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 廢除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賽程、直播線上看和比分戰績懶人包

中正紀念堂 廢除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雅豊斯Aris寫的 國際橋牌社 影視改編小說 ISLAND NATION 和石芳瑜吳崑玉陳德愉張鐵志的 國際橋牌社的時代:90年代台灣民主化歷程傳奇故事˙原創戲劇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廢止《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公投理由主文:您是否同意也說明:其次,所謂. 威權象徵未有清楚界定,民進黨籍立委提出廢除國父遺像、去除中正紀念堂、修. 改路名及鈔票等事,均曾引爆社會爭議。 台灣社會需要的是和諧,不是清算與鬥爭,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FUN學 和衛城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薛化元所指導 李佳蔚的 鹿窟事件及其後處置之研究 (2020),提出中正紀念堂 廢除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鹿窟事件、白色恐怖、不當審判、轉型正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 黃猷欽所指導 黃晧程的 一元復始: 《中央日報》元旦節日的視覺文化研究1950-1985 (2020),提出因為有 《中央日報》、元旦、集體記憶、日常生活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正紀念堂 廢除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灣中評網:古蹟認定護中正紀念堂綠委要求廢止則補充:中評社台北3月17日電(記者黃筱筠)民進黨立委林俊憲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指出中正紀念堂要落實轉型正義,第一步必須先廢止古蹟認定。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正紀念堂 廢除,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國際橋牌社 影視改編小說 ISLAND NATION

為了解決中正紀念堂 廢除的問題,作者雅豊斯Aris 這樣論述:

臺灣經驗‧世界驚艷 九○年代憲政民主化的傳說   ★臺灣第一部政治影集,內容無限逼近史實   ★律師作家操刀改寫,權謀鬥爭進化再升級   ★附精美劇照及關係圖,資深律師專文導讀   《國際橋牌社》是臺灣第一部政治職人電視劇集,原創劇本以大量歷史研究為基礎,背景設定在1990年至1994年的臺灣社會,內容描述臺灣解嚴後歷經「寧靜革命」、逐步民主化的過程。劇情以總統黎清波與行政院院長楚長青及其周邊人物之間的政治鬥爭為主軸,並穿插六位不同身分、不同價值觀與政治立場的青年男女追求理想與愛情的人生故事,呈現出一個大時代的政治及社會縮影。   《國際橋牌社:影視改編小說》由法政職人小說《律政

女王》作者雅豊斯Aris親自改寫,考究人物背景與動機、解構權力遊戲與流程、精心設計人物台詞與場景,重新打造出一部權謀鬥爭、高手過招,過程緊張刺激、峰迴路轉,讓人拍案叫絕、大呼過癮的現代政治職人小說。書中並附有精美人物關係圖與大量劇照,讓您能時時重溫追劇的熱血與感動。   │原著劇本  鄭心媚、李志薔、楊一峯   │導演  汪怡昕、林世章、孫大軍 各界推薦   蘇志誠 (前總統辦公室主任)   李靜宜 (前總統辦公室秘書,現任東美出版社總編輯)   鄭運鵬 (立法委員)   林楚茵 (立法委員、前三立新聞主播兼新聞部採訪中心副主任)   熊九山 (電視劇執行製作人)   謝良駿 (資深律師

、東吳大學法學院兼任講師)

中正紀念堂 廢除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今天是野百合學運21週年。前總統李登輝,今天和當年的學運代表對談,討論台灣的過去與未來。對話中李登輝認為台灣在中國法統的影響下,還是面臨著國家定位與憲法問題,他認為未來可以考慮透過正名運動,制定台灣基本法,或者重新起草憲法,來解決台灣目前的困境。

1990年3月16日,數以千計來自台灣各地的大學生,聚集在中正紀念堂前的廣場上,以持續靜坐抗議的方式,向當時的總統李登輝提出,包括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與要求政經改革四大訴求,一直到3月21日下午3點,李登輝在總統府接見53名學生代表達成共識,也開啟當時一波民主與社會改革,21年後的3月21日,當年的學運世代特別選在同一天,與李登輝對話。

談起當時未完成,關於憲政與國家定位的改革,李前總統也提出他的想法。

21年後再聚首,李前總統和學運世代不只對這段時間以來,台灣的民主與社會發展有不少感觸,也對未來抱持許多期待。"

鹿窟事件及其後處置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正紀念堂 廢除的問題,作者李佳蔚 這樣論述:

