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人口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高雄市人口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曹欽榮,鄭南榕基金會寫的 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第二版) 和劉正元簡文敏王民亮的 大武壠:人群移動、信仰與歌謠復振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人口總數、年增加、自然增加、出生、死亡數及其比率也說明:4, 年 別, 年底人口總數, 年增加率, 增加指數, 人口數, 自然增加率, 人口數, 粗出生率 ... 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於99年12月25日改制(合併)為直轄市。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和巨流圖書公司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許淑娟所指導 李昀儒的 高雄市商業核心區的發展與特色 (2020),提出高雄市人口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地價、高雄市、都市地理、商業機能、商業核心區。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許淑娟所指導 葉文雅的 原高雄市國中班級數變化與空間差異分析 (2019),提出因為有 原高雄市、少子化、國中增減班、空間差異的重點而找出了 高雄市人口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今周刊- 8年僅增73人!高雄人口緩成長網曝「薪資」是最大關鍵則補充:據內政部統計資料,截至今年7月底,新北市人口398萬8906人為最多,其次為台中市279萬6081人,高雄則位居第三,總計為277萬3506人。不過,據高雄市政府民政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雄市人口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第二版)

為了解決高雄市人口數的問題,作者曹欽榮,鄭南榕基金會 這樣論述:

  《流麻溝十五號》斥資新台幣8千萬拍攝電影,預計2023年上映!   一九五○年代的台灣,一個有「思想犯」的年代。   六名年輕女性白白失去了青春、自由,甚至生命………   「流麻溝十五號」是綠島思想犯共同的戶籍所在地。   一九五○年代初,綠島新生訓導處曾經關過一批女思想犯,她們稱為「綠島女生分隊」。   無法想像的監獄生活,出獄之日遙遙無期,對家人親友的掛念、對未來的茫然,衝擊著她們失去自由的心靈。出獄後,面對社會的歧視與生活的困苦,拼命求得一席之地。   六十年後,我們終於聽到阿嬤們親口講出這些故事,透過僅存的書信、照片、記憶,帶我們回到那個荒謬的年代,一段如此獨特的女性生

命史。   張常美 (省立台中商職一年級)──無辜的九十九人   老蔣說:「寧可錯殺一百個,也不要放掉一個」,我就是其中的九十九個。   黃秋爽 (台北靜修女中三年級)──我家七人被抓   我被判刑時,沒有拿到判決書,我爸爸也沒有判決書,因為家沒了,沒地址可以寄。   張金杏 (彰化大肚國小老師)──岩石縫長出的小草       我這個政治犯絕對要做給你看,我絕對要比那些沒有被關的人更厲害、做得更好,就是要走出來給你看。   陳勤 (台北福星國小老師)──天空在屋頂的那一端   原本期待燦爛歲月的未來,不料婚後不久即遭無妄之災,身繫囹圄五年六個月又十六天。   藍張阿冬、藍芸若 (女

兒一歲襁褓中)──帶著一歲女兒入獄   他們來抓時,女兒才一歲多,我正抱著她餵奶,看他們一堆人進來,我的腳就軟了,手還抱著女兒吃奶。   施水環 (台北郵電局職員)──辭別尊顏,無日不思   當每晚夢見慈祥的媽媽跪在神前為了您兒女祈禱,我眼淚暗暗地濕透了枕頭,只有您的來信,無時在我的身,入睡前一定拿起重念一遍。 本書特色   1.本書與《青島東路三號》同為鄭南榕基金會策劃,黃子欽裝禎設計。還有《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美援時代:鳥事並不如煙》等書,同以台灣近代生活主題,掀起年輕讀者群重探台灣過去風貌的好奇與興趣,而有2019年《返校》電影票房破億佳績。本書初版上市十年後的202

