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2串3意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賽馬2串3意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弘在寫的 用字首、字根、字尾熟記核心英單3000:圖像故事串聯,3倍速記憶不會忘,從國中到大學一定要會的英文字彙(附單字QR碼線上音檔) 和愛德華‧錢思樂的 金融投機史:揭開貪婪時代九大金融泡沫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天使的3P! (10)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知道她們心中極為重要的家人情感也包含了我實在是意義非凡讓我不禁懷想起過去的種種並深擁於心中確實感受到自己是串連她們這三塊拼圖的另一塊拼圖所以才會出現在這裡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語研學院 和大牌所出版 。

淡江大學 西班牙語文學系碩士班 白方濟所指導 楊淩雁的 探戈中的倫法多詞:常用的題材和語彙 (2009),提出賽馬2串3意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探戈、倫法多、翻譯。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林靜娟所指導 趙珮華的 當代城市空間遊牧者 - 創意市集的公共地誌 (2009),提出因為有 遊牧者、創意市集、公共性、公共空間、地誌的重點而找出了 賽馬2串3意思的解答。

最後網站普通科門診 - 醫院管理局則補充:普通科門診簡介圖片一, 普通科門診簡介圖片二, 普通科門診簡介圖片三. 普通科門診服務簡介.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致力提供以社區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服務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賽馬2串3意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用字首、字根、字尾熟記核心英單3000:圖像故事串聯,3倍速記憶不會忘,從國中到大學一定要會的英文字彙(附單字QR碼線上音檔)

為了解決賽馬2串3意思的問題,作者李弘在 這樣論述:

《奇蹟英語單字633記憶法》修訂版 最全面的英文單字書! 利用圖像故事串聯, 加上字首、字根、字尾詳細分析, 再補充衍生字彙、例句, 用3倍速記住核心英單!     ✦ 不要再用死背的方式來背英文單字!   如果你還在用老方法來記單字,可能會讓你越背、越健忘,這本書只會提供學習者最有效率、最全面的英文單字記憶技巧,將核心單字整理成一則圖像故事,並串聯字首、字根、字尾,同時補充衍生字彙和例句,學習者透過多樣的方式學習核心單字,用更快速的方式達到長久記憶的效果。     ✦ 用造字的原理「字首、字根、字尾」活記單字   英文單字是從字首、字根、字尾的意義所衍生出

來的,本書依照 26 個英文字母的順序編排字首、字根、字尾所衍生的單字。學習者只要了解字根的意義,在記憶單字時就能夠更迅速地理解。另外,遇到與字根相同、相似的單字時,也不會混淆又能夠輕鬆分辨,並推測出意思。   例:   • adolescence(青春期):adol (高)+ -lescence (成長)   • nurture(養育):nur (養育)+ -ture (動詞字尾)     ✦ 利用「衍生字彙、例句」來擴大單字量及增加單字理解   1. 利用衍生字彙的知識擴大單字量。      例:   • exhaust v. 耗盡 → exhaust

ed adj. 耗盡的   • band n. 帶狀物 → bandage n. 繃帶     2. 透過實際使用的例句幫助讀者理解。    例:   enforce v. 實施 →    The teacher enforced stern discipline on her students.   (這位老師向她的學生實施嚴格的管理。)     ✦ 「卡通圖像」左腦學習   視覺圖像佔據了人類記憶很大的部份,比起透過單字列表來記住英文單字,利用圖像所呈現的內容轉換成長久記憶中的可能性更高。因此本書的卡通圖像是透過對記憶力最佳的方法所設計出來的,這些圖

像包含各個故事出現的所有單字,讓學習者可以看圖記住英文單字。     ✦ 「故事敘述」串聯單字記憶   本書從 3000 個核心單字中找出每個單字之間的關聯性,並將這些單字編寫成 253 則有趣的故事,讓學習者能夠在閱讀這些故事的同時,更容易去記住在故事中出現的單字,並且長久記在腦海中。     ✦ 「聯想提示」喚醒記憶開關   如果學習者試了很多方法都沒辦法記住單字的話,請看聯想提示的部分!本書利用拼字、單字相關的音韻讓讀者聯想單字。讀者可以一邊想著聯想提示、一邊大聲唸出發音,自然就能記住了。     例:   • audience(聽眾、觀眾) → 在現

場聽我的歌聲、給我指教的聽眾,都是「我的恩師(audience)」(audience的英文發音類似「我的恩師」)。   • outfit(服裝) → 到外面(out)的時候,要換成合適的(fit)服裝(outfit)。     ✦ 「複習確認欄」加深印象   為了能夠長久記住單字,一直複習是很重要的。為了一眼就能知道自己複習的次數,在單字旁邊放了複習用的三格確認欄。複習單字後,請將複習確認欄中的三個格子全部填滿吧!     ✦ 收錄公務員、大學測驗、TOEIC、TOFEL 等重要測驗最常出現的必備 3000 英單   收錄公務員、大學測驗、轉學考、TOEIC、TOFE

L 等重要測驗中,經常出現在題目的 3000 核心單字,讓學習者可以將這本書善用到各個測驗上。只要利用這些字彙,不論是英文成績還是英文實力都能在最短期內進步,學習必備的 3000 英單。     ✦ 附上單字QR碼線上音檔,隨掃隨聽,學習不中斷   提供 QR 碼音檔,可隨書中內容掃描聆聽,免按上下鍵搜尋,快速地讓音檔與內容互相搭配。亦可掃描全書 MP3 下載 QR 碼,不需註冊會員,或額外安裝自己不熟悉的播放APP才能聽,更省去每次聽音檔都要掃描的麻煩!(註:由於 iOS 系統對檔案下載的限制,iPhone 用戶需升級至 iOS 13 以上,方可使用全書完整打包下載連結。)

    【推薦給適合的讀者】   ◆具備英文基礎能力,單字量卻不多的讀者   你明明文法觀念學得很透徹,但是單字量卻不夠多,在閱讀英文文章的時候光是查字典就花上很多時間了。如果你是這類型的學習者,你可以運用這本書特有的六種記憶模式,讓你在閱讀的時候事半功倍,利用字首、字根、字尾的法則拆解單字字義,不用一直花時間查字典。     ◆不適應傳統背單字方法,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記憶最多單字的讀者   你是不是還在用傳統背單字的方法呢?你是否覺得用傳統的方法背單字需要花很多時間,而且時間久了之後就忘記了?運用上述六種記憶模式,讓你運用多元、創新的方式記憶單字,久久過目不忘,三倍長久記

憶。     ◆喜歡看圖文並茂、內容條理分明的語言學習書的讀者   你是不是覺得英文單字書上密密麻麻而看不下去?你是否覺得如果單字書可以多點圖像、創意,就能讓你更有耐心、更有效率來記憶單字?運用圖像、故事,讓學習者能夠透過這些視覺效果增加記憶單字的意願,再結合字首、字根、字尾的概念來拆解單字字義,讓背單字的時間加快三倍,並長久記憶。

探戈中的倫法多詞:常用的題材和語彙

為了解決賽馬2串3意思的問題,作者楊淩雁 這樣論述: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阿根廷探戈目前是享譽國際且受到上流社會喜愛的國際標準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已正式將它列入人類文化遺產。筆者從小學習鋼琴,對於各種音樂型態皆有濃厚興趣,在接觸探戈音樂之後發現原來裡面所使用的歌詞,竟為筆者主修的西班牙語,因此更觸發了欲深入探索的動機。一開始接觸到探戈歌詞時,自然有許多是沒學過的字,有些可以從西漢辭典查到,有些則是不管從網路或是字典都遍尋不著,即使有些字查得到它的意思,放到歌詞中卻不通順,後來請教西語系外籍教授以及詢問筆者以前教授過華語的西語國家學生們,才知道這些字是阿根廷及烏拉圭一帶所用的詞彙,西文稱之為「倫法多」( lunf

ardo),根據字典翻譯也可解釋為隱語、暗語、行話、黑話、俚語,但是在阿根廷及烏拉圭當地所說的語言還是西班牙語。此現象就好比在台灣,眾人皆知「小強」意指「蟑螂」,而「條子」即是「警察」之意,語言及文字通常會隨著時間、地域、及大環境的變遷而發展出新的詞彙和詞義。以華人世界為例,華語語種繁多、不可勝數,單就兩岸三地通行的普通話(Mandarin)而論,已是南腔北調、並衍生許多不同意涵的地域語彙,如台灣所稱的「聊天瞎掰」,中國大陸說成「砍大山」;台灣稱「雷射」,大陸說「激光」;我們說「一票難求」,對岸說「票子緊張」。在不同的地域、國度及時代相異的文化背景裡,翻譯的詞彙都大相逕庭,因此,倫法多並不能解

