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 民眾服務社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萬里 民眾服務社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柴田久美子寫的 善終守護師 和陳怡樺的 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大不列顛COOP踏查報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正好文化 和開學文化所出版 。

國立東華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王文進所指導 陳嘉琪的 南宋羅泌《路史》上古傳說研究 (2015),提出萬里 民眾服務社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羅泌、路史、神話歷史化、上古帝王、三皇五帝。

而第二篇論文銘傳大學 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徐福全所指導 鄭婷云的 台灣漢人當代喪葬禮俗之研究 --以大台北地區為例 (2012),提出因為有 禮俗、殯葬業、社會變遷、光復後、喪俗、禁忌的重點而找出了 萬里 民眾服務社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萬里 民眾服務社,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善終守護師

為了解決萬里 民眾服務社的問題,作者柴田久美子 這樣論述:

  當家人突然被宣告來日無多時,你該怎麼辦?   或者,如果被宣告的就是你自己的話,你會如何安排?   很多人都說希望最後能在家壽終正寢;   然而,其實多數人是在醫院寂寞而逝。   幸福的死無關地點,而是指實現對死的「夢」。   漫長人生謝幕時,人會把生命的能量交棒下去,   那現場並非悲傷,而是充滿愛與喜悅的時光。   我不能獨佔這寶貴經驗,但願更多人知道臨終實情真相,   也希望大家因本書開始為自己幸福的歸路做準備,   從而進一步發現生死真諦。 ─ 柴田久美子   《善終守護師》是一本傳承「歸人心境」的書,是作者柴田久美子見證無數臨終現場的真實紀錄及心得感悟。   在以守護臨終者

為畢生職志之前,她曾任職於日本麥當勞公司,獲公司最高榮譽獎章,也曾創辦自己的餐廳;但她一度錯誤選擇自殺、兩度婚姻破碎、三度罹癌,一連串的人生急轉彎,終於引她走上善終守護這條路。   回顧她的生命歷程,父親的死是她投入善終守護的原點。   小學六年級的初春,她的父親因胃癌只剩三個月餘命。房裡的紙門透著微光,許多大人圍著臥病在床的父親。他跟每一個人道謝,最後握住么女柴田久美子的手,微笑著說:「謝謝妳,小久」。不久,他的手開始冷了、硬了,眼睛再也沒睜開。   那次的經驗讓柴田久美子經驗到死亡的動人,她相信父親以死亡來教她人生最重要的東西。而母親在她年幼重病時毫無保留的愛,則讓她懂得用雙手擁抱,

為人送終,後來她全心投入善終守護工作的第一位服務對象,就是她的母親……   二十多年來,兩百多位在她懷抱中過世的人,教了她:   什麼是善終?   善終對人生有何意義?   該如何為善終預做準備?   她把陪伴守護善終奉為充滿愛的專業,在日本創立「善終守護師」一職,開創「善終守護事業」,呼籲復興古老常民生活中的死亡文化,期盼在這個「孤獨死」案例不斷攀升的高齡社會,實現「讓人在溫暖懷抱裡以道謝相互告別」的理想。   期盼人人皆可得到一份理所當然的幸福:在懷抱中出生,也在懷抱中死去…… 名人推薦   本書許多真實故事讓更多人知道「善終守護師」的存在及價值。在台灣有許多懷著大愛作志工的朋

友,雖然他們並非醫療專業人員,但有心想要助人善終,我會介紹本書,請他們閱讀。────趙可式(台灣安寧緩和療護推手、成功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本書作者柴田久美子以她陪伴許多臨終者安然走完人生旅程的生命故事,提醒我捫,在追求「善終」之前,應該要學習如何「善生」與「善別」。────許禮安(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高雄市張啓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作者簡介 柴田久美子   一九五二年生於日本島根縣出雲市,曾任職於日本麥當勞、創業經營西餐廳,自一九九三年轉入臨終照護領域、擔任看護。   二○○二年於沒有醫院、僅六百人的離島成立專門從事善終守護的「平安之家」(なごみの里)。二○一○年將

活動據點遷至日本本島,二○一二創立日本「善終守護師」(看取り士)一職,致力推廣「死亡文化」的復興與傳承,並親身實踐「尊重本人期望的善終,以擁抱為臨終者送行」的理念。   現為日本善終守護師會會長、平安之家代表理事,目前於日本岡山縣岡山市投入居家善終守護的支援行動,嘗試為人生終末期建立新的模式。   曾集結善終守護經驗在日本出版專著十種,並至日本各地舉辦社教演講,而以她的故事為主題的電影於二○一九年在日本上映。   本書為其首部中文版著作。 譯者簡介 洪金珠   曾走過台日新聞現場三十年的資深媒體人。   退隱後投入近代日本文學的「味覺」研究,並實踐猶如修行的手作料理,企圖把台日百

年前的文學美味,經過時間及空間的熟成再度呈現。   看盡人生百態的她,筆端及攝影作品都帶著探究「死亡」的穿透力。               著作:《問情色為何物?》、《山深情遙》、《夢之棲家》、《日本人為什麼會長壽》、《手釀》、《陳釀時光》   譯作:上野千鶴子《裙子底下的劇場》、上野千鶴子《父權主義與資本主義》   推薦序 「善終」是人間至福 趙可式 推薦序 善生善別而能善終—安寧療護與生死教育經驗談 許禮安 導讀 喚醒沉睡的愛,生命接力重生 梁正中 作者序 善終守護是為了生命力的交棒  前言 在被愛的氛圍中與世長辭 第1章 守護善終的瞬間       父親臨

終留給我的一句「謝謝」      與千代的「母女」情份  與瑪莎十二年心心相印  武雄教我懂得「共鳴」  和子枕著我的手腕而去 第2章 金錢買不到的臨終華美  何謂幸福的死?      善終現場充滿奇蹟  抱著對方送行卻被對方抱滿懷       全然交棒的臨終現場洋溢愛與喜悅       善終守護師的定位  善終守護師具體工作內容  幫助善終的四個重點  ♦特輯 如何面對癌末疼痛?  為了臨終者幸福的三個重點           第3章 只能在醫院等死的日本醫療制度       殘酷的現實       家屬的障礙  無謂的延命治療  生不如死的地獄場景  連醫護人員都感到矛盾的制度  公立老