2年,一部新電影開拍,從另一個角度來訴說“Herstory”。   2.累積十多年、上百人次的採訪收集,並透過各種管道取得珍貴老照片、官方檔案、歷史影像、背景考證,篩選出最為完整的個人紀錄。是白色恐怖時期非官方版的女性口述歷史中最完整忠實的版本。   3.書中記錄五位阿嬤的口述人生,有苦有樂、悲喜交集,跌宕起伏更甚小說情節,並佐以珍貴老照片及書信文件影像,帶領讀者回到那個荒謬又現實的年代。最後一位主角施水環,是書中唯一一位被槍決的人,透過68封留存下來寫給家人的書信筆記,及一些生前照片,認識她那純潔的心靈與堅定的信念,讀來更令人動容。   4.本書較少著墨於國族認同的政治議題,更多試圖探

索女性柔軟的人格特質,從生活中積極奮鬥前進的精神。如同眾多猶太人及戰爭受難者的口述歷史,往往是受難後的自我療傷,而女性療癒歷史創傷的特殊意義,在本書中更得到彰顯。

高雄市人口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3 年前高雄人口比台中多出 5 萬 9157 人,今年 3 月高雄人口只比台中多 6608 人,按照這個速度,明年高雄市人口數會被台中超越,高雄市將淪為台灣第三大城市。

城市人口消長原因很多,其中托育環境是否得宜,是很多家長考慮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指標。最近有很多家長反映,高雄的公立托幼不足,私立又太貴,有些品質並不理想。市府對 2 到 4 歲幼兒每學年補助 1 萬元,孩子上幼稚園家長一年要花費 10 萬元,幫助有限。台中在托育輔助費每學年3萬元,是高雄的3倍。

市府廣設公立托育園,將來會增加很大的人事成本,不如輔導現在私立幼兒園成為非營利機構,將品質提升,收費降低。另方面比照台中,提高對幼兒家長補助費達 3 萬元,讓年輕家長養兒育女更輕鬆。網友也在網路討論此一問題,他們認為台中能,高雄為何不能; 市府經常動用巨款辦活動,拿這些錢來補助家長不是更有意義。

高雄市商業核心區的發展與特色

為了解決高雄市人口數的問題,作者李昀儒 這樣論述:

民國106年高雄市人口數落後台中市,使人口成長和都市內部商業區發展動態成為被關注的焦點,而討論中心商業區的空間變化,的確是都市地理學中觀察都市發展的重要課題,有關高雄市中心商業區發展的探討,民國76年林真妙的研究,已經釐清現代高雄市區的中心商業區為由西向東擴張的現象,且當時呈現鹽埕區與新興區兩個商業核心區並立的狀態。本文則探討經過30年後,高雄市商業發展的核心是否轉變?觀察商業核心區是擴散還是遷移?並了解商業核心區其內部發展的結構為何?本研究於民國108年進行調查,並透過高雄市公告地價土地現值資料找出全市地價前5名,發現高峰地價皆位於高雄捷運紅線沿線(中山路與博愛路段),透過該路段地價波段折

線圖,將高雄商業核心區區分為北高雄與南高雄兩大區塊,再利用商業機能度調查表,找出商業核心區面狀範圍,最終利用街道店鋪率確認現在商業核心區的位置,並分析內部的結構及影響機制,研究結果如下:(一)高雄市的商業核心區從民國70年至今從鹽埕區向東擴張到新興區後,並有從新興區向南(前鎮)北(左營)延伸的趨勢。(二)依照地價波段分析的結果,高雄市的商業核心區為多核心型態,主要可以分為南高雄商業核心區(中央公園、三多商圈、漢神大立商圈)和北高雄商業核心區(巨蛋商圈)。(三)南高雄的商業核心區在機能上屬於零售與服務業並重,商圈中心多為零售業,連帶影響周圍的中高階商店較多,而商圈外圍的服務業比例則較高,並隨著與

