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金教堂開放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萬金教堂開放時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鄧予立寫的 歐遊六國:奧、德、俄、烏、波、捷 和保羅.約翰遜的 新.藝術的故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屏東] 萬金教堂聖誕季~ 聖誕奇幻3D光雕秀,夢幻登場!!也說明:萬金 聖誕季,萬金教堂聖誕節2015光雕秀,萬金教堂光雕秀時間,萬金教堂地址屏東「萬金教堂」,全台灣最古老的教堂,超過1.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白象文化 和木馬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南大學 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賴志彰所指導 李翠琴的 臺南市天主堂的空間建置研究 (2015),提出萬金教堂開放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天主教、台南市、堂區、在地化、禮儀空間。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歷史學系 古偉瀛所指導 范心怡的 天主教在山城埔里的發展 (2009),提出因為有 天主教、瑪利諾會、埔里的重點而找出了 萬金教堂開放時間的解答。

最後網站萬金教堂簡介- 美和科技大學觀光系則補充:然而在1865年,南部大地震摧毀教堂。在當時的本堂神父良方濟與教友的協助下修復了。因為傳教士的勤力傳教,加上當地民眾對天主教會保持開放態度,最終使萬金成為臺灣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萬金教堂開放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歐遊六國:奧、德、俄、烏、波、捷

為了解決萬金教堂開放時間的問題,作者鄧予立 這樣論述:

奧、德、俄、烏、波、捷,中東歐六國風采,令人「食過翻尋味」...   ◎收錄作者旅遊奧地利、德國、俄羅斯、烏克蘭、波蘭、捷克等六個中東歐國家紀錄,增廣讀者見聞,更是旅歐最佳參考書籍。   ◎超過300張珍貴圖片,印刷精美,如臨現場。   ◎身為財經專家,作者於行文中,適度加入對當地經濟發展的觀察與省思。   歐洲──一個去過還想再去、看過還想再看,令人「食過翻尋味」的地方 千百年輝煌累積成的無限風采,隨著鄧主席的博客行腳躍然紙上...   漫步在音樂之都維也納,巡航約翰‧史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追尋茜茜公主的影蹤;乘興遊訪公主的出生地──德國慕尼黑,適逢一年一度的啤酒節

,忍不住下場和老外軋酒;隨著歐洲國家盃足球賽事,一覽東歐的烏克蘭和波蘭,在二戰的遺跡中記取歷史的教訓,中東歐的湖光山色、童話城堡、千年教堂,以及世界八大奇觀之一的克里姆林宮,在珍貴影像中一一顯現...   「走在聖彼得堡的街道上,偉大詩人普希金的篇章自動浮現,在腦海中盤旋迴響,或激昂澎湃,或純真樸實...字字珠璣化成了真實的體會。」這,不正是旅遊的魅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5780616.pdf 誠摯推薦   張曼娟/作家、姜冬梅/教授

臺南市天主堂的空間建置研究

為了解決萬金教堂開放時間的問題,作者李翠琴 這樣論述:

本論文旨在探討台南市天主教堂區在歷史堆疊下的發展及禮儀空間變化, 並針對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後,教會調整傳教模式,開始以開放包容的態度 支持各地保留自己的文化作一探討。研究時間以 1859 年西班牙道明會至台南傳 教為開端,經 1952 年美國遣使會、1953 年德國方濟會等修會傳教情形,至 1961 年台南教區成立之後至今的狀況,包含:所有堂區變遷、天主堂外觀形式及禮儀空間的變化。本文所定義的「堂區」,為教會管轄的劃分方式,也是最基 本的構成單位,以一座天主堂作為堂區的中心;「禮儀空間」為天主堂主體建築 主日彌撒敬禮使用之空間。本論文首先對天主教信仰的基本知識與台灣天主堂 的建築案例進行介

紹。正文部分則對台南市天主教的堂區教務、設置背景、堂 區空間配置特色進行討論。接著針對天主堂外觀式樣及室內裝飾進行系統性整 理分析,並對梵二前後禮儀空間變化進行討論。最後,歸納出:一、堂區的社 會功能及發展;二、天主堂的建築形式與修會、教區及社會之間的關係;三、 天主堂外觀及內部在地化的裝飾;四、天主堂禮儀空間各項不變及改變的因 子,提出結論。

新.藝術的故事

為了解決萬金教堂開放時間的問題,作者保羅.約翰遜 這樣論述:

  著名的歷史學家保羅?約翰遜相信,相較於文字甚或語言,藝術更是人類發展的核心。本書作者以媲美《藝術的故事》中簡潔流暢、通俗易懂的敘述文字,帶領讀者認識從西元前三萬年的岩石畫到現今的藝術發展。作者除了介紹每個時期的整體氛圍之外,也特別介紹了一些重要卻被忽略的藝術家、時期與風格,特別是德國、北歐、俄國等地。 本書特色   藝術不只是浪漫而迷人,保羅?約翰遜寫下《新?藝術的故事》一書,他以歷史學者廣博的知識,加上從小便開始接觸藝術的深厚涵養,告訴你那些隱藏在藝術家及其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畢卡索利用愛上他的同性戀友人?達文西有始無終,老是東拖西拖?蒂芬妮曾經被美國總統老羅斯福指控泡人家老婆?作

者強調,不能將藝術品自環境中剝離出來,單獨看待(就像神像跟廟宇不該分開、埃及石棺搬離墓室也失去意義)。同樣,藝術家自身的個性,以及一生的際遇,都會對作品有相當的影響。作者以豐富的學養,一邊說故事,一邊從更大更遠的角度切入,帶領我們認識藝術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得獎與推薦記錄   他扼要說明了各個文化的世界觀、審美觀和技藝,並言辭流暢地加以分析,從古埃及人、希臘人、羅馬人,到遊牧民族,接著談到歐美的個人藝術家等等,他記錄了藝術家如何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掙扎,在繁複花俏與簡約低調之間擺盪,以及宗教性與世俗性、大眾與私人藝術,之間的對立與重疊,同時討論了各種藝術形式,包括繪畫、雕刻、建築、園藝和現代商業藝

術。---------Booklist   約翰遜,這位著名、多才多藝、非常有主見的歷史學家,也是一位成功的畫家,現在他窮盡畢生對藝術的熱愛,撰寫一部圖片豐富、闡述聳動的藝術發展史。作者相信,藝術對於人類幸福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而本書從石窟畫作開始談起,涵蓋巨石陣、歐洲中世紀的宏偉教堂。他扼要說明了各個文化的世界觀、審美觀和技藝,並言辭流暢地加以分析,從古埃及人、希臘人、羅馬人,到遊牧民族,接著談到歐美的個人藝術家等等,他記錄了藝術家如何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掙扎,在繁複花俏與簡約低調之間擺盪,以及宗教性與世俗性、大眾與私人藝術,之間的對立與重疊,同時討論了各種藝術形式,包括繪畫、雕刻、建築、園藝和現

代商業藝術。約翰遜是一位傳統主義者,他偏好為被遺忘核備忽略的藝術家及流派平反,發表挑撥性見解,雖然難免有爭議,但這本書在規模、文字流暢與對藝術的熱情上都令人振奮不已。---------Booklist   無畏於如此龐大的主題,無阻於那些艱深的問題,無恐於這樣大量的資料,無懼於來自學院的敵意,作者將這個範圍最大的主題,爬梳為一個連貫的故事。他寫了一段永遠與現代相關的歷史。---------《食物的歷史》作者,菲立普.費爾南德斯-阿莫斯圖(Felipe Fernandez-Armesto)   這是一項令人興奮、野心十足又發人深思的探討。---------Apollo雜誌編輯,大衛.艾克瑟德簡(

David Ekserdjian)   他的行文緊湊,文字辛辣,見解獨樹一格,使得這本書一點也不乏味。作者對於藝術家與藝術流派的迅速又有力的評斷,非常有趣,有時甚至具有啟性……---------出版人週刊(Publisher Weekly) 作者簡介 保羅.約翰遜(Paul Johnson,1928-)   知名的歷史學者,美國《時代》雜誌票選為2000年百大人物之一。畢業於牛津大學,曾任《新政治家》編輯,並替全球最著名的報紙及雜誌寫稿,包括《每日電訊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著有《所謂的知識分子》(究竟)、《猶太人史》、《當代》、《美國人民史》、《英國人民史》、《文藝復興:從黑暗中

誕生的黃金年代》(左岸)等。 譯者簡介 謝慧青(導論、第1章、第25-26章) 黃中憲(第2-24章)   民國五十三年生,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曾任出版社叢書主編、網路媒體國際新聞編譯,現專職翻譯。譯作有《古埃及藝術》、《破解古埃及》、《蒙娜麗莎五百年》、《米開朗基羅與教宗的天花板》等。 許家碩(第27-32章) 導論 第一章 洞穴繪畫和巨石 第二章 古埃及與風格的源起 第三章 古近東地區的宮殿藝術 第四章 希臘藝術:理想主義vs.寫實主義 第五章 羅馬:混凝土造就的藝術 第六章 一神信仰:長方形會堂、清真寺、墳墓 第七章 黑暗時代北方的創新活力 第八章 大教堂藝術的極致 第九章 基督教影響

