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yano 14版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朝陽科技大學 營建工程系碩士班 蕭文達、江支弘所指導 戴維庭的 水性滲透結晶防水材料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與評估 (2012),提出kayano 14版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混凝土滲透性、混凝土均質性、防水工程、水性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kayano 14版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水性滲透結晶防水材料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與評估

為了解決kayano 14版型的問題,作者戴維庭 這樣論述: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活動十分頻繁,混凝土結構亦因此不良的環境因素及超額的外力承載,造成結構內部諸多細微裂縫與孔隙的形成,產生無法自癒性的損傷,且常年高溫多雨的亞熱帶氣候,對建築更是產生嚴重的濕氣問題,根據中華民國營建防水技術協進會(WTA)等機構之調查發現,長期以來台灣地區的住宅漏水比例高達90%以上,顯見國內建物漏水問題之普遍與嚴重性。而傳統防水工程之施作或裂縫之修補大多是將防水材包覆於混凝土表面形成防水膜,或是將防水材注射進混凝土之縫隙中,但防水材料並無法改善或增加混凝土本身之抗滲透性及防水性能,且受到多重環境因素之影響,傳統防水之膠結與防水能力,往往因材質劣化而有遞減之趨勢,甚

至會從混凝土表面剝離,造成防水功效之全面喪失。經學者研究顯示,「滲透結晶型防水」可有效填充混凝土中之毛細孔隙,提高混凝土之水密性,降低滲透性,更具有獨特的造膜與裂縫自癒機制,使混凝土表面充分凝結,可抵抗水分子的入侵以及不良之環境因素,增強混凝土之耐久性,可有效改善傳統防水膜工法之缺失。  本研究採用一系列之力學與耐久性試驗,探討「水性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應用於混凝土材料上之效能評估,其中包括強度試驗、耐久性試驗、防水效能滲透試驗、塗布方式試驗等在混凝土試體表面塗布藥劑後之性能評估,經強度試驗結果顯示,各試體在藥劑塗布後約7天即有明顯強度提升之效果,而藥劑齡期約達56天後強度發展即趨於平緩;耐久

性試驗方面,各組試體在藥劑塗布後之抗壓強度皆比無藥劑塗布之試體高約20%,置於自來水中與大氣中之混凝土試體平均抗壓強度並無明顯差異,但置於1%鹽酸液中之試體平均抗壓強度略低於前兩者;防水效能試驗結果,試體在藥劑塗布後約14天即可產生明顯之防水效果,且滲透係數約可降低58.3~90.6%,但自14天至56天藥劑齡期間,滲透係數則僅有微幅之降低;混凝土表面硬度試驗結果顯示,各試體在不同藥劑塗布方式下表面平均強度皆較未塗布藥劑時高約6.2%~ 28.8%,強度有明顯之提升,而五種藥劑塗布方式中以試體平躺塗刷方式之提升效果最佳;實際混凝土結構試驗結果,牆面與地面在藥劑塗布後與未塗布前之表面平均強度亦有

微量之增加,分別為2.77%與3.75%,以地面之強度增量略高於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