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背痛看哪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腰酸背痛看哪科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伊藤克人寫的 1日5分鐘,搞定自律神經失調!自己就能做得到!(書附:60秒快速自我檢測表,失衡指數立即掌握!)(三版) 和鍾佩珍的 全彩圖解 鍾佩珍復健診間筆記:肌肉、骨骼、神經修復大解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早安健康特刊42號:終結!!腰酸背痛(電子書)也說明:@Part1:腰痠背痛人人有 專訪毛琪瑛復健科醫師 好姿勢擊退腰背疼痛!鍛鍊核心肌改造痠痛體質 鍛鍊核心肌「改斜歸正」!打造好姿勢、不痠痛體質 還是腰痛背痛怎麼辦?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方舟文化 和原水所出版 。

佛光大學 樂活產業學院碩士班 詹雅文、施建瑋所指導 李孟唐的 健康蔬食月子餐之消費者飲食習慣探討暨食譜開發 (2021),提出腰酸背痛看哪科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健康蔬食、月子餐、消費者飲食習慣、消費動機、在地食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 施富金所指導 陳雅玲的 探討不同性別之成人心臟受贈者及主要照顧者所遭遇困境及調適經驗 (2012),提出因為有 心臟移植受贈者、不同性別、主要照顧者、困境、調適經驗的重點而找出了 腰酸背痛看哪科的解答。

最後網站下背痛,停看聽則補充:文/骨科部賴韋丞主治醫師. 下背痛俗稱『腰痛』,為腰椎兩側疼痛,可能只侷限於特定的壓痛點,也可能大範圍的腰臀間疼痛。根據文獻資料,下背痛為民眾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腰酸背痛看哪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1日5分鐘,搞定自律神經失調!自己就能做得到!(書附:60秒快速自我檢測表,失衡指數立即掌握!)(三版)

為了解決腰酸背痛看哪科的問題,作者伊藤克人 這樣論述:

神經不自律.一身都是病 超過9成上班族,自律神經失調 免吃藥!101種特效療法 雙向矯正失調的身心,恢復達成率100%     日本醫學研究發現,自律神經系統控制著人體全部的內臟與血管,一旦失去平衡,不僅會奪走身體健康,形成憂鬱恐慌等精神病態,連本能的「快樂感」都會跟著喪失,影響性可說遍及身心,不得不慎!     現代人許多慢性病、憂鬱症,追根究柢都與自律神經的失調有關。醫院門診上也會常聽到患者抱怨:「我最近老是覺得身體很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又找不到病因,但症狀還是一直出現……怎麼辦?」事實上,為這類症狀苦惱的患者,多數已經出現本書的主題--自律神經失調這種疾病。 自律神經一旦失調,會引起各

種現代文明病。交感神經過度緊張,會導致高血壓、心臟病、血糖上升。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會導致氣管收縮(氣喘),消化液分泌過多(胃潰瘍)。     本書除讓您認識「什麼是自律神經」?「自律神經失調會出現哪些症狀」?     更從處理職場上的壓力、人際關係、角色轉換、檢視生活節奏等面向提出101則自我紓解常見不適感的練習,維持自律神經平衡,徹底解決睡不飽、沒精神、體力差、肩頸痠痛等惱人症狀,維持工作效率、維護生活品質。     焦慮、失眠、肥胖、脖子緊、每天都好累…   超過9成上班族,自律神經失調!   嚴重會導致猝死,輕忽恐怕會中風!     您是否有以下症狀:   「便秘、瀉肚子交替出現……」

  「明明累得要命,躺在床上卻遲遲無法入睡……」   「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總在加班時找上門……」     胸悶、感覺缺氧、習慣性頭疼、思考理解力下降、記憶力減退、腰酸背痛、全身倦怠、焦慮情緒不穩,你為這些症狀感到煩惱,卻遲遲找不出病因嗎!?小心!你很有可能自律神經失調了!!長期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引起多種急性或慢性疾病,譬如:心臟病、高血壓等,嚴重者甚至引發中風、猝死等急症。     日本自律神經醫學專家‧心理內科名醫---伊藤克人   重新打造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平衡感!   有效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101種特效療法   雙向矯正失控的身心,恢復達成率100%     ★策略1  修正容