下個人創意的興起 第十章 希臘羅馬文化的再發現與轉變 第十一章 雕刻藝術的極致 第十二章 義大利畫壇巨匠 第十三章 羅馬的藝術顛峰和其混亂的餘波 第十四章 17世紀的新寫實主義 第十五章 第一批偉大的風景畫 第十六章 西班牙藝術的黃金世紀 第十七章 荷蘭臻於「專業藝術的完美之境」 第十八章 城鎮、府邸、教堂、庭園 第十九章 18世紀的光華與奧秘 第二十章 古典復興和宗教復興 第二十一章 東風西漸:印度、中國、日本和其藝術 第二十二章 向全球擴散的水彩 第二十三章 浪漫主義與歷史 第二十四章 描繪美國山水與奇觀的畫作 第二十五章 俄國藝術的遲來與陰鬱的榮耀 第二十六章 19世紀藝術的內在衝突 第

二十七章 工業世界下的藝術與現實 第二十八章 摩天樓、新藝術、裝飾藝術 第二十九章 時尚藝術的開始 第三十章 來自原始的復甦 第三十一章 意識形態藝術的法則與肆虐 第三十二章 21世紀藝術的危機與轉機 了解藝術史   書寫一部由最早起源到當代發展的藝術史,是一件非常艱鉅的工程,即便只是閱讀,也是一件繁重到令人望之卻步的工作。然而書寫藝術史,以作者的角度來看,一方面幫助了我整理這些藝術作品;而另一方面,以讀者的角度來看,也幫助了我理解;我也特別設定了一些基本的原則用以理解藝術以及釐清其發展的過程。   首先要注意的是,人類創作出來的藝術品數量十分龐大且種類豐富。我認為,藝術的發展不但早於書寫

,甚至也可能早於已系統化的語言。它與使得人類社會成型的下指令的本能密切相關,它也一直是使人類快樂的必要因素。藝術家是最早的專業人士。在全世界的歷史中,藝術品的數量是無可計數的,保存下來的數量也非常多,每一件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也使得一個人不論在怎樣勤奮努力,所能瀏覽的也不過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今日,這些作品大多數存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據我估計,目前共有超過1,000處收藏一流藝術品。而放置在地下庫房的典藏品數量,遠超過有空間可以展出的藏品數量最少三倍或四倍以上(俄國聖彼得堡的愛爾米塔什博物館有超過300萬件的藏品,大英博物館則擁有3,000萬件藏品)。姑且不論在公共場域觀看聚集的大量

藝術作品是不是了解藝術的最好方式,但是若是一個人想要在同時欣賞三件、四件--甚至是半打以上的精緻藝術品絕對是一個錯誤的嘗試。或許增進對藝術理解的最好方式,是去欣賞私人收藏,特別是由個人或是家族所累積下來的藏品,其中可能有1萬件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熱愛藝術並企圖瞭解藝術的人總是不斷地想要看更多的藝術品,但如果他們夠聰明,他們也會一遍又一遍地欣賞他們所喜愛的特定作品。但是他們應該要避免對藝術貪得無饜,節制自己的慾望,不要超出自身藝術感知所能消化欣賞的數量,並且拒絕想將所有藝術形式全都納入的誘惑。世界上,各種各樣美麗的藝術品數以百萬計,最謹慎的方式是培養對藝術觀點具有洞澈的理解力,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

自我的判斷力,以此提升評判優劣的能力。就藝術賞析而言,侷限但敏銳的鑑賞力,總比狂熱而貪婪好。   雖然人類創造的藝術品數量是這麼龐大,然而最精緻的藝術品總是非常稀有,在歷經時間的摧殘與各種偶發的際遇之後,通常會遭受極大的損傷,甚至是全部毀壞。僅僅有極小一部分的歐洲史前洞穴壁畫與蝕刻--這些是自人類開始創造藝術品以來,前三分之二的人類社會歷史中最輝煌的成就--留存下來並且為人所知;很大部分的洞穴壁畫在問世之後已遭損壞,甚至因為暴露而完全消失,許多保存下來的則是因為位於人跡罕至的所在。   同樣地,古代的精緻藝術品也只有一小部分留存下來。埃及文物可以說是極為幸運地完整留存到現代,因為埃及溫暖乾燥的

