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國主義 法西斯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軍國主義 法西斯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OlgaTokarczuk寫的 怪誕故事集 和林房雄的 大東亞戰爭肯定論:來自敗戰者的申辯與吶喊(全新修訂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塊文化 和八旗文化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陳翠蓮所指導 彭琳淞的 日治時期台灣人兵役制度與戰爭動員 (2020),提出軍國主義 法西斯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日治、兵役、軍事動員、台灣人日本兵、戰爭。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學系所 李君山所指導 陳弘逸的 中國對日本「1935、1936年危機論」的報導與反應 (2018),提出因為有 1935、1936年危機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戰爭、抗戰宣傳、大戰預言的重點而找出了 軍國主義 法西斯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軍國主義 法西斯,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怪誕故事集

為了解決軍國主義 法西斯的問題,作者OlgaTokarczuk 這樣論述:

反戰爭,返自然,窺裂隙   我總認為作家沒有所謂傳記,要瞭解一個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讀他們的書。 ――2018年諾貝爾獎,奧爾嘉.朵卡萩,作家自介     日常即怪誕,怪誕即真實     朵卡萩的文字總有一種如夢似幻的質地。你會想,倘若佛洛伊德寫小說,大抵就是這個風格。一口氣讀畢,有如歷經一場華麗而瘋狂的夢。然而,朵卡萩身為文學大家,筆鋒卻兼寫巨觀和微觀。本書收錄作品〈綠孩兒〉中,她藉所謂世界中心的醫生,對比與自然共生的孩童,娓娓道來人類面對自然的傲慢與無知,並批判爭戰無足輕重,有如茶壺裡的風暴。〈人類假期日曆〉則壯大世界觀,創造一個似真非真的全球信仰,並依照其唯一聖人的死而復生、再死再

生,規定出全人類的休憩、敬拜與工作日。最終,當故事走到高潮,關於這個信仰最大的祕密將被揭露。接著,她的筆鋒一轉,改談日常裂縫與歪曲。那是在她提出前你難以看見、提出後則難以忽略的細節惡魔。〈醃漬物〉述說啃老族在母親死後找到她遺留下的醃漬食品,並一一享用,卻從不問這些食物是母親懷著關愛留給他――還是惡意?〈車縫線〉中喪妻的老人發現身邊一切在妻子死後瞬間變樣,自己彷彿被時間和全世界拋下。但或許,只是他不想太快前進,仍想留在過往。     現實世界的神話國度,超脫類型的文學奇想     無論篇幅長短,世界觀是小或大,唯一相同的是開放結局。這是她給讀者的善意空白,讓思緒能夠迴盪再三。因為文學從來不給句號

,而是問號,是一種開拓新思路的意圖。朵卡萩的每一篇故事都是一種叩問,她要看書的人用心接招,因作品不是印刷成冊就結束,而是必須在讀者腦中才得以完成。   本書特色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嘉.朵卡萩繼《雲遊者》後,又一波蘭文直譯繁中作品。   10個怪誕短篇,10個現實與超現實間的縫隙。   各界推薦     釜山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翁智琦教授――專文導讀   作家 陳育萱、作家 鄭順聰、作家 蔣亞妮、藝評人、策展人 謝佩霓――推薦

日治時期台灣人兵役制度與戰爭動員

為了解決軍國主義 法西斯的問題,作者彭琳淞 這樣論述:

摘要「十五年戰爭」(1931-1945),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對外軍事擴張的極致,台灣人亦捲入其中,人員之多,傷亡之大,前所未有。走上戰場的這些台灣人又被稱為「台灣人日本兵」。做為一個殖民地人民,台灣人究竟如何捲入這場戰爭?台灣人日本兵又是如何經歷戰火下的生與死?本論文試圖從「兵役制度」與「戰爭動員」兩大主題,來掌握台灣人日本兵是如何捲入「十五年戰爭」。在既有研究基礎上,做為2021年完成的論文,本論文致力於解析「兵役」制度下的統治者思維,及其如何隨著外在環境因素,也就是戰爭的推展而有所調整,進而解釋日治台灣人治兵役制度的展開;同時,本文論也致力於解析,戰爭動員表象下交織綿密的動員系統及其運作

機制,進而掌握這大規模軍事動員的發展。「民度論」的提出,「多重交織複式動員機制」的解析,正是本文在既有研究基礎上,擺脫「浮面」討論,將既有研究所做的分析重整成一個較大且完整的論述架構,並指出過去研究未被論及的面向。其次,兵役制度與戰爭動員的實際運作,就是走上征途的實際境遇。因此,本論文接著也運用大量台灣人日本兵的口述與傳記資料,結合史料,充分掌握不同類型台灣人日本兵從踏上征途至復員返鄉的真實又差異的際遇。由於這場戰爭,尤其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戰場延伸甚廣,因而出現了不同的征途經驗或戰火考驗。「時間」與「空間」的指出,正是本文在觀察實際戰爭動員與戰爭發展而提出的討論視角;不只在「走上征途」,而且

