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勝單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阿勝單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向田邦子寫的 回憶‧撲克牌 和林衡道邱秀堂的 戀戀台灣風情:走過日治時期的這些人那些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阿勝單車出租行 - 公司資料庫也說明:阿勝單車 出租行的財政部財稅資料. 財稅營業項目, 財稅營業項目說明. 運動及娛樂用品租賃, 包括體育器材、健身器材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麥田 和賽尚圖文所出版 。

世新大學 傳播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洪光宗所指導 張志明的 台灣花東「自行車騎旅」觀光旅遊創業規劃之研究─以X德旅行社為例 (2015),提出阿勝單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整合行銷、陸客自由行、民宿、單車騎行、自行車、花東。

最後網站10 月手機銷售Top 20 ! 這些手機賣超多! - ePrice則補充:... 汽車與機車 · 單車綜合 · 投資理財 · 生活綜合 ... 想到上是滿月後,品牌銷量較上月成長43%,銷售額則成長近5成,成績更勝去年的iPhone 12;傑昇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阿勝單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回憶‧撲克牌

為了解決阿勝單車的問題,作者向田邦子 這樣論述:

 收錄直木獎得獎作  銷售超過2,000,000冊 人與人的關係就好像一場撲克牌遊戲, 歡笑裡往往暗湧著謊言…… 在寫下《回憶‧撲克牌》的時候,我試圖潛入過去的記憶裡,像是將一張牌塞進一疊撲克牌的縫隙中。──向田邦子 日本著名作家水上勉專文解說   ▌內容簡介 13篇最引人低迴的家庭故事  13面窺探複雜人性的「向田窗」 參加屬下婚禮卻帶著異樣心結的丈夫、喜歡偷看高中男生上體育課的主婦、因為不如妹妹八面玲瓏而自卑的中年女子、不小心傷到兒子而遭全家排擠的母親……從父母、子女、夫妻,到手足間,最平凡的家庭日常裡,往往有最緊張的關係,與最壓抑的靈魂故事。向田邦子筆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一言以

蔽之,而是欲言又止、欲說還休。文藝評論家尾崎秀樹如此評價《回憶‧撲克牌》:「作者筆下的畫面,透露出看似平凡生活中的男女內心的深淵。」 本書收錄向田邦子榮獲日本直木獎的名作〈水獺〉、〈狗屋〉與〈花的名字〉等十三篇小說,每篇以素有「向田窗」之美稱的獨到角度描繪,宛若推開一扇扇朝向人心內在風景的窗戶,而故事中一道道家庭劇的浮光掠影,也召喚著讀者最私密的人生經驗…… ▌撲克牌如人生 ♠ 黑桃象徵佩劍,致敬婚姻中忍不住舉起菜刀的時刻 宅次站了起來。一邊攀著紙門一邊往廚房走去,等到回過神來,手上已經握著菜刀。他不知道想刺的究竟是自己的心臟,還是厚子高聳如橘子的胸部呢?「還不錯嘛!」厚子的聲音說。「都能

抓住菜刀了呀,再加點油就行了!」語氣顯得明朗,兩顆如西瓜子左右分離的黑色小眼睛跳躍著。 ──〈水獺〉 ♣ 梅花象徵老百姓,外遇並不總是要追尋光鮮亮麗 富子也開始變得多話了。臉部和身體的表情也豐富了起來,彷彿一天比一天更有自信了。或許是因為這個緣故,庄治變得很容易疲倦。…… ……原以為可以安然地躺在巨大的年糕上面,一定神,才發現年糕已經變成了光滑柔亮的裸體模特兒。 ──〈緩坡〉 ♥ 紅心象徵愛情,但愛情是一汪學海無涯 她看見在擦著手的妹妹從盡頭走來,和丈夫擦身而過時,彼此交錯的那邊肩膀微低了一下,眼光帶著笑意。好像在說:「我先回座位了。」也像是說:「姊夫也真是的。」甚至也可解讀為沒有發出聲音

的笑聲。從背後無法看到丈夫的眼睛,但妹妹的那種眼神是阿麻永遠都學不會的。 ──〈男眉〉 ♦ 方塊代表金錢,真正重要的是想用金錢交換什麼 阿勝深情地看著達子的眼睛說:「魚富開業至今已經是第三代了,將店後面的兩間房子打掉,應該有不小的建地。假如蓋成公寓,光是靠租金也能生活了。考慮到商店街的魚店受到來自超級市場的衝擊,未來恐怕沒有什麼發展。我倒是想開間小店也不錯,你覺得咖啡廳好,還是小酒館好呢?」用過壽喜燒火鍋,也吃完了餐後的西瓜,阿勝仍沒有起身告辭的意思。 ──〈狗屋〉 ▌各方好評 將生與死穿插在日常生活之中,透過我稱為是「向田窗」的窗戶觀察人生,詳實地寫出人間百態。──日本著名作家水上勉

這是一部修剪去日常場景,巧妙描繪出人心黑暗、軟弱和骯髒的傑作。──日本讀者zanzan1205(Booklog) 無處不在的普通人,與無處不在的普通事物,竟能如此壓迫人的內心。──日本讀者sagami246(Booklog) ▌向田邦子的文學遺產 被譽為「大和民族的張愛玲」,向田邦子在逝世後的四十年間,仍然廣受大眾讀者、學者專家,乃至於出版社、影視產業的喜愛。文學館等為她舉辦展覽,大學為她設立「向田邦子文庫展示室」,電視台每年依據她的原作或劇本推出年度大戲,出版社甚至為她設立名為「向田邦子獎」的電視劇本獎。 向田邦子豐碩的創作生涯,以及對於日常生活的深刻體會,持續啟發日本國內外的知名創作者