易累積壓力的思考模式,讓你的內心更強大   ◎接受「不完美很正常」的事實 ◎以「客觀化」取代「情緒化」 ◎找出壓力凝聽它的真相◎活在當下的專注訓練 ◎ 跳脫「非這樣不可」的思考模式  ◎傾倒精神垃圾的心理諮商與發牢騷 ◎想哭就哭,常疏洪就不會崩潰 ◎下班了記得心情也要下班…………     ★策略2 自我紓壓練習,身心完全鬆到底   ◎神奇的腹式呼吸法  ◎居家掃除心情也清爽了 ◎經絡按摩與肌肉鬆弛法  ◎去除百病的指壓按摩 ◎冥想靜坐心更安定  ◎通經暢血的泡手泡腳&半身浴  ◎和寵物一起散步最有幸福感  ◎活絡腦□啡的芳療與音樂 ◎感受生命喜悅的園藝栽植活動…………     ★策略3

重新設定生活節奏,再忙都能擁有好睡眠   ◎利用「晨光效應」啟動一天的活力 ◎以24小時為基本規律分配作息 ◎每天、星期、月份、季節各有最佳生活週期規律 ◎因應各年齡階段神經系統的強弱勢 ◎就寢與晨起時間必須固定化 ◎自律神經在「春季」要特別小心保養 ◎活絡血清素、腦□啡的寶貴休閒時光 ◎就寢前一小時關掉3C產品…………     ★策略4 全食物.抗氧化‧多色彩飲食   ◎吃早餐自律神精的切換功能 ◎充份咀嚼身心皆受益 ◎攝取紅、黃、綠三色系優能食物◎雞胸肉特有的成分有助於消除疲勞◎太晚吃飯只吃七分飽就好  ◎調整自律神經需要足夠的蛋白質◎甜食、小酌、咖啡其實有好處 ◎補充鈣質減少焦慮不安感◎

蔬菜湯、益生菌有助保養神精系統  ◎採行更清淡、原味、有機的烹調法     【身心減壓‧重點搶先看】   ○ 壓力、個性和先天體質,是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三大主因。   ○ 過度適應他人或環境,會無意識地囤積壓力。   ○ 封閉自己的情感會形成壓力,說說話感覺比較愉快。   ○ 對別人的感覺先擺一邊,把工作完成才是唯一目標。   ○ 為保持自律神經的平衡,夏天也要「禦寒」大作戰。   ○ 橫膈膜一動起來,可刺激自律神經進行調整。   ○ 一哭泣,人體就會切換自律神經的開關。   ○ 針對失敗的反省不要拉得太長。   ○ 跟誰去旅行很重要,小心壓力增加。   ○ 一有貧血,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會更加

明顯。   本書特色     ★ 60秒快速自我檢測表,自律神經失衡指數立即掌握   ★ 發現有相關症狀時,可立即採取的緩解方法不藏私   ★ 自己就可以調理自律神經與體質、荷爾蒙、免疫力之間的和諧   ★ 需就醫時應該看哪一科?專業醫師指引不白跑   ★ 絕對要學會的101種抒解不適症狀的健康自療法!    權威推薦     郭育祥|中華民國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創辦人兼理事長     謝瀛華|萬芳醫院副院長     陳豐偉|聯合報、康健雜誌專欄作家

腰酸背痛看哪科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完整課程為5小時37分鐘【從懷孕到產後:筋肉媽媽的孕婦運動指南】
https://hahow.in/cr/mom-fitness

孕期運動沒做好,腹肌分離可能更嚴重~
腹肌分離嚴重,不只產後小腹垂垂還會腰痠背痛~
所以要教大家孕動動得巧!

節錄幾個線上課同學的疑問,因為相信也是很多媽咪的疑問~好不容易懷孕了一定很呵護身體,小心謹慎絕對是好的,但也請記得,如果是坊間迷思和沒有科學根據的傳言,媽媽們要學會分辨喔~懷孕運動絕對對媽咪寶寶都好處多多~等我懷上第二胎也會貫徹這一套運動準則到產後。

\
「孕期第一期的運動强度可以和懷孕前的一樣?第一期有好多禁忌,是可以維持同樣强度嗎?還是有點怕怕耶」

筋肉媽媽回答:
如果有看完這影片,就會知道孕期運動的目的是避免骨骼位置變異太多,大家最怕的產後髖變大回不去、腰痠背痛、變成X型或者O型腿......起始都是因為骨骼位置變異而來。