核心街廓的距離增加而下降。北高雄僅瑞豐夜市和漢神巨蛋百貨的街廓零售業較多,其餘皆以服務業為主,整體的店家等級低於南高雄,如缺乏影視業,整體餐飲業的等級也較低,但因北高雄商業活動區域較集中,因此服務業的類別較多元,如金融業、旅館業的比例較南高雄為高。(四)高雄商業核心區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三項,人口成長與擴散,透過都市計畫的導引使得商圈由西向東,再向南北擴散,交通運輸的建置也扮演商業核心區轉移的關鍵角色,如高雄火車站的移動影響核心商業區轉移,鐵路的切割使高雄分為南北兩個區塊,其中以都市計畫劃設主要幹道和商業用地位置對高雄市商業核心區的形成最具影響力。

大武壠:人群移動、信仰與歌謠復振

為了解決高雄市人口數的問題,作者劉正元簡文敏王民亮 這樣論述: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   大武壠族或稱大滿族,為臺灣原住民的一支。   本書蒐羅並記錄豐富的大武壠族起源與特殊信仰文化,考據詳實。從古至今族群不斷移動,而今發散扎根於臺灣各地,透過臺灣與日本兩地的文獻,以及大武壠族後裔珍藏、重現的古謠史料,一窺此原住民族群的前世與今生,也盼此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能源遠流長地保存於臺灣在地文化中。 本書特色   本書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文史采風]叢書第14種,亦是第一本正式出版專門介紹大武壠的書籍。   內容收錄臺日兩地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分析、祭典現場照片,以及11首大武壠古謠與2首大武壠族群歌謠創作。   作者簡介 劉正元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副教授暨所長。   學術專長為文化人類學,目前專注於南部地區的族群關係及飲食文化議題的研究。 簡文敏   高苑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副教授。   長期研究高雄大武壠族與恆春族群關係,田野調查過程並拍攝影像使長久保存。 王民亮   平埔族西拉雅大滿族後裔、小林村大武壠族大滿舞團團長、高雄市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總幹事。   為使大武壠的文化不會流失,號召成立素人舞團,並蒐羅古謠、編寫舞劇在各地表演。   總 序 作者序 緒 論 第一章 大武壠歷史、族群移動及組成 第一節 歷史移動中的大武壠熟番 第二節 遷徙至高雄甲仙、六龜、杉

林的大武壠熟番 第三節 遷徙至六重溪的大武壠派社 第四節 移住花東大庄的大武壠熟番 小結 第二章 大武壠太祖祭典 第一節 太祖傳說與祭祀的起源 第二節 大武壠太祖祭祀的文獻回顧 第三節 向頭與尪姨 第四節 1996年文化復振後至今 小結 第三章 大武壠文物典藏與應用 第一節 大武壠文物與其應用 第二節 大武壠文物在臺灣各博物館典藏 第三節 日本博物館(機構)典藏 小結 第四章 聽見大武壠的聲音 第一節 大滿舞團成立 第二節 我們想回家跳舞 第三節 找回消失的古謠 小結 第五章 現況與展望 第一節 族群遷徙及人口分布現況 第二節 大武壠族文化復振團體現況 第三節 大武壠族族群復振意義 第

四節 結論:從「去埔入漢」到「去漢變番」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林清財譯解〈搭母洛〉(提供小林太祖祭祀使用版本) 附錄二:相關歌謠 附錄三:大滿舞團歷年大事紀 附錄四:大武壠族跨部落族群共識會議聲明稿 附錄五:大武壠各資源單位(團體)一覽   總序 開啟高雄文史工作的另一新頁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總編輯 謝貴文   文化是人類求生存過程中所創造發明的一切積累,歷史則是這段過程記載。每個地方所處的環境及其面對的問題皆不相同,也必然會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與歷史,因此文史工作強調地方性,這是它與國史、世界史的差異所在。   高雄市早期在文獻會的主導下,有部分學者與民間專家投入地方文史