,包括作家朱天文、導演侯孝賢、是枝裕和等人,讓我們不斷看見即便是日常生活的細微瑣事,只要加以抽絲剝繭,以藝術的方式加以呈現,也能發現其中難以忘懷的幽微記憶、傷感,以及生命力。 ▌延伸閱讀:向田邦子作品一覽 女人的食指 父親的道歉信 向田邦子的情書 回憶‧撲克牌 男時女時 宛如阿修羅

阿勝單車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加LINE🔍店家資訊不漏接▶https://goo.gl/aUBhqD
觀光熱點的老司機玩法!九份金瓜石是國際級的觀光熱點,這次對九份熟到爆的夢多桑,據說他工作和私底下去九份超過20次,要帶九份菜鳥阿翔將瑞芳、九份和金瓜石一次玩透透!揪出旅遊書上沒介紹的好料、打卡熱點、和還沒曝光的祕境。播出日期:2017/10/19
店家資訊:https://goo.gl/A18kjF

★訂閱《食尚玩家》➔http://bit.ly/2aH381Q
每週一至週四晚間10點 TVBS歡樂台(42)首播
隔日中午 YouTube官方頻道/TVBS官網回播
●完整內容立馬看▶http://bit.ly/2gaWX4r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fX2IUg

台灣花東「自行車騎旅」觀光旅遊創業規劃之研究─以X德旅行社為例

為了解決阿勝單車的問題,作者張志明 這樣論述:

本研究立基於研究者本人為了將個人部份資金從製造業移轉至其他行業起始,其中更以服務業特别是人口衆多的陸客旅遊事業為未來投資轉移的重大目標。 研究者於社交場合及人脈群體中結識台灣觀光局上海辦事處主任、華航總經理、台灣民宿協會各縣市理事長及民宿業者、全國旅遊公會理事長、阿勝單車、山海戀自行車公司等自行車教練導遊。這些人脈關係奠定了研究者的靈感,整合出一種全新的套裝旅遊模式,為新形態的旅遊業務創造出有利的條件跟機會。基於個人對於創業的見解,機會是首要的泉源,機會可以來自模仿、發明、創新甚或創造需求,然而良好的機會則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研究者個人認為創業成功的有利機會必須具備三大條件:一、關鍵技術:核

心技術、核心團體、或核心人物。二、關聯性:人脈、資源整合的關聯性。三、資金:資金來源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其中以自有資金為最好的基礎。當這三大條件水到渠成時,創業的絶佳機會自然來臨並可以事半而功倍。有鑒於目前國內的旅遊市場,目前尚未有「機+民宿+自行車騎行」的陸客自由行套裝旅遊,然而研究者本人具備航空業者、民宿業者、旅遊業者及自行車騎行專業教練導遊團隊的人脈基礎,加上足夠的自有資金以及在內地23年累積的關聯客戶群,自然而然的構思出一套整合性戰略意即將聯合華航、花東特色民宿及自行車教練團,組合成為陸客自由行旅客客制10-15人小團之「機+民宿+自行車騎行」的套裝行程。X德旅行社將以小型旅行社為開始,

定位在招攬大陸居民自由行旅客赴台旅遊為主,在口碑行銷贏得消費者信心後,再慢慢擴大發展。持續發展策略將分為三階段漸進式經營:第一階段將與國內旅行社遊覽車公司、民宿業者、自行車教練團合作共同分工分利;第二階段將擁有自己專用的改造遊覽車團隊及自行車教練團;第三階段將會在台灣花東擁有自主的並以「自行車騎行」為主題的特色民宿。 最終達成一條龍式的服務,讓服務內容與品質能夠完全達到企業既定的目標水准。本論文以(X德旅行社)為例,預期整合航空公司、台灣特色名宿、單車騎行俱樂部及花東自然景觀生態提供旅客一種差異化,有別於一般旅遊的慢活生態騎行之旅,而以負責任的態度與回饋行為來保護生態與文化資源並兼顧旅遊、保育

與地方發展,期能共創多方共贏的局面,以創新旅遊模式先驅者的立場,撰寫此論文。

戀戀台灣風情:走過日治時期的這些人那些事

為了解決阿勝單車的問題,作者林衡道邱秀堂 這樣論述:

  《戀戀台灣風情》共一百二十二篇小故事,透過這些故事,您將能想像、建構出台灣早期的完整風情、民俗風貌。   全書分成「遙想台灣:城市‧風貌」、「懷念台灣:食俗‧風情」、「描繪台灣:生活‧風俗」、「紀錄台灣:歷史‧名人‧趣聞」等四大主題,包括人物軼事、宗教信仰、山水風物、政經民俗、古蹟諺語等。每篇不脫台灣風土史事,卻比一般寫鄉土歷史者視野來得開闊,因為內容、景物遠涉中國大陸與日本的采風,其中,亦有以古托今的隱喩,是研究近代台灣歷史的重要輔佐史料。   林衡道教授生前卻很謙虛的說:「談不上是史料,只是個人時光隧道的回憶小品文而已。」   話雖是如此,假如不是近代名門出身,不是橫跨清治、日治

兩時期的台灣首富板橋林家之後,絕不會有如此豐富的生活經驗與閱歷。林教授得天獨厚,上承先世餘蔭,自己又飽讀中外經史典籍,尤其博聞強記的本領,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因此可以肯定的說,只有古蹟仙林衡道教授才能真實展現日據時代到經濟奇蹟這段歷史中的「台灣風情」,讓人戀戀不已。   書末收錄關於「古蹟仙」林衡道教授其人其事。 名人推薦   研究歷史的人,生命永遠不會褪色,它會在時間的長流裡璀璨發光。介紹台灣人文歷史地理的這本佳構,也終於有了成為顯學的一天。懷念林老,也為他慶賀得到邱秀堂這樣的傳人。──張香華(國際桂冠詩人) 秀堂妙筆生花,能將父親口中的舊台灣城市風情、飲食文化、文學、生活習俗、娛樂、