而你能維持骨骼位置需要靠的就是肌肉耐力,當然要趁懷孕第一孕期,肚子還沒有變很大時開始,讓身體在沒有被迫改變的狀態下,盡量把肌力練起來,才能在後續第二孕期、第三孕期,肚子越來越大時,還能有足夠肌力去維持骨骼位置。

懷孕第一期可以比照懷孕前強度,而後隨著孕期身體結構產生改變後開始減緩運動強度;這不是我說的,而是依據生理科學、多國多年文獻與實際研究結果喔~多數懷孕第一孕期的禁忌,都只是以訛傳訛毫無科學根基,遵循不確定的習俗,那樣並不會讓媽媽與寶寶更健康。

想想有什麼理由不能維持強度呢?
您的骨骼還沒有因為肚子變大產生位移改變,肌肉量也沒有下滑,脂肪量增加的還不多~~如果說擔心因為運動寶寶會滑出來,那打噴嚏與大笑不就危險了?請放心運動,因為持續強化的肌肉耐力,才是幫助您懷孕過程更健康的主因。

如果是不健康的胚胎,他會以任何形式在懷孕前期流產,你即使不做什麼也會自然淘汰;健康的胚胎不會因為維持運動強度而落胎,這個迷思必須要推翻。

當然前提是您的醫生已經確定寶寶為健康妊娠,准許運動才運動,以醫囑為主。

\

【從懷孕到產後:筋肉媽媽的孕婦運動指南】線上課正式上課!
https://hahow.in/cr/mom-fitness

🤰課程已經正式上架,之前有訂購的同學快去看完整課程,還沒有購買的同學,正式課程有5小時37分鐘,從第一孕期到產後運動都細細教學給你,包含科學知識、安全指南、迷思破解......這個小精華只是萬般精彩的其中一點點呢~

收錄筋肉媽媽孕婦運動學生回饋:
#懷孕六個月開始上課酸痛感消失了
#二胎開始筋肉媽媽肌力課孕後期沒有腰酸背痛恥骨痛呢
#進產房用筋肉媽媽教的呼吸沒有抓握就生出寶寶了
#產後五個月了漏尿次數非常少_第一胎離不開護墊
#產後恢復速度很快很好

筋肉媽媽為台灣第一位,由 ACE 美國運動協會認可與核准的孕婦與產婦體適能運動講師,並且可以頒發「ACE 美國運動協會」授權教練再教育學分之孕產與婦運動課程的認證; 2016 年起,在台灣與中國教授「孕婦產婦運動教練認證」的次數超過 30 場,教授過的教練超過 400 人;筋肉媽媽同時為台灣婦產科身心醫學會,連續三年年會上邀約之講者,分享孕期產後運動給醫療產業的同仁。

課程雖然是以「孕期」作為主要的設計標準,不過各個孕期發展的運動動作,其實並不會受到「孕期」的限制,主要還是以「個人的身體狀態能承受的運動動作」為主。

第一孕期為最適合整理、調正身體的時機,運動設計對應為底定運動基礎的動作——不管你是哪個階段進來的,都建議可以好好地從這開始打底練習!

第二孕期已轉變為大肚子狀態,可能會碰到「脊椎健康」、「骨盆維持」、「虎背熊腰」、「妊娠糖尿病」、「頻漏尿」的問題——這些狀況在各個孕期階段都是可以去改善的!

第三孕期即將臨盆,是最需要安全運動的時期,在這個階段的運動強度偏低,只需要做動作即可——如果你的身體狀態比較辛苦一些,都可以盡量靠這章節會講到的「全身性運動」去喚醒身體,維持機能。

產後一年、多年依然是關鍵時機,不要怕來不及!針對產後幾個狀況:「腹肌分離」、「帶著半獸人寶寶的腰痠背痛」、「希望增進體力與改善體態」—— 生產之後,我們依然做你最強的後盾,站在同一戰隊,與你一起衝鋒陷陣!
【從懷孕到產後:筋肉媽媽的孕婦運動指南】
https://hahow.in/cr/mom-fitness

