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 的 魚 吉他 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行走 的 魚 吉他 譜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獅子老師寫的 那些孩子教我的事 和陳綺貞的 不在他方(限量盒裝珍藏組)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立京文化 和印刻所出版 。

世新大學 財務金融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吳翠鳳所指導 林昱德的 使用理財機器人的行為意圖之研究 (2022),提出行走 的 魚 吉他 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UTAUT、理財機器人。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技職教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廖錦文所指導 羅筱恩的 技術型高中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成效之關係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 (2022),提出因為有 技術型高中學生、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動機、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成效的重點而找出了 行走 的 魚 吉他 譜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行走 的 魚 吉他 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那些孩子教我的事

為了解決行走 的 魚 吉他 譜的問題,作者獅子老師 這樣論述:

三屆美國藝術教育「最佳啟蒙老師獎」 獅子老師 闊別文壇三年最新力作!   細膩的文字、柔情的溫度,   輕巧地化融了每個大人小孩的心,娓娓細訴:   在鋼琴課裡,有些事比音樂更重要!   「教學相長」不是空談,更非虛妄言詞;   成為老師之後,在教課的每一天都發現新的體悟和感動……   當孩子說:「謝謝老師。」   我更想對孩子說:「謝謝你,成為我的學生。」   ***************************   【這一次,獅子老師告訴我們】:   每個孩子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帶領我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如何克服忘譜恐懼,大步走上舞台演奏;   學會了,比賽只要盡力,就是最好

的經驗;   明白再淒涼的遭遇,也絕不放棄自己的人生;   懂得超越自己,比超越別人更難,卻更有意義;   理解只要「喜歡」,就是往前邁進的最大動力……   【這一次,獅子老師驚喜發現】:     每一次相遇,孩子都讓我們再次認識自己、發現另一種可能   正視自己的軟弱,再不害怕丟臉出糗,懂得不轉身輕易放棄的勇氣;   洞澈人生的際遇無常,只要不放棄,就能駕馭,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搶破頭卯足全力競爭之際,恍然明白,所謂「進步」的真正涵意;   驚駭察覺,只要願意,只要相信,夢想並非想像中一班遙不可及;   體悟競賽無所不在,成功不是標的,踉蹌狼狽,也是生命另種甜美……   【這一次,獅

子老師再次叮嚀】:   讓音樂成為孩子的朋友,讓孩子成為我們最純心的老師   古典音樂課嚴肅又遙遠?   其實近在呎尺,盈滿千百種不同情緒、幻化萬千模樣,   人生百味都能在其中找到對應的旋律節奏!   當我們懂得安靜聆聽孩子話語,願意溫和客觀理解孩子的行為,   和孩子的相處時光就不會出現有效期限,因為我們都是彼此最美好的良師益友。   因此,我要說,孩子,謝謝你們教會我人生新的每一個第一次   我是老師,也是人生路上最幸福的學生 本書特色   1、鋼琴課也能輕鬆又有趣   透過流暢寫意的文字,分享教學現場點滴,完全不見教條式闡述   2、找回成人遺忘已久的純真與熱情   向孩子學習

純粹美好的特質:盡情熱愛、執著堅持甚至面對恐懼……   3、換個立場、觀點,以全新視野理解對待孩子的言行舉止   學會對於孩子的行為與情緒,以理解代替批判,用等待代替壓制催促   4.認知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解讀孩子細膩的心思,學會將他們看作縮小版的大人,而不只是個孩子   5.學音樂不是為了得獎、贏得比賽、進入好學校   而是讓音樂成為一輩子的朋友,用來表達快樂、紓解哀傷……   6.如何透過音樂理解孩子、激勵孩子   透過不同的音樂角度,一窺孩子內心世界,可以多麼客觀又無比深刻   7、以音樂為基調,開展屬於自己的人生故事   成長、學習路上的起伏跌宕、悲喜哀愁,一一

化入音符之中與獅子老師唱和生命之歌 名人推薦   看獅子老師的書是一大享受,讓人覺得教育還是有希望。學生是老師的鏡子,有時我們從學生身上學到的東西,不亞於學生從我們身上學到的。── 洪蘭/教授   優秀的老師,是透過音樂跟孩子的情感交流,讓孩子學會認識自己!這是一本懂孩子的心,不可或缺的好書。── 王宏哲/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   獅子老師擅於運用觀察力,總能以精湛、流暢的文筆,以散文式的敘述,帶給我們清晰又美好的觀念。── 陳之華/教養書暢銷作家   音樂是父母、老師送給孩子一輩子的禮物。看得津津有味時,見好就收的文章,讓讀者有極大的想像空間,感受得到餘波的蕩漾──

黃韻宇/大提琴家 作者簡介 獅子老師   學習不在於開始得早,而在於紀律地持續學習   只要有心想學習,任何時間點都是黃金起跑點   這是榮獲三屆美國藝術教育「最佳啟蒙老師獎」殊榮的獅子老師的教育理念、學習觀點。   本名為王意青的她,來自台南府城,因著母親而開始學琴,一路隨著音符跳躍,不但取得美國北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鋼琴演奏學士、德州休士頓大學(University of Houston)鋼琴演奏碩士,更是美國音樂榮譽協會(Pi Kappa Lambda)會員。   曾任教於台南師院、新竹師院、美國Bethany College,指導過

的學生更是「州立音樂節特優和優等獎」、「州立音樂節榮譽音樂會獎」、「州立音樂夏令營獎學金」等獎項常客。   平日除了持續教授鋼琴之外,更喜歡寫作自娛,記載生活、書寫生命。2006年以無名小站「獅子老師的山居筆記」開啓部落格寫作,並於2009年獲得華文部落格評審團特別獎,之後獲邀為皇冠雜誌專欄寫作。   2008年出版生平第一本書《琴鍵上的教養課》迄今仍持續熱賣中;2009年獲得華文部落格評審團特別獎,近年經常受邀為學校及不同機構演講音樂教育議題、為音樂雜誌撰寫教學心得。   對她而言,生活裡最大的獎賞是看學生成長茁壯而飛翔;寫作則是生活裡給自己最大的獎賞! ◎推薦序 一本讓人起立鼓掌

的書/洪蘭 遇見美好的音樂觀念/陳之華 童話裡的陽光/黃韻宇 ◎自序 深夜作家 【篇章一】童年鋼琴曲 她,終能克服忘譜恐懼上台演奏; 她,學會比賽,只要盡力,就是最好的經驗; 他,明白再淒涼的遭遇也不放棄自己的人生; 他,懂得超越自己,比超越別人來得更難,卻更有意義; 她,未知憂愁的彈奏哀傷的巴哈G小調; 他,理解「喜歡」真的是最大的動力…… 而我體悟,有時候,老師要做的,不過是等待。 不知道會等多久,但等到了的時候, 就能看見孩子們用生命點燃的耀眼璀璨煙花! ◎芙烈達的小小獅子 我聽著十三歲的孩子說的話,想著芙烈達一幅幅自畫像。他是對的!不管身體如何殘破,芙烈達站得筆直也坐得筆挺!她沒

有不要她的人生;不管多困難多痛,都是她的人生。他說,讀了她的傳記,再看看自己,他有什麼好抱怨? ◎第一首蕭邦 古典音樂不是真的不難,只是看你願不願意試,蕭邦早在等你。我安靜地看你彈,安靜地享受你彈第一首蕭邦的喜悅。有時候,老師要做的,不過是等待。不知道會等多久,但等到了的時候,且壓住心中慶祝的煙花,靜靜地當你第一首蕭邦的第一個聽眾。 ◎小小的勝利 音樂會的目的除了訓練膽量,分享音樂之外,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超越自己。超越自己,比超越別人來得更難,但也更有意義。小小的她,儘管害怕,依然排隊上台表演。緊繃的臉,在彈完敬禮時,我看到一絲微笑。這絕對是今天小小的勝利。 ◎樂團小情歌 合唱團第二部唱得

好,只會把第一部襯托得更美。如現在台上的樂團完美的合作,沒有鼓手穩定的節奏,沒有低音吉他心跳般地跳動,沒有吉他和電吉他的和弦伴奏,沒有鍵盤手的旋律和琶音,主唱或許還是可以繼續,但將會失色不少。 ◎最難的曲子 曲子只要好好彈,就是大曲子;比賽,只要盡力,就是最好的經驗。貝多芬當年寫曲並沒有想到在兩百年後後,國中生彈奏時會覺得太簡單。當時他寫下這些音樂,只因為他是貝多芬,就已足夠。 ◎等待 看著阿嬤傳來的影片,想起三歲的她曾爬上鋼琴椅子,十分鐘後就坐不住想離開,到現在安然坐在鋼琴前,擺好手,彈起她第一首曲子。看著她咪咪笑臉,再次瞭解教師是等待的工作。不知會等多久,但等到的那一刻,絕對無比甜美。