1952年12月29日鹿窟事件(鹿崛事件)爆發,又稱之為鹿窟基地案。威權統治氛圍下,鹿窟事件作為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最大的政治案件之一,涉及逮捕、判刑人數眾多,且牽連許多無辜善良、非知識份子之百姓。本文透過鹿窟事件受難者口述歷史、政府往來公文書以及相關法律判決書的分析包含:一,藉此瞭解鹿窟事件發生背景、逮捕階段之發展經過;二,探討鹿窟事件官方審判階段,如何透過刑法第一百條「內亂罪」、「懲治叛亂條例」以及「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等法規,做成形式上「依法」判決,實際上卻侵害受難者人權的問題,包括未接受官方法律判決之受難者,亦同樣遭到白色恐怖時期威權體制之迫害;三,梳理鹿窟事件政府善後的救濟情

形與轉型正義之發展,從「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以及官方對於鹿窟事件轉型正義從過去到未來如何處置,作出進一步之檢討。鹿窟事件部分領導者因參與二二八事件而遭到當局肅清,領導者為求發展出路而來到鹿窟,並積極向外延伸新據點,且因涉及地區廣闊,故被官方羅織出不只一個「武裝基地」,實際上並沒有證據顯示鹿窟具有充備之武力能夠組成武裝基地。再者,政府形式上「依法」進行審判,但蔣介石及審判者對受判者恣意量行的行為以及審判流程諸多的不法不當,人民基本權益因此受到侵害。台灣解嚴後,政府對受難者進行金錢補償、歷史真相挖掘以及撤銷部分受難者之有罪判決,然而,對於有關加

害者的歷史責任歸屬等轉型正義仍走在未竟之路。

國際橋牌社的時代:90年代台灣民主化歷程傳奇故事˙原創戲劇

為了解決中正紀念堂 廢除的問題,作者石芳瑜吳崑玉陳德愉張鐵志 這樣論述:

歷史不遠!走過信仰與背叛的年代 是什麼定義了我們的愛與絕望?   80年代末,台灣解嚴、柏林圍牆倒塌,蘇聯解體,中國發生了天安門事件。90年代初,全世界正在形成冷戰後的新秩序,東西方陣營融冰後展開接觸,中國嘗試擁抱市場經濟,兩岸也從互不往來到開始會談。   台灣一方面置身在這盤國際的大牌局中,一方面要面對國內從戒嚴時代累積下來的歷史傷痕。民主轉型勢在必行,但威權的餘緒還存留在人們的心中。在《國際橋牌社》這齣戲裡,每個登場的人都有他在時代夾縫間的一個位置,經歷著各自的愛與絕望,而最終,也共同推動了歷史的方向……   日本有「民王」、英國有「王冠」、美國有「白宮風雲」   民主化三十年,台

灣終於有了自己的政治劇!   90年代台灣民主化歷程傳奇故事˙原創戲劇   ★三十年從威權邁向自由,無數的人曾為自己心中的價值觀而戰,如今我們終於演出自己的故事!   ★《國際橋牌社》以戲劇再現大時代的傷痕與和解,堪稱有史以來最具企圖心的台灣記憶IP。   ★本書《國際橋牌社的時代》,則是一本解讀戲劇、解讀時代、解讀共同體記憶之書。   「國際橋牌社」是台灣第一部政治歷史劇,以90年代解嚴初期的台灣政治社會為背景,劇中呈現出在那個關鍵轉型的時代,人們所經歷的價值衝突和選擇。當時台灣社會不但才剛脫離威權,民主的規則也還在制定之中。例如總統是否直選,還在未定之天;《刑法》一百條尚未廢除,讀禁書

仍有可能面臨死刑;有人推動改革、推動兩岸接觸,有人誓言保衛中華民國、共匪就是敵人。迷霧之中,沒有人看得到全貌。或許,我們現在所享有的民主成果,是當時許多偶然事件的果。而推動改變的,也並不是哪個唯一的偉人,而是社會各個階層的小人物、大人物,不論是政治人物、記者、學生、白色恐怖受難者後代、剛誕生的反對黨成員、社運青年、還是權貴子女、本省人、外省人,都一起參與在其中,共同推動了改變。這本書,便是呈現那個充滿變數,可能性無窮的時代。 本書特色   對話90年代、台灣民主起步時代的集體回憶。   這是全體台灣人共同譜寫的歷史。   即使當時每個人捍衛的價值不同,但共同推動了改變。   ★三十年從威