氣候,以及許多寶藏被埋藏在地下的緣故,使得這些藝術品得以倖免於戰爭的掠奪和自然的侵蝕。但即便如此,在20世紀中期建造的亞斯文高壩(Aswan High Dam)使得尼羅河的水文和氣候的濕度產生變化,還是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其他創造藝術作品的古文明社會亦曾經歷過毀滅性的損害。到現今還算保存完好的希臘或羅馬時期優秀的建築物,可說是屈指可數。沒有任何一件希臘的架上繪畫被保存下來,也沒有任何一件阿派里茲(Apelles)的作品流傳下來,而這位可說是古希臘媲美拉斐爾的畫家,他的作品至少有12件曾出現在文獻的記錄中。在希臘古典時期及希臘化時期的四位傑出的雕刻家:波里克利特司(Polykleitos)、菲狄亞

斯(Pheidias)、普拉克西特利司(Praxiteles)、利西波斯(Lysippos),都是非常多產的藝術家,但是他們作品的原件沒有一樣倖存;在一些例子裡,我們看到的僅是雕像底座(部分有他們的簽名),或是不確定是否精準的複製品(通常是羅馬時期的)。用一件事實就足以說明以上觀點:在西元4世紀時,羅馬共有3,785座銅製的公共雕像曾被紀錄下來,但在1,000年後的今天,僅有五座留存。   近世的畫家之所以流傳存世,憑藉的與其說是他們的作品,不如說是靠著他們的名聲。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中最傑出的畫家之一喬久內(Giorgione),流傳至今僅有四件作品是我們可以相信完全是出自他的筆下;而達文

西(Leonardo da Vinci)也僅有十件現存畫作是經確實考證、出自他的親筆創作;曼鐵納(Mantegna)傑出的作品中也只有一小部分保存狀況良好。我們擁有波許(Hieronymus Bosch)的畫作共48件,然而文獻中顯示他的作品至少有兩倍以上的數目。瓦薩利(Vasari)所著的《畫家們的生活》(Lives of Painters)一書中,他所熱情描述的作品只有三分之一為今人所知。我們有36件維梅爾(Vermeers)的畫作,維梅爾是位慢工出細活的畫家,但他在近25年以繪畫維生的時光中,我們相信他至少完成了約100件的畫作。那麼,其他的畫都到那兒去了呢?實際上,所有15世紀偉大的義

大利藝術家們創作的偉大作品都已經消失無痕,甚至16世紀大師們一半的作品也已經消失,而許多在17世紀曾經光輝一時的作品也有同樣的下場。陶藝家和陶瓷藝術家們更是損失慘重;大約有三分之二的義大利15世紀和16世紀銅雕作品被銷熔用來製造大砲;銀匠和金匠的作品在時局艱困的時候充公製成金條、銀條。我們只有一件出自本維努托?切里尼(Benvenuto Cellini)之手的金銀工藝品傳世,這也是其中最為精美的一件。   我們應該記住,許多現存的偉大藝術作品都已經受到過損傷,並且大部分是無法挽救的傷害,甚至有時候某些損傷使得作品在美學上毫無價值。達文西《最後的晚餐》在完成半世紀之後即已殘破不堪;典藏在漢普頓皇

宮(Hampton Court)內的曼鐵納《凱撒的勝利》,部分已毀損;委拉斯奎茲(Velazquez)的《維納斯對鏡梳妝》(Rokeby Venus),是他唯一一件女性裸體畫像,在20世紀時卻因清潔不當而產生剝蝕。林布蘭(Rembrandt)兩件最偉大的作品:《夜警》曾因兩側的兩個部分被劈開而破壞了原本的構圖;《巴達維亞人克勞丟斯?西非利斯的密謀》(Conspiracy of Batavians under Claudius Civilis)被裁切到剩下中央的人物,面積僅有原作的六分之一。透納(Tuner)大師級的的畫作《寒冷的早晨》(Frosty Morning)也因為「清潔」而失去了原有的