◎做自己 我想到當初和你練習英文對話,我要你說話慢一點,現在想想,何必改正你,你就要去explore你的世界,你無法慢慢地,很鎮靜地分享你的喜悅,因為你就是你。 ◎時間的魔法 不能相信小女孩竟有如此大的轉變;上課的態度之專心,對錯誤的改正也沒有不耐煩,那魔法,不過是時間?!不,是鋼琴。是鋼琴讓小女孩有顆想學琴的心,是鋼琴讓她回到黑白鍵的擁抱。 ◎小步舞曲 巴哈小步舞曲g小調的旋律對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太難體會,沒關係,總有那麼一天,那曲中淡淡的憂傷,如潑墨般灑下冬天的微雨,如不小心碰撞到桌腳的淤青,會讓我們的心揪一下,總有一天,巴哈會等到這g小調的心動。 ◎從指縫中流逝 聽媽媽又要帶

他來學鋼琴,他想沒關係,就應付幾次,再告訴媽媽他沒有興趣,沒想到,晃眼五年過去!時間怎麼過得那麼快,都去哪裡了?跑到卡農、華爾滋、小奏鳴曲裡,又在和龍貓玩耍之後,重新回到大師手裡,在黑鍵上滑奏。 ◎小小鋼琴師 「喜歡」真的是最大的動力。我們先上台四手聯彈,再幾個月後,他自己照譜兩手彈。看著他兩手幾乎彈遍了所有琴鍵,我想著小小孩也可以有如此毅力,小小孩也可以是鋼琴師。 ◎離別曲 女孩輕巧地彈起小步舞曲。男孩在走廊上聽得出神。慢慢地,他穿上外套、鞋、綁鞋帶、打開大門。小步舞曲也由A段彈往B段又回到A段,終於,扣地一聲,很輕的,不甘願地,依依不捨地,大門被帶上。 ◎小豔遇 小男孩騎得飛快,放開

踏板,把腳跨在車上,任它滑行,「耶!」我聽到他歡呼著,不禁也感染到他的開心。臨別前,他對我大喊:「祝你愉快。」我笑了!在這十二月罕有的藍天白雲下,素昧平生的兩人,能有如此曼妙的相遇,怎麼能不愉快? ◎往下個目標前進 世界何其大,我們要追求的目標又看似遙不可及,不管上什麼學校,都會吸取不同學校給的養分而茁壯,所以重點不在考上某個大學,而在你!你才是改變你人生的重點。 【篇章二】再當一次學生 她,九歲半已能拉我最愛的大提琴曲; 她,小學三年級時就決定要當大提琴家; 他,揚弓練琴不看琴身也能拉得一手好琴; 他,拉弓示範新曲或把位,總說,只是這樣而已; 她,不厭其煩,只要學生有所需要,也能陪練50

0次; 她,知道學生做得到,學生也就相信了自己…… 拉傷小指頭的我,曾愁苦自問,還能繼續拉琴? 不久前還拉著小星星的我,現在可以彈奏巴哈了…… 我的新弓上美麗的鳶尾,彷彿一個印記,烙著一份承諾: 請等我,我將會努力匹配得上你的美麗。 ◎初試「提」聲 九歲半的燦燦才學了兩年半,就可以拉我最喜歡的大提琴曲子;現在更因著他一句「妳可以的」,我開始抱著大提琴,看著老師一遍又一遍地示範我握弓…… ◎女高音的哀愁 拉傷小指頭去做治療不難,難的是心裡的魔鬼。在不彈琴的人的生命裡,小指頭或許是微不足道,但對彈鋼琴的人卻是無比的重要。坐在那裡,看著電波一陣陣擊打神經,我總忍不住問,自己還可以彈琴嗎? ◎只

是這樣而已 大提琴老師要我練琴時看天花板!只是不看琴怎麼拉?她卻說,可以就是可以,而且拉得更好。當她示範新的把位或曲子時更說,只是這樣而已。我想著,怎麼可能只是這樣而已? ◎五百次的練習 有些技巧練習,學生如需要練習五百次才會,老師就需要親自帶練五百次;學習速度雖然較慢,卻是唯一之道。大提琴老師總讓我再看到如何為人師表,在學音樂的路上,如何一腳步一腳印慢慢走。 ◎信任魔法 老師知道學生做得到,學生並不知道,但有著老師莫名的相信,學生也就相信了自己。成就音樂的不過就是那份信任;知道被逼上梁山有其目的和意義,唯有上了梁山,才看得到對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未來不遠 老師和我一起拉奏巴哈的小步

舞曲,那尾音的共鳴,那巴洛克的斷句,那古老的旋律,在一拉一進弓弦的磨擦裡,形成了樂音;不久前我還在拉小星星,現在可以彈奏巴哈了,原來有了速度,未來真的一點都不遠。 ◎小魔女的新掃帚 一如小魔女的新掃帚,哈利波特的新魔杖,新的弓將會帶給我什麼樣的琴聲?我把弓拿在手裡,感覺它的重量,看著弓上美麗的鳶尾,彷彿一個印記,烙著一份承諾:請等我,我將會努力匹配得上你的美麗。 ◎無心之過 我驚慌地俯身看看琴的情況,有兩根弦斷了,飛了出來;琴頸從琴身垂直地斷成兩半。我無法思考,臉色蒼白,心撲通撲通地狂跳著,不知道該怎麼辦。 ◎Wei的卡農 有朋友曾經告訴我,她很為她的孩子慶幸,在小學三年級時就決定要當大

提琴家了。我想的卻是,三年級就決定了人生的路,那豈不是攔阻了孩子欣賞或嘗試別的路的機會? ◎第一個舞台 觀眾聽得入迷,有的還站起來隨音樂而舞;聽到耳熟能詳的旋律,他們也會一起唱了起來。音樂會結束,觀眾開心地直拍手,久久不散。他們好像被安慰了,音樂不就是因為這樣而存在的嗎? ◎勇氣 我驚覺我欠學生這首大提琴獨奏。我再怎麼害怕拉錯,怎麼害怕丟臉,不過就這樣,害怕與勇氣,一線之隔。於是我開始了我的大提琴獨奏,你們上台時的勇氣,現在全給了我,這首曲子獻給你們。 【篇章三】大人的音樂課 他,到中年還能拾起勇氣和手指,彈蕭邦的離別曲,不是很值得歡呼?! 他,想讓孩子學琴,結果自己彈出樂趣,手指下的音

符成了音樂; 她,換乘摩托車捷運公車就是要上課!因為鋼琴是她的,她不會放棄; 她,不熟史克里亞賓卻彈得無比動人,因為沒有束縛、沒有框框,可以做自己; 他,夢想當鋼琴老師。夢想讓她搭捷運,橫跨半個台北去上鋼琴課; 她,完整的把那早上琴房教室的感動,在二十年後送到老師琴房…… 被動學習效果有比較差嗎? 多數時候我們是被動學習;被動地被要求去上學,寫功課,聯考等等。 我沒有主動學習的秘密,持續學習,會不會就是最好的武器。 即便功課再爛會過去,不及格的分數會過去, 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人格,希望他有禮貌,比會不會彈貝多芬更重要! ◎再續琴緣 是什麼讓我們在歲月裡一點一滴磨掉對自己的肯定,感覺渺小、什麼都

不如人?而你到了中年,還可以拾起勇氣和手指,給自己一個驚喜的成就,彈奏蕭邦的離別曲,這不是很值得為自己歡呼的嗎?! ◎黑色的溫柔 不管電子譜或實體樂譜消失或繼續存在,它一定會用一種方式存在,因為音樂是人類的靈魂;而老師也會一直存在,即使學生變少,老師也會存在;老師更不是腫瘤,而是心跳! ◎種子 一顆種子,在山下的音樂教室發芽長大。音樂,無聲的語言,甚至沒有時空的限制,她完整的把那早上琴房教室的感動,在二十年後送到我的琴房。從窗戶望出去,我在琴聲中聽見永恆。 ◎不可能的任務 家裡開店,她得在家幫忙,孩子下課後,又得張羅晚餐;她說最喜歡下雨天,因為能早一點收拾關店,來上鋼琴課。一關店,她就馬

