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護目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醫療護目鏡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目川文化編輯部,顏嘉成,利曉文,王一雅,王暐棱寫的 「防疫特攻隊」套組:《病毒特攻隊》、《嘴巴裡的戰爭》、《勇闖流感異世界》(加贈特攻提把箱+奈米銀離子抗菌液+3M護目鏡+防疫神器) 和胖鳥的 這裡沒有英雄:急診室醫師的COVID-19一線戰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護目鏡醫療 - 奇摩拍賣也說明:[貓吃魚]邁紐斯醫用護目鏡醫療隔離防護眼鏡 ... @EVC@化學安全護目鏡_工作眼罩_醫療護目鏡_防護 ... 現貨)DIY 輕便防疫全臉面罩防疫護目鏡防護面罩醫療人員.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目川文化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和聯經所出版 。

國防醫學院 牙醫科學研究所 黃仁勇所指導 許紘耀的 COVID-19疫情對牙醫診所病人就醫態度的影響 (2021),提出醫療護目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冠肺炎、疫苗、感控、就醫態度。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醫學大學 牙醫學系碩士班 陳立昇、鄭信忠所指導 張晏茹的 新冠肺炎疫情對於牙科從業人員感染管制認知、態度及行為的影響 (2020),提出因為有 新冠肺炎、牙醫、感染管制的重點而找出了 醫療護目鏡的解答。

最後網站疫重情深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 或貧困弱勢——病毒侵人不分對象,大愛助人也無差別待遇。面罩、護目鏡 1135471 個防護隔離衣帽 228342914 防疫手套 11413509 雙 【附錄二)守護臺灣物資統計:醫療.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醫療護目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防疫特攻隊」套組:《病毒特攻隊》、《嘴巴裡的戰爭》、《勇闖流感異世界》(加贈特攻提把箱+奈米銀離子抗菌液+3M護目鏡+防疫神器)

為了解決醫療護目鏡的問題,作者目川文化編輯部,顏嘉成,利曉文,王一雅,王暐棱 這樣論述:

  【衛教小尖兵01:病毒特攻隊】   新冠病毒疫情來勢洶洶,原本不戴口罩的人改變了觀念,人們見面打招呼開始避免身體的接觸,防疫專家更一再強調民眾勤洗手的貫徹執行。在此之前,面對流感、腸病毒等層出不窮的各種病毒,孩子們的衛生習慣養成,早已成為家長和老師每日的功課。而了解病毒、養成好習慣固然重要,孩子最強健的免疫力是來自父母的陪伴,和保持快樂開朗。誠摯邀請您帶孩子一起打擊病毒!   點點、兔寶和小狐狸是好朋友,常常一起出門去玩。   有一天,三人又一起出門玩耍。   「奇怪,今天是星期六,為什麼外面都沒人啊?」兔寶好奇地問。   點點說:「聽說最近有一種很恐怖的病毒,讓很多人都生病了。」

  兔寶及小狐狸異口同聲地說:「真的太恐怖了,我們還是趕快回家吧!」   【衛教小尖兵02:嘴巴裡的戰爭】   不喜歡刷牙,會怎麼樣?特攻隊要大戰蛀牙菌,全力保衛口腔健康!牙齒是陪伴我們一生的重要器官,若沒有從小養成正確的刷牙方式、使用牙線的習慣,以及口腔保健觀念,孩子便容易發展出不健康的飲食傾向,從而衍生出其他健康問題。藉由書中角色蛀牙的困境作為借鏡,帶給孩子反思成長的機會。此外,我們也希望能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了解到醫療協助對牙齒保健的重要,成為不再害怕牙齒檢查,充滿自信的口腔衛教小尖兵。   悠閒的午後,點點和好朋友們在享用下午茶。   平常最喜歡甜食的棉花糖卻一口都沒吃,還托著腮幫