收錄筋肉媽媽孕婦運動學生回饋:
#透過筋肉媽媽教的運動感覺又能重新找回身體掌控權
#懷孕六個月開始上課酸痛感消失了
#二胎開始筋肉媽媽肌力課孕後期沒有腰酸背痛恥骨痛呢
#進產房用筋肉媽媽教的呼吸沒有抓握就生出寶寶了
#產後五個月了漏尿次數非常少_第一胎離不開護墊
#產後恢復速度很快很好

🤰課程介紹與購買:
https://hahow.in/cr/mom-fitness

如果你想要理解更多女性增肌與減脂秘密,請來看看我的線上課:
■筋肉媽媽在Hahow線上課
【女性增肌減脂高效訓練 】
https://hahow.in/cr/melodywan

■筋肉媽媽微型線上知識課:
【蜜桃翹臀基礎訓練班】
https://reurl.cc/Y1ZVkD
【核心肌群基礎班】
https://reurl.cc/1xxqWp
【骨盆底肌訓練班】
https://forms.gle/7GLRtnYG7yL89Eiz8
【腰瘦美麗進階核心訓練班】
https://reurl.cc/pyARbd
【女性荷爾蒙與減肥】
https://forms.gle/chGFZ6APXj8Bzib98
【擊退橘皮的筋膜訓練】
https://reurl.cc/Njmyoq

■筋肉媽媽面對面運動教學:
Line@傳送門: https://lin.ee/aicJKVK

■各種團購好康「筋肉媽媽buybuy團」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zmom...

■任何運動疑問請先到『筋日頭條』網誌爬文:
https://jzfitness.tw

■筋肉媽媽《我愛,我強大》
博客來 http://tinyurl.com/y27ucn6w
三采 http://tinyurl.com/yxw8u7nc
誠品 http://tinyurl.com/yyfrbbc3
MOMO https://bit.ly/2EvS3Aq
金石堂 https://bit.ly/2E83DBL
讀冊 https://bit.ly/2E6eUTx
墊腳石 https://bit.ly/3hxKGHr

健康蔬食月子餐之消費者飲食習慣探討暨食譜開發

為了解決腰酸背痛看哪科的問題,作者李孟唐 這樣論述:

現今社會,多數女性紛紛投入職場,但懷孕生子仍為現代家庭中女性的一大要事。生產過後除了較為傳統的坐月子方式之外,也越發注重養生及健康,尤其在月子餐的部份特別重視月子餐的食材、質量。但,蔬食主義者,在月子餐的選擇性仍較少。所以,不論蔬食主義者的需求或對葷食主義者的推廣,健康蔬食月子餐的食譜開發均有其必要性。本研究將透過文獻搜集及問卷調查分析消費者對健康蔬食月子餐的「飲食習慣」、「消費動機等」,依據分析結果進行月子餐食譜開發。本研究發放問卷以台灣地區之生產過或正準備生產女性為主,共計回收306份有效問卷。本研究發現,產婦對月子餐的口味以中等口味(68.6%)的料理,還是最為產婦所喜歡;最不喜歡的部

份為太過油膩(41.2% )、食材變化太少(32.4%)、無調味餐點(17.0%)這三項占大多數。對於月子餐一餐可接受的價錢大約落在101-300元之間,所以本月子餐食材將採用大眾化、較平價的食材。對蔬食食材最喜歡的是蔬菜類(20.8%),其次水果(14%)、蛋類(14.7%)、豆類(13.6%)及根莖類(12.3%)、五穀雜糧類(9.5%)等均各有擁護者。另外,本研究發現產婦喜歡中式餐點(57.4%),所以本研究將以中式,做為餐點型式。而烹調方式較平均,分別以炒(15.9%)、煮(15.2%)、煎(14.0%)、蒸(12.0%)、滷(11.0%)、燉(8.5%)比例較其它烹調方式來得高。另外

產婦希望優先提供給寶寶的營養素為蛋白質(33.2%)佔最大部份,鈣質(17.9%)、維生素(12.3%)、鐵質(12.1%)、葉酸(9.7%)等依序次之。至於坐月子期間最想改變體質的項目分別為促進乳汁分泌(21.6%)、子宮恢復惡露排出(18.1%)、恢復體力(15.5%)、促進新陳代謝(13.3%)、傷口癒合(11.5%)、改善腰酸背痛(11.3%)、瘦身(8.7%)。本研究也發現消費者考量食用蔬食月子餐的原因,最大部份認為蔬食餐點較無負擔、較環保。在開放式問卷調查中,產婦認為月子餐不想要有素料類,要以原型食物為主,少加工食品,不用太精緻,食用性較重要以及多樣化,希望能檢附營養補充,有助於提