上跳上摩托車,騎到捷運站,再轉公車過來上課。不管多忙多累,她說,鋼琴是我的。我不會放棄。 ◎年度MVP 買了鋼琴,想讓孩子開始學琴,結果父親自己拿起來彈,彈出了樂趣,越彈得越好,手指下的音符成了音樂。而且他竟然背譜!《雨滴前奏曲》有五個降記號,中間B段還轉調到四個升記號,他是怎麼做到的?怎麼可能? ◎舞出小人生 男孩女孩張開手臂,向外伸展拉出漂亮圓弧……孩子眼中的芭蕾舞是漂亮的舞衣,後來才知道必須花很多時間和體力練習,只是這一切的辛苦,在換上舞衣,走到台上,音樂響起之際開始跳舞,夢想也跟著實現。 ◎最美麗的魔咒 她有個小小的夢想,想當鋼琴老師。夢想讓她搭捷運,橫跨半個台北去上鋼琴課。在

陪爸爸去醫院等待做治療的空檔,大廳的鋼琴演奏讓她忘卻憂慮,她想著自己是否也能好好彈,讓聽眾忘記人在醫院,如同音樂曾經安慰她一般。 ◎史克里亞賓和玉嬌龍 會不會她對蕭邦敘事曲太熟悉,反而畫了一個無法跨越的框框,演奏技巧完全沒問題,卻不知如何突破,陌生的史克里亞賓,對她沒有束縛、沒有負擔更沒有框框。她可以做她自己,因此彈得無比感人。 ◎比貝多芬更重要 功課會過去,不及格的分數會過去,我在乎的是孩子會不會和人打招呼。功課再怎麼爛,總有辦法繼續讀下去,我們不也是這樣過來了,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人格,希望他有禮貌,比會不會彈貝多芬更重要! ◎下一站,巴哈
 齊柏林飛船(Led Zepplin)樂團Ji

mmy Page喜歡用電吉他彈奏蕭邦e小調前奏曲,每次都讓觀眾為之瘋狂。本來悲傷的曲調,用電吉他彈奏,更加頹廢,更適合這前奏曲的氛圍,鋼琴或許是它前世的命運,電吉他或許才是它的真愛。 ◎掌握被動學習的能力 從小學開始到大學,我們其實大多是被動學習;被動地被要求去上學,寫功課,聯考等等,我們也這樣一路到大,被動學習效果有比較差嗎?我沒有主動學習的秘密,持續學習,會不會就是最好的武器。 ◎梵谷的媽媽 希望孩子可以在領域裡是最頂尖的,可是這樣不是讓別人來主導人生,而不是走自己想走的路?C的女兒熱愛畫畫;想學國畫,她就找老師,想學侍女圖,她就請國畫老師加課……女兒對畫畫的熱情,C從未阻止或忽視。

【篇章四】音樂中的深情遇見 他,在封琴五十年後,重拾琴緣,當場拉了一曲,大家都聽得如癡如醉; 他,激動地說,「你是什麼老師啊,音階也教不會!」說完把琴譜摔到地; 她,已經七十歲,是全系最有活力的人,教彈兩個小時,依然坐直身子; 她,被問去法國留學浪漫嗎?她說離浪漫非常遙遠,離夢想最近的地方; 他,嚷著要聽心中的節奏,專心去聽,去感受律動,因為音樂就在妳的心裡; 她,沒有通過,畢業演奏會的考試,並沒有彈得不好,但不是最好…… 音樂是每一個人的天賦,如呼吸一般自然, 它不是只存在於教室裡,而存在於心裡,在靈魂,我們要把它找出來。 彈鋼琴最終目的,在於它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豐富了你的人生, 在挫敗

的一天後,找出莫札特奏鳴曲,知道哪一首可以安慰你; 你感謝生命裡有鋼琴,更感謝你會彈莫札特。 ◎優雅的夜曲 老師教我的時候,已經七十歲了,我們的鋼琴課有時會上到兩個小時,往往我已經虛脫,老師仍坐直了身子,在我隔壁的鋼琴上示範。琴房裡一台史坦威,一台貝森朵夫。老師示範彈奏,不管哪一台,音色永遠比學生彈的這台好聽。 ◎七十歲的夢想 來拿琴的是位老先生,約七十歲,原來他是個企業家,在封琴五十年後,重新拾回這份琴緣。在眾目所望之下,老先生打開核桃色的琴盒,拿從義大利訂製的百萬小提琴,當場拉了一曲,大家都聽得如癡如醉…… ◎音階情仇 他非常激動地說,他暑假帶女兒回東歐去,要她彈個簡單的音階都不會,

太丟臉了。「你是什麼老師啊,音階也教不會!」說完他把鋼琴上的譜摔到地上去,留下錯愕的老師和學生。 ◎音樂領導力 音樂是每一個人的天賦,如呼吸一般自然,它不是只存在於教室裡,而存在於心裡,在靈魂,我們要把它找出來;它也不只存在於樂譜上,它無所不在,所以我們要把它再找回來到身邊。 ◎離浪漫最遙遠的地方 她在小學教音樂課,帶學校社團,也學大提琴,也繼續上法文,但為何從法國回來後,那麼長時間沒有彈鋼琴,幾乎是放棄似的?有人問她去法國留學浪不浪漫,她說離浪漫非常非常遙遠,但,那也是離夢想最近的地方…… ◎Focus 妳音樂不穩,因為妳沒有聽心中的節奏,不要用節拍器練習。妳聽,專心去聽,去感受律動,

它就在妳的心裡……彈琴時,不要急。急什麼?世上有很多事情急不來,像吃飯,像喝一瓶好的紅酒,像彈琴。妳的心一定要慢。 ◎菱形包的音樂會 香奈兒經典的2.55菱形包是香奈兒設計給自己用的,因為每次去聽音樂會,她都會收到很多仰慕者給她的情書,她沒有地方可以放,就設計了這款包包好去聽音樂會時候帶。 ◎拿波里六和弦的海岸線 檢定不等於音樂,學鋼琴也不等於檢定;彈鋼琴最終目的,在於它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豐富了你的人生;在挫敗的一天後,找出莫札特奏鳴曲,知道哪一首的第二樂章可以安慰你。你感謝生命裡有鋼琴,更感謝你會彈莫札特。 ◎夜間飛行 走上麥當勞簽書會場地時,我懷疑是否會有人來。夜裡光亮的麥當勞如在

夜空裡的星球,裡面有找到我的飛行員,我帶著裝有心愛小綿羊的箱子,爬上樓梯,小綿羊說不要怕,因為你的星球就要起飛了。 ◎Howdy!獻給我永遠的北德大 開畢業演奏會的考試,我沒有通過。我並沒有彈得不好,但不是最好……北德大那三年,我真正學到要致力於音樂,只有練習,沒有別的。一個德州的鄉下地方,卻給了你各個地方來的音樂大師、給了你起飛的基地。 ◎舊琴綿綿 我打開你,輕輕地從最低音彈到最高音。老闆細說在何處找到你,什麼價錢買回,怎麼保養……我聽而不聞,因為開始了莫札特,看你如何回應。慢慢的,甦醒般的,從這市囂小巷裡的小公寓裡,你唱起莫札特經典的Do sol mi sol。 推薦序 洪蘭〈一

本讓人起立鼓掌的書〉   看獅子老師的書是一大享受,這年頭做老師不容易,沮喪的時候多,欣慰的時候少,尤其在報上看到老師叫學生撿垃圾,結果被學生用鐵椅打破頭,縫了十幾針的新聞時,更覺得沮喪。幸好看了獅子老師的書,才覺得教育還是有希望,老師這個行業還可以繼續撐下去。   我在吳寶春剛剛拿到法國麵包冠軍時,請他來陽明大學演講,他當時非常的緊張,說不知道要對醫學院的學生講什麼。我說:「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每一個人都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你只要講你為什麼拿得到烘培冠軍就好了」。因為我知道他會成功是他準備了百分之二百才上陣的。果然,當他講完後,學生站起來standing ovation。獅子老師

這本《那些孩子教我的事》給我的感覺就像吳寶春在陽明大學的那場演講,你看完後,很想起來給她standing ovation。   這本書的名字我很喜歡:「那些孩子教我的事」,的確,學生是老師的鏡子,有時我們從學生身上學到的東西,不亞於學生從我們身上學到的。本書文章短小精煉,每一則都有一些發人深省的話。我常常看到一句話會不由自主笑起來,因為我雖然比她大了一個世代,但早期台灣的社會並沒有太大改變,她的句子常會喚起我小時候的回憶,例如她說:「排隊上台比小朋友一起排隊打預防針,還令人興奮」,在那保守的年代,生活非常的平淡,光是排隊去保健室打預防針就令我們興奮很久,因為在上課時間,居然可以出到教室外面來