宗教、諺語、名人趣聞,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及活潑的用詞,融會貫通,整理出這本「戀戀台灣風情」,而且又補上多篇創作文稿,畫龍點睛,豐富了書的內容,穿越時空地傳達了林衡道教授的精神,不愧是青出於藍。──林蕙瑛(林衡道教授長千金、東吳大學心理系教授、諮商婚姻諮商師)   林老師足跡所至之處,能馬上將所見的古蹟文物與歷史文獻互相映照,因此別人研究台灣史是平面的,但林老師的講述是立體的,有實際的古城牆、古寺廟、古宅第,甚至古墓可以印證,讓人感受深刻。──李乾朗(傳統建築專家、台藝大客座教授)   邱秀堂是一個很奇特的女子,她的工作,橫跨了古蹟的研究與調查到老夫子動漫的推廣活動,性質各異,但她都能將它們整

合在一起,而且每次都做得有聲有色!──陳牧雨(水墨畫家、吳三連文藝獎得主)   林衡道以衣著儉樸的台灣史蹟活字典著稱,經常帶著媒體記者與青年學生們,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聽他指著一堆危頹的磚瓦廢墟,敘述曾經的風華絕代、冠蓋雲集;對著古厝或寺廟的燕尾飛簷或馬鞍屋脊,陳設、匾額,細數每個掌故緣由。──葉毓蘭(中央警察大學副教授)   翻閱這些書稿,看著看著,彷彿回到史蹟會營隊,跟隨林教授那雙「牛伯伯大皮鞋」,一會兒走進大正十年的台北街頭,一會兒瞧瞧台灣泉州人的剪刀符 ……。──汪詠黛(專欄作家) 作者簡介 邱秀堂   台灣文史專欄作家、美食評審。   曾擔任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編纂、中華文

化總會機要秘書、中國文化大學觀光系教師、台灣公共電視籌備委員會編撰。   現任職老夫子哈媒體(股)公司董事長、老夫子漫畫總編輯。   1998年榮獲中國文藝協會(台灣)頒發「文藝獎章」。   出版作品   《台灣詩薈─作者簡介考輯》、《鯤海粹編》、《 台灣風情》   《鄭成功全傳─大事年表》、《台灣北部碑文集成》、《老夫子珍藏亮相》等。   最新著作:《老夫子香港采風 1香港道地私房景點遊》、《老夫子香港采風2 精采香港逍遙遊》 林衡道教授   林衡道教授民國四年(1915年─1997年)生於日本東京雜司谷,父林熊祥,母陳師桓。滿月後返即回福州,八歲離開福州到台灣並入樺山小學,十二

歲至日本求學,畢業於仙台市帝國大學法文學部,經濟學科,是板橋「林本源」長房後裔。   林衡道教授在淡江大學、東吳大學、真理大學、藝術學院任教,父子先後任職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推動台灣文獻史蹟之調查、編修、出版不遺餘力,成果甚為豐碩,並傳為美談。     林教授生前足跡遍及台灣,踏勘各地古蹟並整理出版《臺灣史蹟採訪》多冊及有關台灣歷史民俗等書籍,  如《台灣史蹟源流》、《台灣一百位名人傳》 、《鯤島探源》、《台灣民俗論集》、《台灣勝蹟採訪冊》 等。 文 學、詩歌、小說創 作以《絲綢的手帕》、《前夜》 著稱。   人皆稱先生為「古蹟仙」、「臺灣活字典」、「台灣史蹟百科」。   19

94年獲行政院文化獎。 推薦序 戀戀台灣風情「古蹟仙」          張香華 古蹟仙的美好年代                林蕙瑛 傳承台灣最美的風情              李乾朗 古蹟仙與邱秀堂師生情            陳牧雨 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古蹟仙      葉毓蘭 林花謝了春紅                    汪詠黛 老夫子王澤向古蹟仙致敬             王 澤 師生之誼寫下的美好回憶          林嘉澍 序 文 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古蹟仙         邱秀堂 因緣際會生風情 (1996年版序文)  邱秀堂 遙想台灣:城市‧風

貌 001台北曾經是海洋 002台北公會堂 003台北的地標 004細說「市長官邸」 005台北的聲音 006紅磚的街道 007天橋下的皮鞋匠 008台北帝國大學二三事 009大正十年台北街頭好熱鬧 010新高堂日治台灣最大書店 011板橋林本源堂堂店號 012北投溫泉泡澡樂園 013瀰漫芬芳味的朝陽街 014西門紅樓 015西風吹在永樂町 016菊元首創不二價 017日本女人阿勝與八勝園旅館 018古蹟與文學 019善導寺的由來 020善光寺緣起 021臨濟寺由來 022在台北的日本佛寺 023台灣神社空留兩對獅子 024台北南菜園歡迎光臨 025北宜交通今昔 026日據時期的飛機旅行 02

