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焦鈞寫的 走出島國農業困境 和周德禎賀瑞的 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3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巨流圖書公司 和五南所出版 。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企業管理系(所) 黃瑞傑所指導 廖又陞的 頭皮養護與美髮沙龍業者合作成功關鍵因素之探討 (2021),提出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美髮業、頭皮養護、合作成功關鍵。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周冠男所指導 盧筱瑄的 基層金融機構改制後的競爭策略研究 - 以P銀行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競爭策略、五力分析、SWOT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走出島國農業困境

為了解決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的問題,作者焦鈞 這樣論述:

  你今天吃「飯」了嗎?   當米飯不再是三餐首選,背後帶來的問題絕不是:今天中午要吃什麼?   而是稻作生產面積逐年遞減,大量依賴進口黃豆、小麥、玉米,   進而引發的糧食自給率偏低的國家安全問題!   農業發展的根本,就是要維護一國的糧食主權,其重要性無可取代。失去了糧食主權,要如何在對外經貿談判上,與其他國家大聲說話?作者從對糧食主權的高度探討開始,一路從自由化、全球化、氣候變遷,到產銷失衡問題、農業政策、食品安全、農業科技等不同範疇與角度為文,以貼近庶民的語言來向社會大眾進行理性的溝通對話,讓讀者對農業課題能有不同的思考角度,也能從中真正關心臺灣農業的未來。   唯有打破框架,才

能真正走出困境,讓臺灣農業看見新希望! 好評推薦   本書著眼於三年來的農業大事,前半站在糧食主權、小農體制的觀點來論述農業政策,點出農民團體合作社化的重要,後半以作者親身經歷的熟稔度,解構三年來農產品國內外運銷迷思,對於農政有期許、有建議,是理解現今農業的不二好書。郭華仁(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暨研究所名譽教授)   「民以食為天」、「臺灣以農立國」、「穀賤傷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大家都可以講上幾句,農業、農村、農民,離我們很近,但是我們卻很陌生,聽聽焦鈞,從北農、雜糧基金會,深入農村,第一手對農業的調查與看法,或許會有不同的思考!楊儒門(248農學市集召集人)  

作者簡介     焦鈞   出生、求學於高雄市,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畢、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現併入公共事務學系)肄業,現就讀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工作生涯前十年,從記者到政治幕僚,南北二路轉戰基層與高層。十多年前因緣際會接觸農會體系,後任職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台灣肥料公司、雜糧發展基金會等單位。著有《水果政治學》。   推薦序/胡忠一 推薦序:農業何止二三事/潘靜怡 推薦序:重建全民生存基礎之公共大農業/曹偉豪 自序   引言 從糧食主權談起 稻米生產過剩的迷思 糧食主權、糧食安全與糧食人權 關於農業的二三事   第一部 農業二

三事 全球化 小農體系 農業政策 從川普當選談起 保守主義的蝴蝶效應 兼顧理想與現實的小農主義倡議 農民團體合作社化之探究:生產利益共享化之可行性 小農 青農 農民團體之辯證 將農業的定義與產值做大:農業是核心,不是邊陲 重農主義:兼談農地與農舍問題 看見臺灣|| 看見了臺灣農業什麼問題 活化農村經濟的深層思考 看見臺灣農業新希望   新農業 食品安全 農業科技與未來 農業南向 水果國家隊 他山之石:紐西蘭奇異果模式 農業基本法 農業保險實施迫切與必要 扎扎實實的農業改革第一槍:稻穀保價收購政策可休矣 農業人才的向下培育 深度解讀友善環境耕作之納法輔導管理 深思臺灣農業現況的另一深層結構性問題

:地力的重新恢復 有機、無毒、零殘留!真的安全嗎? 農業大數據是擺脫看天田的一個契機 智慧農業是一條不可逃避的道路   菜價 臺北農產 產銷大問題 菜價飆漲誰之過? 農產品價格的起起伏伏 合作社有兩種:水果「產地價格」崩盤的正確解讀 周期性與結構性的農產品價格波動:從鳳梨價格走跌談起 高麗菜成為期貨概念商品之後……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菜市場經濟學:從農委會對農產品物價的五支箭談起 打破封閉性 以創新重建農產品運銷體系 微觀日本農業:從批發源頭到通路末端 《築地市場的一天》給了我們什麼啟發 豐洲市場啟示錄 建構大批發市場之倡議:藉日本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經驗為師 再論國家級農產品批發市場 看懂臺北農

