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見不平網路通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回流中文碩士班 羅克洲所指導 洪茂發的 《水滸傳》中的俠義精神研究 (2011),提出路見不平網路通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水滸傳、俠義精神。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路見不平網路通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水滸傳》中的俠義精神研究

為了解決路見不平網路通報的問題,作者洪茂發 這樣論述:

摘 要 《水滸傳》名列中國四大奇書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長篇俠義小說。書中描述一群好漢聚嘯山林,替天行道的俠義故事。書中的主要人物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等令人振奮的一面;也有殘酷冷血、濫殺無辜等令人膽寒的的一面。成書以來一直爭議不斷,正反面的評價呈現兩極化,自古以來就有「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的說法,對青少年的影響很大。 「俠」是中國特有的文化,「俠義精神」更是透過文學的傳播,影響每一代的中國人。《水滸傳》中的俠繼承先秦以來「俠」的傳統,但由於時代背景的影響,江湖義氣正逐漸取代傳統的俠義精神,在強調兄弟義氣的作用之下,為公理正義無私付出的俠義精神漸漸消失,反而兄弟間自以為是義氣

的情義相挺卻成為主流,青少年不但容易受同儕、媒體的影響流於盲從,更可能因此氾濫失控,危害社會。有鑑於江湖義氣對血氣方剛的青少年影響至鉅,如何讓青少年對「俠義精神」有正確的認識,避免受書中狹隘「江湖義氣」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水滸傳》中「俠義精神」的內涵是值得探討的。本研究希冀能從「俠」的正向面來探討《水滸傳》中的俠義精神,歸納提出適切於現今台灣社會的「俠義精神」內涵。以做為青少年讀者及教育工作者的借鏡與參考。 本論文共分四章,包括緒論、「俠」、「義」觀念的源流與發展、《水滸傳》中的俠義精神解讀、結論等四章。第一章 緒論:說明本論文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與範圍限制,並從專書、學位論文

、期刊論文等相關研究,探討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二章 「俠」、「義」觀念的源流與發展:自古以來各家對「俠」的定義都不盡相同,本論文研究「俠義精神」,偏重在「俠」的利他性,從利他性來定義「俠」、「義」及「俠義精神」的涵義,從儒、墨的學說及史料中的記載可以瞭解「俠」的發展淵源,而「俠義精神」則是透過俠文學的發展與傳播影響中華文化。 第三章 《水滸傳》中的俠義精神解讀:探討《水滸傳》成書的歷史背景,分析文本中幾位主要人物的「俠義」形象:從人物的性格、表現的手法、俠義事蹟,並對照其他學者的看法與見解,加以解析,以瞭解人物的出身、個性和價值觀等不同,在行俠仗義時的作法與想法,將「俠義精神」與「江湖義氣

」區別出來,從不同的面象與事蹟來分析其行為的優劣,以歸納、比較出《水滸傳》俠義精神的特質、意涵及其可貴與可取之處。第四章 結論:為歸納與綜合比較《水滸傳》中的俠所表現出的言行舉止是否真合乎「俠義精神」,利用價值澄清的方式,試圖對「俠義精神」有更明確的定義,並解析「俠義精神」的可貴與可取之處,以做為教育工作者的參考及為青少年讀者建立正確「俠義精神」之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