7女人如廁大不便 028無聲電影時代有看頭 029永樂座走入歷史的戲院 030臺北「大正丁」的今昔 031鐵路大飯店完全英國氣派 032木造車廂大有情調 033昔日草山今日陽明山 034「小劍潭」古碑今何在 035三山善社和福州山 036龍山國小怪談 037車籠埔與吳家墓園 懷念台灣:食俗‧風情 038光復前的台北酒樓和菜館 039光復當初臺北的菜館 040福州廚梅師,抓得住台北仕紳的胃 041鴨子上得了桌面上不了檯面 042蔡培火東京開餐廳 043中華軒的福州肉鬆響叮噹 044台北的西餐拓荒史 045中秋月餅 046中秋的節回憶 047在來米蒸籠留香 048霞海城隍廟口小吃好滋味 049豬

腳麵線補運改運 050豆腐乳的故事 051蒜頭與甲午戰爭 052日人買「酒方」送菸酒牌照 053「搓圓仔湯」洋涇_日語 054教會與婦女的現代化 055「刀自」的由來 056 祝牛生日快樂 057竹篙的民俗 描繪台灣:生活‧風俗 058板橋林家娶親場面大 059超級大戶挑女婿 060台灣人的官迷 061台灣泉州人流傳剪刀符 062羅漢腳‧聘金‧童養媳 063觀音佛祖探源 064瑤池金母在台灣 065灶神信仰今昔談 066拈香拜佛築塔藏經 067七月十五義民廟賽豬公 068鼠與民俗 069石碑、棒球、小學生 070台北府城與安山岩 071日治時期的環保措施 072那一年我搭內台連絡船 073輕

便鐵路駛台車 074福州航路海上去來 075日據時期台灣有三多 076走紅台灣的日本諺語 077台灣人怕「四」和「九」的數字 078諺語教育一代傳一代 079福州話與閩南話 080番婆庄這一地名 081平埔族的課館與釆田福地 082日本皇族遊台灣 083日本風俗在台灣 084日本人殉情風吹不到台灣 085日人求財拜狐狸 086臺灣名山方丈的遊學地───湧泉寺 087從東和禪寺說起 088三十三番觀音拜一回 089船隻以丸命名為敬神 紀錄台灣:歷史‧名人‧趣聞 090日治時期台灣的琉球人 091台籍日本兵的悲哀 092高砂義勇隊九死一生 093金門的歷史 094中山堂:二二八另類政府 095二

二八紀念館和紀念碑 096甘谷街的革命因緣 097東沙島觀光前途看好 098鴨母王朱一貴 099蔣渭水與政治運動 100訪問蔣渭川 101黃土水與「水牛群像」 102徐坤泉其人其事 103詩鐘名家王夷軒 104四十年代旅日台灣學者 105郭雨新事母至孝 106楊兆嘉的軼事 107吳濁流軼事 108林獻堂與台灣省通志館 109憶耀翁辜顯榮先生 110林爾嘉簽名信用保證 111四十年代的大富翁──賴清添 112高源發是布店加公車大王 113不在任地的總督 114日本陸海軍在台角力 115台灣總督府松崎萬長有一手 116台灣神社與能久親王 117矢內原忠雄與台灣 118日本安那其在台灣 119鈴木商

店破產倒台 120日共血濺基隆港 121漢文記者筆塚情 122乃木太夫人墓碑四十萬 附錄: 林衡道教授生平簡介暨著作要目 陪林衡道教授最後一程 教授縫補過一生──歷史學者林衡道惜物又愛物 老師,叫我「乾媽」太沉重了! 推薦序 古蹟仙與邱秀堂師生綿綿情   邱秀堂是一個很奇特的女子,既古典又時髦;既活躍又安靜;既熱情又理性;既隨和又常有某些她自己的堅持。這些特質,在她的生活、工作或是她的文筆之中表露無遺,並使得她的工作,橫跨了古蹟的研究與調查到老夫子動漫的推廣活動,以及出書寫作等等,雖然性質各異,但秀堂都能將它們整合在一起,而且每次都做得有聲有色!   她的熱情性格,也使得她從年輕一直

到現在,都擁有許多很好的朋友。她和幾個老師,也都一直都維繫者良好的關係!甚至老師過世了,都還和老師的家人子女保持密切的聯繫與互動。   比如她從年輕時代,就一直跟著人稱「古蹟仙」、「臺灣活字典」、「台灣史蹟百科」、「臺灣史學家」、「國之大老」等等頭銜的林衡道博士上山下海,到台灣各地作古蹟調查與研究。   台灣,是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甚至以後也要葬於斯的土地。但是由於過去教育的政策,使得我們對於台灣史地的認識極度貧乏。藉著這些口述歷史的整理,讓我們很輕鬆的了解過去曾在台灣發生過重要的人、事、時、地、物,這實在也是無量功德一件!   我很高興、也很榮幸的能受邀為這本書寫序與題字。 ◎陳

牧雨 推薦序 戀戀台灣風情「古蹟仙」   還沒有聽到「古蹟仙」林衡道先生的名字之前,就聽說過在台北的近郊板橋,有一處古蹟。不但是台灣早年開發遺留的地標,更見證漢人祖先當年如何經營發跡,所留下來的遺址。今天,搭一趟高鐵,馬上可以去暢遊。可是早年台北的建設還遠落在今天之後,到板橋「林家花園」,要轉兩、三次車呢,所以始終沒有機會去尋幽探勝。   真正由動心發為行動到「林家花園」一遊,那是在認識秀堂之後。原來秀堂是林老----林家哲嗣的及門弟子,更是負責跟隨他課外教學,隨時記錄林老精闢講學的優秀門人。有一回,秀堂和我一起陪林老來家中吃便飯,那時我還住在台北的新店,帶領林老來家探訪的路上,他隨