產公司的獲利 臺北農產公司為何會成為政治角力場   第二部 《水果政治學》續篇 紅藍重新聯手 買辦大戲再登場 西進絕對不是解決臺灣農業問題的良方 從出口統計數字解構中國對臺虱目魚採購「契作合約暫時中止」 兩岸農產品貿易往來的誤會一場 藍八團的水果採購鬧劇 從香蕉出口中國市場掛零談起 芭樂、棗子怎麼外銷 談生鮮農產品市場出口風險分散:九二共識與農產品出口中國 中國宣傳大戲再度上場 貨出去等於農民賺錢嗎? 香蕉柳丁滯銷找中國 淪為政策採購下犧牲品 鳳梨出口超過九成仰賴中國市場,銷量三倍躍升是禍還是福? 釋迦成功模式可以被複製嗎? 除了出口中國還有哪一招 非關政治:香港是個什麼樣的市場?   結 語

 新農業的挑戰 農業路線的理性辯證 優質的農業產業環境 自序   距離二○一五年年底第一本著作《水果政治學:兩岸農業交流十年回顧與展望》問世,轉眼已經三個多年頭過去。這三年從小英政府上臺的意氣風發,到二○一八年年底地方選舉的慘敗,同時颳起「韓流」風,一路迄今不僅影響接下來的總統大選,也直接衝擊了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農業這個高敏感領域,一直沒有在兩岸博奕中退場,農業一直是兩岸舞台上的焦點。   從《水果政治學》一書出版後,兩岸買辦不再是晦澀的用詞,水果政治學的高牆被推倒,兩岸農產品貿易一度恢復正常、常態性的往來;如今韓流颳起,政治性採購訂單再起,對臺灣農業會造成何等衝擊,這就不是三言兩語

可以說得清楚的。   本人有幸從二○一六年起在《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網》開設「農業二三事」專欄,針對農業政策、農業時事與農業問題,提出針貶,累積超過十萬字的論述,以對小農體制的關心一以貫之,希望藉由各個專欄拋出的問題,讓更多社會大眾參與對農業的關心與討論。如今,這些評論(包括這段期間見諸其他媒體的評論文章或專題)全數收納在這本《走出島國農業困境》著作之中,雖是野人獻曝,但絕對出自對關心臺灣農業未來發展的一片赤誠。   當前許多農業問題就像溫水煮青蛙,農民並非無感,只是外在大環境的變化太過劇烈。不論是生產端的問題,還是銷售端的狀況,有太多需要重新爬梳整理,也非一篇文章專欄就能解釋與解決。在彙整近

百篇的專欄文章中,刪除了其中三分之一,系統性地保留個人長期關注的幾個農業議題,包括農糧安全、農產運銷、農產品出口,最後,加入了「《水果政治學》的續篇」,為正在持續上演的政治性農產品採購訂單,用統計數據說話,做出定調。   拜臺大農經所碩專班師長、同學的鼓勵與協助,這本書方得以順利出版;友人曹偉豪與中正大學王少君教授,給了我很多跨領域的觀念與想法。二○一八年年底的一場大病,自己從鬼門關走了一回,不僅差一點讓學業的學習中斷,也讓這本評論集差點無法付梓。   最後,感謝巨流圖書的志翰、瑜璇與如芷,您們在最短時間完成這本書的編輯與出版工作。再次謝謝這一路走來幫助我的友人,感謝您們!  