在「復員返鄉」上,「時間」與「空間」視角都可解釋台灣人日本兵不同戰場處境與生命際遇。一位行動者,其行動意義必須放置於時空脈絡下來掌握;同時,行動者一方面會被動受到外在環境的制約,行動者另一方面也存在主觀詮釋與行動自主的可能性;歷史的發展便是在行動者與外在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前進。正因如此,本論文在進入相關討論前,都先致力於將歷史脈絡,尤其是國際情勢發展,做適度的釐清,以利後續論述的深化。

大東亞戰爭肯定論:來自敗戰者的申辯與吶喊(全新修訂版)

為了解決軍國主義 法西斯的問題,作者林房雄 這樣論述:

◎日本戰後右翼經典——《大東亞戰爭肯定論》——全新修訂版◎ 「本書是無與倫比的歷史傑作,行文風格充滿詩意。 像這樣的史書,是我最近從未得見的。 它真正鮮活地捕捉到了日本與日本人的生命。」 ──三島由紀夫 面對戰勝國史觀的壓迫, 日本人為肯定自己而建立的大東亞戰爭史觀,能夠說服我們嗎? 中文世界又該如何理解,來自敗戰者的申辯與吶喊? ======================   █林房雄認為:「《大東亞戰爭肯定論》不是為了合理化日本至今所走的腳步。   只是為了抵抗『歷史偽造』與『全面否定、醜化民族精神』而書寫。」   關於大東亞戰爭,台灣長久以來習慣在「日本逐步侵略中國」的框

架下來理解,但是這只不過是歷史的其中一個面相而已。林房雄認為,大東亞戰爭是日本明治維新現代化進程的結果,它並不是一場單獨的戰爭,而是一場「持續百年的漫長戰爭」中的一部分——林房雄稱其為「東亞百年戰爭」。   這場「東亞百年戰爭」起自於幕末,終於大東亞戰爭,其核心是日本為「抵抗西方列強入侵亞洲」而發起的反擊戰爭。   面對西力東漸,日本奮起反抗,選擇開國、展開明治維新,卻依然不被列強重視,幕末時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始終無法修改;為了鞏固朝鮮、增加國防戰略縱深以抵禦列強,日本悍然出擊,在日清戰爭與日俄戰爭以小搏大,卻沒有獲得實際利益;面對列強持續在亞洲的壓迫,日本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的概念,發動日

中戰爭、進攻南洋,破壞了列強建立的殖民地結構,但代價卻是背負所有侵略東亞的戰爭罪行,日本的民族精神更被醜化。   在這場日本被迫發動的「東亞百年戰爭」中,從日清戰爭、日俄戰爭、兼併朝鮮、到滿洲事變、日中戰爭、進攻南洋,日本就算曾在戰爭中取勝,卻不是最後的贏家,歐美列強在東亞的壓力依然巨大。看似逐步進展的「帝國主義侵略」,不過只是「受挫的出擊」,導致日本一步步走向悲壯命運的結局。   本書寫作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戰敗的同時,也喪失了國家意識,隨著大日本帝國的崩潰,其所擁有的一切都被認為是壞事。因戰敗而進行的「一億總懺悔」使得明治維新到戰爭結束為止的歷史都受到強烈反省、批判,因此導

致日本被迫接受來自美國、蘇聯、中共立場的二戰史觀。因此,林房雄在1960年代即主張:日本應建立屬於自己的「大東亞戰爭史觀」。   林房雄認為大東亞戰爭並非全然是負面的,其背後隱藏的意義十分深遠,因此才要「肯定」這場戰爭。如果將其論述放回戰後1960年代的時空背景,他對於「大東亞戰爭」的「肯定」,存在著以日本自身主體為出發點,屏除外國「進步」思想、建立專屬日本的戰前史觀的意義;而這也是來自明治時代的老人,對當時「戰中派」中年與「敗戰世代」青年的反擊。   重要的是,林房雄讓日本有肯定「惡」的勇氣——肯定了「過去的惡」,才能繼續向前。我們也可以藉由這個「肯定」,從另一個視角了解日本。因此,林房

雄真正想「肯定」的,不只是「大東亞戰爭」,而是「日本」這個國家。也難怪三島由紀夫會發出由衷的喟嘆:「本書是無與倫比的歷史傑作,行文風格充滿詩意。它真正鮮活地捕捉到了日本與日本人的生命!」   ======================   █日本如何一步步走向屬於「日本的」悲壯命運?   關於大東亞戰爭,你必須要瞭解「東亞百年戰爭」的始末   ◎第一步「改變」:面對「西力東漸」,日本為「攘夷」而「開國」   日本在幕末與西方列強的衝突裡,薩摩、長州兩藩雖然在薩英戰爭與馬關戰爭中敗北,卻展現出超乎西方預料的強烈抵抗,使得列強明白不可能以武力占領日本,無法像對待亞洲其他國一樣直接將日本殖民

