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棒品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國立體育大學 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 鄭世忠所指導 周德倫的 我國棒球運動專案計畫執行效益及未來發展策略之研究 (2019),提出鋁棒品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棒球、發展、運動產業、政策、投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 王建興所指導 薛智文的 以全球運動媒體複合體觀點論 臺灣冰球轉播效益 (2017),提出因為有 網路平臺轉播、觀賞行為、利害關係人的重點而找出了 鋁棒品牌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鋁棒品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國棒球運動專案計畫執行效益及未來發展策略之研究

為了解決鋁棒品牌的問題,作者周德倫 這樣論述:

中華民國行政院體育委員會自99至106年兩階段棒球專案計畫「振興棒球運動總計畫」與「強棒計畫」以建構國內棒球運動健全發展環境。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以次級資料分析、並採結構式訪談蒐集參與棒球專案計畫之16位受訪者之見解,再結合研究者承辦棒球專案計畫之實務經驗,針對兩階段計畫中7項議題之36項子議題之推動效益、所產生的影響及對未來推動之建議,進行整理、分析及討論後,其中「基層棒球運動發展」9項子議題有3項已達效益,6項未達效益;「社會甲組棒球發展」4項子議題有1項已達效益,3項未達效益;「職業棒球運動發展」7項子議題有4項已達效益,3項未達效益;「國家隊選訓賽輔獎」6項子議題有2項已達效益,4項

未達效益;「棒球運動產業發展」4子議題有1項已達效益,3項未達效益;「軟硬體建設與投資」4項子議題有1項已達效益,3項未達效益及「經費之編列與運用」2項子議題均已達效益,也發現上述效益對國內棒球運動發展也各自產生正面及負面之影響。整體而言,政府未來仍應提出更完善之推動策略,透過各級棒球推動單位與企業投入更多資源,在政府及民間通力合作下,使我國棒球運動整體發展環境更健全。

以全球運動媒體複合體觀點論 臺灣冰球轉播效益

為了解決鋁棒品牌的問題,作者薛智文 這樣論述:

在資本主義的發展下,運動與媒體已為彼此的利益開發出相互增值的利基市場,運動所提供的價值內容成為媒體營運商的主要收入來源和強勢宣傳工具(Bolotny & Bourg, 2006),而從職業運動的三大主要收入來源(轉播權利金、廣告贊助與票房收入)更可看出媒體對於運動產業的重要性及其影響力(王建興、黃國軒,2015)。在臺灣,賽事在賽季中有常態性電視轉播的只有中華職棒,其餘賽事多為任務性質或是藉由其他平臺轉播,而冰上曲棍球轉播也是屬於任務性質的,且僅在網路平臺上轉播。經搜尋相關理論架構,De Moragas et al. (2003)所提出的全球運動媒體複合體觀點(Global Media-Sp

ort Complex)為全球運動媒體運作模式的縮影,此觀點主要建立在轉播單位、運動組織(賽會本身)、贊助商三方加上公共關係(球迷)等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所建構之交互關係,適合用於探討賽會轉播中各方的利益關係。是故,本研究採用全球運動媒體複合體觀點,並以2017 IIHF U18世界冰球錦標賽第三級A組賽事為個案,探析臺灣冰上曲棍球賽事之轉播之效益與現況分析。主要結果摘錄如下:(一) 運動組織與轉播組織皆希望可以透過轉播推廣冰上曲棍球運動;(二)賽會中各方利害關係如下:指導單位提供補助款給運動組織舉辦賽會,運動組織藉由舉辦賽事倡導體育政策並提高指導單位與商業單位能見度,商業單

位提供贊助給運動組織舉辦賽會,運動組織支付製播費用給轉播單位進行轉播,而球迷因此可觀賞轉播;(三)運動組織與轉播組織間的利害關係與原觀點不同,在原觀點中皆由轉播組織支付轉播權利金給運動組織,然而此賽會則是由運動組織付費給轉播組織進行製播;(四)政府的介入為本研究的新發現,政府為指導單位,其為提供補助款給運動組織舉辦賽會,並以增加國際能見度與推廣運動為主要目標。研究者希冀藉由析論個案賽事瞭解相關利害關係人之參與效益,促使臺灣冰上曲棍球成為常態性質的轉播項目,讓對於冰球運動有興趣的球迷可以更容易的找到觀賞管道,藉以維持球迷對冰上曲棍球的熱情,以促進冰球運動在臺灣更加蓬勃發展。在臺灣冰上曲棍球屬於小

眾運動,本研究之發現亦可供作其他運動參考,使得臺灣的運動產業可以透過轉播創造出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