高大家對素食月子餐的意願。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及發現,設計出五大類(主食類、配菜類、蔬菜類、湯品類、甜品類)共計20道融合台灣在地食材的健康蔬食月子餐。研究成果將可成為蔬食相關業者或一般家庭吃素的民眾在料理坐月子時的料理參考,也可帶動推廣蔬食之目的。

全彩圖解 鍾佩珍復健診間筆記:肌肉、骨骼、神經修復大解密

為了解決腰酸背痛看哪科的問題,作者鍾佩珍 這樣論述:

 復健科權威名醫集42年診療衛教精華×復健療癒全攻略                                       「疼痛」是疾病開始的訊號,尤其是肌肉、骨骼, 權威名醫整合復健科常見的相關疾病症狀與成因, 讓民眾在面對日常生活或運動會造成傷害的動作, 可快速找到答案知道該如何面對問題及配合治療, 並提供終結身體機能各部位疼痛的居家復健關鍵!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部位的機能本來就會逐漸退化,如果平日只會使用而不會保養,身體的機能會退化得更快,尤其是上班族是久坐不動會讓肌肉、肌腱、韌帶容易疲乏,引起拉傷或運動傷害。疼痛」是疾病開始的訊號,尤其是肌肉骨骼傷害問題。  「你是

否正因姿勢不良、不當用力、長期勞動、遭受意外或器官退化而獨自承受著肌肉、骨骼與神經的疾病與痛苦?」 「你知道終結五十肩、媽媽手、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及保健關鍵嗎?」 「你是否會因為突發性的運動傷害,不知道應該選擇冰敷,或是熱敷呢?」 「面對進入中年期,如何及早預防膝關節退化?還有舒緩腰酸背痛可做那些運動?」 不論你是家庭主婦族、學生族、上班族、電腦族、運動族、中老年族,請千萬別忽視頸背腰部疼痛,及四肢酸麻所發出的身體警訊!」 復健科權威--台安醫院復健科主任醫師鍾佩珍執筆,規劃【認識復健科】、【復健科常見的疾病】、【修護肌肉骨骼與神經疼痛的伸展運動和肌耐力訓練】、【體重控制】

等四大單元,運用圖文表格體例清楚詳述相關肌肉、骨骼及神經疾病的診治指南,並整合復健科相關疾病的各種症狀、成因、診治、復健科的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藥物治療等內容,讓民眾在面對日常生活會造成傷害的動作,可快速找到答案知道該如何面對問題及配合治療,教導民眾居家或辦公如何透過DIY方式進行復健,使病情不繼續惡化下去,達到「預防疾病及促進健康」的目標。輕鬆閱讀即可瞭解完整的復健專業常識,讓復健不再只有疼痛的印象,更能蘊含重獲健康的的希望!   健康是必須依靠自己持之以恆地運動才能累積而得的。本書特別規劃「伸展運動和肌耐力訓練」,讓民眾在平常養成隨時隨地便拉拉筋、動一動每個關節的好習慣,除了可減少一些肌肉

、骨骼的傷害之外,還可以增強肌肉的力量、肌肉的柔軟度、身體的免疫力和心肺功能,及早預防與神經、肌肉、骨骼相關的疼痛與疾病,讓日子過得更好、更有品質哦!     從醫學的觀點來分析,醫師要民眾控制體重不完全只為了讓自己「美」,更重要的是為了「健康」,且肥胖對某些腰椎關節炎、膝關節炎、足底筋膜炎和產後腰酸背痛的病人來說,也是一個討厭的大敵人,本書最後單元有詳細說明控制體重的正確觀念,並提供減重的核心關鍵,讓您可以輕鬆找到減重的好方法,維持美麗動人體態,讓體重 BMI 值回歸到正常的數值。這是一本關心大家健康的書,也提供了當肌肉、韌帶和關節疼痛時該如何處置的觀念,希望讀者能受用無窮,傳遞健康的正能量

