?……你留意過自己的談話風格嗎?∕要沉重很容易,要輕鬆很困難∕玩「開心遊戲」:為每件事找出一個開心的理由∕本月心得:尋找精神上的「庇護區」 12月。一天很長,一年卻很短  讓糟糕的一天,變成「好的」糟糕的一天∕問問自己:感覺對了嗎?∕有一天我們會說:「當時真是一段快樂時光。」∕快樂,是必須堅持的∕本月心得:紅寶石鞋,始終在我腳上…… 後記。過了還不錯的一年之後 …… 謝

辭快樂生活提案。啟動你的happiness project吧!延伸閱讀  序-寫在本書之前 一天很長,一年卻很短今天,為自己寫份happiness project吧   這本書要講的,是一個改變我的故事--我做了哪些嘗試,明白了什麼道理。   你心目中的「happiness project」--快樂生活提案--一定和我的不同,但我相信,大家都能從這樣的計畫中獲益。   為了幫助你想出自己的快樂生活提案,我定期在部落格貼出各種建議。我也架了一個網站--「快樂生活提案工具箱」(Happiness Project Toolbox),提供各種方法,協助你開創並執行自己的快樂生活提案。   但我希望對

你的快樂生活提案最具有啟發性的,是你手上拿的這本書。當然,這本書寫的是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依據的是我特有的狀況、價值觀與興趣。你可能會想 :「如果每個人的快樂都是獨一無二的,那我幹嘛要看你的快樂生活提案呢?」   因為在研究快樂的期間,我發現了一件令我很驚訝的事︰閱讀資料所帶給我的收穫,遠遠不如從某個人身上所學到的特殊經驗。有些人的親身經驗談,遠比其他論點重要--即使我和這些人沒有任何共同點。比方說,我怎麼也沒想到給我最關鍵啟發的,會是一個罹患妥瑞氏症的辭典編纂家、二十來歲的結核病聖人,一個偽善的俄羅斯小說家,以及一位美國開國元勳。但事實正是如此。   希望閱讀這本關於快樂生活提案的故事,能激勵

你展開自己的快樂生活提案。不論你在何時讀到這本書,或是身在何處,你都踏出了正確的第一步。 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 2月。老婆快樂,人生就快樂◇每天至少擁抱五次,一個月後你會更快樂我始終忘不了大學時代讀過的一句話,是法國詩人勒維爾第(Pierre Reverdy)說的。「世上沒有愛,只有愛的證據。」不論我心中有什麼樣的愛,別人看到的,只有我的行動而已。回頭看我的決心表,一些條目上頭有一整排開心的打勾符號,比方「丟掉、歸位、整理」;而有些條目則有零星的×記號。我在「早點去睡覺」這一點,做得比「別期待讚美或感激」要好。幸運的是,「拿出愛的證明」看起來比較容易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習慣

。表現愛的方式,有些很簡單。有四七%的人(他們是怎麼算出這些統計數字的?)覺得,跟感情外顯的家人比較親近,而跟感情內斂的家人則比較疏遠。於是,我開始常跟詹米說「我愛你」,而且每封寄給他的電子郵件末尾都寫上「我愛你」的縮寫。另外,我也更常擁抱詹米——還有我生活中的其他人。擁抱會釋放壓力,增加親密感,甚至能消除痛苦。有個研究,規定實驗者每天至少要擁抱五次,擁抱愈多人愈好,一個月後,這些人都變得更快樂。有些事情我已經做得不錯。我不希望自己寄給詹米的每封電子郵件,都有令人厭煩的問題或提醒,所以我已經養成習慣,會寄給他一些愉快的消息,比如關於兩個女兒的趣事。有天我要去赴約途中,經過了詹米位於中城的那棟辦

公大樓,我停下來打手機給他。「你在位子上嗎?」我問。「是啊,怎麼了?」「往下看看聖巴索羅謬教堂的階梯。」這座教堂就在詹米辦公室的對面。「你看到我在跟你揮手嗎?」「看到了,喔,你在那裡!我也跟你揮手了。」花一點時間給他這個傻氣而深情的揮手,讓我接下來幾個小時心情都很好。這些都是小事情,但對我們的互動氣氛卻大有影響。接下來我還有機會做大事情,因為我婆婆茱蒂的生日快到了。我的父母和公婆是我們生活裡重要的一環。我從小在堪薩斯城長大,我父母凱倫和傑克仍住在那裡,每隔幾個月,他們至少會有一個人來紐約看我們,我們一家每年也至少會回去兩次。每次都會特別安排一起進行很多活動。至於詹米的雙親,就住在我們家附近,我

們兩家所住的公寓大樓,中間只隔著一棟小小的連棟樓房。我們在附近走動時,常常會看到他們迎面走來,正要去喝咖啡或去市場買東西——一頭銀髮的茱蒂會披著披肩,而步伐拘謹的鮑伯老戴著一頂羊毛帽。幸運的是,詹米和我都認為與雙方父母的關係很重要,因此替茱蒂盤算生日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如果我們問茱蒂要怎麼慶祝,她本人會說無所謂。然而,如果你想知道一個人希望如何被對待,與其問本人,還不如去觀察他的行為。茱蒂是我見過最可靠的人,她從來不會忘記自己的義務,答應的事情一定做到,也不曾忘記過任何重要的日子。儘管她堅持交換生日或節日禮物對她不重要,但她對於要送出手的禮物一定費心包裝。她甚至還會按照我們結婚週年的主題,送我