報紙斗大標題寫著:解放軍遼寧號組成的航母艦隊通過宮古海峽,繞行臺灣東部外海,花蓮空軍基地F十六戰機緊急升空戒備。 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一九九六臺海危機的翻版,是中國軍力已經有能力突破第一島鏈;臺灣,這個號稱西太平洋不沉航空母艦,國家安全正面臨巨大威脅--「糧食安全」一個被兩千三百萬國人長期所忽視的議題。 翻開臺灣的經貿統計數據,遠的不說,這十年的黃豆、小麥、玉米,俗稱﹁黃小玉﹂的雜糧進口量,黃豆約兩百五十萬公噸、小麥約一百二十萬公噸、玉米約五百萬公噸,佔全臺使用量的九成五以上。 同樣的,以熱值換算臺灣的糧食自給率,已經下降到歷史新低的百分之三十一。農委會在二○一六年末,提出了這樣的預警;也

揭露了未來的政策調整方向,要以提高糧食自給率到百分之四十為目標。 這些不是冰冷冷的數據,是確確實實的臺灣國家安全問題。 鄰國菲律賓,遠在南半球的委內瑞拉,都曾因為糧食自給率問題,造成國家動盪。二○○八年,國際稻米價格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從一年前的十點零八美元/每百磅,漲到了二十點一七五美元/每百磅(每百磅約為四十五點三六公斤)。全球糧價飆升,嚴重威脅各國的糧食安全。菲律賓做為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之一,全國超過九千萬人每天要消耗三點三萬噸稻米;國際糧價在二○○八年的飆漲,讓菲律賓糧食儲量驟減,形成嚴重的「糧荒」。 糧荒,對臺灣而言,是個多麼遙不可及的話題。 二○○四年,委內瑞拉前總統查維茲將該國

改造成以石油收入補貼一切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切物資由國家提供的結果,導致國內生產誘因不足,耕地荒廢、工廠關門,多數民生物資仰賴進口,並祭出﹁糧食等基本物資採固定價格﹂措施。多年之後,按經濟學供需理論,商品售價不能反映成本,物資也就愈來愈短缺。二○一三年接任的總統馬杜羅被迫宣布限購,二○一四年油價下跌為該國財政留下大洞,經濟狀況急轉直下,至二○一八年惡性通膨恐飆升到百分之一百萬。經濟衰退,終於導致委內瑞拉人民吃不飽(饑荒),預估二○一九年超過兩百三十萬人逃離至鄰國,避免饑荒挨餓。

頭皮養護與美髮沙龍業者合作成功關鍵因素之探討

為了解決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的問題,作者廖又陞 這樣論述:

近年來業者為因應市場流行,有鑑於年輕人對於顏色之追求,美髮材料商因而不斷地尋找特別色料,但特殊成分致使許多消費者頭皮產生不適感,因此在此種頭皮問題發生後,頭皮養護商因而誕生,由於頭皮養護業者興起,亦帶動美髮業者開始提供頭皮養護服務予消費者。市場中頭皮養護需求的提升,使得許多業者紛紛投入該產業,品牌因而越來越多元,但消費者所具備之頭皮養護知識並不完全,在眾多品牌中進行選擇實在困難,因此本研究期望透過AHP層級分析之研究方法,向產業專家學者進行訪談,試圖探討出頭皮養護業者與美髮沙龍業者之間合作可能性以及關鍵因素。根據綜合上述研究權重分析結果來說專家們一致認為頭皮養護業者與美髮沙龍合作成功關鍵因素

中的「頭皮課程」構面中的「課程專業性」(權重值0.800)是最為重要的,所以在未來頭皮養護業者應對於頭皮養護的教育應更加重視,對於想要進入或轉行的美髮沙龍從業人員對頭皮養護的專業課程應更加有制度性專業性,因此於來協助美髮從業人員提升專業性,有了專業性必然需要有良好的產品,所以專家們一致認為頭皮養護業者與美髮沙龍合作成功關鍵因素中的「產品特性」中的「產品安全性」(權重值0.716)為重要,所以未來頭皮養護業者應要在產品的安全性更加注重。

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3版)

為了解決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的問題,作者周德禎賀瑞 這樣論述:

  本書是以「全球性、在地性與創意」作為試圖凸顯之核心文化價值,並從多元角度說明文化創意產業中必須具備的「三生」重點。所謂「三生」是:1.生活:生活型態、在地文化特色、傳統與流行、創意生活與美感品味等元素。2.生產:有效的整合資源,將無形的文化與創意元素轉化成文化商品。3.生意:運用通路行銷與經營管理的策略,創造具有永續性的產業產值。      本書分為理論篇及實務篇,在理論部分提到文化、創意、及美學理論和文化資源調查研究方法。在實務部分以創意城市、地方行銷、創意生活產業,展現全球與在地的緊密關聯性;另外深入討論視覺藝術產業、工藝設計產業,及電視製作產業,並且教導文創學生如何務實創業。 作

者簡介 周德禎(第一章、第七章)   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Rutgers University)教育人類學博士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暨心理學系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賀瑞麟(第二章、第三章)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博士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副教授 葉晉嘉(第四章、第五章、第八章)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博士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施百俊(第六章)   台灣大學商學博士   康乃爾大學電機工程碩士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教授 蔡玲瓏(第九章)   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副教授 林思玲(第十章

)   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陳潔瑩(第十一章)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博士   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商品創意經營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劉立敏(第十二章)   美國南達科塔大學教育行政學博士   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副教授 李欣蓉(第十三章)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所碩士   國立屏東大學音樂系、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兼任講師   嗨森數位文創公司負責人 張重金(第十四章)   長榮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MFA)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朱旭中(第十五章)  

 美國阿拉巴馬州立大學傳播學博士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陳運星(第十六章)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副教授 PART I:理論篇 第一章 文化創意產業導論(周德禎) 第二章 「創意」與文化創意產業(賀瑞麟) 第三章 美學與文化創意產業(賀瑞麟) 第四章 文化產業資源調查(葉晉嘉) 第五章 市場結構與產業分析 (葉晉嘉) 第六章 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與創業(施百俊) PART II:實務篇 第七章 創意生活產業(周德禎) 第八章 創意城市與創意經濟(葉晉嘉) 第九章 活動產業與地方行銷(蔡玲瓏) 第十章 文化資產保存與文化創

意產業應用(林思玲) 第十一章 工藝產業與產品設計產業(陳潔瑩) 第十二章 視覺藝術產業(劉立敏) 第十三章 電視製作產業(李欣蓉) 第十四章 動漫產業(張重金) 第十五章 新媒體科技與文化創意產業(朱旭中) 第十六章 文化創意產業的智慧財產權法律保障(陳運星) 序   本書三版修訂幅度甚大,雖仍然分為理論及實務兩篇,但理論篇從二版的四章增為六章,實務篇從七章增為十章。   第1章首先說明何謂文化創意產業,接著回顧文創產的興起的歷史脈絡,以及台灣文創產的範圍內容、特性與未來願景。其次從人類學的文化理論談起,然後分析李維史陀的結構主義及德希達的後結構主義等,當代社會文化思潮對文化創意產業

發展的影響。   第2章首先說明「創意」(創造性)概念的起源及其發展。其次,透過對亞里斯多德「四因說」之重新詮釋,來說凡是有創意之事物,必然在「質料」、「形式」、「動力」或「目的」(功能)四者之一(或更多)有所創新,本文稱之為「創意四環節」。再透過「邏輯思考」(垂直思考)與「創意思考」(水平思考)的對比,來說明創意是一種新奇、意想不到的聯結;然後根據「守-破-離」的理論,說明創意是一種對於常規「突破」,往往涉及文化上之禁忌或邏輯上之謬誤。最後,我們指出大多數產業,只要賦與創意,就都可以轉化成文化創意產業。   第3章:美學與文化創意產業,首先討論「美」、「美感」、「藝術哲學」與美學之關係,

再討論美學與文化創意產業之關係。我們先從柏拉圖談論美的對話錄〈大希阿斯〉開始,指出「美」雖然很難理解,但有一個流行於西方2200年主流理論(「偉大理論」);之後再界定「美學=美+感之學」,然後東西方對美的不同分類,最後再對比「學術美學」和「生活美學」。透過美學素養和美學教育來說明「美」的競爭力在哪裡,並且說明在美學經濟的脈絡下美感對文創產業的重要性。   第4章文化產業資源調查,這是進行文化資源分析與評估之前的重要階段,調查工作的項目中包括了圖面資訊的取得,現場勘查與各項記錄等,提供從事研究,分析,保存,維護,再利用等不同的用途。   第5章市場結構與產業分析。文化創意產業的理解與學習,需