人院應守護臨終尊嚴  老人有家卻回不去的悲哀             ♦特輯 專訪照護師佐藤 第4章 為幸福死預做準備  六十歲後必須為死預做準備  我的臨終備忘筆記  善終守護只是回歸原本生活習俗  死是二度誕生  消除死亡恐怖的內觀法  擁抱著母親送別  ♦特輯 死後七七四十九日  進入「1億人皆看護」的時代      引導幸福歸路的「天使團隊」       第5章 與醫界對話   與長尾和宏醫師談「平穩死」  岩田千佳醫師分享身心融合醫療  跋 生死相繫相連     導讀 喚醒沉睡的愛,生命接力重生   十二年前,家母積勞成疾,導致嚴重胃病、心臟病、深度憂鬱症、間歇性呼吸停止

、睡眠障礙等,多方求醫無效,瀕臨絕境。我於是放下所有工作,打算專心陪伴母親面對「臨終」。為分散她深度憂鬱的焦慮,我從早到晚不停地跟她講話,提振她的精神,每天似乎都是最後決戰。如此和母親朝夕相處半年多,沒想到母親的狀況竟慢慢好轉。   有一天,母親大夢初醒般、突然對我說,各種病苦其實是自己身心不良習慣累積的後果,如果這次她能過鬼門關,餘生一定要重新生活。   十多年來,母親以頑強的意志步步走出病苦,如今年近八旬,身心日益安詳,不斷展現精彩的生命力。   陪母親經歷這場生死大考後,我也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生命及死亡問題。以現今一般平均壽命來算,我也只能再活三十年左右,大約一萬天,死亡並非遙遠的

未來,我必須開始接受、正視、尊重死亡,探索「死亡」;進而思考:我為何而來?為什麼活著?人生究竟圓滿的「活法」是什麼?   承蒙不可思議的因緣,我有機會赴日本各地參訪,並向代表「匠人精神」的秋山利輝先生、「掃除道」開創先鋒鍵山秀三郎先生、自然療法大家東城百合子老師等多位「平常日用皆道」的高人,學習如何究竟地生活。   三年前就聽說日本有位矢志追隨「德蕾莎修女」的柴田久美子女士,發願助人善終,已有兩百多人在她懷抱中平靜辭世。作為處理死亡(與生命)相當有經驗的人,是如何理解死亡的?又如何面對著死亡而生活?帶著這樣的問題,二○一八年四月,我第一次見到了柴田老師。   本來想像柴田老師強壯無比,不

料她身型嬌小、氣質飄逸,握手時甚至錯覺她輕得快浮在空中。她永遠面帶溫暖、慈愛、親切的笑容,雙眼時常笑得瞇成細縫,讓人一靠近就不知不覺放鬆,很快被特殊的氣場融化。   柴田老師曾讓我體驗一下「臨終關懷」。我按指引坐在榻榻米地板上,然後躺下,把頭枕在柴田老師的腿上,靜默止語。柴田老師輕聲提示我,觀照自己的呼吸,她似乎也在調整自己的呼吸。幾分鐘後,我雜念消失,只聽到自己的呼吸和她的呼吸同頻,心跳也一起律動。   這時,柴田老師以豐富的現實經驗說明:「通常再『難死』的人,到了這樣『同命運、共呼吸』的狀態,身體會越來越軟,面容全然放鬆,表情柔和,此時就表示這個人即將撒手離去了。」   柴田老師出生

於日本素有「神話故鄉」之稱的島根縣出雲市。從小常隨媽媽去神社參拜、看媽媽佈施殘疾窮人;爸爸則教導她「言語有靈」,必須謹慎遣詞用字、言而有信。幼年她常因哮喘發作而透不過氣。小學四年級有一次嚴重發作,媽媽擔心得整夜一直抱著她,半夜累得打盹了,而她醒著在寂靜中感受媽媽懷抱的溫暖和呼吸的輕柔,第一次強烈地感受到母愛,沉浸於幸福喜悅之中。剎時,她有一種特殊體驗,感覺「靈魂」離開身體,飄到天花板上,如一只眼睛靜靜注視母親這樣抱著自己。期間來巡房的醫生說當夜是危險期,但她毫不害怕,宛如進入另一個美好世界。從那時起,她不再恐懼死亡了。   後來她和一般人一樣長大、成家立業。因個性傾向,她力求事事完美,但家庭

和事業難以平衡,以致長期處於焦慮不安、左右為難又自責的惡性循環,最終對生命失去熱情,甚至一時衝動做了錯誤的選擇──自殺,所幸被救回一命,然而婚姻隨之告終,與三個孩子就此分離。她心緒一片灰暗,什麼也沒帶便離家出走了。   爾後,她與第二任丈夫重新創業,奈何生意一直不好,經營得很辛苦。有一年耶誕節,她決定將當天營業額全數捐給老人之家,沒想到店員比平常更有活力,營業額很高,客人和媒體好評如潮,一股久違的暖意湧上了她心頭。某日半夜就寢前,突然聽到一個莫名的聲音說:「愛,才是活著的意義!」(後來她才知道這是德蕾莎修女的話語)那聲音如此清楚,讓她驚坐而起,但環顧四周,不見人影,唯腳邊隱約有一縷光,閃閃發

亮。當下某些被遺忘的東西又瞬間恢復。「我的心被照亮了,一片晴空萬里,一切不安消逝無蹤。」隔天早上,她關了店,決定遵循「上天的隱喻」重新生活。   一九九三年,懷抱著讓老人幸福善終這個理想,她開始去養老院擔任看護,然而卻目睹了許多悲慘的現實:在延續生命的名義下,許多人最後被送進醫院裡、全身插滿管子,即使是私立的高級老人之家,也沒有平靜地死去的自由。她因而決心去沒有醫院的離島,在那裡幫助人們實現「人生最後1%的幸福」──善終。   最初無人光顧,第二年,她接到電話,媽媽要請她為自己的善終做守護。就這樣,媽媽成了她全心投入善終守護工作的第一位服務對象。兩星期時間裡,母女倆朝夕相處,這次換成了她日

