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水源停車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台大水源停車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堀大才,岩谷美苗寫的 樹木的診斷與治療:愛樹、種樹、養樹、醫樹,請先讀懂樹的語言,了解樹的心聲 和伊格言的 零地點 GroundZero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會員服務 - 臺大太子學舍也說明:(5)B1F~B2F為收費汽機車停車場,如需租賃車位請洽B2F城市車旅停車管理室。 ... 號碼」即可接通 啟動碼說明:校本部991、長興舍區992、水源舍區993 (如不知臺大校區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自然主義 和麥田所出版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王素芬所指導 楊珮甄的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區位分析 (2014),提出台大水源停車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區位分析、地理資訊系統(GIS)。

而第二篇論文佛光大學 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蔡明志所指導 林麗貞的 羅東南門港地區常民生活文化之研究 (2013),提出因為有 羅東、南門港、中街(中正路)、常民文化、水圳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大水源停車場的解答。

最後網站校總區汽車停車場區位圖則補充:水源停車場. 語言中心前. 停車場. 地震中心停車場. 生技中心停車場. 二活及公館停. 車場. 新生地下停車場. P. P. P. P. P. P. :汽車停車場.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大水源停車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樹木的診斷與治療:愛樹、種樹、養樹、醫樹,請先讀懂樹的語言,了解樹的心聲

為了解決台大水源停車場的問題,作者堀大才,岩谷美苗 這樣論述:

  樹木,始終是人類最親近的朋友!可是,當我們從森林中邀請他們到都市裡住下來之後,許多樹木過得並不快樂,而且我們也眼睜睜看著慘劇一再重演……。      猶記得2014年中度颱風麥德姆來襲,遠近馳名位於台東池上的「金城武大樹」被連根拔起,請來日皇御用樹醫生前來搶救,總算恢復以往生機,旋即又招致農民打算「種車不種稻」,良田就要變停車場了……。2015年強颱蘇迪勒、杜鵑狂掃全台,吹倒了上萬棵樹木,這些伏倒的樹沒有「金城武大樹」好運,許多樹木只能草率重新種回或者慘遭粗暴地修剪,甚至有些地方出現了都市樹木超過八公尺高就必須移除、夏天來臨前強行修剪等等「人傷樹」的主張……。     

 「人也與樹爭地」!知名的松菸巨蛋案原址,當時約有一千五百棵樹,然而就在短時間被移至他處,讓台北東區又一處綠地化為烏有,讓人憂心的是這些樹有好好地被移植嗎?抑或是就地安樂死了呢?……「還地於樹」立意甚好,但善政還需要有遠見與良善工法!最讓人引頸期盼莫過於堪稱都市之肺的大安森林公園,希望在二十多年後可以見到綠樹成蔭的大樹森林,可是並沒有出現如預期般媲美紐約中央公園的景色……。      是我們沒把樹木當朋友嗎?還是要歸咎於,我們真的不懂樹!      這本《樹木的診斷與治療》作者堀大才是日本權威樹木醫生,從事樹木調查與樹木健診救治多年,一再強調必須從樹木的觀點出發,懂得樹木的身體語言,才能夠與樹

木對話,也才夠真正善待樹木。本書揭露了許多我們對待小至自家中庭園樹,大到公園樹、行道樹、老樹的種種錯誤舉動,已經讓樹木悄悄地衰弱、生病了,而我們卻渾然不知。      像是樹根浮出地表、爬上花台,那是因為人車頻繁通過讓土壤變硬了或是根本沒有給樹根伸展空間……;為樹木做造型、樹木要修剪才會長得好,殊不知根幹莖葉都是一體的,樹木絕不會浪費能量做沒有必要的事……;樹木要種越深越好、移植當然要斷頭又斷根才方便,竟不知錯誤深植只會讓樹根腐爛,而斷頭樹的主幹外表看似完好,裡面早已悄悄潰爛,而斷根卻又不養根,這等於是謀殺樹的行為……。      此外,作者更倡導樹木具有強大的防衛機制和自癒能力,像是常見打點