驚人力量。重要的是,僅有非常少數的畫作仍舊保存著當年它們離開畫室時的原貌,幾乎沒有一幅繪在牆壁上的畫作還能保有原本的光彩。歲月和人類的愚行,加上無知與自大,這些因素對藝術品來說是致命的組合。誰知道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在西斯汀教堂的壁畫,歷經了龐大代價的「修復」之後,所呈現的色彩和色調是不是和當初米開朗基羅筆下的相同呢?要瞭解藝術,必須要能看穿作品所呈現的表層,看到漆面和新添的顏料之下的部分。   除此之外,欣賞藝術更重要的是發揮想像力,來還原這些成千上萬由教堂、大教堂、皇宮、住宅,甚至由畫框中拆下來的繪畫和雕刻原本的涵義,它們原本也是藝術家特別為了這些地點而創作出來的。在現今

我們的社會中,藝術家是為了市場的需要而創作,藝術家的作品也是為了被觀看而設計,通常是公開展示。但在人類歷史上,多數時候藝術品卻有其他目的。舊石器時代的藝術家們經常在人跡難至的洞穴深處畫下動物的素描,必須要有人工照明才能看得到這些繪畫。許多古埃及的藝術品,創造出來只是為了放置在墓穴中,除了這些藝術品所面向的神祉們,沒有人會看見這些藝術品。在西方藝術史中,有三分之二的作品是為了宗教服務的目的存在,而其中大約有百分之八十是為了在公共教堂或是私人禮拜堂中公開陳列而創作,成千上萬這樣的作品還幸運地保留在原來的地方,顯然這也是欣賞它們的一種方式。其餘的則是不協調地放置在陳列館中,並且通常都不是完整的。在面

對一件藝術品時,我們第一個必須問自己的問題是:它是為了什麼目的被創造出來的?直到19世紀,僅有少數的藝術品不需要我們在心智與視覺兩方面進行重新審視。僅有少數的人具備這樣的能力,而藝術品對人類發出的吶喊只是徒勞。所以,我們應該試著在其原本的狀態下來欣賞藝術品。   然而,即便是我們成功地還原了作品原始的狀態,我們也仍須透過作品來探索創作者的內心世界,這才是欣賞藝術真正的第一步。藝術家是活生生的人,沒有一個藝術家是虛無飄渺的天才。似乎愈傑出的藝術家,對外界的感應就愈敏感、反覆無常、不安、多愁善感,同時也會愈具有知性、美感、道德、自我反省的能力,內心充滿了衝突和許多尚未有答案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

愈複雜難懂。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要瞭解的;為何達文西會認為要完成任何一件他所進行的承接案會這麼困難?為何具有精力過人和成就非凡的米開朗基羅,還會留下重要的雕塑作品沒有完成?為何彭托莫(Pontormo)想要當個隱士,並且要切斷他與外界所有的關聯?為何多明尼基諾(Domenichino)會這麼害怕日常生活?難道是他患有廣場恐懼症嗎?為何充滿了謎團的維梅爾,他有12個孩子(甚至有的記載是15個),卻沒有任何一個出現在他的畫作中?是怎樣的憤怒讓卡拉瓦喬(Caravaggio)為自己製造了那麼多的麻煩?這與他深具創意的才能是不是在某種角度來說是有關的呢?為何魯本斯(Rubens)的人生平順、成功、穩定、備

受讚揚,然而另一位跟他同樣是創作力旺盛、天賦異稟和深具內涵的藝術家林布蘭,一生卻深受折磨?他冷酷無情的行為模式跟他作品中的流露的人情截然相反,最後終於破產,幾近絕望。   維梅爾死時也是處於破產狀態,汀托雷多(Tintoretto)被迫得向公共機關尋求協助,創作多年且多產的哈爾斯(Frans Hals)死時也是窮困潦倒,行事謹慎的路卡?喬達諾(Luca Giordano),死時則留下了總值約30萬金幣的龐大財產給他的後裔。另一方面,雷尼(Guido Reni)是一個無法自拔的賭徒,他龐大的工作室和大量的創作,只是要瘋狂地滿足他的賭博惡習和解決債務問題;他的藝術創作亦因此蒙其害。桂爾契諾(Gue

rcino)有斜視,皮耶特洛?達?科托納(Pietro da Cortona)和雷諾瓦(Renoir)晚年時仍用罹患關節炎的手來畫畫,門采爾(Menzel)的身材矮小(僅有4.5呎高),卡莎特(Mary Cassatt)漸漸失明,而這些身體上的狀況都影響到他們的創作。當我們瞭解一個藝術家的一生之後,解讀他作品的角度也會不同,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也是正確的方向。如果畫作會說話,它們一定會告訴我們很多特殊和發人深省的故事。我們顯然無法瞭解全部的畫作,但我們至少能認識部分的作品。這是藝術之所以無限神秘和迷人的原因之一,當我們對藝術認識愈多的同時,也發現有更多的部分仍待探索。   所有這些問題都會令