口如數家珍地介紹新店一帶地名由來,頓時聽得我茅塞頓開。   車行經過蜿蜒往烏來方向的山路,平常我沒注意過「伸丈橋」這個毫不起眼的地名,林老卻立刻像翻開清末歷史,台北新店一帶當年漳、泉械鬥兩派人馬一進一退,夾雜著與原住民爭地的悲慨故事。果然前面兩站有個叫「屈尺」的地方。「伸丈橋」、「屈尺」合起來竟是兵戎相對,有佔有守的一段可歌可泣、初民拓荒時期艱苦卓絕的往事。   沒見到林老之前,心裡不免猜測:這麼一位含金湯匙出身的闊家少爺,一定外型瀟灑、風流倜儻。沒想到他第一次來訪,我聽到鈴聲,應門迎客時,卻發現眼前站著一位年事已高,胖墩墩的「歐吉桑」(台灣受日本影響對男性長者的稱呼, 意謂叔伯)。更有趣

的是,他手上提了一個白蘭洗衣粉的塑膠袋,當作他的公事包。後來這個塑膠袋就成了他的身分標籤。那時我一直不明白,他為什麼對「白蘭洗衣粉」這麼情有獨鍾?直到歲月告訴我──等我自己也老了,才明白過來,塑膠袋不佔重量、最輕便易於攜帶。至於他一開口談笑風生,就完全透露出他溫文儒雅的書生本色。   林衡道先生早歲留學東瀛習商,日本殖民台灣時,曾被派到中國大陸上海、南京、蘇州. . . . 等華中各地經營絲綢生意,回到台灣後,轉入學界。終於博得「古蹟仙」、「台灣活字典」、「台灣歷史百科」等美譽。   歷史是人走過的痕跡,國家、社會、地方、人,莫不有過往的歷史。也許是風雨交加,也許是花明柳暗,掌握得住以往的

記憶,人的眼光和認同才會寬厚而溫醇,立身行事才會像一座打造在一塊厚重的基石上的建築。   秀堂是林老的高足,又一路追隨老師治學、成書、立說。我發現她做人的溫婉圓融,也受到老師的春風化雨,無論寫作、做事和做人,都委婉周到。   《戀戀台灣風情》是應林老百歲冥誕出版的作品。研究歷史的人,生命永遠不會褪色,它會在時間的長流裡璀璨發光。介紹台灣人文歷史地理的這本佳構,也終於有了成為顯學的一天。懷念林老,也為他慶賀得到邱秀堂這樣的傳人。 ◎張香華 推薦序 古蹟仙的美好年代   在閱讀「戀戀台灣風情」的書稿時,彷彿看到父親與秀堂對坐在長安東路老公寓的餐桌旁,聚精會神地,一個講述,一個紀錄

,夾雜發問與討論的景象,不禁潸然淚下。當年秀堂是父親出類拔萃的得意門生,也是維護台灣古蹟非常有心的學者,師生因為對台灣昔時文化的熱愛,對台灣文化史蹟的興趣而結「忘年之友」緣。父親傾囊傳授,秀堂博聞強記。雙方分享學術心得及寫作成果之餘,常天南地北地聊天,有品味且懂得生活的秀堂亦常驅車帶父親遊台北市及近郊歷史古蹟、風景名勝,父親晚年的生活因秀堂的關愛與投入,似乎又多了一個女兒,而豐富有趣。   父親專精經濟史,應用於台灣史,在加上經歷過許多動亂,見證了台灣社會的進步與變遷,而秀堂妙筆生花,能將父親口中的舊台灣城市風情、飲食文化、文學、生活習俗、娛樂、宗教、諺語、名人趣聞,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及活潑的

用詞,融匯貫通,整理出這本「戀戀台灣風情」,而且又補上多篇創作文稿,畫龍點睛,豐富了書的內容,穿越時空地傳達了林衡道教授的精神,不愧是青出於藍。   「戀戀台灣風情」是以輕鬆方式講述台灣史的佳作,更是一本舊時代的旅遊書,它不僅是為學者而寫的,更是給普羅大眾閱讀的好書,讓讀者穿越時空重溫舊夢,去感受美好年代,發思古幽情,產生無限想像。謝謝秀堂與大家分享這本台灣美好年代的小品,對我個人而言,意義很特別亦深長,感謝妳傳承父親的精神,並將之發揚光大! ◎林蕙瑛(東吳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專欄作家) 推薦序 林花謝了春紅   如果記憶似風,關於秀堂和林衡道教授的回憶,就像暖暖春風,滋潤我心…

…   那年暑假(1975),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有兩個工讀生名額,即將升大四的秀堂姐和升大二的我,就是那兩位幸運兒。上工沒多久,我倆接到一項任務:到台中參加由救國團、台北市文獻會、台灣省文獻會合辦的「台灣史蹟源流研究會」營隊,擔任工作人員,全天候為師生服務。   這真是太完美的工作了!我們不但親炙鑽石陣容的台灣史名師,也在史蹟會結交了多位終生摯友;而美麗聰慧的秀堂姐,更成為林衡道教授傾囊相授的得意門生 。   翻閱這本書稿時,彷彿回到史蹟會營隊,追隨林教授那雙「牛伯伯大皮鞋」,一會兒走進大正十年的台北街頭,一會兒瞧瞧台灣泉州人的剪刀符 ……,然後,轉身提醒學員:「各位同學請暫停,林老師要去

上廁所,不要跟過去!」   今年是林教授的99歲冥誕,「台灣古蹟仙」到天上作仙18年了,我卻不覺他的遠去,反而清楚記得林教授站在豔陽下撐把黑傘,拿著麥克風,張著銅鈴大眼,語重心長地說:「看古蹟就像看花,不能等。」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南唐李後主《相見歡》),想看古蹟要快,不然,就謝了。但是,親愛的林老師,您的精神未曾凋謝,我們的史蹟情也沒有隨風而逝,秀堂姐把它寫下來了,就在這本《戀戀台灣風情》。 ◎汪詠黛(專欄作家) 推薦序 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古蹟仙   1979年2月初,那年當選全國優秀大專青年的我,被推薦擔任台灣史蹟源流研習營的輔導員,有緣認識