滴醫治或施以外科手術、塗藥包紮等等,都是有必要檢討和改進的治療方式。然而,這些創新的見解對台灣醫樹領域來說,都是顛覆過去的新觀念。作者認為,樹懂得如何自我療癒,而我們人類要做的,就是設法讓樹木做他想做的事,給他活力滿滿的支持,他將包容過去的傷,迎向全然的新生。      熱愛大自然的你我,多半趕著熱潮,冬賞櫻、秋賞葉,頂多又進階到賞果、賞樹幹、賞根。本書將帶領讀者從「賞樹」的旁觀者,成為「懂樹」的知音。你知道嗎?其實,樹木會將過去經歷過的,全部刻印在自己身上,所以當我們懂得觀察樹幹、樹枝、樹根、年輪、樹型等等所透露的訊息,就可以成為樹木的健康偵探,不但能夠推測樹木過去遭受的苦難,給予最需要的正

確協助,甚至還可以預見並分享樹木歷劫重生後的健康喜悅!現在起,輕鬆成為樹木養護高手、貨真價實的愛樹達人,真的很簡單。      一棵樹的價值是什麼?感性地說,應該可以看成是「一樹一生態系,一樹一美好世界」吧!你瞧,樹底下的蚯蚓大軍正在辛勤鬆土耕耘,廣布的樹根成了涵養水源的先鋒;樹幹和枝葉上有無數的蟬鳥齊奏森林交響曲,陽光從樹梢間灑落形成了無造作的自然美景;抬起頭仰望樹冠和天空,感受四季流轉的和諧更迭與油然而生的心靈悸動。原來有樹在的地方,就是天堂!      【真懂樹的樹木健康偵探三部曲】      【首部曲】→從賞樹到懂樹,傾聽樹木想傳達的訊息      →樹幹出現裂痕,玄機大:縱裂可能是樹

木活躍生長造成樹皮破裂、或者是填補舊傷口,也可能是溝腐病或遭雷劈過……;橫裂則可能是強風吹折產生較尖銳的橫向傷口、天牛喜歡沿著樹幹蛀蝕一圈並產卵,或是遭到人為用繩子綁過、支架未除……。當發現樹幹橫裂就要更小心樹的健康與安危了,因為不僅樹幹折斷的危險度提高,水分及養分的輸送也會被阻斷。      →樹幹長了樹瘤,須停看聽:樹瘤是細菌或真菌造成的,也可能是修枝或接枝的傷口癒合時出現的瘤狀突起,也可能是反覆切除同樣部位長出的新芽及枝條讓膨大更加明顯……。由此可見,樹瘤的成因有很多,任意去除掉的話反而會造成樹木枯死;尤其,在去除樹瘤的時候勢必會留下很大的傷口,也會成為胴枯病或害蟲的侵入門戶。     

 →枝條作用大,千萬別小看:當你了解樹,就會知道不同的樹種會造就不同的樹枝角度,也會因為地形、光的影響產生變化。尤其樹枝還有一個大作用,就是樹木會利用枝條來保持自身的平衡,更可以分散風力,讓即使同樣樹種的樹,也會有同中有異的千萬種枝葉變化。告訴你一個小秘訣,如果非得要修枝,得趁枝條是一年生的綠色或赤褐色樹皮,對樹木的傷害比較小。      →樹根的處境,用火眼金睛一探便知:樹根在土裡的走向如何?只要看樹幹和樹根連結的根基形狀,或是看看人工舖面造成的裂痕,就可以推測根的生長方向。然而,當樹根的生長空間不足,根系會自我纏繞,成了名符其實的絞殺根。樹根最需要鬆軟又透氣的土壤環境,如果事與願違,樹根就

會浮出地表,或是產生氣根,當情況更惡化,會發現粗根從赤褐色變成了暗褐色或灰黑色,颱風一吹當然容易就被擊倒。所以,樹會倒不一定完全歸罪於颱風,要問是否創造了適合樹根生存和生長的環境才是。總之,救樹要先救樹根,要救樹根則一定要從土壤先救起。      【二部曲】→樹木驚奇生命力,讓樹木做想做的事就健康      →樹木沒了樹皮,不用砍樹也會死:俗話說:「人要面子,樹要皮。」別小看薄薄的一層樹皮,如果在樹幹的樹皮上切下包含形成層的樹皮,也就是所謂環狀剝皮,葉子生產的養分就無法送到根系,也無法再生新的樹皮,莫約半年後樹就會枯死。所以,任何的施工場所、樹木移植時、或者是給予樹木提供支架時,都要留意是否會