,而不受體罰,多麼的難得,回家都會向媽媽報告。又如學生彈「情人的眼淚」彈的不好,變成「老師的眼淚」,令人莞爾,這是所有老師無奈的心聲。   書中講到一些獅子老師求學時的逸事,很值得現在學生借鏡。其實學習是辛苦的,學成之後才是快樂的。現在很多孩子不肯下苦工打基礎,一心只要「快樂的學習」,這是椽木求魚。看到連獅子老師這種有天分的鋼琴家都還會被老師罵哭,天下哪有不勞而獲的東西?不吃得苦中苦,焉能成為人上人?   獅子老師出道後再去學大提琴,跟著其他小朋友一起上台表演,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好例子。一個人能有機會去學他想學的,還能學得很好是個福氣。教學本來就相長,從這本書中,進一步看到終身學習的意義。

  在獅子老師的鋼琴教學上,我看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只是不懂為什麼在學校的教學上,我們反而退步了?怎麼可以用同一把尺去衡量所有的小朋友呢?愛因斯坦說得好,「用爬樹去衡量一條魚,這條魚終其一生覺得自己是個笨蛋」。   感謝獅子老師把稿子寄給我看,讓我在下飛機,疲憊了一天後,有個愉快的閱讀夜晚,這是難得的享受。 作者序 深夜作家   幾個月前收到立京編輯的來信,想要出版我的書,我覺得可以考慮看看,便和她見面,兩人在一個春天的午後一起喝咖啡聊聊。四月的天氣,還不穩定,有時還是發狠來個十度的冷天氣。見面的那天,天氣很好,出太陽,我們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兩杯熱茶的香味下,Ling問了第一個問題

,「獅子老師,你很久沒有出書了。」我聽了就笑了,「因為我以為那是我出版的最後一本書了。」我答。Ling很吃驚問我為何會這樣想,我聳聳肩說我也不知道。   我寫作不是為了出書,而是記錄生活,所以,我還是一直寫。Ling說她很喜歡我的東西,很溫暖,問我有沒有稿子可以給她看看。我便整理了一些文章,她看了後告訴我她想出版。「可是,老師,我也需要告訴你,有三分之一的稿子我覺得和這次的方向不合,所以我們不會用;有三分之一的稿子,需要你改寫;所以可能要請你再寫三分之一的新文章。不知道你有這個意願和時間嗎?」她問。   我告訴Ling我想想看。因為如她說的,我很久沒有出書,這並不在我現階段的計劃內,最近也

在準備幾場鋼琴演奏會,要是書寫的行程再加進來,我是否可以承受得了?其實我有很多想寫的議題,只是因為沒有時間的限制,便一直存在我的頭腦裡,有時候我記下一些重點,等哪天覺得可以了,又有閒情逸致,便寫下來。或許,這些文章足夠三分之一的量?又或許可以趁這個機會把存檔在頭腦的心得終於寫出來?   有時候,很多事情都是因為截止日期而完成的。我便問Ling打算何時出版,她說暑假約八月的時候,所以表示我五月得交稿。算一算日期,六個禮拜。我回家後,把需要改寫部分拿出來看,也把想寫的議題一一列出,做個統計,發現要是我從現在開始很紀律的書寫,我可能在五個禮拜內可以把書稿完成。我便告訴Ling我想試試看,Ling很

開心,她說她會為我加油。「你一定可以的,不要忘記,你是獅子!」她說。這句話,成了每個晚上我坐上書桌前,對自己的喊話。   就這樣,我開始了深夜作家的生活。在上完一天的課後,略作休息,為自己倒一杯冰涼的蜂蜜啤酒,放在電腦旁邊,然後打開電腦工作。我先改寫潤飾舊文章,花上一個多小時左右;要是還有精神,便看看列表上待寫的新文章,選一個構思最成熟的標題開始寫,一直寫到累了,儲存檔案,然後休息。   我很喜歡美國作曲Philip Glass當有人問他成功的祕訣是什麼,他這樣回答:「每天早上我起來,便開始工作。就是這樣子,沒有什麼祕訣。」他的工作室在海邊,就一個簡單的空間,窗戶面對著大海,晨起就開始作曲

。也喜歡村上春樹在《身為職業小說家》裡寫的,他每天規律的寫四、五千字,然後去慢跑。   我寫作的地方從來不是星巴克咖啡廳,我只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和時間。晚上是很適合的時間,所有的感官和情緒都漸漸沉澱下來,頭腦很清澈,文字在螢幕前跑出來的同時,和思維的速度結合在一起,如手指頭在眼睛讀著樂譜的同時,彈奏出音樂一般。它有自己的節奏和溫度,節奏是晚上十點心跳的moderato中庸速度,溫度是四月快要暖和的夜。當然,還有幾乎微醺的啤酒蜂蜜香。   白天,繼續工作,但不是寫作,而是醞釀。村上春樹慢跑,而我去騎腳踏車,一趟河堤,騎過三座大橋,來回至少十五公里。我喜歡騎車,可以理出頭緒,可以構思要寫的文章

,我喜歡從開頭想起,一直想到如何寫最後一句結尾。河堤和天空的顏色從來不會重複,但它們給我的寧靜從未改變。只要有想不出的好結尾,或糾結的措辭用字,我知道只要騎一趟河堤,在輪子轉動,空氣流轉之間,答案就會出現。   我開始喜歡上在深夜轉換成作家身分,在上完課,吃完簡單的晚餐,休息一下,開一瓶啤酒,坐到書桌前,手和腦中的故事已經蓄勢待發,我一個字一個字敲打,讓構思成形,享受那輕輕的鍵盤聲,滴滴答答。一個禮拜、兩個禮拜、三個禮拜過去了,我數一數字數,發現已經非常接近可以交稿的量了。     我告訴Ling,她很開心,「不是告訴過你,你是獅子啊!」我甚至提早了一個禮拜完成書稿。寫完後,發現晚上沒有開啤

酒的需要了,我按下傳送鍵送出文稿,原來寫作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村上春樹從我眼前跑過,對我眨眨眼。

行走 的 魚 吉他 譜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喜劇好友「曹小歐&日京江羽人」與賀瓏一同做料理
聊聊〈荒島唱片行〉、走鐘獎開場演出 以及 BTB單曲製作過程
黃金天婦羅丼飯 加上 珍珠奶茶

#賀瓏 #曹小歐 #日京江羽人 #HELLOKITCHEN

——

〖本集食譜〗
蔬菜、雞肉、海鮮、低筋麵粉、玉米粉、鹽、泡打粉、氣泡水、檸檬汁、雞蛋、鰹魚露、米酒、糖、食用金粉。
〖製作步驟〗
雞肉及海鮮處理/切塊、蔬菜清洗/切形。
白飯均勻混合蛋黃液,靜置20分鐘後炒至金黃。
小火煮奶茶,分次倒入玉米粉漿(水5:玉米粉3),成稠塊狀即可倒入容器放置冷藏2~3小時。
調製醬汁,鰹魚露醬油、米酒、糖、水,煮滾並調至喜歡的口味。
低筋麵粉200g、玉米粉30g、鹽5g、泡打粉2g混合過篩備用,將2/3過篩粉類混合氣泡水200g、蛋黃1顆、檸檬汁0.5顆備用(混合時請勿攪拌均勻、用戳的大致混合即可、麵漿呈現不平均塊狀為佳)。
食材裹粉,抖落多餘粉類,均勻沾取麵漿油炸。

——

開始訂閱 賀瓏Hello ➔ https://goo.gl/xgNPai
賀瓏的脫口秀 ➔ https://goo.gl/asJrtp

——

【追蹤不一樣的賀瓏】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horlunghello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hellohorlung

使用理財機器人的行為意圖之研究

為了解決行走 的 魚 吉他 譜的問題,作者林昱德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探討使用者使用理財機器人之使用行為相關研究,目的為探討使用者使用因素,提供未來後續業界之參考,以及找出現階段理財機器人使用者的描述性統計分析。本研究以有使用過銀行推出之理財機器人作為研究對象,於 2022年 7月 14日於網路進行正式問卷投放,回收後進行資料分析,經過問卷後台揭露,本次問卷研究投放人數為 4765 人,回收 490 份問卷,有效得 387份,有效回收率為 78.79%。研究架構以 UTAUT2 為基礎,並加入感知風險成為新的會影響使用意圖的因素。研究結果顯示,績效預期、社群影響、促進條件、價格價值以及習慣會對行為意圖產生顯著正向影響;努力預期以及感知風險對行為意圖則是