釋為一種少數語言或方言,因為它只有約一千五百個詞彙,沒有語法和句法,不能構成一種語言。為了能夠更瞭解探戈歌詞所要傳達的情感,就必須對倫法多詞彙有所認識。詞彙又稱語彙,是指一種語言裡所有詞的總和,也指在某一範圍內使用的詞之總合。詞彙通常隨著時代的發展演變,並成為人們交流溝通、獲取知識的實用工具。語言中最活躍的因素–語彙,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會生活和社會思想的變化。「舊的詞死了、新的詞產生了、某些詞的意義改變了–擴大了、縮小了,或者改了原來的含意,或者恢復了古時的含意。所有這些變化,都緊密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發展。」當這些詞彙成為老百姓的日常用語之後,便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儘管隨著時世變遷,有些流行

一時的詞彙也會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但是它們標誌著一個時代,記錄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的各方面。語彙是語言各要素中最具社會創造力、最活潑、與社會文化聯繫最密切、最直接的部分。它的產生、發展變化與使用都與社會文化的發展變化息息相關。(周慶華,1997:71)就語言學的觀點而言,所有語言都具有同等的價值,沒有一種語言比其它語言優越。認識各國俚語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各國文化的多元性,使不同文化的族群更容易相互了解,因為俚語通常是每個社會裡最直接、最接近現實的語言溝通型態,源自於每個社群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若將俚語和鄙俗的話劃上等號,不免有所偏頗,甚至過時,因為有些俚語對事物的描述相當傳神,遠勝

於一般文學語彙。此外,社會語言學家白馬禮(Mario Pei)和余光雄也都肯定俚語對語言豐富的貢獻,因為俚語可能會隨著時間更迭而成為標準用語,讓詞彙更加多元。目前台灣尚無針對探戈歌詞裡的倫法多詞做深入探討的論文,本研究將以一千一百四十一首阿根廷探戈的歌詞為樣本,從中分析常用的倫法多題材和語彙,藉由不同時期常出現的用語探究當時的文化背景,最後整理成基本的探戈歌詞常用字彙表並翻譯成中文,以符合本系碩士班強調文化和翻譯的宗旨,期冀研究成果可供未來同樣對於探戈文化或西語國家各國俚語的研究有興趣者做參考。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依據資料蒐集、整理、分析、解釋和歸納,乃採用文獻分析法及語言實證分析

法。以下列出詳細的內容:1. 採用「文獻分析法」蒐集、歸納和統整有關探戈歷史及歌詞和倫法多的相關文獻,分析及探討其歷史背景和發展過程。2. 採用「語言實證分析法」蒐集與分析Encarta所推薦的網站El Portal del Tango中一千一百四十一首探戈歌詞。語言的變異最明顯的是詞彙系統,社會語言學從七O年代末開始注意語言的定量分析,通過字頻統計可以確定常用字、常用詞,隨著電腦科技的發展及普遍應用,使許多學科的研究有了一個現代化的手段,包括社會語言學等學科,都可以利用電腦,通過量的測定去研究質的問題,十九世紀語言學家Kading(1897)就曾使用一千多萬個德文字來計算德文中字母出現的

頻率,因此本論文將一千一百四十一首探戈歌詞輸入電腦後,再進行倫法多詞彙出現頻率的統計,為了讓統計結果更精確,必須在語料庫的原始語料上做加工處理,意即加上各種電腦能「懂」的標註,以讓電腦辨識及進行分析,這項浩大工程的處理方法有許多繁複的類型,其中共同的特點是:便於電腦在語料庫中正確並迅速地搜尋字、字串、詞類。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研究問題:- 探戈與倫法多詞之間的關係為何?- 倫法多詞對於探戈歌詞的理解有何重要性?- 探戈裡常用的倫法多詞有哪些?- 倫法多詞提供了哪些題材於探戈中?- 如何把這些倫法多詞譯為中文? 研究假設:- 倫法多詞的研究對於瞭解探戈所傳達的信息及

其社會功能為重要關鍵。- 製作探戈常用的倫法多詞表,對於瞭解探戈歌詞的內容有其教學價值。- 使用倫法多詞字典和一千多首探戈歌詞做為樣本,透過電腦程式,可建立一份倫法多詞出現的頻率表。- 倫法多詞在探戈歌詞內所出現的頻率與倫法多詞的常用題材,兩者之間的關係可幫助我們對於圍繞在倫法多詞的文化環境有一個概念。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論文共分為六章,分別為:第一章緒論,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二章為探戈與倫法多詞彙的由來與歷史,分別敘述探戈與倫法多的發展及構詞方法。第三章為探戈中的倫法多詞,說明兩者間的關係,以及倫法多詞出現在其它社會文化及學

術方面的例子,如音樂及詩詞。另外也探討探戈題材的演變,以及哪些為其常出現的題材。第四章是本研究耗費最多時間的部分,先從一千一百四十一首探戈歌詞中查出有哪些倫法多詞彙及其出現頻率,依字母順序製成表格後,再以出現次數超過十次以上的九十一個倫法多詞,分別照字母順序及出現頻率製成一覽表。第五章,將這九十一個最常出現的倫法多詞翻譯成中文,並分析這些倫法多詞所代表的題材有哪些。最後一章的結論呼應論文一開始提出的假設及問題。 此篇論文歷時兩年完成,研究期間遭遇多次資料取得困難的問題,主要是國內尚無研究此領域的專書,必須透過國外的友人及教授幫忙帶回台灣。此外,筆者尋遍各網路書局皆無法尋獲其中一本指導教授

指定的專書,因此只好寫信給該書的作者--芬蘭的大學教授Pirjo Kukkonen,最後以一本中國詩詞成功的和對方達成交換書籍的協議。第二章 探戈與倫法多詞彙的由來與歷史第一節 探戈一、 何謂探戈?  聞名國際的探戈為一種可唱可跳的音樂形式,同時它也是一種集音樂、舞蹈、歌唱和詩歌於一身的綜合性藝術,這種2/4拍或4/4拍的雙人舞蹈興盛於十九世紀後期的「拉普拉塔河流域」( R&;#237;o de la Plata ),尤其當時在「羅薩里奧」(Rosario,阿根廷東部港市)、「蒙特維多」(Montevideo,烏拉圭首都)及「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阿根廷首都)等地最

為流行,如今成為風靡全球上流社會的熱門社交舞蹈。  演奏探戈音樂最主要的樂器為手風琴。大約在十九世紀末,探戈舞蹈以一種即興的方式出現,其特色是它的動作非常親密,男女透過肢體語言傳遞個人情感。因沒有任何一種舞蹈在情感上或肢體上比探戈更能將兩人如此緊密的結合,故可說探戈是「聆聽對方身體」之舞。探戈歌詞裡所用的一些字彙,與當時的生活習慣用語有關,當地稱之為「倫法多」( lunfardo),多半是表達悲傷、男女間的情感、代表某一時期移民在艱苦的日子裡對生活的傾訴,亦呈現他們的幻想、希望和愛情,唱出在他鄉孤苦的心聲,訴說著對遠方家園的思念、單身生活的寂寥,也傳達了對移居地新人生的渴望與拉丁民族的無限澎湃