!   本書特色: ․46種復健科疾病成因、症狀、診治及保健DIY ․48種可改善疼痛及提升肌耐力的伸展運動操 ․10個上班族(頭肩腰手膝腳)肌力復健運動   【專文推薦】 于美人(名節目主持人) 馬英九(前中華民國總統) 項國寧(聯合報執行董事) 劉  墉(名作家) 賴金鑫(台大復健科教授)    

探討不同性別之成人心臟受贈者及主要照顧者所遭遇困境及調適經驗

為了解決腰酸背痛看哪科的問題,作者陳雅玲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 根據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2009年的統計,全美有580萬人患心衰竭,每年增加55萬人為新病例,增加的新病例與人口老化及人類平均壽命延長相關(Willetle, Surrells, Danis, &; Bush, 2007)。心衰竭病患伴隨許多生理症狀,需入院治療改善症狀,因心臟衰竭住院者有13萬人,且醫療費用高達新台幣77億元(高、丁、葉、張,2008)。心衰竭患者除了許多生理症狀的不適外,因為體力不堪負荷,可能無法勝任其工作。長期的身體不適、需要他人照顧,造成生活型態改變、又須嚴格的飲食控制、服藥控制,容易造成病患

有憂鬱及焦慮情形,當病程惡化且症狀無法改善時,接受心臟移植是唯一的治療方法。 國際心肺移植協會2007年的統計資料指出全世界已有80,000人接受心臟移植手術,五年存活率65%、十年存活率為45%(Taylor et al., 2008)。台灣心臟移植術後的存活率ㄧ年為80%、五年為73%、十年為69%(中央健康保險局,2009)。接受心臟移植術後,需要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並定期回門診做切片,追蹤有無排斥的情形。對於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而言,一方面擔心是否會排斥、感染、面對死亡的威脅(Frigerio et al., 2008; Goezmann et al., 2008),且服用抗排斥藥

物伴隨許多副作用。除了生理層面的不適,在心理層面上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術後病患會害怕死亡、擔憂疾病恢復的情況、容易憂鬱、沮喪及焦慮(Kuhn, 1988)。對於自己日後是否能勝任原本的工作,回到之前正常的生活,不成為他人的負擔(Christie et al., 2008; Kirk et al., 2008),都是心臟受贈者擔憂的課題。 在入院時心臟受贈者就需要主要照顧者陪同入院照顧,主要照顧者本身也承受著莫大的壓力,其壓力遠大於一般其他疾病的主要照顧者(Dew et al., 2004)。當病患從心衰竭期間接受治療到確定需要心臟移植,主要照顧者都需要陪伴著受贈者,了解各階段該提供哪些照

護,學習如何照顧受贈者,並不時提供心理支持,讓主要照顧者相當的辛苦。 社會對於男性及女性角色有刻板印象存在,男性被期待表現男子氣概,負擔家中的經濟等;女性則應在家中扮演照顧者的角色,表現女性化特質的一面(晏,2004,黃、吳,2004)。而社會的刻板印象及對兩性角色功能的期待,是否影響兩性心臟受贈者的恢復過程及兩性的主要照顧者所提供的照顧,藉由了解兩性心臟受贈者的恢復過程經驗及主要照顧者的照顧經驗去比較異同,進一步得知兩性在術前及術後的評估及照護上的需求,以期提供更適切的照護。研究目的1.比較不同性別的成人心臟受贈者於各階段所遭遇的困境與原因。2.比較不同性別的成人心臟受贈者對於各階段困

境的調適經驗。3.比較不同性別的主要照顧者之照護困境與原因。4.比較不同性別的主要照顧者的調適經驗。5.比較兩性成人心臟受贈者及其主要照顧者對醫療團隊之評價及所 需協助。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探索性質性研究法,針對台灣北部某醫學中心曾經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後的受贈者及其主要照顧者為收案對象。擬定半結構式訪談指引,與其面對面深度訪談,並將訪談內容撰打成逐字稿,以質性內容分析法進行分析與整理。研究結果 本研究共訪談8位心臟移植受贈者及9位主要照顧者,8位心臟受贈者中共有5位男性,3位女性,年齡由35到58歲,平均年齡為47.8歲,婚姻狀況8位都已婚,2位在心臟移植後離婚。手術至今最長4年9個

