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尺寸直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籃球尺寸直徑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海濤等寫的 中文版SolidWorks 2015技術大全 和柳田理科雄的 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等籃球場解封?先科普一下籃球知識, 籃球也是有男女大小之 ...也說明:為了小學生、青少年所設計的籃球,重量較輕,介於470-500g間,圓周69-71cm,直徑則是22.0cm。適合讓初學的孩子能夠便利運球、投籃。但很多學校也會直接用大人用球讓孩子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遠流所出版 。

中華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 李錫霖所指導 陳慧娥的 應用TRIZ理論在鉛筆創新設計之可行性探討 (2012),提出籃球尺寸直徑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鉛筆、TRIZ、個性化、矛盾矩陣、物理矛盾、物-場分析、創新設計。

最後網站标准的七号六号五号三号篮球直径是多少? - 百度知道則補充:7号球直径24.6厘米,6号球直径22.6厘米,3号球直径18.1厘米。根据国际篮联的标准,详细尺寸规格如下:. 1、标准男子比赛用球为7号球。周长为0.749-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籃球尺寸直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文版SolidWorks 2015技術大全

為了解決籃球尺寸直徑的問題,作者周海濤等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全面介紹SolidWorks 2015 使用功能及實際運用的書。本書內容全面、講解細致、案例眾多,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程。作為一本學習性和功能性並重的圖書,本書在章節划分上做得非常細致,便於讀者查詢相關的功能,可以將其當作一本技術查詢手冊。全書共有24 章,對於SolidWorks 2015 軟件的基礎應用,書中講解得非常詳細,通過實例和方法的有機統一,使本書內容既有操作上的針對性,也有方法上的普遍性。本書圖文並茂,講解深入淺出、貼近 工程,把眾多專業和軟件的知識點有機地融合到每章的具體內容中,包括SolidWorks 2015 入門與基本操作、繪制二維草圖、編輯二維草圖、創建基本特征、

創建高級特征、特征編輯與操作、3D 草圖與曲線、曲面特征、SolidWorks 文件數據管理、屬性檢測與質量分析、裝配建模、工程圖設計、PhotoView 360 高級渲染、鈑金設計、焊接設計、Plastics模流分析、注塑模具設計和管道與管筒設計等。綜合應用篇詳細講解了SolidWorks 在機械零件設計、產品造型設計、裝配設計、鈑金設計、模具設計和工程圖設計等領域的應用。通過對本書內容的學習、理解和練習,能使讀者真正具備 SolidWorks 設計者的水平和素質。附錄部分特別收錄了SolidWorks 軟件學習方法、術語表和模具技術用語表,供讀者檢索查閱。本書既可以作為院校機械CAD、模具

設計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對制造行業有濃厚興趣的讀者自學的教程。 第一篇 基礎入門篇 第1章 SolidWorks2015入門 1 1.1 SolidWorks設計意圖體現 2 1.1.1 零件建模與加工工藝分析 2 1.1.2 在建模過程中體現設計意圖 3 1.1.3 裝配體約束關系、要求體現設計 5 1.2 SolidWorks2015的安裝 5 實訓01——安裝SolidWorks 20156 1.3 SolidWorks2015用戶界面 7 1.3.1 菜單欄 7 1.3.2 功能區 8 1.3.3 命令選項卡 8 1.3.4 設計樹 9 1.3.5 狀態欄 9 1

.3.6 前導視圖工具條 9 1.4 任務窗格 10 1.4.1 SolidWorks資源 10 1.4.2 設計庫 10 1.5 參考幾何體 12 1.5.1 基准面 12 實訓02——創建基准面 14 1.5.2 基准軸 15 實訓03——創建基准軸 16 1.5.3 坐標系 17 實訓04——創建坐標系 17 1.5.4 創建點 18 實訓05——創建點 19 1.6 環境配置 19 1.6.1 系統選項設置 20 1.6.2 管理功能區 20 1.7 查看SolidWorks幫助 22 1.8 拓展訓練——管件設計 22 1.9 課后習題 26 第2章 SolidWorks2015基本

操作 27 2.1 SolidWorks2015文件管理 28 2.1.1 新建文件 28 2.1.2 打開文件 29 2.1.3 保存文件 30 2.1.4 關閉文件 31 2.2 選擇對象 31 2.2.1 選中並顯示對象 31 2.2.2 對象選擇方法 32 實訓06——高效率選擇對象並進行特征設計 36 2.3 控制模型視圖 39 2.3.1 縮放視圖 40 2.3.2 定向視圖 41 2.3.3 模型顯示樣式 42 2.3.4 隱藏/顯示項目 43 2.3.5 剖視圖 43 2.4 鍵鼠應用技巧 45 2.4.1 鍵鼠快捷鍵 45 2.4.2 鼠標筆勢 45 實訓07——利用鼠標筆勢

繪制草圖 46 2.5 三重軸的應用技巧 48 2.5.1 三重軸 48 2.5.2 參考三重軸 49 實訓08——利用三重軸復制特征 50 2.6 注釋和控標 52 2.6.1 注釋 52 2.6.2 控標 53 2.7 Instant3D 53 2.7.1 使用Instant3D編輯特征 53 2.7.2 Instant3D標尺 56 2.7.3 活動剖切面 56 實訓09——修改特征 57 2.8 錄制與執行宏 60 2.8.1 新建宏 60 2.8.2 錄制/暫停宏 60 2.8.3 為宏指定快捷鍵和菜單 60 2.8.4 執行宏與編輯宏 61 2.9 FeatureWorks 61

2.9.1 FeatureWorks特點 61 2.9.2 關閉和激活FeatureWorks 62 2.9.3 FeatureWorks識別方法與類型 63 2.9.4 FeatureWorks操作選項 65 2.9.5 FeatureWorks選項設置 66 2.10 拓展訓練——支座零件設計 67 2.11 課后習題 70 第3章 繪制二維草圖 72 3.1 SolidWorks2015草圖環境介紹 73 3.1.1 SolidWorks2015草圖界面 73 3.1.2 草圖繪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73 3.1.3 草圖約束信息 74 3.2 草圖動態導航 76 3.2.1 動態導航的推理

圖標 76 3.2.2 圖標的顯示設置 76 3.3 草圖對象的選擇 77 3.3.1 選擇預覽 77 3.3.2 選擇多個對象 78 3.4 繪制草圖基本曲線 79 3.4.1 直線與中心線 79 實訓10——利用「直線」「中心線」 命令繪制直線、圓弧圖形 81 3.4.2 圓與周邊圓 83 實訓11——利用(圓)命令和 (周邊圓)繪制草圖 84 3.4.3 圓弧 86 3.4.4 橢圓與部分橢圓 88 實訓12——利用「圓弧」「橢圓」「橢圓弧」繪制草圖 89 3.4.5 拋物線與圓錐雙曲線 90 3.5 繪制草圖高級曲線 91 3.5.1 矩形 91 3.5.2 槽口曲線 93 3.5.3

