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eman 氣流循環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明志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環境工程碩士班 洪明瑞所指導 施耀筌的 醫療院所室內空氣品質特性及空調箱主動防疫系統的成效性探討 (2012),提出Coleman 氣流循環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室內空氣品質、醫療院所、高效率空氣過濾網、紫外光。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Coleman 氣流循環,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醫療院所室內空氣品質特性及空調箱主動防疫系統的成效性探討

為了解決Coleman 氣流循環的問題,作者施耀筌 這樣論述:

本文針對一大型醫學中心民眾匯集較為頻繁的穿堂、領藥以及掛號收費處等公共空間,進行室內CO2、CO、HCHO、TVOC、細菌、PM10、PM2.5、O3等空氣品質指標之長期性檢測,藉以掌握該場址室內空氣品質的特性。同時根據場址使用特性以及我國「室內空氣品質標準」的要求,分別研擬於空調箱內及天花板設置主動型防疫滅菌系統,綜合探討其淨化室內粒狀污染物及細菌之成效,作為類似大型醫療院所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之參考。 在場址室內空氣品質的特性方面,檢測結果顯示:(1)由室內、外濃度比值可得知:TVOC、CO2、HCHO、細菌等四個指標值各時段之檢測值普遍大於1,顯示其室內濃度有存在高於室外的現象,為典

型且常見的室內污染物;O3指標值普遍小於1,顯示室外濃度高於室內,故應注意來自大氣O3背景值進入室內的影響;CO、PM2.5、PM10等三個指標值或大於1或小於1,視場址環境、空間型態、就診人數與使用行為等因素而異。(2)在個別影響因素方面:TVOC濃度易受局部廁所清潔及建材裝修行為的影響而有較高的反應值,且於中午及下午較為溫暖的時段,因較高的蒸氣壓而促使TVOC值普遍有高於早上較為低溫的情形;CO、CO2、細菌濃度等三個指標於早上時段普遍高於中午與下午時段,前者主因在於早上交通流量大,室外道路與停車場CO易由大門入口逸散進入室內所造成,後兩者則隨就診人數多寡而變動,早上為就診民眾聚集較為密集

的時段,故普遍有較高的CO2與細菌濃度反應。 在場址設置主動型防疫滅菌系統方面,檢測結果顯示:(1)空調箱內未裝設「上層空間UVGI消毒系統」前,場址空氣中的細菌濃度,約介於1,430FU/m3〜2,245CFU/m3,裝設後室內空氣中的細菌濃度,短期一個月內已降至520CFU/m3〜735CFU/m3之間。此外,空調箱內部濾網、冷磐、側壁、風扇以及出風口內部表面之菌數,亦因設置「上層空間UVGI消毒系統」後而獲得顯著之改善。(2)場址於掛號收費處天花板裝設吊掛式UVGI系統,可能因開放空間過於複雜的流場、系統本身氣流循環模式的干擾或因空間細菌濃度沉降分佈等因素,其滅菌效果無法發揮。(3

)空調箱內設置合宜等級的濾網並結合UVGI系統的方式,可同時對細菌及PM10、PM2.5污染物發揮即時且良好的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