的調查研究,也累積不少成果。唯較可惜的是,這項文史工作並非有計畫的推動,以致缺乏連貫性與全面性;調查研究成果也未有系統地集結出版,以致難以保存、推廣與再深化。   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後,各個行政區的地理、族群、產業、信仰、風俗等差異更大,全面性的文史工作有必要盡速展開,也因此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與歷史博物館策劃「高雄文史采風」叢書,希望結合更多的學者專家與文史工作者,有計畫地依主題與地區進行調查研究與書寫出版,以使高雄的文史工作更具成效。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不是地方志書的撰寫,也不等同於地方史的研究,它具有以下幾個特徵:其一、文史采風不在書寫上層政治的「大歷史」,而在關注下層社的「小

歷史」,無論是一個小村落、小地景、小行業、小人物的故事,或是常民生活的風俗習慣、信仰儀式、休閒娛樂等小傳統文化,只要具有傳統性、地方性與文化性,能夠感動人心,都是書寫的範圍。   其二、文史采風不是少數學者的工作,只要對地方文史充滿熱情與使命感,願意用心學習與實際調查,都可以投身其中。尤其文史工作具有地方性,在地人士最瞭解其風土民情與逸聞掌故,也最適合從事當地的文史采風,這是外來學者所難以取代的。   其三、文史采風不等同於學術研究,書寫方式也與一般論文不同,它不需要引經據典,追求「字字有來歷」;而是著重到田野現場進行實際的觀察、採訪與體驗,再將所見所聞詳實而完整的記錄下來。   如今,

這套叢書再添劉正元教授、簡文敏教授及王民亮先生的《大武壠──人群移動、信仰與歌謠復振》,為高雄的文史工作開啟另一新頁。期待後續有更多有志者加入我們的行列,讓這項文史工作能穩健而長遠的走下去。 作者序 劉正元、簡文敏、王民亮   2016年10月6日本市大武壠族(或稱大滿族)後裔在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召開「大武壠族跨部落族群共識會議」,決議大武壠族自我認同,正名獨立成族,籲請外界了解與尊重族群文化差異的基礎之下,不再以「西拉雅族」或「西拉雅族大武壠社群」稱呼。這項決定不只是民族學族群分類的重新區辨,更為重要的是彰顯了2009年莫拉克風災之後,族群自覺、自省與復振重生的歷史開創。   對於大

武壠是否有別於西拉雅,另成一族?學者意見不一,其原因可能與荷蘭時期史料及日治時期的語言調查有關。依荷蘭時期史料,有關西拉雅與大武壠的紀錄分散在東印度公司、教會與私人遊記之中,不過當時的紀錄或因紀錄者的意圖,部分紀錄內容受到質疑,如費羅禮(Ferrell)認為 Georgius Candidius 書寫臺南地區平埔原住民八個部落時,並未前去大武壠,他認為大武壠在語言與文化上與西拉雅不同,是不同的族群。另外,日本語言學者土田滋依據語言資料把西拉雅、大武壠、馬卡道等分別成為獨立族群。李壬癸早期的族群分類,雖也將大武壠視為西拉雅分支,但在後續音辨和構詞的研究指出,Taivuan(大武壠)跟西拉雅、馬卡

道兩種語言似乎有較多的差異,李壬癸認為「Utrecht稿本是根據Siraya語,《馬太福音》跟《基督教義》那二部書卻都是根據Taivuan語」。李氏認為整個南島民族,語言最紛歧的地區是在臺灣,而臺灣南島語言最紛歧的地方在南部,進而推論嘉南平原有可能是古南島民族的祖居地。以上這些研究成果提示大武壠與西拉雅之間的文化差異與複雜性。   不僅是語言,人口數據的變化與傳統信仰的留存,顯示大武壠文化的特殊性。荷蘭時期大武壠在今臺南市玉井盆地與其周圍,與西拉雅其他大部落相比,人口數不及於西拉雅總人口的六分之一,但近三百年前遷徙至本市楠梓仙溪、荖濃溪中上游之後,人口數相對增長快速。依據日治時期昭和10年(