多邊形 94 3.5.4 樣條曲線 95 3.5.5 繪制圓角 99 3.5.6 繪制倒角 99 實訓13——繪制軸承座草圖 100 3.5.7 文字 103 3.6 拓展訓練 105 3.6.1 訓練一:繪制棘輪草圖 105 3.6.2 訓練二:繪制墊片草圖 109 3.7 課后習題 113 第4章 編輯二維草圖 114 4.1 草圖實體的操作 115 4.1.1 剪裁實體操作 115 實訓14——繪制拔叉草圖 117 4.1.2 延伸實體操作 118 4.1.3 等距實體操作 118 實訓15——繪制連桿草圖 119 4.1.4 鏡像實體操作 121 實訓16——繪制對稱的零件草圖 12

2 4.1.5 復制實體 122 實訓17——繪制搖柄草圖 125 4.1.6 草圖陣列 128 實訓18——繪制法蘭草圖 130 實訓19——繪制槽孔板草圖 132 4.2 草圖幾何約束 133 4.2.1 幾何約束類型 133 4.2.2 添加幾何關系 134 4.2.3 顯示/刪除幾何關系 135 實訓20——幾何約束在草圖中的應用 136 4.3 草圖尺寸約束 138 4.3.1 草圖尺寸設置 138 4.3.2 尺寸約束類型 143 4.3.3 尺寸修改 144 實訓21——尺寸約束在草圖中的應用 145 4.4 修改草圖和修復草圖 149 4.4.1 修改草圖 149 4.4.2

修復草圖 151 4.5 拓展訓練 151 4.5.1 訓練一:繪制花形草圖 151 4.5.2 訓練二:繪制閥座草圖 153 4.5.3 訓練三:繪制螺座草圖 156 4.6 課后習題 158 第二篇 特征建模篇 第5章 創建基體特征 160 5.1 凸台/基體工具 161 5.1.1 拉伸凸台/基體 161 實訓22——軸承座設計 165 5.1.2 旋轉凸台/基體 168 實訓23——創建軸零件 169 5.1.3 掃描 173 實訓24——爐架設計 175 5.1.4 放樣凸台/基體 180 實訓25——創建放樣特征 182 5.1.5 邊界凸台/基體 183 5.2 材料切除工具 1

85 5.2.1 拉伸切除 185 5.2.2 異型孔向導 186 實訓26——零件中的孔 187 5.2.3 旋轉切除 188 5.2.4 掃描切除 188 5.2.5 放樣切除 189 5.2.6 邊界切除 190 實訓27——利用掃描切除設計閥體零件 192 5.3 拓展訓練 196 5.3.1 訓練一:豆漿機上蓋設計 196 5.3.2 訓練二:豆漿機底座設計 200 5.4 課后習題 205 第6章 創建高級特征 206 6.1 形變特征 207 6.1.1 自由形 207 實訓28——自由形形變操作 209 6.1.2 變形 210 實訓29——變形操作 215 6.1.3 壓凹

217 實訓30——壓凹特征的應用 218 6.1.4 彎曲 219 實訓31——彎曲特征的應用 222 6.1.5 包覆 225 6.1.6 圓頂 226 實訓32——設計飛行器 227 6.2 扣合特征 230 6.2.1 裝配凸台 230 6.2.2 彈簧扣 232 6.2.3 彈簧扣凹槽 234 6.2.4 通風口 234 6.2.5 唇緣/凹槽 235 實訓33——設計塑件外殼 236 6.3 拓展訓練——玩具飛機造型 239 6.4 課后習題 244 第7章 特征編輯與操作 245 7.1 常規工程特征 246 7.1.1 圓角 246 7.1.2 倒角 247 實訓34——倒角與

圓角操作 249 7.1.3 筋 250 實訓35——筋操作 251 7.1.4 拔模 252 7.1.5 抽殼 253 實訓36——拔模與抽殼操作 255 7.2 特征陣列 256 7.2.1 線性陣列 257 實訓37——線性陣列操作 258 7.2.2 圓周陣列 259 實訓38——圓周陣列操作 259 7.2.3 曲線驅動的陣列 261 實訓39——曲線驅動的陣列操作 261 7.2.4 草圖驅動的陣列 262 7.2.5 表格驅動的陣列 263 實訓40——表格驅動的陣列操作 263 7.2.6 填充陣列 264 實訓41——填充陣列操作 264 7.2.7 隨形陣列 265 7.3

復制與鏡像 266 7.3.1 鏡像 266 7.3.2 復制 267 實訓42——復制與鏡像操作 268 7.4 修改實體特征 269 7.4.1 移動面 269 7.4.2 分割 270 7.4.3 利用Instant3D修改實體 273 實訓43——Instant3D修改實體 273 7.5 拓展訓練 275 7.5.1 訓練一:創建梯子 275 7.5.2 訓練二:創建管接頭 278 7.5.3 訓練三:工作台零件設計 280 7.6 課后習題 283 第8章 3D草圖與曲線 284 8.1 認識3D草圖 285 8.1.13D空間控標 285 8.1.2 繪制3D直線 286 實訓

44——繪制零件軸側視圖 287 8.1.3 繪制3D點 290 8.1.4 繪制3D樣條曲線 291 8.1.5 曲面上的樣條曲線 291 8.1.63D草圖基准平面 292 實訓45——插入基准平面繪制3D草圖 293 8.1.7 編輯3D草圖曲線 296 實訓46——手動操作3D草圖 296 實訓47——利用草圖程序三重軸修改草圖 297 8.2 曲線工具 298 8.2.1 通過XYZ點的曲線 298 實訓48——輸入坐標點創建空間樣條曲線 299 8.2.2 通過參考點的曲線 299 8.2.3 投影曲線 300 實訓49——利用投影曲線命令創建扇葉曲面 301 8.2.4 分割線

305 實訓50——以(交叉點)類型分割模型 308 8.2.5 螺旋線/渦狀線 309 實訓51——創建螺旋線 310 8.2.6 組合曲線 310 8.3 拓展訓練 311 8.3.1 訓練一:風扇葉片建模 311 8.3.2 訓練二:小豬音箱建模 316 8.4 課后習題 328 第9章 曲面特征 329 9.1 曲面概述 330 9.1.1 SolidWorks曲面定義 330 9.1.2 曲面命令介紹 330 9.2 基本曲面特征 331 9.2.1 常規曲面工具 331 9.2.2 平面區域 333 實訓52——飲水杯造型 334 實訓53——田螺曲面造型 337 實訓54——海豚

曲面造型 339 9.3 高級曲面特征 347 9.3.1 填充曲面 347 實訓55——產品破孔的修補 350 9.3.2 等距曲面 351 實訓56——金屬湯勺曲面造型 351 9.3.3 直紋曲面 357 9.3.4 中面 359 9.3.5 延展曲面 359 實訓57——創建產品模具分型面 360 9.4 曲面控制 360 9.4.1 替換面 361 實訓58——替換面操作 361 9.4.2 延伸曲面 362 9.4.3 縫合曲面 363 9.4.4 剪裁曲面 363 實訓59——塑膠小湯匙造型 364 9.4.5 解除剪裁曲面 366 9.4.6 刪除面 368 實訓60——煙斗造