月,最短1年5個月。術後6位未工作,2位有短期約僱工作。目前罹患疾病方面,7位都有糖尿病,4位有高血壓,1位有腎臟疾病,1位有痛風情形。 9位主要照顧者中女性為7位,男性為2位,4位為夫妻關係、1位為母子關係、1位為教友關係、1位為弟媳、1位為父女關係、1位為父子關係;年齡介於27到5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歲。婚姻狀況7位為已婚,2位未婚。目前患有疾病高血壓為2位、肺癌為1位;照顧期間出現的身體不適疲倦有8位、腰酸背痛及失眠各占7位、頭痛及體重上升生或下降各占3位。 兩性的心臟受贈者及兩性主要照顧者所遭遇的困境及調適經驗及對醫療團隊的評價及所需協助分為「等待移植階段」、「手術後住

院階段」、「術後返家照護階段」三階段探討。 兩性的心臟受贈者在「等待移植階段」的共同困境有:(1)術前症狀嚴重危及生命、(2)對於接受移植手術有許多擔憂、(3)想要恢復健康,和其他人一樣。女性心臟受贈者單獨存在的困境為:缺乏主要照顧者。在「手術後住院階段」的共同困境有:(1)術後身體不適、(2)擔心自己恢復的狀況、(3)擔心住院及手術費用無法負擔、(4)陌生的環境產生不安。女性心臟受贈者單獨存在的困境為:缺乏主要照顧者。在「術後返家照護階段」的共同困境有:(1)身體不適影響目前生活、(2)沉重的心理壓力不堪負荷、(3)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感、(4)經濟入不敷出、(5)社會對心臟移植投以

異樣眼光。女性心臟受贈者單獨存在的困境為:缺乏主要照顧者。 兩性的心臟受贈者的調適經驗方面,在「等待移植階段」共同的調適經驗為:(1) 學習適應身體症狀、(2)信仰的力量,讓自己擁有希望。女性的心臟受贈者單獨存在調適經驗為:與配偶不睦,弟媳和教友成為主要照顧者。在「手術後住院階段」的調適經驗方面,共同的調適經驗為:(1)慶幸自己重獲新生、(2)家人及親友的關心、(3)調適心情,樂觀看待恢復過程。在「術後返家照護階段」共同的調適經驗為:(1)學習重新適應身體變化、(2)醫療團隊提供充足照顧資訊、(3)家人朋友的支持是恢復的最大動力、(4)接受重生的自己、(5)經歷重大手術,內心有了轉變、(

6)期待回到原來的生活、(7)節省生活開支。女性的心臟受贈者單獨存在的調適經驗為:尋求社會福利的補助。 兩性的心臟受贈者方面對於醫療團隊的評價與所需協助方面,在「等待移植階段」有:(1)移植醫療團隊清楚的說明解釋,讓自己放心、(2)希望在移植前參觀加護病房,減輕住院期間焦慮。女性的心臟受贈者單獨存在的評價與所需協助為:希望移植成功受贈者,來陪伴及經驗分享。在「手術後住院階段」共同的評價與所需協助為:(1)住在加護病房的痛苦經驗,讓自己很驚恐、(2)醫護團隊的關心與鼓勵,鼓舞自己。在「術後返家照護階段」共同的評價與所需協助為:(1)有任何照護問題,都可去電得到解決、(2)因為術後合併症就醫

時,可以趕快等到健保床、(3)醫院可以培訓志工,定期訪視病患恢復情形並提供協助、(4)醫療人員會安排返診及拿藥時間,幫自己不少忙。女性心臟受贈者單獨存在的評價及所需協助為:(1)自己沒有主要照顧者,希望醫院能提供送餐服務(2)恢復狀況較不順利,希望醫護人員可以對自己多點耐心。男性心臟受贈者單獨存在的評價及所需協助為:希望醫院協助辦理申請外籍看護,減輕家人照顧負荷。 兩性的主要照顧者在所遭遇的困境方面,在「等待移植階段」所遭遇的共同困境有:擔心受贈者病情惡化快速。在「手術後住院階段」遭遇的共同困境有:(1)擔心受贈者術後恢復情形、(2)不知道如何照護受贈者。在「術後返家照護階段」共同的困境