1935)高雄大武壠生活區「熟番」人數(甲仙:1,801人,杉林:2,244人,六龜:2,720人,合計6,765人),再加上內門(如溝坪)與留在臺南與其他族群共居者(如南化、楠西、六重溪、玉井等),約相當於西拉雅族人口數,然而族群人數增長比率卻遠較西拉雅高。此外,相較高雄市其他原住民族群,大武壠是目前原住民人口數最多者。   大武壠人數增長,除了避居沿山地帶,吸納從西拉雅、馬卡道人移入的地理因素之外,透過綿密的婚姻關係、生活互助,形成以親屬與姻親為基礎的南島語族社會特質;其文化融合力同時表現在傳統太祖信仰多姊妹的傳說上,使得其他族群進入大武壠生活區之後,形成具特色的大武壠文化區。   令

人欣慰的是,2009年莫拉克風災之後,大武壠文化復振如雨後春筍,小林、阿里關(今關山)、荖濃、六龜、杉林等地紛紛興起。其中以大滿舞團尤具特色,成立至今已分別前往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外演出,2019年莫拉克十週年之際,並規劃全國大型巡迴展演,充分展現大武壠族文化特質與勇敢堅毅的精神。災難能激發族群最為核心的特質,大滿舞團不僅透過展演古謠呈現早期生活樣貌,其組成與運作模式,同時體現早期太祖多姊妹的傳說,重視以家庭親屬關係融合部落的精神,以愛相互協助療傷,當面對如此重大災難時,能發展舞團成為新「家」性質的團體,並有創新文化走向的可能。   基於上述的理由,本書分從大武壠族人群移動與組成、太祖祭

祀的起源與變遷、文物典藏與應用、舞團文化復振與療傷,以及風災後大武壠生活區的重建概況做為內容。在此之前,學術界還未有正式出版專門介紹大武壠的書籍,這本書由我們三位作者協力完成,期間感謝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楊仙妃館長、研究部莊書豪、余姿慧館員編纂上的建議與指導;清水純教授、博士生陳瑶玲、博士生陳由緯、助理郭萬蔚、黃郁婷、陳亮妤、許齡文、簡昊宇協助資料蒐集;頂荖濃潘麗華女士、阿里關葉志禮先生、甲仙游永福先生、日光小林徐銘駿先生等提供寶貴資料;方麗雲老師協助校稿;稻垣孝雄老師及張亦瑾博士生協助日文翻譯;巨流編輯鍾宛君、毛湘萍等提供編輯上的協助,方能成就此書。本書的編輯出版不僅是執行政府推動文化資產保存

與傳承的政策,也凸顯高雄市大武壠族群文化的特殊性與能動性,期待成為建構其族群性發展的新開端。 2018 年11 月20 日 緒論   民國98年(2009)莫拉克風災造成高雄楠梓仙溪(旗山溪)與荖濃中上游原住民生活區重大災難,尤其是小林部落。當時因持續大雨阻斷交通,小林倖存者直到民俗上「頭七」(民國98年﹝2009﹞8月15日)才能回到原址祭拜。1 這一週的時間,電視媒體絕大多數以失親的悲戚與災民抗議政府處理不善的憤怒做為報導重點,然而,村民面對災變有著多種行為反應。久未見面的親友相遇,彼此安慰;或以「外面的人是人與人鬥,總想把別人踩在腳下;我們是與天鬥,能怎樣?」,面對無法對抗的自然界

,使用自稱的「冷笑話」來化解哀傷。他們靠這片自然山林滋養生命,自然界宛如母親;風暴來臨之時,卻又如魔獸。2 面對這樣重大的集體災難,自然會有這樣的情緒反應。   莫拉克風災影響層面廣泛,政府與民間投入眾多資源重建,以小林為例,依據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的統計,重建投入的金額超過15億元,三處(甲仙小林武五里埔、杉林日光小林、小愛小林)永久屋基地共276間、小林國小、小林平埔族群文物館、公廨、小林紀念公園、公祠,與各項生活、就業、文化、景觀相關公共設施等,3 能了解政府與社會各界投入災難重建的努力。但是,這些重建工作偏重在硬體建設,小林大滿舞團團員徐銘駿在莫拉克風災後五年,前往日本