們紀念日禮物:結婚四年是「花果婚」,她送我們的是一條漂亮的拼綴花被,上頭的圖案是花和水果;結婚十年是「鋁/錫婚」,她就送我們四捲鋁箔紙。詹米、他父親、他弟弟菲爾都不擅長籌備生日派對。要是換了以前,茱蒂生日快到時,我就會一再嘮叨詹米,提醒他去策畫,然後等到沒有適當的慶祝活動時,我就會一副「早就告訴你了」的得意態度。但今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就派上用場了。我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我來負責籌畫。

協作的⾏動性與城市空間實踐:以WeMo Scooter共享電動機⾞為例

為了解決紀念日禮物的問題,作者劉倚帆 這樣論述:

媒介研究領域已有豐富成果指出,智慧型手機在促成人際溝通之時,亦促成個人空間經驗變化。本文認為,進入行動時代後,智慧型手機應用範圍已不再僅作為人際溝通之用,在物聯網發展趨勢下,智慧型手機可與其他日常物件連動,逐漸廣泛地介入日常生活,成為個人進行日常活動所仰賴的終端管理裝置。因此智慧型手機所帶來的城市空間變動已不只在個人經驗層次,社會空間生成的物質向度亦因其介入而產生改動。本文以智慧型手機與電動機車連動共構的WeMo Scooter共享機車為例,試圖理解這個需由媒介中介的行動性體系如何構成,及其介入城市空間生成的過程。循「空間轉向」(the spatial turn)思潮,本文首先指出城市空間乃

是物質實體與社會關係的共構產物,且城市空間處於持續生成的動態過程中;在此認識基礎上,本文進一步援引「行動性典範」(mobilities paradigm)以掌握行動性體系的構成要素,並說明行動性體系如同城市空間皆處在持續生成的動態過程中,且兩者相互影響各自生成。同時,由於本文欲探究的共享機車系統必須經智慧型手機中介方得運作,因此本文以媒介介入城市空間的歷史補充說明,在城市空間的生成過程當中,媒介亦扮演重要角色,到今日行動時代亦然,其幅度甚至更深且廣。由此本文認為無論是行動性體系或是媒介體系,皆在城市空間生成的過程中展現其「政治性」。在前述基礎上,本文認為行動性體系與行動媒介兩者皆可視為「社會—

技術—文化」共構產物,據此,本文進一步說明在日常生活逐漸朝向編碼化的進程中,行動性體系(電動機車)與行動媒介(智慧型手機)的彼此接合共構出了新型態的行動性體系,本文將其定義為「協作行動性」(collaborative mobility),其乃促成媒介實踐與移動實踐無法二分的技術系統,並由此介入城市空間的生成。本文所指涉的「協作行動性」以有別於過往的型態介入城市空間生成,關鍵環節在於其構成與運作皆必須仰賴智慧型手機,且必須以常民實踐為本方得以持續完成。故本文緊接著從實踐角度,探討常民參進協作行動性體系的實踐過程,說明常民實踐並不僅在象徵意義層面轉化了個人生活空間的意涵,具物質向度的城市空間紋理與

行動性體系自身,乃至常民日常生活,皆因常民具協作性質的移動/媒介實踐而得以持續變動生成。研究發現,協作行動性在台北市區浮現與運作的過程,確實展現為一種「社會—技術—文化」動態過程,並且分別在這三方面展現出新意。在技術層面,智慧型手機與電動機車接合而成的協作行動性因促成媒介實踐與移動實踐的不可二分,因此有別於既有的編碼化行動性體系;同時,協作行動性展現出一種「擬個人」特性,不僅因其可模擬個人自有運具,提供同等的移動便利性,更因其在運作過程中,以「數據化個人」的使用行為數據,將個人轉化為擬個人。在社會文化層面,由於協作行動性符應當前智慧城市發展趨勢,其亦進一步反映出智慧城市所需之「智慧精神」治理形

構;這種以數據為本的治理形構要求一種「好市民」主體形構,而此種主體形構在「擬個人」的運作基礎上,展現為混雜了技術客體與兼及個人認知與身體主體的新型態「機靈」主體形構。同時,協作行動性亦反映出一種新的監視型態:一方面,使用者並非單向被監視,其亦施展監視並據此進行移動實踐,且其可以逃逸甚至缺席於技術體系監控;另一方面,不同於過往監視相關討論,在協作行動性運作過程中,使用者可有能力在物質向度實質改動空間關係。由於行動性典範並未深論媒介實踐環節,同時媒介實踐研究領域中亦缺乏與移動實踐相關的討論,本文認為,以WeMo Scooter共享機車服務為例探索本文所提出的協作行動性之構成,不僅有助於理解行動時代

中的城市空間生成過程,亦可在理論層次上為行動性研究與媒介研究兩個領域做出研究視野上的延伸與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