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小港潮汐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國立臺灣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呂欣怡所指導 楊柏賢的 寓居於海陸之際:高雄西南海岸基礎設施與多樣社群實踐 (2019),提出高雄小港潮汐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海埔地、基礎設施、自然本體、異質社群、海陸韻律、縫隙、漁業採集。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海洋事務研究所 張水鍇所指導 楊熾舜的 應用岸際雷達探討台南海域漁業動態 (2010),提出因為有 岸際雷達、台南沿近海漁業、努力量、作業位置、CPUE的重點而找出了 高雄小港潮汐表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雄小港潮汐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寓居於海陸之際:高雄西南海岸基礎設施與多樣社群實踐

為了解決高雄小港潮汐表的問題,作者楊柏賢 這樣論述:

高雄西南海岸自1950年代起,經歷不同時期治理思維下的海岸工程,除了不斷形塑海陸之際的地景,也牽涉到土地、空間、物種、社群活動、知識動員等交織的過程。不同於過往臺灣西海岸社科研究將焦點置於漁村或漁港,本研究從海岸出發,以高雄港十二年擴建工程、第二港口開闢、南星計畫與近年的洲際貨櫃中心工程等當地的海岸工程為例,探討在海岸人工化過程中不同尺度行動者如何相互連結與動員?在不斷打造海岸的過程中,跨尺度的社群、魚、海水、泥沙如何共構與寓居,形成何種社會關係與想像?本論文奠基在近年基礎設施對於人類學與自然的討論,將高雄西南海岸的變遷視作基礎設施化的過程,並藉政府檔案、科學研究報告、工程規劃書與民族誌等材

料,分成三個面向回應上述問題。首先,將高雄西南海岸的人工化放在戰後臺灣西海岸「海埔地」開發的脈絡,說明國家如何藉由「基礎設施的作業」(infrastructural work),將法規、機構、知識、技術、人、非人物種與自然現象等異質元素,組織進海岸基礎設施的網絡系統,形塑人、非人物種與地球作用力複合而成的海岸自然本體。第二,聚焦在各尺度人類行動者如何動員科學知識、論述、對土地的情感與日常生活經驗,一再協商與模塑海埔地穩定/變動的狀態,而海埔地也成為需要人類維持的建成環境。第三,將視角轉移到自然現象與非人物種,藉由不同時期基礎設施作業中的泥沙與魚,指出在地社群的採集實踐實際上交織在被基礎設施化、

不停變動的海陸韻律,持續生成社會關係與想像,並說明基礎設施系統內在「縫隙」展現的生機。

應用岸際雷達探討台南海域漁業動態

為了解決高雄小港潮汐表的問題,作者楊熾舜 這樣論述:

摘要台灣為海島型國家,周遭海域地形豐富,且有多股洋流交匯,基礎生產力豐富,蘊育台灣地區多樣的海洋生物,更形成台灣發展沿近海漁業之優良條件。但是台灣近幾十年來對於投入沿近海的生產力未加以控制,且捕撈技術及漁法不斷提升,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致使漁業資源產生很大的衝擊,總漁業產量持續下降。漁業資源管理需要有正確的作業位置、努力量及漁獲量等,作為資源評估的科學基礎,始能達到有效的管理目標。台灣沿近海漁業管理的最大的問題是無法掌握漁船的作業位置、投注的努力量、以及詳實的漁獲量,目前這些資料均是透過訪查或請求船長填作業報表所獲得。但是這些資料船長礙於商業機密及填寫疏漏或麻煩,造成所得的資料無法真正反應實

際漁業利用及資源的狀況。行政院海巡署在台灣沿岸完整建置岸際雷達系統,該系統以每日24小時不間斷掃描方式,對掃瞄範圍內船隻進行監控,並以數位方式記錄船隻航行資料,資料中包含時間、船編、航速、航向、經緯度(位置)等資料。這些資料可以作為瞭解上述漁業管理所需資訊的參考,特別是漁船的作業位置。本研究之目的,利用台南海域之岸際雷達系統掃測資料,判定漁船的作業位置。並透過安檢系統查詢漁船進出港記錄資料,計算出努力量,且配合蒐集五個漁港漁獲拍賣資料,彙整主要10種魚種之漁獲總量,以探討台南海域漁業動態。研究結果:運用岸際雷達系統可獲知漁船的時空分佈位置,配合安檢資訊系統漁船進出港的資料,及各漁船的漁獲拍賣資

料,進行比對分析後,可掌握漁船的作業位置,再經過計算後得知各作業區域的努力量、單位努力漁獲量及漁獲魚種的組成分佈狀況,可作為未來進行當地漁業資源評估的重要依據。關鍵字:岸際雷達、台南沿近海漁業、努力量、作業位置、CP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