沒有影響;行為意圖以及習慣對使用行為有顯著正向影響;促進條件對使用意圖則無影響。希冀本研究可以作為相關單位的參考依據。

不在他方(限量盒裝珍藏組)

為了解決行走 的 魚 吉他 譜的問題,作者陳綺貞 這樣論述:

  《不在他方》限量盒裝珍藏組,十件特製珍品:   1.《不在他方》毛邊典藏本   最受藏書家青睞的毛邊本,以裝訂後不切邊,保留書籍素樸樣貌為特色,象徵自然不修飾本色,外以純白瓦楞紙包覆,繫上黃麻線纏繞成蝴蝶結,展現情致獨特的裝幀藝術。   2.《不在他方》平裝本   陳綺貞散文集:收錄38篇散文、7封信件、3場對談、1段問答,以及65張精選攝影作品。   3.「偶然與巧合」2014最新單曲CD   陳綺貞第七張單曲:偶然與巧合。   一個人的機遇是偶然,兩個人的偶然是巧合,   我們有幸在時間中,聽見陳綺貞。   2014年11月於台北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同步錄音,留下陳綺貞最心愛的城市

聲響。   幸福,不在他方。   4.陳綺貞設計數位紙相機   相機外殼由陳綺貞設計,500萬像素大立光鏡頭、4種創意特效、全功能一鍵操作、80公克重,此相機拍出的照片右下方均內建「不在他方」浮水印。   5.陳綺貞攝影作品帆布斜背包   尺寸:寬(上)42(下)31x高30x厚10cm,米色,嚴選台灣天然12安純棉帆布,材質硬體不易褪色變形,人造棉紗做成織帶的60cm肩背、62-118cm可拆卸背帶,開口處四合扣,廣富號生產製造。   6.Cheer萬用筆記本   13x19cm,164頁,每頁均選摘官網小黑板留言與歌詞,內頁為80磅米道林紙,封面250磅進口高級環保粉面彩柔紙,裸背線

裝裝幀,360度完全攤平設計,書寫更舒適。   7.吉他精緻便籤   依陳綺貞最愛的吉他外型裁製的迷你版紅色吉他精緻便籤,封面為120磅雪銅紙、內頁80磅米道林。   8.塗鴉鉛筆組   HB原木六角筆桿、三枝一組盒裝。   9.「不在他方」明信片套組   12張明信片,10x15cm,250磅進口高級環保粉面彩柔紙。   10.「聲音採集計畫」海報   140磅凝雪映畫紙。   加贈「Placeless Place」藏書票,以陳綺貞親手繪製的插圖雕製印章,手工打印在雪白波麗紙上,製成精美藏書票,每張藏書票標記專屬編號,銘記你與陳綺貞的數字密碼。十件限量珍藏品,全數收納在「不在他方」

書盒中,極具紀念意義與珍藏價值。   當人開始有了一個夢想,就是試圖要與現實做出一個決裂,也是驅動自己跨界的開始。——陳綺貞   以書寫銘刻日常,最迷人的不在遠方   十六個年頭,六張專輯、七張單曲、無數次巡迴演唱會之後   我們終於等到陳綺貞的第一本散文集:《不在他方》   這是一本關於追求的書,探索的對象是現在,是這裡;不屬於過去或未來,也不在他方。     歌壇創作才女陳綺貞從1998年發行《讓我想一想》以來,始終維持一貫清新獨特的風格,長髮、木吉他、乾淨而溫柔的嗓音,輕易將人喚進恬靜美好的迷人裡,詞曲綻放療癒的光,風靡華人世界,為一整個世代留住純真。然而除了歌手身分,私底下的她

亦熱愛攝影與寫作,對她而言,攝影是「日常加上一些不尋常」記憶的封存,而文字則是更深刻的自我追尋與探索,這本散文集緣起於2011年夏天她在古巴哈瓦那的旅行,她說:「旅途中的一切,匆匆忙忙之間,妳只能為發生的事,在地圖上作記號,而無法立即書寫。這些記號的意義,妳必須耐心等待時間為妳充分顯影。」當書寫開始,便是顯影的啟動,寫作,讓她心甘情願放手一搏。   三十八篇散文、七封信件、三場對談、一段問答,記錄她以旅人之眼所烙印的風景,經時光沉澱,澄靜而純粹、趨近於心,貼近日常與真實的感受,不喧譁的思索。   *看見   記錄旅行途中的思索與觀察,有人情的溫度,亦烙印著他方的色澤與律動。在哈瓦那每天爬上

屋頂看日出、看夕陽;以拍立得相機為遇見的人拍照,留下照片作為禮物;在史瓦濟蘭看著在草原上徒步走遠的人、提著空水桶到山坡取水的孩子;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旁,坐看滿天飛舞的鴿子;穿梭柏林的跳蚤市場,買了一個吐司架和從沒見過的小相機;躺在花蓮的產業道路旁,拿著手電筒和觀星盤,試圖找出十二星座……。這些「每一次」,也都是「第一次」,此時此地。   *日常   隨筆,碰觸界線或跨越界線的驅力,蠢蠢欲動的文字引領思維探險,是日常,也是非日常,陳綺貞回憶大學住宿日子、拔牙的體驗、台北早餐店的氣味、晨起的漫步、閱讀的陶醉、聆聽演唱會的悸動,以及在音樂裡反覆迷失與尋找自己的歷程,不時流露她與家人之間深厚的情感,

以及她對台北這座城市的深深眷戀。   *To & From   信件是私密的寫作,好像有個對象可以傾訴,又不確定對方是否理解,是以「挾帶著不確定的憂慮」。擷錄7封2012年《不在他方》劇本信件,穿插文本之間,寄給每一個正在閱讀的你。   *創作路上   靈感謬思的追尋,每一次提問,都向內心深處行去,關於書寫、閱讀、音樂與生活節奏,揭露「故事」帶來的衝擊,同時亦收錄陳綺貞與駱以軍、詹偉雄、張鐵志等作家的對談文字,完整呈現她的創作歷程與態度。 名人推薦   陳芳明(政大台文所教授)、駱以軍(小說家)、鍾文音(作家)相惜推薦   詩,從來都是壓縮了龐雜的意象,成為精煉的句式。但是在解讀時,

壓縮的詩,立即釋出巨大能量,洶湧而來。她的散文作品,便是依賴如此的書寫策略,表面上看似輕盈,但呈現在讀者眼前的畫面,卻是有無可承受之重。猶如水面浮出冰山一角,底下竟潛伏著碩大的軀體,她的語法,伺機要給人突來的一擊。——陳芳明   似乎她的歌替許多人守護著一個純淨、款款搖晃的透明薄光所在;似乎許多人都曾在某個時光,欠過她一個像整幅星空忍住眼淚、直到一顆流星劃過,那樣的療癒。打開這本書你發覺她的魔術或就在,那讓世界「等一下」,Un Momento,疑惑中相信,悲傷中微笑,看似柔弱卻從不猶豫伸出堅定的手,朝遠方出發的同時卻無比珍惜沙鐘裡每粒昔時時光的沙粒──於是,那個「世界本然,比較美麗,比較透明

一點點的形貌」,就從我們眼前顯影浮現。——駱以軍 作者簡介 陳綺貞   台北蘆洲人,景美女中、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   2001年出版《不厭其煩》造成搶購狂潮,再版後再度銷售一空,現已絕版。   主要身份為獨立歌手。大學時常於校園、天橋、地下道、咖啡廳、Live House、書店、墾丁海邊等地演唱,多次舉辦大型巡迴演唱會,場場爆滿。1998發行《讓我想一想》,其後陸續發行《還是會寂寞》、《Gropies吉他手》、《華麗的冒險》、《太陽》均獲選為年度十大專輯唱片,2014年發行《時間的歌》。   陳綺貞的作品和概念具有獨特文化風格,不論音樂、文字與影像,她用獨特的方式演繹這個世

代的許多夢想,很多人說她不只是歌手,更像是藝術家、一個安靜的行動者。不使用FB與微博。她的行動、作品和公眾形象卻默默深刻地影響著華人青年,跨出屬於自己的步伐節奏。   作風低調幾乎很少上通告,媒體常以「陳綺貞現象」來報導她。 (推薦序) 歌手與寫手的奏鳴 陳芳明 Un Momento 駱以軍   *看見 Bolero 星星 戰鬥 一次 Hand talk 夜街 史瓦濟蘭 法國小莊 威尼斯 柏林的第一個晚上 柏林觀光客 你會怕嗎 下雨天愉快 *日常 跨界 租屋 女生宿舍 日常生活 成年禮 武俠 偵探小說 照片 在眼睛的背後 迷失 魔術 座標 渴望的樹 媽媽畫我 聲音採集計畫