夜懷抱著母親。最後媽媽走的時候,如嬰兒般潔淨,還帶著微笑,讓家人都深感幸福。   在眾人懷疑的目光下開創的善終守護事業,無人理解、乏人問津,是媽媽的無條件支持鼓舞了她,也是媽媽以親身教導了她善終守護的深意。雖然創業快速耗盡積蓄,接著發現罹癌,第二次婚姻又宣告破滅,一連串打擊接踵而至,但這次柴田老師沒絲毫退縮,因為心中的「愛」已然覺醒,「傳遞愛」成為她活著、並奮鬥不息的源源動力;媽媽幸福的善終更是她的護佑。   憑著這份真誠信念,柴田老師漸漸和島上老人建立了互信,親如家人,她創立的「平安之家」以二十四小時家庭式照顧,提供島上老人家善終陪伴服務,也終於實現她「讓人在溫暖懷抱裡以道謝互相告別」的

理想。   另一方面,孤島獨居的日子清貧簡單,不知不覺間也中止了過去混亂生活的惡性循環,讓她在嚴格自律的作息裡,更進一步堅定報恩的願力與行動,並與離散的子女重新且從心聯繫。   日本近年每年死亡人數都超過百萬,且正逢嬰兒潮世代凋零而呈增加趨勢。柴田久美子深感善終守護的工作責任越來越大,因而毅然離開本想終老的小島,把目光投向了全日本。八年來她奔走日本各地,相繼成立了日本善終守護會和另外六個善終研究機構,在日本各地培養了三百五十位善終守護師,目前正在岡山建立服務社區的善終守護系統和善終守護師培養基地,希望能在二○二五年前,為日本培養出一千位善終守護師。   二○一六年前,柴田老師第三度罹癌,

她認為這是老天提醒她要加快步伐。為此,她設立了更遠大的目標,要讓日本全民接受生死觀的教育。二○一八年八月,我和她再度見面時,她正計畫拍攝一部電影,以喚醒日本民眾及朝野上下對善終議題的重視。二○一九年三月十日在電影首映會上,我有感而發:「柴田老師用她天使般的愛,喚醒了我們心中本自圓滿的愛。我深受感動和啟發──超越自我慣性,讓愛重生,活出愛的每一天。柴田老師不但超越癌症,還把愛帶給自己和身邊每一個人,桃李滿天下,正是愛能激發生命活力的見證。」   過去幾十年,我經歷了中國大陸、港台、美國、日本等地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發現華文世界對於死亡的教育和關懷,除了少部分地區和少數人,一般來都相當忌諱、迴避

,遭逢家人病危臨終,第一個念頭總是快送進醫院,似乎這樣才可安心了事,但其實許多臨終者及其親屬,大都無奈地在醫院陷入恐慌悲痛的絕境。生死這堂課人人遲早都得上,有人用自己的生命上課,有人從親人身上學習,這些都是深刻的體驗。   我曾從書上找答案,但認識不深刻,通過和柴田老師多次的交流學習,我體會到人出生時就已註定死亡,但死亡並非喪事,也不是喜事,而是一件「死去活來、生命接力」的莊嚴大事。這一生一次的死亡正是「向死而生」的機會──從沉睡的愛中醒來,亡者「往生」,生者「重生」。「善終」並非無痛無病而死,有病有痛也可善終,關鍵在生死觀明確、正念分明,臨終可以很莊重也很尊嚴。   我們可以和柴田老師一

樣,由自己或親人的生死考驗中,轉化並提升這無從逃避的境遇。人生謝幕時,人們會把生命的能量交接下去,那種場面不是悲傷,而是充滿愛與喜悅的時光。   柴田老師相信「人人皆可得的一份理所當然的幸福,那就是在懷抱中出生,也在懷抱中死去。」受柴田老師大愛大願的感召,以及祝福我年近八旬的父母和天下父母都能善終的心願,還有對自己「重生」的感恩之情,我發起成立「善終守護傳習中心」,期盼一石擊起千層浪。   諸君手上這本書,是一本經驗過數百次臨終現場、與數百位「歸人」攜手合作才完成的書。這本書對願意探討人如何活得幸福快樂、死得平安自在的讀者朋友,一定有所幫助。中國大陸和港澳台地區都開始步入老齡社會,希望此書

能喚起華文世界更多人對「善終」的重視,甚至激發有識之士一起來探索實踐家庭和社會的「善終守護」。   梁正中(「善終守護傳習中心」發起人) 前言  在被愛的氛圍中與世長辭   所謂「善終守護師」(看取り士),意即為臨終者做「守護」的人。   我先在老人安養院和居家照護機構工作了十幾年,二○○二年正式投入為臨終者守護的志業,但到二○一二才開始用「善終守護」這個名稱。「善終守護師」因而首度在日本成為一種「職業」。   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獨居而「孤獨死」的人數增多,善終守護師這工作顯然有其必要。    善終守護師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那就是對想在自宅或其它希望地點臨終的人,提供二十四

小時的陪伴,支持他們平安踏上歸途。   為了讓臨終者幸福地渡過最後日子,不餘懊悔,我們會與本人商量從終末治療(已無復原可能性)到入殮前的所有準備工作,並與遺族們一起做最後守護送行。換句話說,就是讓臨終者依自己意願的方式踏上歸路。   具體內容包括與醫師聯絡協調、安排墓園、葬儀告別式……,安排、企劃在何處以什麼樣的方式迎向人生終點等等。   善終守護師在現場的工作有四項重點:   一、與臨終者肌膚撫觸;二、不斷演練「傾聽」、「複述」、「沈默」;三、不斷以「沒事,沒關係!」來安慰問候;四、與臨終者「同步呼吸」。大概可以說是讓人幸福歸去的「製作人」吧!    「善終守護師」必須設身處地為臨