山田町義演前在行政院的記者會(民國103年﹝2014﹞ 7月8日)中公開的感言:   所有的硬體設施,可能已經重建好了,那⋯⋯可能大家覺得已經⋯⋯已經它好了,可是⋯⋯心靈的部分是還沒好的⋯⋯   徐銘駿中斷、哽咽流淚的話語,說出了重建最為艱辛的心靈重建工程。他所稱的心靈層面與大滿舞團致力傳承大武壠歌謠、文化與太祖(Kuba 祖)信仰有關。沈淑貞等曾針對日光小林莫拉克風災受創者集體療癒歷程的研究結果提出四大主題,4 其中之一指出過去未曾參與傳統文化的小林人因擔心文化傳統消失,開始主動學習並創新,擔負傳承文化的責任,最後並呼籲重視集體創傷的問題,即是反映與傳統文化的重新連結,對於個人生命意義的

重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災難通常能揭露社會的結構性質,包括親屬制度和其他關係的連結與維繫;而社會如何看待災害、災難以及長期的應對方式,是其環境適應與意識形態調適的指標;這些文化適應包括宗教信仰以及富警示性的民俗和民間故事。5 早期小林、阿里關太祖(Kuba祖)祭祀有乞雨儀式與唱〈七年飢荒〉的古謠, 6 即是遭遇天災時應用神靈信仰的紀錄,太祖(Kuba祖)信仰不僅能作為大武壠人遭遇災難的研究,也能藉此了解大武壠社會與宗教信仰的文化適應模式。   基於上述的體認,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在民國106年(2017)進行高雄地區大武壠族傳統民俗的調查計畫;除了廣泛蒐集小林、阿里關、荖濃三地的太祖祭祀

與相關民俗之外,更前往日本國立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研究所、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日本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等三地,探查日本博物館收藏大武壠文物及保存情形。另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楊仙妃館長並親自前往國立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研究所,獲得該館贈送淺井惠倫、小川尚義的數位檔案,收穫頗為豐富。   在此同時,同年(2017)原本想要持續大武壠的專題調查研究,並獲得包含日本清水純、中研院臺史所洪麗完、臺大胡家瑜、政大黃季平、高師大劉正元、吳玲青、高苑科大簡文敏、呂怡屏、小林王民亮等專家學者初步同意參與大武壠的完整性研究,團隊期待能在民國108年(2019)莫拉克風災十週年時,做更為完整而周全地呈現大武壠文

化與重建的成果。然而,此項計畫經額較高,在經費不足情況下,只好另以出版書籍代替,這是本書出版的緣由。   大武壠的調查意義,不僅是在學術方面描述大武壠的人群遷移過程、宗教信仰及文物等,同時也試圖呈現風災後他們特別強調的文化主體性及心靈重建面。總統府在民國105年(2016)成立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其中除原住民各族代表及專家學者外,更聘任平埔族群代表三人,試圖在官方認定的原住民16個族群外,重新確定臺灣平地原住民的定位。過去大武壠一直被放在西拉雅族的架構之下,對此,多數族人的心聲是認為自己並不隸屬於西拉雅族,族名自稱為大滿族或大武壠族,民國100年(2011)成立的大滿舞團即是以

此命名,這幾年來他們努力跟外界發聲的目的也是在告訴外界:「我們的名字叫做大武壠」。其次,莫拉克風災後的傷痛經驗,除了讓他們遭逢失去親人的哀慟外,同時感受到失去文化命脈的危機,這種傷痛,既是身體,也是文化,還有心靈層次。   書寫也是心靈重建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書三位作者,除了王民亮團長外,其餘兩位都不是族人,但是長期參與了大武壠族的文化復振過程。團隊的成員兼顧在地觀點與外來者觀點,整體書籍的方向是以簡介大武壠的人群遷徙、宗教民俗和歌謠復振為主,希望能儘量取得學術與通俗並重。本書架構如下:第一章和第五章由劉正元教授執筆,第一章內容主要在討論大武壠族歷史移動的過程,第五章則是在談論大武壠族目前的人