要具備對於自由經濟市場的認識,進而有能力從產業的角度去理解與分析議題,本章提供與經濟及產業分析有關的概念,並能了解不同市場結構下經濟如何運行,最後提出產業數據應用潛在的問題,作為探討文創案例分析的理論基礎。   第6章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與創業。討論創業與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相關議題,回顧「創新」的研究領域。進而將創新概念運用在文化創意產業上,討論如何創業與發展新事業。最後說明創業實務,並指導事業計劃書的編制方法,使學者可以實際操作,並開創自己的文創事業。   第7章創意生活產業。在台灣十五加一個文創產裡面,有一個類別是世界各國文創產鮮少提到的,但卻是台灣的強項,那就

是「創意生活產業」。創意生活產業是個新奇的概念,因為「生活」及「創意」都是複雜概念,兩者相加,如何成為產業的重心呢? 本章首先說明創意生活產業定義、範疇與在地性,其次討論創意生活產業的經營理念,最後從國內外創意生活產業的實踐,來探究在地化的重要及在地文化養分如何滋養產業,使之成為抗衡全球化的利器。   第8章創意城市與創意經濟。邁向全球化的過程中,是否具有競爭力的條件在於該地區是否能夠產生創意,這就是所謂的創意城市被重視的原因。它應該具備有人才,科技與包容等特徵,並且以自身的創意優勢活躍於全球舞台。   第9章活動產業與地方行銷。本章介紹活動產業與地方行銷,第一部份說明活動產業之現況與類別

、評估活動產生之影響與正負向衝擊、活動之規劃與事後評估。第二部份為地方行銷,地方視同產品來行銷,並說明台灣地區近年來之節慶活動。   第10章文化資產保存與文化創意產業應用,闡述文化資產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關係。對於文化創意產業來說,文化資產可視為文化創意產業的「資本」,文化資產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應用,即是一種活化再利用,也就是將這項資本轉化成可生產的功能。本章內容首先說明文化資產於文化創意產業應用的定義,接著介紹臺灣及國際間文化資產的保存,再以建築類文化資產為例,討論文化資產於文化創意產業應用的理論與實務。   第11章介紹兩種設計相關產業:工藝產業與產品設計產業。工藝結合設計是利用新方法融入

古老的元素與古老的技術,重新展現古今融合的新樣貌與新工藝。產品設計加入文化符碼進行創意的結合,開發具有內涵文化內涵元素之創意產品,讓文化風格得以延續,提升產品之附加價值也帶來不少新商機。   第12章視覺藝術產業,就視覺藝術產業的定義與範疇、經營與行銷、政策的關鍵影響力等三大面向說明國內外當前的視覺藝術產業發展歷程與趨勢。視覺藝術產業與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工藝產業、出版產業、設計產業、創意生活產業等也有密切的關連性,而視覺藝術產業的經營與行銷首重振興畫廊與拍賣市場的活絡,其次公部門的藝術政策亦主導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   第13章電視製作產業,說明該產業乃是由聲音及影像組合而

成的綜合藝術展現,從台灣電視產業的變遷以及電視製作公司之企業歷程,發展出文創產業中電視製作產業的發展指標。電視製作產業共有六大策略要素,在創新管理方面:1.隨時可調整的組織型態與財務結構,2.工作人員的紀律要求,3.創新的節目內容。在行銷管理面向為:1.創造娛樂事業品牌,2.各種聯盟形式,3.行銷焦點處理模式。   第14章動漫產業。主要在討論動漫產業的產業形式、功能與發展趨勢,藉由觀察、分析,理解動漫產業的特色,透過當今世界各主要大國對動漫產業的推動方式與成效,提供有志者了解動漫產也發展,進而開創動漫。   第15章新媒體科技與文化創意產業,根據「用科技加值文創、用文創豐富體驗」為出發點

