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9 股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國立臺北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林美珍所指導 吳宜庭的 現金減資是否存在迎合效應?-以台灣股市為例 (2021),提出3499 股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迎合效應、迎合理論、現金減資、庫藏股減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會計系研究所 簡俱揚所指導 陳怡君的 關係人交易、董監事持股與經營績效之關係-效率交易假說之驗證 (2006),提出因為有 關係人交易、經營績效、董監事持股的重點而找出了 3499 股利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3499 股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現金減資是否存在迎合效應?-以台灣股市為例

為了解決3499 股利的問題,作者吳宜庭 這樣論述:

發放現金股利與現金減資都是企業經理人的資本決策手段,兩者最大差異在於現金減資並 不需要被課稅;從實際數據觀察到我國近年執行現金減資的比例呈現增加趨勢,且國內學者之 研究亦顯示我國投資人視現金減資為正向訊號。BakerandWurgler 從行為財務的角度提出迎合 理論,該理論描述經理人受到投資人影響而出現迎合投資人偏好的行為;國內學者研究支持我 國發放現金股利之行為存在迎合行為,不過卻較少研究檢測現金減資是否存在迎合效應;因此 本研究以 2002 年至 2019 年台灣上市櫃公司為研究樣本結合迎合理論探討三個問題:(1)現金 減資是否存在迎合行為?(2)難以評價之公司,經理人是否出現迎合行為

?(3)股東個人所 得稅負是否為經理人決定是否執行現金減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發現:(1)現金減資不存在迎 合行為;庫藏股減資存在迎合行為;(2)難以評價之公司經理人未出現迎合行為;(3)股東 所得稅負擔非經理人決定是否執行現金減資與庫藏股減資的重要因素。

關係人交易、董監事持股與經營績效之關係-效率交易假說之驗證

為了解決3499 股利的問題,作者陳怡君 這樣論述:

長久以來關係人交易一直是各界關注的議題,一方面可能為公司管理者利益輸送之管道,透過銷貨、進貨,利用利益輸送給關係人,進而掏空公司資產;但另一方面就垂直整合或水平整合以及多角化經營的集團企業、聯屬企業而言,透過各關係企業間的各項資源互相流用,能夠理性地充份滿足公司經濟上的需求,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公司競爭優勢,能增進公司經營績效。在過去的研究中並未獲得一致的結果。因此,本研究認為,關係人交易對公司經營績效不論正向或負向影響,須考慮公司治理機制的良窳。本研究主要探討我國關係人交易與經營績效之關係,並進一步探討董監事持股在公司監理機制上能否有效降低公司代理問題,能否發揮監督效能避免管理者藉由關係

人交易進行利益輸送之情形,驗證關係人交易效率交易之存在。本研究選取 1996年 至 2005 年上市公司資料進行迴歸分析,共計 3,859 個樣本數,實證結果顯示在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下,關係人交易對公司經營績效呈現顯著正向關係。故謂關係人交易有效率交易之存在,並非關係人交易皆全不利於公司經營績效,透過公司治理監督機制可以避免管理者藉由關係人交易進行利益輸送之情況和降低潛在的代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