熱情。二、 「探戈」一詞的起源和意義(一)非洲此小節在本論文中列舉了「探戈」一詞所代表的各個意涵,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各代表著不同的社會現象。根據學者Jos&;#233; Gobello 和Ricardo Rodr&;#237;guez Molas的說法,「探戈」一詞源自奴隸的交易,意思為「封閉的空間」,禁閉奴隸和買賣奴隸的地方皆稱為「探戈」,而在美洲也將這些非洲奴隸唱歌跳舞的地方作此稱呼。到了十九世紀,在加那利群島和美洲的一些地方將「探戈」定義為配合鼓聲跳舞的黑人聚會。十九世紀初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當地,把當時在郊區黑人跳舞的地方稱為探戈,後來也延伸稱呼他們的音樂為探戈。有其他學者認為,「探

戈」一詞為象聲詞,意思即是「鼓聲」。然而,探戈音樂在初期使用的樂器是小提琴、吉他和笛子,並不包括鼓,後來德國手風琴才成為探戈音樂真正的象徵。雖然說探戈有很多的意思,但是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就是都與社會邊緣環境有關。(二)西班牙皇家學院辭典的定義本小節針對探戈如何從一開始被認為是低下階層的產物轉變為當今全世界所接受的藝術,列舉《西班牙皇家學院辭典》在不同時期所下的定義。在1899年,探戈被定義為:黑人及美洲鄉民的舞蹈及聚會;或此種舞蹈的音樂。1925年增加了:本世紀初從美洲引進的上流社會之舞。最後,在2001年加入了:拉普拉塔河流域的舞蹈,遍及國際,雙人合舞,二四拍的音樂形式。三、 探戈的歷史此

小節分述探戈發展歷史。探戈歷史可分為4個階段:- 原始探戈(1840-1900)- 老派探戈(1900-1920)- 新派探戈(1920-1940)- 新探戈(1940-今日)(一)原始探戈(1840-1900)從十九世紀下半葉開始,拉普拉塔河流域湧入大量的移民潮,其中包括國內及國外的移民。也就是在這種不同社會文化的混合背景、不同音樂的交流及結合之下誕生了探戈。這些移民在城市的郊區建立貧民窟,組成了與商業區及住宅區不同的郊區人口。這些郊區的百姓形成了特有的階級制度,並形成擁有自己的語言、服裝、音樂和舞蹈的地下社會,而妓院成了郊區最具代表性的場所。所以在十九世紀的八&;#12295;及九

&;#12295;年代,大量的探戈其主要的來源為妓院。當時大多數的移民皆為男性,極缺婦女,來的人多半沒什麼錢,無法成家,更無法回家鄉去。大家住在一個大房子分成的許多小房間,廁所、廚房合用,也就是所謂的「大雜院」(conventillo) 裡。這些窮苦、工作辛勞的移民,晚上聚在庭院或附近的酒吧,只要有人彈吉他、拉提琴、吹笛子,各個男士便使出渾身解數又唱又跳,爭先恐後的討小姐們的歡心,唱出、跳出他們的愛慕之情。雖然因為語言不同無法交流,可是音樂、舞蹈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融合在一起,也成為了他們共同的語言。這些不同國家的音樂、舞蹈融合在一起,慢慢地演變成了在下層社會中,一種特別環境下所產生的探戈。早期

的探戈舞步由於男女雙方動作非常親密,上半身緊緊抱著不動,一切的動作都發生在腰部以下,纏綿的身軀藉由錯綜繁雜的腿部舞蹈,勾起男女情慾、碰出愛的火花,因此當時並不被阿根廷的上流社會及天主教會所接受,且音樂格式尚未成型,無論是節奏或結構都還沒有找到最終確定的形式。後來受到一種舞蹈類型「米隆加」(milonga)的影響,也因而出現了伴隨歌詞的探戈樂曲,此時歌詞中出現的倫法多詞多半是以「悲傷」或是「發現被女人欺騙」為主要的題材。早期的探戈並沒有所謂的作曲或作詞者,有些只是臨時即興的音樂,加上一些粗俗的字句。當時很多探戈的歌名都帶有情色意境。(二)老派探戈(1900-1920) 此時出現了「探戈舞者」

(tangueros) 與「專業作曲家」 (compositores) 及多位「探戈音樂家」 (m&;#250;sicos),而最負盛名的莫過於「探戈歌王」卡洛斯‧加德爾 (Carlos Gardel)。歌詞內容方面,其主要的主題一般圍繞在被女人欺騙的男人身上,透過倫法多詞彙來表達他的感傷。1910年代開始,探戈被引入歐洲後風靡一時,在巴黎十分受歡迎。由於法國人的接納態度提升了它的尊嚴,探戈便進入阿根廷上流階層的宴會廳與豪華的俱樂部,從此再經由各種媒體傳遍世界各地,如歐洲、美國,所有的人都為之瘋狂,演出的場所也從妓院移到了劇院。此時期的代表人物為卡洛斯‧加德爾,他的歌征服了全世界,探戈音樂在他

的時代達到了巔峰,由Pascual Contursi作詞、卡洛斯‧加德爾主唱的「我的悲傷之夜」(Mi noche triste)為第一首出現歌詞的探戈。(三)新派探戈(1920-1940)此時期,阿根廷的經濟穩定且快速成長,而在探戈方面有也相同的現象:出現了很多更專業的、受過正式音樂培訓出來的作詞作曲家。這些人組成了所謂的新派(La Guardia Nueva)。在歌曲製作方面,不再是即興的,而是有著嚴謹的架構。演奏的樂器,則是由兩支手風琴、兩支小提琴、一台鋼琴和一支低音提琴所組成。另外一個新派的演唱方式,則是獨奏者角色的出現,如鋼琴獨奏,其目的為提供單純的聽覺享受,而不是為了跳舞。(四)新探

戈(1940-今日)1940年代是探戈的黃金時期,大樂隊當時在豪華的夜總會或市中心的酒廊演出,阿根廷的唱片業也蓬勃發展。1946年阿根廷的第一夫人伊娃‧裴隆(Mar&;#237;a Eva Duarte de Per&;#243;n)取得政權,她提倡通俗文化,特別偏愛探戈,使探戈音樂的創造達到巔峰。隨著時間,探戈逐漸擺脫色情場所的陰影,發展成一項音樂、舞蹈與文學上的藝術。1950年代開始,大眾將熱情投注在新的外國舞蹈形式,如「康加舞」(conga)、「倫巴舞」(rumba)、「曼波舞」(mambo)以及後來的「搖滾舞」(rock and roll),探戈在此時進入衰退期,而新一代的探戈作曲家開

始崛起,被阿根廷人稱為「探戈音樂界的巴赫」、「阿根廷探戈之父」的阿斯托爾‧皮亞佐拉(Astor Piazzolla)便是其中的翹楚,他的音樂結合傳統古典作曲架構,加上爵士樂的風格,形成所謂的「新探戈」( Nuevo Tango/ Tango Nuevo)。1980年代開始,全球性的探戈風潮再度興起,盛況不減至今。而探戈何以成為阿根廷的象徵且風靡全世界?在它悠久的發展史中有一個共同的詞彙,即為稍後所要介紹的倫法多。第二節 倫法多一、 何謂倫法多? 倫法多有以下幾個定義:1. 原本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城市及其周圍低下階層所使用之語詞,部分詞彙成為日後阿根廷及烏拉圭的流行用語。2. 布宜諾斯艾利