型 369 9.5 曲面加厚與切除 375 9.5.1 加厚 375 9.5.2 加厚切除 376 9.5.3 使用曲面切除 376 9.6 拓展訓練 377 9.6.1 訓練一:花瓶造型 377 9.6.2 訓練二:大堂裝飾燈造型 381 9.7 課后習題 390 第10章 SolidWorks文件數據管理 391 10.1 SolidWorks文件結構與類型 392 10.1.1 外部參考 392 實訓61——修改外部參考關系 392 10.1.2 SolidWorks文件信息 393 10.1.3 SolidWorks文件類型 393 10.2 版本文件的轉換 394 10.2.1 利用

SolidWorksTaskScheduler轉換 395 10.2.2 在SolidWorks2015軟件窗口中轉換 397 10.3 文件的輸入與輸出 397 10.3.1 通過SolidWorksTask Scheduler輸入、輸出文件 397 10.3.2 通過SolidWorks2015窗口輸入、輸出文件 398 10.4 輸入文件與FeatureWorks識別特征 399 10.4.1 FeatureWorks插件載入 399 10.4.2 FeatureWorks選項 399 10.4.3 識別特征 400 實訓62——識別特征並修改特征 401 10.5 管理Toolbox文

件 403 10.5.1 生成Toolbox標准件的方式 403 10.5.2 Toolbox標准件的只讀選項 404 實訓63——應用Toolbox標准件 404 10.6 SolidWorkseDrawings 406 10.6.1 激活eDrawings 407 10.6.2 轉換為eDrawings文件 407 第11章 屬性檢測與質量分析 409 11.1 測量工具 410 11.1.1 設置單位/精度 410 11.1.2 圓弧/圓測量 411 11.1.3 顯示XYZ測量 411 11.1.4 面積與長度測量 412 11.1.5 零件原點測量 412 11.1.6 投影測量 4

12 11.2 質量屬性與剖面屬性 413 11.2.1 質量屬性 413 11.2.2 剖面屬性 414 11.3 傳感器 415 11.3.1 生成傳感器 416 11.3.2 傳感器通知 417 11.3.3 編輯、壓縮或刪除傳感器 417 11.4 統計、診斷與檢查 418 11.4.1 統計 418 11.4.2 檢查 419 11.4.3 輸入診斷 419 11.5 分析 420 11.5.1 幾何體分析 420 11.5.2 拔模分析 421 11.5.3 厚度分析 423 11.5.4 誤差分析 424 11.5.5 斑馬條紋 425 11.5.6 曲率分析 426 11.5.

7 底切分析 426 11.5.8 分型線分析 427 11.6 拓展訓練 427 11.6.1 訓練一:測量與移動模型 428 11.6.2 訓練二:檢查與診斷 431 11.6.3 訓練三:產品分析與修改 435 11.7 課后習題 438 第12章 裝配建模 439 12.1 裝配概述 440 12.1.1 計算機輔助裝配 440 12.1.2 了解SolidWorks裝配術語 441 12.1.3 裝配環境的進入 441 12.2 開始裝配體 442 12.2.1 插入零部件 443 實訓64——插入零部件 445 12.2.2 配合 446 實訓65——配合 450 12.3 控制裝

配體 450 12.3.1 零部件的陣列 451 實訓66——零部件的陣列 452 12.3.2 零部件的鏡像 453 實訓67——零部件的鏡像 454 12.3.3 移動或旋轉零部件 455 12.4 布局草圖 456 12.4.1 布局草圖的功能 457 12.4.2 布局草圖的建立 457 12.4.3 基於布局草圖的裝配體設計 458 12.5 裝配體檢測 459 12.5.1 間隙驗證 459 實訓68——間隙驗證 460 12.5.2 干涉檢查 461 實訓69——干涉檢查 462 12.5.3 孔對齊 462 實訓70——孔對齊 462 12.6 控制裝配體的顯示 464 12.

6.1 顯示或隱藏零部件 464 12.6.2 孤立 465 12.7 其他裝配體技術 466 12.7.1 智能扣件 466 12.7.2 智能零部件 467 12.7.3 裝配體直觀 468 12.8 大型裝配體的簡化 469 12.8.1 零部件顯示狀態的切換 469 12.8.2 零部件壓縮狀態的切換 469 12.8.3 SpeedPak 470 12.9 裝配體爆炸視圖 471 12.9.1 生成爆炸視圖 471 實訓71——生成爆炸視圖 473 12.9.2 爆炸視圖編輯 475 實訓72——編輯爆炸視圖 475 12.9.3 爆炸的解除 476 12.10 拓展訓練 476 1

2.10.1 訓練一:自上而下裝配設計 476 12.10.2 訓練二:自下而上裝配設計 484 12.11 課后習題 489 第三篇 實用功能篇 第13章 工程圖設計 490 13.1 工程圖概述 491 13.1.1 設置工程圖選項 491 13.1.2 建立工程圖文件 492 13.2 標准工程視圖 494 13.2.1 標准三視圖 494 13.2.2 模型視圖 495 13.2.3 空白視圖 496 13.2.4 預定義的視圖 497 13.2.5 相對視圖 498 13.3 派生視圖 498 13.3.1 投影視圖 498 13.3.2 輔助視圖 499 13.3.3 局部視圖 5

00 13.3.4 剪裁視圖 501 13.3.5 斷開的剖視圖 502 13.3.6 斷裂視圖 502 13.3.7 剖面視圖 503 13.3.8 旋轉剖視圖 504 13.4 標注圖紙 505 13.4.1 尺寸標注 505 13.4.2 公差標注 508 13.4.3 注解的標注 509 13.4.4 材料明細表 511 13.5 操作與控制工程圖 513 13.5.1 對齊視圖 514 13.5.2 視圖的隱藏和顯示 515 13.6 工程圖的打印、輸出 515 13.6.1 一般工程圖打印輸出 515 13.6.2 為單獨的工程圖紙指定設置 517 13.6.3 打印多個工程圖文件

517 13.7 拓展訓練 517 13.7.1 訓練一:閥蓋零件工程圖 518 13.7.2 訓練二:分光箱焊接工程圖 525 13.8 課后習題 531 第14章 PhotoView360高級渲染 533 14.1 渲染概述 534 14.1.1 認識渲染 534 14.1.2 PhotoView360簡介 534 14.1.3 啟動PhotoView360插件 535 14.1.4 PhotoView360菜單及工具條 535 14.2 PhotoView360渲染功能 536 14.2.1 渲染步驟 536 14.2.2 應用外觀 536 14.2.3 應用布景 540 14.2.4