權邁向自由,無數的人曾為自己心中的價值觀而戰,如今我們終於演出自己的故事!   ★《國際橋牌社》以戲劇再現大時代的傷痕與和解,堪稱有史以來最具企圖心的台灣記憶IP。   ★本書《國際橋牌社的時代》,則是一本解讀戲劇、解讀時代、解讀共同體記憶之書。 各界推薦   司徒文 (美國資深外交官,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現為陽明大學副校長)   「雖然世界上許多觀眾或許還不知道,台灣民主化的故事其實擁有普世的感染力。台灣真正是一個現代奇蹟,而《國際橋牌社》則優美地描繪出把奇蹟化為現實的努力之中,所有人的投入與追求。」----司徒文   「這是我們共同的經驗,一個極為奇特的經驗----我們曾活

在一個黑暗的舞台箱子裡,只有控制舞台的人可以決定哪裡可以是亮的,哪裡可以有光。在那個人為操控的舞台裡,光亮的地方上演著情節不合裡的荒謬童話,黑暗的地方誰也不能看:真實是看不見。也不容許被關心的----直到太陽升起,陽光照亮了細小的牆縫,我們終於看清自己身在何處。」----陳德愉   「每個角色都在捍衛自己的價值。但在這過程之中,每個人都被時代改變。沒有人是原來的自己。」----吳崑玉   「但終究,我們從寒冷的冬夜中起來了——即使陰影仍多,但陽光確實普照著台灣。」----張鐵志   作者簡介   本書是「衛城出版」與「國際橋牌社劇組」合作的一本書。由衛城策畫,邀請以下三位作者撰稿:

陳德愉   資深記者。1973年生於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學學系畢業。90年代初期她是學生運動的參與者,後來是進入新聞界工作的新人。曾任《新新聞週刊》、《時報周刊》記者,現任《上報》人物記者。專注於人物寫作,著有長篇小說《1987年那條人魚公主》、《現場:走過傷痕、愛與和解的人生日記》。 吳崑玉   政治評論家。1964年生。90年代他已經進入政界,參與地方選舉、擔任政治幕僚。2000年時曾任宋楚瑜競選總部文宣資料中心副主任,後任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張鐵志   作家、評論家。1991到95年他在台大政治系讀書,並且積極參與學運。後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為政治學博士班候選人

。曾任文化總會副秘書長暨《Fountain新活水》雜誌總編輯,香港《號外》雜誌總編輯暨聯合出版人、《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創刊總主筆、《數位時代》首席顧問、《報導者》總主筆等。現為青鳥書店總顧問。著有《想像力的革命:1960年代的烏托邦追尋》等書。 石芳瑜   作家。大學圖館系畢業後,赴美念傳播藝術,相隔多年之後再從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畢業。90年代她剛從美國回來,陸續在公關公司、有線電視與電台任職。著有《花轎、牛車、偉士牌:台灣愛情四百年》、《就這樣開了一家書店》,小說《善女良男》曾入選《亞洲周刊》年度小說。   出版緣起   故事的起點:戲說台灣歷史的關鍵時期   

  推薦序  《國際橋牌社》:過去與現在 -- 台灣成功背後的故事∕司徒文 序  自由是個動詞∕馮賢賢 序  為什麼我們總在他人的故事裡痛哭流涕,卻在自己的故事裡轉身離去?∕汪怡昕 第一部分:序章:關於台灣民主黎明的記憶   第二部分:事件:決定時代走向的七個關鍵時刻 關鍵時刻一:民進黨組黨與解除戒嚴 關鍵時刻二:蔣經國逝世到二月政爭                     關鍵時刻三:野百合學運 關鍵時刻四:從獨台會案到刑法一百條 關鍵時刻五:一九九四年北高市長與省長選舉 關鍵時刻六:從黑金政治到大和解咖啡 關鍵時刻七: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 第三部分:推動力:從街頭開始 第四部分:人物

與時代 一、推動時代的無名者群像 灰色的時代裡,一個是非分明的人----林逸君 在體制外遊蕩,才更看得到真相的人----江志偉 在總統的身邊,被愛情政治啟蒙的人----沈建宇 背負白色恐怖傷痕,拒絕愛的人----許芷伶 沒有背景,用愛換權力橄欖枝的人----章有成 本來是公主,被迫走出象牙塔的人----楚思江 老謀深算,在理想與現實之間走平衡木的人----王照陽 二、劇裡劇外的時代大人物 告別戒嚴強人時代,解嚴後第一位台籍總統----黎清波 半生戎馬江山,軍人行政院長----楚長青 威權時代菁英養成,操盤黨務的大內高手----鍾主諭 意外的政客,護主不問手段的總統親信----祝仕真 時代浪潮衝