群分布及文化復振現狀,最後並凝聚前幾章的討論焦點及指出這些文化復振活動的意義;第二章和第三章由高苑科大的簡文敏教授撰稿。第二章簡文敏分析大武壠中心信仰太祖緣由,及太祖祭典在族人心目中的重要性。第三章簡文敏利用高史博及日本的大武壠文物、古歌謠等資料,分析大武壠文物的文化意涵,裡面不少資料是大武壠調查首次出土的資料。最後,為了放進族人的觀點,團隊特別協商大滿舞團團長王民亮撰寫第四章:聽見大武壠的聲音。雖然高雄地區目前大武壠也有不少文史團體投入社區營造及文化復振活動,但是目前大滿舞團仍是具有代表性的團體,王民亮團長的書寫,得以讓讀者一窺大武壠族人對於族群復振及心靈重建的第一手看法,深具社會文化及心理

上的意義。   大武壠族不只居住在高雄地區,目前部分族人也居住在臺南、花蓮及都會區,有些甚至已經忘記自己的族群身分,隱身於主流社會之中。限於篇幅我們無法在本書完整呈現各地大武壠的全貌,然而,這本小書只是一個起步,期待喚醒那些顯性、隱性的大武壠子民,未來可以加入大武壠族文化復振的行列。   註解1:「頭七」當日甲仙區公所在地方文化館旁舉行頭七法會,清晨請法師到小林部落引魂。   註解2:Hoffman, Susanna M., " The Monster and the Mother: The Symbolism ofDisaster.", In Susanna M. Hoffman &

Anthony Oliver-Smith (eds.), Catastrophe& Culture:The Anthropology of Disaster, pp. 113-142.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2002). 小林少數人傳言是有人殺了穿山甲,忽略來自腥味的警告,不過以村民的想法來說,普遍認為是政府在此地越域引水工程時,以炸藥鑿開水道,天災時加劇所造成,目前(2018)村民還在申請國家賠償中。   註解3:陳振川總編,《文化保存與血脈傳承:重建小林村》(臺北: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出版,2012)。   註解4:沈淑貞

、曹玉玫、顏永杰、李宛津、范聖育,〈莫拉克風災受創者集體創傷經驗與療癒歷程初探〉,《臨床心理學刊》,7(1)(2013),頁25-26。   註解5:Oliver-Smith, Anthony & Hoffman, Susanna M., "Introduction: Why   Anthropologists Should Study Disasters." In Susanna M. Hoffman & Anthony   Oliver-Smith (eds.), Catastrophe & Culture: The Anthropology of Disaster   (Scho

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2002), pp. 3-22.   註解6:陳漢光,〈高雄縣阿里關及附近平埔族宗教信仰和習慣調查〉,《臺灣文獻》,14(1)(1963),頁159-168。   第一章 大武壠歷史族群移動及組成 前言 關於大武壠族來源的說法主要分成兩派:一派認為大武壠族有自己的族群主體系統;另一派則是主張大武壠是隸屬西拉雅族的支系。前派以馬淵東一、李壬癸、土田滋、簡文敏、林清財、劉益昌等人為代表,分別從考古、語言及文化等角度闡釋大武壠的主體性;另一派則以伊能嘉矩為代表,認為西拉雅族之下分為三個亞族,即:西拉雅(Siraya,新港四大社)、大