光源與相機 540 14.2.5 貼圖和貼圖庫 546 14.2.6 渲染操作 549 14.3 拓展訓練 551 14.3.1 訓練一:渲染籃球 551 14.3.2 訓練二:鑽戒渲染 555 14.4 課后習題 559 第15章 鈑金設計 560 15.1 鈑金設計概述 561 15.1.1 鈑金零件分類 561 15.1.2 鈑金加工工藝流程 561 15.1.3 鈑金結構設計注意事項 562 15.2 SolidWorks2015鈑金設計工具 562 15.3 鈑金法蘭設計 563 15.3.1 基體法蘭 563 實訓73——創建鈑金法蘭 564 15.3.2 薄片 566 實訓74

——創建薄片 566 15.3.3 邊線法蘭 567 實訓75——創建邊線法蘭特征 567 15.3.4 斜接法蘭 569 實訓76——創建斜接法蘭特征 569 15.4 折彎鈑金體 570 15.4.1 繪制的折彎 571 實訓77——創建繪制的折彎特征 571 15.4.2 褟邊 572 實訓78——創建禢邊特征 572 15.4.3 轉折 574 實訓79——創建轉折特征 574 15.4.4 展開 576 實訓80——創建展開特征 576 15.4.5 折疊 577 實訓81——創建折疊特征 577 15.4.6 放樣折彎 578 實訓82——創建放樣折彎 578 15.5 鈑金成型工

具 580 15.5.1 使用成型工具 580 實訓83——成型工具 580 15.5.2 編輯成型工具 581 15.5.3 創建新的成型工具 582 15.6 編輯鈑金特征 585 15.6.1 切除—拉伸 585 實訓84——創建切除—拉伸 585 15.6.2 邊角—剪裁 587 實訓85——創建邊角剪裁 587 15.6.3 閉合角 589 實訓86——創建閉合角 589 15.6.4 斷開—邊角 590 實訓87——創建斷開邊角 591 15.6.5 將實體零件轉換成鈑金件 592 實訓88——創建轉換到鈑金 592 15.6.6 鈑金設計中的鏡像特征 593 實訓89——創建鏡像

特征 593 15.7 拓展訓練——ODF單元箱主體設計 594 15.8 課后習題 598 第16章 焊接設計 600 16.1 焊件設計概述 601 16.2 焊件特征工具與命令 601 16.2.1 (焊件)工具欄 601 16.2.2 (焊件)工具條 601 16.2.3 (焊件)菜單 601 16.3 焊件特征工具的應用 602 16.3.1 焊件 602 實訓90——創建焊件 602 16.3.2 結構構件 602 實訓91——創建結構構件 603 16.3.3 生成自定義結構構件輪廓 604 實訓92——生成自定義結構構件輪廓 604 16.3.4 剪裁/延伸 605 實訓93—

—剪裁/延伸 605 16.3.5 拉伸凸台/基體 607 16.3.6 頂端蓋 607 實訓94——頂端蓋 607 16.3.7 角撐板 609 實訓95——角撐板 609 16.3.8 圓角焊縫 611 實訓96——圓角焊縫 611 16.4 焊件切割清單 613 16.4.1 更新切割清單 613 16.4.2 排除特征至清單外 613 16.4.3 將焊件切割清單插入工程圖 614 實訓97——將焊件切割清單插入工程圖 614 16.4.4 配置焊件切割清單 615 16.4.5 自定義焊件切割清單屬性 615 16.4.6 焊件工程圖 616 實訓98——焊件工程圖 616 16.4

.7 生成子焊件 617 實訓99——焊件工程圖步驟 617 16.5 在裝配體中添加焊縫 617 16.5.1 焊接類型 617 16.5.2 焊縫的頂面高度和半徑 618 16.5.3 焊縫結合面 618 16.5.4 創建焊縫 619 實訓100——在裝配體中創建焊縫 619 16.6 拓展訓練 620 16.6.1 訓練一:鐵門設計 621 16.6.2 訓練二:防護欄設計 625 16.7 課后習題 628 第17章 Plastics模流分析 630 17.1 SolidWorksPlastics入門基礎 631 17.1.1 有限元分析基礎 631 17.1.2 常見的制品缺陷及產

生原因 632 17.1.3 SolidWorksPlastics插件的安裝 634 17.1.4 入門向導 635 17.2 建立網格 636 17.2.1 從任務窗格中建立網格模型 636 17.2.2 從PlasticsManager管理器中建立網格模型 640 17.2.3 網格診斷與修復 640 17.2.4 管路設計 645 17.2.5 增加虛擬模座 646 17.3 設定材料 647 17.3.1 選擇塑料 647 17.3.2 模具材料 650 17.4 設置操作條件 651 17.4.1 流動設定 651 17.4.2 保壓設定 653 17.4.3 翹曲設定 654 17

.5 邊界設定 654 17.5.1 流阻系數 654 17.5.2 修改局部厚度 655 17.5.3 澆口選擇 655 17.6 標稱壁厚 657 17.7 分析類型 657 17.7.1 「流動」分析 657 17.7.2 「流動+保壓」分析 659 17.7.3 「流動+保壓+翹曲」分析 659 17.8 拓展訓練——風扇葉模流分析 660 17.8.1 分析前期准備工作 660 17.8.2 流動分析與結果剖析 662 17.8.3 優化分析 663 17.9 課后習題 665 第18章 注塑模具設計 667 18.1 注塑模具種類與結構 668 18.1.1 注塑模的結構 668

18.1.2 注射模的分類及其結構 669 18.2 SolidWorks模具工具 672 18.2.1 產品分析工具 672 18.2.2 分型線設計工具 672 18.2.3 分型面設計工具 673 實訓101——設計平面分型面 676 18.2.4 分割型芯與型腔 678 實訓102——分割型芯與型腔 678 18.2.5 分割鑲件 679 實訓103——分割型芯鑲件 679 18.3 IMOLDV12簡介 680 18.3.1 IMOLD特征設計工具 681 18.3.2 IMOLD設計流程 682 18.3.3 IMOLDV12工具 682 18.3.4 相關IMOLD模具的設計術語

683 18.4 IMOLD數據准備過程 684 18.4.1 輸入模型 684 18.4.2 數據准備 685 18.4.3 拔模分析 686 18.5 IMOLD項目管理 688 18.5.1 創建新項目 688 18.5.2 項目儲存 689 18.5.3 打開項目 689 18.5.4 關閉項目 690 18.5.5 編輯項目 690 18.5.6 復制項目 690 18.6 IMOLD型芯/型腔設計 691 18.6.1 分型線設計 691 18.6.2 分型面設計 692 18.6.3 側型芯分型面設計 693 18.6.4 補面工具 694 18.6.5 創建型腔/型芯鑲塊 6

96 18.6.6 復制曲面 698 18.7 IMOLD模腔布局 699 18.7.1 模腔布局類型與方向 699 18.7.2 模腔數量 700 18.8 IMOLD澆注系統設計 700 18.8.1 澆注系統設計概述 700 18.8.2 澆口設計 702 18.8.3 流道設計 703 18.9 IMOLD模架設計 704 18.10 IMOLD頂出系統設計 707 18.10.1 頂桿設計 707 18.10.2 滑塊設計 708 18.10.3 內抽芯(斜頂)設計 710 18.11 IMOLD冷卻系統設計 711 18.12 拓展訓練 711 18.12.1 訓練一:風扇葉分模

712 18.12.2 訓練二:手機殼分模 721 18.13 課后習題 728 第19章 管道與管筒設計 729 19.1 SolidWorksRouting概述 730 19.1.1 Routing插件的應用 730 19.1.2 Routing選項設置 730 19.1.3 Routing文件命名 731 19.1.4 管道、管筒及線路 設計術語 731 19.2 Routing零部件設計 733 19.2.1 連接點 733 實訓104——利用連接點創建末端接頭 734 19.2.2 線路點 737 19.2.3 設計庫零件 738 19.2.4 管道和管筒零件設計 739 19.2.