藝術家痛苦,愈是具有強烈的熱情和技法的藝術家,愈覺得痛苦,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則是在順從和自由這兩者之間的抉擇。在史前時代和古文明時期,藝術家就如普通的工匠一般,除了服從規範之外別無選擇。他們受縛於當時的規範,就像他們雕刻出來的雕像、或是描繪出來的人像一樣,被規矩的框架所束縛。西元前6世紀時,波斯的阿契美尼斯王朝(Achaemenian)的國王們,為了在蘇薩(Susa)和波塞波里斯(Persepolis)建造華麗的宮殿,徵召了希臘、里底亞(Lydia)、埃及和目前的中東地區所有一流的藝術家。但這些傑出的藝術家們得將他們自己的傳統文化放在一旁,遵從由大流士(Darius)和澤克西司(Xerxes)

國王以及國王的文化顧問們所訂定的詳細指示與規範。這些藝術家們獲得了豐富的報酬,因此也照著指示來施作。不論是在現在,或是任何其他時代,藝術家一直不得不依照著社會或市場的要求來創作。而藝術家們也總是發現他們難以靠著創作維生,即使是有傑出的才能,許多藝術家們還是難以維生。藝術家的創造力常常也是造成他們財務陷入困境的原因,目前被公認是最傑出的水彩畫家的約翰?塞爾?科特曼(John Sell Cotman),當年他賣不出任何一張作品,而這些作品在現代備受推崇;後來卡特門只因為不讓自己的家人餓死,被迫改採比較老套的風格來創作。當我們欣賞藝術作品時,我們必須記得,創作者通常受限於時代風格和文化傳統箝制,雖然

通常他們也很樂意如此。   藝術史也可以說是一群具有非凡天賦和固執、任性特質的藝術家們顛覆傳統和和既有規範的故事,他們引領著社會和民眾向前推進(有時候並不是立刻,但也是遲早),並且最後立下了新的典範。提出創新的作法並加以實踐是偉大藝術家們的天生特質。因此,為了瞭解藝術,我們必須要能找出創作者在顛覆現在、創造未來之前的緊張時刻,探討在這個革命之前、當下和之後所發生的狀況,並權衡此革新所帶來的得與失。這些藝術史上的顛峰時刻,使得藝術史研究是這樣令人興奮,並且獲益良多;因為在藝術發展的平穩期間,藝術家把特定的形式發展臻於完美,戲劇性革新的間奏則引領全新的創作和欣賞的方式,正是這兩者之間的對比,使得我

們更深入地明白了藝術的本質。藝術是一體兩面的,傳統和創新兩者之間互相競爭以取得主導地位。然而,我們無法全然清楚到底這些革新的時刻是何時來臨的,是誰造成的。藝術史無時無刻不在改變,也正因如此,藝術史上具有震撼性衝擊發展的權威論斷在許多方面都將被質疑--而無疑將會不斷再被質疑。但是這樣的爭論將有助於我們大開眼界,並更能欣賞藝術的樂趣。   傳統與創新之間的衝突是藝術的本質,但我們也不能忘記藝術是人類出自本能的創造,協助人類來指揮、溝通和主宰自然的廣大世界。而不論是傳統或是創新的一方占上風,藝術最終是與「法則」(order)(譯註:意指自然的運作法則)相關。我們必須在爭戰的表面之下找尋到潛藏的「法則

」,看看它是否健全、完整,並強大到足以支撐這些變化的動盪。如果一旦藝術喪失了它基本的「法則」而變得混亂,社會的倫理將因此難以維持,而且事實上,亦可能會變得對人類的快樂造成威脅。   所以,我們必須要特別小心任何可能危害法則的敵人,尤其是「風尚」(fashion)(譯註:意指人為制訂,或特定人士特定喜好的風格),特別是當它強大到足以到自我建構成一個混亂系統時。有一個令人難忘的悲慘例子,是發生在古埃及藝術的故事;古埃及藝術是所有出現過的藝術法則中,最具一致性的系統。但埃及新王國時期,深受幻覺所苦的阿肯那頓法老王,認為他自己是新的最高神祉的化身,也是唯一的神,並且發展出由他在神學中的新風尚衍生而來的