斯城市的犯罪術語,和西班牙語的差別只在於詞彙上的不同,是來自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的黑話所組成的新字,隨著探戈歌詞而普及。3. 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和其它主要城市的下層社會人士、或者長期和罪犯在生活上有接觸的人所使用的行話。 詩人Horacio Salas在他的《探戈》(El tango)一書中說,倫法多詞是小偷為了躲避警察而使用的祕密術語。然而,布宜諾斯倫法多學院院長Jos&;#233; Gobello卻認為倫法多的起源並非祕密術語,而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移民帶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語彙總稱,有時以詼諧的意圖加入自己的語言而改變其形式和意義。根據Jos&;#233; Gobell

o的看法,不能將倫法多視為一種語言或方言,因為它缺少自己的句法和語法,使用倫法多的人,是以西班牙文的語法架構思考,再用一個或數個倫法多同義字替換西班牙文句中的字,因此不可能以大約一千五百個常用的詞彙說倫法多“語”,只能使用倫法多“詞”說西班牙語。 使用這些語彙的人其實都清楚的知道其西班牙語的同義字,但是他們卻選擇使用倫法多字來代替,如西班牙語的“錢”是dinero,他們則選擇使用倫法多詞guita;西班牙語的“女人”是mujer,但選擇使用倫法多詞彙的人便會說mina。二、 「倫法多」一詞的起源Amaro Villanueva認為這個詞源自“lombardo”一字,羅馬方言意思為小偷。

1894年,刑事專家Antonio Delapiane的《犯罪語言》(El idioma de delito)一書以及《倫法多西語字典》(El diccionario lunfardo espa&;#241;ol) 問世後,大家便把犯罪份子和其後代所使用的字彙誤稱為倫法多,而其中更是包括了所有移民者後代所使用的詞彙,而不僅僅前者。三、 倫法多的演變倫法多的發展過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 發展期(1860 – 1914)從十九世紀六&;#12295;年代大規模的移民潮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豐富的借詞及外來語是這時期的特點,尤其是源自於義大利的詞彙。在一開始發展的前幾年,只有下層社會的

人口以及犯罪份子使用倫法多,之後慢慢開始比較多一些人在使用,但是使用者幾乎全為男性,很少有機會可以從女性口中聽到她們使用這些詞彙。最初記載倫法多詞的是三篇報紙上的文章:一篇是在1878年的匿名文章,其他兩篇是在1879年,作者為Benigno Lugones。在這個時期,布宜諾斯艾利斯城市的人口大約一半為外國人,其中以義大利人居多,其次為西班牙人。部分倫法多詞直至今日仍為日常生活所慣用,有些則在寫法上略微改變,也有的已經不用了。甚至有些只是流行一時,曇花一現,來不及被大家所認識。(二)鞏固期(1914 – 1950)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由於戰爭的關係,移民潮被迫終止。雖然在大

戰結束後,移民活動也跟著恢復,但這時國內人口大多為阿根廷本國人,而這些當地的居民也紛紛尋求更多社會上的參與。所以這時期是將前一時期所接觸到的改變及新事物加以吸收及鞏固。這也反映在人民的用語上,倫法多的使用不只侷限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它甚至擴展到全國,街道上時時可聽見,兒童也開始在他們每日的遊戲中加入倫法多,有些女性在家中也會使用這些詞彙。許多原因可以解釋倫法多何以快速普及:由於探戈歌曲、戲劇以及通俗文學的發展、廉價書籍、廣播中也都加入了倫法多詞彙,這些現象加速了全國民眾對它的接受度。前時期以借詞或外來語為其主要的來源,而這時期則開始加入阿根廷本土的方言及原住民語。(三)普及期從1950直到今日。

阿根廷在此時期所使用的許多語詞皆可窺見美國文化的滲入,西班牙語的字彙常以英語字彙代替,例如:“宅配”這個字以英語的delivery代替原本西班牙語的la entrega a domicilio,“購物”則以英語的shopping代替西班牙語的ir de compras等等。六&;#12295;年代開始,倫法多已經完全地被廣泛使用,尤其是青少年。現在新的倫法多詞都是來自於青少年,特別是那些屬於中產階級或甚至上流階級的年輕人。四、 倫法多的構詞方式如同所有的俚語、隱語與行話一般,倫法多並非為一種語言,而是一個詞彙的總稱,因此不可能完全以這些詞彙來交談或書寫。基本上,俚語通常由名詞、形容詞、動詞和

一些短語所構成,若細究俚語的形成方式,它與其它詞彙的變化無異,歷經變形、換義、採用隱喻、明喻、民間詞源、語音改變、語義擴大、縮小語義、截短法、縮略詞、褒義化、貶義化、轉喻、提喻、誇張、外來語等影響而形成。Teruggi將倫法多的構詞方式分為三大類:新義、變形、借用。(一) 新義將常用詞彙賦予新義的方法有:限制意義、延伸意義、替換意義和改變詞性。其中,第三項又可細分為隱喻、提喻和換喻。(二) 變形透過詞首增添字母、使易於發音而插音、語尾添加音、詞首字母省略、中略(省略詞中間的字母或音節)、詞尾省略、拼拆法組詞。另外有些詞是因為對於發音或寫法的混淆而產生的變形。(三) 借用取自另一種語言來仿

製或加工使之成為自己的詞彙,可分為外來語借用及內部借用。倫法多詞的外來語主要借用自五種語言: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法語、英語和葡萄牙語。而內部借用則來自原住民語、農村用語、行話術語及其它少數語彙。第三章 探戈中的倫法多第一節 倫法多在探戈中的使用 倫法多透過探戈進入了流行音樂的大門,兩者到達幾乎密不可分的地步。雖然倫法多在探戈歌詞裡出現的頻率時多時少,但是這些詞彙的出現卻是探戈的主要特色之一。我們可以說探戈自然的語言即是倫法多。一、 倫法多如同探戈的語言探戈和倫法多的緊密關係始於1917年由Pascual Contursi作詞、卡洛斯‧加德爾(Carlos Gardel)主唱的探戈「我

的悲傷之夜」(Mi noche triste)。歌詞一開始即唱道:「愛人,妳在我最好的時候離開了我」( Percanta que me amuraste en lo mejor de mi vida ) ,其中的Percanta和amuraste即為倫法多詞彙。從此之後,倫法多開始正式透過流行的探戈歌曲而被大家所熟悉。探戈歌詞毫無疑問地是讓倫法多普及最重要的傳播媒介之一,唱片和廣播扮演著核心角色。加上大量的歌曲獲得了卓越的藝術水平,探戈和倫法多也因此消彌了原本來自邊緣社會的疑慮。然而,探戈和倫法多在1943年和1949年時遭到困境,當時政府有一項規定是:「避免使用不雅的成語或慣用語,特別是關於

一些帶有類似其他語言的文字來表達的低俗笑話、錯誤的詞彙、憤怒和粗暴言詞等等。」該項規定暗指倫法多。1943年六月四日政變之後,許多探戈的歌詞被禁用,教育部和司法部長任命了一個委員會以維護語言的純潔性,1949年裴隆總統同意這項荒謬專斷的措施。基於這種情況,有些作詞者改變了歌詞和歌名以避免遭到電台禁播而影響版權。然而對於一個流行的俚語來說這只是一件軼事,因為倫法多至今仍非常活躍。此小節分析了一首名為El ciruja 的探戈,歌詞中富含倫法多語彙。倫法多不但豐富了探戈語言,也為布宜諾斯艾利斯提供了一種特別的美感,因為倫法多是這個城市的語言。二、 探戈的題材(一) 探戈歌詞和題材的演變探戈歌詞

和題材的演變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十九世紀後期,歌詞多半是下流、且有時淫穢的;第二個時期是二十世紀初,此時期以&;#193;ngel Villoldo為代表人物;第三個時期則是從1914年開始的探戈歌曲 (tango canci&;#243;n) 時期,由Pascual Contursi帶頭。許多早期的探戈是講述一些時事的詩,當時的探戈歌手並不是專業人士,他們唱的歌詞多為下流,有時甚至很粗魯低俗。有些歌名本身即有雙關意義,例如一首名為「月亮的臉」(La cara de la Luna) 其實另有其隱含的意義(見西文版論文註釋第110)。二十世紀初期,才開始出現專業的作詞者。自此,探戈主題