子滿臉痛苦。   點點好奇地問:「棉花糖,你怎麼看起來愁眉苦臉的?」   棉花糖回答:「我的牙齒好痛,痛得都吃不下東西了。」   「我知道,你可能是蛀牙了!」小狐狸說。   【衛教小尖兵03:勇闖流感異世界】   每年秋冬盛行的流感,傳染力和毒性相當強,是大家最熟悉的傳染病之一。流感盛行期間如果孩子出現發燒、咳嗽、疲倦等感冒症狀時,總令父母們十分憂心;到底流感跟一般感冒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及治療?施打流感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本書會教我們戰勝流感的方法,以及正確的預防知識,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守護健康!   今天是個好天氣,點點卻只能待在家裡。   好朋友棉花糖竟然從粉紅色變成綠色的

西瓜糖。   他們的頭好熱,身體好重,肚子好痛,走都走不動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讓我們一起勇闖流感異世界,一探究竟吧!   【特攻提把箱】   用途:收納、短途旅行、出國出差旅遊必備。   材質:ABS+PC材質 / 滌綸   尺寸:34 x 28 x 16 cm(*商品皆為人工實際測量,會有0.5~3 cm的誤差值實屬正常,依實際產品為主)   ☉ 內有拉鍊暗袋,收納好整理、好攜帶。   ☉ 外殼採用ABS材質,防水、防撞,堅固耐用。   ☉ 背面設有固定帶,可放在大型旅行箱的拉桿上。   【奈米銀離子抗菌液】   用途:長效抗菌。   主成份:Aqua (水)、Nano Ag+(奈

米銀離子)   容量:30ml   使用方式:噴灑前,請距離環境或物品至少40CM,銀離子液體呈淡黃色,不建議使用於白色或淺色物品,以免染色,使用前請注意。   保存方式:請置於陰涼與高處,避免高溫變質或誤食。   注意事項:   1. 為達最佳效果,開瓶後無須稀釋。   2. 本產品通過SGS檢驗,但仍建議勿直接對人體使用,且不可食用。使用前可輕搖避免沉澱。   3. 孩童使用時請由家長陪同。   【3M護目鏡】   用途: 防飛沫、防噴濺、防灰塵,阻隔眼睛直接與外部空氣接觸。   材質: PC鏡片   尺寸:17 x 15.5 cm   ☉ 重量輕,戴起來更舒適。   ☉ 安全PC鏡片,

耐刮耐衝擊。   ☉ 可抗大部分的有害UV(   【防疫神器】   用途:避免雙手接觸日常公用設施.減少病菌接觸及附著。   材質:ABS+海綿   尺寸:11.5 x 2.5 x 3 cm   ☉ 小巧體積,不佔空間,方便隨身攜帶。   ☉ 內部海綿處可多次添加消毒酒精、消毒水。   ☉ 代替手指,按電梯按鈕、開門把、開抽屜等。 套書特色   ☉ 童趣衛教故事書×安心實用特攻包,健健康康沒煩惱!   ☉ 用故事、圖畫帶孩子一起對抗病毒,落實正確洗手、戴口罩、居家照護的觀念。   ☉ 透過童趣的繪本故事,引導孩子認識牙齒,培養正確的口腔保健知識。   ☉ 充滿童趣的畫風,傳遞重要的保健知

識,提升孩子的健康管理能力!   ☉ 流感、感冒大不同!和特攻隊一起勇闖異世界,正確學習如何預防流感!   從可愛的角色和奇幻的劇情,到深入淺出的醫學衛教知識,【衛教小尖兵】系列是家長陪伴孩子一起學習預防醫學的好幫手。書中角色們無論生病與否,都勇敢面對問題,能成為孩子進步的榜樣;我們也希望孩子開心閱讀繪本之餘,慢慢養成自主管理的能力。願每個孩子都可以身強體壯而且快樂開朗,長大後甚至可以成為第一防線的醫護人員,照顧需要照顧的人!讓我們帶領孩子一同翻開書籍,學會保護自己的健康吧!