正典規範,強迫藝術家們接受。這是歷史上第一例風尚提升成一種強制性的藝術系統。這使得藝術家在描繪人體時,呈現出古怪、令人難以接受的形體變形;有些藝術家完全順從,有些藝術家起而反抗;這也造成阿肯那頓的孤立,他在新建首都中的皇宮還被稱作「皇家集中營」。最後是以暴力解了這個危機,法則也隨後復原。風尚在藝術上通常扮演了一個有用但次要的角色,當風尚取代法則試圖變成藝術本身時,遲早會造成文化戰爭,而文化戰爭是各種形式的戰爭中,最為殘忍和混亂的戰爭。   因此,人類社會必須自我防衛以免於文化崩潰;達到這個目標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藝術對人類的幸福的重要:盡可能地使愈來愈多的人將之當作自己的志業,持續不斷地來審視藝

術,充實相關知識並發展欣賞與喜愛藝術的能力。因為對藝術的熱愛是一種主觀的現象,透過我們眼睛感受傳達給我們,沒有任何一個專家可將之代為傳達。最後,眼睛是重要的關鍵;透過眼睛,藝術成為我們的引領,也帶來慰藉、愉悅、舒適與心靈昇華,也是我們的良師。簡言之,眼睛是這塵世中上帝所賜予的生命支柱,我們應該好好善用我們的眼睛,訓練它們並且信任它們。本書特別是為了達此目標而寫的。 二十八章 摩天樓、新藝術、裝飾藝術南北戰爭後,快速擴張的商業和工業讓美國在1880年代便擁有了當代規模最大的經濟體與資產階級。巨額的金錢開始被投入委製和收藏藝術品上,特別是在建造豪宅上。在新港、羅德島等巨富的休閒渡假區,哥德式風

格逐漸發展成了所謂的木構式建築(Stick Style,1870-1880)。這類豪宅有著上百個房間,上有陡峭的屋頂,將原木山形牆組成一列眩目的金字塔圖形。隨後出現的斜屋頂住宅形式(Shingle Style,1880-1890),則是從巨大的蓋屋瓦屋頂陡峭直下成了成排的陽台。不過大多數的富翁在建屋時,還是會選擇較為折衷或者歐式的華麗風格。原型是比爾特莫(Biltmore),由就讀於巴黎美術學院的理查‧杭特(Richard Morris Hunt)設計的。這棟建築建於北卡羅萊納州的阿什維爾,座落在由喬治‧范特比(George Washington Vanderbilt)所購買、佔地超過五萬公頃

的不動產的中心地帶。這個地點也被菲得列‧歐姆斯特(Frederick Law Olmsted,1822-1903)這位完美主義者看中,他在美國是相當於亨弗利‧雷普頓(Humphry Repton,1752-1818,英國最有名的園藝家)和才子布朗的人物。他設計了紐約的中央公園(1858)、布魯克林的景觀公園(1871),還有1880年代波士頓的「翡翠項鍊」系列公園。歐姆斯特曾師事拉爾夫‧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湯瑪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和羅斯金等人,並將「道德原則」融入了他所謂的「景觀建築」裡。他辯稱設計良好的景觀會對人們有「潛移默化」的效用。不過

「它應該要具備讓肉眼可以看到的繁複光影,不然就是要有遠處幽微的細節」,當然兩者兼具是最好的。在37年的實務生涯裡,歐姆斯特以這樣的理念完成了500件以上的委託案,其中包括100座公園、40個大學校園、50間住宅和200個私人庭園(在他死後,他的公司在1895到1945年間又設計了3,000件以上)。比爾特莫是這些私人委託案裡規模最大的一個。房屋位於600公尺的山丘上,而要整地就得將丘頂削成蛋形,鏟成一連串的大梯形地。鋪了條鐵路,開了個採石場,一棟磚造建築在成千上萬噸的泥土被移除後終於佇立了起來。房子本身是法蘭西一世的布洛瓦堡(Chateau de Blois)、白金漢郡的洛希爾宅(Rothsc

hild)和沃德斯登官邸(Waddesdon)的混合體。它在1895年的聖誕節開放,有超過255個的房間,整個建築群的中心還包括一個新式城鎮、一座教堂、150間小屋和一些小型工業──總共有將近2, 000人被終身雇用。光是鄰近道路就長達4.8公里,行道植物也經過特別規劃,讓參觀者的視野所見從近處的規整排列,漸進到遠處野綠遍地的景觀。整個區域幅員驚人,光單是由一個方向就綿延達64公里,范特比花了整整一星期才能乘騎環繞一圈。華麗的藝術圖書館收藏了超過兩萬本的書,以布洛瓦堡為藍本的樓梯大廳有著三層樓高的枝形吊燈。比爾特莫由遠處看來充滿戲劇性,近看細部又令人激賞。不過就和其他這類豪宅一樣,這座房子也有