地化,只好退而採取漸進的策略。   而當年「思考的日本人」們知道,以覬覦日本這點來說,英國與法國都是一樣的「夷狄」。把內亂抑制在最小程度,不給他們可趁之機至為重要。為了「攘夷」必得「開國」,開國」就是儲備未來實力的手段,於此同時,也拉開了「東亞百年戰爭」的序幕。   ◎第二步「擴張」:面對持續且強烈的國際壓力,終於在明治維新後展開反擊   明治維新是基於「奮力抵抗英法的謀略與壓力」這份自覺與方針達成的。而在明治維新之後持續的「東亞百年戰爭」,其全部過程不能單純以日本經過維新後「便開始進行對外擴張」來理解——來自「歐美列強」的壓力,才是觸發明治維新這個「複雜的變革」的主因,且沒有因為明治維新

成功而消解。   至於那些一連串所謂「對外擴張」的事件,都是在強烈的「國際壓力」當中所發生的,儘管日本人拼命地反擊,這份壓迫卻逐年增大、然後組織化,最終引發了大東亞戰爭這場敗而無悔、屬於日本的悲壯命運的戰爭。   ◎第三步「敗戰」:大東亞戰爭vs.太平洋戰爭,與美國的正面對決以失敗告終   美國的亞洲政策是建立在「把太平洋變成白人的海洋」的「白色太平洋」構想上。日俄戰爭之後,美國便視日本為太平洋上的假想敵,花了將近三十年布局,一步步稱霸太平洋。相對的,日本則是一直走在抵抗歐美列強侵略亞洲、建立「亞洲人的亞洲」,名為「大東亞共榮圈」的道路上。不過,由於一戰時加入協約國獲得巨大利益,大正時期的

日本靠著與英美調和、加入西方列強的路線,享受了一小段繁榮與「大正自由主義」時光。   但是日中戰爭爆發後,美國對蔣介石政權的援助使日本的輿論開始將其視為敵對國家,認為「不打敗美、英就無法使蔣介石屈服」的意見逐漸擴大。然而,美國的開戰意圖先發制人,在做好充足的戰爭準備之後,美國大膽實施石油禁運,將日本逼入絕境。日本被迫吃下誘餌,發動了珍珠港事變。美國的「白色太平洋」與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於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正面對決。美國將這場戰爭稱為「太平洋戰爭」,日本則稱為「大東亞戰爭」。   ◎第四步「預測」:東亞百年戰爭的大旗在戰後將傳承給中國   日本發起的「東亞百年戰爭」結束後,許多國家因日本的戰

敗而獨立、加入聯合國。只是獨立並不等於解放與繁榮,那些新興國家是所謂的「低開發國家」,自身也有許多困難;在新興諸國中最大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說亞洲、非洲新興獨立國家的人氣與希望,都集中在這個新帝國,當時的中國也自認是這些新興國家的「希望之星」。為此,中國越來越強調反美主義,同時必須展開反蘇聯鬥爭,這就是「中共的悲壯使命」。   作者認為,今天的中國面對西方國家進入亞洲的態度,恰似戰前的日本帝國。對抗西方勢力入侵亞洲的「東亞百年戰爭」的大旗,無預期地從日本手中傳給了戰後新崛起的中國。如果未來在東方要發生戰爭,主角已經不會是日本帝國,而是中共帝國。現在以及未來近期的日本,在任何一點上都沒有

成為戰爭主要動力的條件與實力。  

中國對日本「1935、1936年危機論」的報導與反應

為了解決軍國主義 法西斯的問題,作者陳弘逸 這樣論述:

  1935、1936年危機論的核心為軍備議題與殖民地糾紛,源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預言,而大戰預言,則須追溯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美、日於遠東的紛爭,此情勢的發展,使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傳聞開始被報刊廣泛討論。隨著穩定世界和平的體系建立,暫緩了世界對戰爭的恐懼。然而,列強之間矛盾的累積,從1918年到1930年代演變成難分難解的局面,再加上經濟恐慌爆發,日本侵華行動升級,衍生出一系列的國際問題,讓當時的輿論趨勢偏向列強勢必在1935、1936年間爆發戰爭,使大眾再度興起對大戰預言的談論,與此同時,危機論也成為大戰預言中最有力的論據。  除此之外,危機論也是1930年代日本陸海軍競合關係之

下,用以反抗政黨政治所形成的輿論,同時也是中國報刊作為觀察日本政情以及探討藉由大戰解決中國問題的開端,儘管到了1937年所謂的1935、1936年危機論正式失效,但世人對於世界大戰的恐懼並未因此減少,反而更強化大戰爆發的必然性,此時報刊隨著輿論的發展,也開始談論「持久戰」與「苦撐待變」的戰略構想。  然而,1935、1936年危機論為目前學界鮮少被提及的議題,但該危機論卻在1930年代被報刊廣泛宣傳,並且在大戰預言流傳期間,使危機論從不具權威且發散的傳聞,透過不同事件與各時期的局勢變化,不斷結合時事,累積、重整、重述,最終演變成具體的理論,因此,本文主旨為探討1935、1936年危機論的發展過

程,以及危機論宣傳期間中國報刊輿論的轉變,主要藉由報紙、雜誌、時人著作與日記,來釐清何謂1935、1936年危機論,以及危機論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預言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