終者著想,才能穩穩接住臨終者的意念、愛及能量,再把那生命的接力棒轉交給遺屬。   臨終守護現場往往會出現奇蹟,但那其實不是奇蹟,只是冥冥中似乎所有事都早有巧妙安排。    父親之死是我從事善終守護師的原點。那是小學六年級的初春,我最親愛的父親因胃癌只剩三個月餘命。房裡的紙門透著微光,許多大人圍著臥病在床的父親。他跟每一個人道謝,最後握住么女我的手,微笑著說:「謝謝妳,小久」。不久,他的手開始冷了、硬了,眼睛再也沒睜開。   那次讓我經驗到死亡的動人,父親以自己的死來教我人生最重要的東西。     我尊敬的德雷莎修女曾說:「即使人生有99%不幸,當臨終時能獲得1%的幸福,這樣的人生就算是

幸福的。」自從聽到這名言,我便立志要讓所有臨終者在被愛的氛圍中辭世,為了這個志願,我從二十年多前開始投入行動。    那時,我先去都會的高級養老院就職,但那些養老院過度依賴醫療體制,老人家無法按自己意願善終。我在那裡看到很多老人只能凝視著眼前的白牆死去,與他們告別時真是傷心。那時我就想,若要改變這種慘狀,唯有去無醫療資源的離島小村才能實踐我追求的幸福善終。    一九九八年,我來到人口只有六百且無醫院的島根縣離島知夫里,在那裡做了四年的「居家看護」。而後,二○○二年我在那裡成立了專門從事善終守護的「平安之家」(なごみの里),收容服務那些希望不靠醫療設施支援而善終的老人。   就像人出生時

、讓母親環抱在手臂裡一般,當我經驗過用雙手環抱著臨終者,才發現他們教給我無數寶貴的事。現在,我在岡山市設有據點,為那些被宣告來日無多的人提供到入殮前的善終服務;此外也組織善終守護志工(善終守護天使)團隊。    每個人都擁有靈魂的能量,不論那個人身負的障礙有多麼嚴重,亦或是失智者,也都是一樣的。漫長人生謝幕時,人們會把生命的能量交接下去,那種場面絕非悲傷,而是充滿愛與喜悅的時光。    有一天,我收到一張賀年片,上頭寫著:「我罹患癌症第五期,已處分掉兩間房子中的一間,決定不再接受醫院治療了。比較困擾的是,雖然覺悟到死亡將近,但人死後無法自力走進棺材,期盼妳能給我建議。」   我很快打電話

約那位女士見面,並約好若有狀況,會請名古屋的善終守護師立即前往支援。她感謝地緊握著我的手說:「柴田老師,多虧妳來我這裡,有妳我什麼都不用操心,可以放心地渡過最後的日子了!」    把一切交託我們、決定在自宅踏上歸途的她,表現出凜然、無眷戀的態度,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鼓勵。最後在我臂彎嚥下最後一口氣的臨終人,往往會用「身體」教導我許多充滿尊嚴的生命智慧,我想把這些寶貴的經驗分享給更多人。    這是一本傳承「歸人心境」的書,探討人如何死得幸福。這是一本經驗過無數臨終現場、與無數「歸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書。我期盼它能對希望掌握自己幸福善終的人有幫助。    日本團塊世代(戰後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世代

)已進入亟需善終守護師的時節了,目前日本每年約有一百一十萬名往生者,由於團塊世代的「加入」,今後每年死亡人數將增至一百六十萬到一百八十萬人,顯然已迎向「多死社會」,我們善終守護師的工作責任可謂愈來愈重大。  

南宋羅泌《路史》上古傳說研究

為了解決萬里 民眾服務社的問題,作者陳嘉琪 這樣論述:

羅泌《路史》是一部上古史通史性質的史學著作,以緯書十紀作為時間紀年,認為天地開闢至孔子獲麟,共歷「二百二十七萬六千歲」。在十紀的時間觀下,羅泌將伏羲、女媧、神農以降的三皇五帝列為〈後紀〉,於伏羲之前增補了〈前紀〉共增了五十八位上古帝王,全書主要敘述天地開闢以降至夏代的上古歷史。《路史》所建構的上古帝王排序,對後代的古史論述與神話小說具有深遠的影響力。《路史》帝系排序的背後應蘊藏著古史觀念的闡發,彰顯羅泌對於上古歷史與文化進程的思考。換言之《路史》的影響力乃根源於:羅泌所書寫上古史展示了一套完整的古史體系。立基於上述的問題意識,本文對《路史》的研究面向可劃分為以下幾點:其一,從古史書寫的傳統來

看,《路史》以前徐整《三五曆紀》、皇甫謐《帝王世紀》、司馬貞〈補三皇本紀〉、劉恕《通鑑外紀》等,已於上古帝王排序的背後闡發緯書十紀的時間觀、歷史觀,至羅泌《路史》可以說是此系列古史著述的集大成者。羅泌藉由《路史》的古史書寫,所闡述的文化史論述,同時也代表著中國古史書寫傳統下,史家對上古歷史、文化進程的思考。其二,從《路史》多引緯書、道經中的古史敘述來看,羅泌所建構的古史體系應與讖緯、道教史觀密切相關。《路史》帝系建構的依據以及羅泌對神話人物的解讀、詮釋,泰半是透過道教、讖緯史觀的視野,重新賦予神話人物新的歷史形象。以三皇五帝為例,《路史》對「三皇」的定位,已是道教九皇說譜式下「後三皇」的帝王形

象,「五帝」的歷史論述則與道教「五老君」神譜的形成密切相關。以道教史觀為線頭,可以幫我們一一釐清《路史》複雜的歷史思想。其三,綜觀《路史》的價值乃在於:羅泌企圖透過對神話的研究,重新理解、建構上古歷史的發展,是一部藉由「神話歷史化」的過程,所記敘的文化通史。值得我們深究的是,羅泌在書寫《路史》的過程中,如何轉化神話人物本有的符號象徵,進而賦予新的歷史意義?換句話說,《路史》並不是單純地集結、抄錄神話傳說的流傳,而是有意識地轉化了神話人物本有的意涵,使得神話人物進入歷史脈絡的書寫時已具有不同的象徵意義。本文試圖研究闡述《路史》的古史建構,分析《路史》十紀帝系的排列原則。期許透過對羅泌古史觀的討論

