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註冊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大學新生註冊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淑中寫的 大學校長的48封信:私立大學校長的教育良知與社會責任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桃園市立平鎮高中也說明:發佈時間, 標題, 發佈單位, 訊息類型, 點閱率, 訊息對象. 2022/5/16, [公告] 中央大學辦理「桃園城教育遊」跨域選修課程, 教務處, 一般公告, 7, 全部.

世新大學 資訊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胡碩誠、劉育津所指導 邱泊瑄的 學業成績表現與大一就學穩定度之關聯分析 (2021),提出大學新生註冊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少子化、程式設計、就學穩定度。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徐新逸所指導 甘桂貞的 大一新生不同入學管道及背景對其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之影響 (2010),提出因為有 學習策略、學業成就、入學管道、大一新生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學新生註冊率的解答。

最後網站新生註冊率下降105系所明年停招 - 政大大學報則補充:根據教育部《專科以上學校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教育部對大專校院招生名額有所管制,針對大學部,公立學校連兩學年度的新生註冊率須達80%、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學新生註冊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學校長的48封信:私立大學校長的教育良知與社會責任

為了解決大學新生註冊率的問題,作者張淑中 這樣論述:

  近年來,台灣少子女化的現象,造成許多私立大學的招生困難與財務困頓,導致有些學校被迫轉型或退場。然而,位於嘉義縣朴子市的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雖亦有很長的一段低盪時期,但在第六任校長張淑中博士的四年專業治理下,不只招生成績十分優秀,全校的大一新生註冊率,連續三年達85%以上的佳績,在雲嘉南地區大學中名列前茅;此外稻江學生的表現更是亮眼,完全不輸北部的明星學校,多次在國際各項大賽中為國爭光。   本書透露出一位用心的大學校長,對台灣高等教育所懷抱的工作使命,對全校教職員未來工作目標的指導期許,對來自於弱勢家庭學生的愛心關懷,以及對政府當前重大教育政策的專業建言。  

大學新生註冊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學業成績表現與大一就學穩定度之關聯分析

為了解決大學新生註冊率的問題,作者邱泊瑄 這樣論述:

在現代少子化的衝擊下,大學新生人數日益減少,造成 大學錄取率來到了 90%以上。同時,根據統計數據示,大學休退學率逐年上升,來到 15%以上。休退學最常見的原因有專業科系技能沒有達到學生的期望以及學生所選的科系並不是自己所喜愛的。本研究主要以北部某私立大學資管系大學一年級之在校成績以及入學成績進行探討就學穩定度之關聯性。該校資管系因為課程的不同分為三個組別,分別為資管 A組、資管 B組、資管 C組。首先利用這三個組別之間進行分析休學、轉系、退學人數是否有差異。接著針對三組共同必修科目,國文、英文、程式設計成績進行近一步分析。分析結果發現,休轉退學生與在校學生成績顯著差異的科目為程式設計。根據

分析結果,我們嘗試回溯分析國文、英文、數學的入學考試成績與大學一年級之程式設計成績之間的關係。分析結果發現,數學成績與程式設計成績呈現正向關係,這意味 著學生的數學入學考試成績較高,對於大學的程式設計成績會有更好的表現。就學穩定度是目前評估系所辦學績效的重要指標之一。本研究的主要貢獻則在分析並提供研究對象影響該系學生就學穩定度的主要因素。

大一新生不同入學管道及背景對其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之影響

為了解決大學新生註冊率的問題,作者甘桂貞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瞭解不同背景之大學一年級學生對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現況、差異狀況、相關情形及影響。本研究採普查方式,針對某大學共1,839位大一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學習策略調查採用「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學習成就則以大學一年級全學年通識成績為評量標準。並用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以及迴歸分析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 大一學生僅在自我測驗及解決學習困難策略高於全國常模。(2) 大一學生其入學管道、教育程度、居住地區及學院差異等背景變項,在部份學習策略使用上有顯著差異。(3) 女生的學習策略運用優於男生;學習成就方面女生高於男生。(4) 整體而言學習

策略與學業成就有顯著相關。(5) 控制其他情況下,入學管道、教育程度、性別、居住區域及學院別對學習策略具影響。(6) 控制其他情況下,「態度」、「動機」、「時間管理」、「專心」、「選擇要點」、「學習輔助術」、「自我測驗」、「考試策略」及「解決學習困難策略」,此9項學習策略對學習成就有正向影響;背景變項對學習成就具影響者為性別以及學院別,其中女生的學習成就表現平均得分較男生高出6.85~8.18分,數理學院學生之學習成就表現較人文學院、觀光學院及運動知識學院學生高出2.29~6.8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