傷害樹皮,因為真的不用大刀砍樹,只要剝了樹皮,就會讓樹木奄奄一息。      →樹木吸水高又廣,奧秘大公開:將水送至高樓層非得要用電力不可,現存已知世界最高的長葉世界爺樹種高達112公尺,不插電就可以將水分輸送至全身。原來樹木擁有三大驚奇的吸水秘密,其一是從根連結到葉子的細長管子的虹吸現象,其二是葉子與大氣間的水蒸氣壓差,超強吸水力可達2000公尺。最後就是滲透壓與毛細現象,滴水不漏的廣布整棵樹。      →樹葉是樹木的生命,超常被忽略:健康的大枝條上面會有很多葉子,葉子會行光合作用,形成糖分或澱粉、胺基酸、酵素、植物賀爾蒙以及維他命等等維持樹木生存所必需的養分,並且輸送到樹幹給其他部位。樹

木為了自己的生存而長出葉子,沒有一片葉子是沒有用的。所以,樹木被一次修剪掉很多葉子或是枝條都是很大的傷害,千萬別以人類觀點自以為是修枝、修葉,以為可以讓樹木生長得更好,絕大數的時候是幫倒忙。      →樹木防禦病蟲害的能力,火力全開:樹木究竟有哪些防禦能力呢?當樹木發現樹葉被病原菌寄生,會分泌大量的酚類來毒殺自己的細胞;遇到蟲害也會泌蟲子討厭的物質來避免被吃;當病原菌入侵樹幹時,則會將自身的薄壁細胞木化……,種種舉動都是在避免災情擴大。所以,樹木散發的芳香、樹脂、澀味、苦味、毒物、臭氣等等都是為了防禦病蟲害,避免自己被吃的手段。也就是說,害蟲與病原菌是在樹木衰弱時才能寄生成功。甚至,當大量蟲

害出現時,樹木之間也會透過乙烯及水楊酸等物質來傳遞情報,接受訊息的樹也會開始讓自己變得難吃,這就是樹木的生存法則,大自然的奧妙無奇不有。      【三部曲】→健康偵探出動,少即是多的樹木自然療法      →樹木健診由上往下看,病因現縱:在診斷樹木的健康狀態時,要從上至下,觀察根、幹、葉、枝條、樹皮等等許多不同地方來總評。這樣才能夠了解同樣症狀的樹,是為了什麼原因讓它健康狀態不佳。首先,葉子及小枝條的數量越多、葉子的大小夠大,代表整體樹勢越健康。可是當萌蘗及幹生枝的數量越多,就是樹木健康亮起了黃燈;樹皮爬滿苔癬、樹根變成灰褐色,甚至樹幹出現突起、有螞蟻築巢、長出靈芝或蕈菇等等,則代表了樹木老

化、生病、腐朽的徵兆。      →動手術、打點滴、塗藥包紮,都是值得商榷的:真相一,為樹木動手術,好意削去腐朽去除被感染的部位,但絕大多數是把樹木辛苦做出來防禦壁也一併削掉,反而會讓腐朽進一步的擴張。真相二,在樹幹上注射營養劑與藥劑,對樹木造成非常大的壓力。因為樹木為了防止病原菌從注射孔入侵,必須在注射口周圍形成防禦壁來將健康的部位與外界分隔,注射的營養劑也可能會被樹木生成的防禦層而被阻斷,不但沒幫到忙,還會讓命已垂危的樹木病情更加惡化。真相三,塗上防腐劑的作法,對樹木體內的腐朽菌幾乎沒有效果,而且要讓防腐劑滲透到木材中需要額外的壓力,對活著的樹木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因此,塗上的防腐劑

只能停留在患部表層,是沒有辦法滲入木材中殺死內部的真菌。      →移植堪稱樹命關天,讓樹教你種:樹木搬家會造成樹木很大的負擔,因為在移植之前會將根及葉子切除,樹木無法維持完整的生理機能,會處在能量不足的狀態,對病蟲害的防禦能力也會下降。一般來說,樹木的樹冠越大,地面下的根系也會越廣,所以在進行移植作業之前切去太多根系的話會很容易讓樹木枯死。如果真的有必要進行移植的話,就需要在移植之前先進行「根回」的準備。「根回」作法是結合了斷根與養根球的兩項移植前的準備工作,以確保移植後樹木的存活率,有些樹木甚至還可以採取全樹冠移植。這樣的觀念與作法,已漸漸在台灣形成了一股新趨勢。      →修剪等同外