,能從較為宏觀的史學、文學視野重新定位《路史》在學術史上的價值意義。

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大不列顛COOP踏查報告

為了解決萬里 民眾服務社的問題,作者陳怡樺 這樣論述:

  文字工作者陳怡樺,於2016年春天,透過群眾募資,帶著來自80位朋友的贊助與祝福,前往合作運動起源地──大不列顛,在當地採訪29個合作社及機構,希望能透過這些合作社的故事,讓臺灣的合作事業有更多的可能和想像。   在東奔西跑的三個月裡,看見各種不同樣貌的合作社。聽到看到愈多合作社的故事,愈感到更多的可能性。在英國,曾被認為Old fashion的合作經濟,如今成了開創挑戰資本主義的新機轉,集結了「Community/社區」的力量,成功挑戰連鎖企業的事業體,甚至出現「私有」走向「共有」的不同可能。   這趟採訪中,在沒有任何預設的情況下,勞動合作社意外地成為此行最大重點。作為合作社的其中

一種類型,如何落實「一人一票」、「共同決策」,從受訪者的回答可以發現,在勞動合作社的運作中,打破了許多過往認知和束縛。他們的故事,也讓我們得以從傳統的雇傭關係中鬆綁,或許,勞動合作社將成為年輕世代的另一條出路。 作者簡介 文字/陳怡樺   字耕穠。在新聞現場和土地現場之間折返跑。   悠居南方,來自北方, 留南望北,走在路上東張西望。 攝影/陳郁玲   字耕穠的老幫手,負責拍照與安定人心。   懶散的佛弟子,骨子裡義憤填膺,是雜食的自主學習者。   想看更多兩人合力創作的文章,歡迎蒞臨「走在路上東張西望」(losokuma.wordpress.com/) 推薦

序 攝影序 作者序 第一章:蒸汽機,那一聲轟然巨響之後:勞動合作社 背景  工人合作,爭平等!從羅虛戴爾公平先驅社,到英國合作集團 第一節   The North 大北方:蜜蜂大城裡的勞動革命 Unicorn雜貨鋪勞動合作社:獨一無二 獨角獸 SUMA食物批發勞動合作社:這裡沒有老闆 The 8th day雜貨鋪勞動合作社: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存在 The Handmade Bakery 麵包店勞動合作社:當社區的心臟 第二節   Belfast:風雨同路,我為你撐傘,你為我擋風 Belfast Cleaning Society勞動合作社:我們公平分配一切 Lúnasa cafe 勞動合作

社:在公平的勞動中,開始理想生活 Creative 勞動合作社:我們要一份工作 第三節   London:我的工作權我做主 AltGen勞動合作社:合作經濟,是年輕世代的解藥! Blake House 影像勞動合作社:為什麼只能在人生階梯上往上爬? Ceramics Studio 陶藝勞動合作社:烏托邦不在過去,正在發芽 Green Shoots幼兒園勞動合作社:現在,我們為自己工作! 特別篇 〔西班牙〕MONDRAGON集團:工人團結、以人為本 第二章   從小圈圈走向大圈圈:社區合作社 第一節  Bristol:社區走向城市 Bristol Pound: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貨幣 Re

al Economy消費合作社:一起擺脫超市吧! Bristol Ferry 社區合作社:不只是渡輪 The Bristol Cable 社區合作社:屬於這座城市和住民的媒體 The Bristol Bike Project :每個人都有自在移動的自由 Clevedon 書店社區合作社:小鎮上「我們的」書鋪 第二節  半社區半X Exeter street hall 社區合作社:如果現在比什麼都沒有的一開始更好,為什麼不開始呢? Green Valley Grocer消費合作社:希望一直到九十歲都可以到這裡買菜…… Local Food (& More!)複合型合作社:改變,從小村子開始 E

nergy4All :整個英國都是我們的發電廠 Abeona 住宅合作社:從佔屋行動開始的烏托邦 美好已達,COOP快滿 Investing in Children CIC:兒少服務沒中斷,工作也保住了 〔葡萄牙〕Fruta Feia:GENTE BONITA COME FRUTA FEIA(美人吃醜果) 附錄 推薦序   合作事業為全球性的草根事業,發展至今,已遍及全球各地,為解決人們在經濟、社會及文化上的共通需要,竭盡心力,貢獻良多,嘉惠社員,關懷社區,繁榮地方,服務社會,發揮福國利民的功效。   合作事業在台灣深耕已有百年之久,合作教育始終是政府施政的重點,不但每年辦理各類合

作研習班,每年仍補助合作社場自行辦理教育訓練課程,這是我國合作事業發展的特色之一。   惟從多年從事合作教育的經驗了解,合作教育除了理念課程外,實務課程尤感需要。理念課程,是推廣合作事業必要的課程;實務課程,則是發展合作事業重要的課程。無論是理念課程或實務課程,「新穎」、「實用」的教材應是首當具備的條件。   合作教育要備妥「新穎」、「實用」的教材實屬不易,蓋因在這方面的專業人才較少。因此,長期來我國合作教育的教材,大多仰賴合作界少數熱心的志工編撰。感念在心中。   目前,台灣合作界有不少優秀的合作工作者,對台灣合作事業發展頗具信心與興趣,平日透過自修方式充實自己的合作知識,令人欣慰。多

年前,在演講場合認識的怡樺小姐,即是這群有為的青年人之一,留給我深刻的印象。   前年,怡樺告訴我有遠行的計畫,目的是採訪歐洲的合作事業。事實上,這是她人生第二次創舉。數年前第一次採訪,已於返國後將所見所聞刊載於相關的期刊、雜誌,獲得好評。這次,仍在自籌經費的情況下,遠赴合作事業發祥地歐洲取經,其雄心壯志,並不亞於當年玄奘(602~664)西方取經。   如今,歷經艱辛,終於完成壯舉,採訪了英國、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合計29家合作社。那時,正是家家戶戶歡度新年的時候。   這次,怡樺帶回來的是「新穎」、「實用」的合作社經營管理的實務知識,內容豐富。大家鼓勵她出書,以饗讀者。   確實,