醫療護目鏡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救命東西,不要害怕被罵「怕死」
生命維護是自己的責任

#美沃奇 #工業安全 #工具防具

本集使用:
【Milwaukee美沃奇】
工程透氣安全帽(大LOGO)–Type 1 Class C
工程安全帽(大logo)–Type 1 Class E
高性能工程反光背心(黃)
工程反光背心(橘)
3pk N95帶閥防塵軟墊口罩
發泡式耳塞(獨立包/100對)
腕式工具防落安全繩5LB
綠色防護手套(II)-L
防衝擊手套-L
羊皮手套-L
高性能透明減震安全眼鏡
高性能偏光減震安全眼鏡
高性能透明安全眼鏡(有框)
高性能有色安全眼鏡(有框)
透明安全玻璃(半框)
有色安全玻璃(半框)

特別感謝:洋娃娃女孩-蘇小立(IG:sulittleli)、重機女孩-喬安(IG:a098268253555)

➡️訂閱我們 ➡️ https://pse.is/Q26YB
【超認真少年IG】https://www.instagram.com/imseriou
【超認真少年FB】https://www.facebook.com/Imseriou
【工業技術交流平台】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mseriou

【熱門影片】
「空壓機」-基礎示範教學,原來每個家裡都要買一台空壓機 How to use Air compressor
https://youtu.be/Wghd4LpM6DE
沒有切不斷的金屬 [電]等離子切割基礎教學plasma cutter
https://youtu.be/DkMWxk3LTzo
五金行連女兒都賣?台灣五金行攻略 Taiwan Hardware Store
https://youtu.be/_Y0jLEeENp8
氬焊教學-5分鐘教五彩魚鱗焊 TIG Welding Tips and Techniques
https://youtu.be/fSFLGxh6AUw
1台車床抵6間工廠 車床基礎介紹 傳統車床 CNC 自動化整合 Taiwan lathe history (traditional lathe , CNC, DMG MORI )
https://youtu.be/60u4TepzKlo

COVID-19疫情對牙醫診所病人就醫態度的影響

為了解決醫療護目鏡的問題,作者許紘耀 這樣論述:

前言:自2019年12月起中國湖北武漢市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群聚起,此疫情隨後迅速在中國其他省市與世界各地擴散。結至2022年初全球累積確診病例達4億5千萬人,死亡人數近6百萬人;而寶島台灣自難免於被波及到這病毒的毒害,累積確診人數近2萬人,而死亡人數也累積到8百多人。雖然新冠肺炎對台灣的影響遠低於世界其他國家,但是對各行各業也造成莫大的衝擊,人民的生活作息型態也被迫改變;當今,牙科在台灣的發展、健保的實施下,大部分民眾已經習慣會規律的到牙科做口腔檢查,以便能早期的發現問題,早期治療;但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打斷了此規律;所以,本研究想探討牙科病患在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之下,面對到牙科診所治療牙

齒的態度影響為何?方法:本研究使用Google表單設計問卷內容後製作成QR CODE碼,分別在三家牙醫診所從109年9月1日開始到12月31日為止,讓前來就診的病人或陪同人員透過手機掃碼、填寫問卷、上傳回覆。收集表單後用描述性統計,使用Microsoft office軟體來呈現結果。結果:本次收集有效問卷總共400份。從回覆的問卷中可以清楚的知道會來牙科的民眾以女性居多(63%),而且有80%的民眾已經打過新冠肺炎疫苗;雖然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不敢去牙科治療(57%),而且大多民眾(73%)會擔心打完疫苗後會有不良反應,可是有77%的民眾認為接種完疫苗,才會安心來診所,所以從疫苗開放接種後,治療的