主辦者邱秀堂和古蹟仙林衡道教授,從此成為追著古蹟仙趴趴走的粉絲。秀堂慧眼獨具,以林老認為我是個可以給他「安全感」的女警官,特別給我一個羨煞所有粉絲的任務,每次尋訪古蹟時,我是那個身背大聲公,為林老拿麥克風,可以近距離聆聽古蹟仙講古的幸運兒。   當年的林衡道教授是超火超夯的「大明星」,他出身曾富可敵國的板橋林家,留學日本的經濟學家,卻以衣著儉樸的台灣史蹟活字典著稱,經常帶著媒體記者與青年學生們,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指著一堆危頹的磚瓦廢墟,敘述曾經的風華絕代、冠蓋雲集;對著古厝或寺廟的燕尾飛簷或馬鞍屋脊等,細數掌故緣由。追著古蹟仙四處尋根的經驗,讓我對於斯土斯民有更清楚的認識。   林老雖然

已在1997年辭世,在古蹟仙的長女林蕙瑛教授的召集下,每年在他的冥誕與逝世紀念日,我們定期聚會。17年來,我們對林老的懷念未嘗稍減,而他對我們的影響力也未曾消逝。他最得意的門生邱秀堂,將過去追隨古蹟仙所收集的風土民情采風軼事,集結成「戀戀台灣風情」,今年適逢林老九九冥誕,尤具意義,象徵我們對台灣家鄉與對古蹟仙的眷戀長長久久,古蹟仙的精神長存不墜! ◎葉毓蘭 (警察大學教授) 推薦序 戀戀「古蹟仙」 傳承台灣最美的風情   初識林衡道教授,是在1972年秋天,剛開學不久,我跟隨林老師在淡水古街巷弄中探訪古建築,包括鄞山寺、龍山寺、福佑宮與清水街、重建街,他長年進行田野踏查,腳力奇佳

,我們一群建築系學生居然快要跟不上。而認識邱秀堂女士是在1977年,我到長安西路老台北市政府對面的台北市文獻會去見王國璠先生,當時秀堂在文獻會擔任秘書。她熱誠地幫我找資料,主要是台北市的老照片。後來我買盡了林老師在坊間所出的書籍,發現其中有秀堂細心記錄林老師口述的書,讀起來令人感到饒富趣味,將台灣史融於民俗古蹟的文化內涵之中。   林老師足跡所至之處,能馬上將所見的古蹟文物與歷史文獻互相映照,因此別人研究台灣史是平面的,但林老師的講述是立體的,有實際的古城牆、古寺廟、古宅第,甚至古墓可以印證,讓人感受深刻。1996年,秀堂整理林老師口述的《台灣風情》,就是林老師仙逝之前最後的著作,具有特殊的

紀念意義。   林老師以長者之尊,非常照顧後進,我常常向他請益,深受啟迪,他看完的書也會送給我。1980年代,文建會常召開全台古蹟勘查及評鑑會議,旅程中林老師精神奕奕,在車上從不睡覺,總是充分利用時間陳述他的觀點。開會時,主席通常會請他先發言,他發言往往簡短有力,講出重點即止,這些風範都發揮著影響力。熟識林老師的人,都知道他的率真,喜怒馬上形於色,不會隱藏。而秀堂跟隨林老師多年,最能體會他的真性情。   秀堂出身書香門第,秉持歷史系的訓練,長期受林老師薰陶,如沐春風,除了熟悉台灣風土習俗,也學到林老師凡事直探本源,言必真知灼見的風格。秀堂是我所見過的一位極為看重師恩的人,她可說是林老師最倚

重的知音。   這本《戀戀台灣風情》也散發出師生間高度默契的芬芳。許多台灣史的珍聞,要真正走過那個舊時代的人才有真體會,包括食、衣、住、行點點滴滴,生活文化的面貌歷歷在目。2014年是林衡道教授九十九歲冥誕,這本書的增幅印行,將是極具歷史傳承意義的出版盛舉。回想1980年代,當兵期間上過莒光日課程的阿兵哥,應當不會忘記林老師講述台灣史的身影。現在年輕一代,雖無緣追隨他看古蹟,卻可以從這本書去認識台灣的「古蹟仙」與了解老台灣的文化風采。 ◎李乾朗(文化大學教授、傳統建築研究者) 推薦序 穿越時光隧道,打開內心深處記憶庫   十八年前的某夜,在五條通舊居三樓,晚餐後一如往常,與外公

邊喝卡布奇諾邊閒聊,當然,還搭配着他最愛的小美冰淇淋。當時我正開始擔任歐洲線的領隊,常向外公請教歐洲的歷史及明治維新後歐洲對日本及亞洲的影響。那晚聊到巴黎的美好年代以及哈布斯堡王朝的畢德麥亞時期,伴著卡布奇諾氤醞的香氣,外公娓娓道出了日劇時期,鐵道飯店布丁紅茶套餐的由來,郵政制度的起源以及三越百貨的成立等,我才知道在台灣這些現在習以為常的事物,多數起源於歐洲,因日據而傳入台灣。   那是我們聊得最痛快的一個夜晚,也是最後一次與外公的深刻互動。當晚,外公送我他的最後一本口述集,是與邱秀堂阿姨合著的「台灣風情」。他說:「這本書,算是回憶大正昭和年間美好年代的小品。」   這麼多年,我在歐洲旅行

