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罷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總統罷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相旻寫的 當好總統變成壞總統 和王泓鑫,莊佩頴,張明宏的 看新聞輕鬆學法律 1(2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法規資訊-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全國人事法規釋例資料庫檢索 ...也說明:法規名稱:,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 修正時間:, 106.4.19. 立法沿革:, 中華民國106年4月19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600047261號令修正公布第40 條、第84條、第86條、第87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衛城出版 和書泉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林東泰、陳炳宏所指導 吳宜蒨的 新冠肺炎時期的國際話語角力—臺灣、美國及中國元首演說內容的批判話語分析 (2021),提出總統罷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元首演說、批判話語分析、新冠肺炎、防疫外交。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拉丁美洲研究所碩士班 王秀琦所指導 葉芷伶的 委內瑞拉馬杜羅政權正當性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正當性、馬杜羅、夸克、委內瑞拉的重點而找出了 總統罷免的解答。

最後網站罷免/彈劾總統、行政豁免權、 以及國家機密權則補充:在第七次憲法增修條文中(2005),由於廢除國民大會,總統罷免權轉. 移立法院行使,也就是全體立委四分之一提議、全體立委三分之二同意後,. 經過選舉人總額過半投票、有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總統罷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當好總統變成壞總統

為了解決總統罷免的問題,作者黃相旻 這樣論述:

到底需要以什麼為標準才能選出好的領導人? 為什麼我們總是被自己支持的政治人物背叛? 關於民主與選舉,我們是不是忽略了什麼?   韓國知名心理學家揭露選舉過程的互動真相,並給予最實際建言——   政治即為欲望的鬥爭,   我們以為的選賢與能,其實不過是選民將自身的欲望投射在候選人形象上,   而政治理想的實現,有賴於我們正視自身「欲望」與候選人「形象」兩相交織的關係   「這本書不會講述『怎樣的候選人才算優秀』、『唯有選擇這樣的人才不會後悔!』   比起這些問題,『昨日的優秀總統,也會成為今日的無能總統』才是本書要面對的事實。」   ——本書作者 黃相旻   二○一七年,韓國憲政史上首

位女總統朴槿惠被彈劾下台;在朴槿惠之前的總統李明博,曾成功締造韓國第二次的政黨輪替,當初受到高度期待而上台,卸任時的民調卻有接近六成的民眾對他不滿,甚至在其後還因收賄濫權而被捕。為什麼人們總是滿懷希望地選出心目中的好總統,卻又經常眼睜睜地看著好總統變壞?   有「韓國心理學界福爾摩斯」之稱的心理學家黃相旻,關注著韓國人民對總統的印象,並持續以心理學的角度對政治展開研究,尤其著力於對總統候選人的形象分析。二○一五年,他因發表「朴槿惠是昏君、傀儡」等分析結果,而遭受報復性解職;然而,不過一年,朴槿惠醜聞爆發,人民觀感瞬間一百八十度翻轉,他的分析也因而再度受到重視。   《當好總統變成壞總統》這

本小書出版於二○一七年三月,正逢朴槿惠遭到彈劾、韓國總統準備補選之際,當中分析了那個時候最具聲望的幾位總統候選人。然而,黃相旻的目的並不在於指出誰才是最佳的人選,反倒是透過人民對候選人形象的種種認知,分析選民內心真正的「欲望」。   我們總預設民主選舉的理性,卻忽略人類內心種種刻板印象、欲望、感性等機制的運作,且更常因為這些非理性因素而蒙蔽雙眼,看不見真實。究竟是權力使人腐敗、好總統終究難以避免變成壞總統?還是「好總統」從一開始就是集體欲望投射的假象?透過韓國當代政治的觀察,佐以歷史文化的分析眼光,黃相旻不援引博大艱深的理論,反倒以銳利卻又淺顯易懂的文字指出:作為選民,我們不應該以「下次該選

誰,國家才會變好?」為前提,而應該正視集體欲望,以「我想要通過那個候選人實現什麼?」為考量,才不會一再被欺騙。 本書特色   * 臺灣少見的政治心理學書籍,從心理學、欲望的角度觀察民主制度下的種種行為,並給出最實際的建言,具有普世的效益,其分析足以給予我們一些反思。   * 臺灣少見的現當代韓國政治書籍,透過作者談論的種種案例,搭配獨立記者楊虔豪的詳盡導讀,可以一窺韓國民主制度與政治的發展,以及韓國近現代歷史,能增廣見聞,瞭解鄰近國家。 名人推薦   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推薦序   楊虔豪(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駐韓獨立記者)▎導讀韓國當代政治情況   作者黃相旻▎臺灣

版專屬序文

總統罷免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購物網站https://bit.ly/2FCwyi2
館長授權頻道

新冠肺炎時期的國際話語角力—臺灣、美國及中國元首演說內容的批判話語分析

為了解決總統罷免的問題,作者吳宜蒨 這樣論述:

本文旨在檢視臺灣、美國及中國三位元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表的國際演說,蔡總統、川普與習近平採取何種話語策略來傳達政治意圖,以及三人在演說中隱含的政治霸權支配與意識型態宰制。研究以蔡總統在第3屆「哥本哈根民主高發會」演說內容、川普與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的演說內容為文本,運用渥妲克的歷史取向批判話語分析,並做詳細的個案研究,瞭解元首如何操作政治語言、對疫情的態度,以及文本中語言、歷史與權力間的複雜關係。研究發現,對美中兩國而言,聯合國大會是一個展示國力的舞台,川普以「美國優先」作為演說的核心價值,在各種議題上和中國進行意識型態的角力鬥爭,且散發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緒;習近平透過演說,對內

團結中國的民族主義,藉以鞏固領導地位,對外展現大國之姿引領各國合作抗疫。相較於美中雙方的猛烈對抗,蔡總統顯得相對保守,將疫情與民主、自由連結在一起,強調臺灣在疫情期間的公眾外交成果,並透過集體記憶,建構屬於臺灣人民的防疫故事。

看新聞輕鬆學法律 1(2版)

為了解決總統罷免的問題,作者王泓鑫,莊佩頴,張明宏 這樣論述:

  欠卡債可以聲請宣告破產嗎?   離婚後,孩子到底歸誰?贍養費誰要付?   陳前總統的海角七億到底犯了什麼罪?   本書透過84個真實的新聞案件,帶您一窺日常生活的法律常識!      本書內容乃針對新聞內容報導之事件,涉及法律層面者加以分析。鑑於一般新聞報導針對相關新聞事件所涉及之法律條文或法律實務方面的處理,大多沒有深入探討,甚至有錯誤,使得多數民眾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書藉由84個真實的新聞事件,討論其中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委內瑞拉馬杜羅政權正當性之研究

為了解決總統罷免的問題,作者葉芷伶 這樣論述:

近年來委內瑞拉國內經濟惡化,人民的生活水準下降。2019 年國會議長瓜伊多自行宣布擔任臨時總統,自此委內瑞拉開啟了擁有雙總統的異常情況。以美國為首的國家紛紛承認瓜伊多政權的正當性,馬杜羅則表示其政權是經過人民選舉程序,因此擁有正當性。由此可見,這涉及到了對正當性的解釋。政治正當性長久以來都是許多學者以及政治家關注與研究的問題,但是到了現今(2019 年)仍沒有一個唯一、明確的定義。本文主要以學者夸克(Coicaud)提出的正當性三要素﹕「贊同」、「規範」以及「法律」來探討委內瑞拉馬杜羅政權的正當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