有:(1)身體疲憊不堪、(2)沉重的心理壓力、(3)與原來生活互相衝突、(4)親友對於照顧工作意見眾多。女性的主要照顧者單獨存在的困境為:幫助患者恢復,增加的額外工作,男性的主要照顧者單獨存在的困境為:性別的不同影響照顧工作。 兩性的主要照顧者在所遭遇的調適經驗方面,在「等待移植階段」所遭遇的共同的調適經驗有:希望出現奇蹟,順利等到心臟。「手術後住院階段」的調適經驗為:陪伴受贈者貼身照顧、學習如何照顧受贈者。在「術後返家照護階段」共同的調適經驗有: (1)家人之間互相分擔照顧工作、(2)體諒照顧者的內心壓力沉重、(3)重新調整自己生活步調。女性的主要照顧者單獨存在的調適經驗為:統整眾多照

護意見,尋求醫療團隊協助、自覺照顧工作自己最適任。 對於醫療團隊的評價及所需協助方面,兩性的主要照顧者在「等待移植階段」共同的評價及所需協助為:醫療團隊的支持與陪伴。在「手術後住院階段」共同的評價及所需協助為:醫療團隊提供相關照顧資訊及提供諮詢。在「術後返家照護階段」共同的評價及所需協助為:(1)提供術後返家常見問題的資訊及諮詢、(2)醫療團隊電話關心照護情形及提供協助女性主要照顧者單獨存在的評價及所需協助為:協助申請外籍看護。結論 本研究發現兩性的心臟受贈者在「等待移植階段」、「手術後住院階段」、「術後返家照護階段」三階段的困境及調適經驗大致上相同,根據研究結果(1)缺乏主要照顧

者(2)症狀陳述較多(3)症狀影響日常生活較多(4)獨居的心臟受贈者(5)女性心臟受贈者會因為自覺外表改變或恢復不如預期,有社交隔離情形者在恢復期間遭遇到較多困境。提供適時的心理支持並結合社區資源、醫院志工、及社會上的慈善團體,提供經濟方面的協助外,志工定期的探視、是否需要送餐服務或是參與各項活動,讓心臟受贈者不會因為獨居,或缺乏支持系統,影響術後的恢復。 本研究發現女性心臟受贈者的婚姻狀態對術後恢復有很大的影響,主要原因如下:(1)女性心臟受贈者婚後搬離熟悉的生活環境、(2)離娘家親人較遠,婚後生活以家庭為重心、(3)和朋友也較疏遠、選擇的工作也以照顧家庭方便為主要考量、(4)收入不穩

定,加上(5)術前症狀明顯,無法工作已經有一段期間。這些移植前就存在的原因, 當女性心臟受贈者的婚姻狀態不睦或離婚,使女性心臟受贈者的處境更加艱難,恢復過程遭遇到較多的困境,如:缺乏主要照顧者、經濟入不敷出的困境。故應將婚姻狀況納入移植前的評估,並進一步了解受贈者配偶是否能協助術後恢復期間的照顧及心理支持。若配偶無法照顧,是否有其他家人能提供照護,在移植前先選定主要照顧者,減少心臟受贈者擔憂。 研究結果顯示兩性的主要照顧者的照護關係為共同照護者,在面臨照護困境時,可以比較容易找到調適的方法。當照護關係為配偶且又為女性擔任主要照顧者時,容易比男性主要照顧者多出較多的照顧工作、也花較多時間陪

伴受贈者及協助受贈者抒發負面情緒及感受。而且女性照顧者容易將照顧受贈者的工作視為己任,加上角色期待的刻板印象,讓女性主要照顧者在各層面上有較多的照顧負荷,需要醫護團隊提供更多的支持及肯定,傾聽及了解女性主要照顧者的需求,並協助尋求資源,減輕女性照顧者的負荷。 希望藉由本研究結果,讓移植醫療團隊了解及不同性別的心臟受贈者及主要照顧者在各階段所遭遇的困境、調適經驗及所需協助的異同後,提供兩性心臟受贈者及主要照顧家屬各項照護時,可以儘早預防及避免困境的產生。並參考本研究結果,針對容易在恢復過程中遭遇到較多困境的受贈者及主要照顧者,及早提供相關的資源及協助。提升移植醫療團隊的照護品質,增進兩性心

臟受贈者及主要照顧者恢復期間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