,盡覽外公告訴我的歷史建築,遊遍他嚮往的名山大川,心中更常想起外公所言,台灣曾出現過的美好年代;於是,重讀外公的著作,騎上單車,循着著作中提及的路線景點,找尋春風吹過的永樂町、西螺最大的石敢當,也嚐到書中提及美味的中華軒肉鬆、彰化冒熱噴香的在來米飯…。   此書不只是回憶小品文,更是穿越時光隧道,打開我們內心深處記憶庫,思想起先民生活足跡的旅遊指南。沒有地圖,沒有行程規劃,更沒有絢麗照片,卻最能喚起雋永的美好回憶。謝謝您,邱阿姨!此書的再生,是外公最好的百歲壽誕大禮。 ◎林嘉澍(導遊) 序文 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古蹟仙   「雖死之日,猶生之年」,從「古蹟仙」林衡道教授(1915

年5月2日-1997年1月18日)仙逝至今,每年他的冥壽與忌日,林公的長千金林蕙瑛教授,不管再忙或在國外都會趕回來,並召集老師的親友及門生故舊,到北投法藏寺探望林公。   行儀尋常,先將林公的骨灰罈從屋內抱到面對鬱鬱蔥蔥、桂花飄香的二樓亭台,然後大家倚欄面對著林公的遺像,絮絮叨叨報告個人的近況與最近藝文界動態,讓老師分享。我們彷彿也看到老師睜著炯炯有神的大眼,正在傾聽我們話家常、談心事,甚至跟我們一起呵呵笑談八卦呢!接著,將林公的長外孫嘉澍為林公張羅的冥錢,包括美元、歐元、泰銖及寫有歷年來出席者名字的冥紙袋燒給林公後,蕙瑛姐即請大伙兒下山到林老生前最喜歡的餐廳,如新北投或天母的「金蓬萊」、「

基隆海鮮」,邊吃邊回味林公生前的幽默逸事,十七年來從未間斷。   有「台灣活字典」之稱的古蹟仙林衡道教授,生前推動台灣文獻、史蹟調查、編修、出版貢獻不遺餘力。林教授生於民國四年(1915年)日本東京雜司谷,父林熊祥,母陳師桓。滿月後返即回福州,八歲離開福州到台灣並入樺山小學,十二歲至日本求學,畢業於仙台市帝國大學法文學部,經濟學科,是板橋「林本源」長房後裔。林衡道教授在淡江大學、東吳大學、真理大學、藝術學院任教,父子先後任職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推動台灣文獻史蹟之調查、編修、出版不遺餘力,成果甚為豐碩,並傳為美談。     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文化資產維護學會理事長莊芳榮,在

中山堂為林衡道教授舉辦一個既溫馨又感人的80大壽,向來不喜歡過壽的林老師,當天盛裝出席,頭髮還上了油,當然皮鞋不是那雙超大號的舊鞋而是全新的!老壽星林衡道教授非常開心,宴會結束前,他對著近百官員、親友、晚輩,門生等賀客,深深一鞠躬的說:「今天我八十生日,大家來為我祝賀,實在非常謝謝和感動;不過也很感傷,因為當諸位八十歲生日時,我卻不能為大家祝壽。」林老師一貫幽默的口吻,引來哄堂大笑。   前年,接到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的「電子書出版授權書」通知,《台灣風情》一書 (林衡道口述、邱秀堂整理,1996年出版) 要出電子書,合約並註明可單篇銷售;我在欣喜之餘,卻不免懷疑當年熱銷的《台灣風情》,現在還有

市場嗎?尤其是電子書。然而,就在去年底,賽尚圖文事業有限公司老闆蔡名雄先生也傳來一紙合約,希望以《台灣風情》為本,再加林公過世後我整理的系列專欄,合併出版成新的《戀戀台灣風情》一書,我不加思索馬上答應。因為,我耳邊縈繞著當年聯經有意出版《台灣風情》一書時,當我告訴林衡道教授時,林老回答得很妙:「快快整理,只要聯合報肯付印,不必談條件。」如今,我彷彿又聽到「古蹟仙」林衡道教授從天上傳來的催促聲:快,快!只要有出版社肯付印……。   如今「古蹟仙」離開我們已十七年,今年是林衡道教授他老人家九九冥誕,我在整裡舊稿準備呈獻給恩師時,益發覺得林公對歷史和人情的深刻了解,其所見所聞,將我們帶入更寬廣的世

界。不過,讀到拙文【陪林衡道教授最後一程】末段:「有時靜靜聽著老師敘述內心深處極為隱密的歡戀、愛慾、情仇,多次以後,老師竟說:我們寫成小說吧!我來口述,你執筆。於是,我們的筆記裡,記滿了老師的點點滴滴…..。老師曾說,這個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就是你了,希望你研究我,做為一生的職志。」忍不住思念與羞愧之情,頓時掩面痛哭,久久不能自己。這些年來我雖然仍在地方文化資產耕耘,卻荒疏了對老師的承諾,辜負了老師對我的厚愛,感到非常愧疚!   感謝師長好友們寫推荐序文,有張香華老師、陳牧雨老師(並為本書題字)、林蕙瑛教授、李乾朗教授、葉毓蘭教授、作家汪詠黛女史,及王澤教授畫的老夫子漫畫,為本書增添了無限風