開始有顯著的擴展,題材包括如母親、街道、移民、過去的時光、人世無常、巴黎、布宜諾斯艾利斯、上帝、探戈本身、寂寞、失敗、道德、倫理、幸福、正義、懺悔、勇氣、友誼和許多其它的問題。此小節列舉了「布宜諾斯艾利斯人」(El Porte&;#241;ito)、「江湖醫生」(Matasano)、「失明的老人」(Viejo Ciego)三首探戈歌詞作分析。(二) 題材的分類1964年,丹尼爾(Daniel Vidart)嘗試將這些描述性題材分為八類:城市、農民、郊區、愛情、環境、諷刺、活潑和哲學。奧內迪凱撒 (Julio C&;#233;sar Onetti)在其著作《探戈與題材》(El tango y

su tem&;#225;tica) 將探戈的主題和副主題分為二十一類(詳見本篇西文版論文第56頁)。(三) 主要的題材在各式各樣的主題種類中,以下幾種最為突出: 1.El compadrito(小流氓、無賴、紈&;#34996;子弟) 2.El gaucho(高卓人、南美彭巴草原上的牧人) 3.La mujer(女人) 4.El campo(鄉村、草原) 5.El f&;#250;tbol(足球) 6.El tango(探戈) 7.El barrio(鄰里) 8.El turf(賽馬) 9.El humor(幽默) 10.El

bul&;#237;n(單身漢的房間、住所) 11.El carnaval(狂歡節,嘉年華會) 12.La c&;#225;rcel(監獄) 13.El alcohol(酒精) 14.La patria(祖國) 15.La religi&;#243;n(宗教) 16.La muerte(死亡) 17.El cabaret(小酒館、夜總會的歌舞表演) 18.El coraje(膽量、勇氣、怒火)上述的主題一方面強調都市鄉愁和其價值,另一方面則點出城市邊緣的環境和人物、他們的娛樂消遣、宗教意識以及對未來持著不滿及負面的期待。第二節 倫法多在其它的

社會文化現象直至今日已可在阿根廷的各種文化及社會階層中看到倫法多的使用。雖然不見得所有的人講話或書寫時會使用倫法多詞彙,但是幾乎大家都瞭解其意思。一、 阿根廷搖滾樂 (Rock naiconal argentino)從五&;#12295;年代開始,年輕人開始風靡來自北美的搖滾樂。而從1965年起,便開始出現西班牙語歌詞的搖滾樂,此時倫法多詞彙也出現在歌詞中。二、 阿根廷坎比亞 (Cumbia villera)坎比亞是哥倫比亞當地的民族舞蹈和旋律,加入與巴拿馬相同的民俗特色,充滿律動感,易於演唱,在1930年末被引進布宜諾斯艾利斯。中上流社會的人對之不屑一顧,可是它確實已經成為當地邊緣地區的

代表性音樂,其名稱和探戈同樣起源於非洲,意思代表黑人所稱的「舞蹈」。這種音樂是阿根廷在九&;#12295;年代,對於幾乎所有階層造成貧窮的經濟危機下之產物,其特色是所使用的歌詞為大膽的穢言,這種流行音樂反映了最貧窮的勞工階級所發生的一切情況。三、 倫法多詩詞從一開始,有些平民詩人就將倫法多詞使用於他們的作品中。倫法多詩詞的由來與探戈相同。拜這些作家所賜,將這些倫法多詞彙加入所謂的「官方文學」裡,此舉則幫助了倫法多的普及化。根據Jos&;#233; Gobello 和Luis Soler Ca&;#241;a在書中的序提到,1879年由Baldomero Lugones出版的四行詩,或許是倫法

多文學之先河,詩中仍可窺見使用義大利俚語的影子。 倫法多無疑是探戈歌詞中最具特色的載體,它代表著布宜諾斯艾利斯及其周圍邊緣團體的大眾文化,以及他們反對主流社會的意識想法。第四章 探戈中最常出現的倫法多詞第一節 研究方法本章採用實證法統計由Encarta百科全書推薦的網站 El Portal del Tango中一千一百四十一首探戈歌詞,計算倫法多詞彙在歌詞裡出現的頻率。在統計之前必須做的工作是在所有的歌詞中,從A到Z一一查出哪些倫法多單字被使用,因為在一般的西漢字典或網路辭典無法查到倫法多詞彙的意義,例如:倫法多詞junar的意思即是西文的mirar(看)。更有甚者,許多西班牙單字本身

也有倫法多的詞義,因此要依每首歌詞的內容判斷其真正的含意,例如:西班牙字tira,依照西漢字典的解釋,原意為布、紙、皮等的細長條,但是按倫法多辭典的意思則是agente de polic&;#237;a(警察)。接著,從這一千一百四十一首歌詞裡統計所有出現過的倫法多詞次數,必須注意的是,西班牙文有不同人稱和時態的動詞變化、名詞和形容詞也有陰陽性和單複數變化,因此,為求得到更精準的結果,在做統計工作時必須分別將這些不同的變化形式也列入搜尋範圍之內。第二節 統計結果將搜尋到的倫法多詞彙依照A~Z的字母順序製成一覽表,每個字後面註明出現次數。總計共出現三千七百三十次。另一方面,根據電腦程式Word

的字數統計結果,這一千一百四十一首歌詞共含182,359個字。除去大約佔了百分之五十的定冠詞、介系詞、代名詞和連接詞之後,倫法多詞則佔全部歌詞的百分之四。而每一首歌詞的總字數約一百至一百五十個字,這就表示每一首探戈中,倫法多詞彙就佔了四到五個字,這些詞彙往往在歌詞中都表達著特殊的語義。第三節 最具代表的倫法多詞彙表此小節將出現十次或十次以上的倫法多詞分別依照A~Z的字母順序以及出現頻率高低次序,分別製成兩個表格。從一千一百四十一首探戈歌詞中找到的七百六十二個倫法多詞中,有九十一個出現十次或十次以上,而這九十一個倫法多詞在所有歌詞裡一共出現了兩千零九十三次,佔了所有倫法多詞出現總次數的的百分

之五十六。第五章 探戈常用倫法多詞之題材及翻譯第一節 探戈常用倫法多詞之題材一、 倫法多詞的題材或語義場研究倫法多詞的專家認為,倫法多詞的語義範圍常與犯罪、惡習、懶散、或者一些用來打發時間的活動:如臨時聽的音樂、賭博、賽馬、牌運、以及其中的陷阱和詭計等有關。更具體地說,傳統上倫法多詞泛指盜賊的技術、詐騙伎倆及他們所使用的工具、與淫媒、放蕩生活相關的字眼兒,在文字裡提到了有辱人格的惡習、性偏差、毒品、流行的娛樂場所、非法交易、地下賭場、舞廳、以及郊區的用語等。這一切都顯示出倫法多詞與邊緣都市貧民的世界的關連、他們的價值觀及幽默感。根據伊里瓦倫卡斯蒂亞(Iribarren Castilla)的博

士論文《拉普拉塔河流域之熱門話題:倫法多詞的研究》,將倫法多詞的語義範圍分為五十個類別。三、 探戈中的倫法多詞題材(一) 倫法多詞彙的意思在將前一章所找出的九十一個出現在探戈中最具代表性的倫法多詞,分別歸類於伊里瓦倫卡斯蒂亞所提出的五十個類別中之前,筆者先查閱這些詞彙的西語意思,並寫出來,好讓讀者瞭解其意思,以及方便分類歸納。(二) 題材的分類結果顯示,最常出現在探戈的倫法多詞佔了以上五十個類別中的四十個,但這並不表示剩餘的十個未出現在探戈歌詞裡,因為從El Portal del Tango網站上所提供的倫法多字典裡的所有單字中,在我們的探戈歌詞中一共出現了七百六十二個倫法多詞,且從其中我們