些超自然現象發生。建築師在竣工前去世,歐姆斯特精神失常,房子的主人初次到訪留宿時,想要喝水也因為幫浦突然失靈而作罷。這類建築所反映出的屋主個人特質,要比建築師的個人意願和當代流行品味都多得多。不過有不少作品都還是根據一本影響力甚鉅的書設計,也就是安德魯‧賈克森‧唐寧(Andrew Jackson Downing)於1850年所寫的《鄉村房舍的建築》(The Architecture of Country House)。在1880到1920年之間,不管在長島還是哈德遜河上游、波士頓北岸、芝加哥的湖林、費城的主要大道、匹茲堡附近的蘇維克里鎮、克立夫蘭的夏古林谷、邁阿密還是佛羅里達的棕櫚海岸,美國鄉

村房屋的大小和數量都到達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過這些房屋不管是品質或魅力上差異很大。其中最出色的是哈德遜河下游的林賀思房舍(Lyndhurst),這棟房屋原是哥德風格,但由傑‧古爾德(Jay Gould)美化裝飾,他也是「強盜大亨」(robber barons)其中一位,現在則是由全國史蹟信託組織掌管。林賀思房舍是棟淡粉紅與灰色花崗岩的城堡式房屋。另一座是邁阿密的維茲卡亞房舍(Vizcaya)。這棟屋子座落在比斯開灣的岸邊,是萬國收割機公司的所有人詹姆士‧蒂凌(James Deering)為了擺放收藏品建造的。他描述這座房屋是一棟17世紀義法西合璧的宮殿式堡壘,並且雇了千名工人花了兩年時間裝潢它

(這棟屋子現在是達德鄉村藝術博物館)。

天主教在山城埔里的發展

為了解決萬金教堂開放時間的問題,作者范心怡 這樣論述:

論文名稱:天主教在山城埔里的發展校院系:人文學院歷史學系 頁數:131畢業時間:2010/1 學位別:碩士畢業生:范心怡 指導教授:古偉瀛論文摘要天主教最早於西元1926年隨西班牙軍隊傳入台灣,1642年因荷蘭逐西班牙勢力而終止傳教活動。至西元1859年,在西班牙道明會郭德剛神父的努力下,才又開啟天主教在台的傳教事業。到了戰後的台灣,由於政治上劇烈的轉變,遂加快了民眾尋求宗教慰藉的腳步。1949年的大陸逃亡潮使得大

批傳教士來台,正好補足了此時人民所需要的宗教力量,也促使天主教再度經歷以前在大陸之快速增長佳境。為因應此時迅速成長的教務,教廷傳信部(Sacred Congregation of Propaganda Fide)也重新劃分台灣的傳教區域,除原有的台北、高雄兩監牧區外,在1950年成立台中監牧區,並委派美國外方傳教會(Maryknoll Missioners,現通稱為瑪利諾會)管理,正式開啟了瑪利諾會在台的傳教工作。瑪利諾會來台後,迅速在中部地區開拓了大片的天主教信仰區,進而將福音帶往偏遠的山區,打開了天主教在台灣中部山地的傳教大門。其中尤以南投縣埔里地區的傳教工作最為特殊,因為埔里是多族共處的

地區,人文環境複雜,又居於中部山區入山口的位置,因此成為各宗教匯集之地。天主教在西元1952年傳入埔里盆地,並於1953年間由賈振東神父(Rev.Armand Jacques, M.M.)興建埔里天主堂。在埔里開教的同時,賈神父也向周圍原住民地區傳教,傳教速度之快,至今無人能比。傳教之虞,也培養當地的傳教人才,以便使教會能由當地居民來管理、經營。隨著時代的進步,教會也開始面臨到新的挑戰,不僅是教友人數的下降、堂區的縮小,甚至人口移動所造成的不穩定,都考驗著天主教在埔里地區的發展,且從1996年瑪利諾會退出埔里而交由教區神父接手開始,又為埔里天主堂開啟了另一段的發展歷程。本文即希望從這個多族共處

的小鎮中探討天主教傳入、發展及對當地所產生的影響,並如何融合各族群的特質,建立其本土化的教會特質?從中得知天主教會在埔里發展的脈落,以及其所具有的歷史意義。關鍵詞:天主教,台中教區,瑪利諾會,埔里,埔里天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