科手術,切記葉幹根是一體的:修剪樹木的枝枝葉葉,對人類來說看似稀鬆平常,但對樹木來說等同於在製造傷口。尤其,在實行高強度修枝時,例如慘遭斷頭或移植修剪,都會讓用來生產發根所需的糖分、胺基酸、植物賀爾蒙以及維他命的葉子所剩無幾,生產能力也會明顯下降。如果樹木本身還保有足夠能量的話,就能夠在枯死前長出新的根系與葉子,但用來癒合大傷口以及用來製作抵禦病原菌入侵的防禦壁的能量就所剩無幾。因此,很容易從修枝的傷口入侵、擴散,進而開始腐朽,原本雄偉樹型消失殆盡,變成苟延殘喘的樹木。    本書特色      (一)首見專為樹木著想的圖解科普書!日本權威樹醫師親授,讓你從愛樹、賞樹到懂樹,進階成為樹木健康偵

探      如果說,「一沙一世界,那麼一樹就是一生態系!」日本權威樹木醫生堀大才累積多年的樹木調查、樹木診斷與治療等專業實務經驗,要替最容易被誤解的沉默樹木發聲,本書以樹木觀點出發,輔以淺顯易懂的活潑插圖,說明樹木奧妙的身體語言、樹木的生長與生存策略,並倡導樹木自然療法觀念,可說是巧妙地融合樹木學、植物生理學、土壤學、昆蟲學、樹醫學……,帶領讀者從賞樹、愛樹的旁觀者,成為理解沉默樹木的懂樹知音,甚至成為樹木養護天使、樹木健康偵探。      (二)驚醒愛樹人!樹下乘涼、造花台、行道鋪面、園藝造景…,親近樹卻成了害樹舉動!      從沒想過親近大自然,竟會讓樹木凋零吧!其實關鍵就在於,我們不

知道樹木的生長需要給予適當的空間與距離,以埋在土壤中的樹根為例,在樹木旁造花台、鋪設行道鋪面、蓋大樓、設柵欄、道路施工,甚至頻繁的走進樹下乘涼,不僅傷害樹根,也會讓根系附近的土壤被人為踏實,如此一來氧氣和水分就難以滲入土壤。所以,創造樹根可以自在伸展的空間,營造通氣透水且富含土壤生物的鬆軟土壤環境,就是最基本的愛樹舉動了。      (三)倡導醫樹新思維!預防勝於治療,啟動樹木自然療癒能力才是王道      台灣常見為樹木動手術、打點滴、塗藥包紮的醫樹行為,事實證明都有效性有待商榷。堪稱現代樹木醫學之父的美國Alexshigo博士,提出的四道壁防禦層理(CODIT,Compartmentali

zation Of DecayIn Tree),強調樹木具有抵抗疾病的自我防衛機制。樹木受傷時,為了避免造成腐朽菌侵入樹幹或是主要枝條的災情擴大,樹木會產生保護層來封鎖腐朽菌繼續感染。不過重點是,樹勢強盛的樹能快速產生強大的防禦帶,或是釋放蟲子討厭的抗菌物質,但是活力低弱的樹木,根本沒有足夠能量做出抵抗。因此,預防勝於治療,啟動樹木自然療癒能力才是醫樹的根本。      (四)揭開樹木的秘密!枝葉會自動掉落、葉會變黃變紅、樹皮會變甜、樹木可泡水儲存……      你知道嗎?當樹木發現枝條的光合作用效率下降時,就會從枝條上回收二氧化碳以及礦物質,並阻擋水分和養分的運輸,枝條的枯萎也會加速;落葉則

是樹木會形成分離葉柄跟枝條的離層這種特殊組織,讓葉落更新成新樹葉。樹葉變黃是原本葉子中的葉綠素顏色消失,類胡蘿蔔素顏色出現而變黃;樹葉變紅則是葉子中的礦物質被葉子回收,剩下的胺基酸跟糖結合變成花色素苷而變紅。樹皮也會儲存大量養分,尤其冬天的樹皮會因為韌皮部儲存大量糖分而變甜,所以動物也會以樹皮為食。在木材場常會見到大水池用來儲存木頭,就是藉由將木材泡在水中,來防止需氧的木材腐朽菌在木材上繁殖喔。      (五)正確修剪新知!尊重並保留樹木的根幹枝葉,樹木活得健康,人親近樹更安全      會覺得修剪樹木比較好都是人類的自以為是的行為,並不是樹木所期望的。然而,在不得不修剪的情況之下,有更健康