擊下的政治金童----邵壯國 清寒出身的揭弊立委----陳木寬 在野組黨的歐吉桑----洪新介 沒有聲音的副總統----楊源柱 第五部分:故事(石芳瑜) 第六部分:年表大事   推薦序 國際橋牌社:過去與現在 ----台灣成功故事背後的省思   一九八六年的九月,我初次來到台灣。那時我當然知道世界一直在改變,但還沒意識到改變會多麼巨大,尤其不知道台灣將會發生巨變。來到台灣之前,我已經在戰火肆虐、不時還有零星戰鬥發生的貝魯特擔任了兩年美國大使館的領事和政務官員。我在貝魯特期間,從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四日到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日,伊朗曾把五十二位美國外交官與美國公民扣做人質。在那之後,我在

國務院待了三年,主要負責處理中東危機,其中經常涉及恐怖攻擊,包括炸毀美國大使館、綁架美國人質等,以及以色列對黎巴嫩的入侵。美國全神貫注對付恐怖主義和中東,早從那些年就已經開始了。   從許多方面來講,中東幾乎沒有改變,只除了恐怖主義後來又進一步擴散之外。中東持續受到同樣的問題困擾:宗教和種族衝突、高壓的政權,甚至還是持續被同一個統治者或是他們的兒子所壓迫。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我就盡一切努力設法轉調到其他地區。我鎖定了東亞,因為我認為那裡是最有可能朝向正面發展的地方。很快地,我就實際看到了巨大的改變,在台灣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這兩個地方都在經濟上繁榮發展,但只有台灣在政治上進化出完整的自由民

主。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一路上也遭遇到非常多的威脅和失誤。《國際橋牌社》政治影集以戲劇的方式講述這個獨特的故事。   一九八六年的台灣比現在窮得多,而且也還在戒嚴中掙扎。我太太和我都是外交官,在來台灣之前,我們先繳回我們的外交人員護照,換成觀光護照。這是為了讓我們在被派任到北京的美國大使館前,可以先到位在台北近郊陽明山上的美國在台協會語言學校學習十個月的中文,但在護照紀錄上卻會顯示我們從沒來過台灣。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必須要走這麼一個假流程,其實中國的官員應該也都心知肚明。   大部分美國在台協會的學生都住在山上,但是因為我的太太懷孕五個月,我們想住在比較靠近台安醫院的地方,後來我們的大女兒就

在那年的十二月初於台安醫院出生。我們和其他幾名也想住在市區的學生每天搭乘學校提供的廂型車去上課,開車的司機唐柱石(我們都叫他小唐)直到現在還是我的朋友。我們的公寓位在濟南路,靠近光華商場,我在那裡買過一枚珍珠戒指送給我的岳母,不過一個月後珍珠表面就開始剝落,我們才發現那其實是塑膠做的。一個街區之外就是未來仁愛路豪宅帝寶的位址,二十三年後我擔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時將會搬到那裡。   我們的房東是一位瘦而安靜的紳士型人物,住在我們那棟小公寓的一樓,每天穿著西裝,拿著公事包,走路去上班,有時也會看到他在整理他的那座小庭院。一直要到我的學習快要結束的時候,我才知道這位外表謙遜的人,其實是一九

八四年新落成的福華飯店的老闆。他邀請我們與另一個住在他的樓房裡的美國人家庭,在福華飯店裡的一個包廂為我們餞行。當我問他為什麼選擇了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地,他告訴我,那是他的飯店。我的房東讓我看到了一個樸素、不炫耀財富的世代。我寄給他一封用中文寫的感謝信,那應該是我唯一寫過的一封中文信。   在那些日子裡,台北還沒有一〇一,我還記得現在的信義區和往東許多如今已蓋起來的地方,當時大多是田地,有些地還在耕種。沒有捷運,下大雨時有的街道會淹水淹到車輪蓋中央。汽車比較少,但成群結隊的摩托車噴出的廢氣彌漫在大街上。早上洗車,傍晚車子就蓋滿了污垢。我完全想像不到有一天台北會變得比我去過的大多數亞洲城市來得