5 彎管零件設計 740 19.2.6 法蘭零件 741 19.2.7 變徑管零件 742 19.2.8 其他附件零件 742 19.3 管道線路設計 743 19.3.1 管道步路選項設置 743 19.3.2 通過拖/放來開始 744 19.3.3 手動步路 745 19.3.4 自動步路 745 19.3.5 開始步路 746 19.3.6 編輯線路 747 19.3.7 更改線路直徑 747 19.3.8 覆蓋層 748 實訓105——支架管道設計 749 19.4 管筒線路設計 753 19.4.1 創建自由線路的管筒 753 實訓106——自由線路設計 753 19.4.2 創建正

交線路的管筒 755 實訓107——正交線路設計 755 19.5 拓展訓練——鍋爐管道系統設計 756 19.6 課后習題 765 第四篇 綜合應用篇 第20章 SolidWorks應用於機械零件設計 767 20.1 軸套類零件設計 768 20.1.1 設計思想 768 20.1.2 泵軸零件實例 768 20.2 盤蓋類零件設計 772 20.2.1 設計思想 773 20.2.2 閥蓋設計 773 20.3 叉架類零件設計 777 20.3.1 設計思想 777 20.3.2 叉架設計 778 20.4 箱體類零件設計 782 20.4.1 設計思想 783 20.4.2 箱體設計

783 第21章 SolidWorks應用於產品造型設計 791 21.1 電吹風造型設計 792 21.1.1 殼體造型 792 21.1.2 吹風機附件設計 800 21.1.3 電源線與插頭設計 806 21.2 鉸鏈合頁造型裝配設計 809 21.2.1 分析 809 21.2.2 造型與裝配步驟 810 第22章 SolidWorks應用於裝配設計 814 22.1 腳輪裝配設計 815 22.1.1 新建裝配體文件 815 22.1.2 插入第一個零件 815 22.1.3 插入軸零件 817 22.1.4 插入軸套零件 818 22.1.5 插入支撐架零件 819 22.1.6

插入固定板零件 820 22.1.7 鏡像零部件 822 22.1.8 保存文件 823 22.2 電源箱裝配設計 823 22.2.1 新建裝配體文件 823 22.2.2 插入第一個零件 824 22.2.3 插入PCB零件 825 22.2.4 插入風扇零件 827 22.2.5 插入AC插頭零件 829 22.2.6 插入電壓開關零件 830 22.2.7 插入機蓋零件 832 22.2.8 保存文件 834 第23章 SolidWorks應用於鈑金設計 835 23.1 頂蓋設計 836 23.1.1 設計分析 836 23.1.2 設計過程 836 23.2 光纜盒設計 840 2

3.2.1 設計分析 841 23.2.2 設計過程 841 23.3 機箱門設計 844 23.3.1 設計分析 845 23.3.2 設計過程 845 23.4 配線箱設計 849 23.4.1 設計分析 849 23.4.2 設計過程 849 第24章 SolidWorks應用於模具設計 853 24.1 模具任務 854 24.2 模具設計准備過程 854 24.3 型芯與型腔設計 857 24.3.1 分型線、分型面設計 857 24.3.2 補孔和延展面 859 24.3.3 創建型腔和型芯鑲塊 861 24.4 澆注系統設計 864 24.4.1 創建分流道 864 24.4.2

創建澆口 865 24.5 模具模架設計 866 24.6 頂出系統設計 867 24.6.1 頂桿設計 868 24.6.2 外抽芯(滑塊)設計 868 24.6.3 內抽芯(斜銷)設計 870 24.7 加載模具標准件 871 第25章 SolidWorks應用於工程圖設計 873 25.1 掛牆式分光模塊盒體工程圖 874 25.2 階梯軸工程圖 879 附錄一 SolidWorks2015軟件學習方法 886 附錄二 術語表 888 附錄三 模具技術用語 897

應用TRIZ理論在鉛筆創新設計之可行性探討

為了解決籃球尺寸直徑的問題,作者陳慧娥 這樣論述:

  今日筆類市場因經濟全球化、資訊化、少子化而面臨劇烈的競爭壓力。企業要永續發展、獲得較高的投資報酬率,須往產業發展趨勢中高附加價值的區塊移動,如技術提升、策略領先,提升產品研發能力。TRIZ理論是一套藉由分析大量世界專利而歸納出的技術創新理論,不僅能引導、啟發、協助設計者推測未來產品的發展趨勢,還能協助設計者迅速、有效率的開發突破性新產品。鉛筆具有可修正書寫錯誤、長久保存、物美價廉、便利性高、不易留下污漬等優點,是國小低年級學童最佳書寫工具,也是許多成人愛用的工具。  本研究應用TRIZ理論,進行鉛筆「改善筆桿」、「加強功能」、「個性化」的設計案例探討。分別使用TRIZ理論中的矛盾矩陣法、

物理矛盾法、物-場分析法,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行性改進方案,提出可行性具體方案,並將方案商品化,從網路搜尋類似商品以佐證方案實際可行。 本研究依據研究成果可獲得結論如次:(1)應用TRIZ理論改善鉛筆特定問題,確實能得到改善目的的設計。(2)應用TRIZ理論進行創新設計之商品,成為上市商品的機率甚高。(3)TRIZ理論能提高設計研發能力,增加商品的多樣性或簡化。(4)TRIZ理論可協助非專業人士有次序、有效率、迅速的進行創新設計。

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為了解決籃球尺寸直徑的問題,作者柳田理科雄 這樣論述:

輕快~輕鬆~ 翻轉科學第2擊 動漫遊戲與童話寓言的世界,充滿超科學的不可思議情節! 31個空想科學問題與無數則未完待接龍,等你來發掘。   打開動漫、電玩、童話、電影的空想任意門,通往自然科學的瑰麗境地。   ★輕鬆易懂、出奇有趣! 讓學童喜歡上自然科學的最好笑讀物,與最佳引領入門的書籍。   ★將動漫與故事情節,變成學習的最佳養分。 透過熟悉親切的主題,引導思考基礎物理、生物、數學等學科,寓教於樂,適合做為師長的教案參考。   ★將空想化為學習力! 空想是夢想的科學,也是接近自然科學的趣味捷徑與最佳橋梁。   寶可夢窩在寶貝球,忽大忽小的符合質量守恆定律嗎?   是桃子自動裂開還是老婆