的修剪方法。新知一:清楚知道樹木的傷口癒合和防禦層的構築位置來正確下刀;新知二:把樹幹直接攔腰截斷對樹木傷害最大,如果要降低樹高,最好留有樹幹的三分之一粗的健康枝條,而且切除的位置要和留下來的枝條角度呈平行,傷口才會癒合得好;新知三:想要修剪得更美觀,就要學會不會產生膨大的疏剪法,那就是修剪時不直接從中剪斷,而是以平行分岔的方向修去主枝條,並且只留下分岔的側枝。      (六)幫樹木搬家新趨勢!全樹冠移植、「斷根+養根球=根回」、樹不能種太深、支架記得移除      移植對樹木負擔很大,因為移植前會將根及葉子切除,樹木無法維持完整的生理機能,處在能量不足的狀態,對病蟲害的防禦能力也會下降。然

而,只要謹慎做到「斷根+養根球=根回」後,並給予足夠的時間再進行移植,就幾乎不需要修枝來抑制水分蒸散,當留下越多枝條及葉子,就能夠生產更多發根所必須的糖分等物質。所以,推廣高存活率的移植法才能夠讓樹木真正健康重生。另外,切記不能種太深,深處根系會吸收不到足夠氧氣而腐爛。而且,移植樹幹雖然需要有支柱協助固定,但千萬不可以放置太久,這會讓根系認為沒有必要生長更多根系來維持平衡而導致根系生長趨緩,一旦支柱被撤除,就會很容易被強風吹倒。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區位分析

為了解決台大水源停車場的問題,作者楊珮甄 這樣論述:

台灣自2011年開始實施環境教育法以來,使得國人接受環境教育的需求增加,促使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設置成為推動環境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主管機關鼓勵公、私部門利用閒置空間或建築,並進行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以增加台灣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來滿足各種不同類型的需求。 但根據環保署現行認證標準,只針對環境現況(自然或人文特色主題與內容)、環境教育專業人員配置、環境教育課程及經營管理部分來做評估,而未考慮場所位置本身所應有的區位條件,這對於專業參與者或一般使用者而是一項重要的考量。因此本研究的目的透過區位理論及希望利用及地理資訊系統(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空間分析,檢討中部地區現有通過認證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所具有的經濟與環境區位特徵,提出各場所的區位優劣勢及適合性,並且找出未來可以加強推動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的區域,以做為未來環境教育設施場所選址上的參考。 結果顯示,以規模相同來劃分服務範圍,茄荖山環保生態園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消費條件、競合關係、交通條件及資源條件 都有較高評分值,評分較低的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台大山地實驗農場、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東勢林場、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溪頭自然教育園區、朝陽科技大學、黃金蝙蝠生態館;規模不同的情況下,評分值較高的則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朝陽科技大學、寶之林廢棄家具再生中心。

綜觀全區域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區位分析結果,顯示不論哪一種服務範圍的劃分,評分較高的設施場所,其擁有的優勢大多是處於交通易達性高的地方,相對而言其所需要服務的消費族群也比較龐大。而評分較低的場所因各項條件都較不佳,未來在推動環境教育可從課程方式改變或是與社區合作來發展。而區位分析的結果也可以當作未來輔導現有設施進行認證時的參考,在學校分布較密集的區域,可以加強輔導設施進行認證,以減輕現有設施可能產生的負擔。

零地點 GroundZero

為了解決台大水源停車場的問題,作者伊格言 這樣論述:

真相大白,行動刻不容緩!本世紀華文首部核災預言小說,以故事召喚勇氣,讓一切錯誤歸零!   無法忽視!《30雜誌》《聯合文學》大篇幅報導、最全面全才的小說家 伊格言 繼暢銷作《噬夢人》後最新話題長篇   核能神話崩壞,後災難時代末日的人性寫真   ★特別收錄:駱以軍X伊格言 對談〈我將介入此事〉   一定有什麼地方出了差錯。他們的臉書中止在災變的前一天   GroundZero 倒數歸零。2015年10月19日,核四預定商轉日   輕度颱風登陸北台灣,當天清晨,工程小組成員紛紛接到停止上班的簡訊。身為其中一員的工程師林群浩收到來自小組主任一則空白簡訊。   幾小時後,核四廠證實輻射外洩,台灣