更乾淨、更綠化、更寧靜,而且交通也管理得更好。台灣當時還實行進口管制,所以很少有外國商品可買,我也不記得有任何名牌店,或是法國、義大利餐廳。   但是台灣人彌補了這些美中不足。醫療很棒,老師非常優秀,而且還很友善。本地餐廳從來不會有人因為我們的女兒哭個不停給我們白眼看,後來我發現在美國這是常有的事。相反地我們的女兒經常變成吸引隔壁桌關注的大明星,隔壁客人都會對我們表達歡迎、恭喜我們喜獲新生兒,請我們吃東西,還會給我們建議,告訴我們如何照顧那當時還長著一頭金髮的小嬰兒。那時在台灣的外國人比較少,但直到現在,大部分台灣人還是一樣地好客、友善,遠超過我在其他國家的經驗。這點並沒有改變。   語言

學校的學生和我們的台灣老師(至少是那些願意談論的老師們)都無法解釋:為什麼閱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出版品時還是必須待在上鎖的學校房間裡讀,或是為什麼國民大會還有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省份的席次,或是為什麼海外雜誌到我們手裡時會有劃黑的段落甚至少掉的頁數。但是老師會低調地暗示,他們感到政治的情勢正在改變。確實如此,就在我們離開台灣後不到一個月,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台灣解嚴了。   兩個月後當我們抵達北京大使館,我們看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要比台北安靜得多,因為人們大都騎自行車或是走路,摩托車比較少,轎車也只有公務車。到了晚上,街上經常空無一人。北京的環狀道路只到三環,不像現在有七環。其他來自共產國家

或發展中國家的外交人員可以使用人民幣,但我們必須用外匯券來買東西,價錢要貴的多。那時的北京比較窮,但污染比較少,只有城市西郊鋼鐵工廠冒出的煤煙,戈壁沙漠的風吹來沙塵暴,和冬天家家戶戶燃燒煤餅時除外。當這三者同時發生,你幾乎看不到眼前六呎之外的景象。   當時美國政府的官方立場——因此也等於是我們美國大使館的官方立場是:美中關係正在一天天、在各個方面上日益改善。我們也是這樣對那些川流不息,因為初次到中國訪問而興奮不已的華盛頓官員、國會領袖、企業CEO們這麼說。他們大部分人都沒有意識到,一個由共產黨統治的國家不可能就此長治久安。每個人都認定,只要中華人民共和國繁榮起來,它也會自然走向自由開放。因

此當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天安門發生大屠殺,同年十一月九日柏林圍牆倒塌,蘇聯乃至整個蘇聯帝國在一九九一年瓦解時,國際社會大受震驚。   當柏林圍牆倒塌,北京的領導人們特別感到不寒而慄,也慶幸他們鎮壓了在北京和其他地方參加示威遊行爭取民主、反對明顯社會不平等(例如由中國共產黨黨員獨享的特許商店)的學生、工人乃至家庭。實際上當他們發動鎮壓時,這場從四月十五日起就在北京展開的示威活動,其背後的動能已經在消退,天安門上的人數也已經減少。但這退潮還是來得太遲了,黨內已經發生了政治鬥爭,鄧小平獲勝,而他決定要給人民「一個教訓」。部分根據在醫院計算到的屍體數量,我們大使館的估算是至少有八百人被殺,更多人受傷。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發生在天安門上對北京人民的屠殺,永遠地改變了我對在中共領導之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看法。在天安門之後,我作為在北京的政務官被派予了一項任務,即是有長達一年的時間,我每週要和身在美國大使館中申請政治庇護的異議科學家方勵之及他的夫人李淑嫻會面四次,這個經驗更強化了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看法。大使李潔明(James Lilley)指派我定期向他們說明有關他們投奔自由事宜正在協商進行的情況,並且傳達他們的看法與要求。我後來也陪伴他們搭乘美國空軍飛行機飛往自由,首先抵達英國。   蘇聯在一九九一年瓦解,使得北京的共產黨領導人更加認定他們在天安門事件上選擇了最明智的道路。他們的這個

看法,在與華盛頓以及世界各國政府檯面下的對話中得到更進一步的確信,因為各國政府實際上都表示希望儘可能讓天安門事件早點過去,繼續照常做生意。這確實就是在天安門事件後出訪北京的特使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與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Brent Scowcroft)的看法,在他們眼裡,大使館內的異議人士方勵之與李淑嫻不過是重啟雙邊關係的絆腳石。美方與世界各國對局勢的這個評估明顯形塑並強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班子的看法,例如現在正領導中國,甚至可能終身在位的習近平。天安門事件之後,台灣海峽兩岸勢必要往相反方向發展了。   一年後在台灣,一九九〇年三月十六日到二十二日,台灣的野百合學