重心又重新回到牙齒的例行檢查(57%);在政府防疫政策下,民眾出門一律配戴口罩外,66%的民眾出門會再帶酒精或消毒液,對於會接觸到的物品或接觸完物品後的雙手進行消毒。在就醫時,有91%的民眾會在意牙醫師是否有戴口罩、44%的民眾會在意牙醫師是否有戴護目鏡或面罩;84%的民眾會在意跟診助理是否有戴口罩,但是在牙醫師、跟診助理是否有穿隔離衣就沒那麼重視了。在疫情肆虐的壓力之下,78%的民眾會在意看診前,牙科椅是否有消毒過;而且想儘快的把療程結束77%。結論:在本研究中可以發現,新冠肺炎的疫情,確實影響了病人來牙科就診的態度。本問卷是在台灣疫情爆發一年九個月後才調查,而且是敢到診所就醫或陪診的民眾;

而這些民眾的回覆中還是有53%的人在疫情剛爆發時除非牙痛才會來牙科診所就醫;而且本問卷中,來診所就醫的民眾中平均有41%的人距離上次看牙超過六個月以上。由此可推斷應該有更高比例的民眾,在疫情剛爆發的當下,不敢到牙科診所治療。雖然平均有74%的民眾會擔心打完疫苗身體會有不良反應,但是,平均77%的民眾卻覺得有打疫苗去看診才會安心;再者,87%的民眾還是喜歡在住家附近看診,以方便就醫為主。本問卷的回覆裡面,有平均80%的民眾已經打了新冠肺炎疫苗。代表絕大部分的民眾還是打了疫苗之後才敢來牙科治療牙齒。66%的民眾出門會隨身攜帶酒精或消毒液,13%的民眾還會戴上護目鏡或面罩出門,少數5%的民眾甚至出門

會戴手套避免接觸任何東西。診所的選擇,還是以就醫方便的方式為主(平均41%),並不會跨區去外縣市治療。疫情爆發之後,所有的牙醫診所都會再加強診所內的感染控制;而有78%的民眾會在意看診前,治療椅有無先消毒過。有91%的民眾會在意牙醫師有無戴口罩,44%的民眾會在意牙醫師有無戴護目鏡或面罩,39%的民眾會在意牙醫師有無穿隔離衣;84%的民眾會在意跟診助理有無戴口罩,38%的民眾會在意跟診助理有無戴護目鏡或面罩,33%的民眾會在意跟診助理有無穿隔離衣;比起對牙醫師,對跟診助理的防護要求是比較低的。其實民眾擔心的是,牙醫師一天下來看了那麼多的病人,會不會無意間看過得新冠肺炎的人,然後再傳染給他(她)

呢?在疫情肆虐的壓力下,雖然已經有疫苗可打,而且越來越普及,但是77%的民眾還是希望能儘快把治療完成,不再需要踏進牙科診所,面臨被傳染的風險。關鍵字:新冠肺炎、疫苗、感控、就醫態度

這裡沒有英雄:急診室醫師的COVID-19一線戰記

為了解決醫療護目鏡的問題,作者胖鳥 這樣論述:

這是一首急診之詩,一曲醫療前線醫師之歌。 他們憤怒、憂傷、焦躁,卻始終緊握希望的螢光, 在無數次絕望中,浴火重生。 暴起的疫情是猛獸,它無形、無體、無心,而人要面對的,是它徹底的無情。 在醫療現場,沒有神與英雄,只有與死亡對抗的人。   胖鳥:   我是一個無用之人、小螺絲釘,最後還可能倒臥在病毒的無孔不入之中。我愛哭,怕事、懦弱。我只想用一個底層醫師的平凡視角,記錄下這段狂風暴雨中,一小段又一小段,專屬於臺灣醫護,以及那些與我有緣、擦身而過的病人們,那些吉光片羽。   這本書的所有文字,來自一位醫療前線急診科醫師的心。   當疫情襲來,醫生這個職業擋在第一線,承受的壓力、面對的風險、目