只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九十一個來做研究,這表示剩下的六百七十一個倫法多詞很有可能也分佈在未提到的十個類別中。在這四十個類別裡,最常見的主題為:賽馬、賭博、遊戲及運動、犯罪、欺騙和謊言,有關男人、女人、勇氣、力量、金錢和數量、音樂、探戈和舞蹈、貧困、損毀,所有與邊緣化和低下階層相關的事物。研究的結果證實專家的論點:倫法多詞可說是近似於一種在拉普拉塔河流域邊緣城市族群所使用的「類方言」。從上述情況可知,探戈中的倫法多詞使用之題材幾乎佔了所有倫法多語彙的全部。很顯然地,倫法多詞與探戈主題這兩個結合恰如其分地表達了邊緣社會族群、反社會、高度重視選擇一個邊緣生活個體的意涵。由此確認,探戈與倫法多是密不可分

的,探戈歌詞中的倫法多詞與一般所使用的倫法多語彙有著類似的題材,因此,倫法多詞是表達探戈的語言,也是拉普拉塔河流域邊緣族群的表達方式。第二節 探戈之簡易「倫法多-漢語字典」此小節筆者參考了《倫法多-西語字典》、《西班牙皇家學院辭典》、《西漢字典》、《英漢字典》及《西英-英西辭典》,將上一章所找出探戈中最具代表性的九十一個倫法多詞譯為中文。第六章 結論探戈和倫法多詞皆出現於十九世紀中葉,伴隨大量歐洲移民的來臨,成為一個來自阿根廷外部和內部不同的文化和風俗的互動結果。其主要的發展地為拉普拉塔河區,尤其是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區。這裡出現了語言、種族、和傳統的結合,形成了新的社會階層與新的集體意識。由於

這地區生活環境差且貧窮,使得教會和上流社會人士一開始對探戈和倫法多產生排擠。來自邊緣社會的音樂和舞蹈「探戈」,以及盜賊和罪犯的秘密術語「倫法多」,是相同社會族群藉以表達對上層階級不滿、和試圖滿足被排擠的社會階層內部的溝通需求的一項文化產物。隨著時間更迭,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區所使用的倫法多語彙便從幾近邊緣的族群,散佈到無產階級,接著是中產階級,最後到整個區域的各行各界。它的出現不僅止於探戈歌曲裡,在往後的幾年也出現在阿根廷搖滾樂和坎比亞音樂以及大量的阿根廷藝術及學術作品中。至於所使用的主題或題材,一方面在探戈中,突顯了有關流氓、高卓人、女人、田野、足球、探戈、鄰里、賽馬、幽默、愛巢、狂歡節、監獄、

酒精、祖國、宗教、死亡、小酒館、夜總會的歌舞表演和勇氣等題材;另一方面,在倫法多詞裡,則與以下有關的字特別多:賽馬、賭博,遊戲及運動、犯罪、欺騙,謊言和虛偽、男人、女人、勇敢、勇氣、力量、金錢與金額、音樂,探戈、舞蹈,破損和貧困、貧民窟和鄰里。兩相比較下,我們可以看到探戈和倫法多詞的主題都是相似的,這是因為兩者皆來自於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區,並在相同的文化和經濟背景下所發展出來的。本研究《探戈中的倫法多詞:常用的題材和語彙》顯示,表達音樂的探戈與表達語言的倫法多詞,其題材相互重疊,兩者之間有一個密切關係:倫法多詞是探戈最典型的語言基礎,也是拉普拉塔河流域被邊緣化的城市族群的「類方言」,由於它對社會

陳規具抨擊的特性,因而散播到其他的社會族群中。這一切說明了倫法多詞是邊緣族群的流行文化以及探戈的語言基礎。瞭解倫法多,並知道其常用的題材,將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了解探戈歌詞所要傳達的信息。 最後,以探戈中找到最常用的九十一個倫法多詞,將其譯為中文,期望研究結果將有助於華語圈同樣對於探戈愛好者,能夠更清楚的瞭解探戈歌詞,體會語言之美,或為有意著手研究俚語者提供有用的參考。

金融投機史:揭開貪婪時代九大金融泡沫

為了解決賽馬2串3意思的問題,作者愛德華‧錢思樂 這樣論述:

  三百年來,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人性   人性的瘋狂與貪婪,真的能在回首中頓悟嗎?      ◆◆解讀金融投機的首選之作◆◆   《紐約時報書評》《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盛讚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指定必讀書籍      投資,總在瘋狂與理性間徘徊……      本書以十七至二十世紀世界經濟強權的發展為藍圖,檢視金融投機熱潮的宏觀脈絡,兼敘現代的投機事件與社會現象。作者以史家之眼觀照金融投機事件,剖析經濟大國的投機風潮如何湧現,政客又是如何為了自身利益,反過來操弄投機狂熱,引群眾誤入險境、讓國家負傷累累。      只有放眼社會脈絡,才能透析投機行為   投機史不能單純視為經濟事件,而必

須包含社會歷史   以歷史學家之眼,縱觀三百年間九大金融投機事件──      ◎鬱金香狂熱:鬱金香剛出現的時候,被視為財富的象徵;到了17世紀初期,別具異國風情的鬱金香品種,價格開始水漲船高。1624年,一株「永遠的奧古斯都」可賣得1,200佛羅林,相當於購買一幢阿姆斯特丹房子的錢。      ◎倫敦股票經濟熱潮:1690年代的英國,從賣藥郎中、搬運工、紡織工、農民、水手到碼頭管理員,舉國上下都陷入投資狂潮。然而,這時候的股市,卻充滿騙徒──創業家為了謀取利益,成立一間間的詐欺公司,操縱股價……      ◎南海泡沫:在人潮洶湧的交易巷中,我們看見了科學家牛頓的身影──他持有價值7000英鎊

的南海股票。英國國王更是一馬當先搶購南海公司開放認購的股票。然而,讓泡泡不斷膨脹的力量,卻也是戳破泡泡的元兇……      ◎新興市場投資熱:投機者為了在新興市場獲利,要精確掌握泡沫的時機──努力哄抬股價,使出各式各樣的花招、製造一夕致富的故事、付錢請記者寫業配文,以誘騙民眾購買它們……      ◎英國鐵道狂熱:人們被鐵路迷得神魂顛倒,鐵路公司的股利高達10%(是當時利率的四倍)。三個月內,就有五十間新鐵路公司成立。甚至有公司組織「股票委員會」,專門監督股票炒作是否順利。但政府仍持一貫的自由放任態度。這輛高速行駛的鐵路投資列車,終將失速……      ◎美國鍍金時代投機狂潮:美國人拿自己的積

蓄開玩笑,好像他們沒什麼好失去般,此種「不畏失敗」的精神使得他們成為最墮落的賭徒……      ◎經濟大蕭條:為了得到立即的滿足,1920年代的消費者貪婪地揮霍,無線電收音機、電冰箱、汽車和服飾全可透過信用購買,股市毫無節制地成長。但一個過長的美夢,其唯一出路就是毀滅……      ◎垃圾債券狂熱:垃圾債券建立在風險與報酬極度不平衡的基礎上──債券購買者承擔風險,企業併購方卻享受豐碩獲利……      ◎日本泡沫經濟:在土地價格翻漲、政治人物大肆炒股、日幣走強的情況下,人們不斷被洗腦股市不會崩潰,企業大到不會倒。然而,泡泡終會破滅,一連串金融醜聞也接連曝光……      揭開金融泡沫,避開人性