運在中正紀念堂集會主張民主,爭取總統與副總統直選、國會普選,沒有發生任何的傷亡。這場示威與李登輝在三月二十一日就任總統,開始六年總統任期的時間點重合。然而他贏得總統的那場選舉,他是唯一的一組候選人,來自唯一被承認的政黨,由國民大會的六百七十一位國大代表投票選出。雖然如此,他是中華民國第一個在台灣出生的總統,接著在一九九六年,在台灣第一次民主的總統全民直選中,李登輝再次當選。一九九一年,中華民國於一九四七年在中國選出的立法院與國民大會代表被迫辭職,一九九二年,台灣舉行了第一次立法委員民主選舉。   其他地方歷史的走向,也正朝向民主與獨立主權的正面方向發展。一九九〇年,尼爾森・曼德拉從南非監獄獲

釋,成為「非洲人國民大會黨」(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的領導人,並且在一九九四年,經由南非的第一個多種族選舉,被選為南非總統。一九九〇年,蘇聯瓦解,東西德統一。一九九一年,鮑利斯・葉爾辛成為俄羅斯聯邦首任民選總統。同在一九九一年,克羅埃西亞、馬其頓、斯洛維尼亞從前南斯拉夫獨立,一九九二年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也宣布獨立。一九九二年馬斯垂克條約簽定,創造出歐洲聯盟,一部分的目標是為了防止未來再有如過往歷史上危害歐洲好幾個世紀的戰爭發生。   一九九一年美國總統布希在國際支持下發動「沙漠風暴行動」,派遣美軍解放被伊拉克佔領的科威特,並且在完成任務後明智地撤軍。遺憾的是,

他的兒子小布希之後將會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發動欠缺正當性的戰事,造成美軍在中東地區持續介入流血衝突。   我在二〇〇九年回到台灣,而且在這裡持續生活了十年,我發現我來到了一個完全脫胎換骨的國家——更美麗,更都會,更繁榮,也更成功。台灣已經舉行過六次民主的總統大選,二〇二〇年一月即將舉行第七次。雖然就像其他國家一樣,台灣也有問題要面對,但台灣已經超過所有人的預期。正如我經常說的,這是一個現代奇蹟,一個國家在短短數十年間,從貧窮發展為繁榮,從獨裁到民主,而且它實際上沒有什麼天然資源,除了人民的才能與勤奮以外。現在的台灣重視人權與法治,和它在科技、醫療、工程、製造,與創新上的世界級優勢一樣值得被關注。

  台灣這個國家的成就得來不易,而《國際橋牌社》影集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提醒。有史以來第一次,台灣透過一部精彩的戲劇講述自己的故事,再現它爭取民主的英雄式奮鬥。一個小國,在內憂外患的困局中,克服了巨大的險阻才將自己轉型為現在這個民主國家。一群勇敢的台灣人克服一切困難而成就偉大,這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雖然世界上許多觀眾或許還不知道,台灣民主化的故事其實擁有普世的感染力。台灣真正是一個現代奇蹟,而《國際橋牌社》則優美地描繪出把奇蹟化為現實的努力之中,所有人的投入與追求。 文∕司徒文 (本文作者為陽明大學副校長,美國資深外交官,曾任美國駐澳洲大使館代辦及副館長、美國駐韓國大使館副館長,及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

一元復始: 《中央日報》元旦節日的視覺文化研究1950-1985

為了解決中正紀念堂 廢除的問題,作者黃晧程 這樣論述:

  時至今日,元旦已成為社會大眾習以為常的國定假日,關於中華民國元旦的歷史,可追溯至1912年的政令,內容為廢除傳統農曆,改用西方曆法,以便與國際社會接軌。此外,臺灣自日治時期開始,已有於同日慶祝「日本新年」的習慣,故戒嚴時期的元旦,一方面具備撤退來臺的國民政府試圖操作的國家認同,另一方面則是當時臺灣社會早已形成的常民生活。  本文欲探究戒嚴時期具濃厚黨治色彩,作為內部宣傳工具的《中央日報》,於每年元旦時所刊載之新聞與特刊首先去分析:名人題字、政治漫畫與元旦畫刊等視覺元素反映的國家形象,其次是從專題照片之主題思考其所形塑的集體記憶,繼而探討政策方針與文化延續影響下的元旦活動,最後進行元旦屬於

「日常」還是「非日常」文化的辯證。