台北 風景 家 殞落的希望 妳好嗎 旅行的意義 大象 二十世紀少年 回來了 文字之手 To & From Dear Y 來自Teacher K 來自愛書人 To:∞ 親愛的L 給外婆 From Gmail Server *創作路上 海浪有一天決定和貝殼說話——讀.寫.陳綺貞 一個人的旅館創作時光    vs.駱以軍 我的歌想要傳達一種善意  vs.詹偉雄 綻放之後的陳綺貞        vs.張鐵志 後記 推薦序 歌手與寫手的奏鳴 ——序陳綺貞《不在他方》        陳芳明   音樂歌手與文字寫手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動態的聲音與靜態的文字,兩者產生的想像是不是一樣重?音樂是

時間藝術,文字也是時間藝術,占領的空間都是在心靈深處。收到陳綺貞散文的印刷稿時,這樣的問題不禁在我的心裡浮現。在坊間,她一直被視為才女,或被尊稱為女神,顯然是因為她歌曲創作所塑造起來的形象。每個音符,每句歌詞,完全都是由她親筆創作。從抽象思維到具體演出,這樣的過程很難輕易窺見。同樣的,幻化的感覺變成確切文字時,究竟要經過怎樣的折磨?這本散文集就要付梓問世,她的才女形象,是否又將添加更多神祕的色彩?      二○一二年秋天,陳綺貞出現在我的教室。那年的氣溫很早就下降,穿著厚實而樸素的服裝,她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我必須很抱歉地承認,當時我只發現一位陌生女子,坐在學生中間。我上課的方式總是精神集中

,完全鎖在自己的思考裡。為了讓我的課講得很精采,我從未做任何無謂的聊天,也不會在教室點名。只記得那天下課後,開門時發現許多學生擁擠地站在外面。原來整個校園早已盛傳,陳綺貞回到學校。如果說那是一個事件,我毫不訝異。只見許多學生搶著要與她拍照,請她簽名,那是我回到學界以來從未有過的盛況。      那天回到研究室,我立刻請教助理,陳綺貞是誰?這樣提問時,恰好足以把我劃入另外一個世代。助理推薦我聆聽她所寫的一首歌〈旅行的意義〉,無論是歌詞內容,或者曲調旋律,聽來是那樣乾淨,清晰,且略微帶憂傷。這是我第一次聽陳綺貞,也是第一次體會才女的天分。音樂與文學,都同樣屬於藝術領域,凡是沒有讀過的書,都是新書;

沒有聽過的歌,也都是新歌。真正的藝術,沒有新舊之分。我縱然遲到,但也終於趕上了。      陳綺貞是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她在學時,我才初到校園,從未有過謀面的機會。那年秋天,她病後不久,希望能夠重新出發。她選擇回到學校來聽課,我那門「文學批評」,恰好與哲學系合開,或許因為如此,她才走進我的教室。第二個星期,她在下課時前來自我介紹,有些內向羞怯,但談吐時落落大方。她說,已經讀完我的《台灣新文學史》,不免令人感到訝異。後來,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我為林惺嶽畫展演講時,她也前來聆聽。她在台北女巫店演唱,特別邀請我去。可惜我的行程太滿,錯過那次的演出。      又過一年,二○一三年底,她寄來貴賓券,邀請

我出席她在台北小巨蛋的演出。到達現場時,看到那麼龐大的建築,不免感到懷疑,到底需要多少聽眾才能填滿那廣闊的空間?這是我第一次為一位台灣歌手赴約,走進室內時,四望樓上樓下全部的座位,幾乎擠滿了人頭,這時我才意識到陳綺貞的魅力。在台上演出的她,與坐在教室裡的那位女子,似乎前後判若兩人。她的演出,她的歌聲,充滿了生命力。那種震撼,排山倒海而來,使所有的年輕心靈完全失去抗拒。舉目全場,我可能是少數超齡的聽眾。恰恰必須在現場親身感受,才有可能理解台灣流行文化的特質。我很慶幸自己沒有缺席,那個晚上彷彿經歷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禮,見證了藝術力量的衝擊。      那晚有許多感動的時刻,尤其她唱那首〈別送我回家〉

,觀眾才發現她的母親就在現場。為母親而寫的這首歌,是她生命經驗的重要橋段。幼年時,家庭破碎的傷痛,使她與母親、外婆的感情非常親近。她不忍看到母親在街的對面,注視她走回家。好像回望彼岸,噙著淚水,成長時期的傷心故事又再次席捲過來。短短的一首歌,可以意會她生命的某種缺口,就像蝕破的葉子,生命再也不能保持圓滿狀態。以隱晦、曲折、暗示的方式,唱出生命的最痛,這正是她內斂含蓄的藝術。而這種表現手法,也正好彰顯在她的散文書寫。      《不在他方》有一個英文命名,「Placeless Place」,似乎是指涉一個無根、不確定、無法命名的空間。如果不在他方,應該就是指向此時此地。這正好點出她的生活寄託。她

的居住位置,全然不能定位,不能辨識,不能察覺。這樣的命名,自有她的微言大義。低調,謙遜,內向,是她的性格。即使在演出時歌聲嘹亮,但她的姿態,仍然像教室裡的學生那樣拘謹。記得在演出中間,她穿著工人裝,舉起一支巨型的錄音器具,繞著看台全場走一圈。台前銀幕上出現的影像,則是另外一個場景,她也是同樣的裝扮,站在台北市的十字路口。大約是清晨時分,路上幾乎無人,十字路口有斑馬線,上面則圍繞著行人陸橋。她孤伶伶一個人舉著錄音器,站在馬路中央。單薄的身影,彷彿在抵抗著整個城市。在小巨蛋的看台上緩緩行走時,她帶著微笑,還是那樣含蓄,那樣謙遜,完全是典型的陳綺貞。      書中的一篇散文〈聲音採集計畫〉,描述的

正是這樣場景。身為歌手,或許不能只傾聽自己的聲音,而是要聆聽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卻早已遺忘的各種聲音。半夜的大海,早晨的台北,關不緊的水龍頭,到處都可以接收神奇而陌生的音響節奏。對不同聲音的嚮往,其實是表現對生命的一種執著。這篇短文裡,她寫出使人感到詫異的句子:「我聽到垂直降落的不滿,不如落葉瀟灑躺在充滿生命氣息的泥土上,任人踐踏,發出慶祝自己遠離死亡即將重生的歡呼。」這是濃縮的詩意,也是頑強意志的象徵。有人看到落葉,立即的聯想可能是等待死亡,她反其道而行,竟是嗅到重生的氣味。她的敏銳,竟有如此。      詩,從來都是壓縮了龐雜的意象,成為精煉的句式。但是在解讀時,壓縮的詩,立即釋出巨大能量

,洶湧而來。她的散文作品,便是依賴如此的書寫策略,表面上看似輕盈,但呈現在讀者眼前的畫面,卻是有無可承受之重。猶如水面浮出冰山一角,底下竟潛伏著碩大的軀體,她的語法,伺機要給人突來的一擊。這種逆勢操作,為的是要在讀者的心版上烙下深深印痕。她不畏懼生活中的瑣碎細微,也不害怕近鄰周遭的平凡庸俗。這些習以為常的風景,也正是無可名狀的市井生活。在喧囂吵雜的巷底樓頭,卻是她生命寄託的所在。        在盆地裡的某個高樓,在城市裡的某個角落,正是歌手出發到遠方的起點。對於自己據守的空間,陳綺貞總是以飽滿的情感在觀察。在歌迷眼中的女神,她過著小人物的生活。她文字的細膩幾乎無所不包,甚至輕易錯過的場景,竟

是她最溫暖的記憶。她所寫的〈日常生活〉,特別使人珍愛。旅行到全世界的大城市,從巴黎到古巴,跨過千萬里的航程,她所懷念的竟是台北住家隔壁的早餐店。在那裡,沒有咖啡店的文雅和知性的生活風情:「每個人都很聰明,不去理會也無心理會旁人,吃飽,看完報紙,離開。沒有大驚小怪,沒有浪漫情懷,一個精實具體的早晨,一個準備好戰鬥,裝上彈匣的場所。」詩的聯想,在這裡就產生了魅力。早餐店,是一個裝上彈匣的場所。多麼精準銳利,一句話點出一個城市的精神。   真正的藝術工作者,從來都不是憑空想像。凡聽過她的歌聲者,幾乎都會說她的歌聲很純淨,歌詞非常簡潔透明。如果從她的散文作品來窺探,就可察覺她擁有一顆入世的心靈。縱然