陷阱──   傑出銀行家華伯格曾說:「不斷重演的慘痛歷史告訴我們,過度投機總是終結在嚴重的蕭條與貧困之中。」巴菲特也說:「他們正確觀察到市場經常處於效率,卻錯誤地假定市場永遠處於效率。而此兩者有著天壤之別。」在經濟自由本質與引起道德反感的投機操作之間,該如何拿捏界線?一再重演的金融投機事件,是人性理智的極致挑戰,也是效率市場的嚴峻考驗。其中挖掘不盡的題材,不僅是經濟學家爭論不休的焦點,更是你我需要嚴謹關注,以訓練自己精準判斷市場機會與風險。    媒體前瞻推薦   「書寫這類作品需要厚實的金融背景,並能穿插有趣的歷史軼事。有專業史學訓練,且曾任職於投資銀行的錢思樂,無疑完美地融合了兩者。」─

─Patrick Lane,《經濟學人》記者   「《金融投機史》中描述的事件(它們的本質從未改變),及人類總能讓經濟泡沫衝向巔峰的能力,是凱因斯的名言──『市場保持非理性的狀態,總比你能維持償付能力的時間還久』的最佳演繹!」──Mercenary Trader,《商業內幕》記者   「現代投資人必備的借鑑讀物!……即使對於金融史已有概念的讀者,也能在本書發現嶄新詮釋與資料。……錢思樂將重點事件與多層次、權威性地省思分析交織,寫成本書……用理性、清晰的敘事,為讀者開啟一場金融冒險。」──《柯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在投機行為猖獗、投資習慣啟人疑竇的時代,能讀到一

本著作──有洞見、能聚焦分析那些曾宰制社會的金融投機事件,令人非常開心!」──《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個別投資者如何微妙地陷入瘋狂群眾行為是個必須探討的課題──本書以出色的方式充分討論了。」──《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 作者簡介     愛德華‧錢思樂(Edward Chancellor)   財經、金融史作家。畢業於劍橋大學及牛津大學,主修歷史。曾於波士頓GMO資產管理公司擔任投資策略師。2007年榮得喬治波克新聞獎(George Polk Award),此獎為國際三大新聞獎項之一;2008年也被提名角逐財經新聞界的最

高榮譽──羅布獎(Gerald Loeb Awards)。目前是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發表文章無數。 譯者簡介     李祐寧   畢業於政治大學新聞系,旅居海外,目前從事專職翻譯工作。譯作包含《華爾街孤狼巴魯克:交易市場中戰勝人性的生存哲學》、《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送你一份禮》、《君子雜誌》等。   前 言 徘徊在理性與瘋狂之間──一位歷史學家的金融投機史觀 第1章 泡沫世界──金融投機溯源與鬱金香狂熱 第2章 交易巷內的投機事業──1690年代倫敦的股票經紀熱潮 第3章 南海泡沫──1720年英國的投機騙局 第4章 愚人金──1820年代的新興巿場投資

熱 第5章 富貴快車──1845年動搖國本的鐵道狂熱 第6章 強盜大亨──鍍金時代的投機群像 第7章 新時代的終結──1929年股災與其影響 第8章 牛仔資本主義──從布列頓森林協議到垃圾債券大王米爾肯 第9章 神風資本主義──1980年代日本的泡沫經濟 後 記 迴盪於自由與約束之間──欲經世濟民卻誤盡蒼生的經濟學家   前言 徘徊在理性與瘋狂之間 一位歷史學家的金融投機史觀   「我年輕時,人們叫我賭徒;隨著我操作的規模提高,人們叫我投機者;現在,我是他們口中的銀行家。但我所做的,一直是同一件事。」──英王愛德華七世的私人銀行家   在這個時代,「投機」這個話題已然掀起一股空前的

熱潮。外幣危機、股市泡沫與崩盤、金融衍生商品災難、科技創新等時下的財經新聞裡,大多有投機者隱伏其中。美國每天有數百萬名股票散戶參與股市交易。美國於1990年代的經濟榮景,大部分要歸因於大量湧入股市的資金。投資熱潮帶動新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促使舊企業間的購併,也讓企業與投資人願意將獲利用於投資及消費,刺激了經濟成長。經濟榮景的大泡泡在我們眼前吹起來,它的穩定性自然成為眾人的焦點。   投機的兩樣評價      關於投機,眾說紛紜。許多政治人物(包括幾位亞洲政治家)宣稱,全球經濟已成為投機者的俘虜。根據他們的看法,投機者就像寄生蟲,受到貪婪與恐懼的驅使,不斷創造金融危機,再從中獲利;他們是絕

對的個人主義者,更是欲望的奴隸,他們的勝利與挫敗,反映了大眾有限的智識。這些政治家認為,只有獵捕這頭嗜血的猛獸,國家的經濟才能穩妥。另一派(主要為西方經濟學家)則抱持著截然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在本質上,投機是一種無害行為,是資本主義得以順利運作的必要條件。根據此一觀點,投機者如同傳遞資訊的導管,藉由他們,通貨膨脹現象或颶風對咖啡生產的影響等資訊,得以順利地反映在價格上。如果沒有投機者,市場將瓶頸處處,金融危機也會更頻繁。此外,許多新技術(如網際網路)在創始之初,也非常依賴股市投機者的活動。這些經濟學家認為,抑制投機者將讓資本主義失去活力。   何謂投機?      儘管投機一詞總能引起永無止

境的激辯,它的定義卻依舊曖昧不明。到了18世紀晚期,此一詞彙終於有了定義,但內容仍極不精確。沃波爾(Horace Walpole) 在一封日期為1774年5月1日的信件中, 形容下議院議員兼銀行家柯布魯克(GeorgeColebrooke)為「投機行為的殉道者」。當時,柯布魯克企圖壟斷布織品染印所使用的明礬,卻不幸失敗破產。兩年後,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中表示,「有時……透過所謂的投機交易」,可以迅速累積財富。然而,亞當.斯密口中的「投機商人」,並非金融操盤者,反而更像是企業家:   (這些人)專門從事非屬常規、既有並為人

熟知的交易。今年,他從事玉米買賣,明年他又成了茶葉商。當他們預見某一交易出現不尋常的獲利機會,就進入市場;在預見該行業的獲利回歸正常水平後,又立刻抽身。   在亞當.斯密眼中,投機者隨時伺機追求短期獲利機會:他們的資金是流動的,而傳統商人的資金或多或少是固定的。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承繼了此一論點,他認為所謂的「企業」,是以「預測某一資產的畢生預期收益」為目標;相反地,「投機」則是「預測市場心理的活動」。   投機與投資      傳統上,投機的定義是從變動的市場價格中獲利的企圖。因此,為了預期的資本獲利而放棄現有收入,自然屬於投機行為。投機為主動,投資則屬被動。

根據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得(J. A. Schumpeter )的看法,「投機者與投資者的最大不同,在於他們對『交易』企圖的有無,像是從波動的證券價格中獲利的意圖。」      區隔投資與投機的界線是如此模糊,因而有人認為,投機就是失利的投資;而投資則是成功的投機。華爾街的幽默大師施韋德(Fred Schwed)就曾說,釐清投資與投機,就像在「對苦惱的青少年解釋愛情與激情的差異。他知道兩者不同,但差異如此細微,無助於解開他的困惑。」施韋德認為可以從立足點區分兩者:投資者的主要目的為保存資本;投機者則是增加財富。如他所說,「投機是努力讓小錢變大錢(或許不太成功);投資則是努力讓大錢不要變小(比較容

易成功)。」   投機與賭博      要區辨投機與賭博的定義,也有相似的困境。不智的投資稱為投機,粗劣的投機往往被說成賭博。美國金融家巴魯克(Bernard Baruch)曾在一次商業提案中使用了「賭博」一詞,因而被皮爾龐特.摩根(Pierpont Morgan)當面斥責。後來,巴魯克回憶道,「沒有任何一種投資是零風險、不帶任何賭博色彩。」投機與賭博在心理狀態上,幾乎無從分辨:兩者都是對財富的欲望,兩者都有成癮的高風險,兩者都常有欺騙行為,也都仰賴情緒控管才能成功。*   投機者與鍊金術士      儘管每個人對投機的定義不同, 卻都保有幾分原初的哲理;簡單說,投機就是在缺乏穩固的事實基