睹與經歷的一切,讓急診科醫師胖鳥醫師不由得問道:「什麼時候,助人救人,成了一種禍?」而她書寫,以底層醫師的平凡視角,記錄了2021年COVID-19疫情暴起期間,那些專屬於臺灣醫護的吉光片羽。   2020年,臺灣以控制COVID-19疫情得宜而驕傲。一切看來如此平靜,國外的疫苗研發、死亡人數多寡似乎逐漸與我們無關。我們像置身現代烏托邦,而誰也沒料到,烏托邦衰頹得如此迅速。2021年4月20日,爆發華航機師案;5月11日,臺灣正式進入社區感染階段;12日,防疫警戒升至第二級;19日,防疫警戒升至第三級。   本土感染病例日日增多,病毒不只在雙北大量複製,它還搭飛機、搭車南下北上、跨越中央山

脈,與所有人錯肩而過。停課了、分流上班了、沒班可上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兩點的記者會再開,醫療體系很快要超負荷。   甚囂塵土的謠言與猜疑,還有動搖的人心,一切只彰顯著一件事:人實在太弱小了。   我們如此弱小,因而期望在這個大疫年代有英雄,最好一句話就讓病毒消失;我們也期望在死神敲門的時候有特效藥,最好一針藥到病除。責任沉重地導倒向醫護人員,我們期待他們能像傳說裡的英雄一樣,不眠不休、不知疲勞地拯救世人。然而,駐守急診室的胖鳥醫師說:「醫療現場裡,沒有英雄。」   她筆下場景切換快速的急診室裡,在驚人的高壓處境、緊迫的氛圍中,沒有誰是英雄、沒有人想當什麼英雄,所有人都是重要戰將──正

因人脆弱、正因我們在病毒面前能力如此有限,所以我們強大。   我們強大,是為了要保護每一個心愛的人。   胖鳥醫師像我們,會害怕、崩潰、哭泣、絕望,柔軟而堅強;會自我質疑、自我責備,會陷入深深的絕望。   她的心和我們一樣,守護著所愛、盼望著希望。   在這個沒有英雄的戰場裡,我們可以透過這本書,和站在急診室裡的胖鳥醫生,以及所有堅守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一起,在黑夜中,緊緊守護著微微顫動、飄忽不定的螢光。 各界推薦   田知學(急診醫師)   呂立(臺大醫院小兒胸腔加護醫學科醫師)   林靜儀(立法委員)   阿潑(文字工作者)   馬漢平(雙和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主任)   陳建仁(

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   ──感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胖鳥   貨真價實的急診科醫師。雖然每天起床也對三商(情商、智商、逆境商數)皆無的自己敢選這行很是震驚,但目前還沒有辭職的打算。   想法古怪,行事大多靠直覺;少年時曾拿過不少重要文學獎項,但已不再能提當年勇。   唯願在奔騰變動的世界裡,以一枝筆,寫下我所愛的人,我所不願忘記的事,以及希望傳達給愈多人愈好的廣闊與勇氣。   前言   序章 我是一個無用之人 風雨欲來 兩個世代,跨越十七年的烽火 不一樣的春節 天要塌了 吹哨人死在了路上 我很想抱抱那隻跳跳虎 還有好多的遺憾,還有好多未完成的事 愈

是危險,就愈是要站直了 平行世界裡的淚水 暗潮 請別封院 什麼時候會完結? 美麗的泡泡 我喝水吼,會有點澀澀的 疫情將襲急診知 噩夢之始 「我們對面病房關了,我今天不回家。」 在一線上,我們並不孤單 不能不打的疫苗 一線戰場 那家人確診了 寂靜的臺北城 如果我犧牲了怎麼辦? 最恐懼的時刻 我痛恨自己的渺小 三級警戒 一路好走,沒有疼痛 這裡,不是逞英雄的地方 準備戶外插管! 我覺得我死定了 醫生,妳/你覺得呢? 我心目中的真英雄 一點五公尺的思念 我只想變得跟你們一樣勇敢 在戰壕裡瀕臨昏厥 小天使 援軍到底在哪裡? 希望這輩子,我們都不要再看到這樣子的急診 先生,爸爸這個,是新冠肺炎 一點也不