在成長過程有過親情的傷害,卻可以發現她擁有不碎的意志。作品裡有兩篇文字〈成年禮〉與〈武俠〉,照映著她性格的兩面。從拔牙的艱難過程,到發現自己與生俱來的不服從根性。當她終於把最後一隻智齒拔除時,她說:「我知道,拔掉這顆牙,不只是拔掉多年來的恐懼,也除去了過於早熟的不安,解除了童年被剝奪的傷感,釋放了身體裡自我抵消的力量。」如此莊嚴地描述自己的成年禮,是需要經過深切的覺悟。為自己生命下最精確的定義時,其實也是終結她成長時期所承受的挫折與悲痛。   熟悉她作品的歌迷,恐怕不會料到這位女神對武俠小說特別耽溺。在一次旅行的車上,不意與朋友聊起武俠小說,而談起各自嚮往的武功。有人想要「降龍十八掌」,有人

喜歡「生死符」,陳綺貞夢想著周伯通的「雙手互搏」。左右手相互對決,恰好是這位歌手的藝術特色。一手寫歌,一手寫散文,相互頡頏,相互提升。表面上說的是武俠,骨子裡卻是她的理想。她說:「人生中想做的事這麼多,如果又能屏除雜念,又能同時進行,豈不是太美妙了。」   對自己,對世界,如果充滿了太多幻想與虛構,也許會被視為不切實際。但是她堅信,「這個世界難道不是由虛構再加上生存本能建構起來的嗎?」。她對於虛無飄渺的想像,是如此雄辯,又是如此無可理喻。然而她一首歌一首歌親自寫出時,不都是從無可名狀的時空,從無法定義的心靈迸裂出來。虛與實的辯證,歌手與寫手的互補,才有可能奏鳴出起落有致的歌聲,也才有可能釀造

如此動人的散文篇章。無論她的音樂或散文有多精緻而空靈,卻都是從尋常庸俗的坊間所孕育出來。她的夢想,不在他方,而是此時此地的台灣。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七日  政大台文所 推薦序 Un Momento 駱以軍   陳綺貞的筆觸,充滿一種「顏色在它們本然的視覺,尚未暈染淹開」的狀態。   很怪,很像在講〈周易〉乾卦的卦辭:   「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   萬事萬物都在一初始萌芽狀態,彷彿夢中將醒未醒之際。譬如她在哈瓦納給那些老人,用拍立得拍照。當他們拿著尚未顯影浮出的底片,焦慮疑惑時,她用西班牙話安撫說:「Un Momento」(等一下)。   

這個「等一下」,那個「生命的影像會在細索無聲的流動後,浮現出來」的時間差,好像是陳綺貞的文字,乃至她創作的歌詞,那在畫面本身輕輕搖晃一下,給人拖曳出來,多出來的暈影,嘆息之感。   那是什麼?乍看(乍聽)是用色簡單的:愛情,祝福,懷念,遺憾,讓開來在主旋律外的小步舞曲,觸摸著貼滿牆的人像照片每一張臉都隱藏一段難以言喻悲不能抑的故事。……但其實生命是這麼流瞬變易,命運交織,百感交集。   如果,這觀看的眼睛,像那張「Un Momento」的拍立得底片,將我們這個,後來像顏料桶全打翻、混淌、漩渦快轉、尖叫激切的世界,收攝停頓在初始未發,「感情的種子狀態」,將要萌發前(或初初萌發之瞬),那種透明

狀態,「哀矜而勿喜」,很奇妙的,它們便成為這個老昆德拉說的,沉重的、下墜的、黑暗、粗俗、寒冷……將我們壓到崩塌、沉沒的,不能承受之重的「受創的世界」,或永劫回歸的歷史的暴行和惡……那之上輕盈、飛翔的療癒和修補精靈。這樣的持續創作,並非只是如我們印象派式的「上帝離心旋轉機器」:美好的光和天使漂浮到上方;醜怪的、重金屬機械、或魔鬼則如鍋渣沉澱於下方。它反而成為一種「生活在他方」的,每一次出發:沒有一種經驗、沒有一種情感,是該被這個已糾結扭曲如發電纜團的世界,所挾持裹脅,它該展開的旅程。   流浪。流浪的途中談別人創作的歌。那像是波拉尼奧在《2666》中,寫一個離家出走的妻子,「不在場」,但她在哪

些地方做些什麼呢?她眼睛看見了什麼?她遇到了哪些人?和他們做些什麼?那個丈夫這樣想像著:   「……勞拉這個形象陪伴了他好幾年的時間,彷彿從冰冷的海水裡轟然冒出的記憶,儘管他並沒有真的看見什麼,因此也不可能記得什麼,只記得她在街上的身影,那是路燈在鄰居牆壁上照射的結果;再有就是作夢,他夢見勞拉沿著堅古卡特出來的公路逐漸走遠,她走在鋪路上,只有為了節省時間、躲避收費高速公路的車輛才走的道路,由於肩扛行李箱,她有些駝背、無畏地走在馬路邊緣。」   回到那個「變易」初始的,一切旅行、一切流浪、一切離散還未啟動的初萌時光。   撐住我 落葉離開後頻頻回頭   撐住我 止不住的墜落   撐住我 讓

我真正停留   ──〈流浪者之歌〉‧陳綺貞   它像是村上《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那圖書館地下室,一枚一枚吃了人類全體顛倒妄想夢境之獸,死後的頭骨,而那眼瞳被割開的主人公(職業叫「夢讀」)所作的,不過就是撫摸那些頭骨,將那些曾被吞食、混淆在一起的夢之顏料,釋放出來,成為飄浮空中的小螢光點。   我們覺得她(陳綺貞,或她的歌)好像在不斷離開到遠方,但又說不出的那些像是她從那些流浪途中傳回的模糊影像(我們想像的)、她的乾淨的歌,那像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安魂曲:諸般不辨來時路、糾纏擠壓、原來如青葉瀑布初心良善的,後來不知為何過去未來縛綁在一起,成為怨憎對、求不得、愛別離、寶變為石、一只一只流著汙濁淚

水的傷口……陳綺貞的歌便像那旋轉顛倒夢境之釋放栓鈕的溫柔的手指,「撐住」或「初萌」,一條延展到「即使只要出發的夢想」,夜間發著光的異國公路的顛晃吉普賽。   我們會想:那是怎樣的一種「靈魂濾篩處理器」呢?那是怎樣一座無人知曉自動灑水的祕密花園呢?她如何能像蜂鳥翅翼,將這一整代人夢中的冷酷異境,不能承受之疲癒和沉重,過渡到一個無比輕盈的、兩腳踮起的飛行時光呢?   其實「輕盈」和「流浪在他方」,似乎是陳綺貞的歌(她的空靈療癒為美聲、她自己創作的歌詞、那些她撥著吉他和弦的曲、或形成故事暗示的這些歌的MV)模模糊糊給人的印象。但這本書裡的陳綺貞,你發現在歌聲之外的意念,像《巫士唐望》那書裡曾說,

某些印第安女獵人,可以穿越時間的間隔,「她們捧起一握水,用手指彈射出去,那些次第消失的水花在她們的意念中,被凍結成一根根延伸細長、絲綢般的銀線。然後她們抓著這些銀線攀爬山岩。」療癒的力量在這些地方祕密發動著、編織著、延伸著:譬如她寫到〈下雨天愉快〉,寫著「這些軟弱的雨也是有始有終的,在天空一定有一個啟始點,從那裡開始,大家決定好要一起墜落,不管最後誰會先停止……如果這種雨是一種哭泣,鐵定會讓愛人完全喪失耐心,徹底的陰霾封鎖天空……這眼淚多到讓我的快樂顯得無情殘忍。」   這寫得多麼的好。一種泡水後「可以膨脹到它本來的好幾倍」的濕雨中所有微細之物的膨脹暈濕感,卻能在這些「字的雨絲之銀線」延展中

,成為「收藏且帶著旅行的記憶」和「旅行中經歷的雨不是這樣的」,那些雨「好像遊行隊伍,突然在你家門口敲鑼打鼓,你才從衣衫不整中意識過來,想探頭看看,結果只看到他們越走越遠的背影」(這真是寫得驚人的好)……   旅次中曾經一瞥而逝的印象,或旅途的放空顛盪中懷念起自己其實微細隱藏,有時間、身世的那個城,那個「日常」它們互相成為懸念、懷念、殘念,也同時在那樣移形換場景的,充滿蒙太奇的鏡頭對調,讓閱讀者感受到一種靈動的、柔軟的、充滿同理心的「讓眼球轉動的小肌肉」。即:她觀看世界的方式。「你是宇宙裡的一個偶然,這個偶然如此珍貴,因為你能感覺。」   她曾經小時候暗下心願「以後一定要坐遍所有公車,環遊所