礎上思考或推論。根據17世紀的定義,投機者是「沉溺於秘密觀察或研究之人」。金融投機者與鍊金術士異曲同工;投機者不斷構思深奧的理論,企圖點紙成金,卻鮮少成功。† 有時,投資者也會尋求占星術或靈媒的幫助。直到今日,紐約還有個占星家基金(Astrologer’s Fund),保證「自然運勢水準的獲利」。      人面對未知,往往會訴諸占星或靈媒。我們稱金融不確定性為「風險」。經濟學家也從風險來區分賭博與投機:賭博是出於消遣而故意製造新風險;投機則因假設資本活動必然存在風險而為。‡ 換句話說,賭徒押注賽馬是創造風險;投機者購買股票,只是移轉既存的風險。一般認為投機的風險高於投資。證券分析師葛拉漢(B

enjamin Graham)認為,投資需要「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如此才能在未預期的不利狀況下保有本金價值。相較於花時間研究並推算潛在獲利的投資行為,資訊不完全或隨興的投資偏屬投機。葛拉漢更說,借錢買股也是投機。資本家面臨的風險幅度介於謹慎投資與輕率賭博之間。投機也落在此兩者間。   歷史學家的觀點      現代經濟學理論認為市場是有效率的(如股價總是能反映公司的內隱價值),投機者不過是企圖善用資金的理性經濟個體,投機史只是枯燥乏味的紀事。效率市場的世界,沒有衝動本能,沒有從眾行為,也沒有貪婪與恐懼,更沒有見風轉舵的投機者與非理性的投機泡沫。然而我認為,從古至今

的投機者活動,遠比經濟學家形容得更有意思、更多樣化且成果斐然。我的看法更近於大文豪狄更斯的朋友麥凱(Charles Mackay)的見解。他是《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的作者,是以文字記述鬱金香狂潮、密西西比陰謀和南海泡沫的第一人。麥凱認為,投機狂熱是社會偶然臣服於幻象與群眾狂熱的體現:「人,和動物一樣,總是集體陷入瘋狂,再一個接著一個,慢慢恢復理智。」   本書寫作焦點      對於投機狂熱的歷史記載,麥凱的文字極其珍貴。此刻的我認為,是時候來重新審視此議題了。但我無意創

作一部詳細的投機史,這樣的作品只會過於龐雜且重複,永遠也寫不完。我將寫作焦點轉為當時的經濟大國(從17世紀的荷蘭到1980年代的日本)如何出現投機風潮,偶而穿插今日的投機事件。我認為只有放眼社會脈絡,才能透析投機行為。因此,投機史不能單純視為經濟事件,而必須包含社會歷史。另外,由於規範市場運作的法令是由政府制定與執行,故而政治人物的行為與態度顯得格外重要。無數的例子顯示,許多政客為了自身利益,反過來刺激投機狂熱。* 此外,我希望能保留幾分麥凱的熱誠,讓讀者體會「(投機)這個主題所引發的興趣,許多小說家望塵莫及……因為看到致富機會而陷入瘋狂、理智瞬間全失的一群人,拒絕相信眼前不過是虛假幻象,有如

追逐引人誤入險境的鬼火。眼前這幅景象,怎麼會枯燥乏味或毫無意義?」   神風資本主義1980年代日本的泡沫經濟對日本這樣一個由國家主導的經濟體系來說,投機行為就像是與政府作對。投機的本質就是短視近利,尋求最大獲利,然而日本體制宣稱自己為長期主義者,相較於利益,更關注其他層面,如扶植重點產業等。儘管如此,1980年代時,投機風潮依舊蔓延到日本。它的影響深遠,以致在投機潮消退的五年後,日本經濟體系依舊殘破不堪。地產狂熱日本泡沫經濟的起點與重點為地產狂熱。在日本人心中,土地具有特殊意義。對於一個剛從封建奴役制度解放出來的社會而言,土地也代表著地位。日本地產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還有一個:由鼓勵「長

期投資」官員所制定的懲罰性資本利得稅,短期買賣的獲利須繳150%的稅金。財務省抑制土地買賣與製造一個低流動性不動產市場的做法,等於刺激土地投機。部分西方評論家甚至認為高房價其實是日本政府的秘密政策,迫使人民只能儲蓄,從而將這些存款投注在產業設備中。在1956至1986年間,土地價格翻漲五十倍,物價卻只上漲一倍。在此期間,僅有1974年出現地價下跌。日本銀行深信地價不可能再次下跌,決定以土地取代現金流量,做為貸款擔保。1980年代末期,銀行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增加,其中尤以小型公司最為常見。上漲的地價成為推動信貸體系的主力。1987年12月初,來自世界各地中央銀行的代表齊聚在瑞士的巴塞爾,參加國際清

算銀行會議,為銀行資本設立新的國際標準。日本代表在大會上取得一個重大讓步。在日本那錯綜複雜的交叉持股體系下,日本銀行手中握有許多其他公司的股票。大會同意可將一定比例的股票獲利視為日本銀行的資本。根據巴塞爾協議,日本銀行增加信貸(即製造錢)的能力,取決於東京交易所內的股價。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銀行增加房地產貸款,土地與股票(日本公司的價值極度依賴房產價值)的價值將會升高,而上升的股價又將增加銀行交叉持股的價值,讓他們的資本額增長,從而允許銀行進行更多貸款業務。在全世界的中央銀行家認可下,一個循環性的協議誕生了,只要股價持續升高,信貸就能繼續擴張。這是泡沫經濟的致命缺陷。

當代城市空間遊牧者 - 創意市集的公共地誌

為了解決賽馬2串3意思的問題,作者趙珮華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遊牧者」作為創意市集在城市中的隱喻,透過遊牧的流動概念來檢視創意市集投射的公共實踐,探討創意市集所傳遞城市空間與族群文化的連結狀態,試圖從創意市集開創多元且開放的公共空間樣態作為激發當代城市人的公共空間意識。本研究的進行主要分為四個階段:一、 文獻回顧:因目前創意市集相關的學術性研究並不多,固本研究收集的主要來源以報章、雜誌、網路資訊、宣傳文宣等為主要的基礎資料,並藉由國外相關市集的文獻提供國內起步尚處於不足的狀態參考。二、 理論探討:相關理論的探討是為豐富城市空間「公共性」的內涵,本研究衍生五個與公共性相關觀點與價值的理論,藉用非永久且動態的「非地方」、多元並存的「差異地點」

、轉換時過渡範圍的「臨界空間」、「巴赫汀的嘉年華」色彩、抽離化的「遊戲」理論,作為本研究討論公共性的內容與啟發。三、 田野調查:本研究透過參與各地方創意市集的經驗,閱讀創意市集在不同地方空間的差異性,並獲得創意市集在社會現象與文化意義、消費與非正式經濟、時間性、空間四個面向的特質為初步定論。四、 地誌描繪:以公共性的相關理論閱讀牯嶺街與西門紅樓的創意市集,透過不同創意市集鑲嵌於城市空間的公共實踐,傳達出創意市集多樣描繪的公共地誌。 透過研究結果發現,創意市集與城市空間的公共性交織,是與地方上原本市民自發性聚集的活動有密切關聯,而最主要的意義是為公共空間帶來彈性切換的使用價值,同時也呼

應創意市集多元多樣的公共樣態。創意市集的公共地誌傳達相對於傳統觀念「中心結構」的思維,並帶離我們一般消費空間中人與商品平行的線性關係,挑戰人在空間中流動的複雜交會;創意市集的販售不再只是建立在買賣商品上,而是建構在公共空間情感交流的互動網絡中,這也是構成創意市集重要的文化特徵。本研究探討的「公共性」內涵是回應了當代城市空間多元跨領域的趨勢,以各種「異質」的關係詮釋人與人、人與空間、空間與產業等接觸與碰撞的交會,將以往討論的公共性價值再以一種跳脫僵化的概念書寫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