快樂的快樂缺氧 戴護目鏡時,你不能哭 妳為什麼坐在這裡? 一點寬容,一點體諒,一點愛 連顧死人的職業也不安全了 OHCA!OHCA請準備! 唯一還有一點價值的事 只有你們的燈是亮著的 生殺予奪的滋味 困在自己的心靈裡面 你有要跟他說說話嗎? 無名的女孩 暴雨來襲 我受不了啦!我受不了啦! 沒有盡頭的試煉 誰都有可能是病毒的下一個受害者 他身上有刀! 身在其中的人,身在其外的人 同理心 我害怕太多的人性 有口難辯的結局 一線的戰士們 鴻毛與泰山 充滿希望的世界盡頭   後記   前言   感謝翻開這本書的你。   考量到你可能從未認識過我,而這本書前折口的個人簡介也寫得半吞半吐,因此在這

裡先做個自我介紹。(也就是幫自己偷偷拉個好感度的時機。也可能反效果。不過,這就是最真實的我。)   我的父親與親姊都是醫師,我也是。   與他們不同,我並不是兢兢業業、朝五晚九、傳統風骨的醫師類型。我的思想如脫韁野馬,不按牌理出牌,並且多少對體制與監督有些漠不關心。   因此,當我從座落臺北的某間醫學大學(在此匿名,以免危害校譽),以吊車尾的名次與剛剛好達標的出席率過關之後,老爸與老姊都鬆了口氣,不再揮動欲把我趕出宗祠的掃把。   但別擔心,如果你我真的有緣在醫院相見,請記得,我當年是連續以「best intern」(最佳實習醫師)與「best PGY」(最佳一般科醫師)身分,從實習期

結業的。   怎麼達成的呢?   全靠我莽撞的運氣,以及一批對我非常嚴格的老師。   這些人,堪稱術德兼備。   你在醫學會議、論文以及新聞上,可能已經看過好多次這些醫界骨幹。他們也會多次出現在這本書裡。   結束實習,就來到醫師重要的命運交叉道—選科的時候。   還是醫學生的時候,我曾經在小組討論課上,遇見一位時為急診科主任的馬漢平醫師。當時我對他描述的急診對病人的宏觀全局、急診科醫師的衝鋒陷陣心生嚮往,夢想的種子也就此於心中萌發。遇見馬老師時,我才大三,從那時起直到選科,歷經整整六年,而我始終沒有遺忘走急診的夢想。我只怕自己不夠格,不足以在一線血鬥死神。   後來,不知道哪個

好前輩半哄半騙地跟我說:「唉呀來急診啦,急診都不需要念書啊!」   結果,我進急診的第一天,就在師父一陣狗血淋頭的痛罵中,明白了那個不具名的前輩,肯定只是想把我騙進急診室打工。   急診是個瘋狂、充滿變數、永遠在嘗試新鮮玩意兒的行業。   考驗生理時鐘,考驗臨機應變,考驗智商與情商。   而且,急診常是團體作戰模式;這對非常不擅長經營人際關係的我,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   頭兩年,我時常想當逃兵,卻無法抗拒急診的吸引力。例如:每道血流如注的傷口被縫起來的時候;每個謎案被迅速破解的時候;看到中毒病人因為選對解藥瞬間好起來的時候;學到一項新奇技藝的時候。   雖然常常脫去白袍準備回家時

,我都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但是,還是有那麼一些些、很少很少的瞬間,我會感覺自己的存在,好像讓世界,好了這麼一點點。   於是,我就好像還能再撐個一兩天。   如果世界照常,我想我會在風平浪靜中,慢慢的、調適好自己,一直走到結業,一直到成為一個稱職的主治醫師。   然而,就在我的訓練堪堪走到一半時,瘟疫爆發了。   ……這本書裡的故事,為了顧全隱私、不去揭人傷疤,時序、性別與年齡,皆做了改動。出場的角色們,也會以代號處理,但容我保證,這些故事就在你我身邊,真實上演。   之所以寫下這本書,是因為想在歷史洪流之中,記錄下這宛若浩劫的日子。   唯有被人遺忘,才是真正的失去希望。   