有世界」,而「高一的我每天花四個多小時搭公車,從北邊的蘆洲一直到南邊的木柵,漫長地耗盡了我一整年的青春。在公車上整日幻想坐飛機四處旅行一定好過困在台北的車陣裡」;她在租屋裡想像著屋子的主人,在她的時光之屋裡,怎樣的生活,感受那些氣味她像我們的張愛玲和赫拉巴爾,著迷於市聲、空氣中的油哈氣、早餐店的猶在夢中的人影;她對被拔掉的智齒、舊照片、武俠小說、陪愛打麻將的外婆,上小學夜間部唱〈往事只能回味〉、馬克吐溫的〈哈克流浪記〉那河流冒險之夢……   對了,我不只一次,和不同年齡層的哥們──有像我這樣的中年大叔;有咖啡屋的氣質女吧台;有二十出頭的小文青──偶然一聽他們說起陳綺貞,他們總說:「我的陳綺貞

」,好像哥倫比亞人暱稱馬奎斯:「我們的Gabo」;或義大利人暱稱當年他們的小馬尾足球先生巴吉歐:「我們的Roby」。似乎她的歌替許多人守護著一個純淨、款款搖晃的透明薄光所在;似乎許多人都曾在某個時光,欠過她一個像整幅星空忍住眼淚、直到一顆流星劃過,那樣的療癒。打開這本書你發覺她的魔術或就在,那讓世界「等一下」,Un Momento,疑惑中相信,悲傷中微笑,看似柔弱卻從不猶豫伸出堅定的手,朝遠方出發的同時卻無比珍惜沙鐘裡每粒昔時時光的沙粒──於是,那個「世界本然,比較美麗,比較透明一點點的形貌」,就從我們眼前顯影浮現。   祝福這本書。 後記   自從第一次不小心寫出點什麼,我就開始留意,

那個不小心。   但是一段時間以後就發現,這麼做會成為尋找「那個不小心」的專家,未必能夠練就當所謂的靈感來時,捕捉那個「什麼」的能力。   「追求」是人生中重要的事。   有點像爬山,越往上越辛苦,越有機會放棄,山的形狀漸漸消失,只剩下無止盡的細節,這些細節會質問你,你這麼做為了什麼?也會代替你回答,這麼做很可能沒有任何結果。原因也變得可笑。只有到了山之所以能夠稱之為山的那個頂峰,順勢看到風景,才能瞭解,自己並沒有因為懼怕或「不知道為了什麼」這麼理所當然的原因,而讓自己有了自憐的機會。   不過此刻我還在一座山裡迷路,被細節耍得團團轉。   有一段日子,每天固定時間,我讓雙手放在鍵盤

上,放滿兩個小時。像小時候練鋼琴,有時候認真,有時候亂彈一通,只是發出聲音讓媽媽知道我沒有偷懶,扎扎實實兩個小時。   現在,沒有旁觀者,鍵盤常常沒有發出敲打的聲音。自己像是靜止的機械,實在沒有什麼好寫的。又或是完全不停止飛快地讓每一顆石頭都被翻開來,每一張照片都被臨摹,每一條地圖上走過的路線都被平面化。一邊寫一邊自嘲,一邊自我分析,直到逐漸在那些「不小心」被創造出的,靈光閃爍的瞬間,才終於發現樂趣。我從「寫」這件事,突然領悟到「讀」這件事。我嘗試成為一個寫作的人,因而窺探到一個讀者的祕密。和小時候彈鋼琴不一樣的是,小時候彈的都是別人的曲子,都是模仿和詮釋,聆聽也是為了讓影子去疊合理想中樂譜

裡的真實。多年後,我必須自己去創造,去請示出所有我認識的字,在貧乏的語彙和意義中建立一座瞭望台,在繁多無趣的日常裡篩選出微小的意義。這時終於明白為什麼過去那麼漫長身為讀者的日子,有些書看過就忘,有些書永遠跨不過第五頁,而有些書從隨手翻到的地方,都能再次有新發現。因為文字是這麼直接的溝通,介於有和沒有之間,幾乎沒有灰色地帶。   如果「寫」是為了保存記憶,那麼那個天大的祕密就是,「讀」只是為了樂趣。   之後的日子,不再嚴格規定自己把手放在任何地方,卻發現前段時間對於創作的恐懼悄悄被治癒。當一片空白是那樣的白,這個白色是嶄新的世界,而有一個被漫長文明創造出來的字,被你選擇了,寫在純白無雜質的

空間,僅僅就一個字,也純淨的讓你心裡的念頭完全被看透。我就是被這種誠實的魔力所深深吸引。不管人身處在什麼地方,每個人的「寫」只能在此時此刻進行,永遠只能在行動中完成,行動本身就是勇氣。   這是一本關於追求的書,探索的對象是現在,是這裡;不屬於過去或未來,也不在他方。 Bolero還記得小時候外婆帶我去民生西路的西餐廳,算一算八〇年代後期,股市狂飆,不識字的外婆天生對數字熱愛,在股市賺了一點錢,當天有獲利總會帶我出去慶祝。我相對要付出,通常是一個早上陪她在家盯著無聊的電視,或在股市公司,白慘慘的日光燈光下,蹉跎一個上午。那天中午走進西餐廳,瞬間被高雅的環境吸引,那種和日常生活相違背的氛圍

,柔和燈光、沙發、扶梯,和銀色的餐具;都讓家裡綠色防蠅碗罩、破露出黃色泡綿的沙發,還有身上褪色的衣服顯得難為情。外婆自言自語要吃什麼,我所受的家庭教育,出門在外哪有自己點餐的份兒;其實是喜歡喝玉米濃湯,外婆卻幫我點了一份最貴的鮑魚湯。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親眼看見所謂的鮑魚。我以為是一條魚,結果送上來,放在漂亮的橢圓碗裡,清澈的湯,幾搓切的細細的蔬菜,下面漂浮著幾片光滑的物體,咬在嘴裡,像是橡皮膠一樣,原來這就是鮑魚。我問了外婆,怎麼這麼少?原來這東西太貴了,所以一碗只有一點點。才發現貴的東西不一定符合期待。 放豬排的餐盤,高麗菜絲切割整齊,上面擺上一朵雲一樣白滑的那什麼,對,是美乃滋醬。吃進嘴裡

,是會讓人睜大眼睛的那樣沁潤整個口腔;我喜歡那種香氣和令人幸福的滋味,清爽的蔬菜和攪滿香甜的油脂。更不用說白色奶精隨著咖啡旋轉的畫面,上升的煙霧瞬間模糊外婆正在啜飲的臉,而我正吞下一口酸酸又甜甜的冰紅茶。帶我體驗這一切的外婆,簡直就是我的偶像。這間店叫做波麗露。波麗露是什麼意思?外婆說她不知道。人生是用來享受的,不是用來理解世界的。事隔那麼多年,我才算是真的知道波麗露真正的意思。 在我花了幾十個小時,越過幾座海洋,經歷過幾十年的成長,思念外婆千百回合以後,才真正知道,在花開得最美滿的時候,你不移開視線的看著它,在你眼前,開始凋零的瞬間,你沒有驚嘆,沒有憐惜,你只是知道,你正在看著一朵這世界上最

絕美的一朵花。這就是波麗露。當你擁著,或被最愛的人擁著,你順著他的腳步,或踩在他的腳背上,你們一起沒有方向的旋轉,不用數著節拍,任由他的愛情帶你去任何地方,讓他的手握你的手心,而你聞著這一個你所認識最深最久的人,胸口的味道,讓他在你的耳邊開口,卻不說話。

技術型高中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成效之關係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行走 的 魚 吉他 譜的問題,作者羅筱恩 這樣論述: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公立技術型高中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成效之關係研究。以108學年度入學就讀桃竹苗地區公立技術型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問卷調查法。發出8校900份問卷,回收有效650份問卷後經資料整理,再透過SPSS 20統計軟體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探討技術型高中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的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成效之相關情形,進行敘述性統計及推論性統計之分析與討論。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獲致結果如下:壹、桃竹苗地區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以期望成分的學習動機認同度最高,以學習成果的學習成效認同度最高。貳、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以女性學生、就讀家事類、苗栗地區以及上傳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學習表現件數多者的學

習動機認同度較高。參、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以女性學生、就讀家事類、苗栗地區以及上傳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學習表現件數多者的學習成效認同度較高。肆、桃竹苗地區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成效呈現高度正相關。關鍵字:技術型高中學生、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動機、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