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從閱讀中,我們能夠獲益。這本書的特色是,作者以簡明易懂的詞句,傳達合作社經營的基本理念,以及管理上的小事情大道理。   從書中也可以觀察到,不少新興的小型合作社,多以創新的業務作為主營業務,例如:影像合作社、幼兒園合作社、書店合作社、多重業務合作社、電能合作社等,這些合作社的經驗,對台灣勞動合作社、社區合作社、消費合作社開創新業務,會有一定的助益。   俗語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相信,當我們閱讀完這本書時,會有秀才的感覺。對!閱讀一本好書,讓我們能知天下事。 于躍門(財團法人台灣合作事業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推薦序   1966 年,國際勞工聯盟於日內瓦召開會

議時提出「合作社發展大綱」,建議開發中國家的政府制定政策,並協助或獎勵合作社的發展。然而,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國《憲法》第145條也闡明此項任務:合作事業應受國家之獎勵與扶助。但,我國政府並無具體措施或行政法令來執行此發展大綱。現今台灣社會的合作事業發展不利,從多數人民缺乏合作經濟的教育思想,也看不見熱心合作社運動者,可見一斑。   筆者中小學的成長階段,適逢各政府機關乃至中小學校設置員生消費合作社的時代,除了方便學生購置文具等少類生活用品外,使用者(或說社員)對於合作社並無基本認知。眼看現在各地各校的員生福利社幾乎消失了,與民眾互動最多者只剩下儲蓄互助社。這些年來,消費型態社會來臨,各類需求

增加,生產合作社、勞動合作社及消費合作社的成立相對多一些,但這些合作社卻多是空架子,秉持合作社精神運作推廣者寥寥無幾,較為成功者首推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本書作者亦為主婦聯盟合作社社員,以社員身分參與,從中認識台灣合作社的現況,有感於台灣需要更多經驗,花了三個月到合作社的起源地英國進行深入的田野調查,採訪了29個合作社及推廣機構,整理成冊。本書內容豐富、深入淺出,作者提供不同型態、不同規模、成立時間長短不同的合作社樣貌,以及每類合作社的經營發展過程,值得讀者作為認識、理解甚至實踐合作經濟的參考。   合作社的經營成功,不只是股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社員共識凝聚、理性互動及參與決策

的過程。相對於現階段多數台灣人民熱衷選舉文化、單面向的投入,本書讓我們認識到英國合作運動的精神不只在於共同經營,更在於共同決策。   書中Green Shoots幼兒園勞動合作社強調「不要間接讓小孩消費這個世界」,是多麼刻骨銘心、愛護世界的行動表現。北愛爾蘭Belfast Cleaning Society的社員Josephine也強調:「我們不想當老闆,也不想管人。」此話背後的意義更在於每位勞動者的自我負責以及了解「責任」的意義。而,書中的合作社社員,甚至稱為合作運動的實踐者,正身體力行「一人一票」及「人人均權」,創造友善的勞動環境,這些也都給予台灣一盞亮眼的明燈,引領公民團體走入此理想的未

來社會。 王淑英(台灣非政府組織國際交流協會理事長、育合春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美國羅格斯大學幼教博士) 推薦序   去年底,台灣最重要的新聞獎――卓越新聞獎揭曉,《報導者》以「看見高雄土地傷痕」作品勇奪難度最高的調查報導獎,獲獎記者之一正是本書作者陳怡樺。   事實上,早在《報導者》上線之初,長期關心環境議題的怡樺,就是跟《報導者》密切合作的特約記者。2015年10月,我和怡樺及多位同事深入即將關廠的高雄煉油廠核心地區,探討五輕長期造成的嚴重汙染,成為「看見高雄土地傷痕」獲獎作品的重要內容,怡樺的敬業精神與專業能力則貢獻良多。   當時,怡樺就曾告訴我,她打算進行一項長期計畫,前往英國

採訪若干具有特色的合作社,希望呈現「合作經濟」這項重要趨勢的最新面貌。從她眼神流露出的堅定意志,我知道,這將是一趟令人期待的採訪之旅。其後,怡樺在80位贊助者的支持下(從採訪經費就開始體現集體資助及共同參與精神),在英國遍訪29個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合作社和機構,透過記者之眼的提問與觀察,把這趟異國之旅轉化成這本述說新時代故事的專書。   透過本書的26個不同故事,讀者應可發現,合作社雖然不是什麼新名詞,在英國更有長期發展歷史;但是,不同類型合作社的與時俱進,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最新思辨,以及「合作經濟」的各種實踐方式,正是此時此刻台灣值得借鏡英國之處。   從政治、經濟、社會到文化層面,我們都應

該睜大眼睛,看看世界變成什麼樣子。當本書年輕受訪者很篤定地說出:「合作經濟會是我們這個世代的解藥!」台灣社會也應該認真反思與學習,「合作經濟」將會在台灣向前邁進的腳步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何榮幸(非營利網路媒體《報導者》創辦人、總編輯) 推薦序   老牌與新興資本主義國家遇到的挑戰就是,經濟領域的弱肉強食。這個資本主義的惡性發展,若不解決,不僅會讓許多人無法擁有基本的尊嚴生活,也會反噬政治的民主,讓政治向大財團傾斜。   由勞動者自己組成的合作社,是一個可能解方。合作社中的平等與團結原則,不僅消解了職場上的疏離,因為不對等的權力關係對人造成的傷害,其作為經濟實體,賺得的利潤,即使試圖影