我不想忘記犧牲的人、流下的血、擦不完的汗,與也許一輩子都止不住的淚,也想告訴大家,當你們喊著「醫護加油」的時候,我們相應做出了哪些努力。   (節錄)

新冠肺炎疫情對於牙科從業人員感染管制認知、態度及行為的影響

為了解決醫療護目鏡的問題,作者張晏茹 這樣論述:

前言:臺灣的牙科感染管制實施,始於美國愛滋病牙科感染事件,發展於2003年SARS在臺灣的大爆發,過去SARS疫情的衝擊,讓我們意識到感染管制的重要性,並隨之大幅改善了當時牙科人員的感染管制認知、態度與行為[1, 2]。2019年十二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並在全球造成大規模的傳播,對於經常產生飛沫(droplet)和氣溶膠(aerosol)的牙科醫療環境,新冠病毒無疑使牙科變成極具感染風險的場域,而新冠疫情的爆發,是否如同當年SARS對於臺灣感染管制的影響,讓牙科從業人員的感管認知、態度及行為發生改變?影響其改變的因子又有哪些?為本研究想要探討的目標,並希望藉此提供今後感染管制實施上可供參考

的依據。方法:本研究使用紙本問卷方式進行調查與分析,使用比例式隨機抽樣法抽取全臺牙科醫療院所之樣本,共計抽出400家牙科機構,分別在新冠疫情前(2018年)與疫情爆發後(2020年)各進行一次問卷發放,每家機構隨機指派一名牙醫師與牙醫助理進行問卷填寫,回收問卷後使用sas分析軟體分析問卷資料,所有題目做初步描述性統計,再進一步進行卡方檢定,檢定疫情前與疫情後資料是否有產生改變,接著使用羅吉斯迴歸分析,分析影響牙科從業人員實施感管措施的影響因子為何,並比較疫情前後影響因子是否有產生改變。結果:疫情後問卷共回收牙醫師251份,牙醫助理227份,回收率分別為63%與57%。疫情前後牙醫師在配戴髮帽、

防護目鏡或面罩、工作檯面消毒、診療檯面保持淨空、愛滋病知識正確率等項目具有顯著改變(卡方檢定);牙醫助理在配戴髮帽、防護目鏡或面罩、工作檯面消毒、愛滋病知識正確率、擔心感染肺結核等項目具有顯著改變(卡方檢定);牙醫師與牙醫助理對於新冠病毒消毒知識正確率在六成左右,新冠病毒相關知識正確率則有超過八成五,對於新冠疫情皆有非常高的擔心率(超過九成)。疫情後影響牙醫師配戴髮帽與否的因子為:機構類型、使用化學檢測進行滅菌確效、診療台隔間配置、接種疫苗、新冠肺炎之牙科訊息來源、配戴防護目鏡或面罩;疫情後影響牙醫師戴防護目鏡或面罩的因子為:性別、印模材處理、診療愛滋病人經歷、配戴髮帽、穿著防護服。結論:在本

研究中可以發現,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確實對於牙科從業人員的感染管制認知、態度與行為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尤其在髮帽與防護目鏡或面罩的配戴以及環境消毒方面有著顯著的提升,這些項目的提升與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但考量到研究調查時期臺灣的疫情比起全球是相對輕微的,以及前後問卷調查時隔兩年,期間政府對於牙科感染管制政策的推行可能也會造成感管措施的改善,牙科人員對於感染管制認知、態度及行為的改變,有多少程度是受疫情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去驗證。關鍵字:新冠肺炎、牙醫、感染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