陷入毀滅性核災危機。   這是他記憶裡最後的訊息。   GroundZero 歸零過後。2017年,核四災變後兩年   北台灣成為荒城,政經中心遷往台南。   重災區探勘敢死隊進入災區探勘,政府當局頒布災區禁制令,北台灣災區成為孤島,苗栗以北農畜牧食品禁止食用,翡翠水庫飲用水源汙染,銀行出現擠兌潮,台北變成大型停車場,離開災難現場的最快交通工具是機車與腳踏車……   喪失記憶的林群浩受到醫療小組嚴密看照,他有一大群舊識下落不明,這些人在現世的時間瞬間終止,臉書頁面永久中止在災變的前一天:無論是一份食記、一張家庭合照、一條新聞或兩句刻薄的牢騷。但他記得一種觸感:有個人的指尖與掌心,曾那麼輕輕熨貼

上他的臉頰,他的額頭,他的髮際與眉眼。   就在記憶逐漸喚起、腦內夢境殘影中的人事物呼之欲出時,這島上僅存的、與他有關的人們,卻開始無故陸續失蹤。   不能再有人下落不明了,現在是行動的時刻!   暴力與權謀的黑影鋪天蓋地席捲而來,林群浩能否在關鍵時刻掀開災難真相,以勇氣找回記憶與所愛的人?   ◎我為何涉入其中:小說家的宣言   我想正面撞擊,甚至直接介入當下現實──伊格言   作為一本顯然具有社會批判功能的小說,我選擇與現實直接對撞──這是我的行動藝術。我將一本小說創作完成,作為敘事藝術,它有單純作為敘事藝術的價值,但當我將之交付予台灣市場和台灣人民,它將同時離開單純敘事的範疇,而兼作為行

動藝術。每個台灣人都將是此一行動藝術的參與者,當然,也包括馬英九、台電、核四廠、民進黨、劉寶傑等等。我無法預期台灣社會將如何看待如此貼地飛行的小說──它距離當下現實如此之近,卻又保持三公分的危險磁浮間距。這是小說對現實的介入與進場──媒材是文字,以及現實。在這點上,《零地點 GroundZero》與其所侵略的現實界域將共同組構一個巨大的世界;我的作品將不僅是小說,而是小說以及小說誕生之後的現實(相較於另一個《零地點 GroundZero》未曾誕生的平行宇宙而言)。我希望它會是另一次大江健三郎式的突圍嘗試──我們在革命前夕,我或將介入此事。   我將介入此事。 作者簡介 伊格言 Egoyan Z

heng   1977年生。台大心理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肄業,淡江中文碩士。《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等,並入選《台灣成長小說選》、《三城記:台北卷》、《年度小說選》、《年度散文選》等選集。   2003年出版首部小說《甕中人》,已成新世代經典,並獲德國萊比錫書展、法蘭克福書展選書。   2007年獲英仕曼亞洲文學獎(The Man Asian Literary Prize)入圍;並獲選台灣十大潛力人物。2008年獲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入圍。

  2010年出版長篇後人類小說《噬夢人》,為該年度華文純文學小說賣座冠軍,入圍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並獲2010年《聯合文學》雜誌年度之書。2010、2011連續兩年攻占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   2011年出版詩集《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2013年出版短篇小說集《拜訪糖果阿姨》。   曾任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作家、國立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   臉書: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羅東南門港地區常民生活文化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大水源停車場的問題,作者林麗貞 這樣論述:

發源於冬山鹿埔一帶的南門港,在羅東初始被開墾的過程中,藉由將自然河道鑿深並與其他河圳連接而成;羅東最重要市街中正路即是以南門港為端點,往宜蘭方向向北發展而成。此後,羅東的發展即以南門港與中正路為核心逐漸發展。從羅東歷史發展脈絡而言,南門港堪稱羅東的母親河,但歷來對於南門港的研究卻相當缺乏。有鑑於此,本文以羅東南門港兩岸周邊地區為研究範圍,透過文獻分析與田野訪查,以探究南門港地區所形塑之常民生活文化。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之動機、基本認識與方法。第二章「南門港與羅東的發展」,探究南門港在羅東墾拓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並釐清南門港與羅東其他水圳的關係。第三章至第五章,

則分別就南門港周邊所產生的「產業活動」、「宗教信仰」與「常民生活」進行論述,以建構南門港地區的常民生活文化。第六章「結論與建議」提出兩點結論:南門港是羅東發展的起站,並形塑了其周邊地區的常民文化;並建議除應繼續對南門港進行深入研究並保存其文化資產外,亦可藉由城鄉風貌形塑及文化觀光導覽,讓民眾認識並認同南門港對於羅東的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