響政治,也會是一群勞動者的民主決定。   陳怡樺以社員角色參與台灣合作社先驅主婦聯盟合作社的社務,這次,她遠渡重洋,千里跋涉,從倫敦、蘇格蘭到北愛爾蘭,採訪了許許多多合作社的營運故事。從烘培麵包工作坊、友善土地的小型雜貨超市,到設計公司,我們的眼光開了,跟著她的足跡,到那些充滿理想與平等精神的咖啡桌上,聽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原來,企業真的可以這樣平等運作,會員民主討論,重點是,這樣民主運作的經濟組織,不僅可以賺錢、友善土地與環境,每位參與的員工兼社員還可以領到比平均薪資更高的薪水!   我長期在台大社會系教「社會組織」,每次,我總是努力設計一堂關於經濟民主與合作社的組織案例討論。只是,那些文

獻往往是英文寫成,故事細節度也不足,學生雖然常受啟發,還是無法滿足他們旺盛的求知慾。   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相信閱讀後,你會越來越清楚,辛勤的勞動與經濟,應該要能為我們創造更好的生活。這些故事讓我們看到,勞動生活可以不同,經濟也可以不同,不久的未來,政治也應該要不同! 范雲(台大社會系副教授、社會民主黨政策召集人) 推薦序   我愛合作社,除了參加消費合作社,還加入儲蓄互助社、信用合作社,組織勞動合作社。   我喜愛與人分享合作社理念,閱讀完怡樺寄來的初稿資料,內心激動、喜悅!   我多了一本可推薦「認識合作社」的好書。   「合作社是用生命感動生命的舞台」在這裡看得到;   

「合作社是被遺忘的社區工作的方法」在這裡看得到;   「合作社是一個學習民主精神的學校」在這裡看得到;   「合作社的本質是愛、信任與互助合作」在這裡看得到;   「合作社是一群平凡人想成就一件不平凡的事」在這裡看得到;   「合作經濟是庶民經濟、環保經濟、婦女經濟……」在這裡看得到;   運用合作社是人民不依賴政府、財團,為自己的環境、生計、生活負責的工具。   如果你想認識「合作社」是什麼?可以怎樣做?核心理念是什麼?   這是一本可讓人輕鬆閱讀的故事書。 陳岫之(厚食聚落農食合作社厚食廚房夥伴、花蓮好生活勞動合作社創社理事主席、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第三屆理事主席) 推薦序   

人很難獨自生存,要滿足生活的需求,就必須學習與他人合作。彼此合作關係,必須是對等、互相尊重的,才能持續。   我們每個人都想追求自由、平等、安全、沒有恐懼的生活。在合作關係裡,大家都有發聲的平台,沒有一個人應該受委屈。合作事業裡常看到的民主決策、公平貿易、對勞動力的尊重等等,其實都是回到這個核心價值裡。   英國合作社集團( The Cooperative Group)擁有超過八百萬名社員,在推動「企業分享器」( Enterprise Hub)專案後,合作事業遍地開花。怡樺走訪英國,記錄不同合作社類型的脈絡和實踐歷程,為我們開啟對合作經濟可能性的多元思考,為在這條道路上探索的夥伴們,提供指

引和啟發。希望對現行體制疑惑、想建立良善互助的機制來解決社會問題的朋友們,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尋到適合自己的實踐之路。 黃仁棟(厚食聚落農食合作社) 推薦序   我還記得怡樺一蹦一跳走進《台灣立報》的大會議室,大學剛畢業的她,睜著晶亮的眼睛,掩不住滿臉雀躍,仰望對新聞的理想。大學剛畢業不是問題、沒經驗不是問題,這個可愛的女孩老被認成高中生,可她也不在乎,每天都笑瞇瞇地往新聞現場前進,不懂的就問、不會的就學,每天寫稿寫到欲罷不能。   她是一塊努力的海綿,願意承受壓力卻不會反彈,犀利強大觸感溫柔。   她在截完稿的深夜不肯輕易下班,在辦公室把跑新聞的見聞實況轉播給水深火熱的編輯同事聽,順

便關心標題怎麼下、圖說怎麼寫,版面如何呈現。有好幾次,她下班前忍不住跟我說:「欸我真的覺得能在這裡工作是件很棒的事耶!」跟她一起工作,你會深刻體認什麼是夥伴關係:沒有上下位階、沒有權力宰制,平起平坐、有話直說、有難同當。   這樣的怡樺,因為跑環保新聞最後跑到去英國念環境政策,好像也不是太奇怪的事;又因為在主婦聯盟認識了合作社,募資成功跑回英國採訪合作社。把各種已發展國家的先驅模式打包回台灣,介紹給讀者,完全就是她的風格。   讀著標題,彷彿看到她晶亮的眼神閃著光,熱切想告訴你:   「為什麼只能在人生的階梯上往上爬?」   「這裡沒有老闆」   「我們公平分配一切」   「在公平的勞動

中,開始理想生活」   「現在,我們為自己工作!」   這些故事從英國帶回了台灣,帶來了啟發,這個不想下班的女孩帶來遠方的消息:以社區為主體的合作烏托邦正冉冉發芽! 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執行主編、前台灣立報執行副總編輯) 獨一無二 獨角獸Unicorn雜貨鋪勞動合作社 採訪時間:2016年3月成立時間:1996 年9月社員數:69位社員員工、6 位兼職員工受訪者:Britta Werner(主責人資、2016 年 Co-operatives UK 副主席) 三月蒼白的天空下,公車駛出複雜忙亂的Picadilly Gardens,朝西南方奔去,穿過曼徹斯特大學群的校區,掠過幾處住宅區,抵

達Chorlton小鎮,在停止營運的Chorlton休閒中心下車。走過高高的木蘭樹,眼前是去年完成原木新裝的獨角獸雜貨鋪勞動合作社。  在勞動合作社圈享有盛名的「獨角獸」雅緻怡人。雜貨鋪一如社區超市般門庭若市, 入口處擺滿了零售的木頭和蔬果種子,電動門一開,「All our fruit and veg is organic」(這裡都是有機蔬果)的標語迎面而來,新鮮蔬果三三兩兩擺放在入口處。幾個媽媽推著娃娃車從角落的兒童遊戲區走出來,後邊跟著手拿蘋果、香蕉的小娃兒,笑嘻嘻地一口一口啃著。  頂著棕黑色的清湯掛麵,Britta一身俐落地從「Staff only」的門後現身,環顧四周問:「要不要逛一