婆的精湛刀法,桃太郎難解的生物謎團   一支釣竿就釣起8公尺的鯨鯊……動物之森裡的釣竿有夠威!   龜兔賽跑遙遙領先的兔子,如何輸掉比賽的嗎?   光之美少女要把沙漠變花田,灌溉水與種籽量有多驚人?!   只能戰鬥3分鐘,超人力霸王來得及保衛地球嗎? 作者簡介 柳田理科雄   在此先聲明,這是本名。   一九六一年生於鹿兒島縣,故鄉正是擁有優美自然環境與火箭發射基地的種子島。縣立鶴丸高校畢業,經歷京都浪人生活後,進入東京大學理科1類就讀。期間發現自己喜歡孩童教育,於是輟學成為補習班講師。處女作《空想科學讀本》一炮而紅,成為廣受矚目的愉快理科系作家。一九九九年設立「空想科學研究所」,戮

力從事寫作演講推廣工作。二○○七年開始,對全國高中、專校的圖書館每週發送「空想科學圖書館通訊」刊物,受到極大迴響,目前全日本約三分之一、超過二千五百所學校訂閱。 譯者簡介: 張東君   科普作家、推理評論家。臺大動物系學士碩士、京都大學理學研究科博士班結業。曾經擔任公共電視節目《奇妙的動物》主持人。現任臺北市立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祕書組組長,餘暇從事科普寫作及翻譯、口譯等。   博士論文將近脫稿時電腦遭到雷擊,震撼過度認為獲得神啟,決心從事科普工作傳達研究者及動物們脫線卻真實的一面。著有《動物勉強學堂》、《是誰把驢子變斑馬?》、《象什麼……》、《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等書,目標為著譯

等身。為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少年組特別獎翻譯類得主。   推薦序    人因興趣而學習,因樂趣而前進        談璞 推薦序    來!細數你的罪惡吧,柳田老師~    難攻博士 前言 漫畫和卡通實在了不起,從科學的角度思考更是了不起!   01    柳田老師,我有卡通疑問    16 為什麼精靈寶可夢可以被關在小小的寶貝球中呢?   02    柳田老師,我有漫畫疑問    23 KERORO軍曹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成功侵略地球?   03    柳田老師,我有特攝片疑問        29 超人力霸王活動時間是3分鐘。這樣真的能夠保衛地球嗎?   04    柳

田老師,我有漫畫疑問    35 《名偵探柯南》中柯南遭遇到的殺人事件會不會太多啊?   05    柳田老師,我有卡通疑問    43 麵包超人的頭究竟是硬的還是軟的?   06    柳田老師,我有民間故事疑問    49 桃太郎為什麼沒有和桃子一起被切成兩半?   07    柳田老師,我有特攝片疑問        55 超人力霸王七號和安娜隊員戀愛若是有好結果,能不能過得幸福快樂呢?   08    柳田老師,我有電玩疑問    62 《來吧!動物之森》當中,用一支釣竿釣起鯨鯊。這種事辦得到嗎?   09    柳田老師,我有特攝片疑問        68 假面騎士是「蝗蟲改造人」,究

竟怎麼改造的?   10    柳田老師,我有民間故事疑問    74 聖誕老公公究竟是如何一個晚上就把禮物送給所有小孩?   11    柳田老師,我有卡通疑問    82 英雄在變身時,原本穿著的衣服到哪裡去了?   12    柳田老師,我有漫畫疑問    89 《凡爾賽玫瑰》中瑪麗王后頭髮在五天之內就變白了,那是真的嗎?   13    柳田老師,我有漫畫疑問    95 《航海王》的索隆是三刀流,實際上他真能靈活使用三把刀嗎?   14    柳田老師,我有特攝片疑問        101 邪惡組織的作戰,為什麼一定會失敗呢?   15    柳田老師,我有戲劇疑問    107 「

讓時間停止」這種超能力,真的可能實現嗎?   16    柳田老師,我有漫畫疑問    114 在《鄰座同學是怪咖》中上課時總在玩的關同學,為什麼都不會被老師發現呢?   17    柳田老師,我有特攝片疑問        121 假如哥吉拉和神龜對打,究竟哪一邊會贏?   18    柳田老師,我有卡通疑問    127 《Heart Catch光之美少女》花咲蕾夢想把沙漠變花田。這有可能嗎?   19    柳田老師,我有卡通疑問    134 在《閃電十一人》中,輸了比賽的學校校舍要被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20    柳田老師,我有特攝片疑問        141 超級戰隊和超人力

霸王,假如他們打起來哪一邊會贏呢?   21    柳田老師,我有角色人物疑問    148 初音未來的頭髮應該非常重吧?   22    柳田老師,我有漫畫疑問    155 《影子籃球員》中綠間真太郎的厲害三分球,真的能夠實現嗎?   23    柳田老師,我有特攝片疑問        161 據說有種邪惡戰略「東京平底鍋作戰」,究竟是何種作戰方式呢?   24    柳田老師,我有玩具疑問    169 若是以N軌距重現日本全國,會是多大的尺寸呢?   25    柳田老師,我有民間故事疑問    176 稻稈富翁為什麼只在一天之內就能變成大富翁呢?   26    柳田老師,我有漫畫疑

問    182 《小小戀愛故事》中琪琪和沙力的身高差距不會成為他們談戀愛時的障礙?   27    柳田老師,我有卡通疑問    188 宇宙戰艦大和號在一年內要往返地球和大麥哲倫星雲。實際上這可能嗎?   28    柳田老師,我有卡通疑問    195 8號超人和無敵金剛009誰跑得比較快?   29    柳田老師,我有角色人物疑問    200 不二家的小呸子總是把舌頭吐出在外,那不會乾掉嗎?   30    柳田老師,我有特攝片疑問206 雙尾獸味道像蝦子?怪獸也有「食物鏈」嗎?   31    柳田老師,我有民間故事疑問    212 《龜兔賽跑》中的兔子,究竟睡了多久?  