武壠、馬卡道(Makatao)。1大武壠從荷蘭時期之後的文獻陸續被稱為Taivoan、Tievorangh、Tevorangh、Tevorang,四社番、四社熟番,四社平埔,大滿族、大滿亞族,又稱臺窩灣族等,居住區域原在臺南市北邊的灣裡社,後來灣裡社及附近的住民受到漢人壓迫,集體遷移到曾文溪上游,形成頭社(大武壠頭社)、霄裡社、茄拔社、芒仔芒社四社,通稱為四社熟番。 臺南平原是漢移民最早開墾的地區,故西拉雅最先受到壓迫,向中央山脈山腳遷徙。最早時代可能在鄭氏時代,至清朝康熙末年(1722),已退避入山間。鄭氏時所謂四大社,即指尚殘存於西部平原者。受西拉雅族之進逼,大武壠族遷徙至荖濃溪及楠梓仙溪

一帶,此約起自乾隆初年(1736),至乾隆間完成。2 「熟番」是個什麼概念呢?根據鄭瑩憶的研究指出:「『生熟番』不僅是文化意識分類的產物,也是(清)帝國治臺時實質控制的群體類別。作為(清)帝國治理的族群符號『熟番』,應不是『由生番變漢人』演變觀念下的中間存在,而是具有統治意義的人群分類。」3清朝對臺灣番人的認定標準,並無一套統一的標準,雖然成為熟番的一般條件是「內附、納餉」。康熙時,周鍾瑄所編的《諸羅縣志》具體呈現生番、熟番的分類標準。該志〈番俗考.狀貌〉:「內附輸餉曰熟番,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或曰野番」,4另據該志指出:噍吧哖、木岡、茅匏、內幽5等四社附入大武壠社合徵914.814兩。6儼然可看

出大武壠社當時已是歸化納餉的番人;然而,清廷卻將之視之為「歸化生番」。7歸化生番是指位居番界外,且在清廷統治時方才歸化的番社。這一套識別標準,卻又有其他區辨方式,如地理空間、地貌、語言等等。8

原高雄市國中班級數變化與空間差異分析

為了解決高雄市人口數的問題,作者葉文雅 這樣論述:

      逐年降低的生育率使少子化成為我國重要的人口議題,並對國民教育造成衝擊,學生數的減少使國中面臨減班、教師超額之衝擊,其中又以高雄市最為嚴重,故本研究以原高雄市81至106學年度國中學生數與班級數變化進行分析,藉此了解公立國中在少子化衝擊下之規模變化,並據此劃分顯著減少期、波動期和再縮減期三個階段,以探討階段中各校規模增減趨勢及其在空間分布上之特性。      原高雄市公立國中設校與區域發展密切相關,主要設立於人口大量成長之五、六十年代,後來隨著人口成長趨緩。至九十年代更多以遷校或設立分校的形式以因應學區成長人口。設校位置由市中心向南、北、東擴散,後期主要集中於北高雄。      原

高雄市公立國中規模在八十年代初期達到巔峰後,主要面對兩波減幅。第一階段面臨就學人數驟降與私立學校成長期,總班級數大幅降低,但各校發展差異極大,形成東增西減趨勢,而市內東側的成長型學校更對鄰近學校造成衝擊。第二階段為學生數穩定期,受調降每班人數編制政策影響,使總班級數出現先降後穩之現象,但各校發展更形擴大,除東西側的差異外,也逐漸顯現南北差距,班級數的成長主要集中於北高雄。第二階段為平衡發展差異而推行總量管制政策,然受管制學校仍成長,且因管制限制,出現了管制學校學區所得中位數偏高之現象。至第三階段又因學生數降幅大,編制政策的調整已擋不住班級數衰退趨勢,各校再次面臨大幅減班的壓力,僅剩少數北高雄受

管制學校呈現穩定成長,原市區西北側和東南側的班級數衰退嚴重。因原高雄市人口成長的停滯與老化,可預見未來就學人口數將持續降低,原高雄市國中將持續面對減班之衝擊。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fwrite(): write of 34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Filename: drivers/Session_files_driver.php

Line Number: 272

Backtrace: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write_close(): Failed to write session data using user defined save handler. (session.save_path: /var/lib/php/sessions)

Filename: Unknown

Line Number: 0

Backt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