下?」豈料,我們竟然站在冷藏區前,一聊八十分鐘,沒再移動過,心跳也隨著Britta 的語速和獨角獸的發展起起伏伏,難以平穩。  1996年9月,歷經足足兩年的準備期,獨角獸勞動合作社正式成立,當時只有兩名員工社員。草創時期的獨角獸面臨著可能破產的風險,終於在公積金貸款服務「Co-operative & Community Finance1」和親友金援者的強大後援中,挺過第一年的營運,員工人數也成長到十人。二十年後,獨角獸的總使用面積將近三千坪(一萬平方英尺),總員工數達七十五人。  2003年是獨角獸的轉折年,剛滿七歲的獨角獸收到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屋主打算賣掉房子。面對重大改變時,當時的工作

夥伴討論出一個方案是「向社區募資」。Britta回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測試,測試獨角獸與社區的關係,這個決定也讓獨角獸和社區真正連結在一起。「我們的消費者非常信任且支持我們 ! 」從計畫集資、買房子到償還貸款,獲得超過三百位消費者支持。借貸金額總計35萬英鎊,獨角獸提供給贊助者的利率約5%,高過銀行定存利率3%,但多數借貸者選擇的是零利率方案。獨角獸將與其有借貸關係的夥伴稱為「借貸股東」(Loan stock)。

台灣漢人當代喪葬禮俗之研究 --以大台北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萬里 民眾服務社的問題,作者鄭婷云 這樣論述:

喪禮自古以來,即為漢民族的禁忌話題,是故在發展上,有相當多的隱晦之處。老一輩人想要盡力去傳承,但是年輕人卻未必願意全盤接受,因而傳統喪葬可能難免發生流失。即使在農業社會時期,每當家族有喪事發生之際,往往委由宗族長老,或是鄰人從事相關工作者,進行處理;喪禮的「禁忌」和「流程」相當繁瑣,是故子孫大多只能「聽命行事」,時光荏苒,難免有郭公夏五、魯魚亥豕等之爭,更甚者,亦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 日治時期,台灣社會保守,二次大戰後,尤其是在一九七○年代以後,社會風氣日益趨向開放,人們在文化認知上,和以往農業社會大不相同,民眾對於喪葬文化的接受度,也隨之開展,自民國八○年代之

後,大型殯葬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相關從業人員的訓練,卻比不上業者擴大版圖的速度……本論文以一九四五年作為分水嶺,探討二次大戰前後,傳統禮俗的演變差異,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以文獻研究法、田野調查法為主。 第貳章,是從傳統禮俗的源流入門,進而印證日治時期的禮俗發展,對於傳統禮俗發展逐漸產生改變的原因,以及日人治台的相關政策,亦多有討論,日人治台,講究衛生、效率,是故不合時宜的舊俗,被大幅度改革;例如:「火化」就是日人大力倡導的喪葬觀念,二、「打桶」時間的縮短,亦是日人展現注重環境衛生的表現,其後更有「殯儀館」、「公墓」的設置等,是故日治時期的治台政策與規劃,對於台灣二次大戰的喪葬文化

,有著相當的啟發作用,在論文當中,筆者將其視為不可忽視的一環。 第参章探討「二次大戰以後大台北地區傳統喪葬禮俗」,本章將二次大戰後迄今,禮俗的演變做一比較,從臨終、入殮到停殯、出殯後至葬前一日、葬日的相關事宜、探討拾骨葬與吉葬的特殊襲俗,都有詳實的田野記錄;大台北地區屬於工商業發達之地,是故寸土寸金、生活與時競走,經本文的探討得知:都市人治喪的規模與時間,再也不如過往農業社會時冗長、繁複,取而代之的,是大型企業的「包辦」模式,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禮俗不熟悉,加上業者提供的專員素質參差不齊,嚴重造成禮俗的分歧或脫節,這些係資料紀錄中,略窺一二。第肆章則是「二次大戰後大台北地區喪葬禮俗的特色與

演變」,將由大台北地區的社會變遷論起,論及殯葬消費習慣,再探討「大台北地區,具有影響力的大型殯葬企業」,其間將陳述企業沿革,及其未來的使命等等﹔第伍章內容為結論及建議以外,更包括經本文探討所知的現今殯葬禮俗發展陳述,並將本研究所統計出的相關數據,於文中加以陳述,供政府及企業未來改善的方針。 總體來說,本論文的分析及探討,有諸多發現:大型企業對於禮俗的發展演變存在相當影響力,民眾對於禮俗的認知,由早期的視為「禁忌」已漸轉變為「可討論」的態度,禮俗不再受到「觀念保守」的會風氣所限制,殯葬業已由過去的「家族包辦」改為「企業專員規畫」,顧客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模式,進行個人或是家族的「終極演出」,殯

葬業者販賣的不是「產品」,而是「服務與特色」;相對的,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也是影響現今人們消費習慣與態度的重要原因,業者於自身產品的銷售上,必須更有「完整性」與「規畫性」才可以,否則諸如:生前契約糾紛、塔位銷售後的問題、專員銷售產品後的相關責任等,都會如雪片般飛來;當然大型公司都備有自聘的「法律顧問」,民眾和業者發生糾紛時,「法律顧問」於此時就會大有功用,但是,一個具有長遠眼光的企業,能減少與消費者的摩擦,就是為自己增加一份客源,「以客為尊」一直以來,都是各行各業的業者所必須具備的態度;「抱薪救火」與「視若無睹」,早已不是時代所趨,當然,業者自身的經營態度,也關係著企業走向,這是不可否認的。最

後本論文也提出建議:如民眾基本的消費常識認知、業者銷售前的教育訓練、民眾切勿輕信與業者萬不可開出「終生服務」的空頭支票等,以呼應本論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加強民眾喪葬禮俗、文化以及消費的基本常識,以及業者自身對於喪葬文化的認知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