前言 漫畫和卡通實在了不起,從科學的角度思考更是了不起!     卡通動漫和特效戲劇的世界真的非常有趣,大型怪獸被關在小球裡面、把刀子啣在口中戰鬥、用單支釣竿釣起鯨鯊……在現實生活中做不到想不出的事,在那裡卻理所當然的發生。   筆者我從孩提時候,就非常熱愛這些卡通動漫描繪的空想世界。所以也很認真的思考:那些事情是可能發生的嗎?假如是真的,會是什麼狀況呢?──但是,不管我再怎麼想,也還是搞不清楚。   這些問題的答案,是在我閱讀書籍、在學校上課學習等之後,才一點一點找到的。地球的大小、生物的身體結構、速度和能量的計算方式、光的性質、原子的世界、宇宙的廣闊。隨著吸收這類科學的知識與方法

的累積,漫畫和卡通世界中的謎團,就能夠靠筆者我一人一個一個地解開。那種感覺,簡直就像獲得新的武器一樣。   第一印象感到「好厲害」的事,用科學來思考時會更加厲害,因為只在感覺上覺得很厲害卻看不見實體的事物,用科學之眼是看得見的。由於這非常有趣,讓筆者我越來越熱中於以科學的角度來思考空想世界,等到我一回神,就發現這已經變成我的職業了。能夠和空想以及科學雙方相遇的我,真是非常幸福。   所以當我聽說前作《空想科學輕讀本:怎麼可能有這種事?!》獲得好評時,筆者我真的非常開心;而當我知道可以製作第二本時,更變得雀躍萬分,決心一定要作出一本不輸給前作的書。   《空想科學輕讀本》是從我由1996年

起開始不停撰寫的《空想科學讀本》系列中選出33篇原稿,再改寫成給羽翼文庫的讀者看的。雖然第二本的本書也是以相同的態度製作的,不過收錄的原稿範圍更加擴大,結果不只是話題正熱的卡通動漫,就連民間故事和遊戲、角色人物等也一起討論,讓這本書更加充滿多樣性。此外,雖然以70年代等古老作品為主題的原稿意外的變多,不過羽翼文庫的讀者也應該能夠充分獲得閱讀的樂趣,因為那些作品都具有超越時代的力量。   雖然本書歸在「輕讀本」系列,但筆者我絕對不是想要把這本書做成只給兒童看的。我想獻給大家的,是從正面迎向眼前的疑問並以科學的力量尋求答案的書,以及把這種過程的有趣程度傳達給大家的書。和主要的預設讀者是高中生以上

的《空想科學讀本》相較時,我雖然有抑制「偏離主幹」的傾向,但是對疑問的科學性面對方式,我認為我應該有更為加強。以「科學書」的意義來看,這個「輕讀本」系列的完成度反而可能更高,至少我這樣認為。   假如能夠透過本書,讓喜歡科學或理科的人至少增加一人,筆者我就會很高興。 推薦序 人因興趣而學習,因樂趣而前進   「翻譯《空想科學讀本》系列叢書這麼多年,你會把自己翻譯的書給自己的小孩看嗎?」   答案是當然的,而且還不只是我自己的小孩而已。2005年我翻譯的《空想科學讀本2》出書時,因為我兒子正好在念國中,就直接把新出版的書拿去送給他們班上給全班同學看了。我不只讓自己的小孩看,還讓周遭的其

他孩子們也一起來看這本書。   「那你平常是怎麼教你自己家的小孩的呢?」   說起來也沒什麼。我家小孩在學英文單字時,除了學校裡教的「I」「You」「book」等等單字以外,學的都是一些「Beam Rifile(光束步槍)」「Beam Saber(光束軍刀)」「Beam Cannon(光束加農砲)」等等的……   很奇怪嗎?其實這沒啥好驚訝的,日本SF動漫作品有個有趣的地方,就是許多武器或招術名稱都直接用外來語(可能他們覺得這樣命名比較帥氣吧),像金剛飛拳的原名是「Rocket Punch」,金剛火焰的原名是「Breast Fire」,鳳凰號是「God Phoenix」,神鳥飛彈是「Bi

rd Missile」……這些動漫畫裡的和製英文雖然有文法和發音上的問題,但卻是一個認識英文單字的捷徑,不但說出單字本身,還用畫面具體化的演出來給你看那是什麼意思!Rocket Punch就是無敵鐵金剛的拳頭用火箭推進飛出去,Breast Fire就是從無敵鐵金剛的胸部射出來的火焰……這些作品在引進國內中文化的時候,這些「直接用英文轉成日文片假名」的命名趣味雖然都伴隨中文的意譯而消失了,不過在90年代大量流入市面的原聲版動漫作品卻還原了這些原名。   「那你教小孩的其他科目時也是這樣教的嗎?!」   差不多。例如中國上古史「黃帝大戰蚩尤」,在這場戰役中,蚩尤部族能使用青銅製的金屬武器,但黃

帝的軍隊則利用了濃霧的天候,外加有「指南車」這種利器,成功的擊敗了蚩尤軍。我就如此解釋給小孩聽:   ……這就好比是《機動戰士鋼彈》裡戰爭初期的魯姆大戰,聯邦軍的大艦巨砲徒具殺傷力,卻在米諾夫斯基粒子的干擾下完全無法探知敵軍所在;相對的吉翁軍卻利用機動性強大的MS(Mobile Suit),用視距戰鬥大勝聯邦軍一樣!……   或許有人會說這根本搞反了,應該是動漫畫的創作者根據歷史而改寫出這些虛構的故事才對。不過在教導孩子的時候自然是要「用他們已知的事物來類比未知的事物」才能讓他們理解,所以這些先後順序就先擺一邊去吧。   「你是想把小孩教成像你一樣的阿宅嗎?」   不,並非如此。之所以

用這樣的方法教小孩,是因為人的學習往往是基於興趣。   十年前我赴大陸求學時,台灣及香港所使用的多半是直書的繁體中文,而大陸卻是使用橫書的簡體中文。許多人有「簡體字看不懂怎麼辦?」的問題,但我卻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原因無它,因為早在那之前,我就常常在看大陸字幕組翻譯的動漫作品,所以簡體中文對我來說完全沒問題。   有趣的是,我來到大陸之後才發現,最能看懂「直書的繁體中文」的大陸同胞,多半是動漫族群!理由相同,因為早期大陸尚未正式引入日本動漫文化時,這群同好們接觸的多半是從台灣香港流入的繁體中文譯版……   就像台灣的動漫族群多半懂得一點日文一樣的理由,並不是有誰強迫他們去學習,純粹只是因為

喜歡動漫作品,因為興趣使然而已。   不只是語文。有些動漫同好是因為《銀河英雄傳說》而對歷史、軍事甚至政治制度產生興趣,日本的足球名將甚至還是因為喜歡《足球小將翼》而開始喜歡足球的……從我身邊的例子來看,曾為本【空想科學讀本】系列叢書寫過多次推薦文的敝同盟的ZERO吾友就是因為景仰《科學小飛俠》第三部《旋風小飛俠》中擁有柏克萊大學物理學頭銜的惡魔黨大頭目辛克萊(原名:艾可波斯拉)爵士,而去攻讀物理學博士的!而我當年則是因為假面騎士一號本鄉猛是城南大學生化學研究所的緣故,而在考研究所時選擇了生化學組……   ……咳,撇開最後那個看起來像是「動漫畫誤我一生」的例子不說,以上所述的皆是人因興趣使