,討論數位匯流相關概念,以及新媒體科技對於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影響,並輔以跨界結合案例討論,進而了解現今新媒體為文化創意產業帶來的新面貌與發展趨勢。   第十六章文化創意產業的智慧財產權法律保障,主要是探討文化創意產業的智慧財產權的基本內容、法律保障、罰則及案例解析,包括: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營業秘密法,也說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與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基本內容及法律分流。 第一章 導論:文化、在地化與文化創意產業 前    言 文化,自一般意義來說,它是人類生活的軌跡,來自人們行為與思想的累積,它的傳承與創新,代表某個時代、某個地區的人整體心靈的充實與昇華;從它的新興意義來說,則如前美國總

統庫利奇所言:「文明與利益攜手共進」(Calvin Coolidge,2011)。今天,文化以一種新姿態出現在世人眼前,文化內容被用來作為有利益回收的投資工具,文化創意產業變成一種新的商業型態,這種新趨勢與新潮流蔚為全球各地廣泛討論和研究的熱門議題,許多國家也依此制定社會與經濟發展之相關政策。近年來我們政府極力鼓吹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冀望因此帶動新經濟活力,保存維護文化的根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就是著眼在此新興領域的雙向互動之重大意涵上面:通過文化來滋養產業,奠定族群或社會生活的經濟基礎;通過產業來維繫文化,使其茁壯興盛,更見光輝。 在本章中,我首先要說明何謂文化創意產業,其次回顧當代的社會

文化思潮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影響,最後,以文創產中的一個類別「創意生活產業」為例,探究在地化的重要及在地文化養分如何滋養產業。 第一節 何謂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這一新興領域現在經過各國政府大力提倡,獲得產官學界極大矚目,紛紛開始投入這方面的研究與開發。但是這其實不是個全新的概念,在「文化創意產業」這個詞彙出現之前,有一個相關的詞彙早已存在,那就是「文化工業」(culture industry),這是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學者阿多諾(Theodor Adorno)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1960年代所創的名詞。(注意它的英文翻譯是:culture industry,而不是cul

tural industry,「文化」是以名詞形式出現,不是以形容詞形式出現,在英文裡面名詞是可以當主詞的,形容詞除非加定冠詞否則不可以當主詞。)根據陳學明(1996)指出,文化工業的特點是:(一)文化的產生越來越類似現代大工業的生產過程,(二)文化的產生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結合越來越緊密,(三)文化的主體越來越不是作為文化消費者的廣大群眾。而阿多諾他們當時提出這個概念,是從精英角度主流立場批判文化工業的出現,將文化商品化,並且被市場主導以致品味低俗,採用標準化生產模式因而扼殺個性和創造力,不斷重複大量製造強迫大眾接受,剝奪個人自由選擇的權利。

基層金融機構改制後的競爭策略研究 - 以P銀行為例

為了解決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的問題,作者盧筱瑄 這樣論述:

隨著金融的自由化、國際化發展的趨勢,國內的金融機構歷經了 1991 年台灣開放新銀行設立、2001 年金控法之通過。多項的金融開放改革,使得國內短時間出現大量家數銀行,產業因而產生過度競爭,但過度的競爭,卻也使得市場出現削價競爭、獲利降低的情況,銀行家數過多成為了一大問題。本研究主要探討該類型的基層金融機構面對產業的環境,如何利用自身的競爭優勢,發展出競爭策略,在國內現有的市場規模下,如何取得一席之地,與大型金控底下的商銀互相競爭。本研究主要是採用個案研究法,將信用合作社轉制為商業銀行的銀行定位為基層金融機構,先利用 Porter 提出的五力分析了解外在環境因素,而後再利用挑選之個案銀行進行

研究、SWOT 分析,並從其經營策略中找出競爭策略。最終該研究對於基層金融機構提出幾點建議: (一)專精策略經營(二)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增加品牌能見度(三)設法提升資產規模(四)提供良好的員工福利制度,吸引具創新力的新血注入(五)持續發展數位金融創新服務,並透過異業結盟提供客戶全方位服務。以上數點建議,希望能維持並進一步提升競爭優勢,達到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