采。   謹以此書獻給恩師林衡道教授與林老的千金蕙瑛、蕙瑤姐妹。 邱秀堂 1996年發行《台灣風情》之出版序 因緣際會生風情   話說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的八月八日星期一,全省已籠罩在道格颱風的暴風圈裡。此時我突然接獲林衡道教授的電話:「今天既然不要上班,我們中午一起到國賓飯店用餐吧!」在颱風天裡有這樣的興致,近八十歲的林教授實在夠浪漫。   偌大的阿眉廳,除了一位老外,就只有林教授和我。就在這麼一個特殊的颱風天裡,林教授開講了。   從建成國小的同學會談到西門國小的「河水氾濫碑」,再說到日治時「內台共學法」頒佈後與辜振甫先生進入樺山小學;以及回憶小學時,到圓山運動場

看棒球比賽的情景‥‥。   這些往事,令我神往不已。心動不如行動,回家立刻整理成「石碑、棒球、小學生」等四篇短文,傳給我的好友、也是我的「作文」老師汪泳黛小姐指正,她將我的習作動了一些手腳後,建議我投到報社。   就在九月三日,聯合報鄉情版不但接納了我的稿子,還特別開闢了一個每週見報一次,以林衡道口述、本人整理的「林衡道開講」。   負責聯合報文化組的陳長華小姐,在電話中鼓勵我「繼續寫」,這麼簡單的三個字,好像大力水手的「菠菜精」,給了我無比的信心與力量,開始在公餘之暇努力埋首整理、撰寫。   今年初,長華姐提醒我,可以考慮出書了。林教授知悉後,回答得很妙:「快快整理,只要聯合報肯付印

,不必談條件。」   在整理出書的過程中,發現遺漏兩篇剪報。我知道遠在屏東的雙親,一直都為我登在報上的文章做剪報,不出所料,很快就補齊了。父母親的愛,真是無時無地。   《台灣風情》共收八十二篇,以原稿呈現,內容包括人物軼事、宗教信仰、山水風物、政經民俗、古蹟諺語等。每篇不脫台灣風土史事,卻比一般寫鄉土歷史者視野來得開闊,因為內容、景物遠涉中國大陸與日本的采風,其中,亦有以古托今的隱喩,是研究近代台灣歷史的重要輔佐史料。   可是,林教授卻很謙虛的說:「談不上是史料,只是個人時光隧道的回憶小品文而已。」   話雖是如此,假如不是近代名門出身,不是橫跨清季、日治兩時期的台灣首富板橋林家之

後,絕不會有如此豐富的生活經驗與閱歷。林教授得天獨厚,上承先世餘蔭,自己又飽讀中外經史典籍,尤其博聞強記的本領,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因此可以肯定的說,只有林衡道教授才有《台灣風情》這樣的風貌。   如書中「日本女人阿勝與八勝園」、「鐵路大飯店完全英國氣派」兩篇,前者八勝園,為日治時的第一流的溫泉旅館,鐵路大飯店則是日本人仿英國維多利亞王朝的歐式大飯店,這兩處都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經常消費的地方。但林教授談起兩處景物,恍如昨日之事、歷歷如繪。   記得「那一年我搭內台連絡船」見報後,林老師和我接到無數通朋友和讀者的好奇電話,紛紛打聽書中女子是何許人也?因為林教授在此文提到,在中學二年級搭內台連絡

船途中,巧遇台灣來的東京女子大學生,驚為天人,於是一路追隨這位大姐姐,亦步亦趨,卻不敢親炙。在十幾年後,才知慘綠少年時的暗戀對象,原來是基隆某富翁的千金,已是台灣某名人的夫人。其實,讀者若細心,答案就在另一篇「超級大戶挑女婿」文裡。   我曾問林教授最喜歡書中的那一篇?他說:『「徐坤泉其人其」是我最滿意的。因為徐坤泉的一生,就像台灣人的命運』。   徐坤泉曾是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的編纂,筆名阿Q之弟,是知名作家。抗戰發生後,徐坤泉到大陸湖南擔任虎標永安堂的經理。但軍方發現他是台灣人後,懷疑他是日本派來的間諜,備受迫害;返回台灣後,日本憲兵隊又懷疑他是中國間諜,又加以迫害;雖然台灣光復,還被判成

戰犯。林教授語重心長的說:「這不是台灣人的悲哀,是什麼?」   去年林教授的女友不幸過世,每回談到與女友生前相處的種種,林老師總是淚光閃閃,用情之深,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直到寫那篇「日本殉情風吹不到台灣」,才恍然大悟,原來從小寄養在日本家庭、受日本教育的林老師,憧憬日本傳統生活美學「心中情死」的意境。為了沖淡林老師對女友的哀思,我半開玩笑的說:「老師,可千萬別去尋找愛情的天堂,殉情消息上了新聞頭條,不好看喔!」過不久,他居然又陷入思念一位「下凡仙女」的思緒裡。   這就是自嘲為「台灣末代少爺」的林教授。其來自富貴繁華世家大族,前半生足跡踏遍日本、大陸華南、台灣等地區,經歷家族、國家的榮枯與興

衰,個人的遭遇也極為遞嬗,隨著家國的巨大變化,因而造就其思想言行的複雜與獨特。不過,對於文化的傳承,卻是勇於思索、反省和表達。   為林教授整理文稿,實在感到榮幸與喜悅。   本書的出版要謝謝我的長官陳奇祿院士、忘年之交柏楊、張香華伉儷、胡秀、陳館長碧蓉女士,好友程榕寧、陳長華等,在我習作的過程中,不斷給我鼓勵與支持。   最後謹將此書獻給我最愛的雙親邱鎮祥先生、邱曾雪英女士與待我如姐如妹的林蕙瑛博士、林蕙瑤小姐,她門是林衡道教授的千金。 ◎文/邱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