然而趨向,甚至投入專業學術領域的範例。沒有任何強迫也沒有硬逼,只是因為喜歡才這麼做。   再回頭來說說對於孩子的教育。教育孩子時,與其在乎「灌輸給他哪些知識」,不如考慮「他想要知道什麼」。動漫畫作品只是娛樂用的商業產物,並非教材。它們的目的只是提供人們娛樂,但也正因如此,其製作者對於人們的樂趣、興趣之所在,往往抓得非常精準。從中發現出孩子們的樂趣或興趣何在,因勢利導而達到教化他們的目的,則是我們做為父母師長的責任,不是嗎? 「傻呼嚕同盟」創設會員&【空想科學讀本】系列譯者 談璞 推薦序 來!細數你的罪惡吧,柳田老師~   從小到大,我們已經聽過無數故事、讀過無數作品、看過無數影片、打

過無數遊戲,在這段青澀歲月裡,一定有這段微中二的「宅之音」在腦中響起──   「魔鏡啊~魔鏡~在這麼多空想世界當中,最最最邪惡的大魔王,究竟是誰呢?」   是是擁有《魔戒》的黑魔王索倫跟麾下的半獸人軍團?是《星際大戰》邪惡帝國的皇帝跟黑武士?是《無敵鐵金剛》的宿敵赫爾博士還是《大魔神》的死敵黑暗大將軍?是百般阻撓《宇宙戰艦大和號》拯救地球的加米拉斯帝國?是屢屢上陸肆虐東京的《哥吉拉》還是《超人力霸王》花三分鐘就能解決的怪獸好朋友?是《假面騎士》周而復始艱困對抗的秘密結社?是《超級戰隊》年復一年唱跳擊退的邪惡組織?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的莫名使徒還是陰謀補完人類的黑暗勢力?是四處追捕《航海王》

永不放棄的正義海軍?是專門跟《麵包超人》作對的細菌人?是《精靈寶可夢》裡神出鬼沒卻老被打飛的火箭隊?是《KERORO軍曹》那支隱藏在民居地下室的藍星侵略軍團?是害工藤新一變成《名偵探柯南》的神秘集團?(以下省略802701筆邪惡檔案……)   你仔細看看這張(已經超級簡略過的)邪惡勢力清單:有陷害人類墮落凡塵的、有意圖登基掌握世界的、有威脅潛伏創建帝國的、有穿梭時空稱霸宇宙的、有無腦無謀胡搞瞎搞的、有不遠千里覬覦地球的、有獸性大發破壞文明的、有暗中企圖顛覆社會的、有專為襯托英雄討打的、有蟄伏準備重新開機的、有正義為名追殺異己的、有插科打諢小奸小惡的、有忘記侵略不務正業的、有所到之處必引兇殺的

、有姿勢邪惡動機扭曲的……   但,你知道這都是「假的!」因為你還安安穩穩地坐在椅子上,邊吃零食邊讀這篇導讀文;你完全明白:上面所發生的一切,不過是空想世界業障重罷了,嚇不倒你的!   那,你想知道真正邪惡的大魔王在哪嗎?那個真正能破壞你的安逸、消滅你的美夢、徹底摧毀你好不容易才搭建起來(用以逃避殘酷真實社會)那個空想世界的「終極邪惡大魔王」究竟是誰呢?   「來!細數你的罪惡吧,柳田老師~」對!就是你!柳田理科雄老師!   從1996年開始,柳田大魔王就著手撰寫「意圖徹底摧毀所有空想世界」的終極思想炸彈《空想科學讀本》系列,二十年來,毀在他手裡的各種空想世界跟阿宅宇宙,族繁不及備載。

其破壞能量,遠遠超過上述任何一部作品當中最最最強大最最最驚人的反派勢力──   在柳田老師「超科學精密驗證」的無仁義無差別批判大法之下,再正義的英雄與再邪惡的反派,都難逃崩潰敗陣、灰飛湮滅、連存在價值都消失殆盡的悲慘地步……   這二十年來,《空想科學讀本》系列不曉得已經徹底摧毀多少阿宅青少年心中對「愛、夢想與正義」的盼望,讓他們完全陷入「科學至上!」跟「假的!空想世界業障重!」虛無狀態。   此刻,我竟然又得知,這位瘋狂科學家柳田教授還打算以《空想科學輕讀本》系列,繼續將黑手伸向年紀更小的幼苗身上,更徹底地破壞掉人類對未來的想像與希望!義憤填膺之餘,決定再次寫下這篇血淚控訴,向世人揭穿

柳田老師打算「用絕對科學知識征服空想世界」的終極野望!   化悲痛為力量吧,宅民們!   我們是空想世界的拯救者!   來!細數你的罪惡吧,柳田老師~   難攻博士(「中華科幻學會」理事長兼會長) 01    柳田老師,我有卡通疑問為什麼精靈寶可夢可以被關在小小的寶貝球中呢? 在卡通版的《精靈寶可夢》(舊譯《神奇寶貝》)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場面。當主角小智邊喊「☆☆☆(寶可夢的名字),就決定是你了!」邊把寶貝球丟出去,寶可夢就會跟著光一起飛出來。而當他再叫「回來,☆☆☆!」寶可夢接觸到由寶貝球發出的光時,就會回到球裡面。這是在《精靈寶可夢》的世界中很熟悉的情景。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卻

是非常的不可思議。寶貝球平常的直徑是4公分左右,大概跟乒乓球差不多大,只要壓正中間的按鈕就會一直變大。但縱然如此,也只會變成不到10公分、大約壘球那麼大的球。和此作比較,寶可夢就大了許多,其中不但有大小達好幾公尺的,也有體重數百公斤的。為什麼這麼大的動物,能夠裝進那麼小的球裡面呢? ◆擺脫不掉「質量守恆定律」在針對寶貝球不可思議的收存能力做調查之後,發現在《精靈寶可夢圖鑑》(Aspect)中有著以下的說明。1925年,玉蟲(吉丁蟲)大學的西森教授在研究怒猴的過程中弄錯藥量,讓怒猴變虛弱了。沒想到驚人的事情發生了,怒猴的身體變小,小到能夠裝進教授的眼鏡盒裡。由於這個事件,讓他知道寶可夢只要一變弱

,身體就會變小,並具有躲進狹窄空間中的習性。他以此為契機,開始開發寶貝球……。原來如此,事情的起因是在怒猴啊。根據《精靈寶可夢圖鑑》,總是在生氣的怒猴是「體高1公尺、體重32公斤」。而牠變得能夠進到眼鏡盒裡面去的話,就表示身體的大小縮小成原來的30分之1左右。首次目睹這種奇怪現象的西森教授,應該打從心底感到驚訝吧。假如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會是怎麼樣呢?棲息於南美洲的奇異多指節蟾,雖然在蝌蚪期時的體長有20〜25公分,但是在變態成為青蛙以後的大小卻只有5〜7公分。在成長之後的身體變小到只有原來的3分之1到5分之1,是非常珍稀的動物。當地人會吃奇異多指節蟾的蝌蚪,不過若是不在牠們還處於蝌蚪期時

吃的話,其實也非常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